播放地址

风犬少年的天空

大陆剧大陆2020

主演:彭昱畅张婧仪梁靖康周依然张宥浩郭丞周游黄觉曹卫宇梁静刘仪伟宁浩张一白汪启楠周楚濋涂凌果靖霖熊睿玲徐梓钧吴骦伊冯一杰苏子珊里则林

导演:张一白韩琰李炳强

剧照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1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2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3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4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5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6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13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14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15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16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17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18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19 风犬少年的天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8 05:02

详细剧情

  千禧年间,故事发生在一所位于重庆市中心的高中。在清新单纯的校园里与周遭林立的高楼下,两种截然不同的青春气息交汇于此,他们从相互对立到彼此融合,一起经历又燃又二又暖的少年故事。这里既有少年面对成人世界的第一声呐喊,也是互相扶持共同成长的温暖旅途。在这一路上几位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少年们,将直面纯真校园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在亲情、友情、懵懂恋情的交织中向阳奔跑,酷得像风野得像狗,从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长篇影评

1 ) 要是走温情路线就走到底,最后给我来个青春伤痛文学??

前面几集好看的是真好看,但是到后面有的剧情傻逼也是真傻逼。

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剧绝了,亏我还想过这算是中国版的请回答1988……

谁知道越到后面越恶心人,首先是马田被陷害,他爸妈第一时间竟然不是担心自己儿子是不是被下药或者有没有传染了什么病,,反而不让他去上学???

再就是嘴哥考上清华大学,他们三个全都考上大学……嘴哥就当他本来学习就很好再加上聪明吧,那狗哥和咪哥,两个垫底的人在短短一两个月,竟然过了本科线??让人家好好学习也没过的人怎么活???还是重庆的本科线真的太低??算了,电视剧,看看而已。

还有就是钦哥的死。来黑成都的吗?成都这么多小瘪三半夜拿着刀乱捅?怕了怕了,不敢去了。

白瞎了我对这部剧的期望。

2 ) 生活不曾给他十八岁,有的人真的没有青春

一个叫安然的好学生跟着一个差学生相约去吃烧烤,她穿得光鲜亮丽,很有富家乖乖女的感觉。烧烤摊摆在路边,是街边的气息。他们兴高采烈地走过去,有的是为了烧烤,有的是为了其它——安然是为了烧烤摊的摊主,那个叫刘闻钦的男生,她喜欢他。

但当安然一行人走到烧烤摊时,发现一群混混正把刘闻钦按在地上索要保护费。混乱中他们逃脱。刘闻钦叫来街坊邻居就要去跟混混们拼命,安然拦住了他:

「你这样子(的生活)好在哪?」

刘闻钦说:「自由自在,好吃好喝。」

显然,这句话是不符合安然的认知的,这不是好学生理想中的秩序,年轻人就应该好好读书,而不是混迹街头。安然本能地认为这是错的,她在为刘闻钦着想,她说:

「可是你才十八岁。」

接下来刘闻钦不假思索的一句话,打破了安然的固有认知,也击中了我:

「生活啥子时候给过我十八岁?!」

我承认,我就是被这句话打动的。它出现在电视剧《风犬少年的天空》第三集结尾。在这句话出现的前两集多,这部剧夸张中二日漫风十足,喜欢的很是喜欢,不喜欢的也批判得毫不留情。

当我看完前两集时,我是想打两星的。但好在,我看到了第三集。于是我不禁开始思考,问题出在了哪里。

直到第三集的这句台词出现,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本剧的男主不是刘闻钦,而是涂俊,外号老狗,由彭昱畅饰演。老狗的父母离异,跟着爹过日子,家里是杀猪的,身旁有一群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他们是邻居。他们的衣着差不多,他们的家庭情况差不多(比如街边摊卖面),他们的话语差不多,他们的思维方式差不多。

这是同一阶层的一群少年们。但他们在学校,他们不好好学习。

看到这里我已经很能理解主创在第一集想要表达什么了,他们想表达这群少年在校园秩序中的格格不入。校园本身是有其内在秩序的,从上至下都有一整套规训,这种规训是将大量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的过程。家境优越的孩子,他们在步入校园前往往就接受了类似方向的整合,因此他们往往更能理解校园的秩序;但许多被称之为「缺家教」、「缺教养」的孩子,由于社会和家庭本身就没有给他们以规训,因而在学校里往往是特立独行的,学校越好他们越如此,这样的孩子也常常被说成是「充满社会气」。因为校园就是社会的投影。

所以第一集里一群人表情夸张地在唱着《朋友》时,他们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呢?

在看到第三集时想明白了,但也清楚为什么主创在这一幕上做得不够好,让大家没法明白。

任何一个观众到了第三集都能看出来本剧最核心的其实就是现实的生活压力在少年们身上的体现。如果老老实实拍这样的戏,那上来就是苦大仇深的,观众们是不一定买账的。这部剧是在B站播的,大家都很清楚B站的路线定位,这点也不需要我多说。所以开头需要设置戏剧场景引导观众看到这群人。无论如何也要记住这群人。

但戏剧人物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信念感。

是你相信你的内在动力。

你是谁?你是杀猪的人的儿子,你是卖面的人的儿子,他是什么什么领导的儿子,她是什么什么老板的女儿。你们不是一群人。这是有天然的阶层差异的。面对阶层差异需要的是什么?

穷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戏很多人能演,富人面对一切的气定神闲也很多人能演,穷人在富人面前的自卑感同样很多人能演,穷人在富人面前的坚定反抗依旧很多人能演。但有一样东西很多人没法演,因为他们内在没有。

穷人在富人面前的插科打诨。这是一种自嘲,而自嘲的前提是什么呢?是真正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并且说服自己,从而面对富人时,会表现出夸张和荒诞。

这里的富人,实际上是广义的社会秩序下的上层。而穷人,不言而喻:

严顺开的阿Q是一个,陈佩斯的小偷是一个。周星驰的几乎每个角色都是。

为什么刘闻钦的背景音乐是《一生所爱》?

因为这个味道对上了。

周星驰一直强调自己拍的是正剧,而不是喜剧。但熟悉社会秩序的人们在观看周星驰电影时,总会觉得那就是喜剧。因为周星驰自己是真的相信那些人物,一个个夸张的人物在他心里是真实存在的。

很多模仿周星驰的人理解不了这一点。很多跟周星驰合作过的导演再拍电影时总是会表现得极其刻意。因为他们永远觉得,周星驰的电影就是喜剧。

戏剧是要有世界的。周星驰的电影世界就是真实的,那并不夸张,那只是他面对社会秩序的无奈自嘲与自我说服。

刘闻钦早早辍学,他成绩不好,从小没人教,家里条件也不好。怎么办呢?只能开烧烤摊。可他确实对安然有好感。但那又如何呢?

难逃避命运。这句歌词被刘闻钦唱出来,可比很多影视题材滥用靠谱多了。那些校园里卿卿我我的生活算什么命运呢?

这一幕发生在第二集末尾。故事的重心悄然从校园转向了社会。

从第三集开始,我觉得这部剧可以打三星了。

现在我们回到第三集最后的那一段。也就是本文开头的场景。

观众在进入这一场时,视点是跟着女生安然和老狗的,他们嚷嚷着要去吃烧烤,但这一个动作不带情绪。吃烧烤而已,又没发生什么事。

等到了现场,大家发现刘闻钦被打了。大家很激动,因为大家认识刘闻钦;但观众依旧没有情绪,因为观众不熟悉这个人。

可观众熟悉老狗,因为这是第一男主。所以情绪得起来了,我们得跟着老狗的情绪走一走。于是乎,安然奋不顾身地奔上前去要保护刘闻钦。这时老狗惊呆了,因为老狗不知道安然喜欢刘闻钦,而他一直是喜欢安然的。瞬间的错讹、无助与彷徨,这一幕彭昱畅的情绪传递得很到位。仿佛整个世界发生的事都与他无关了。是的,他傻掉了。不能动弹。

情绪紧接着往上烘托。兵分两路,一路是老狗这一边,一路是安然这一边。

安然和刘闻钦逃出来后,跟刘闻钦说了本文开头的那一番话,说什么你才十八岁,正是要好好学习的时候,不要学着去打架。

这是在表达女主的价值观。用价值观来表达意味着安然无法理解刘闻钦的行为,她只能将刘闻钦的行为放在自己的世界里然后加以评述。

情绪比单靠表达的价值观重要,带着情绪的价值观比一切都重要。一部剧最重要的就是情绪。

刘闻钦一句话堵上了一切表达。也将本剧的重点凸显了出来。

我们再重复一遍:

「生活啥子时候给过我十八岁?!」

令人惊喜的是,这部剧没有像一些青春偶像剧那样,表达的是安然这样的好学生对家境不好的同龄人的关怀,谁要这种关怀呢?你那叫施舍你知不知道?

安然不知道。

她不理解她那为什么叫施舍。

因为她住大别墅,因为她在03年就可以买得起一千多的球鞋送人,因为她可以随随便便在必胜客吃披萨。

这些都是刘闻钦可望而不可即的。

「两手空空的人,最容易手足无措。」

弹幕里的安然被骂成了筛子,屏幕前的我欣慰地给了四星。

在第三集看完后,我是很担心这部剧变成女主觉得刘闻钦是在自己给自己找别扭的。因为太多和阶级差异有关的剧都会变成这样的落点。出身差的人会不断嫉妒,最终变成反派。

但第五集交代了刘闻钦和安然的前史。这个前史是分别从刘闻钦与安然的视角走的。两条线,一边表达了安然何不食肉糜的困惑,一边表达了刘闻钦捉襟见肘的狼狈。

安然拉着刘闻钦去必胜客吃披萨。03年。吃完328元。

刘闻钦从好几个口袋里掏出纸币凑足了钱。

回家后他郁闷地趴在桌子上,那是他存了一年的钱。那不过是安然的一顿饭钱。

观众看到这里,情绪会给谁?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刘闻钦。没有观众能够站着说话不腰疼地指责刘闻钦不努力,这是他的错吗?是他那个身体不好的爹的错吗?

