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DVD

我控诉1919

战争片法国1919

主演:Romuald JoubéSéverin-MarsMaryse Dauvray

导演:阿贝尔·冈斯

剧照

我控诉1919 剧照 NO.1 我控诉1919 剧照 NO.2 我控诉1919 剧照 NO.3 我控诉1919 剧照 NO.4 我控诉1919 剧照 NO.5 我控诉1919 剧照 NO.6 我控诉1919 剧照 NO.13 我控诉1919 剧照 NO.14 我控诉1919 剧照 NO.15 我控诉1919 剧照 NO.16 我控诉1919 剧照 NO.17 我控诉1919 剧照 NO.18 我控诉1919 剧照 NO.19 我控诉19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45

详细剧情

  第一次世界大戰敲響二十世紀的第一記警鐘,從國際佈局、人文精神到文藝和電影,都深受震撼和啟發。阿貝爾岡斯透過三個人的愛情和友誼,反抗戰爭的風暴,並呈現面對國家和戰爭的思想矛盾,叩問人性和文藝的價值。悲壯的結局,飽含失落與不斷戰勝失落的願望,正是影片不衰的意義。岡斯終生熱衷於敘事和影像實驗,風格今天看來依然前衛先鋒。本片與其後的《拿破崙》(1927)同為岡斯的鉅構,技法多樣而熱情,拓展了電影的藝術語言。

长篇影评

1 ) 诗人的控诉

siff4/10 废话预警!

1919年的老电影,根据分幕的形式以及片长推测原片播放时应当是有幕间休息的。拉通看下来其实会有些疲惫,中间好几次以为要结束了但是没有,会降低一点点观影体验。

先总体谈一下吧。

之前学中国现代文学的时候看了一些默片,《小玩意》《神女》之类的(提这个因为后面还会提到),个人还蛮喜欢默片形式的,可以取消很多语言带来的限制。

也因为是默片,配乐就必须撑起全片,撑起情绪。这片配乐做得蛮好,还有很多“经典旋律”(俺一个名字都想不起来了5555)。贯穿全片的J'accuse很多时候也是以一种音乐性的方式表达的,还有一些咏叹的感觉。整部电影其实真的很像一首歌。

除了音乐之外,镜头也有很多变化,在方形基础上有许多狭长的/圆形/不规则的形状,大多是从逼仄的地方向外看,或者是视角限制之类的(望远镜/战壕什么的)。就很奇妙!想起《我不是潘金莲》,貌似是致敬,但我忘了是致敬谁了。

整个片子不乏细节上的诙谐或轻快(不知道是不是什么法国人特有的幽默表达),但整体都是沉重的严肃的问题的探讨,所以其实对我而言确实笑不起来。

一部非常有力量的反战片。也关于荣耀和怀疑与敬重。

接下来谈些细节。这个出租车师傅开车太抖了,我头要晕了,下车再补。

为了感谢出租车师傅并对其车技show respect,我决定不删上面那句话。

有几个镜头我印象特别深,也很喜欢。

#猫头鹰的镜头。猫头鹰应该是某种不祥的征兆,它的出现有实有虚,Jean疯前也说看到猫头鹰,大概是一种悲剧的前示。我觉得猫头鹰镜头拍得很好,特别是它的表情和神态,就像是对安闲和平欢快的不解与嘲讽,它像是灾难的先知。

#跳舞的骷髅。这应该是某种死神意象吧。死亡在战争来临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它带走了孩子,也带走了母亲,带走了男男女女,带走了情人,带走了尊严健康家庭。但它也有倒下的时候,就是那些无法被带走的美好与温情挺立的时刻。

(不知道在那个时候这种镜头处理算不算先锋啊!)

#离别时“手”的表现。这个我觉得很妙。是在第一幕征兵告示贴出来,男人们离家时的一个镜头。只有手与手之间的动作,有妻子将行李递给丈夫,有别离前最后一次碰杯,却有一个人难以饮下一口酒。喜欢这个细节的选择。

#关于“高卢”。是他们残兵破阵时被激励的一个场景,当时提到“每一个法国人身边都有一个高卢人”。可能这也算是一种“法国故事”的叙述吧,一种从古至今的不变的类似信仰或“根”一类的。我就突然在想,似乎在许多国家这样一个统一的“根”是可以也不难找到的,那复杂的文化中,那我们究竟能不能找到一个这样的“高卢”呢?

