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毋庸置疑安哲是好导演 但这部片子的确是个个人意外
家、身份、政府、社会主义、驱逐是Angelopoulos基本所有影片永恒的主题。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所以给了四分,因为安哲是个好导演。
这部影片其实对于安哲自己的意义比对于观众的意义要大很多,这也开启了后面这些影片例如尤利西斯的凝视,永恒和一天,哭泣的草原对于个人情感表达的侧重。安哲太沉迷于自己对于在这部影片的想象,一股脑的把所有感情宣泄到了电影中,所以可以感受到影片中很多的情感,但是,所有这些情感的来源都非常晦涩,所有的感情都没有了一丝根本。有可能有些人会说,安哲的电影本身就是这样的。但事实上,这部影片的确是安哲特别私人的一部影片。虽说叫做Voyage to Cyethera, 但整部影片唯一提到Cyethera的地方是,朋友问Alexander要不要去Cyethera。可能另一个关联的地方在于,在希腊神话里Cyethera是爱神的诞生地,所以夫妻二人的爱情通过最后解开锚来体现时,是预示着他们回去Cyethera?但这种比喻太过于晦涩。影片中所体现了的场景,大部分都在其后失去了关联,比如Alexnader的童年,Alexander的夫妻关系,Vaula的个人生活,尤其是影片用了大部分时间突出Vaula的存在主义,但却在影片中很少去涉及这个问题。但这些问题根本上和安哲的片子很意识流没有任何关联,恰恰相反,这部片子和养蜂人应该是所有安哲影片中最容易理解的,因为时间线和剧情的发展都是单向和当下的,但对于当下的情感的表达却大量依赖于过去,这同样也是养蜂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永恒和一日也是借当下来反映过去,但是对于超现实主义的运用,如公交车上的演奏,让这部影片很好的与过去和未来见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联系,但又同时给观众留下了足够的自由,所以Voyage to Cyethera是非常矛盾的。对于安哲时间线混乱的影片,如尤利西斯的凝视,在没有任何前提和预示的情况下打乱时间线但通过对主线清晰的把握,这些混乱的时间线给影片添加了巨大的偶然性,如开头家里的舞会和片尾的战争,并把观众融入到了影片中并让观众成为了参与者。这些非常复杂的结构其实都给安哲其他的影片提供一个巨大的自由性和情感寄托,但唯独这一部影片,作为第一部融入个人情感的影片,是非常难以让观众去构建片段间的联系的。在网上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这部影片的契机是什么,但毋庸置疑,这部影片对于导演个人的意义要大于安哲作为导演的意义。写完影评以后发现我的这些观点和一个非常有名的电影评论家Richard Berstein的观点很相似,供大家参考,//www.nytimes.com/1989/03/31/movies/reviews-film-a-greek-exile-returns-amid-existential-anguish.html。
安哲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遗产,纵然这部影片不理想,但依然是纯粹的个人表达,他的投射,能看出他的挣扎,他如Tarkovsky般无可比拟的勇气,他的沉思。只是相比于他其他的影片,比较青涩罢了。
2 ) 究竟生活,在何时何处?
