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渴望爱而无缘的社会
据说,电影是看得懂的艺术,可事实上,很多导演做片子的时候并没有让你看懂的意思,比如中岛哲也。
倒也不是说他拍的片子,都让人看不懂(事实上,真没见多少人看得懂),只是在《渴望》里,我是真的在很多地方存疑了。
比如说那个整天舔着棒棒糖傻笑的警察是个什么角色,还有役所广司饰演的主角老爸到底为什么偏要找到女儿的尸体,还多次扬言要再次亲手杀死她呢?而役所广司又是如何仅从一张照片,发现女儿的初中班主任其实就是凶手的呢?至于心理医生转述,小松菜奈被役所广司施以暴行,差点打死这一段,是因为“父亲”精神分裂以及躁狂而发生的事实,还是纯属幻想,真是看不明白。
虽然是根据获奖的推理小说改编而来,不过,整个故事却只是用了一个简单的框架而已,完全称不上什么悬疑片,给观众留下最多印象的,反而是凌乱的画面,以及怎么打都不死的人。就我主观来说,这部片子很难说他好,因为,竟没有一个地方,足以让我看得喜欢,就连结尾也因为之前负面情绪的积累,而看不出意蕴。
好电影是什么样的呢?各人有各自的看法,但就我对大家的评论来总结一下,大概是看起来似懂非懂而又言之有物的东西就是好的,总之不能中规中矩,不能讲你知道的东西,否则,一定“渣”。
这就是为什么,一部只要合格的外语片,总是能得到赞誉的“一大”原因,而与之同质量的国产片却只能被骂,到底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还是简单的来叙述一下故事梗概吧。
影片里分了两条线来叙述,一条是过去,视角主要是小松菜奈饰演的女儿,一条是现在,也就是役所广司的所作所为。
影片以此来制造悬念与冲突,在一步步的揭露中,把一个父母眼中的“可爱乖女儿”,与事实中的“天使外表下的魔鬼”完全对立并融合了起来,但由于导演大胆的剪辑与拍摄手法,把我都晃傻了,还是照着时间线来说吧。
有一个黑社会犯罪组织,专门掳掠一些外貌可爱,反抗性不强的少男少女,专供一些变态蹂躏,而这些变态又都是社会上有地位有名望的“大人物”。
女主的朋友(似乎是男朋友)绪方,正是一个被他们所伤害的少男,而绪方也因为不堪凌辱,选择了跳楼自杀。
女主也正是为了帮他报仇,才接触这个组织,并且一步步深陷其中,在报复的过程(拍下这些顾客的照片)之中,还把许多喜欢她的无辜少年牵扯进来,导致了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凶杀案。
其中的一个无辜少女,是女主的初中班主任的女儿,晶子。这个才十几岁(片中暗示刚发育)的少女,也与那些变态发生了关系,而受到刺激的初中班主任,在车里将女主加奈子捅死,并且埋掉了。
加奈子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而原因则是,加奈子的母亲桐子出轨,被父亲藤岛发现。藤岛当即暴打了一顿情夫,也因此失去了工作,乃至房产和女儿的抚养权。
藤岛在得知加奈子失踪后,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女儿,这个患有精神分裂和躁狂症的父亲,每次去询问消息,几乎都是采用粗暴的手段,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女儿是好学生,而之所以沾染毒品,是被那些问题学生带坏了,其他人都该为此负责。但一步步揭露出来的真相,却让他更加癫狂,原来,自己的女儿才是导致这些同学变成问题学生的恶魔。
在藤岛追查期间,黑社会组织石丸组也正在加紧搜寻加奈子的下落,因为加奈子手上有他们的顾客的照片,一旦公布,就会有毁灭性的打击,为此,他们不惜采取杀人的极端手段,而藤岛也因为被石丸组抓住,被迫要去为他们杀掉已经不听指挥的一个“警部级警察”(也是变态俱乐部的客人)。
在对决之后,藤岛杀死了警部,并且在警察的追捕中,成功突围,还凭借着一张照片,查出了真相,找到了凶手,女儿的初中班主任,并且威逼她,要找到加奈子的尸体。