#士兵的信。

“今早天气很好,今天阳光很好,春天要来了。春天不会为死去的人而停留。”

“我最亲爱的妈妈:如果在收到这封信以后再没收到我的信,那请你告诉自己,你的儿子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没有邮递员。但我每一天都会想念你。”

大概是这个意思,真的被美到了。好像都是诗人。

#关于阮玲玉。其实看的时候我数次想到阮玲玉,可能是女主引发的联想。特别是她背对着窗,光线透过窗印出十字架形状,提到“承受痛苦”那段。

#各种名画的出现。譬如波提切利的《春》,譬如关于死神收割的画(这幅我不知道名字),譬如那幅我怎么都想不起来名字但每次都被震撼的躺在浅水中头顶浮有小小光环的画(它的色彩真的太美绝了,以及用在女主受辱归家后的那个场景也真的太贴切)。就像音乐的使用一样,真的只能说妙。可能这就是法国人的艺术感吧。同理还有许多诗歌的引用。

#人物塑造。弗朗西斯(是这个名字吧!)的塑造真的很好——因为爱而和解;很真实地表达他的“心都要裂了”;最后也是因为爱而可以将老婆托付。有一种非常“真”的感觉。Jean在下一点来说!

#关于“生死之间”。其实关于这点都可以单独写文章了吧。最后Jean在女主(我怎么都想不起来名字)家里“召唤”月下亡魂的那段太震撼了,让我几乎忘了前一秒我还在想“这段之前结束其实就很好”——这段绝对不能删!太有表现力了!

我想选择Jean来做这个“生死间的联系人”,这个“控诉者”/“反思者”,除了因为其诗人气质外,还因为他真的就是处在“生死之间”的——他预见自己的死亡并提前写好书信,他依然在某种意义上存活着;他因为发疯而未上前线因而保住性命,但诗人的他已经被士兵的他撕碎了,他也不再是他,而是一个狂热的控诉者。(突然想到各种文学作品的疯人意象以及民间的偶尔对于疯人及其背后的“神圣的神秘性”的“崇拜”,颇有趣。)

#整部电影的三幕的发展是不断回环深入的,所探讨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在残酷中不会被抹去的温情与美好→无法改变的不得不承受的苦难→对于所受苦难的反思,对于牺牲的反思,对于为之所牺牲之物的反思→很直接的很顺理成章的控诉。“我控诉(J'accuse)”这个不断出现的语词,从一开始的个人情感逐渐扩展加深,狠狠地刻在了Jean的灵魂中,给我的感觉也是从稍微有点莫名其妙到逐渐给我一种越来越深刻的可以产生共情的感觉。

先这样吧!想到再补!没有精力做更详细的人物分析之类的了,其实里面的人物都还蛮值得分析的!

2 ) 看点指南

导览:

J让·迪亚茨:聪颖忧郁温柔充满法兰西气质的诗人。孝顺尚在世的母亲。

F弗朗索瓦·洛伦:热爱他的斑点狗,妻子是E伊迪思.拉扎尔。

老帅锅 玛利亚.拉扎尔:1870年战争的老兵,像一把利剑一样耿直简单。

第一部情敌:故事发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小镇Orneval。诗人J深爱着E,常背着F见她。受一次世界大战的征召,男人们都入伍了。诗人J在瓦雷军官学校成绩优秀,在部队里当了中尉,是洛伦F的顶头上司,却代他侦查33号山头,获得了一枚勋章。两人和好。E失踪,说被德军抢走了。

第二部孽女:四年以后战争进入白热化,因为母亲,J选择回家探亲,不料母亲很快就去世了。在战争中无数的妈妈死去。一方面有人却获得了新生,伊迪思E终于回来了,但却有了一个四岁大的女孩安吉尔-她被德军强暴了。

善良的诗人J主动承担了养育安吉尔的责任,老人玛利亚却无法忍受这样的事实,离家出走,以后再也没出现过。弗朗索瓦F休假归来,与E重逢,E隐瞒了孩子的事实。F过了好久才发现了安吉尔是E的孩子,情绪失控之下他差点就杀了孩子。为了减少F的疑心,J和他一起重新回到团伍。