离开的人,应该死去的人,不存在的人,好像都不太适合描述老Σπύρος的生活状态。倒是突然想起《生活在别处》,他的生活,却是的的确确在“此处”的。以对空间的穿越来把时间的维度铺平展,和《亚历山大大帝》一片倒是一样的手法。Σπύρος出现之前,时间是我们完全不能左右的东西,我们只能在空间的维度里任意穿行。Αλέξανδρος在片场、剧场里的插段,正是表现了一种完全常态的生活。然而老人是从另一个世界回来,他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只停留在32年之前。其实我们大可以想象一个旁的情节,比如什么从古墓里/沉睡状态/冷冻状态之中突然复苏,从什么异次元空间/外太空漂浮/某些远方星球归来,这个故事马上就可以成为一部大片里制造话题的由头。然而经历过共产主义风潮的人们却不。《生活在别处》选择的是瞬间的和组织脱离,《塞瑟岛之旅》选择的是流亡归来,还不是很正式很有尊严的归来。于是乎,一个本来只是桥段的情节,成为了一切问题的根源。Σπύρος老迈的身体,却承载着人与土地之间无法分割的联系,承载着无限的理想主义。这些看似本应属于年轻人的东西,事实上却只能属于那个时代,属于一个如此老迈的身体里饱经摧残的灵魂。于是这个社会只能选择将他悬置,于是没有他的世界一切继续。这里不妨再和《亚历山大大帝》做一个类比,老Σπύρος的归来,其实和重新拨动了村子里的时针无异。
作为一个社会,拒绝Σπύρος的出现情有可原:当一个这样的人出现,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重新开始思考,重新开始面对:那才是真的残酷。Βούλα的表现其实就很具代表性:她要的只是现实。她记忆里,是母亲含辛茹苦养大一双儿女的辛劳;她的眼里,是一个根本没资格做父亲的男人将一切搅乱;只有切身的东西,才会是真实的(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只有在那个仓库里,当她一条腿环在那水兵腰间享受快感的时候,她才最切实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母亲Κασσάνδρας则完全相反,她身上其实有着我们老一代妇女们身上的无数美德。当然我们抛却社会加在女性身上的这些刻板印象不谈,其实我们仍然能看得出,丈夫的离开对Κασσάνδρας来说绝对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她在看到丈夫的时候,她完全可以把这两段不相衔接的生活中的后一段扔掉。一句“吃过饭了嘛”,其实毋宁说是一个开启旧记忆的符咒,不问这32年来的一切,而是直接接上32年前的话头。Αλέξανδρος则是另一个类型,他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内敛。他和Βούλα的年纪差不了多少,不可能完全介入父母当年的生活,尤其他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一切无比稳定。然而他只是接受现实,作为父亲的儿子,同时又扮演一个主人的角色,一直跟在父亲身后。他的生命可说是最具冲突的。他将现实写入剧本,但表面的冷静却不能完全掩盖住他的冲动,剧场这一段情节完全展示了他的矛盾性。但他的矛盾本身仍是内敛的,内敛到在外不知展示出一个性格略显苍白的人。如果说其余三个人都有自己明确所处的时代,那么他则是在现时代自我放逐的典型。他并不活在现时代,然而却没有什么时代容纳他的生存。
3 ) 蓝色希腊 大雨滂沱
这电影像迷宫,像个寓言,像一册油画,再或许一首安魂曲。
当沉郁的提琴响起,安静的画面透出一股强烈的预示,命运之舟又到转航之时。
我的眼睛就在摄影机后面,它在轨道上平缓地迎着一张脸孔后退,迎着被建筑和自然衬托的越来越渺小的那个人,直到漫天蓝色迷雾中苍茫一点,宛然不真实的幻境。老人是一种桀骜,他身材高大,步履沉稳,风雨历练后的内韧。他的黑色皮箱,小提琴,他的风衣,他的苍老和沉默在一起向人昭示出一种渴望和苦涩。他的眼神总停留在远处,呆滞和不可言说的捕捉找寻,琢磨不透的情感——乡恋、青春、岁月、回归、死亡。。。因着战争流亡,因着向往安稳而停留。从俄国回来,从前世界里的一切美好都留在离开的年代,这种与现世的隔离和偏差都成为不被理解的导火索。村庄要被拍卖,他是唯一的阻碍,这种态度招致村民们离奇的愤怒,劣迹斑斑的过往被忆起放大,他的回归也成了集体诅咒。可是到最后大家却只能无望的祈求控诉——老人的顽执和坚定是无奈甚至别无选择,往昔的爱情与故土的归宿在一个被驱逐老人的心中随年岁增长已经垒砌起不可撼动的情结。
