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小欢喜

大陆剧大陆2019

主演:黄磊海清陶虹王砚辉沙溢咏梅周奇李庚希郭子凡刘家祎任重吴施乐徐梵溪王栎鑫钟丽丽金丰白玉郭广平焦体怡杨青徐敏李野萍王晴杨雨婷冯晖金溪朱铁

导演:汪俊

剧照

小欢喜 剧照 NO.1 小欢喜 剧照 NO.2 小欢喜 剧照 NO.3 小欢喜 剧照 NO.4 小欢喜 剧照 NO.5 小欢喜 剧照 NO.6 小欢喜 剧照 NO.13 小欢喜 剧照 NO.14 小欢喜 剧照 NO.15 小欢喜 剧照 NO.16 小欢喜 剧照 NO.17 小欢喜 剧照 NO.18 小欢喜 剧照 NO.19 小欢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07 04:38

详细剧情

  北京市,三个备战高考的家庭不仅面对着升学压力,更面对着亲子关系难题。恨铁不成钢的妈妈童文洁(海清 饰)和学渣儿子方一凡(周奇 饰)之间因为成绩矛盾重重,爸爸方圆(黄磊 饰)不得不左右调停;拒绝前夫乔卫东(沙溢 饰)入侵母女生活的单亲妈妈宋倩(陶虹 饰),对女儿乔英子(李庚希 饰)的生活展开了全包围式关切,误解和矛盾不知不觉悄然爆发;空降父亲季胜利(王砚辉 饰)和妈妈刘静(咏梅 饰)的突然关怀,让从小养在舅舅刘铮(任重 饰)身边的季杨杨(郭子凡 饰)无所适从,父子之间小心翼翼的相处并没有为这段关系换来和平。
  人到中年的家长和刚刚迎来成年的孩子,在高三这场重要的试炼中,度过生活设置的重重难题,在爱与理解中学会成长,迎来属于自己的“小欢喜”。

长篇影评

1 ) 表面上是在讲高考,其实质是在表现一个个典型的中国家庭亲子关系中的矛盾与和解。

讲真,暑期档里玄幻武侠历史古装剧真的太多了,所以看到《如懿传》的导演汪俊最新回归现实主义题材的新作《小欢喜》开播,加上黄磊,海清,陶虹,沙溢,咏梅等一众我们熟悉的演技派演员加盟,就立马追起来,看了几集发现,汪俊这次的《小欢喜》非常贴近生活,影片中的细节非常到位,一个镜头是海清所扮演的童文洁听到孩子在学校打架的电话后,立马在工作的办公室里换下亮晶晶的可爱拖鞋穿上强势女人代表的高跟鞋火速赶往学校,这些细节把控到位的镜头表达了汪俊追求细腻,追求真实,追求品质剧的一如既往的态度,正如他采访中说的,希望通过这部《小欢喜》承载普罗大众最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几个孩子的身后分别代表着几个典型的中国家庭。

方一凡家庭——快乐教育与应试教育观念产生分歧的中产家庭

黄磊扮演的方圆喜欢花鸟乌龟,追求田园式的生活,他乐观,对待生活随遇而安,佛系,乐于当一个安居乐业的小市民,自嘲胸无大志,只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康成长。

方圆在誓师大会气球上写的字是——考上还是考不上,小小欢喜才是好。虽然方圆在表面上一直顺着童文洁的教育观念走,但他在气球上写的字则显而易见的表明了他对于孩子未来快乐教育的态度。

而海清扮演的童文洁则与方圆不同,她强势,霸道,作风雷厉风行,她悲观,焦虑,面对这个竞争的社会给自己,给家庭太多的压力,不允许孩子没有走在她为他预设的最佳道路上,她认为自己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孩子最好,她最在乎的显然是孩子的成绩。这完全没有错,也反应了很多当代家庭父母的共同焦虑,常常为了孩子的高考,让孩子掉一层皮,父母掉十层片,甚至很多家长连工作都辞了,把所有的赌注都投在孩子的高考上。

学霸孩子磊磊的到来,让童文洁更加有危机感,更让她看到自己孩子的差距,这势必会进一步加深这个家庭中夫妻关系,父母与孩子隐藏问题的显现。方圆和童文洁的这个中产家庭是社会广大人群中共情最大的家庭,所以看这个家庭如何解决一系列亲子矛盾和问题的同时,也是广大中产阶级家庭在反思现实中的自己。如何将这一些列啼笑皆非的的小危机转换成小欢喜也是这部现实主义作品接下来最大的看点。

乔英子家庭——让人窒息的关爱和失控占有欲的单亲家庭

小陶虹所扮演的宋倩对于女儿的爱是一种让人窒息的关爱,对孩子的高考过度期待,在誓师大会的气球上写着让孩子倍感压力的700多分。怪不得英子说我才亚力山大呢,英子的压力除了高考,更来自于自己母亲压迫感无比巨大的期待。宋倩对女儿英子的爱更是一种近乎失控的占有欲,面对前夫乔卫东的到来百般阻挠,无比反感,不允许前夫在孩子面前出现。

为什么宋倩会这样,因为离异独自带孩子的她已经把孩子视为她的唯一,看到前夫和他女朋友还有女儿在一起仿佛一家三口的画面,立马崩溃。怕前夫抢走孩子的爱,抢走自己的唯一。宋倩和童文洁抱怨说,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为了孩子我放弃了多少想干的事,我容易吗?这是一句很可怕的话,的确宋倩为了孩子放弃了在春风学校的正职,去做补习老师,为的就是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有更多的收入,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但做为一个孩子如果长年累月的听到这种“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不可以没有达到我的期望,你不可以离开我哪怕是一会会”这类的情感绑架的话,能不压力山大,能不成为一种巨大的负担,能不奔溃,能不哭吗?