在《风犬少年的天空》里,刘闻钦这样一个本来是陪衬的角色,变成了前期戏剧情绪的最大落点。

陪衬,而不是配角。青春偶像剧里的配角往往是男女主身边的同学、同事,他们和自己家庭背景差不太多,成长环境也没什么区别。那大家的话语和行为都是对得上的,彼此之间的矛盾也是可以轻轻松松化解的。但陪衬是什么?是校外的那些辍学了的孩子,他们在影视剧里是或者以反派或者以弱者的形态出现的。

于是那些主角们要么站在高处将社会秩序默认为道德并对他们宣判,要么看似努力地帮助他们在某一刻生活得好一点。满足了自身的道德感,然后挥挥手继续回到自己的世界。

至于那些陪衬们的世界,永远是灰蒙蒙的无人关心。

谁给过陪衬们聚光灯?谁在意过陪衬们为什么是陪衬们?

安然其实她也不在意。她敢无所畏惧究竟是因为什么?因为她真的觉得她能面对这个世界吗?不,她只是为了自己的幻想。

但我们能怪安然吗?她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她不能。

所以她会直接喊出:「我们之间哪有那么大的差别啊?」

她可以表达不在意刘闻钦的家境,不在意刘闻钦五年后、十年后是什么样。但刘闻钦没法不在意。

第五集的名字是《河里的虾与海里的虾能生活在一起吗?》。

刘闻钦的生活成本是一年只能存400元。安然的生活成本是一顿饭可以轻轻松松300多元,然后还可以买鞋子送人。

刘闻钦打球赚的外快买的送给安然的礼物,只不过是安然带他去的餐厅送的五等奖。

他的世界里满是生活,她的世界里只有爱情。

青春偶像剧是爱情至上的。

因为偶像是用来满足幻想的,满足每一代都市校园男女对生活的拔高幻想。虽然幻想不同,但幻想本身是不会变的。但这部剧的男主老狗求而不得,女主安然啥也不懂。《风犬少年的天空》没有偶像。

甚至《风犬少年的天空》没有青春。因为刘闻钦。

老狗有青春,因为老狗他爹是杀猪的,虽然没什么钱,虽然社会地位低(还被安然她爸无意中羞辱了一番),但至少能活下去,能供得起孩子上学,能让孩子努力适应社会秩序。

在学校里的学生是不事生产的。他们可以不去思考今天能赚多少钱、明天要花多少钱,他们只需要关心这道题怎么做,只需要想这个同学为什么这么讨厌,只需要偷偷暗恋着坐前排的马尾辫女生。

但刘闻钦办不到。

是的,青春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在以往的青春校园偶像剧里,我们很少看到这一点。因为那些剧的受众是学生,无论都市还是乡镇,他们都有校园时光,可以在剧中获得关于自身的幻想,而这种幻想,往往是关乎梦想、爱情。而那些本就没时间看剧的同龄人的陪衬们,不说剧中人,很多影视题材也不会在意他们。

然而梦想与爱情事实上都是奢侈的。

越进入社会,就越能明白这一点。这时再看看学生时光的那些「陪衬们」,必然更加酸涩:他们更早地也更无奈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本剧的受众就不仅仅是校园学生了。张一白导演拍了那么多年的青春题材一定想有所突破,B站也一直在探索各个方向的多元化。所以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事实上也可以是这部剧的受众。

长大了,才应该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为什么很多人是没有青春的?前五集事实上只是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我相信安然很快也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但造成这个事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最后我们要深入一点思考了。青年这个词汇从年龄概念变成社会概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答案是清末。《平山冷燕》《孽海花》《留东外史》《留东外史续集》《求幸福斋随笔》等大量小说、文章提及它是在这个时期。而清末大变局以来,社会分层发生显著变化,年轻人们不再只是种地和考科举两个方向,方向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科举被废以后,一个知识分子的一生被人为划分开来了,青年随之出现。

我们承认,青年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但这类群体的出现意味着还有大量的群体并不能算作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青年。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城乡差距、是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等等。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大量年轻人得到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农民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两类群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同样标志着他们的话语逻辑、行为惯性和思维方式也在逐步接近。

不然安然怎么会对刘闻钦心动呢,哪怕这种心动只是一时的。何不食肉糜的前提其实是知道有人在饿肚子。《风犬少年的天空》就是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虽然老狗、刘闻钦这些人生活在城市,但他们的父母为什么来到了城市呢?

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起了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不再遥远。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我写,你看。

3 ) 对话导演张一白:刘闻钦的死是少年们的成人礼

张一白常穿一身红,他说那是他的幸运色。

这个十月,张一白的事业成绩单还真红红火火:

他执导的剧集《风犬少年的天空》昨晚收官,超10万人同时在线追大结局,播放量累计突破3亿,相关内容上过50多次热搜;

国庆档有两部他参与的电影,担任总策划的《我和我的家乡》票房破25亿,监制的《夺冠》票房近8亿,都有不错的票房和话题度。

入行二十多年来,他的身份在导演、监制、策划间转换,亲自带队操盘宣传营销,帮助每部作品更好地抵达受众。有人形容他是导演界的“产品经理”,他却自谦只是“帮忙型人格”。

从早年作品的不温不火,到近年来几乎部部是爆款,张一白在摸索中逐渐找到了打开市场的法门。张一白成功的过程,是国产青春题材迭代的过程,也是影视宣发体系逐步成熟的过程。

张一白永远忙得马不停蹄。他向娱理工作室独家透露,下一部电影计划十月底在海口开机,男主角依旧是彭昱畅,但是是跟《风犬》无关的新故事;全新的挑战是——它是一部青春歌舞片!

导演张一白、演员彭昱畅在《风犬》片场

走出舒适区,重新定义青春剧

二十多年前,张一白偶然获得一笔投资,在没有任何人干预过问的情况下拍了《将爱情进行到底》,没想到一炮而红,影响了一代人的爱情观,主演徐静蕾李亚鹏也从新人变得炙手可热。后来,他又拍了《开往春天的地铁》、《将爱》电影版、《匆匆那年》……

于是他有了个名号,叫“青春片教父”。

二十多年后,张一白重返青春剧领域,拍了《风犬少年的天空》。但是跟以往皆有所不同,这是一个烟火气十足,风格热血中二的故事。

张一白最早是读到了刚刚上架的小说《疯犬少年的天空》,被故事打动,便马上给腰封上的推荐人徐静蕾打电话,要来了作者里则林的联系方式。跟里则林见面后聊着聊着,张一白惊喜地发现,两人竟然都是重庆二十九中的校友。

那是一座神奇的学校——地处重庆最热闹的商圈解放碑,被称为“霓虹灯下的学校”。官员、知识分子、工人、小商贩的孩子都在那里读书。张一白和里则林差了二十多届,但他们的同学竟然有相似的影子。

张一白想起他在中学时代的许多往事:学校里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最后真的娶了班上最漂亮的女同学;最早一批下海的同学发了财,却突然间死于非命;当年不可一世的“大哥”,如今泯然众人,成了一个小保安……

还有他自己,当年是班里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到头来只考上个煤炭中专,人生规划一度是当老师教书。没想到如今成了知名导演,每次回重庆都成为老同学朋友的“人肉合影背板”。

直到今天,张一白依然和重庆的老同学们保持着联系。谁跟谁结婚,谁家孩子满月,他常常会飞回去一趟。那是他跟青春年代、烟火气息、热爱的故乡维系连接的一个通道。他一直很想拍一拍他们那代人,那些起起伏伏的命运,但苦于没有文本,没想到在里则林这遇见了。

就像《风犬少年的天空》里的主角们——

老狗、大力娇、咪咪、大嘴四个发小组成“大兴村四兄弟”,他们的父母从事着卖猪肉、开小面馆、开出租等行当,四个家庭和睦如亲人,逢年过节都要一起拼桌吃饭、拍全家福留念。他们象征着重庆传统的、本土的、人情味的一面;

新转学来的马田、安然则家境优渥,住在高档社区,相貌姣好,品学兼优。两人最初的计划一个是出国一个是读一流的大学,有着光明的前途和未来。他们两个象征着重庆现代的、国际化的、新贵阶层的一面;

还有一个男生叫刘闻钦,是老狗最好的哥们。他原本有篮球和升学梦,却无奈早早步入社会打工,成为大家青春记忆里那个最不幸的人。

很多角色的名字都来自里则林的老同学,性格也是对若干现实人物的提炼、升华。

在少男少女们的世界里,人不问出身,没有阶级,学霸和学渣、有钱人的孩子和穷人的孩子可以成为一辈子最铁的朋友。

《风犬》剧照,刘闻钦牵起安然奔跑

《风犬》的故事是张一白最拿手的青春题材,但他决定用跟以往都截然不同的拍法,重新定义青春剧。

“如果是拍我们那代人,行为和处事方式可能会过于经典,拍出来可能会是刘烨和孙俪的《血色浪漫》那种风格。而里则林这代人(90后)有他们的行为方式,那种热血、中二、周星驰无厘头式的处事风格,也是我很喜欢的。”

“我想走出舒适区”,张一白说。

还有演员。明星阵容强大是张一白作品一贯的特点,但这一次,除了彭昱畅以外,其他主演几乎都是比较新鲜的面孔。

“说实话,一开始我们也找过一些所谓的流量演员,曾经还差不多定下来了几个。但见到彭昱畅以后,我觉得他就是老狗的不二人选。为了等他的档期,我们等到年底才开机。

《风犬》剧照,老狗

其他演员也做了相应调整,我决定都找新人。我太太推荐我说東申未来那边有些孩子很不错,她去看过他们的课,于是我就找到了张婧仪和周游。周依然、张宥浩、郭丞这些基本也都是坐下来聊个十几分钟半个小时就定下来了。”

