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的滋味

剧情片法国1997

主演:赫玛永·厄沙迪  阿卜杜拉曼·巴赫里  阿夫欣·呼罗希德·巴赫蒂亚里  沙珐·阿里·莫拉迪  米尔·霍森·努里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剧照

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1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2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3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4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5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6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13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14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15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16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17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18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19樱桃的滋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01

详细剧情

  巴迪(Homayoun Ershadi 饰)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在遍布工地的郊外漫无目的的行驶,他搭载了一名入伍不久的新兵,和他讲述当年从军的经历,而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出钱要新兵掩埋自己自杀后的尸体,新兵惊慌失措,跑掉了。巴迪继续寻找埋尸人,可工地上的流浪汉、神学院的学生,全部拒绝了他的请求。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老人巴格里(Abdolrahman Bagheri 饰)登上了巴迪的车,巴格里曾经自杀,但最终为樱桃的甜美滋味所挽留,巴格里为了治疗儿子的病,应承下了巴迪的请托。巴迪在博物馆外踯躅,心中似乎产生了动摇……
  本片获199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8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长篇影评

 1 ) 生活的滋味

    想象一下吧,如果有个陌生人突然找到你要求你帮助他自杀,你会怎么做?在伊朗导演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中便有个这样的男人,寻求他人的帮助自杀,却寻得了生活更深的意义,在这部以对话为主显得平淡无奇的电影中,却因其充满哲理的隽永味道而让人看的津津有味。
    片子的一开始,就见一个男人挂着淡淡的表情开着车请人搭车,因其显得过分殷勤让人以为他是神经病或图谋不轨。终于,他载上一个刚入伍不久的小兵,一阵谈话后把小兵往一个偏僻的地方拉,让小兵紧张不已。到了这里我都不会想到这个男人是个想自杀的人,倒更像一个要拐骗小男人的变态杀手。终于,他说出了他的目的,想要小兵第二天来到这个地方,对一个深坑呼唤他的名字,如果他应答就将其拉上来,如果他不应答,就将他埋葬。是的,这是一个寻死的男人,一个感到人生并不快乐的男人。在整部电影中都没有具体交代他为什么自杀,其实交代一个人自杀的原因对旁观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自杀总是发生了在他看来无比令其绝望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在非亲身经历者看来都是不值得寻死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社会新闻,无论怎样交代一个人自杀的原因,在很多他者看来都是不值得的。所以,既然自杀的原因在他者看来都没有意义,还交代它干什么?阿巴斯将对本片后来阐述的生活哲理无关的部分直接带过,也多少让片子带些小小的悬念,让人带着这个看上去有头有脸的人为什么自杀的疑问,有了往下看到的劲头儿。