陶虹扮演的宋倩和沙溢扮演的乔卫东对手戏的cp感,喜剧感十足,有不少让人捧腹的小欢喜。接下来乔卫东将如何修补与宋倩,与英子的关系,是与宋倩复合,还是走入一个新家庭,也是剧情接下来的看点。

季杨杨家庭——缺失父母爱与陪伴的富有阶层家庭

季杨杨无疑一个反叛的孩子,他不穿校服,一出场就是开豪华跑车,一言不合就打架。与同学格格不入,对自己所处的高三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更是漠不关心,一心只对赛车感兴趣。

他的处事哲学就是愤怒,抵抗,抱怨,逃避,拒绝与父母,与老师的对话和交流。

造成他这样的原因,当然从小缺失父母的爱与陪伴,从小在姥姥在舅舅身边长大,太孤独了,你说他真的一点都不渴望父母的爱吗?当然不是的。一个细节是当父亲季胜利摸着睡着的季杨杨的头时,季杨杨是在假装自己睡着了,他也在享受着这父亲久违的关爱和温柔的一刻。

为什么咏梅扮演的季杨杨的母亲看到那家出租房中考入清华的前租客在墙上贴满的卷子上写着“我恨”,却还是定下了出租房?这里剧情暂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代,可能是一个伏笔和铺垫,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点。

季杨杨的家庭条件自然不用多说,玩赛车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父母和舅舅等长辈给予他的物质条件是足够的,但爱的缺失也是不言而喻的。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在成长中性格必然会收到影响,变得孤僻,变得怪异。刘静和季胜利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何弥补与修复与儿子的关系,也正是社会中广大因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群体所共同面对的问题。

这部剧叫《小欢喜》,是通过高考来讲孩子的兴趣与热爱,讲孩子和孩子背后的父母的冷暖喜怒与共同成长,讲社会中一个个典型家庭里那些我们关注的矛盾与和解。

方一凡的小欢喜是游走在女神和女闺蜜之间的嬉笑打闹,是年轻气盛,是玩世不恭。

英子的小欢喜是她的航天梦,季杨杨的小欢喜是他可以逃避现实的急速赛车。

磊磊的小欢喜是隔空下棋,与质数作伴,沉浸在自己的高智商小世界里。

所以,不知道看这部剧的年轻的你生活中的小欢喜又是什么呢?

对于我自己来说,小时候的我以为,幸福是住大大的豪华别墅,天天派对舞会,朋友簇拥。现在长大了,踏入生活工作后,经历了一些喜怒哀乐的人生后才渐渐明白我的小欢喜,我所期待的小幸福就是天天能无事的心安度过,没有焦虑,没有等待,没有压在身上的重担,可以睡的安稳,父母健在,有一个好身体和一个了解你,可以说体己话的枕边人就足够了。

愿看这部剧的你也能找到你生命中的小欢喜。

2 ) 最好的爱是保持距离而不是控制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K社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吗?

父母凭什么决定孩子的未来?

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就该“亲密无间”吗?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使这个八月都躁动起来,不安起来。

明明是一部贴着「轻喜剧」标签的家庭剧,却让多少人流了泪,让多少人面上无光,又让多少青葱的少年时刻在记忆里卷土重来——

《小欢喜》

01

《小欢喜》是《小别离》的姊妹篇,当初《小别离》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全网热议,而姊妹篇《小欢喜》更是首播拿下8.2的成绩,在一众国产剧里,遥遥领先。

而《小欢喜》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最大的优点,就是刻骨描髓的“真实感”

这一次,《小欢喜》的镜头依然对准了三个家庭,截取了高三这一年的时光,讲述三个家庭在备战高考时各自的鸡飞狗跳

当观众率先沉浸于方一凡家庭的趣味,以及季杨杨家庭的隔阂时,我却迅速被「乔英子」的故事吸引。

在这个只有两个人的家庭里,我看见了可怕的三个字:

控制欲

乔英子(李庚希 饰)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妈妈宋倩(小陶虹 饰)一起生活。

宋倩是前春风中学的特级教师,作风干练,性格强势。她的选择,决定了孩子能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

对前夫乔卫东(沙溢 饰)怀有敌意,宋倩的态度从来都是厌烦、嫌弃,于是英子也很难看到爸爸。

明明是三个人的合照,英子看到的时候却只剩母女两个,乔卫东早就被宋倩截掉了:

宋倩还专门制定了日程表,严密安排了英子的日常,而日常=无止境的学习

宋倩与英子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不认同,却从来不沟通。一个施与,一个被动接受

就像每次煮汤,宋倩都会做成药膳,至于英子喜不喜欢,并不重要;

为了让孩子专注学习,她在家里专辟出一个隔音间,英子要做的就是:走进去,关上门。

英子接受了。尽管,那扇门后,从此藏了许多她之前不曾说出口的抱怨。

英子反抗吗?

几乎没有。

同学送英子的乐高被宋倩看到了,于是简单粗暴地没收,之后再不痛不痒地问一句:「行吗?」,英子只是含着泪点头同意。

偶尔想脱离控制,乔英子的做法是:欺骗

同学约着看电影,英子想去又不敢去,于是谎称在学校做听力,骗过了宋倩。

这真是个可怕的征兆——倘若父母不给孩子空间,每次都否定孩子的决定,孩子就不会再说实话,“我只要撒谎骗过你就好了。”

一次欺骗,尝到甜头,就是无止境的欺瞒。

这种教育方式的巨大弊端,乔卫东早就发现了。他在一次谈话里曾反对宋倩的教育理念:“一个女孩子,必须上清华、北大吗?”

宋倩回答得迅速、果断、毫不犹豫:“对,必须。”

她的决心让人心惊。

同时,这份决心被她强行嫁接到了英子身上,这意味着英子要承受的压力,远超其他同龄人。

誓师大会上,有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气球上写愿望放飞,乔英子写下CNSA(中国国家航天局)。

宋倩立刻泼冷水,逼着孩子在气球上写分数:别写这玩意儿了,写上700分。

乔英子不愿意,你来我往的推搡间,气球被不小心挤破了。

——这一刻,无论是梦想,独立人格,自我的个性选择,“啪”,全部被摧毁。

乔英子终于崩溃,哭着离开:

「那是您的心愿,不是我的心愿!」

等到放飞倒计时,镜头再切到英子的愿望,我心里陡然升起一股惧怕:如果这次写的是700分,世界上是不是再无乔英子,只有宋倩的女儿了?

