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是位年逾花甲的医生,没有宗教信仰。他一直怀疑自己身患重病。于是,他开始思考生与死的意义。答案——或者说迹象——出其不意地始于医院监护室……影片题目灵感来源于华沙的城市墙壁涂鸦。生命是悲剧性的矛盾体,本身就是通往死亡的旅程。
赞努西作品《爱在山的那一边》同一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剧情的重心转到了意外发现自己罹患绝症的老医生身上。透过主角的挣扎,这部探讨生命、死亡、爱与救赎的「临终电影」,沈稳有力地道出赞努西对哲学与伦理学的省思,参与过不少赞努西电影的老牌演员Zbigniew Zapasiewicz表现可圈可点。
《爱在山的那一边》:年轻的男主角,挣扎于应该改作服侍上帝的修士,还是回到医学院继续未完成的学业,他千方百计地寻找答案,甚至以危险的方式试炼自己,结果不但让相依为命的哥哥担忧,也连带影响了他和女友的感情。他向一个偶然认识的老医生提出他的疑惑,没料到这位步入生命终结的老人,在最后一刻意外帮助了男主角从自己强加的道德沮丧中挣脱出来。
影片从一个戏中戏开始,一个盗贼偷盗了一匹马,随后他被抓住,被判死刑。起先他害怕、拒绝,但在宗教的浇灌下,最后他平静的赴死。但这一切只不过是一个剧组正在拍摄的电影片段,直到一个意外的发生导致拍摄的暂停,才出现了电影的主角,年迈的医生托马斯。此时的他身患癌症,体内开始腐烂,即使他还活着。这句话不单适用于病人,似乎也适用于很多正常人。人总是在面对死亡接近时才会知道自己有多么想活着,托马斯找前妻借钱治病,不断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案,他是医生,见过无数生老病死,他让自己的学生直视冰冷的尸体,让学生直面死亡,思考死亡,正如他现在一样。他理应是科学理性的守护者,但在命不久矣时,他开始对宗教,对信仰产生了欲望,因为他想要知道死后的世界会是怎样。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永恒生命的开始。托马斯的死亡过程很平静,陪伴他的是他的学生,看起来虽然孤独,但似乎也没那么需要在意。托马斯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医学研究,他的学生成为了第一个解剖的人。此时的托马斯在另一个世界,对于他来说,躯体已没有任何价值,灵魂才是永恒生命的开始,而每一个人似乎都可以从中得到平静。
在陶街淘到的这张DVD,封面绝不吸引,只是碟套上“波兰电影大师扎努西经典作品”这行小字很诱人,于是买下。波兰的电影只看过奇士劳斯基的,非常喜欢。其他的,好像都没听说过。见这张DVD上录有两部电影,好也长长见识,不好看也不算浪费。
放入DVD,自动放出《爱在山的那一边》这部。电影很合我这回的口味。人活到这个时候就这样,宛如整部电影的味道。此刻遇到这部电影,可说巧合,或天意。
看来这部已不辜负“经典”二字,就迫不及待地看了另一部,《生命宛如恶疾》。不但很合我的口味,情节更是如我刚刚经历的,大象自得病到英年早逝这四年时间的事。这不是巧合,是天意了。
相同的电影片段可能有这两部电影各自的三分之一,做在同一张DVD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只看一部,真是很可惜的。一起,才算完整体会导演的意图,也就知道这两部电影是值得珍藏的了。
印象中波兰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也许正是如此,波兰人更能体会到生命的真义。生于安乐,死于安乐。这个谁人不想?就让那些有违此道的规矩见鬼去吧。
十段对白演绎了波兰最伟大导演克日什托夫.扎努西作品,《生命宛如致命恶疾》
1、医生:你对被你处死的盗马贼说了什么?他突然就不反抗了。
主教:我告诉他,死亡是生命的开始。
2、病人:给我这么多吗啡,医生,你真的是善解人意?
医生:英国有句谚语,我们都在一条船上。
3、院长:你怎么能够给一个终末期的病人开那么多吗啡?
医生:所以,无论他到天堂或地狱,他都没有痛苦了。
4、实习生:医生,你被解职了?犯错了吗?
医生:没有,是上帝造人的时候出了差错。
5、前女友:罹患重疾,怎么才告诉我,有什么可以帮你吗?
医生:没什么,人一出生就是奔着坟墓去的,只不过我步伐快了点。
6、医生:可不可以把主教叫来,我有事问他。
实习生:他去了华沙,那边有一个电影首映式,现在电影需要教民支持。
7、学生:你和上帝和解了吗?需要找什么人听你忏悔吗?