    送走了被吓得不轻的小兵,我们的自杀先生只好接着找帮手,这次他找到了一个神学院的学生,他一样向他求助。与小兵不同的是,这位从不安定的阿富汗来的神学院学生不是被吓跑,而是从宗教的角度告诉自杀先生,自杀是一种罪过。而自杀先生说,人不快乐就可能伤害他人,难道不伤害他人寻求自决也是罪过?映射现实,这无疑令人深思,我一直主张尊重自杀者,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对一个自杀者贴上懦弱、神经病、对亲人不负责之类标签,仿佛一个人自杀是很深的罪过。当然,自杀是不值得提倡的,生命是值得珍视的,可是如同自杀先生这样的人因为某种原因希望了却此生,而不是拿枪冲入某个商店或是学校枪杀几十人就值得受到谴责吗?事实上,尽管“罪过说”出自一个神学院的学生之口,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世俗的普遍看法。可以说,前面的小兵代表的是对自杀者的不解、漠视、躲避的一种态度;而神学院学生代表的是一种对自杀者的谴责的态度(当然,片中那位神学院学生是温和的、而非激烈的);难道就没有第三种态度?有的,接下来,自杀先生就将遇到第三个人,也是本片的一个转折。
    终于,自杀先生碰上了一位愿意帮助他的长者,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阿巴斯安排的自杀先生遇上的三个人是层层递进的,第一个人是没甚人生阅历的小兵,所以对话中一直是自杀先生在说,小兵只能听;而第二个人是有些阅历和知识的神学院学生,所以对话中我们发现他和自杀先生有对等的交流和争执,处于一个水平线上;而到了这个长者,我们发现就只轮到自杀先生听的份上了,这位长者的孩子贫血,所以当听到有丰厚报酬的一个自杀帮助工作的时候,欣然应允了。但是,他上车后就表现出了令一个层面的帮助,也是对待自杀者的第三种态度,理解他们、帮助他们,丰富的阅历使得长者的话充满哲理,他也曾碰上生活一团糟的时候,他甚至也曾经准备上吊自杀,但是正如他说,因为偶然品尝一颗甜美的水果,就让他发现了生活的美妙。事实上,自杀先生完全可以选择无需他人的方式寻死,而他却希望死后能在自己制定的地方被埋葬,这也充分说明了他对生命的珍视。所以,与其说他求助他人帮他自杀,不如说他潜意识的在求助他人帮助他活下去,他渴望交流,渴望找到生活的意义。试想,如果人人都不帮助他,人人都斥之为疯子,他难道就真不会自杀?恐怕他会更绝望的自杀而去。而这位慈祥的长者帮助了他,也点出了片名“樱桃的滋味”的意义,事实上,樱桃的滋味就是生活的滋味,樱桃是很小颗的普通的水果,但是它又是甜美的,而生活就是由这样普通而甜美的事物组成。正如长者举的那个土耳其人看医生的例子,当病人对医生说他用手指碰身上的任何地方都感到痛时,医生告诉他,实际上是他的手指破了,是手指在痛。当我们觉得生活中一切都出了问题时,往往不是生活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感觉、思想出了问题。长者表示会信守承诺,但是他也相信他会在呼唤了自杀先生的名字之后,听到回应,将他拉起。
    自杀者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帮助,一种理解,一种支持,所以,自杀先生找到了生活的价值,他甚至又找到长者说,请他到时用石头砸他,以确保他没有睡着,这个细节实际上已经表现了他希望活下去。而即使这样,他仍要晚上去深坑躺下也是要体验一种生活,也是信守承诺,既然你叫别人到这里来帮你,总不能失约吧?阿巴斯在这部电影中很好的把握着节奏,事实上,片子没有什么复杂的剧情,完全单线进行,而大部分都是人物的对话,但是于平淡中又将故事逐步推向高潮,从一个简单故事的人物对话中阐述生活的哲理,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本事,本片能荣获1997年的戛纳金棕榈也是实至名归。除了隽永的台词,本片值得一体的还有画面的色调,一种金黄色的暖色调在电影中很能表现生活的一种温和的感觉,也表现着生活的“暧昧”之感,你可以拥抱她,投入进去,尽情品尝生活的滋味;你也可以远离她,在无聊、痛苦中彷徨。“你是否丧失了所有希望?当你早晨醒来是否曾仰望天空?在拂晓时分,你难道不想看着太阳冉冉升起?金鸿相映的余晖,你不想再看了吗?你见过月亮吗?你不想再见到星星吗?那满月之夜,你不想再看一次?你向就此阖上双眼?选择正确的路吧!……你要拒绝所有一切?你要放弃所有一切?你要放弃去品尝樱桃的滋味,千万不要,作为你的朋友,我恳求你!”长者对一个想要自杀的人的发问,也值得当我们感到生活出了问题时去细细体会。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72f418dfceb214126227985c.html

 2 ) 开路虎揽胜,你为何还要自杀?

戈先生曾盛赞阿巴斯: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如果电影真的有生命,那可能的确没人比阿巴斯更懂得生命的意义。

记得两年前看那会儿正处浮躁和矫情的人生阶段,觉得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么?当你思考多了些,经历多了些,这时反而开始觉得,就是道理太简单了,才变得这么难以表达,难以理解。日新又一日,一切皆改变。之前给了四星,现在是五星,这是一部需要用时间熬出的鲜汤,一壶用经历窖出的佳酿。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品尝,会品出不同的滋味。建议每隔三四年,重温一下本片。

嗯,豆瓣藏龙卧虎,关于宗教之上关乎自杀的讨论、生命的意义已经谈的够多了,就不瞎凑合了。我只是觉得本片的重点是借探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讨论这颗能令人起死回生的樱桃,到底是什么?就像片中所言,这也只是观察的角度问题。


1.开路虎揽胜,你为何还要自杀?