梗概得不够简单,又臭又长,甚至里面还有情节遗失等错误,但这些就先放过吧,直接略过也没关系,我还是想来说说,我从导演这里分享到了一些什么东西。
全片的焦点自然就是“藤岛”这个角色,他患有精神分裂和躁狂,人到中年还遭遇了“妻子出轨,自己失业,离婚失去房产和女儿抚养权”,这些悲催的事情,可谓是惨到家了。
而片中的他,又有哪些表现呢?刚接到前妻电话,去见她的时候,洗澡刮胡子,拿出了一套像样的白西装,可到了他原本的家一坐下,脚趾就从破袜子里露出来了。(不修边幅,对生活没热情,但又极好面子)
与前妻见面住在一起,追查了几天后,还强奸了前妻。在询问加奈子的同学老师以及同学的家长的时候,行为很粗暴,并且自称警察。
街上随便抓过一个援交妹,就要拖回家去上床,结果被黑社会抓了,还害死了援交妹。
在被石丸组抓过去的时候,藤岛又显得十分软弱,乃至龌龊,为了求生,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在答应石丸组去解决掉色鬼警部的时候,还强奸了警部的妻子。(性压抑严重,没有尊严,从凌辱女人上获得存在感,没有道德观念)
当然,还有最后,独自一人坚持挖掘,想找到女儿尸体,并且说了一番话,只要我还活着……那孩子也活着……用我这双手好好的杀死云云。(对于家庭和爱的执着,也反证了其缺失)
说到底,藤岛是一个因为精神疾病,而丧失了原有生活基础以及社会关系的男人,他与自愿单身,远离父母,不在现实里交朋友,不念故乡的“无缘者”有很大的区别,可是,在本质上,他们一样的孤独。
事实上,片中的主要人物,尤其是藤岛一家,都是这样的人,而简单来讲,其实他们都是缺乏“爱”,无论是被爱还是去爱一个人,两者都没有。
加奈子是因为深爱的绪方死了,而被加奈子称为”总是恋爱中“的母亲桐子,到片中事件发生时,却还是单身。不止如此,身为母亲的桐子,不但背叛了有精神疾病的丈夫,对判给自己抚养的女儿,也几乎可以说是当成”养一只宠物狗“那样养着,除了供养加奈子之外,对于加奈子几乎没有任何关心,更谈不上理解。
但我不是把责任都算在桐子身上,事实上,一家三口的分崩离析,每个人都有他的责任,或大或小,差别不多。说到底,就是不肯从精神上与对方交流,总是对自己太放松,让自己太自由,而又在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候,把希望都寄托在对方身上,最终导致了悲剧。
加奈子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才拥有了这种本领:说着对方最想听到的话,诱惑着对方,接着把对方搞得一塌糊涂。
而这句别人最想听到的话是什么呢?我爱你。
正是这一句话,解释了”渴望“的含义,而片中几乎每个主要角色,都是因为渴望”爱与被爱“,而被卷进了这件可怕的惨案之中。
尤其是清水寻也饰演的那个受欺负的男生,更是最极端,最典型的例子。他在学校受尽欺负,几乎已经不想再当人了,可是,加奈子出现了,她其实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爱“,只是制止过几次对这个男生的暴行,最后还借助松永的力量,让他脱离了原先一直被欺负的生活。而这在那严重匮乏关爱的男生看来,却已经得到了被爱的温暖,此后,无论是如何被加奈子出卖,乃至最后采取反抗,去找加奈子结果被人杀死在她身边,也还是那样平静。
与此差不多的还有松永,为了加奈子的”爱“,那些温柔的对待和一句我爱你,他甘愿背叛组织,即使被折磨到死,也还高喊无怨无悔。
多么可怕,却又反过来说明了”爱的伟大“,这些缺乏爱的人,为了一点点似是而非的温柔,就肯放弃自己的生命,无不是在强调这种对爱的”渴望“,有多么可怕,又是有多么可悲。
从藤岛找到松永的母亲那边的情节可以看得出来,在松永的家庭里,同样不存在爱,他们即使有着血缘关系,却等于”无缘“。
身处家庭之中,身处学校之中,在那么多人之中,却得不到一点爱,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正是这种无缘的生活,才导致了畸形的心态,对爱的极度渴望,才让加奈子这样的人,有机可乘。
陷入困境是因为被欺骗出卖,而被欺骗是因为渴望爱,那为何会缺乏爱呢?