宋倩永远都在控制着孩子的一切。

这里的「一切」,是真正意义上的泛指,包括学习,生活,思想,她都替英子安排完了。

这种控制是对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剥夺,每一次反抗失败都是对英子个性的镇压

更可悲的是——

宋倩在控制中,也同时失去了自我

和童文洁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时,她「教导」对方:你这想法怎么还没有端正过来呀——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瞧瞧,家长与孩子已经捆绑在了一起,再无法分清是谁制造问题,又该是谁去解决问题。

而在这种「畸形的控制关系」里,想讨好对方,也变得很难。

她们去看电影时,宋倩发现英子早就看过一次,愤然离场。

“让你高兴不是意义吗?”

“……我是要你高兴。”

“那我也是为了你高兴啊!”

最后宋倩吼出来的那句“我不用!”,把两个人之间的伤口撕到血淋淋。

我给的不是你想要的。

碰巧,你也是。

如果说乔英子的家庭算「极端」,那方一凡的家庭看起来是「最温和」的,他们展现的是绝大部分家庭的常态。

有一幕是童文洁对方一凡说:高考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场战役,打不赢终生遗憾。

普通得就像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家庭。

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想想,作为母亲的童文洁,同样是在「强行控制孩子的未来,试图慢慢磨掉孩子的选择权」,只不过,她的方式没有那么极端而已。

正如童文洁总对一凡说:我们做的这些是为了什么,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我们就是为了你

以及:你先考上大学,给妈妈吃个定心丸——算妈妈求你了

反复灌输。反复强调。

多少人和方一凡一样,在高考前听着这些话,茫然地被牵着鼻子走,恐慌到相信一场考试足以支配整个人生,然后为这不知道是谁的心愿而辛苦努力?

软硬兼施,亲情绑架。面对父母的哀求,有几个人能做到不妥协?

这两家的反面教材,是季杨杨的父母。刘静和季胜利在外多年,几乎不曾陪伴在孩子身边,被戏称为「空降父母」。

但是当季杨杨讲出“所以说,想要成功,也不一定非要上大学”的时候,有多少家长能像刘静这样,心平气和地说:“也不是不可以的。”

刘静的愿望是「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这其中纵然有愧疚,有不得已而为之,但,还是太难得了。这是中国式育子的模式下,几乎难以听到的回答。

这意味着,他们亲手把自由送到了孩子手上。

而在“失控”的状态下,季杨杨几乎是天然的、自由放任的。乔英子太软弱,方子凡尚蒙昧,只有他向来叛逆,会对不喜欢的事情大胆反击。

02

《小欢喜》中对亲子关系的探讨,让大众再一次思考起这个问题: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吗?

父母总是说:“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

他们还喜欢把这句也挂在嘴边:“我是为你好。”

父母口中的「为你好」,是真正在关心孩子的诉求,抑或只是披着冠冕堂皇的外衣在满足私欲?

家庭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力,父母又是否意识到、并且认真思量过呢?

《钢琴教师》里,Erika在家庭的强压下逐渐扭曲了自我,她没有朋友,没有爱,没有自由,逐渐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人,最终崩溃自杀。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单元剧《妈妈的遥控器里》里,孩子的人生被妈妈用遥控器不断地倒带重来,连死亡都成了无法解脱的循环。

而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我爱你」成了一切伤害的挡箭牌?

有多少父母,还在把孩子当作所有物,在物质上肆意插手,在精神上严格禁锢。

他们又曾有多少次直接越过孩子,代替行使了他们生活中的所有决定?

你喜欢喝的咖啡,被换成白开水多少回;

你总是朝左放的牙刷头,有没有被纠正到右边;

你没上锁的日记,是不是被偷翻了好几遍;

你藏在抽屉里的外国文学,又被撕光了几本;

你新交的好朋友,有没有被问“这人成绩怎么样”;

你染了漂亮的发色,有没有被骂“不正经”;

你出去玩的时候,背后是不是总也有一双眼睛;

——即使成年后,你也有门禁吗?

如蛆附骨的控制欲,无所不在的高压监视,天罗地网一样扑来。

这种控制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父母其实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问题,或者是,即使意识到了对孩子的过多干预,他们也仍觉得理所当然,“我给了你生命,我为什么不能决定你的人生?”

到底什么时候,这些拥有强烈控制欲的父母才能明白,孩子根本不是附属品,他们从来都拥有完整独立的人格,拥有高度自由的选择权。

从来没有谁有资格一手安排、甚至决定别人的未来。

父母是这样,其他任何人都是这样。

请不要再以亲情的名义,按照自己心意践踏孩子的人生了。

他们的未来,请让他们自己安排。

3 ) 《小欢喜》之后:家庭里的权力关系,如何阻碍代际沟通?

本周,热播都市家庭剧《小欢喜》正式完结,三个因高考住进同一栋居民楼的家庭,都迎来了他们人生的“小欢喜”——孩子们顺利结束高考,其他人生难题也都告一段落……

大结局难得没烂尾,最后的画面令人哽咽却不失落,背景音乐衬托着离别带来的淡淡忧伤,但表达的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走过所有的路我仍在你身旁/每一朵云都是我对你的守望/小小欢喜陪我们一起经历成长/全新的小世界正等你前往……
《小欢喜》剧照。

结局营造的希望,让人理解了为何这部屡屡看得“怒火郁结”的电视剧不叫《大悲伤》或《大焦虑》,中国家庭的欢喜来自于“熬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过去了,便得到了那最后一点小欢喜。

《小欢喜》中的主角们终于熬过了高考,但电视剧想表达的主题并非“教育焦虑”,而是中国家庭普遍面临的代际沟通难题。剧中的妈妈刘静提到两代人之间存在“亲子时差”——两代人的想法总是无法走到一起。而“时差”问题之所以难于解决,是因为它与家庭权力问题混杂在了一起,后者阻碍了有效的代际沟通。而沟通良好、彼此尊重的家庭拥有情感的弹性,让每个人都能够有空间做自己,跨越家庭权力的阻碍。