第三部惊天还魂:描写了一次大战的实况,士兵们都在战壕里一封接着一封的写遗书,每一封都令人动容,其中一封说,如果您以后接不到我的信,说明我去了一个没有邮差的国度。诗人J决定写十二封信,让军需官按月寄给E,隐瞒自己的死亡。但不料最后牺牲的却是F。J回到家中,已经变成了个疯人,他让E帮他打听自己的邻居家里的动向,并且记在本子上。他把街坊邻居召集起来告诉他们,战士的灵魂已经返乡了。看到他们利用战争发财、看到他们无所事事、看到他们背叛自己,成群的鬼魂问他们:"我们的牺牲值得吗?"疯人诗人合一的J在这里发出了最强音:我控诉!

幕后:

电影黄金时代的残留,黑白探索期的通俗剧,充斥着浓厚的过时浪漫主义手法,影片的节奏不断被粗暴的字幕组打断。阵亡将士从墓中走来问他们的亲人"我们的牺牲值得吗?"这无疑是全剧的高潮。

当年的票房奇迹,四年狂赚350万法郎,制作成本仅是零头50万。直到2008年的修复以来,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其实也是跟1916年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进行对标。而格里菲斯非常大度,看完这部电影后深受感动,并且安排在美国的发行。

所谓的"我控诉"到第三部我们才知道,控诉的不仅仅是战争本身,不仅仅是人类的贪婪、没有尽头的硝烟,而且也是伙同战争的普通人、麻木的人性。这些观点和阿贝尔·冈斯G本人的精神经历很有关系:他1917年参军,看到了太多自己的朋友失去生命,在电影中诗人发出的感慨绝非空穴来风,而是代表了阿贝尔·冈斯G本人的所思所想,本片的编剧也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胳膊。

为了让本片更加震撼,钢丝G主动回到一次大战的战场,拍摄了相当多的纪录片段落,并且用在了第三部中。圣米埃尔之战(battle of Saint-Mihiel)法美联军作战就是在1918年9月拍下的。所以说如果要重温此片的话,直接看第三部分就可以了。

非常震撼的开头是G让军队组成"我控诉"的字样,是在当时的将军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导演本人的形象也在一开始的片头中出现了。

本片的这种老掉牙的东西,比如说戏剧化的演出、手势,道具像静物素描一般呈现,虽然说十分老调,但是因为它就代表了一次大战同时期人的这种心声,所以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又因为它是电影史中的奇迹,所以是一部永恒的经典之作。

2017.7.17

3 ) #SIFF Day6#

我以前经常说一句话:“看过那时的电影(默片长片),你就会感叹自己低估了一百年前人民的智慧。”《我控诉》绝对是今年电影节我看的最好的一部电影,尽管我的观影日程还有两天才结束。昨天散场的时候有个年轻的男生说,想说的太多,这电影太牛了。对这句话我也有共鸣,因此我也只能暂时把脑中片断的感受拼凑几句,更多的留待日后一点一点去回味。

1910年代的电影长片,之前我看过的都是D.W.格里菲斯的作品,而且也是相似的战争题材(1915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1916年的《党同伐异》,后者是2016年电影节在大银幕看的),这次看过《我控诉》,第一时间就是感叹“美国佬绝对没有欧洲人民有文化”。喜爱战争大场面的美国人的电影,一下子就被这法国人的人情人性、家国恩仇给比了下去。

不过听说D.W.格里菲斯本人很喜欢《我控诉》,好吧,冲着这一点我就“原谅”美国人这一次了。

电影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一个小地方两户家庭三名中青年男女和战争的故事,通过有着人性弱点的普通人和战场的情景,把人性和战争的本质展示给人看,悲壮细腻和深邃至情交织在一起。说到这里我已经不知怎么表达下去了,为了不剧透干脆就不说了吧。

影片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男主角说(大意):“如果那些阵亡者的牺牲能使不义的人变好,那么他们所背的自己的十字架都会变得轻省。”昨天看完电影后第一个感受就是这样的作品真正在告诉人们什么叫“电影”。