一辆揽胜在贫瘠不堪、沙石横飞的盘山公路上绕行,对比着实鲜明,在这样几乎民不聊生的土地上,开着价值几百万人名币、路虎系列最拽的揽胜,还心系黄泉,令人匪夷所思。本以为巴迪想死,是因为穷得只剩下钱,无法忍受空虚的生活。后来才被告知,是因为自己郁闷、悲伤,而且自己的悲伤也伤害到了别人,巴迪认为这是罪,是胜过自杀的重罪。片子没有详述这“罪”的内容,只是轻描淡写,因为它看起来如此荒诞可笑;同时却又发人省思:如果自杀是为了别人的幸福,这,还算荒诞吗?

不仅荒诞,而且虚伪。这里的巴迪先生,我们是不能将之作为正常人看待的,至少从心理上而言。有自杀倾向的人,一定是体验到了难以忍受的绝望,而一个绝望人心中的爱已经冰洁为冷漠,只是其不愿承认。他其实早已丧失爱的能力,却要不停让别人认为是别人不懂他的爱,是上帝没有看到他的爱而让他受苦。我一直坚信一个人最在意的东西,就是其从未拥有过而为此自卑的东西。巴迪看到别人冷漠,不帮助他,为他们的冷漠感到忿忿不平、不可思议,其实是他自己内心冷漠,却不曾知晓,也从未承认。他觉得他还是在爱着别人,爱着这个世界,直到决定自杀,还找了个近乎无私的理由:我死了,最主要解脱的不是我,而是那些被我伤害的人。

这种内心问题的外化,片中多出得以印证,比如巴迪对第一个人说:自尊心不要这么强!其实是他自己自尊心很强,一个寻死的人,看似怯弱,实际是抱着自己不与世妥协的尊严而去的。巴迪不停的说,我能给你们钱,我是在帮你们,但事实上最需要帮助的是他自己,不管是帮他填土埋葬,还是帮他走出困境。但是我们也能看到,随着巴迪遇见的人越来越多,发现人们以他难以理解的方式在享受着这个世界时,他也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冷漠。


2.这颗起死回生的樱桃,到底是什么?

自杀源自内心的冲突,巴迪却对此视而不见,怪罪于这个世界的错。而让他觉得生命无意义的,其实是其观察世界的角度。阿巴斯用滤光镜将画面呈现为毫无生机的土黄色,但是绿绿的樱桃树依旧醒目,而在巴迪的眼中,樱桃树是其通向死亡的祭坛,而非勃勃生机的象征。在接受最后一个老头的点拨之后,先前巴迪眼中预示着不祥之兆的乌鸦,却在樱桃树下嬉戏,这时它们又成了巴迪体验生命狂喜的窗口。此时阿巴斯也将画面处理的更为明朗、宽敞,多以开放式构图呈现,怕也是出此用意,甚至最后干脆出现“戏中戏”,还原真实画面,这种夸张的处理,是想突出重生之后生命本真而狂喜的一刻?还是暗示生命应该像拍电影、玩游戏一样绚丽多彩?

好在这些巴迪最后都体会到了。而这颗让巴迪起死回生的樱桃,可以理解为全新的观察视角,但更重要的是其从未得到的全新体验。我想到了小窗童鞋推荐给我看的影片《金氏漂流记》,男猪脚因为发现自己生前从未品尝过炸酱面而产生了生的动力。我们总以为自己体验了太多、经历了太多,活得有些腻烦,但是却发现自己连大自然的曼妙都没细细品味过。在这条生命旅程上,我们错过了太多沿途的风景。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他的讲演中,都要以一段大自然的柔美描述开场,令人心动。当我尝试着放下内心的纷争,不带任何经验、过去、偏见、观念、理想而只是去观察周遭生活的一瞬间,那种从未体验过的生命的狂喜,就如同巴迪静静欣赏城市喧嚣之上的夕阳一般,令人神往。