是因为不曾真的去爱,去在乎,去把别人与自己联系起来。这样的人太自由,自由到放弃了、也忘记了爱。
加奈子并没有从父母那里收获爱,可她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则是因为与绪方相爱着,她能明白”爱“的滋味,有多幸福,但她也太自由了,她自私的轻视了别人的”爱“,把自己为爱而做的报复,都建筑在了毁灭别人的爱之上。
也是因此,她被初中班主任给杀了。
其实我不懂,藤岛与自己女儿发生的纠纷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要踹门进去,为什么女儿在他耳边说”我爱你“,他却要下如此狠手。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有精神分裂和躁狂症?
藤岛最后的执着,其实已经将加奈子概念化了,她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只是一个代表着家庭与关爱的”女儿“,就连藤岛的岳父也曾在电话里说,你不要以为藏起了女儿,就能找回家庭了。
是的,渴望爱的藤岛,对于女儿的追查,不仅仅是为了找回女儿,而是想要得到爱,得到一个家庭,不再做之前那个与周围人都没关系的”无缘者“。
一开始,人类群居是为了生存,到后来,群居的习惯让我们在精神上渴望被理解、被关爱,而这种欲望才使得一个人努力去营建自己的社会关系,无论是朋友家人情侣,都是为了让自己不至于沦落到匮乏爱的境地,才需要的。
但我们同样爱自由,而自由到过度就如同自私,自私的人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就像永远粗暴地对待别人的藤岛一样,他这样的人,与社会天然无缘,也就被孤立在了人际关系之外。
藤岛一家如此,那些问题学生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说,许多人都是如此,为了自由不受束缚,而舍弃了”爱“,与社会不再存在联系,但当自己精神上受不了时,却又极度渴望爱,甚至到了为一点似是而非的”爱“,就生死不顾的地步。
桐子的出轨,大概是因为藤岛不够去爱他,而桐子又何尝去关心过身患精神疾病的丈夫呢?他们都只是为了一己私欲,就”遵从内心“的人,等到了发现,自己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下,已经完全变坏,也还没有一点悔改之心,只是一个劲的以为”女儿失踪了“,要把女儿找回来,甚至桐子和她父亲还相信,加奈子是被藤岛藏起来了。
多么荒谬可笑,却又合情合理。
当然,片中除了主角一家之外,还有一个对立面,格外重要,那就是以色情俱乐部赚钱的石丸组,和色情俱乐部这些的变态顾客们,其中有代表性的自然就是那个把雇主都杀了的疯狂的色鬼警部。
警部在事情被揭露之后,问妻子原不原谅,结果妻子啐了他一口,他就举枪把妻子打死了。
这些人在明面上,都维持着光鲜体面的生活,但内心却充满着无处释放的欲望,他们渴望的是去做一种变态的”爱“,看上去不是一个孤单的无缘者,却其实与家人朋友,乃至于社会,都处于无缘的状态,因为,他们的内心不能够暴露给别人看,而社会也绝对容不下这种变态的人,这就是警部枪杀妻子,又最后想要自杀的原因。
与那些被他们侵害的人一样,他们都是与社会断绝了正常关系的无缘者,不同的只是,加奈子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孤独,没有真的朋友,也没有温暖的家庭,更没有实实在在的爱人,而后者,在表面上拥有着这一切,但真实的自己,精神层面的变态们,一样缺乏爱与交流。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一切,自由自私的灵魂,害怕孤独渴望着爱,却一直都在亲手毁灭着爱,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或许,这就是藤岛执着的想要挖出女儿的尸体,嘴上说着要亲手杀死的意味?