撰文|榕小崧

有距离,也有共鸣

《小欢喜》中的代际沟通问题,无关阶层

作为《小别离》的姊妹篇,《小欢喜》没有像前作一样,将三个主角家庭做背景上的区分。三家都是在北京站稳脚跟的中产家庭,条件最差的方圆、童文洁一家(黄磊、海清饰),在儿子方一凡高考这年,要多养一个外甥、要应对夫妻双双失业的困难、要帮被传销组织诈骗的父母还债、要承担意外怀孕的压力……即便如此,方家仍然供得起全家每月上万的开销、付得起儿子准备艺考的高额学费,最后在朋友给出“友情价”的前提下,付完了寸土寸金的北京学区房首付。

《小欢喜》中的方家

不得不承认,《小欢喜》有一定的距离感,网络评论中有人质疑,像宋倩(陶虹饰)那样手握四套学区房的殷实家庭,会把孩子的未来限制得那样狭窄吗?像方圆、童文杰如此全情投入、把高考当作自己的战争的家长能代表中国的大多数吗?可能前期的老季更能代表另一部分当“甩手掌柜”却爱面子的家长:只管挣钱养家,孩子交给学校,临到高三看到孩子糟糕的成绩,吼出一句“我XXX的儿子不可以被分到慢班”。

其实剧中的三个家庭,都不能代表中国的大多数。很多中国家庭最大的问题不是“控制”,而是“漠视”,拮据的生活让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更遑论内心敏感的反应。耶鲁大学教授齐利博蒂引入经济学视角分析发现,自1975年以后,在全球范围内,父母在育儿上花费的时间不断增长,高学历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更多,他们的教养方式也更容易让孩子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或者提升阶层。可见不是每个父母,都有条件当“虎妈”;不是每个父母,都能预见到教育的回报、想到需要当”虎妈“。此外,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像方一凡家一样顺利渡过那么多难关。考虑到经济因素和普通家庭的风险承受力,《小欢喜》通过经济背景设定规避了讨论更复杂的社会现实。

自1975年以后,在全球范围内,父母在育儿上花费的时间不断增长。资料来源于《爱、金钱和孩子》(Love、Money and Parenting)。

虽然有距离感,但《小欢喜》依然带来了大众层面的情感共鸣,它展现了无论身处何种阶层的中国家庭都会遇到的代际沟通难题。剧中被观众称道的好妈妈刘静把矛盾核心解释为“亲子时差”:你想他保暖,他想的是好看;你想他有营养,他想的是好吃;你想给他讲讲人生经验少走弯路,他想要的却是自由。

这种“亲子时差”,在宋倩、乔英子一家的故事中,获得了最令观众“窒息”的体现。妈妈宋倩拥有最优渥的经济条件,却把孩子逼进了抑郁的深渊。

身为金牌教师的宋倩善于做规划,为学习底子不错的乔英子制定了通向清北的严格计划。她还严格限制女儿的娱乐时间,也无法接受其他人来分去女儿对她的爱,过强的控制欲压得乔英子喘不过气。二人的矛盾在几场吵架对手戏中彻底爆发,受情绪掌控的宋倩完全无视女儿的解释,咄咄逼人地哭诉自己的不易,熟悉的战栗感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生活中的争吵,理由不尽相同,但父母总能把孩子压进角落里,把不肯听话的孩子描述成不懂父母苦心的“白眼狼”。

乔英子与父亲合谋逃学,宋倩炖的燕窝被乔卫东的新女友拿到手中被宋倩撞见。宋倩与乔英子因此爆发令人窒息的争吵。

“无私之爱”的负担

“愧疚教育”,正在折磨中国家庭

“我不是想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当英子被母亲逼得患上中度抑郁症,在海边想要跳海自杀时,她终于有机会对宋倩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知道你不容易,我配不上您给我的爱。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是我没有变成你们心里想要的样子。”

在这段台词中,英子的话一直在强调自己“不配”,自己有错。面对高控制欲母亲,英子通过否定自我来为接下来的行为进行心理铺垫,毕竟她即将走向的彻底“逃离”,是对父母恩情最大的“背叛”。

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家庭中常见的“愧疚教育”。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形容,都是出于最纯粹无私的爱,父母为了孩子可以完全抛弃自我,贵的东西舍不得吃,好的衣服舍不得买,睡眠、健康、乃至事业都可以牺牲,只要孩子能走上他们认为的“最理想”的道路。这种爱对孩子来说负担过重却无法拒绝。但“无私之爱”并不能激发同样分量沉重的“爱”,它只会制造孩子的愧疚心。

在“愧疚教育”的影响下,两代人的关系不再平等。子女的一生都将处于父母“无私”的阴影之下,长大了还要听父母训导:“你不结婚,我走的时候不会安宁。”“你不生子,我走的时候不会安宁。”在这样单向给予的亲情关系中,权力其实是凌驾于亲情之上的。不求回报的单向度给予,是一种控制,更是一种情感压迫,当你需要的是理解和爱,对方给予的却是责骂和打击。所谓的“亲子时差”,本质不过是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但在沟通缺位的情况下,弱者只能被迫接受强者“专横”的关心。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作者: (美)苏珊·福沃德博士 / (美)克雷格·巴克 译者: 黄姝 / 王婷 版本: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阳光博客 2018年8月

“有毒的父母”,如何影响到下一代的生活?