解释问题的方式加上生命狂喜的体验,让巴迪重生,冰释了其内心的冷漠,让他找到了爱这个世界的方式。他意识到一个人如果如此热爱生活,能习惯于整日面对土石堆和铲土机的生活;一个人如果如此热爱生活,只是捡破烂也能笑容满面。他也最终意识到,有更多的人在受着比他更沉重的苦痛,而他们自己却全然不知,乐天安命。他的生命其实不属于他自己,每个人的生命都交织着其他人的生命,也包括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只有跟随这些体验,才能洞察自己。

从现在开始,好好品尝生命中每一颗樱桃的滋味。

 3 ) 《樱桃的滋味》电影剧本

《樱桃的滋味》电影剧本

文/〔伊朗〕阿·基亚罗斯塔米

译/单万里

1.伴随着一段音乐,出现黑底白字的字幕:西比发行公司发行,西比2000影片公司出品。

2.白色的阿拉伯语字幕在黑底上现出。

德黑兰街道·外景·白天

3.一个男人的近景镜头,他驾驶一辆中型轿车行驶在街道上。他就是本片的主人公巴蒂先生,四十多岁,穿着灰色的布上衣,像是在注意寻找什么,在靠近人行道的路面上开车缓慢地行进。他再次放慢开车速度,一辆公共汽车超过他的车。

一个男人(画外):是在找工人吗?您是在找工人吗?

巴蒂先生没有理会,继续开车。

4.摄影机在车内左移,透过打开的车窗拍摄人行道上的行人。一些工人在街角的一辆蓝色卡车前等待着。巴蒂先生开车穿过一条街道,看到另一条街道的人行道上还有一些工人在等待工作。轿车来到人行道旁停下,另一个男人来到巴蒂先生的轿车跟前,隔着窗户跟他说话。

另一男人:要工人吗?您需要工人吗?

巴蒂先生(画外):不。

轿车再次启动,那名男子回到他的等待工作的同伴当中,他们站在一个酒吧前面的人行道上,看着巴蒂先生离去。在离他们不远的一个公共汽车站旁,还有一些人坐在那里等待工作。

5同3.巴蒂先生的近景,他驾车缓慢行驶,以这样的速度开了一会儿,再次将速度放慢。

6.镜头左移,又一群找工作的男人站在店铺前面看着巴蒂先生经过。他停下车,一个老年男子跟他打招呼。

老年男子:要工人吗?要工人吗?

7同5.巴蒂先生的近景,他没有回答问话,便开车离开了。他来到一个广场上,广场中央有喷泉,喷泉周围有草坪。这里也聚集着一群找工作的青年人。他们当中的一个微笑着迅速来到巴蒂先生跟前。

青年男子:你需要工人吗?需要吗?

其他青年男子也都拥向巴蒂先生的轿车。

另一名青年男子:您要多少工人?

巴蒂先生撼车喇叭,重新启动汽车,又一青年人笑着靠近他的轿车。

第三个青年男子:要两个吧。

巴蒂先生加快车速甩开了他们,迅速离开了广场。

8.透过汽车的挡风玻璃拍摄的巴蒂先生的近景,他继续驾车行进,并且不停地朝窗外看。

9.巴蒂先生已经来到另外一个街区,行驶在一条林荫大道上。巴蒂先生驾车紧贴人行道行驶,这条人行道边上有草地和茂密的树木,附近是一处建筑工地。他放慢行车速度,然后停在一个正在给草地浇水的男子面前。男子看着巴蒂先生。

10同7.巴蒂先生的右侧近景,他也看着男子,然后转过头重新开车。他沿着一段高高的围墙继续开车,路边长满了花草树木。

德黑兰郊区·外景·白天

11.摄影机从轿车内左移拍摄,轿车通过一座桥梁,桥下的河水已经干涸。画外传来几声沉闷的敲击声。车向右转,路边是一道铁丝网,铁丝网后面有一个蓄水池,附近的树下有一座木屋,木屋旁有个男人蹲在地上在铁砧上敲击着什么。

12同8.巴蒂先生的正面近景,他透过轿车的挡风玻璃看左边的男人,然后他向右转头。男人在铁砧上敲击东西的声音减弱。

德黑兰高地·外景·白天

13.摄影机在轿车内向右移动拍摄,这里是德黑兰郊区的一处高地。远处,一个男人看着巴蒂先生的轿车驶过。移动镜头框入堆放在地上的许多建筑用的管子,管子躺在草丛里。后景是一组高耸的高压线铁塔通向远处的城市,巴蒂先生的轿车驶过放置管子的地方,他放慢速度,围着一个报废的卡车绕了一圈。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正在里面玩耍。

女孩:你好,先生。

巴蒂先生(画外):(对女孩)你好。(对男孩)你好吗?