医生:不用了。他就在这里,昨天晚上开始上帝就在这里。
8、院长:学生们,这是我同事伯格医生的遗体,献给科学,应当得到尊敬的处理。谁来第一刀?
既然今天酷热难耐,在家吹空调看电影是个惬意的选择。终于把这部给看了,又破了一个导演的处!哈哈!
又谈“契诃夫之死”,《水晶的结构》里也谈过。他在德国临死时,在床上要了一杯香槟,喝了,说了句“Ich sterbe(我要死了),然后转向墙壁,就死了。
有关死亡和信仰,但是并不深入,“上帝创造我们就是最大的差错/您真的认为这个世界值得拯救么?“,也只有这两句向死的话算是同感。而有些部分又很普通,给病人吗啡、去法国求医、找前妻这些
5。一般名字高端的吓人的片子都不好看
一向钟情临终电影~海报制作如此牛逼~又诞生在令人神往的波兰~不过最终没有达到预期,可能是没有与《爱在山的那一边》一起看的缘故吧,感觉剧本孱弱,其实在生死的灰色地带,在人性与神性的模糊地带,还有太多可以挖掘了~话唠片,不过有些对白还是蛮喜欢的,开篇的铺垫也算精妙~
你以為人死了才腐朽
《爱在山的那一边》之姊妹篇,启示者与被启示者的身份转换,一样对生命、爱、死亡的沉重思考;窗前神谕降临,福鸟指引,让他最终超脱生死,直至达观豁然,并将尘世物质付诸情之交融与延续;临终的切肤痛感,死亡真是一件锋利又迟钝的事情,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out。
活着为什么,死亡是什么,我们都在思考,各有各的回答。
虽然是部关于死亡的电影但全程并没有感到悲观,倒是想起了《无休无止》,就连结局也同样散发出平静地死去的气息,但缘由不尽相同开头非常机智地设置了一个悬念,宗教引入戏中戏后留下疑问:神父到底说了促使那人安然面对死亡,在后半段里神父给了不确定猜测性回答:死既是终点也是永恒医生在死前得以忏悔得以告解,或许得到了神父所说的启示,他将慈悲发散于他人成就一对情侣,将躯壳捐献于医学院,我想他并不觉得这是多么伟大的事业,只是预感到生命的尽头已向他招手对生命个体临终的尊重,他既加速自身的死亡也会替被病痛折磨的人减缓痛苦,活着就像疾病一般不断挣扎苦不堪言
“愿不愿意给我的花浇浇水?”影片中最温馨的一段,但我想说爱不是某个团体的专利,它存在于每个人心中
曾经现场陪伴过一位40岁的医生体验身体的腐烂;再次在电影中陪伴一位医生体验身体的腐烂。生命的迷人在于不知生却知死;生命的迷人在于存在如此幽默不着常规的男人;生命的迷人在于年轻的性喜悦与临终的腐烂痛;它最终不过是一具躯体,关键是我知道我正在死亡。
“Ich sterbe”
没有信仰、没有爱人、没有亲人,所有一切都只是曾经的记忆。最终孑然一身,拥抱自己的只有死亡。这是一部悲伤绝望的电影。人在辞世前,都希望灵魂能得到宽恕。然而自打降生开始,就是一个轮回的炼狱,永无休止。
生死神灵,扎努西的沉重不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差。这片仿佛是导演自己的心灵思辨的解剖。
Zanussi的开场太有意思了——一个盗马贼被处死,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他想尽办法逃命,结构最后只能接受逃避的徒然和命运的安排。一个镜头打出来-原来是电影片场的一幕,托马斯这位医生从死亡的观察者在下一幕就变成了死亡的体验者。这样关于“看”与“被看”的隐喻就多了一丝劝诫的意味——观者也会承其痛,不能冷眼以待之。/一个无神论者的对于生死,自爱和爱人的探讨。
生命本身即是一桩悲剧
以前看“爱在山的另一边”的时候觉得老伯伯很有智慧.简短精炼的语言带给年轻人新的启迪和思考;而“生命宛如致命恶疾”Zbigniew Zapasiewicz展现出来的老伯伯是一个立体多面的人~他也许并不是我曾经以为的那么有智慧.或者在他的故事里反而是这对年轻人给了他启发~ 这两个故事真真正正叫做“犬牙交错”
2009.3.23法国文化中心。剧本很赞,画面也好,诡秘的气氛和死亡这个话题很合。
静下来思考生命的意义,每个年龄有不用的领悟~~
死亡,尊重死亡,接受死亡。2022-08-22重看。开头引用拍电影和圣经内容算是吸引人的,但是后面都比较常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