剧中为治愈乔英子的抑郁症,安排了一场乔英子父母的婚姻咨询。医生建议两个人不能复婚,也要当好朋友,因为孩子是两个人的结晶,如果一方讨厌另外一方,孩子将无法接受自己的存在,后来宋倩和乔卫东决定假装“复婚”。以上情节之所以不脱离剧情逻辑,是因为宋乔二人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如果跳出这一设定,不难看出如此安排的别扭之处:因为孩子的病,家庭权力关系在表面上发生了扭转,父母只好“委屈”自己。如果父母之前的感情真的荡然无存,这实际上仍然是一种单向度的自我牺牲式的给予。

而真实的权力关系转变,在权力不平等的家庭中经常出现。当被控制的孩子羽翼渐丰,终将与原生家庭决裂。虚拟世界中,《都挺好》中的苏明玉自立之后与家庭彻底决裂,最后结局回归大团圆亲情令许多观众不满;现实世界中,四川地级市高考状元、北大毕业生写下与父母长达万字的绝交信,父母的控制欲让他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受控制的子女若逃离不成,终将像乔英子一样残害自己。而选择接受现实的乖顺子女,也失去了平等“爱”人的能力,失去对“亲情温暖”的感知力。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作者提到原生家庭魔咒之所以会延续下去,正是因为如果不有意调整,我们终将成为我们讨厌的父母的样子。

不彻底的现代化家庭变革

平等的家庭,拥有情感的弹性

代际沟通已经成为了中国普遍性问题,它已经不是单纯依靠个体努力便能解决的难题。从社会角度来看,在宣扬平等的今天,为何仍旧有很多人受旧式亲子关系所累?如果单纯地将它归因于中国孝道文化的影响,解释得有些含糊不清。更进一步讲,它或许跟中国不彻底的家庭变革有一定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家庭的讨论一直被放置于现代化发展的语境中进行。研究普遍认为,家庭规模和结构正在趋向小型化、核心化,家庭功能从经济生产单位转向情感满足,家庭内部关系从纵向亲子关系主轴转向了横向的夫妻关系主轴。但社会学研究者沈奕斐发现了很多反例——很多中国家庭既不核心,情感也没有那么重要,夫妻平等很难衡量,代际之间的关系(尤其与幼子之间的关系)比夫妻关系重要得多,而这也为代际之间频发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个体家庭iFamily》作者: 沈奕斐 版本: 上海三联书店 2013年3月

中国家庭的变革,并没有严格遵循西方工业化导致的核心化模式。直到今天,很多家庭的功能,还需要依靠祖父母和亲戚的协助才能完成,如隔代家庭中,祖父母帮助他们的孩子,抚育孙辈;子女成年后仍需践行费孝通所说的“反哺”义务,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只需“单向哺育”(子女没有赡养责任)。

虽然中国核心家庭的数量在上升,但“家”的概念并不只局限于“一家三口”。这意味着我们并没有与传统家庭文化彻底决裂,在传统文化中,延续家庭的重要性,要大于个体自由的重要性。在其统摄之下,个体需要为了“家”的未来各司其职——男性要挣钱、女性要顾家、老一辈要为下一辈倾尽所有、下一辈要思“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许多可以由现代社会机构完成的任务,仍需要家庭来完成。

《生育制度》作者:费孝通版本:商务印书馆2008年1月家庭,是为了抚育后代、延续社会而存在的结构。

这种忽视个体自由的环境较容易诞生“高控制欲父母”。传统家庭父母用家庭财产支配权来控制子女,新时代的家庭父母财产支配权式微,但依旧有文化赋予的情感操纵权——他们无形中通过制造“愧疚”,压抑了子女的自由人格。而父母的自由其实也在被环境局限。如现代育儿强调依恋和母乳喂养,将母亲的陪伴塑造成一种情感义务,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情感压迫?又如《小欢喜》中的刘静,她在剧中承担了缓和季胜利和季杨杨亲子关系的角色、陪伴季胜利攀登仕途东奔西跑。和英子的交往体现的仍然是善解人意的“妈妈”的一面。刘静的形象局限于“妻子”和“妈妈”,情绪也一直是隐忍的,这样的一个人太令人心疼,她有没有更为自我的诉求?有没有也想爆发情绪的瞬间?

咏梅饰演的刘静。

在经济窘迫的年代,我们并不会意识到父母子女在彼此压迫。大学时某位教过我的老教师60年代在北京最好的小学上学,她说她那个年代家境还不错的孩子,最受不了父母不“推”自己一把,每个小孩都想比别的孩子高过一头。到今天,某些阶层的家庭也持有同样的看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体自主意识的抬头,人们开始看重自我灵魂塑造的重要性,家庭建制与个体的矛盾逐渐显现,对平等家庭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

这样的家庭,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其实在《小欢喜》中,已经给出了平等家庭的范本。方一凡一家每个人其实都有各自的毛病,爸爸方圆胆子小,妈妈童文洁情绪化,儿子方一凡皮猴一只,外甥林磊儿心事太重。这要在其他家庭,三个人的缺点有可能被放大:爸爸怂、妈妈矫情、儿子混,外甥书呆子。但在方家,他们每个人都能担得起彼此的缺点,发现自己错了能及时停止,也能平等地吸纳其他家庭成员的意见。氛围良好家庭是有情感弹性的,每个人都能抒发一些自己负面的东西——爸爸脾气好,妈妈感性,儿子活泼,外甥聪明——他们幸福的关键在于他们都在真实地做自己,坦荡地爱彼此、尊重彼此。

《小欢喜》剧照。

回到前文提到的电视剧片尾曲《小欢喜》,歌词从父母角度出发,表达了孩子能在小世界里畅快开心、自由自在的愿望。而对子女来说,对父母的心愿,何尝不是如此——

走过所有的路我也在你的身旁,我不需要你永远躲在云后为我守望,小小欢喜陪我们经历成长,你的小世界,也等待你前往……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榕小崧;编辑:走走。校对:薛京宁。未经出版社和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题图素材为《小欢喜》剧照。

4 ) 他们的正常生活,却是我无法想象的

这种父母兄弟姐妹好友早恋的生活,说实在话我体会不了,也已经没有机会体会。北京娃真幸福,烦恼只有温吞的烦恼。像我这种家人匮乏、从小活在自卑当中、不敢与同学提起家庭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去谈论什么家庭教育。我想我以后也用不上家庭教育。