轿车在两个孩子面前停下,他们冲着巴蒂先生微笑。

男孩:很好。

巴蒂先生(画外):你在干么呢?

两个孩子将脑袋伸出已经没有挡风玻璃的卡车架。

男孩:我在汽车里玩呢……

14.巴蒂先生驾车离开孩子们。

15.从汽车里向前移动的镜头,巴蒂先生沿着土路行驶,路的左边有两个小女孩迎面走来。轿车朝路左边的黄色电话亭开去,远处是城市的轮廓。

16同12.透过轿车挡风玻璃拍摄的巴蒂先生的正面近景。他继续沿着下坡路行驶,超过了一个在路上行走的工人,他用两只胳膊夹着东西。巴蒂先生通过后视镜看这名工人。然后,他向右转弯。

17.巴蒂先生的轿车继续沿着下坡路行驶,路边有一座木板屋,木板屋前面堆放着砖块。

18同10.巴蒂先生的右侧近景,他已经经过那座木板屋,但是他还在透过反光镜看木板屋。他继续开车,逐渐放慢速度。

电话亭里的男人(画外):你知道吃一顿饭得花多少钱吗?(巴蒂先生开车缓慢地经过电话亭,注视着它,逐渐离开)……(巴蒂先生将车倒回去,停下来)可是十万tomans(注1)不算什么呀!(巴蒂先生听着电话亭里那个男人打电话,眼睛却看着高处)怎么还钱呢?(巴蒂先生的目光转向前方,咽了一口吐沫,然后重新转向电话亭里的男人)好,他们都要求什么?(巴蒂先生注视着男人)财产证书在哪里?你别挂电话!(对巴蒂先生)先生,您要打电话吗?

巴蒂先生(抬起头):什么?

男人(画外):您想打电话吗?

巴蒂先生:不。

他重新发动汽车,离开电话亭。

男人(画外):是的,我听着呢……

巴蒂先生开车再次经过堆放管子的地方,到刚才两个孩子玩耍的那个报废的卡车架子附近转了一圈,然后他掉头再次沿着下坡路行驶。路边长满灌木的斜坡上还有一些管子堆放着。远处有一些低矮的房舍。巴蒂先生在快到电话亭时放慢了车速。那个男人仍然在电话亭里打电话。

男人:哪里?在博物馆前面?(巴蒂先生停下车,看着后景处的男子打电话)什么时候?好吧。好。再见,再见。

男人挂上电话,快步离开电话亭朝右边走去。巴蒂先生一边摇下车窗玻璃,一边发动汽车。他赶上那个快步走路的男人。

巴蒂先生:先生上车,我送你去。

他紧挨着那男人驾车。

男人:谢谢,我不在那里干活。

他微笑着,边说边向巴蒂先生摊开两手,表示不接受他的邀请。

巴蒂先生:我经过你要去的地方。

男人:谢谢,我在这里干活。

巴蒂先生:你想想办法……

男人:我说过我在这里干活!

巴蒂先生停车,男人从右边出画。

19.镜头透过汽车前挡风玻璃右移,男人从汽车前经过,注视着巴蒂先生,快步走向路边的一排白色木板屋,在进入其中的一间屋之前,他又看了巴蒂先生一眼。

20同16.透过汽车前挡风玻璃拍摄的巴蒂先生的正面近景,他看着画左的男人。

21.透过汽车前挡风玻璃以中景拍摄的木板屋。木板屋门前停放着一辆低座小摩托车,后景可见远处的城市。巴蒂先生轻轻按了几声喇叭,男人从木板屋里出来。

22同20.巴蒂先生的近景,他向男人打手势示意他过来。

巴蒂先生:先生,请您等一下。

23同21.中景,木板屋门口的男人朝巴蒂先生的轿车走来,全景镜头跟随他移动,他走上土路,来到巴蒂先生的轿车的车窗前。

巴蒂先生(画外):你好(男人耸耸肩膀)。你好吗?