与山中鸟共鸣对话,与每一个墓碑打声招呼。在山头一回首仿佛再见当年人,群山在迷雾中,老人在呼啸的风中,时光在他与老友愉快的交谈中凝滞,直到畅然起舞时响起马头琴一样的调调,这是片中最轻松的片断。
影片的镜头很巧妙,淡入淡出的等待中隐藏着一种回味的余地。故意静止的画面控制着影片的节奏,透出一股张力,像配合剧作家的悠长矛盾的思索,又像老人缓缓而行的身态。而承接更是出落的不露痕迹,片头亚力桑德斯追随那位长相酷似父亲的卖薰衣草的老人,这时镜头旋转直接到在海港与长年失散父亲相见的一段,时空的交错成为叙事的切入点。一些重复隐现的小细节,比如几次出现的剧作家在路上若有所思丈量的跳跃;他架空的手指弹钢琴的姿势与背景音乐相吻合,意示着剧作家的主人公身份,这时老人相对地成为他的观察物,灵感源泉;两次去村庄经过加油站时相同角度对维拉的拍摄也是一种特意安排。
音乐在这部电影中不仅仅起到了营造氛围的作用,而是参与到情节发展中,表达特定情境中的主题。几段重复的旋律特色鲜明,跳跃和舒缓的交织对比令人印象深刻。片尾处镜头里一个面朝大海的舞台,贯穿着整部电影的小提琴响起,我们看不到漂浮在海面上的老人,想象比视觉更有冲击力,我们看不到却清楚地感知到一种悲伤,一位被排斥放逐的老人的无法回归的悲哀。这琴声成了召唤,老太太面色平静却是再也不可抑制地表达:我要跟他去。
影片中有一个海港边的酒馆,在那里有各式各样的人出入:警察、记者、士兵、演员。这时这里就变成一个小小的舞台,而电影拍摄出的画面似乎带有一种寓言式的表演痕迹,没有原因不合情理地忽然涌入和离开的人群让人觉得不安宁。不断被广播的工会联欢,雨中海上警察拿着扩音器喊话场景的怪异也象征味浓厚。
蓝色背景的画面通透致远,雨中希腊一切都被迷茫笼罩。群山旷野间,白雪皑皑的山坡,望不到疆界的海面上方方的浮板,岿然不倒的老头,蹒跚急切的老太太,拿大自然的壮阔与两个老人比较,就像个人在命运和现实面前,无能为力。
我心中郁结着莫名,看到两次落泪。这个写了整晚。
4 ) 安哲罗普洛斯的历史时刻
第一次看从Yoyo那儿借的【Eternity And A Day(永恒与一日)】的时候我就觉得这西奥·安哲罗普洛斯肯定是一大师级人物。看了简介我才知道他就是【Ulysses’ Gaze(尤利西斯的凝视)】的导演,于是我恍然大悟,感慨就是他啊。大一的时候我跑去偷听国际传媒学院一北影老师的讲座,当时那老师讲的专题中便借用了【Ulysses’ Gaze】的镜头。安哲罗普洛斯打破了法国学院派老学究们拍电影时讲究的例如人物对话要用分镜头对切方式等等之类的惯例,然后被学院记仇了,他也不爽陈旧腐朽没有生机的学院派所以就直接退学,自己回希腊拍电影了。天才不仅是天才,在他特别有艺术韵味儿的几部堪称史诗的电影一问世,便成世界级大师了。
他的电影中镜头都很巧妙而又恰到好处,比如圆环式的长镜头,宁静而又总弥漫着忧郁雾气的画面,冰冷潮湿的氛围,冷寂色调的镜头中偶尔出现的鲜黄色或者桔黄色。电影中的人物总是少言寡语,形单影只。他们总处于寻找或者回归中,而现实又总是一片永远堵在心口的浓雾。阴雨连绵,人们将大衣紧裹,面色忧愁,只言片语突然出现打破长久的沉默,接下来镜头伸向模糊的远方。
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我还只看过三部,除了【Eternity And A Day】就是【Landscape in the Mist(雾中风景)】和今天才看的【Voyage To Cythera(赛瑟岛之旅)】。风格都是贯穿以往的,给人熟悉和连贯的感觉。三部片子都可以说是在寻找,【永恒与一日】的作家是在寻找过去的记忆,寻找自己关于明天这个问题的答案。【雾中风景】的两个小姐弟俩是在寻找父亲。而【赛瑟岛之旅】中那个导演的父亲在回到家乡后寻找的是往昔的生活与祖国希腊的认同。当然也不能够说是相同,但都可以说是带着导演自己生活的烙印。