在重庆拍戏的时候,演员们都管张一白叫“老汉儿”,重庆话里“爸爸”的意思,剧组热热闹闹也像个大家庭。如同当年捧红徐静蕾和李亚鹏一样,张一白觉得《风犬》这批孩子也都很靠谱,将来都能红。

刘闻钦的死是少年们的成人礼

《风犬》播出的五周时间里,张一白也跟网友一块追剧。从网友贡献的总计320多万条弹幕里,他学会了很多网生代新鲜词汇:

“爷青回”、“寄刀片”、“工具人”……

张一白笑着表示这些词他都理解并接受。关于“工具人”,一开始有网友觉得老狗是安然和刘闻钦的工具人,后来刘闻钦又成了老狗的工具人。

张一白说:“我觉得工具人是个令人感动的词。其实谁不是谁的工具人呢?谁不是无数个工具人帮助我们成长起来的呢?如果一个人说我不想做任何人的工具人,那这个人该是多么冷漠自私呀。”

网友想要“寄刀片”多数是因为刘闻钦的下线。昨晚播出大结局,剧中每个人物都有了不错的结局——除了之前的刘闻钦。剧迷们痛心疾首,再一次把“刘闻钦意难平”送上热搜。

“刘闻钦下线确实争议很大,引起了轩然大波”,张一白说,“我还告诉里则林,我说恭喜你,我拍那么多年戏,从来没有一个角色,能被观众喜欢到这种程度。全世界那么多影视剧里有无数角色离开,为什么偏偏这个角色的离开能引发大家这么强烈的情感?说明刘闻钦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角色,这是很好的一个现象。

有人说,编剧和导演为什么非得让他下线?泯然众人矣不好吗?过上平淡的日子不好吗?还有人说钦哥不是可以靠‘拆二代’拿到钱把安然娶回家吗?

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如果让我们重新选择,还是会给刘闻钦这样的结局。他是一个少年英雄啊。他是‘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的人物啊。我们拍他、剪到他的时候,同样也是心如刀割。

这部剧我没想投任何人所好,我也不想轻率地决定任何一个角色的命运。如果说屠夫死时,老狗他们还有成年人的陪伴和引导,那么刘闻钦离开的时候,他们就必须独自去面对了。马田把这件事藏在了心里,安然把它藏在了心里,老狗把它藏在了心里,因为他们都彼此考虑着对方,得自己去消化和解决。

所以,刘闻钦的死是他们的成人礼。”

这其实体现了张一白二十年来对青春题材的价值观。包括《匆匆那年》上映后,一度跟风出现很多涉及堕胎车祸情节的青春片,导致有网友质疑:青春就一定这么抓马吗?

张一白认为,影视剧戏剧冲突的浓度、烈度必然要比真实生活里高,而青春期本来就应该是人生里最放纵恣睢的一段时光。

“青春就是自由自在,快意恩仇。青春就是要闪耀,要大声喊出你的所爱所恨。不然之后一旦走进社会了,人就慢慢有了约束,变得庸俗。

我不认为青春片应该拍遗憾。青春期过得不像青春,那才叫遗憾。”张一白说。

导演张一白和“大力娇”周依然在《风犬》片场

《风犬少年的天空》里,少年们在高中最后一年共同面对了来自校园、来自家庭、来自社会的种种考验,甚至要直面生死。这些现实问题令少不经事的少年们一夜长大,他们携手直面现实世界的滚滚洪流。

在全剧结尾,风犬少年们再度奔跑起航,跑过春夏秋冬,跑过悠悠岁月,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在剧迷们挥手告别的“弹幕海”中,老狗终于把对安然的喜欢打在了公屏上,打在了天空里。

“或许未来有一天,我们还会拍拍他们十年后、二十年后的故事。“张一白说。

《家乡》很成功,但对《夺冠》票房有遗憾

目前仍在上映的国庆档大片中,《我和我的家乡》《夺冠》幕后都有张一白的参与。

《我和我的家乡》是继去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之后,张一白再次担任总策划,负责全片一些出谋划策的创意工作、统筹协调及宣传营销。比如《祖国》他提出以手写家书形式串联每个单元,以及与总监制、总导演共同确立了两部电影的主题、角度、逻辑线索等。

《祖国》和《家乡》的票房及口碑都相当成功。

监制《夺冠》则是陈可辛希望能邀请张一白帮他把关上世纪80年代内地的氛围营造,以及帮他制定宣发策略。张一白欣然接受了邀请。

“陈可辛是我最喜欢的香港导演之一。我刚参加工作、还没开始拍电影的时候,我在团结湖租了一个破房子,对面有个租录像带的小卖铺,我因此看了一大批香港片,其中最喜欢的就是陈可辛导演的片子。他的《新难兄难弟》《甜蜜蜜》里对香港市民生活的描绘,对我后来做《后来的我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都有很大启发。”张一白说。

张一白没想到的是,《夺冠》前前后后会经历这么多的坎坷:争端、改名、删减、疫情、撤档、重新定档、提档……

“这部电影制作和发行过程中有过很多挫折,都需要一些‘中国式智慧’。我就得负责起一些戏外的事情,开导导演、沟通协调……

春节定档后,我告诉陈可辛导演先不要走。尤其《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之后,我习惯上映前几天整个团队都在一起,陪着导演一起,共同抱团取暖。紧接着疫情就严重了,《夺冠》撤档,陈可辛导演这才回香港去了。但我们经常电话联络,每次都要讲很久。”

没等娱理工作室提问,张一白主动提及,他对《夺冠》的票房抱有遗憾。

“坦率地说,离我们预期的目标还差很远。《夺冠》整个宣传发行是让我很不舒服的一个过程,受外界干扰因素太多了。极大地折损了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包括女排精神的传播。

我认为陈可辛导演拍了一部非常棒的电影,能够参与这部电影是我很荣幸的事情。但可惜结果是很遗憾的。”

“产品经理”与“帮忙型人格”

张一白是导演里最会搞营销的,营销里最会拍电影的。不管是他自己导的电影,亦或是像徐静蕾、宁浩、刘若英、于淼、陈可辛的电影,他都很擅长把它们包装好,在市场上卖出更好的价钱。

有人形容他是电影界的“产品经理”,一般来讲艺术家都极力避嫌跟商业沾边,张一白却能放得下身段。

“我知道这些称谓里有戏谑的成分,意思是你一个导演不好好拍电影,成天在这些事情上费心思。但其实你看我电影也没少拍,像鲁迅说的,我只是把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我几乎没有应酬,每天从早到晚时间都是排满的。”张一白说。

这些年来,张一白监制的作品近乎跟他执导的一样多。早年他看到香港大导演们互相做监制,张艺谋也有江志强这样的大佬帮他坐镇,十分羡慕。反观内地其他导演,都对市场一知半解,大家都在毫无头绪地摸索中。电影拍完了,该怎么宣传,怎么发行,不知道。

张一白自己执导的电影也面临这个局面,像《夜·上海》《秘岸》,不管文艺点还是商业点,都没多少票房和水花。

于是他决定自己来担任这样一个角色——学着做宣发,做监制,做帮助电影打入市场的驱动力。“与其把作品交给那些并不爱你,对你的作品也不感兴趣的人,不如我自己来做这件事。”

《夜·上海》《秘岸》剧照

他把《杜拉拉升职记》交给徐静蕾拍,自己转而研究起市场。他发现,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无论海报、预告片等物料,还是整体的宣发思路、方案,全部处于朦胧起步阶段。

一直摸索到今天,国产片的宣发体系才算初步成熟。张一白也成了抢手的监制,说是监制,其实是发挥他的“帮忙型人格”,给一部电影各个环节都加点顺滑剂。

张一白为数不多的给人讲课的其中一次,讲他做一部电影宣发的过程,别人竟然听哭了。

在张一白看来,尽心尽力做好宣发并不是什么羞于启齿的行为。反倒,宣发过程本身跟电影内容一样,是一种二次创作。它也有起承转合,你得想好开头放什么,中间放什么,高潮放什么,结尾放什么。

不同电影有不同受众。在寻找受众的过程里,张一白总结出两条秘诀:一个是要有人性的洞察力,第二是要有审美能力。

“宣传营销是什么?其实就是语文课代表——熟读课文,划分段落,提炼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你发布的每张海报、每句文案、每个活动,都是要有审美价值的,你要把电影的美学价值传达出来。”

比如,张一白作品的很多歌曲都能红遍网络,传唱多年——《将爱》里的《遥望》《等你爱我》、羽泉的《开往春天的地铁》、王菲的《因为爱情》《匆匆那年》《你在终点等我》《我和我的祖国》、林宥嘉的《全世界谁倾听你》……

以及最新《风犬》一系列的好听歌曲——旅行团定制的《风犬少年的天空》、王源的《圆舞曲》、周迅陈坤的《遥望2020》、徐佳莹《得到太阳》、吴宣仪的《麻辣时光》、彭昱畅等主演们的《说好的再见》、尤长靖《如果不是你》……每次的选歌都贴切、流传度广,对作品有很好的加分。

《风犬》部分ost封面图

最近张一白在整理过去二十多年来作品里的歌曲,许多歌常听常新。他在考虑出个大合集——“毕竟以前是MV导演嘛”。

总结过去的影视从业生涯,张一白坦言,也出过一些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的作品。尤其是监制的电影,“人家老是求你帮忙,你就抹不开这个面子。包括现在还有好多人找我,说给你多少钱都行,不用你操心,你就挂个名。

经历了这些以后,从《后来的我们》开始,我给自己的规定是,一定不能随便使用自己的名字。导演也好,监制也好,要珍惜自己的声誉,不能为人情所困,给多少钱都不行。我要么就不参与,要么就全力以赴参与到底。”