男人:好,挺好。

他有些气喘,看着巴蒂先生。

巴蒂先生(画外):要是缺钱的话,我可以帮你。

男人:不。

巴蒂先生(画外):你不缺钱吗?

男人:不。

巴蒂先生(画外):我可以帮你的……

男人:你滚蛋,要不我就揍你!

24同18.巴蒂先生的侧面近景,他转过头。

男人(画外):你走吧!

巴蒂先生叹了口气,重新发动汽车,驾车离去。他先是沿着下坡路行驶,路边堆放着许多白色的砖头,接着向左转。

25同22.透过轿车挡风玻璃拍摄的巴蒂先生的正面近景,他刚刚转过弯,正调整方向盘。

26.轿车沿路而下,向左行驶。右后景还有一条土路,路边是一些房子。

27同25.透过轿车挡风玻璃拍摄的巴蒂先生的正面近景,他朝右边那条路驶去。

28.在轿车里面拍摄的移动镜头,巴蒂先生驾车朝右边行驶。

干涸的河床上方的土路·外景·白天

29同27.他慢慢地将车停下,眼睛看着左边。

30.全景俯拍下面的一条很宽的壕沟,它在干涸的河床里。一个身穿红色圆领长袖运动衫的男人沿着陡坡向河床走去,他是个捡破烂的。拄着一根木棍,他下到了这条宽敞的壕沟的底部。他弯腰捡起一只塑料袋。远处传来孩子们的喧闹声。男人朝画右走去。

31.巴蒂先生缓慢地驾驶轿车,边开车边看这个捡破烂的。

32.在轿车里以缓慢右移的镜头拍摄壕沟的全景。捡破烂的朝右边走去,在两块大石头中间停下来撒尿。

33.镜头左移全景拍摄巴蒂先生的轿车,这是一辆白色的厢式罗弗牌轿车。巴蒂先生沿着河边的土路缓慢行驶。他的轿车前方有几个孩子跑来,其中的两个沿着斜坡跑下河床。巴蒂先生开车向左边驶去。

34同29.透过轿车挡风玻璃拍摄的巴蒂先生的正面近景,他已经将汽车转过弯来。

35同24.车已经转过弯,继续沿着下坡路行驶。以上几个镜头始终伴随着孩子们的喧闹声。

36同34.透过轿车挡风玻璃拍摄的巴蒂先生的正面近景,他又在转弯。

37同35.巴蒂先生的右侧近景,他继续在壕沟附近兜圈子。然后他放慢车速,将车停在路边。后景,壕沟另一边的路旁停放着一辆卡车。孩子们叫喊着跑向右边的卡车。透过巴蒂先生的轿车的车窗拍摄的中景镜头,捡破烂的男人沿着斜坡向上爬。

巴蒂先生:你好!你好吗?

男人:很好,谢谢(将一些小塑料袋放到一个大塑料袋里)。

巴蒂先生:你在捡什么?

男人:塑料袋。

巴蒂先生:你捡它们做什么用?

河流对面的卡车上几个人正往路边卸土。

男人:我把它交给附近的工厂。

他抬起一只胳膊,用手指着画面的右边,然后转身看着巴蒂先生。

巴蒂先生:这么说,你是卖给他们喽?(捡破烂的男人看看包扎着纱布的手指)你的手指怎么啦?

男人:我今天早上把手弄伤了(伸开一只胳膊,看着下面的壕沟)。

巴蒂先生:是在这儿弄伤的吗?(捡破烂的男人一边摸着包扎好的伤口,一边看着远处)你的运动衫挺漂亮!是从哪里弄来的?

男人(再次抬起头,微笑地看着巴蒂先生):上个礼拜在那边捡到的。

巴蒂先生:颜色很好看,非常适合你穿!(男人低头看看自己的胸前,运动衫前面印着几个白色字母:UCLA)你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吗?

男人:呃?

巴蒂先生:你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吗?(男人耸耸肩,看看那些字母,然后抬起头看巴蒂先生,不知道该这么回答。河对岸卡车卸土的声音盖住了巴蒂先生的问话)你从哪里来?

男人低下头。画外传来孩子们的叫喊声。

孩子们(画外):臭尿,臭尿……真羞人!