安哲罗普洛斯的父亲是政治犯,他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他的父亲。而在他生活的年代又经历了希腊的战争还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一系列事情。所以作品中会不断渗透着对父亲的渴望和猜想等复杂情感,以及对希腊的热爱还有对希腊将来的一丝迷茫。政治总是轻而易举地左右着艺术的情感表达,艺术作品中也总是反映着在某种大环境下艺术家的生活起伏和情感跌宕。于是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安哲罗普洛斯的镜头中,希腊总是阴雨绵绵,雾气浓重,白色变成阴冷的色调,身穿灰黑色大衣的人们目光下垂沉默不语。记得【永恒与一日】中那个老作家在回忆往昔和妻子的生活时总是阳光明媚,大家笑容可掬,也许在人们的回忆中,在稳定的过去那段日子总是最幸福的。
刚开始留意他的时候他名字的难记程度让我想起了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一个我同样非常热爱的导演。他们两个基本上属于同一时期的导演,所以在感情的抒发上和镜头的运用上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些相似之处。两位大导演的电影音乐都的是无与伦比的,不断出现的交响乐不仅烘托了气氛而且称为电影的刻骨铭心之处。【永恒与一日】中老作家不断听的交响乐,【薇洛尼卡的双重生命】中薇洛尼卡演唱的波兰作曲家Zbigniew·Preisner所写之曲,都让人听了久久无法释怀。这些尘封很久的音乐在电影中被重新运用,让人似诉生平所有愁绪。
两位导演都很有情调,总喜欢在一系列的作品中贯穿一些固定的镜头。比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驼背小脚裹头巾的小老太太用五秒钟一小步的速度去扔垃圾的镜头,比如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总会出现一个或几个穿鲜黄色雨衣的人在阴雨天骑单车的镜头。这些镜头都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出现了,我们便轻轻一笑,想着导演又在这里故意打一个小记号。这些镜头是否有什么具体的深意呢,这个就众说纷纭了。
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提醒了我们对电影艺术的重新审视,电影的艺术表达在近十几年真的鲜有人关注。我们习惯了艺术片就是写农村,艺术片就是不说话,艺术片就是,没情节,没明星。语言、镜头这一系列的追求成了某种定式,成了保证票房的投机取巧。当导演带着的团队能把一个电影真正当作群体艺术来创作的时候,我相信一部好电影就要产生了。而目前能让人们有产生与艺术阔别重逢的感觉的电影还太少。讲故事不代表戏剧情节堆砌,追求镜头语言不代表用高科技打造出一片炫丽震撼。最近总在期盼,什么时候中国出现个安哲罗普洛斯式的人物,但又在想导演怎能出现个一模一样的。我当然相信抱着与安哲罗普洛斯一样认真的创作热情的导演一定有很多,这个团队也一定会被组合起来,事实上我们也确实有一些让人叫绝的电影,就期待着整个创作环境更好一些,社会包容性更大一些,商业不再满足影迷的那个恰好的时刻了。
5 ) 精神足够好的时候就看这一部吧
我经常买些碟,乱七八糟的,买的时候就估计十有五六不会看,但是还是买。因为这样在哪天突然想看的时候可以马上翻出来看。未来是不可预料的。
《塞瑟岛之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可能是封面上写着希腊电影之父的缘故,也可能那天实在找不到其他想买的碟。对于安哲罗普洛斯,以前的了解仅限于报纸上的一段描述:一位记者参加电影节,观看安的影片,过了一刻,旁边的中国导演为他指了一下,发现前面的金基德睡得正香,过一会,这位中国导演也不行了,开始睡得正香,再过一会,记者也不行了,出去转一会,回来再看一段,又不行了,再出去转,如此转几次大概能看完片子。记者最后的结论,片子是好片,但是一定精神足够亢奋才能看完影片。也好,买吧,万一哪天失眠呢。