导演在画面上几乎可以说是大胆到过分的,密集的双线交叉,无缘无故的镜头转换,把整个叙事都做成了单纯的展示。配乐也很夸张,比如那段很长的关于“派对”的戏码,简直就是浮夸的MV,还有歌剧的背景乐,让我有了些出戏的感觉,好像故事发生在别处一样。
说到底,我最不喜欢的是片中所有的角色,也讨厌导演对于这些角色的处理,或许无缘无故的出现,然后无缘无故的死亡,才能让“渴望”来得更加深切。
2 ) 好片子,但是真心不喜欢,太堵了
这是一部cult片,是一部完全不让人产生任何愉悦快感的片子。
先理清一下故事。从混杂在父亲、母亲、朋友、同学、医生回忆中的加奈子的故事。(全部基于我的理解)
事情的开头是美少年绪方跳楼自杀。
父亲躁郁症,母亲出轨,被忽视的加奈子和有点阴暗的绪方相识,并喜欢上他。
然而绪方被松永设计,加入了嗑药派对,被卖给色老头爆菊且不止一次,最终受不了跳楼自杀。
葬礼上,加奈子吻了绪方的遗体,并决定为他复仇。她明目张胆的进入松永的派对勾引松永,松永一伙知道她是来报复的,但最后还是心甘情愿沦陷。
加奈子把自己当做猎物勾引那些猥琐的高官,并开始物色更多的猎物棋子。他们几乎都是被人家人忽视,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长得可爱的人。她将他们引入松永的派对,让他们染上毒瘾,引诱甚至强迫他们卖身,并拍下照片(绪方的是松永拍的)。
这些照片成了加奈子最重要的筹码,她的目的也成了催命符,黑道要追杀她,但最后她死在她的棋子的母亲手里。
加奈子为了复仇自己跳入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兔子洞,成为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女魔头,毁灭了自我,毁灭着其他所有人,并享受这个过程。
后面便是父亲藤岛昭和接到桐子电话说女儿失踪,开始寻找女儿的故事。
藤岛是个躁郁症患者,有着严重暴力倾向以及很深的药瘾。他对和加奈子失踪先关人员都采取暴力手段。随着女儿真是面目一步步揭露,他的暴力指数也开始升级。
他其实一直清楚加奈子很扭曲,加奈子在复仇过程中迷失,面对暴躁的父亲,她作出勾引他的行为。然而作为父亲的解决办法直接暴力殴打,甚至下了杀手。
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加奈子比他了解的还要扭曲。一方面心痛,加奈子曾经是个乖乖女,桐子曾经很温柔,美好的家庭分崩离析,是他一手作的。一方面暗自兴奋,加奈子嗑药滥交犯罪,玩弄人心,她比自己更加禽兽。
女儿是个垃圾,因为他自己就是个垃圾禽兽。他自己也是个三观不正,没有心没有灵魂的空壳,唯一的执念把那个流淌着自己血脉的禽兽挖出来在杀死在埋掉掉。在他女儿身上,他看到了自己最丑陋的一面,他想杀掉的估计是他自己。
藤岛最后威胁女老师,说绑了她女儿要她找加奈子尸体,其实并没有的。晶子小妹妹在女老师和藤岛对峙的时候快快乐乐回家去了。只要女老师跑掉回家,就会发现藤岛在虚张声势而已。
片子分两条线,拍摄剪辑手法都不一样。父亲线,从藤岛这个精神病的视觉来看,时不时发生令人眩晕的闪回,真的如同嗑药一般。女儿线从炮灰的视觉,从开始唯美小清新到迷乱到黑暗。非常有特色。个人觉得挺好的,我能接受这样的手法,并不觉得乱,也没觉得对理解造成影响。
片子里那些撒血浆的地方其实挺小儿科,并不恶心。让我觉得恶心的,是男主谈话时无差别暴力对待所有人,男人、女人、男孩、女孩、黑社会、普通人、老婆、女儿对他来说都是没差别的,可以随意动手,可以任意欺凌。他殴打松永的母亲,殴打加奈子同学,强奸自己前妻,几乎杀死前妻的外遇对象,几乎杀死女儿,后面又强奸别人的老婆,绑架他人。他似乎很厉害,但是他自己在真的暴力黑社会面前却是懦弱不堪而可笑的。为了自保说出加奈子和他无关的话,为了自保破坏去杀人。在警察后辈面前完全是一个被摆弄的棋子,虽然屡次逃跑,但始终被人戏弄。
这样一个人居然怎么也打不死,实在堵得慌。受了再重的伤也能原地复活,太不公平了!!最后女老师刺中他的时候,我就差叫好,可他不死,女老师用铁锹敲他的头,最后还是不死。到结局,对男主的厌恶都无法宣泄,全片看完累积了太多负能量,对这片子完全喜欢不起来。
3 ) 短评字数不够了......