男人看着右边身后画外的孩子们。巴蒂先生又问了一遍刚才的问题。

巴蒂先生:你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们(画外):你是一头畜生……

男人笑笑,看着巴蒂先生。

巴蒂先生:他们没什么恶意,你别在乎。

男人:他们在闹着玩呢。

巴蒂先生:你是从哪里来的?

卡车鸣笛,朝右边开去。

男人:从罗里斯坦那边来。

巴蒂先生:就是说你不是这儿的人……是从罗里斯坦来的。

男人:您也是罗里斯坦来的吗?

巴蒂先生(耸耸肩):可以这么说吧!(男人弯腰捡起他的木棍)你一天挣多少钱?

男人(边摆弄伤口处包扎的纱布边回答):二百,三百,四百……(抬起头看着巴蒂先生)七百……

巴蒂先生:你都用这些钱干什么?

男人:我寄给家里人。

巴蒂先生:你可能是想结婚吧?

男人:不,我是帮助我的家人。

巴蒂先生:你帮助家里,是吗?我要是请你做件事,你会去做吗?

男人:做什么?

巴蒂先生:一份报酬不错的工作。

男人(系好那只大塑料袋):不,我不知道怎么做……我只会捡塑料袋,再把它们卖掉(将大塑料袋扛在肩膀上)。

巴蒂先生:为什么?

画面变黑。

片名及演职员表

38.黑色的画面上,画框上方现出红色的阿拉伯语片名。画外传来轿车在土路上逐渐远去的声音。然后,画面上出现演职员表,轿车的声音越来越近,轿车的声音伴随着整个片头字幕。

画面转黑。

德黑兰郊区·外景·白天

39同37.巴蒂先生的右侧近景,他手握方向盘驾驶轿车。他已经来到城区,穿越一条大街,大街两侧是围墙和低矮的建筑。然后他转过头,放慢车速。

40.一名年轻士兵的远景,他身穿制服,头戴军帽,站在路边。他朝巴蒂先生的轿车走来,向巴蒂先生耸耸肩,准备上车。

巴蒂先生(打开车窗问):你去哪儿?

士兵:(指向左边)回营房。

41同39.巴蒂先生手握方向盘的右侧近景。

巴蒂先生:上来吧,你好。

42.近景,士兵上车。

士兵:你好(拉上车门)。

巴蒂先生(画外):你好(士兵看着身边的巴蒂先生,轿车启动)。

43同41.巴蒂先生的右侧近景,他向右,沿着一排房子行驶。

巴蒂先生:你好吗?(他看了一下路,又看看士兵)你要去哪里?

44同42.士兵的左侧近景,他坐在左边。马路的另一边是一个公园,公园里有一些小树,地上长满野草。

士兵:就是那儿……(他看着巴蒂先生,用手指着前面)前面不远的地方。

45同43.巴蒂先生的近景,他放慢车速,看着士兵。

巴蒂先生:是前面那座军营吗?(他抬起下巴朝前面示意)就在水库附近?

士兵(画外):是(看着前面)。

巴蒂先生:看起来你很疲劳……

46同44.士兵的左侧半身景,他神情疲惫。

士兵:是的!

巴蒂先生(画外):你很疲劳吗?

士兵:是的。

巴蒂先生(画外):当兵的永远不会疲劳!

士兵(微笑着耸耸肩):随你说吧,(比划着)我是从达拉巴走回来的。

巴蒂先生(画外):你是达拉巴人吗?

士兵(点点头):是。

47.巴蒂先生的特写,他看看路,接着转过头来看着士兵。

巴蒂先生:可是今天是假日呀……

48.士兵的左侧特写。

士兵:今天晚上我值班,一直到明天早上6点。

巴蒂先生(画外):值完班之后你干什么?你去哪里?

士兵:去我姨妈家。(他转过头,又看一下巴蒂先生)她已经去世了,我到她丈夫那里去,他是保安(眨眨眼睛,看着路)。

49同47.巴蒂先生的特写,他看着路,然后转过头看士兵。

巴蒂先生: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服役的(后半句被噪音淹没了?)

50同48.士兵的特写,他看着路,瞥了一眼巴蒂先生,又垂下眼睛。

巴蒂先生(画外):你服役有多长时间了?(士兵耸耸肩,看着巴蒂先生,由于没想到巴蒂先生会问这样的问题,感到惊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士兵:两个月了。

巴蒂先生(画外):上过学吗?