剧中也许是大多数平凡人的生活,但也许只是生活在某一个大城市里,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经历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有着健康家庭的孩子,有一堆同性异性朋友的高考生,在北京那样(至少在外省人看来)便利的高考制度下,(很多高校里有些人想着出国留学,回来再搞个北京户口,他的孩子就能“随随便便”上清华北大,实现他没有实现的梦想。)能够喊出我要去南京大学读天文系的学生,只是他们所能看到的视线范围所及的正常人的生活。它会让我想到我缺失的,对别人来说是正常的,我却永远也无法想象的生活。

我不是在评价这部剧,只是通过他们的欢喜我看到的是许许多多的差距,以及在高考制度上面各省的不公平。我觉得不同省的人不能一起谈论高考。原来,我先前从未想过,其实大多数高校里面的人,至少在我们看来是有钱有家的。而那或许就是一个高效体制内的阶层分布。

至少在我看来,剧中的人实在是太过幸福。在我的家庭里没有沟通没有交流。而其他也许会看起来矫情的话,我没有资格说,我更不想把经历作为谈论的资本。

果然“家庭剧”就像从来不敢去的游乐场一样让我心痛,当我想到游乐场里面,充满着骑在爸爸脖子上的小屁孩和我无法想象其乐融融的画面,就觉得它代表了我的匮乏缺失。在最初发现差距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是这样,而我不是这样。我还天真地以为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而我就是斯人。

有人告诉我电影是艺术,电视剧是生活。我觉得电视剧能够让你窥伺别人的生活,也能够让我知道,在过去那么多年或者如今仍然生活在我身边的那些同学们,他们正常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而这正常的家庭生活,也许是中国的大多数。我们困在自己的眼界里面,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生活和我们那么不一样的时候,也许会觉得不公平,会觉得幻灭。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以为所有的人都和我家是一样的。我没有想过。而我可以透过这部剧以他们的眼光去看他们,他们也许认为周围的人都和他们一样,经历着这样正常的家庭生活。所以他们不能理解,我为什么要写那些东西。

我觉得不同省的人说要去考南大,他们所经历的东西付出的努力所做的牺牲承担的压力根本就不一样。或者说他们的水平根本就不一样。我不知道我说这些有什么意义,我只觉得很心酸。

以下2019.8.26统一回复评论:

点开这部剧是因为在微博上看到又有一个剧里的女孩儿说她要上南大了。而我最喜欢南京大学,也喜欢南京。

大家看剧难免会代入一些什么,至少我是很难做到完全不能体会他们的心情,却看得很快乐。在我漫长的自卑过程中,我在看那些甜剧或者仅仅是校园剧时,都会把自己带入不被心上人爱的女二(不是恶毒,我太懦弱,做不到伤害别人),以前唯一让我觉得像自己的女主就是小说《你好,旧时光》里的余周周,后来它拍成了电视剧,看到剧中的她有那么多人喜欢也是一个很强大的人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更像是什么都只能靠自己的辛锐。我们通过外部世界去观照自我和内心,当内心的情结强大到一定程度,甚至令人窒息,难以在自己的思维方式里把它除去。“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看电视剧,看别人的生活,不就是为了知道自己怎么活吗?

儿时不喜读红楼,许是不爱观富贵,过于悬隔。如今想来,情感的共鸣并不完全是由出身这个标签决定的。如此想来,也许当我学会隔岸观火,那些剧中细细密密的情感才会浮出水面,让我透过他们的生活条件,明了他们的来路同样坎坷;不过如今,更愿意看贴近内心,以免被那些明亮得近乎讽刺的优越感灼伤罢了。

如果看剧需要完全客观的话,那么我们是在看论文吗?人无法超越自己的躯壳去审视自身。此篇影评就是我从个人经历出发表达我想说的话而已。

简直是在传播负能量 惭愧惭愧 所以送大家小丸子表情包 冲鸭٩(•ω•ଓ)=33
现在读《我的天才女友》的下一部,发现这个评论,像许多评论里说的那样。

呃说实话。。。一开始讲的不是贫富差距啊 看到那么多人评论 然后也有了一些共鸣 才加了后半段的 刚开始可能是勾起了伤痛记忆叭 我知道剧的主旨是爱 羡慕的正是那份有形状的爱 至少有家 本来是一种私人化的呓语 现在发现和不关心自己的人讲是在自虐。。。

5 ) 仿方圆式结局

刘静跟季胜利去了中海赴任以后,基本就没再回过北京,开始还有保持一段时间的联系,后来大多就是礼貌性的节日问喧,偶尔在电视上可以看到老季的下访基层的新闻,回想起那一年做邻居的时光竟然也有点儿恍如隔世。孩子们倒还有联系,听说杨杨去了慕尼黑,陶子去了非洲,没过多久两个人就选择了和平分手。

宋倩和乔卫东复婚以后,依旧是鸡毛蒜皮也能打打闹闹。一直把英子当做生活重心的宋倩老师,在英子读书期间每个学期都去看她一次,捎带脚也会把乔卫东带上,英子大学里一直学习努力,保送了研究生,这个好消息刘静也是知道的,英子一直跟刘静保持着联络,刘静帮她介绍了导师,现在英子正在准备攻克博士。宋倩夫妻俩开始着急孩子的婚恋问题,英子却故意避开敏感话题,把所有的专注力都在火星上面,乔卫东和宋老师当然也没什么办法。

方一凡在有一次家庭聚餐里坦白,他是喜欢过英子的,真诚的喜欢过英子的,南京读书那会儿,他们来来往往,后来发现,比起做恋人还是更适合做兄弟。方一凡毕业以后就回了北京,做过音乐,也在一些小成本影视剧里出现过角色,虽然还没有大红大紫,但是他也在努力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磊儿跨专业考了物理系的研究生,既要在本学科顺利毕业,又要成功跨入物理专业,那段儿时间磊儿没日没夜的学习甚至比高考时候更加努力,最后的成绩虽然有点擦边球,好歹也是过了录取线,那天磊儿和文洁都哭了很久,磊儿对自己有了交代,文洁对姐姐有了交代。