如题,想到啥说啥的纯个人记录,有强烈主观好恶,无任何把观点强加于人的意思。另外声明我不是中岛饭但是也不是中岛黑(告白的分镜有意思也挺好看)。
预感这条目在国内能看之后因为赞否两论会成口水战场,请慎读。
1.电影没什么好剧透的,预告片几乎把所有看点都放进去了。预告片悬念有二,一是加奈子为什么被称作恶魔,二是失踪的加奈子到底去了哪。电影对这两个悬念都有解释,可惜这两个答案都充满了既视感,还有种莫可名状的鸡婆感。
2.电影里一直在扑杀和死人,暴力描写也相当过激(过激与否感受因人而异)。尤其是肢体切割的效果音和血糊的效果(对比园子温的“稀”,中岛的血糊很“稠”很有真实感),有点惊人。前30分钟我以为这些暴力描写都是电影的伏线,或者会对剧中角色塑造起到辅助作用.....到后半发现,咦?好像跟主题或人物内心挖掘也没太多的关系......于是我开始觉得心,好,累=v=
3.故事讲的太糟糕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弱点。除了摆出一副“老子帅吧~”的得意脸之外,看完不觉得中岛有任何想要挖掘人性黑暗的意图,也不知道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暴力的背后空无一物。
4.CM导演出身的中岛在映像表现上的功力还是一流的,支离破碎的分镜很有速度感。但也就是在前30分钟觉得有意思。配上永远连绵不断的BGM,电影很像一部120分钟的暴力MV。
5.演员都很棒,役所广司小田切让妻夫木聪中谷美纪都是挥汗如雨般的卖力劲,小松菜奈也非常非常美。但从头到尾役所都只是在马景涛式大吼,妻夫木也只是在舔糖痴笑。一群好演员都在陪中岛玩暴力影像游戏,看着有点悲从中来。
6.渇き是6月27号在日本上映,一开始的一周(还是10天?)之内学生电影票优惠到1000块日元(一般人是1800日元),所以我看的那场大部分都是学生。真的无法理解配给方的思维方式,是想锻炼年轻人对无意义的暴力扑杀肢解电影的承受能力么?反正散场之后,听到好几个大学生样子的男生都在说“真的很糟糕”“绝对没办法推荐给别人看”......=v=
7.虽然打了两星,但这电影也就最多两星。短评里有位同学说最后电影评分要低于8.5就要切小丁丁的,我看~好~你~喔~
4 ) 孩子的渴望
这部影片开始的杂乱无章反而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剪辑得好与坏还真是因人而异。至少在我看来,还算不错。
几年前看过告白,没怎么认真看,甚至没看完整,就是觉得对于青少年的问题表现得太夸张,也就兴趣了了。现在看渴望,似乎是相同的题材,却有种新鲜感。可能我真的长大脱离那个群体了吧,又或只是心境不同了。
不得不说,无论是告白还是渴望都对青少年的心态拿捏得很好,夸张就是为了表现他们有些极端的想法。虽然只是孩子,但也有一定的力量能够伤害到身边的人,同时对自己的伤害可能更大,大到心理上无法承受却又无助,只能打碎了牙往嘴里咽,难免消化不良。谁没犯过错呢,可想象中大人的态度似乎更加可怕,弱势的一方永远是被欺负的,不到迫不得已谁会去寻求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的帮助呢。而青少年本就一无所有,可能也不存在迫不得已的时候。