红红火火的张一白,给人的印象就是天然好人缘,精力无限。这不,忙完十月这三个大项目,张一白马上又要进组了——去海南拍一部彭昱畅主演的青春歌舞片。由他监制、刘奋斗执导的电影《来都来了》也会在不久的将来上映。

多面手张一白,还在不断打破舒适圈,挑战更多可能。

4 ) 片中人物同时代80后关于剧情和人物的一点感受

点开之前完全没想到这么好看。

首先对于我这个方言爱好者来说,重庆口音大大大加分(我是东北人,方言标不标准这个不在我的判断力之内,只是觉得超级有趣,这几天自己说话都是这个腔调)。其次演员的选择、人物的设定、剧情的铺陈、台词场景运镜服化道,包括画面色调都好喜欢。

本1984年生,刚好是02、03年上高三的人觉得剧中的一切都令人怀念。《当代歌坛》《灌篮高手》《将爱情进行到底》、还有手机短信输入姓名算缘分、把圣诞节看成第一重大节日、收发贺卡看成第一重大活动、吃大餐要去必胜客、18岁生日收到当时喜欢的人送的钻石耳钉(我根本没有耳洞你说他傻不傻)……一幕幕dejavu唤醒了好多尘封的记忆(笑)。

而且,当时校园中所谓的“坏学生”真的就是那么狂,比现在的学生更狂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只有在过去那个信息闭塞、大家都生活在属于各自的小框框里的时代,老狗这样家庭的孩子才会不知天高地厚,才狂得起来。

虽然我的高中大家都在忙着学习没空搞这些有的没的,但是初中普通班那边像老狗这样的同学非常常见,甚至还要更猖狂一点。他们只有在闯了大祸,亲眼目睹过双亲为了自己给别人下跪求原谅之后,才有可能彻底收敛。我小时候也练过一段时间田径,跑过一阵体校,认识好多体育生。读高中时他们来学校找我玩,班里同学们也是叽叽喳喳的谈论我为什么会和这群不良少年混在一起。但其实他们内面都和老狗、钦哥一样,是很可爱的人。虽然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我们在一起聊天时聊的都是学习和音乐,当然也有关于未来的梦想。不过,上大学之后有次回家和家人出去吃饭,发现当年初中的校霸在店里当服务生,也是有点唏嘘。

不小心扯远了。其实我是来安利这部剧的。总之先聊一下对角色们的感觉,重庆上下半城的少男少女们——

【下半城】

老狗:八岁时爸妈离婚,妈妈和有钱人再婚组建新家庭,对他几乎不闻不问。

爸爸经营猪肉铺维持生计,举止粗鲁,却能和邻里相处融洽,还经常不留姓名的悄悄给孩子缺爹少妈的困难家庭送免费猪肉。

老狗和爸爸一样,讲义气,有人情味,表达感情却很笨拙(比如喜欢的女生过生日他真的送了一袋猪肝给人家补血)。

和爸爸日常互相抬杠,偶尔乖巧一下爸爸表示非常不习惯,但能瞬间反应过来自己儿子可能是有了喜欢的人并感慨臭小子长大了,是个嘴硬心软的好爸爸。

可是大老远跑去成都看妈妈,却被拒之门外。

大嘴:妈妈开出租车,没出现爸爸,目测也是单亲。妈妈工作虽忙,但日常对儿子的关心和照顾都十分周到,态度也平和,不会把他当小孩子过度保护或颐指气使。所以大嘴是这群朋友中心思最细腻考虑问题最周全的人。明明成绩很好,却一直为了讲义气故意考低分陪兄弟垫底。

第六集大嘴抢过出租车师傅的对讲器和妈妈告状这段也是笑死。

咪咪:父母都是高龄,老来得子格外的溺爱,比起其他伙伴咪咪显得有点呆萌,是大嘴的忠实信者。

喜欢隔壁班女同学陈圆圆并契而不舍地(用大嘴写的泡妞秘笈)表白了N年,还在高三的圣诞节,收获了傲娇圆圆的夕阳武士式嫌弃。

娇娇:爸妈经营面馆,妈妈虽然泼辣能干但是对待女儿好温柔好少女心。娇娇是个相对来说无忧无虑,没有任何阴影,率真勇敢善良可爱的,温暖的女孩。

妈妈看出女儿在吃老狗和安然的飞醋,用自己和哥哥过去的案例解释给女儿听,然而娇娇并没听懂妈妈在说什么。

还化身正义的伙伴给大舅妈通风报信(这段还是笑死)。

令人艳羡的恩爱夫妻

四个死党之外还有下半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老狗的“大哥”,刘闻钦。单亲、父亲体弱多病、看病吃药都要花很多钱,生活捉襟见肘。剧中采取了倒叙的方式讲述了钦哥和安然的故事。在我看来简直和《古惑仔》或一些武侠小说差不多精彩——

江湖中某少女遇到危险,少年以一敌众英雄救美;少女摘下面纱(nonono是口罩),少年从此挪不开眼神;少女为了少年屡次破戒(逃学去看他比赛);少年为了迎合少女的世界一时糊涂自毁前程(打黑球赚钱导致受伤影响了大学保送,失去了唯一上大学的机会)。

即使自己流血流汗与大学失之交臂,但是能给心爱的女孩子买一条钻石项链,看到她的笑容也是值得。然而自己付出沉重代价换来的项链,却是和女孩常去的高级餐厅举办的抽奖活动五等奖奖品一样的、对女孩来说平平无奇的一件小玩意。坐在不习惯的餐厅,看着餐盘里吃不惯的海鲜,拿着用不惯的刀叉,少年手足无措,终于落荒而逃。

对他来说,自己和女孩的差距就好像被滚滚长江分隔成截然不同两个世界的重庆,自己奋斗的终点甚至远远不及对方的起点,为了女孩的未来,自己除了放弃别无选择。

【上半城】

安然:

正统白富美,家教严格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容姿端丽的大小姐,象牙塔中长大,美好的化身。

家住在下半城不曾存在的“城堡”,父母都是体面人,周围朋友也都是家境优渥的孩子。至于老狗钦哥的世界,安然一无所知,也从未想到过自己吃一顿饭需要的几百块,钦哥要攒一年,自己随随便便买的一双一两千块的鞋,钦哥根本想都不敢想。

这样一个“温室花朵”,让大家低估了她愿意为爱情所付出的勇气。她可以为了见喜欢的男生一面逃课翻墙,为了找到躲着自己的他特意转学到他的学校,为了保护他挡在混混的棍棒之下,为了吸引他的目光穿上过于成熟的连衣裙高跟鞋。

为了他勇敢的表白自己的心意和对世俗的不屑。

烧烤摊这一幕拍得太美了。三人各怀心事,谁都不忍心戳破,因为知道即使拼命伸长手臂也不可能够到对方。只能一边承受恋爱的煎熬,一边给自己洗脑,这是没办法的事,这是为了她好。

正如BGM《一生所爱》歌词: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

马田:

和安然一样,正统高富帅。成绩优异行为端正为人稳重,理想的校园男友。陪好朋友安然一起转学来下半城的学校,没想到第一天就遇到了让自己心动的女生。我觉得马田娇娇这条线是全剧最甜的部分了,每次镜头转向他俩我都要身体蜷缩到一起脸皱成一团手紧紧按住胸口。编剧真的好懂女生。

先欣赏一波马田看向娇娇时藏不住喜欢的眼神。

马田和安然不同的是,作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他是有自觉的(笑),但还是被娇哥浑身散发的“正道之光”深深吸引(笑)。

好好好你最厉害~~

即使知道娇娇的少女情怀大半都集中在狗哥身上,还是坚持缓缓的、一点一滴的向娇娇渗透他的心意。

日常投食。

日常摸头杀。

日常隔空表白。

学她的方式吃面。

偷偷写几十张匿名表白贺卡塞进她书桌。

日常散发魅力。

啊~~~“我都係咁觉得”这句一出真的加倍散发他那该死的魅力喔~~~(本人也是粤语爱好者)

明明都是些小事,为什么那么令人心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恋爱真的只可能存活在校园里。除了因为小朋友们对恋爱这回事毫无杂念,只遵从自己的心意之外,每一天的朝夕相处,每一个小细节小奇迹的分享,都可以让两个人共同度过的一分一秒都染上粉红的玫瑰色。真心希望这两个人可以暂时远离俗世,尽一切可能的甜下去。

我觉得这是一部可以反复回味的剧。最初看觉得笑点密集,配合口音能让我笑好久。再品味关于恋爱的部分、关于友情的部分、关于亲情的部分、几乎都在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全程暖意融融。关掉视频才开始琢磨,为什么安然和钦哥明明那么相爱却无论如何都走不到一起,为什么大家明明那么热衷白马王子灰姑娘、千金小姐穷小子的爱情故事,可现实中却鲜有两个世界的人终于幸福的一起走到最后的实例呢。人和人的差距究竟在哪里。想不明白,算了,原来自己作为旁观者其实也和剧中人一样无可奈何。