文洁生了孩子以后,做了一年的全职太太,然后去了一家小公司做财务工作,像她说的,她有真才实干,不怕找不到工作。文洁去工作以后,我就不干滴滴,专职在家带女儿,偶尔进行一些配音工作。

对了我们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孩儿,最后还是决定起名叫朵朵,朵朵花开,又朝气又漂亮,孩子出生那年,宋倩说要过个干妈礼,低价卖了套房子给我们,我们这也就成了书香雅苑的常驻人员。每年都有高考,楼下的租客换了一批又一批,看着成批的家长和孩子们忙碌焦虑的在家和学校之间来往,也会引发我们对孩子们高考年的回忆,那一年好像经历了很多事儿,仔细想想,又好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

童文洁那一年总是挂在嘴上的,“这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也被时间证明是个错误的理论。

其实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人生除了高考还有很多事情需要面对,在漫长的人生里,艰难和困扰的出现必不可免,而随之而来的,也会有很多细小的欢喜夹杂其中,这些小小的欢喜就是我们生活的甜头,就是我们继续不知疲倦的继续生活下去的强大的动力。

.

-仿方圆旁白式结局

by-胖子很可以

6 ) 人到中年,几家欢喜几家愁

古人有句老话,人生中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时”被放到最后,足见其重要性。而在题名前的漫漫时光,却是艰辛而不为人知的,古今皆是。

《小欢喜》正是把目光投向了“高三家庭”这个特殊群体,来讲讲他们的喜怒哀乐。


黄磊和海清继《小别离》之后再次扮演夫妻,这次要面临的难题是学习很差又异常调皮的儿子。陶虹和沙溢则扮演一对离婚夫妇,他们的孩子是个品学兼优的尖子生。还有一对是王砚辉和咏梅扮演的“空降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长期不在孩子身边,这回终于全家团聚但是却发现自己的儿子变成了“问题儿童”。

精心选角的“老戏骨”们演的真实自然,诠释出了三个家庭的不同喜乐。

一号家庭(黄磊+海清)夫妻感情和谐,唯一儿子方一凡的学习问题令人头痛。偏偏家里还来了也是今年高考的外甥林磊儿,更偏偏他是个超级学霸,更加衬托的儿子事事无成。

最重要的是,全家上下好像就只有妈妈特别操心这个事。儿子就不用提了,心根本不在学习上面,搞摄影、弄直播、追女孩倒是样样在行。而自己的老公呢,总陪着孩子一起瞎玩,出主意给班主任送什么乌龟当礼物,最大的兴趣是去逛花鸟市场。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这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中国家庭的常态。母亲通常是那个对于孩子更上心、也付出更多的角色。在我念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不少同学的妈妈全职在学校附近租房陪学陪考,却鲜少见到父亲的身影。

二号家庭里妈妈的存在感则更强。这位母亲是个严母,由于离婚而造成的单亲家庭,再加上前教师的身份,令她对于孩子有着极强的掌控欲。

在女儿卧室正对客厅的那面墙,被挖出了一块玻璃幕,妈妈不管是在看电视还是做饭,都能第一时间观察到女儿的学习状态。而在高三开学前的誓师大会上,本已经在心愿气球上写好了自己目标的女儿,却被妈妈强迫必须要写上“高考700分”的字样。

这样的一位母亲,同样是我们在生活中熟悉的。家庭中父亲的缺位,会令母亲把大部分甚至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孩子身上,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心愿替代了孩子自己的。她的女儿本来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了,但是在她那里,得到更多的不是肯定和鼓励,反而是一次次的否定。

三号家庭则有些特殊,尤其是在城市中比较少见。他们的孩子季杨杨是个“留守儿童”,在爸爸因为工作而不停更换着城市的时候,他独自留在北京,由姥姥、姥爷和舅舅共同抚养长大。

这样的孩子无疑内心是孤独的,带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因此也无法迅速跟父母再次产生羁绊。杨杨也对学习不感半点兴趣,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车场。而他的偶像是韩寒,因为韩寒不仅是个很棒的赛车手,更重要的是,韩寒并没有念过大学。

身为杨杨父亲的季胜利,则是一个刚上任的区长。在仕途上的春风得意,却无法消解家庭间的矛盾冲突,在跟儿子一次次的争吵后,他忍不住问妻子:“杨杨小时候是个多好多乖的孩子啊,怎么现在就变成这么浑不吝了呢?”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究竟什么样的是对的,什么样的是错的?也许没有标准答案,千百个家庭,都有千百种模样,高三家庭只不过是这些模样中的一个切片。

而这剧在我看来最好的一点是足够真实且接地气,剧中人物就像身边的同事、朋友或是家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酸甜苦辣也同样发生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不会都充满了欢喜,但同样也不会全都是苦难。而这一点一滴珍贵的小欢喜,构成了生活最本真的一面。苦恼有时,欢笑有时,但最终他们都跟生活达成了和解。

7 ) 在我个人看来,方一凡就是准备给磊儿下药的几点分析!

个人觉得是给磊儿喝的,第一,安定放果汁里,可以掩盖药的苦味,如果是给自己下药,一般直接下咽喝水就ok了,用不着放果汁里,除非是不想喝的人发现喝的东西被下药;第二,安定放进果汁后,方一凡去的门口是拿着果汁的,如果是防止父母进来,起码是蹑手蹑脚的过去观察,不可能手里还拿着果汁,所以拿着果汁去防止父母进来太牵强;第三,磊儿给方一凡讲解题目时,方一凡良心发现,不想给磊儿喝,谁知磊儿还是误喝了,所以方一凡着急了。但是我非常不爽的是方一凡后续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嘴上说说而已,没有实际行动,起码陪着磊儿一起走,后面看到磊儿站着都能睡着,如果是上学途中骑车呢,确保不会发生车祸,如果是迷迷糊糊过马路呢,确保不会被车撞吗?下面自己看看安定的药理反应: 安定(地西泮)具有镇静、抗惊厥等作用。成人失眠、患病需镇静时常用此药。小儿中毒多因误服或止惊时用量过大所致。 安定中毒病人有头晕、头痛、嗜睡、乏力、步态不稳、行走困难、言语含糊不清、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精神错乱等症状,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视物模糊、尿闭或尿失控等表现。过大剂量中毒病人有血压降低、心跳减慢或心跳停止、呼吸抑制、呼吸不规则甚至窒息、青紫、瞳孔散大、昏迷、抽搐等最后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还可引起粒细胞减少。