士兵(耸耸肩):上过。

51同49.巴蒂先生的特写,他继续看前方。然后抬起头看士兵。

巴蒂先生:你是哪个地区的?

52同50.士兵的特写,他抬头看巴蒂先生。

士兵:古尔迪斯坦(从巴蒂先生身上移开目光)。

巴蒂先生(画外):你在这里服役吗?

士兵(耸耸肩):是。

53同51.巴蒂先生的特写。

54同52.士兵的特写,他看着巴蒂先生,然后垂下眼睛。

巴蒂先生(画外):以后呢,想留在这里,还是想回家?

士兵(抬头看巴蒂先生):回家。

巴蒂先生(画外):什么?

士兵:我想回去。

巴蒂先生(画外):是回到古尔迪斯坦吗?(55同53.巴蒂先生的特写,他看着前面的路)很好。(56同54.士兵的特写,他看着前面,来往的汽车的噪音和鸣笛声盖住了巴蒂先生的问话,画外)你在古尔迪斯坦是做什么的?(士兵没有听见问话,耸耸肩看着巴蒂先生。57同5.巴蒂先生的特写,他看着前面的路)你在古尔迪斯坦是干什么的?

58同56.士兵的特写。

士兵:种地。

59同57.巴蒂先生的特写,他看着士兵,然后低下头看路。

巴蒂先生:种地?(看了士兵一眼)你学过吗?(60同58.士兵的特写,他没有回答)上过学吗?

士兵(边回答边做鬼脸):上过几天。

61同59.巴蒂先生的特写,他看着前面的路。

巴蒂先生:是吗?(稍顿)辍学了?(62同60.士兵的特写,他看着巴蒂先生,没有回答。63同61.巴蒂先生的特写,看着前面)为什么(转向士兵?)

64同62.士兵的特写,他在思考着。过了一会儿,他轻轻地回答——

士兵:您是想……

65同63.巴蒂先生的特写,他看着前面的路。

66同64.士兵的特写,他低垂着头,若有所思。

67同65.巴蒂先生的特写,他转向士兵。

巴蒂先生:家里几口人?

士兵(画外):9口。

68同66.士兵的特写,脸上挂着微笑。

巴蒂先生(画外):9口?

士兵(耸耸肩):是的(看着前方)。

巴蒂先生(画外):他们都有工作吗?

士兵;是,都有工作。

巴蒂先生(画外)在德黑兰你有熟人吗?

士兵(目光转向巴蒂先生):有。

巴蒂先生(画外):成家了吗?

士兵:是的。(69同67.巴蒂先生的特写,他看着前面的路。画外)有两个哥哥在德黑兰。

巴蒂先生:为什么不去他们那里(转向士兵)。

70同68.士兵的特写,他看着巴蒂先生。

士兵:他们都结婚了,有座小房子,有孩子……(71同69.巴蒂先生的特写,眼睛看着路。画外)我不能去他们那里。

75·巴蒂先生:你有钱吗?当兵的只领一点津贴(72同70.士兵的特写,他没有听见问话。画外)你能领到钱吗?

士兵:能领到一点儿……不多。

73同71.巴蒂先生的特写,看着前面的路。他看看士兵,又看着路。

巴蒂先生:这些钱够花吗(看着士兵?)

74同72.士兵的特写,他微笑着看巴蒂先生。

士兵:噢,不,不够花……

他从巴蒂先生身上移开目光。镜头持续了一会儿。

75同73.巴蒂先生的特写,看着路,然后又看看士兵。

巴蒂先生:你该几点回到军营?

76同74.士兵的特写,他转向巴蒂先生。

士兵:6点。

77同75.巴蒂先生的特写,他看着士兵。

巴蒂先生:现在是5点。(78同76.士兵的特写,他看着巴蒂先生。79同77.巴蒂先生的特写,他看着路)提前一个小时到军营……(80同78.士兵的特写。画外)你乐意呆在那里吗?

士兵(看着巴蒂先生):不,不太乐意……不。

81同79.巴蒂先生的特写,看着路。

巴蒂先生:现在我们有一个小时的空闲,我们能去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