5 ) 【10.1加更】单眼皮的天空

青春期的我是单眼皮,整个人干干瘪瘪,黑瘦黑瘦的,学校要求女生一律剪短发,可想而知是个什么造型——假小子呗!我的双眼皮是18岁高考那一年,自己变过来的,奇迹,直到现在都有老同学议论说,喂,她是不是整容了? 在那段单眼皮的日子里,也曾打遍天下无敌手,帮男生递过情书,帮情侣打过掩护,是田径场上的第一名,也是唯一一台IC卡电话前排队一个小时以上的其中一个,哦,我高中住校的。通常来讲,一所高中里,学霸负责竞赛第一,校草担任篮球队长,校花负责美貌到不可一世引人嫉妒,而假小子……负责当个学习垫底的惹祸精。 可现实中的孩子,谁又只有单一的一面呢?我努力回忆当初的校花是不是真的只傲娇不可爱?校草的C位到底是该给学习好的那个还是打篮球最帅的那个?在一个很难界定的界限里,《风犬少年的天空》出现了,不仅仅被它的海报吸引,我还想从中寻找答案,因为我真的很想很想知道,当年你们是怎么看我这个单眼皮女生的。 (可能)每个女孩都幻想过自己能成为安然,美丽,优秀,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家世,万千宠爱于一身,顺风顺水的童年,北大清华在招手,身边还有青梅竹马的校草做备胎男友。但你知道吗,那只是你想象中的“女神”。《风犬少年》的安然告诉你,仙女是需要下凡历劫的,她是美的,是聪明智慧的,也是多愁善感,独立倔强的。没错,她是可以活得比别人轻松,却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看了两集下来,我最喜欢安然的地方,是她这么美却不自知,并且,不婊不假不绿茶,这真的太难能可贵却又真真实实地存在着。人人都以为她是温室花朵,她却如一株野草,肆意生长。她的确是水做的,遇到沟渠碎石,会绕过去,但遇到高崖险阻,也能按捺、囤积,蓄势爆发出无穷能量。 而回到我的故事里,当人人都想成为安然的时候,我却顶着单眼皮,做着我的大力娇,所以每当演到她的段落,我都会感同身受,仿佛那就是我,而马田试图“保护”的那个人,就是我啊。 不得不说,周依然这个姑娘,实在是个天生的演员,我甚至不觉得她是在演,她就是娇娇,就是那个怀春却又不知春天在哪里的假小子。所以她理所当然地,把思春的目标定在了从小一起长大的狗哥身上。对不起,谁让你是孩子王,谁让你坐在我后面,谁让你……反正没有理由,我说是你,就得是你。少年不知愁滋味,少女,当然可以不知情为何物。当她偷偷把两个苹果塞进衣服里照镜子的时候,我在屏幕前爆笑,这不就是……咳咳,我同学嘛!!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里就要提到娇娇的成长环境,如此乐天的爸妈,才给了她心怀天地却又怼天怼地的个性。而其他的小伙伴,也正因为各自的家庭,造就了各自的性格。狗哥和父亲之间的隔阂,是少年心中的“禁区”不愿触碰,所以他会逞强,会包容;而咪咪的浪漫和天真,恰好是因为得到了太多宠爱。每个人的下一步,都是从上一步走过来的,所以别说原生家庭和你无关,我们之所以变成今天的我们,是和家庭息息相关的。说到这里我倒是好奇马田的家庭组成,想知道这样一个纯净善良的男孩,背后有着怎样的力量支撑。 当娇娇妈妈说出自己的少女时代不想哥哥被女朋友抢走的囧事,娇娇竟然听不懂这是在点拨她“其实你呀,只是错把友情当爱情!”,可17岁的心脏里就是圈养着这样一头小鹿,它若是知道自己的方向,文坛上也就没有“心事”二字可以写了吧! 一起长大,多么浪漫又难得的人生经历。在相邻坝坝间长大的孩子们,虽然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却可以毫无隔阂地一同长大,不只是爱情,不单是友情,他们可以那么融洽地做彼此的依靠,甚至当我得知原本可以考个状元的大嘴,故意考很差很烂,从而跌落到16考场,只是因为不想和大家分开为了和兄弟们“共患难”,我竟然产生了一种,妈妈般的…恨铁不成钢的…感动! 感动必然要流泪,想不到这么中二热血,好笑到爆炸的戏,我居然也能说哭就哭——娇娇抱着贺卡和马田在楼顶看雪,那首情非得已传入耳中的瞬间。这原本是一首情窦初开的情歌啊,一场初雪,一次初恋,可他们之间,导演和编剧没有给你下一个定论。那场雪不是为了爱情,却也觉得浪漫,那些表白并不觉得油腻,只是觉得甜蜜。这才是青春啊,这才是青春。 都说少女怀春,安然显然是为了自己的初恋才接近了狗哥。而狗哥则傻乎乎地“信了她的邪”,就这样陷入了“爱的旋涡”,安然有意的从第一排搬到最后一排与他同桌的那一串慢动作,和本是无心的那一段台阶上的小步舞曲,彻底跳乱了这个混不吝小子的心弦。万万没想到,男子汉大丈夫动起心来,还能如此这般天雷地火却又不动声色,仿佛我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喜欢你,却又唯独怕你知道了以后会拒绝我,于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用故作成熟的叛逆,惹你讨厌,欺负你,骗你,让你哭,看你出丑。安然啊,我那些顾左右而言他的违心话,其实,你应该都明白的吧? 青春里我们撒了太多的慌,我说我不喜欢你,和我好喜欢你,可能都是在骗你和骗自己。我们就在这巨大的误会中,摸爬滚打,慢慢长大。 你心里在唱“怕我没什么能够给你”,可我们都不知道,其实你已经给了我最好的东西。那不是爱情,却比爱情还要醇厚;也不仅是友情,它比友情更牢固;不是一份简单的契约关系,因为它永远没有deadline;没有奢求,没有渴望,没有纠结,没有推波助澜和夺命索魂。它只是,我陪着你,我陪着你看城中雪,以及在下雪之前的冷空气里,和伙伴们躲在小面馆里吃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更美好的是,彼时啊,以上这些是又是也不是的,你们恰好都没有意识到,你们还牵绊在混沌之中,好好呵护着彼此的感情。等到了我这个年纪,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再回头看这一切,才会庆幸自己有那么好,那么好的一段青春,那么好那么好的你们,陪在自己身边。 所以你问我青春究竟是什么?或许是你,也是我,是你写的,也是我写的你。那么我在你们的书本日记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看了《风犬少年》,我想或许那不会是一个单一的答案了,因为我们的青春,有太多太多的条目,太多太多的情绪。 那是在贺卡上借着歌词表白却不敢署名,也是用大不了学郭襄当尼姑来安慰失恋的同伴;是让自己糊里糊涂地喜欢上一个最显眼的男孩,也是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吸引到另一个全校最帅的男神,并且很有可能若干年以后你就嫁给了他(咳咳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嗯);是把父亲当做第一个偶像树立起来,也是最先亲手将这个偶像光环打碎;是承诺了保护你,就要保护你,我才不在乎是不是牺牲自己;也是对着镜子塞进两只苹果,又气哄哄地拿出去,然后踢掉鞋子一头扎进被子里;是忽然之间觉得理解了妈妈,却又在某些时刻还是认为她误会了自己;是我对你的好你怎么不明白,你不明白就算了怎么还浪费我一片苦心转头去哄别人,最要命的是…她还是…双眼皮! 可青春就是这样子呀!它是个矛盾体,是走不出的迷宫,是毕了业也不一定明白,是大不了老死不相往来可是…喂你怎么还不来追我! 青春是距离高考还有三个月的天空,是长发飞扬的天空,是单眼皮的天空,是你的我的他的和她的天空。这天空下,上演着拍了很多季的故事,而此刻,它还在加更。

在那段单眼皮的日子里,也曾打遍天下无敌手,帮男生递过情书,帮情侣打过掩护,是田径场上的第一名,也是唯一一台IC卡电话前排队一个小时以上的其中一个,哦,我高中住校的。通常来讲,一所高中里,学霸负责竞赛第一,校草担任篮球队长,校花负责美貌到不可一世引人嫉妒,而假小子……负责当个学习垫底的惹祸精。

可现实中的孩子,谁又只有单一的一面呢?我努力回忆当初的校花是不是真的只傲娇不可爱?校草的C位到底是该给学习好的那个还是打篮球最帅的那个?在一个很难界定的界限里,《风犬少年的天空》出现了,不仅仅被它的海报吸引,我还想从中寻找答案,因为我真的很想很想知道,当年你们是怎么看我这个单眼皮女生的。

(可能)每个女孩都幻想过自己能成为安然,美丽,优秀,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家世,万千宠爱于一身,顺风顺水的童年,北大清华在招手,身边还有青梅竹马的校草做备胎男友。但你知道吗,那只是你想象中的“女神”。《风犬少年》的安然告诉你,仙女是需要下凡历劫的,她是美的,是聪明智慧的,也是多愁善感,独立倔强的。没错,她是可以活得比别人轻松,却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看了两集下来,我最喜欢安然的地方,是她这么美却不自知,并且,不婊不假不绿茶,这真的太难能可贵却又真真实实地存在着。人人都以为她是温室花朵,她却如一株野草,肆意生长。她的确是水做的,遇到沟渠碎石,会绕过去,但遇到高崖险阻,也能按捺、囤积,蓄势爆发出无穷能量。

而回到我的故事里,当人人都想成为安然的时候,我却顶着单眼皮,做着我的大力娇,所以每当演到她的段落,我都会感同身受,仿佛那就是我,而马田试图“保护”的那个人,就是我啊。

不得不说,周依然这个姑娘,实在是个天生的演员,我甚至不觉得她是在演,她就是娇娇,就是那个怀春却又不知春天在哪里的假小子。所以她理所当然地,把思春的目标定在了从小一起长大的狗哥身上。对不起,谁让你是孩子王,谁让你坐在我后面,谁让你……反正没有理由,我说是你,就得是你。少年不知愁滋味,少女,当然可以不知情为何物。当她偷偷把两个苹果塞进衣服里照镜子的时候,我在屏幕前爆笑,这不就是……咳咳,我同学嘛!!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娇娇的成长环境,如此乐天的爸妈,才给了她心怀天地却又怼天怼地的个性。而其他的小伙伴,也正因为各自的家庭,造就了各自的性格。狗哥和父亲之间的隔阂,是少年心中的“禁区”不愿触碰,所以他会逞强,会包容;而咪咪的浪漫和天真,恰好是因为得到了太多宠爱。每个人的下一步,都是从上一步走过来的,所以别说原生家庭和你无关,我们之所以变成今天的我们,是和家庭息息相关的。说到这里我倒是好奇马田的家庭组成,想知道这样一个纯净善良的男孩,背后有着怎样的力量支撑。

可虽然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几个小伙伴却可以毫无隔阂地一同长大,那么融洽地做彼此的依靠,甚至当我得知原本可以考个状元的大嘴,故意考很差很烂,从而跌落到16考场,只是因为不想和大家分开为了和兄弟们“共患难”,我竟然产生了一种,妈妈般的…恨铁不成钢的…感动!