而大人又是另一种心态了。我在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个朋友比我小一届还在幼儿园,有时放学我们会一起玩,因为幼儿园离我们特别近,偶尔我也跟过去,可毕竟是小学生了多少有点难为情,所以去得少。有一次打闹着玩有个小班的小朋友找上我,我很为难,也就让着他点随便打打。结果他的妈妈看到,过来斥责了我一番推搡了我几下,我不懂只是觉得自己可能应该内疚吧。
这件事我没对谁说过,后来我发现我才是被欺负的那个,可我也自知这种公道讨不回来。大人确实是渴望保护自己孩子的,但却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至于对错,他们的行为是不是孩子希望的,则无关紧要一样。他们只知道自己付出了很多,并且相信这是有用的。
影片的结局部分难免落入俗套,原来导致他们女儿失踪的竟是女儿的老师这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却也在情理之中。用整部影片渲染加奈子的无所不能,有如魔鬼一样,最后却死在一个普通人手里。说到底,加奈子还只是个孩子,在日本距离成年都还有4年之久。她犯了错,但罪不至死。她渴望的没人能给她,渐渐生出了绝望。既然绝望了,那也就无所谓了,怎么样都无所谓,可以肆意而为。但最后老师杀她,她还是不理解。究竟为什么被杀,明明与老师女儿的事情是你情我愿的。
孩子渴望能与自己平等相处,理解自己,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家长。这并不算太难的要求做到的人却不多,确实是值得反思的。
5 ) 剧情薄弱,血腥,和无意义是豆瓣对一部cult片最大的赞扬!
看了这部片子觉得真的很赞,中岛哲也算是什么风格都尝试了,终于开始抢园子温的活。其实觉得他本来就很适合cult,在以前的片子里往往都有cult的影子。但是到豆瓣上一看影评,大把的评价不是赞扬中岛哲也的剪辑有多么妙配乐有多么棒,场景的选择,甚至每片血浆喷洒的位置多严谨。反而是大多数都在批评,说的无非几点,故事薄弱,叙事不好,血腥,没有深刻意义。
如果是几年前,豆瓣上我看见这种评论可能没什么太大反应,一个聚集小清新的地方自然不会对cult片多有感,cult都不像喜剧,恐怖片一样打着标签,分不清的人看了自然不喜欢,就好像我看微博上那些伪科学+耀眼编成的心灵鸡汤段子一样会感到作呕。人各有喜好,这种东西不强求。
现在情况又不一样,预告片摆明是要拍cult,而观看者也都是冲着cut来看的。昆汀早就变成国内人尽皆知的导演了,园子温的名气也在看日剧日影的人群中越来越高。于是,你动辄就会看到,明明是不怎么看cult电影的人,动不动就来个差评,然为了展示自己的逼格就来几句,这种cult片,还不如园子温的,还不如三池的。这种说法就和某些人一听地下摇滚就叹气,说你听这个不如听魔岩三杰啊,不如听枪花acdc一样……我可以说是小学生行为么?而且真的要提,也应该提寺山修司啊……
有人说这片子就故意喷血,受不了,一句话,这辈子不要再看cult片,《渴望》的血浆绝对不算多,而且大部分血浆喷溅并非直接喷出,而是以“含蓄委婉”的镜头表现出来,而且血迹的位置,形状,肯定是精心设计过的,往往能和背景融为一体,构造出一幅很美丽的画面。
有人说演员脸上总有血,看着不舒服,所以好片子就要像偶像剧一样,杀了人,被人打了,第一件事是洗澡洗脸换衣服补粉底,再出来继续调查女儿失踪的真相么……?