最后致敬影片的修复者,以及为影片重新配乐的作曲家和编曲者(听到了反复出现的马赛曲变奏、还有巴赫的“大无”)。而自从周一看了那部关于老电影修复的纪录片,我才懂得了“修复”二字的份量。

影片的中文字幕翻译得也是特别好,感谢翻译者;还有播放字幕的志愿者,和平影都的志愿者都很棒,你们功不可没,为你们点赞(另外,和平atmos厅的大银幕体验年度最佳,没有之一)。

短评

卓別靈的從軍記和一戰開玩笑,Gance是打從心底對戰爭的憤怒,第一節是歌頌戰爭下的團結和友誼,第二節是MELODRAMA形式對戰爭打破人論關係的控訴,第三節是導演以瘋子一角尋求和平的天問,呼換在戰場死去的亡靈,質問戰爭所帶來的種種惡果,何以人還會發動戰爭,讓戰火不斷,生者如何帶著死者活下去,又能保護和平

7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去时,我是满腹经纶的诗人;回来时,我是战士,是幽灵。

12分钟前
  • 脱北达人王小帅
  • 力荐

可能哭了一个小时……想起好像是Film 101McCracken教的一个评价描述是这个电影看的时候会让你情不自禁坐到edge of your seat。看的时候旁边的阿姨和我都看着看着从本来背靠椅背,变成屁股做到座椅的前端挺着身子看银屏。然后二幕一半我就开始哭了-___- 十字架太多了虽然可以理解,和耶稣式形象

15分钟前
  • 42|o●ö
  • 力荐

我控诉!梦中仙女让落花回归枝桠,神迹在老人安眠前显现。虽然肉体被捆绑束缚,我依旧盼望世上有不被抑制的美好。我控诉!当罪恶的影子向无助的人逼近,写诗只会让我感到悲哀。人生第一堂课就学会声嘶力竭,握紧手中的枪被迫反抗。再次来袭吧,悲伤,我不会再让你找到容身之处。我控诉!天气很暖和,早上很普通。离去时满腹经纶,归来已一身戎装,死亡就是去了一个没有邮递员的地方。我控诉!乌云散去出现太阳,而我却只感到黄昏的悲伤。我控诉……

16分钟前
  • DR邬梦雨
  • 力荐

4.5星,难怪格里菲斯会喜欢,确实和格里菲斯的电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但是最升华的还是第三部分,这部分太神奇了,太精彩了,结尾超出想象却又在预料之中。。。电影这100多年的历史真是一直都在“开倒车”。。。

19分钟前
  • 秦诺诺
  • 力荐

620@和平 骷髅之舞 / 祝祷的手 / 三联春 / 镰刀拿 / 叠镜困 / 九烛昏 / 精演不足 / 纪录来补 / 眼心距 / 泥泞狱 / 比才欢 / 瓦匠悼 / 三幕不晓死生亦大事 / 百年方慕精法拙大梦 / 名解圣品

24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看过这部影片就会明白电影生而伟大。孩童时期的艺术是后世永恒的导师。100岁快乐!# SIFF 2019

28分钟前
  • sTill-Life
  • 力荐

最后一幕探索和诗性才出来了,前面未免有点图解或者电视剧。我控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面向和态度有点混乱,魂归故里的僵尸幻想立场也很难解。

30分钟前
  • bloom
  • 还行

重看。非常感动,Gance百年前就以无上的优雅完成了这部愤怒的杰作,几乎把生死之间能拍的都拍完了。这个Kevin Brownlow协助修复的经典版本尽可能地还原出被他称作“miracle film”的面貌。Robert Israel的配乐绝对的epic!!!抒情乐段(还用巴赫大无了)眼泪直接崩出来。

31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这牢固的世界,这些死者一度在这儿养育、生活过的世界,正在溶解和化为乌有。 他的灵魂缓缓地昏睡了,当他听着雪花微微地穿过宇宙在飘落,微微地,如同他们最终的结局那样,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3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完整,精致。三幕。65;55;40分钟。通俗叙事线是三位情人两个家庭在战争里的辗转。抒情框架是诗人礼赞和平与太阳的狂情。第二部分有对民族国家意识的巩固,同时又通过对法国女性的同情来反向消解。最后生者和死者隔着门窗互致忏悔和好言,仍是戏剧的集体净化。诗人三次诵诗,但第三次才显现诗的内容,真是默片最当行的用法。叠映特技的表现力也很丰富。一战纪录片片段也剪入其中