当娇娇妈妈说出自己的少女时代不想哥哥被女朋友抢走的囧事,娇娇竟然听不懂这是在点拨她“其实你呀,只是错把友情当爱情!”,可17岁的心脏里就是圈养着这样一头小鹿,它若是知道自己的方向,文坛上也就没有“心事”二字可以写了吧!

都说少女怀春,安然显然是为了自己的初恋才接近了狗哥。而狗哥则傻乎乎地“信了她的邪”,就这样陷入了“爱的旋涡”,安然有意的从第一排搬到最后一排与他同桌的那一串慢动作,和本是无心的那一段台阶上的小步舞曲,彻底跳乱了这个混不吝小子的心弦。万万没想到,男子汉大丈夫动起心来,还能如此这般天雷地火却又不动声色,仿佛我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喜欢你,却又唯独怕你知道了以后会拒绝我,于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用故作成熟的叛逆,惹你讨厌,欺负你,骗你,让你哭,看你出丑。安然啊,我那些顾左右而言他的违心话,其实,你应该都明白的吧?

青春里我们撒了太多的慌,我说我不喜欢你,和我好喜欢你,可能都是在骗你和骗自己。我们就在这巨大的误会中,摸爬滚打,慢慢长大。

所以你问我青春究竟是什么?或许是你,也是我,是你写的,也是我写的你。那么我在你们的书本日记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看了《风犬少年》,我想或许那不会是一个单一的答案了,因为我们的青春,有太多太多的条目,太多太多的情绪。

那是让自己糊里糊涂地喜欢上一个最显眼的男孩,也是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吸引到另一个全校最帅的男神,并且很有可能若干年以后你就嫁给了他(咳咳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嗯);是把父亲当做第一个偶像树立起来,也是最先亲手将这个偶像光环打碎;是承诺了保护你,就要保护你,我才不在乎是不是牺牲自己;也是对着镜子塞进两只苹果,又气哄哄地拿出去,然后踢掉鞋子一头扎进被子里;是忽然之间觉得理解了妈妈,却又在某些时刻还是认为她误会了自己;是我对你的好你怎么不明白,你不明白就算了怎么还浪费我一片苦心转头去哄别人,最要命的是…她还是…双眼皮!

可青春就是这样子呀!它是个矛盾体,是走不出的迷宫,是毕了业也不一定明白,是大不了老死不相往来可是…喂你怎么还不来追我!

青春是距离高考还有三个月的天空,是长发飞扬的天空,是单眼皮的天空,是你的我的他的和她的天空。这天空下,上演着拍了很多季的故事,而此刻,它还在加更。

6 ) 这片估计就是喜欢的人会很喜欢,讨厌的人会半集都看不下去的那种类型吧

一开始我以为是个沙雕搞笑片,看一半原来是个治愈青春片,看到后面tm的其实是个社会致郁片。这片估计就是喜欢的人会很喜欢,讨厌的人会半集都看不下去的那种类型吧。这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情风格太割裂了,前两集把人物塑造的太沙雕,让人觉得这就是个无脑喜剧,结果后面又突然现实深沉了起来,跟前面仿佛不是同一部剧,所以大家说把前两集删了或者别整这么夸张还是很有道理的,割裂感太重会显得整部剧不连贯看的难受,把夸张沙雕的部分收一下,悲伤的部分别那么沉重,把握平衡点就好了,现在是看开头太夸张劝退人,坚持下来的看到后面又觉得不像在看同一部剧。

关于评分这点的争议,我觉得不看豆瓣评分,自己亲自去看才能知道到底符不符合自己胃口的,同理给其他喜欢这剧的小伙伴,而且说到底,自己心头那个分数才是最真实的,不喜欢的人与喜欢的人对同一部剧看到的永远都不一样,没有必要强迫双方,各抒己见就好。

7 ) 刘闻钦,一个社会的小人物

看到很多人在打一星,因为刘闻钦死了 本来今晚更新没有打算两集都看完的,大晚上的,睡前刷了个微博,看到热搜「刘闻钦下线」 迫不及待地去把倒数第二集看完了 我看到很多人在说,「编剧为写死而写」,「整部剧最大的败笔」,「编剧你的青春一直死人」 和大家的感觉不一样吧。 我不知道看这部剧的大家的年龄几何,经历过多少事情,周边的人所处的社会阶级怎样,对十五年前的社会了解多少,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态来追这部剧的。 我一开始只想来看轻松的校园剧,只有无忧无虑的爱情,好玩的重庆话,一起肆意放纵的青春。后来我发现它在说的并不是这个,它在写生活。 我不知道看剧的各位有没有这种经历。

昨天还好好地和你吃饭开玩笑的人,第二天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肿痛去检查了一遍,发现是恶性肿瘤;

在你睡觉前还向你摇尾巴的狗狗,第二天早上在父母带出门散步的时候,突然冲向马路对面,被疾驰的摩托车碾了过去,你被通知的时候只看到她被压扁的尸体,甚至不知道是谁撞的;

你正和别人打电话,突然间电话声音没了,事后才知道对面在过马路的时候不小心被一辆电瓶车撞倒,整个脸擦在地上,肿得出血。

生活和你讲什么道理吗?我不知道。

还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个视频,视频很平凡,很日常,视频里的人普通地讲述了今天起床,吃饭,和朋友说的话,在路上看到的风景,又过去了平凡的一天。然后,他告诉我们,大地震就这么发生了。没有任何预料地发生了,在大家生命中再平凡不过的一天里。

最早看老舍的骆驼祥子的时候,我很难过,很憋屈。旧社会吃人,最底层的人无论怎么努力,最后都会被社会吃掉。美国有一个调查记者写过一本关于贫富差距的书,她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生活,只带着一千块钱和一辆车去一个自己完全不认识的地方生活。她想体验一下穷人能不能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阶级跨越,缩小贫富差距。

现实令她绝望。因为没有钱,所以她只能将房子租在郊区,离上班工作很远的地方。每天要在通勤上花去大部分的时间,她得早起,得压缩自己的睡眠。因为她没有足够的钱,要解决自己的温饱和住宿问题,她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源。她隐藏了自己过往所有的工作经历和高学历,希望以普通人的水平找一个好工作,她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只能找到一些按时薪计算的体力活。而开支不够的时候,她只能同时做好几份工作。身体不断劳累,每一天都在为生计奔波,没有时间提升自己。她不敢生病,不敢产生计划外的开支。社会真的是有阶级的,下半城的人努力的向上攀爬着,却被贫穷的钢铁洪流一次又一次冲走。

看这部剧印象最深刻的时候是在刘闻钦为了安然的生日礼物去打野球赚钱,甚至不惜搞坏自己身体的时候。他需要的钱多吗?几百一千多块钱,05年时候的那个钱现在大概等于几千块钱吧。这在我看来,并不是一笔多大的数目。但在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得感谢我的家庭,因为这是他们给我的起点所带来的结果。而最唏嘘的事情,莫过于在看剧中这段情节的时候,我正看着股票市场的变动。账户上几分钟数额的变动,大概就是刘闻钦牺牲了自己全部未来的篮球生涯所换来的所有钱,或许还不止。而我做了什么呢?坐在空调房里,用着高配的笔记本电脑,身旁三四个电子设备,带着耳机看着剧。

有人说,不经他人悲,莫劝他人善。我们自身的视角是有局限的,不能单纯从自己的经历去窥探整个事情。或许,现实社会里的刘闻钦,那些真正的下半城的人们,甚至没有机会看到和听到这部深刻刻画了贫富差距和社会阶级差距的网剧呢?他们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在这个地方说出来,自己生活中因贫穷受过的种种惨痛遭遇。那如此,评论区的诸位,何尝不可能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呢?

的确是有感而发了。面对这个庞大的社会,刘闻钦是一个十足的小人物,没金钱,没地位,没文化,没背景,她曾经有一个喜欢自己的女孩儿,但阶级的差距使他们很难一起走下去。他后来又遇到了一个,生活开始变好了,好像一切都要好起来了。他被小混混捅死了。

难过的想哭,却哭不出声。导演在剪辑的时候把狗哥和安然岁月静好的青春模样,还有刘闻钦为了一笔小面钱和小混混扭打的景象交叉剪辑在一起。这像不像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和严良他们一起快乐的吃蛋糕过生日,而另一边,却是经历丧女之痛的夫妇俩呢。很多时候...人与人的悲喜,真的完全不相通...