叙事差这一点,导演从头到尾在兢兢业业地讲了这一个有趣的故事,从疑云密布,再一点点抽丝剥茧,从不同人的立场帮助爸爸和观众完善对女儿的认识,最后揭露真相,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说叙事手法,我觉得和《超脱》类似,但是没有人敢批评超脱不好,为什么呢,《超脱》文艺啊!男主帅阿!
另一种所谓说剧情不好的是因为“女儿就这么莫名其妙得跟黑社会混,变坏,最后草草死去”是不行的,缺乏反转,不够狗血,一个好的剧情是‘为报童年灭门惨案,初中女生一人潜入黑社会,几年后终成大姐大,却发现黑社会老大是她亲爸’。
还有人拿这部片子和《地狱如此恶劣》作比较,很奇怪,这两部片除了血浆量都很足以外,没太多相似之处。大家都知道喜剧种类很多,恐怖片种类很多,没人会拿《咒怨》和《死亡日记》类比,也不会有人认为
也不会有人拿《幸福来敲门》和《喜剧之王》类比,因为知道不一样,但是在他们眼里,所有的cult都是相同的。
然后就有人说这电影拍的没有意义。我不知道指的意义是什么,因为在我眼里所有动作片,推理片,恐怖片基本都和“意义”两个字沾不上边。《白夜行》有什么意义?《告白》有什么意义?cult片里,是你们说的昆汀电影不停强调“哎老子是个混蛋,老子还恋足”有意义,还是园子温的电影从头喊到尾“我要看内裤”“我要拍电影!”有意义?
不少人说,既然有暴力,就要体现出人性的黑暗,这部片子没表现出来。是中二青年么,《东京食尸鬼》《寄生兽》看多了是不是,《行尸走肉》洗价值观了是不是?不是说深刻的电影就一定要表现人性的黑暗,起码这部电影就没这个打算。也不是说暴力就和人性黑暗有关,那是人的本能,这世界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探讨,不仅仅是人性黑暗与否。
cult电影更倾向于试验电影的一种,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意义,《杀人轮胎》是个典型的例子,你告诉我意义在哪?《穆赫兰道》意义又在哪?
而好脾气的中岛哲也本身是想把片子拍的有意义的,影片从头到尾,疯狂版等待戈多式叙述,和几个视角不停切换的剪辑给足了观众对每一段情节去感受,想象,思考的空间,但是仍然有人说没意义,为什么呢,因为演员没喊出来电影的意义所在!。
影片一开始引用了让.谷克多的一句话(其实纵观电影也知道中岛哲也根本就是在贯彻让谷克多的‘影像句法’):认为某个时代混乱只因看者精神混乱。这句话可以类比,认为某部电影空洞,看者可以先考虑下是否是自己精神空洞。
本来是想写正经的影评的,看见别的评论不爽,不写了,想看懂的看几遍也会把他看懂,不想看懂的怎么说还是会骂。就这么着吧,五星打分太过了?或许吧,三四星应该比较妥帖。但是我觉得既然给这剧一两星,把他等同于国内一个月拍的恐怖片,那五星也未尝不可。
一部cult电影,豆瓣这种“症能量”和伪文青聚集的地方,骂的越多,越是对作品水准的褒奖~
结束~
6 ) 中岛哲也的坏喜好