37分钟前
  • aga四不象
  • 力荐

本片艺术成就和技术高度自不必说,故此才享誉影史。阿贝尔·冈斯喜欢孔子,而我认为他对战争的控诉亦仅在于(除士兵外)享有和平的人"没有尽到他们的本分",尤其暗含了对女性的谴责(伊迪丝),而女性受到战争的侮辱被一笔带过。所以IMDB上女性对该片的平均分仅4.9,远低于男性7.4和豆瓣8.7。

40分钟前
  • 少年高
  • 推荐

如果值得,那还在控诉什么?

45分钟前
  • milanren
  • 还行

#SIFF2019第三场#尽管是法国诗意印象派初期的作品,但探讨有关战争和人性问题的深度未曾衰减。我控诉,配着激情高昂的交响乐,似乎让人找到了卓别林电影里的正义感,又让人强烈感受到其对战争的反讽批判,冈斯的幽默点不多,但这也足以启发库布里克的战争片风格,而且包括其他方面,像人物场面调度和电影的野心勃勃趋向。猫头鹰,骷髅人物,叠影效果,维纳斯的诞生,字母再设计,耶稣十字架,还有几张像是戈雅的画,这些象征性的符号,先锋性的电影手法无不体现冈斯对于表达控诉多方面内涵的用心,最后起到了超出仅仅用实景战争来展现的效果,而达到了艺术化的高度。可能由于历史技术局限,全片三幕全是固定4:3画幅摄影,记得只有一处稍微上移了一下镜头,但这些贯穿全片的印象派摄影掺杂德国表现派回忆让它具有更多的耐看性。

48分钟前
  • 热带地区
  • 推荐

在撒旦的阳光下

53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9/10。一百年前就有如此大胆和表达欲旺盛的电影,太浪漫了。两个男人爱上同一个女人,巧妙的是战争化仇恨为友谊(基情十足),又摧毁了一切。诗人最后在疯狂中控诉太阳的罪恶,雷霆万钧的结尾。贯穿三幕的骷髅,死尸复活和胜利游行的蒙太奇剪辑。唯一不满意的是片段的重复使用。

58分钟前
  • 乍暖
  • 推荐

#第二十二届上海电影节#超级震撼,给我前所未有的体验。故事是严肃的,深刻的。却又不无聊,充满戏剧张力。最让我惊艳的是:音乐与剪辑。让我体验到最初电影纯粹的视听魅力。这种魅力只有在大荧幕上才能完全体会到! 感谢电影,不断带给我最丰富的情感体验!

59分钟前
  • 留下来
  • 力荐

7.5/10。男主、男主妻子女主、诗人男二(女主小三)三人随着战争的到来与进展(男主男二皆入伍)而不断变化的复杂三角恋关系。最终男主死于战场,男二疯于战场并不久死于家乡。主题反战。影片:1、一些光影/构图/摄影是高水平;2、运用杂耍蒙太奇与表意有力的多重曝光等视听技法增强写意氛围。但作为传统故事片本片故事讲的无聊(也许是角色塑造地不够有趣,也许是叙事方式缺了戏剧性,等等)。

1小时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还行

将近三小时,前半小时铺垫有点老默片式的陈词滥调感,睡了一小会儿,醒过来发现主线的婚外情走上了奇怪的方向,于是彻底清醒地跟大家一起欢乐地看了下去,也无视了偶尔穿插的有点违和的控诉,直到最后半小时控诉的集中爆发。。结果控诉的是战死者的亲属,用是不是值得为他们而死来拷问灵魂。。这个控诉场面是很壮观,就是对象好像不太对劲。。不过主线故事还真的蛮好看的,一点都不闷,演员都很生动,小娃也可爱,小三和原配的CP简直感天动地(捂脸

1小时前
  • 橙子换马甲
  • 还行

看完想法很多,都不知从何说起。

1小时前
  • paracelsus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