好多天没有看碟了,昨天看碟,结果在一大堆碟中居然找不到想看的。今天晚上忽然想到,看这部《塞瑟岛之旅》。的确很闷,大量的长镜头,从头到尾说不了没有几句话,全靠镜头语言。不像安东尼奥尼的影片,虽然闷,还有莫尼卡•维蒂这样的美女,《塞瑟岛之旅》比之要纯粹多了。还好,今天看来精神足够好,也足够安静,从头到尾看完了。片子的大概情节很好懂,除了有些细节的镜头看不明白,中间的有些镜头非常的美,尽管是带着一种强烈忧伤的美,音乐也很美,尽管也是带着一种强烈忧伤的音乐。总的说来,可以一看,看了不会觉得浪费时间。这种类型的片子看多了,发现其实也挺好懂。它的镜头都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经常的带着一种隐喻,并且这种感情也好、隐喻也罢,都是一而贯之的穿插于影片中,看懂一两个镜头,然后顺着镜头的意思看下去,也挺好理解。语言也罢,镜头也罢,都是一种符号,对于观者而言,就是不同的阅读习惯罢了。
6 ) 《塞瑟岛之旅》︱革命失败与爱情的终极救赎
《塞瑟岛之旅》︱爱情的终极救赎
文︱贾谬
希腊电影大师西奥·安哲罗普洛斯于1970年拍摄了长片处女作《重建》,故事素材的母题是古希腊史诗中的“阿伽门农回家”,即男主人公回家之后,被夫人与情夫合谋杀害。随后,1970年代,安哲又拍摄了以希腊近代史为背景的“希腊近代史三部曲”《1936年的岁月》、《流浪艺人》、《猎人》。1984年,安哲拍摄了《塞瑟岛之旅》,与其后的《养蜂人》(1986)、《雾中风景》(1988)合称“沉默三部曲”。
之所以要交待安哲的上述创作履历,是因为《塞瑟岛之旅》和处女作一样也是“回家”的主题,并与“希腊近代史三部曲”在历史背景上一脉相承。要从剧情上看懂本片,还得熟悉一下“希腊近代史三部曲”的历史背景:二战时期,1941年德军占领希腊,国王与政府流亡海外,希腊共产党组建了民族解放阵线和民族人民解放军,在国内开展抵抗运动。1944年,德军撤出希腊,英军登陆,流亡政府返回雅典。希共在国内的政治博弈中犯了妥协的错误,解除了武装。1946年爆发内战。1949年10月,希共在内战中失败,被迫流亡国外,依附美英的希腊大资产阶级掌权。《塞瑟岛之旅》的男主角史派洛就是希共的一名游击队员,内战失败流亡苏联。时隔15年,在希腊当局“内战流亡者遣返委员会”的许可下,回到了家乡。
史派洛的妻子在国内苦守着,他们有三个孩子:儿子亚里山德斯、女儿维拉、另一个出了国的孩子在影片中没出现。三个孩子隐喻了当代 希腊对希共历史的三种态度。
影片的开始是一段寓言式的镜头:亚里山德斯小时候和大兵捉迷藏,小亚里被抓到后,反复吟哦“抓到你了,亚里山德斯……抓倒你了艾利尼……”我们不知道艾利尼是谁,也许是大兵的名字。这组镜头与整片剧情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其传达的情绪:向往、紧张、迷离、摄人心魄、无法摆脱……正是在寓言那段历史在人们心中留下的痕迹。
亚里山德斯成年后成为一名导演,他的儿子也叫史派洛(为纪念长辈,以其名字为子孙命名,西方有这样的习惯)可见父亲的影响之深。见到父亲之前,他曾跟踪一个卖薰衣草的老人(长得像父亲),但见到父亲之后,毕竟疏隔太久,相认只是形式上的。后来,警察曾嘲弄他无法证明这个人是他的父亲。他回答,他相信这是他的父亲。亚里山德斯对父亲的态度是渴望、寻证、认同的过程。比重较大的是渴望和寻证,这隐喻着:希共被从政坛上抹去了,但在人们心灵中抹不去,人们寻证着心里的认同。潜在的心理是认同的,但现实太迷离,所以寻证,并渴望寻证的结果是认同。就像普京说过,否认苏联的历史就是没有良知。希共代表着当时的良知。导演一直没有明说,但用镜头一直寻证着。
女儿维拉恰恰相反,在她的心里父亲是不存在的。她痛恨父亲对母亲造成的伤害,反对父亲的回家。当父亲被驱逐到海上,在旧港口的餐厅,她勾搭上一个大兵,跟他溜到楼梯间做爱。被亚里山德斯撞见了后,她对他说,她不再相信任何事物,只有性才能让她感觉自己的存在。她隐喻着价值观全然破灭的那些当代人,希共的意义被取消了,取消者没有建立新的意义,他们却还没有麻木,只能说残忍地活着了,所以有时候感到恐惧,而这时候只有性能给他们慰藉。
另一个孩子出国了,隐喻着对历史的遗忘和放弃。然而,民族的历史和命运,出国了就跟自己无关吗?