后面剧中磊儿的反应,应该已经是安定中毒了。

短评

属于[快进能看]的国产剧。但不得不说,剧里边三个家庭的物质条件、帝都的教育资源、父母的知识水平,中国绝大多数普通家庭难以望其项背。大多的高三孩子没有见过8499的乐高,没有区长父亲或是校花同学,只在日复一日的书山题海中,勉力张望模糊不清的未来。

6分钟前
  • 顾画舟
  • 推荐

有很多类型的冲突,但都恰如其分贴近现实。除了亲子关系的调解以外,还有孩子在人生转折路口对梦想和学业的道路选择。是做喜欢的但可能没发展的工作还是按部就班的高考上大学,永远都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英子的眼泪掉在心上特别让人难受,可有些事儿你不坚持就会后悔一辈子。

11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推荐

很好看啊,周奇的演技还挺好,越看越帅哈哈哈哈哈,演员的阵容也很好,会追下去

12分钟前
  • Red
  • 力荐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的自我身份认同都建立在:我是XX的妈妈/爸爸,因此孩子的行为和选择被赌上了家长的幸福。当孩子成年远行时,这些父母依然无法适应独立的生活,而选择干涉孩子的大学、恋爱、结婚、生子(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家庭送孩子上大学之后,离婚或生二胎,因为他们的人生意义伴随孩子离开而变得空洞)。无节制、无边界感的爱真是让人窒息的事,很多人却把它当做美德。放过对方,也是放过自己,道理对孩子和父母都一样。

14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英子,开门,是呆滴”简直就是我的家庭生活实录!海清是我妈日常恨铁不成钢模式,陶虹就是我妈怒不可遏非正常模式,一边数落你一边给你煮汤,一边歇斯底里一边委屈流泪,虽然觉得孩子并不优秀但也狠不下心逼他使劲往前冲。黄磊就是和稀泥的我爸本爸,说的最多的就是“哎呀,她知道错了”、“孩子嘛!她还小”擅长打太极几句话就把话题给转移了,还能顺便在妈妈转身的时候给我眨眼递暗号。

18分钟前
  • 李商隐身在线
  • 力荐

不再是“父母皆祸害”也不再是“孩子变形计”,《小欢喜》的优秀在于不管孩子和家长做法如何本心都是出于对彼此纯粹的爱,才能有最后的代际理解和大团圆。不做强行对立不追求过度噱头,理智克制又清醒,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在国产剧里难得一见。

21分钟前
  • dataframe
  • 推荐

陶虹沙溢这些人演技真的舒服,小男女主也挺自然的,黄磊海清或许是我看习惯了觉得还好,目前看起来剧情挺有意思,打算追剧

26分钟前
  • 菜包(野生版)
  • 推荐

本质上还是不知民间疾苦的架空型贩卖焦虑。别的都不说了就单说小陶红那角色,坐拥北京五套房专业过硬越老越值钱前夫还是老板的成功女性,为了女儿的高考焦虑神经得像个泼妇,开什么玩笑啊,这样的背景身世谁还把下一代的未来看得这么窄?

30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要是真实生活和高考情况有《小欢喜》的一半就好了。可惜真实的生活比电视剧要残忍太多了。如果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那么这部电视剧确实给真实的生活造了一个有哭有笑的梦。

35分钟前
  • 大聪
  • 推荐

金鸡柏林影后给她作配,这样的配置真不知道海清有什么理由说自己资源差,自己演戏那么多年一如既往的程式化,真的惨的是那些电影电视都演不了主角的中年女演员

40分钟前
  • Hayesa
  • 还行

真的太太太好看了 剧情紧凑 全员演技在线 几个小演员都找的太好了 每天2集真不够看

44分钟前
  • 可爱
  • 力荐

说实话真的比少年派真实多了,各个生活层面拍的太细腻了,弹幕最多的就是同款❌❌

45分钟前
  • 巴赫幽人
  • 力荐

大城市的中学生才有作的本钱,三四线小镇的学生只有拼命。并不适合全阶层观看,富人的游戏,穷人勿当真。

49分钟前
  • 酸辣汤加糖
  • 还行

黄磊、海清近几年类似的角色太多了,虽然演技在线,但是有些视觉疲劳了;陶红和咏梅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轻松又到位的表演,一点没有用力过度的感觉,一出场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气质、气场无一不是实力派的体验!

50分钟前
  • 沧海一小生
  • 推荐

王栎鑫咋三年前还在读高中,三年后就成老师了……方圆和董文洁,中国式升学第二部,中国式家长依旧~

54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剧情很写实,演技也自然,好看

58分钟前
  • 白小柠
  • 力荐

一部让人感触良多的家庭剧。对矛盾的呈现真实而有温度,发生冲突之后不是孩子一味妥协而是家长也能学会道歉,真该让更多家长一起看看剧。

60分钟前
  • 弋痕夕
  • 推荐

小欢喜,小别离,小团圆。

1小时前
  • 不良生
  • 推荐

方一凡和林磊儿这对兄弟相处的各种细节也太好嗑了吧!阳光话痨学渣哥哥和害羞讷言学霸弟弟神对比,简直就是我和弟弟的翻版,也太真实了吧~什么样子才是真正优秀的孩子,成绩从来不是唯一的答案。应着方圆那句话:小小欢喜才是好。

1小时前
  • 鸿歌
  • 推荐

每一对家长都好像在生活中接触过。黄磊和沙溢笑的我头掉了,童文洁和宋倩这对闺蜜妈妈互补互足,独立又强势难怪孩子压力巨大。季胜利夫妻俩最难破局,成长中的陪伴缺失永远是人生遗憾。

1小时前
  • 天是红河岸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