剧中在切换场景的时候,刘闻钦拼尽全力想去够到那个装有小面钱的白色旧包,镜头一晃,一个精致的黑色小挎包被安安静静的放在安然的旁边,安然岁月静好般地从里面取出了一个mp3,和狗哥开心地听音乐。刘闻钦拼尽全力想够到的东西,到头来,真不如别人触手可及的小东西呢。

真的像他说的,「我奋力拼搏的终点,还赶不上你人生的起点」。

刘闻钦为了一张只中了50块钱的彩票半夜翻垃圾箱,他说,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的好运气,连这也要从自己身边溜过去吗?结果,他还是没抓住这个好运。

像不像那个丢了钱包的江阳呢。

「我钱包丢了」

「丢了」

面对生活的无尽挫折和社会重压的时候,你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钦哥,一路走好。

说的很杂,很乱,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钦哥的死或许是个偶然,但或许又是个必然。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旧社会,但阶级差距给人的无力感,真的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剧挺好的,希望导演能继续加油。

8 ) 六集后观感:维持原评

(10.3更新)

应评论区要求看到了第六集,我仍然保持不改分的决定。我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它只有7分的水平,现在这个分数非常合适。

这个帖子中我唯二做错的事情就是在一开始承认自己只看了两集,并且因为质疑了好生差生的事情引起了争议,导致矛头从剧本本身变为了海虾河虾之争。

这部剧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剧本本身的松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人设也很流水线很敷衍,7分真的是很合理的分数。理由我在前两集的时候已经说了。所以不要再说你没有看完前三集就评论了,我看到了第六集,我还是维持原有判断。

我其实非常明白说好话能让大家都开心,真让我写一篇吹捧它的文章我也未必做不到,既能免除攻击还能收获粉丝,但我还是要说出我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不够好,就是不够好。

你的青春可以疯狂,那么我的成年也可以有骨气和血气,不会因为胆怯而人云亦云。

所以,请喜欢这部剧的人继续坚持自己的喜欢。因为一部剧它能被你喜欢,一定是因为它有被你喜欢的闪光点,它能感动到你,娱乐到你,就足够了,不必去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是,也能不能请尊重一下像我这样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理由,不要堵住我的嘴,因为我也想给那些真的不喜欢的人一个你们思考介意的东西未必有错的窗口。

各位,我们不是在吵架,我们是在讨论。

此帖不再更新,回复区除了个别嘴巴太脏的也不再回复。

最后,思考永远比谩骂和嘲讽能使人进步,共勉。

(9.29更新)

贴一下评论区里问到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觉得标签化了,如果不标签该怎么去编?如果每一个人物都写得很详细不会很啰嗦复杂吗?以及如何避免同类型片子的同质化?

是一个小姐姐问的,我觉得这个回答应该能解释我的打分原因,以及这部剧后期的一个提分方向。

以下是给那位小姐姐的回复:

其实编剧功力好是可以做到的,主角用现状剧情,配角用片状点状剧情。首先明确一条围绕主角成长的核心剧情线。配角不需要去开过多的单独的支线,而是提炼出这个人物最突出最具代表的点,这个点也就是在构造的时候,最能代表这个配角经历的点,很多群像剧中出彩的配角不一定需要大篇幅的剧情,而是只要一两个高光,既不会喧宾夺主,也能够做到自行出彩,我觉得在国内群像剧中写得比较好的比如《庆余年》的编剧王倦,王倦老师最厉害的点就在于他的人物塑造往往只需要一两句话,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大宋少年志》塑造七斋的少年们,王宽出场只说了三句话就立住了他的性格,同理其他几人的性格构造也是在出场的几句话中立刻完成的,并且做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

至于如何节省剧情篇幅,配角的行为支线开展距离主线越近,围绕主角越多,整部剧的结构就严密,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牺牲一些配角的人物特性,所以会不得不需要一些标签化脸谱化的工具人物来辅助完成。所以,分配好圆型人物(复杂)和扁型人物(工具人)的数量也是编剧在进行剧本统筹时需要进行的工作。这个分配量一定要合理,拿风犬少年来说,需要圆形化的人物包括老狗,大力娇,马田,前大哥,还有女神,他们几个的标签不应该过重,可以去强调他们身上突出的特点,比如老狗的普通自信校霸,比如大力娇的不拘小节,马田的恋爱脑好学生,这些点如果合理化放大,能够完成很好的戏剧化效果,但是,编剧为了迎合b站的二次元需求,将这些点放得过了,这就导致了前期人物的失真,也是现在评分并不高的关键。

如果后期想要挽救评分的话,应该去深挖他们在表向背后的性格,而不是继续走这种沙雕风。因为可以看出来,主创想要做的,并不是大哥大那样的沙雕剧,他们是想传达自己的价值理念,展现一种友好向上的精神的,但是,确实目前为止,做得不是太好。

最后是同质化的原因,其实就是这个市场在近几年影视化这种校园题材太多了,能写的也就那些东西,编也编不出什么新的了。制作方喜欢拍摄校园题材是因为投资力度小,方便捧新人,只要不出格就容易勾起大家的青春回忆。也就是说,这种项目不会太亏,也永远有钱赚,资本毕竟是逐利的。而只要影视公司愿意购买,大家当然也愿意持续做这样的项目,因为它好做。我理解b站为什么要做这样一部青春片,但同时又很失望它最后交出的仅仅只是这样的答卷。我以为能够看到新的东西,但看到它的时候,却还是那种加班审稿子一样的痛苦感,它的内容确实,不是太新。怎样改变同质化?当有一天市场暂时减少对它的大量需求的时候。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

我说一下,我的打分只是对于我个人来说没有达到期望价值。以目前豆瓣7分多的水平来看,是符合这部剧的实际情况的。这必然是一部评价两极分化的剧。有人喜欢日式夸张就必然有人不喜欢,有人喜欢剧中价值观也必然有人不喜欢,大家可以互相探讨,帮助剧集改进(比如现在第一集尴尬的天台戏就删了)而不是上来就说你不喜欢你就是找茬。这部剧它也不是人民币,更不是什么不可说,怎么可能要求人人都喜欢?更何况,马云还不喜欢钱呢。

第二,关于好生差生的事情,是因为好生没经历过所以无法共情差生?我没有打过哪怕一天的moba游戏,连那个亡者农药也只玩过一两把,但我一样能为隔壁《穿越火线》里面的经历而感动,一样能对那几个打游戏的“社会小青年”共情。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但它不是每时每刻都共通的。当我无法共情时,必然是它传达情感的方式不是我能接收的点,所以我说出来无可厚非,我也在评论区回答了一些朋友这部剧可以如何变得更好的问题,不过像那种张口就骂人的,自然我也不会坐在这里等着你骂我,毕竟,你不是爹妈,也不负责发工资给我养家,我凭什么被你骂,你算哪朵油菜花?

写在开头:

我认真地看完了两集,打分并不针对标题中的好孩子与坏孩子桥段,我给出两星的理由是基于漫画夸张感的处理失败,以及剧本的松散叙事,还有这个令人万分疲软的开头。但我认为国产青春剧的这一弊病必须要拿出来讨论一番。

我希望每一个孩子在成年之前,无论成绩好坏,都可以拥有自己所认为的美好青春和人生,坚持自己心中的理念,至少在成年之前能够抱有这份跟随己心的纯粹,无论这样的青春是否为他人所喜欢。

————以下是正文

b站新剧开播,作为小破站第一部自主出品的青春剧,我抱着极大的期待点开了它,一路忍耐到了第二集结束的时候,脑子里一直绷着的那根弦终于“噼啪”一下断掉了。

其实我能够理解导演和编剧团队在做什么,亲切的重庆方言,夸张到漫画感的日式中二表演,无不完美了展现了团队对这部剧的受众认知,并且在努力地迎合。知道用户都是热爱二次元文化的这么一群人,于是在拍摄过程中努力向二次元贴近,从《闪光少女》之后,我觉得我是吃这种风格的。

即便我已经感受到了一种竭力迎合下的用力过猛,亲爱的,演员们说的是母语,台词清晰明了一听就懂,根本就没有语言不通的先天优势,你怎么就这么自信自己能够照搬这种夸张演法并且不会水土不服呢?

观看的过程中我一直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直到老狗在考场上撕掉了马田的试卷那一刻起,我终于知道这股不对劲源自哪里了,并且忽然理解到了国产青春剧的一种让人说不上来却带着恶意的套路——

学霸和学渣在影视剧中完全不同的身份认同的对调。

在生活中,学霸们往往是大家学习追捧的对象。更多的学霸他们或许不光学习好而且爱好广泛性格开朗,但是在国产剧他们却总是被审视、被同情、被批判的对象:

《闪光少女》中作为戏剧对照组的西洋乐器学生们。

各类青春偶像剧承担对女主支教行为并且总是伴随着原生家庭不幸最后因为女主被改变的可怜男主们。

或许很多人能够从这些青春事迹中找到共鸣,但是你又凭什么觉得那些好孩子没有青春?你又从哪里觉得他们是发自内心羡慕那些不学习的孩子呢?你又从哪里得出他们的人生中只有学习呢?

或许是因为在生活中被打上标签的总是学渣们,被不公对待的总是学渣们,于是当在青春剧中翻身做主角时,就有如阶级斗争一样,终于拿到话语权了可以扬眉吐气地喷回去了——

你看那个人,他认真学习的样子,好像一条狗啊。

更新:

现象展现与价值输出的区别

现象展现即客观展现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写作者不表达自己的取向好恶。例如评论区里提到的《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行为就属于现象展现,你不能够从剧情或者故事中获得价值导向,即他是对的。应该不会有人在看完隐秘之后觉得朱朝阳和张东升是正确的吧,最多也就是怜悯加批判。在这种情况下,观众思维非常清晰地没有掉入编剧的情绪陷阱中,虽然可以共情,但绝对不会影响到价值观,所以这样的客观展现就可以说艺术创造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没有任何问题,这就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那么什么是价值输出?编剧或者写作者通过人物形成一个近距离或者零距离的叙述视角。优点是观众很容易代入主角视角,与主角共情,跟随主角情绪起伏。在这种情况下,主角的行为就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价值观,并为观众所代入认同。看这部剧的人多半把自己代入老狗视角吧?所以老狗的一些在现实中让人非常不舒服的行为,他们仍然觉得好笑可爱(对不起,撕同学卷子要保护费骚扰女同学,不是一句我很善良我童年没妈可以抵消的)。还有女汉子形象令人头大,标签真的是照着脑门贴生怕看不见,脸谱到马冬梅都比这位“女汉子”看着正常。

几个主角的标签我给你列一下:

老狗,起点男主标配,屌丝校霸,普通自信,准备逆袭女神

安然,韩剧女二标配,来寻找旧爱的痴情高冷校花,MV女神,于是我们的屌丝即将成为她的备胎

马田,晋江男主标配,弯弯男神,偶像剧标配,温柔对女汉子好,屌丝看不惯的bking

大力娇,台偶女主标配,这个女人好不做作好勇敢,弯弯男神一眼就看上了她,可是她却爱着一个傻逼

前大哥,女神旧爱,人高还帅,目测生活所迫,目测备胎逆袭的无辜跳板

巨婴,没看出来,背景吧,哦对,他算有特点了,起码他爹妈给他擦身那段让我稍微振奋了一点精神。

还有一个谁,忘了,大概是背景吧。

总结:其实编剧还是蛮有特点的,一般人真的炖不出这么一出文化平行研究大赏,建议每一位修世界文学或者比较文学的同学们全剧观看,并写一篇8000字以上的分析论文,专门分析它是如何将这些物种典型全部提炼并凑到一起的(牛逼!!!!!)