在“希腊近代史三部曲”中,重头戏是《流浪艺人》,影片以流浪为主题,思索着希腊乃至欧洲的命运何从。而《塞瑟岛之旅》则以回家为主题,母题同样来自古希腊史诗,讲述了一个奥德修斯的现代寓言。史派洛的回家并不是奥德修斯的英雄归来,而是失败者、流亡者被许可的遣返,他的归来尤其是回到了故乡的村庄,打破了现有的平衡,人们已经接受了当下,愿意出卖土地给资本开发,他的拒绝得罪了同乡、得罪了政府,尤其得罪了资本。他再次被放逐,限期离开希腊的土地。这隐喻着希共的诉求,在当下已经没有存在的空间。
荒诞的是,警方将他送到海上,苏联的邮轮却拒绝接受他上船,他去不了苏联了;但当局已经下达限期离土的命令,他也无法上岸。警方竟然在暴风雨中将他留在一个海面的浮台上。多么荒诞的命运!码头的工会当天正好要为职工组织聚会,他们将舞台搭在室外,向海上的老人致意。曾经为工农劳动者的正义诉求而战斗的史派洛,如今农民在资本的裹挟下极力反对他,工人们沉浸在欢歌笑舞中,只有工人聚会的组织者向他致意。
以上史派洛的遭遇都隐喻着希共的命运。而对史派洛个人而言,在荒诞的命运面前,还有什么救赎?影片最后,他的妻子要求和他在一起,人们把她送到浮台上。在被祖国再次放逐却已无处可去的海面上,在肆虐的海浪和暴风雨中,陪伴革命老人的,只有他年迈的妻子。他们相识在苦难中,那时他是才十几岁的难民,他向她的父亲求助,苦难将他们的命运拴在一起。哪怕他在异国已经有了妻子儿子,他们的命运最终还是拴在了一起。
影片的名字是“塞瑟岛之旅”,塞瑟岛是希腊神话中爱神阿芙洛狄特居游的地方,而影片中“塞瑟岛”指的是什么呢?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天亮了,史派洛解开了缆绳,两个老人相伴着,任凭浮台向大海远处漂去。这浮台就是塞瑟岛吧,因为有相爱的人在一起。而这爱,不是性爱,而是苦难中的共同守望。
既然是塞瑟岛之旅,主题就是爱情了。也许吧,整体的价值消解之后,人类也就只剩下爱情了。影片提供了三种爱情的形式:女儿维拉,她是虚无主义者,她已经不相信任何事物了,她只能在性活动中发觉自己的存在感;儿子亚里山德斯,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她和情人在剧场中做爱,安哲后期的电影也多次表现在剧场中做爱的场景,这是有寓意的,也许比虚无主义者更进一层,虚无主义者已经取消意义了,而亚里们,还想在做爱中寻找意义;而导演认可的意义,是史派洛,他们的爱不是性爱,而是苦难的相互守望。
贾谬/2020年春,北京潮白西岸于酒后
7 ) 《塞瑟岛之旅》——我的心灵之旅
影片主要讲一位被流放俄国的希腊革命人士。在漂泊了一生后,于晚年得到回国的允许。可是回到祖国的他,无法溶入家人、朋友的世界。最后,老人又一次被放逐。
整部影片节奏缓慢,大量的长镜头运用,场面调度非常成功,镜头与演员的配合十分精准。
观赏影片,一直被一股阴郁的气氛所笼罩。影片的主线,那位老人一生被流放了两次。第一次是被政府,第二次应该算是被人民给流放了。这给老人带来的伤痛远远要大于第一次。经过长时间的流放,回国后的他无法溶入这个他一直深爱着的祖国。老人与家人回到当年的村庄,可村子的人们已经决定要把村子的土地都卖掉。由于老人对家乡的热爱,破坏了此次交易,村民们被气走了,独留老人在自己的土地的小木屋旁。晚饭时,村民们来到老人的家想赶他走。尤其他的一个老朋友,说了很绝情的话。如此的矛盾冲突,可老人依然没有说话。我想,长时间的外国流放,已经让他学会了沉默,忍耐。看到老人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用沉默当作保护自己的武器。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悲。次天,村民们都走了,老人的家人也走了,包括等了他那么多年的老伴也走了,村民们还把他耕地上的那个小木屋烧毁。当老人看着自己的木屋被熊熊大火吞噬,他的心一定已经是绝望的了。走在半路的老伴决定回去找老人,当他们回到村子的时候,发现他失踪了,警察正在进行搜索,可没有什么结果。此时,老人的老朋友再次吹起口哨,以此找到了老人。他与当年的朋友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就是用口哨进行交流。原来老人躲在自己的家里,朋友用口哨叫他出来,此时屋里想起口哨声,老人说:“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到祖国的怀抱啊?”整部片子,老人的话语很少,甚至没有口哨多,足见老人对流放前的那个世界的怀念,尤其当如此具有强烈情怀的内心发泄也是用口哨的方式说出来的时候,我知道了,老人没有变,他仍是那个被流放前的人。老人终于走出屋子,在门口停了下来,他的老伴跑了过去,说了一句:“你一点都没有变,当你害怕的时候你就独自离去。"两位老人站在门口,面对大家,此时老伴坚决的表示要和他一起走。看到这里,我已经被深深的打动了,长时间的分离,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造成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可是在爱面前,两颗微弱的心竟然可以逾越这样的鸿沟。
两个人走了,但是在港口,老人被警察抓走了,由于他破坏了那次交易,被人们揭发,要再次被驱逐了。老人被带到就港口,可是俄国的船拒绝让他上船,由于已再次被驱逐,不可以在回国家,警察没办法,竟然把老人放在一块两米见方的木制小浮岛上。瓢泼大雨,老人不知所措的站在小浮岛上,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寂静的夜晚,老人在浮岛上拉起他随身携带的小提琴,这是我听过的最悲伤的曲子了!听到小提琴的声音,老伴再次决定要跟他一起。她乘小船来到小浮岛上,两位老人仅仅的依偎在一起,度过了漫长寒冷的黑夜。两颗微弱的心再次经受了考验。早上,老人站起来说:"黎明来临了。"老伴说,“我已经准备好了。”老人顿了一下,然后弯下腰把缆绳解开扔进水里,木制浮岛慢慢的随水流远离陆地。此刻我真的是震惊了,多么的超脱啊!多么的悲惨啊!