最后,国产青春片中,不读书的青春才是青春这个价值观成型的原因就是为了足够的戏剧冲突。因为大部分人的青春都是在读书上课,这样的日子平淡无奇不足以撑起一个具有结构性的剧本(注:结构性的意思是拥有一个绝对的主体或者主线来组织匹配素材)。那么是否存在结构性不强的优秀剧本呢?当然有,《岁月神偷》。具体《岁月神偷》为什么做到了散中有序大家可以自行去观看理解它,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回归本片,从评论中我也看到了很多人说的第三集开始真香,我也确实看到第二集就关掉了,没有去看第三集。

不去看的理由:

第一,开头实在是太差劲了,我浪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看了两集,并且还是在休息时间非常宝贵的工作日,我为我浪费的时间感到愤怒。

第二,在围绕懵懂情感与青春成长中成功做到了四不像。懵懂情感的张力有比它好看的青春偶像剧,青春成长有比它人物构造更合理真实的群像剧(别扯群像,这剧人物脸谱到让人不想吐槽,我当然知道学霸最后会被感化同化,但真的没必要,看太多了),如果它的真香只是一个两项7分的水平,我为什么要继续浪费时间呢?

ps,关于讨论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差生的这个问题,我想推荐一部电影《超脱》。我看到很多人说难道差生就要被放弃吗?差生就不能表达自己的理念吗,难道什么都要以学习为尊吗?那么请你心平气和地看完《超脱》这部电影,尤其是想要组乐队的小女孩闯进刘玉玲饰演的教师办公室的那段对话:

大概就能明白这部剧前两集所展现出来的奇怪的点在哪,以及有些人口中的“精英”到底是真的高高在上地歧视差生,还是在用不怎么好听的话说一个很浅显易懂的道理——当你不想学习的时候,你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理想。

不要去想那成功的百分之一,大部分人都不是影视剧里所展现的那百分之一。

学习本身是一种磨砺,如果你真的有除学习之外的价值和特长,你的学生时代也会展现出来。不在学生时代,成年之后也会很快展现。我读中学的时候就有一个男生,成绩不好但是特别喜欢科学发明,最后因为发明获奖被特招了。事实上大部分不爱学习的人无论承不承认,你真的只是懒惰,只是对自己的人生没有目标也没有追求,更不知道追求的途径是什么。这样的你,又有什么资格说我只是不爱学习呢?不,你不是。不必去抱怨他人的偏见,也不必去指责大家不关注差生。说到底,是自己放弃了自己,你都不爱自己,谁会爱你呢?

短评

低开高走的剧 刚开始看这一集感觉略浮夸尴尬第二集就渐入佳境了 千万不要看第一集就弃了

7分钟前
  • Mue
  • 推荐

彭彭在这部剧里完美演绎了什么叫“一个男人看上去那么普通,但又是那么自信”,直男的蜜汁自信笑死我了

11分钟前
  • 一鹿穿林过
  • 推荐

直接打一星两星的人真的有看剧么?演技的调度确实高了点,但是整部片子拥有电影质感,服化道全程在线,三集之后进入剧情,故事也很好,好好看剧再评分好吗?

14分钟前
  • lin
  • 力荐

我错了,我就不该对张一白有哪怕一丢丢期待。

17分钟前
  • 韦斯安徒生
  • 很差

除掉动不动的升格镜头,其实拍得还凑合。剧作问题比较大,桥段和桥段之间全是硬着陆。当然什么都比不上怪里怪气的重庆方言。作为方言纳粹,我要大声疾呼:不会说就别说了!!!!!

21分钟前
  • 老袁
  • 还行

挺不错的,用电影的方式拍剧,家庭、友情、心动都照顾到了。前面无厘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欢乐。中后段强情绪和强冲突的戏份多了起来。因为高三处在少年与成年的交界,一不留神就会被成年世界的锋芒所戳伤,贫富差距、家庭状况等都来了,人嘛,终究还是要长大。作为大院长大的孩子,大兴村四兄弟就很有小时候的影子(我当年是大嘴那样的),彭昱畅的老狗真够嘚瑟,刘闻钦痞帅,结局略感遗憾

23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配音开始是很尬,看了20分钟后基本上接受了,有时候露出几句普通话,声音是正常的,就是刻意说重庆话的时候才会尬。故事也有点中二,很多情节都超级幼稚,那种编剧意淫出来的高中生幼稚,但有时看上去又很可爱。彭彭开始有点用力过猛,在《向往的生活》看过他和张婧怡互动,还蛮青春的,前段时间补了周依然的剧版《闪光少女》,依旧是元气少女,其余主演们在设计的时候,咪咪可能是真蠢,和陈圆圆的故事线也蛮有意思的,梁靖康长得很可~周游也很可以,章宇型男演员~#彭彭每次跑步的时候,发际线都很注目!结果全片最大的败笔是刘闻钦线,编剧是不是有病,是不是见不到刘闻钦的人生有一点点好……

27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果然是山城少年故事,第一集风格就很中二,张婧仪妹子不错。看到后面,家庭社会这条线比校园生活这条线更有看点。

31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细节到位,演技在线。剧情搞笑也感人,三观都还是很正。这部剧怎么也能打八分往上吧?什么时候口音也能算差评的理由了?看了第一集都没看完给了你低分的理由?里面的哪个人演技不比鹿晗杨颖强?你们关注的难道不是剧的本事?你们看人难道不是看脸看身材看性格看三观吗?你会去看人家大拇jio趾头的指甲盖长什么样去判断一个人?还是山猪吃不惯细糠?无脑霸道总裁剧,皇帝阿哥爱上你看多了?

36分钟前
  • 丿游园惊梦灬
  • 力荐

请看完后面几集再打分好吗?

38分钟前
  • 嗯同学
  • 推荐

大力娇和老狗的CP太可爱了,能治的了自信直男的只有暴躁姑娘,上来一顿拳打脚踢把我看爽了!除了彭昱畅几乎都是新面孔,和角色的契合度很大。重庆画风+方言的搭配区别于其他青春片,有惊喜的电影质感。故事是渐入佳境的,包裹在嬉笑怒骂下的更多是对青春的深度思考,高三是从少年走向成年的一个门槛,我们不想长大,但我们必须长大。

39分钟前
  • dataframe
  • 推荐

主角真的太讨喜了,整部戏情感也非常扎实!很动人,不时想起自己的中学经历,深深的遗憾自己不如主角有勇气的同时,又会因为能看到如此热血与坚韧的男生而感动。

43分钟前
  • 一点乱
  • 力荐

开头雷到了 太失真了 咋可能这么嚣张…… 先观望观望吧

46分钟前
  • 书山压力大.
  • 较差

“把老汉埋在春天里,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很多个老汉”这是我听过最想哭的笑话

50分钟前
  • 星越
  • 力荐

话说好久没看过一部清新有趣的青春剧了,激动,四星预定!

51分钟前
  • 礼拜六的两脚兽
  • 推荐

别被开头第一集的日漫中二风迷惑了,继续往下看,感觉就像孙猴子进了水帘洞,别有洞天。夸张的重庆方言放大了青春的切面,展现出了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又燃又二又暖的青春群像,真挺特别的。尤其要说下彭昱畅饰演的老狗相比传统青春片中的调皮学渣们,其实更有代表性——看似过度自负的外表下是掩藏不住的自卑,甚至自卑到面对喜欢的女孩子当备胎还不够,还要帮自己的女神追她心中的男神……看到这里,不是一般的心疼他啊!

54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推荐

这部剧,第一集两颗星差不多了,第三集能有个三星,第五集居然够得上四星。如此跌宕的质量其实是因为它第一集拍摄的是一群没有青春的孩子在校园的故事,而后面呢?后面拍摄的是没有青春的人在拥有青春的人面前是多么敏感与无助。是的,不是所有人都配有十八岁的。青春校园题材居然会想到触碰这个不讨好的话题还能正视它,有趣。先给个四星,看看接下来会不会再有变化。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写篇文了。

55分钟前
  • 孔鲤
  • 推荐

方言+青春+喜剧,几种配方碰到一起,风味还挺特别的。每个角色在第一集就马上拥有了强烈且迥然各异的性格,彭昱畅的老狗拽出了一种荒诞无厘头的效果,表演节奏感抓得好。大力娇与转校生马田之间的情愫,怦然心动的中二里带着点小清新。除了喜剧色彩,剧集还沉淀着写实的暗线,几位少年的家庭、友情在温暖与沉重间来回跳跃,交织并进。看得出来,这不只是一部单纯的青春喜剧,它还关注了一代人的成长与青春记忆,有着真实的情感诉求。

56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在b站看这部剧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一个小时的时长显得很有诚意。故事表现会略显夸张,但真的很好笑,一集看下来笑喷好几次,不是那种会心一笑的那种笑,是真的大笑的那种。大兴村4兄弟简直不要太扯,这就是张牙舞爪的青春啊!!

57分钟前
  • 敬亭山
  • 力荐

鼓励性四星吧,摄影下本了,演员也很努力,但是那一口稀烂的重庆话真的我一个湖南人都看不下去♀️

1小时前
  • 黄青蕉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