看着两位老人慢慢远去的背影,心里的悲伤也被推到了及至,老人的一生是悲惨的,他面对世界的变迁,无能为力,如此弱小。老伴的一生也是悲惨的,她的爱被流放剥夺了一次,但是她真的做到了用一生去等待,在面对第二次流放可能带走她的爱的时候,她选择了与自己的爱人一起离去,虽然此路的尽头也是生命的尽头。两个柔弱的老人,共同经历了人间磨难,结局如此之悲,可两位老人的心如此永恒,又是多么的领人羡慕啊!
路途再崎岖,有爱人陪伴;世界再变迁,心是永恒。
#SIFF# 3. 突然觉得安哲的厉害在于:有本事让一个原本平常得再平常不过的场景突然灵魂出窍一般遁入某种间离的节奏,日常瞬间就变成了寓言。还有那些超现实的段落,却反过来补辍现实。
少小离家老大回,独在故乡为异客;意淫塔二玩牺牲,旧爱变成老太婆
好感人看的很想哭,很有意义的片子
不肯轻易切换镜头,非要等每个画面都被情绪浸透了
重看@siff影城;最爱最后一幕远离尘嚣,想起马尔克斯《没有给他写信的上校》;重温观影启蒙之一,既美好又感伤;他是有多爱聚会镜头啊,连构图都如此相似,村口分岔路口的大树像极了《亚历山大大帝》。
很多场景和《雾中风景》与《永恒与一日》重叠,条纹夹克长靴少年,一盏油灯,大远景颤颤巍巍的老人、竹编筐 浓稠的大雾、掉落地上的橘子、潮湿泥泞的路面、孤零零的枯树、黄色出租车、爬满墙壁的藤蔓、布满石块的坟茔、报纸糊满窗棂的老屋、装满40颗红苹果的丝巾…… 每次看安哲的电影,都会被一种巨大的愁绪所笼罩,挥散不去,仿佛流淌在血液里的毒素,无法清除也无法代谢。那张苍老的面孔里透着一种饱经风霜的沧桑,一种不被故乡和亲人接纳的痛楚,一种放逐半生的漂泊无依,一种心灵的磨难,小提琴是唯一的陪伴。家乡的土地即将售卖,山顶的木屋被烧毁,锄头无法挖开脚下的泥土,被这里的记忆也将随风而逝,在白发苍苍的年纪回到故土,一切都如此陌生,一切都面目全非,亲近而又遥远。【HDS压制组-12.2GB高清】
关于乡愁 关于困境 剧情很棒了 而且也很有意境
流亡者回到自己的国家,成为不受欢迎的流浪者——重新踏上祖国土地时以水中倒影的形象出现,已经暗示了现实中无处容身只能浮于水中的结局。相比海报上只能与树同立的孤独一幕,结尾相拥而去还是留了一丝安慰。在标志性的黄衣人出现之前,黄色已经不断在城市各个场景集中出现——出租车、地铁、墙砖、墙皮、灯光——以前不懂倏忽而来转瞬即去无言无声没有表情的小黄人到底是什么,现在觉得或许就是在历史伤痛中不知何去何从漂泊到哪便是哪的希腊和希腊人。卖薰衣草的流浪老人,和重逢时父亲那句“是我”,到底哪个才是幻象?不管是哪个,我最爱的果然还是尽显安哲魔力的那个跟着老人到码头时完成时空变换的镜内蒙太奇。
安哲让我相信电影可以凌驾于剧本之上,真正地成为独立的艺术。不露痕迹的时空切换,浑然天成的剧情设计,美丽而忧伤的画面。放逐,流浪,漂泊,回归,寻根…越来越能懂安哲了
这算是安哲片子的分水岭。从这部起他的风格大变:长镜头短了,少了,故事性强了,历史背景淡了,人物形象丰满了,音乐起作用了。关于此片我喜欢这样的解读:剧作家的主角偶然看到和父亲相似的老人,便开始假想父亲的回归。也许这是安哲拍给自己的。“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吃饭了吗?”
安哲[沉默三部曲]之首,由政治与革命叙述转向个体情感描摹。1.技法古典化:1.33画幅,标头代广角,缩短长镜头,多用移焦与分切。2.原型为[奥德赛归来],与[雾中风景]寻父之旅构成对位。3.无尽雨雾,湿漉漉的街道,乘桴浮于海的老者,放逐于历史与现实的裂隙。4.试镜:这是我!5.黄衣单车手5次入镜。(8.8/10)
最终,和他离别多年的爱人漂在爱琴海中的浮岸上
父亲归来。安哲希腊冬日的雨,让人想起锡兰电影中港口的风一样凛冽。“令我感到恐惧的是我时常发现我不再相信任何事物,然后我看着自己,它是唯一提醒我我还存在的东西。”与祖国最远的距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相信每一个带着地球流浪的现代人都能在遥远而壮阔的《塞瑟岛之旅》里找到共鸣。我们对于那些《雾中风景》以及《时间的灰烬》不会感到丝毫的距离和陌生,这便是安哲这部讲述乡愁作品的伟大之处。然而可惜这部虚实交织如梦如幻旅程的终点却是一座永恒漂浮在雨雾中的孤岛,尽管那是(每一个带根的流浪人)无家可归命运最为准确而又诗意的写照,但大气磅礴长镜里的人却永远处于失魂落魄的凝滞状。因此于整个抽掉了情感的真空当中,人与人则永远无法在结尾的小团圆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难怪自诩 “狄俄尼索斯其父亲之子” 的库斯图里卡打心眼儿里瞧不上这个 “自恋、虚伪而又媚俗的”希腊同行/兄弟。
“他在做什么?”“看着大海。”“现在呢?”“还在看。”
群山旷野间,白雪皑皑的山坡,望不到疆界的海面上方方的浮板,岿然不倒的老头,蹒跚急切的老太太,拿大自然的壮阔与两个老人比较,就像个人在命运和现实面前,无能为力。
@小西天。1.斯皮罗不是归乡的奥德修斯,他的历史身份让他成为《猎人》中那具被掘出的不受现代希腊欢迎的游击队员遗体。安哲更多将他视为一个政治隐喻,而非落叶归根的真实老者,我们几乎看不到他身上亲情羁绊的牵扯,也因此观众很难共情他一意孤行的选择。2.做导演的儿子亚历山德斯,或许是安哲悲观疲惫心境的自我投射。面对归来的父亲和他所携带的历史包袱,他无法成为传说中的忒勒马科斯,只一支支吸烟,沉默、犹疑。那朝向塞瑟岛的拍摄之旅,他根本无力踏出一步。3.不接受以反复絮絮的言语交付的烂苹果意象,但还是有点喜欢老夫妇一起被流放,乘桴浮于海漂泊向死亡、虚无或不存在的塞瑟岛的结尾象征。4.饰演斯皮罗的马诺斯·卡特拉基斯明知不断淋雨的艰苦,仍坚持抱病拍摄,并在电影完成之际去世。如电影中斯皮罗的互文,主动选择从容赴死。
搬完家太累,资料馆太热,故事、镜头太冗长,睡过去几次,每次睁眼看到那个一脸憋尿相的渣男老头,就很烦躁。为什么要用失去衡量爱?现在已经接受不了如最后一个镜头般,为了爱愿意陪你流亡的叙事。
他们没有拥抱,没有眼泪,甚至没有过多的语言,就像面对镜中自己的影子,遥远的问一句,就像他不曾离开。思念颠沛流离在分别的32年中,刚开始是心痛,后来成为了心中的疾病。哪怕回来了,依旧会有乡愁。他们被历史隔离成一座孤岛,他们还有彼此。ps:史上最催泪的开篇啊……
安公的360°长镜头,黄雨衣,似乎安哲总是在冬天拍戏,雨,雪。城市里夜晚湿淋淋的地面布满灯火的倒影。内景之中的人们都被窗棂和镜框所束缚。这是个关于爱的故事,一整部影片都是为了最后那个镜头。父亲斯派洛所象征的历史伤痛即使归来也要再次被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