三年之后,中岛哲也还是那么坏,他把一切弄碎然后拼凑在一起,主线是有的,只不过让你因为混乱的剪切头晕目眩,神经得时刻绷紧。这样的方式让你学会回忆思考前头的每一个伏笔而不是总让大脑领先于剧情,中岛哲也的目的是想暗自偷乐:不要以为你可以沾沾自喜预先看透谜底。(当然,预先读过小说可能就不会这样觉得)而实际上所谓的谜底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甚至我们看到了最后也没有体会到心脏想要的那一重击,就好像明明前头的每一回暴力、揭示、真相的推进都是在为最后情绪爆发而做蓄力,并且你也感觉到自己快要达到那个点了,然而快到最后一切却戛然而止。哦,这时你明白了,你想要的故事真相就只是一个天使外壳下的恶魔少女所做的复仇,而后她被复仇之路上所害之人的亲人杀死了。你以为你会看到的反映人性的震撼感动及说教甚至是少女的反转及隐情这些东西统统都没有出现,到结尾处就是一个恶警父亲在自己对亲生女儿纠结的爱与恨之下的最后挣扎。
的确,中岛哲也用他的混乱剪辑营造了充满悬疑气氛的开头,还算紧张的过程,而在结尾处他停止了继续闪回切换,似乎他也疲惫了决定放慢性子把最后一点故事讲完,我们觉得结尾平庸是因为前头的力度过强节奏过快,我们被太多赤裸裸的暴力冲昏了头脑,以致于电影的整体节奏一放缓少女一死这位重要主人公的命运一旦得到昭示我们就大吐一口气放松了神经便再无更多精力集中于最后结尾对故事所蕴含的深层次东西的表述。并且一部分人对少女就这样平淡的死法觉得后劲儿不足,在这样的失望下更使得他们无法过多的思考父亲在那里是非要挖出个什么劲,只觉这个老不死的,赶紧一枪崩了他得了。(笑)其实结尾想要表达的东西是有的,这位恶警父亲知道加奈子确确实实是死了但他还是要毁灭关于加奈子的一切,毁灭超出肉体以外的关于灵魂的东西,他觉得加奈子恶的灵魂没有消失,他清楚明白自身的暴戾与女儿自我堕落中的冷酷无情是有纽带关系的,自己的体内还流着与加奈子一样的恶魔血液,所以他觉得加奈子没有死,她还活着,活在各个地方,只要他自己还睁着眼在呼吸有知觉有触觉那么加奈子的这份存在便无法抹去。亲手再杀她第二次到底是为了彻底摧毁自己心中的恶还是因为认清无法毁灭而单纯的发泄,这是留给观众思考的问题,我个人是更偏向第二种的。
正是由于中岛哲也的坏喜好,我们对这疲软无力的结局感到难受。由于他的剪辑手法为整部电影定下了一个荒诞疯癫的故事基调,使得结尾处的沉重内容实在难以再用那套手法去表示。结尾我们需要专注这位失败父亲的话语他的举动他的神情,所以再用大量的闪回切换会模糊焦点,显得嘛,不太严肃。而脱离了这种手法,只在短短的五六分钟内我们难以进入那样复杂的情感世界中,体会不到自也懊恼着急,想骂片子装b“干啥使的,老子屁也没弄懂”,诸如此类的心理也是不难理解。
到此为止,这就是中岛哲也在过了三年之后回馈大众所选择拍摄的故事。深町秋生的这部推理小说如今在中国出版,封面以及宣传语上都有打着“导演中岛哲也爱不释卷”这样的标语,到底中岛哲也是不是真对这部小说如此喜爱我无从得知,但这部小说确实是中岛哲也为表现自己的拍摄手法会选择的故事。想要表现本人一贯巴洛克风格,没问题,里头有派对的内容,有青少年之间盎然的情欲,还有少女,一个披着甜美外衣的樱桃炸弹,当这些元素都有的时候,中岛哲也当然不会放过用他自己的色彩美学去装饰这些内容。老实讲,作为一个女影迷我被里头华丽的色彩画面晃花了眼,我个人十分着迷,甚至于血腥处的色彩光线结合都让我觉得残酷,凌乱却美。感慨下在这一方面同样是让我爱不释手的中岛哲也的“坏”喜好。
不用在看完后疑问中岛哲也为何要用如此戏剧的手法讲述这样一个没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事实上你仍在前头的一半剧情里都跌入了中岛哲也所设下的局,至少我是
7 ) 《渴望》剧情时间线梳理
最近刚刚补上中岛哲也14年的这部作品,感觉是一部带有中岛强烈个人风格以及cult色彩的上乘之作,但看豆瓣上评分颇低,与《松子》《告白》差距很大。本片剧情采用双线推进,高频度的使用交叉剪辑,以及中岛一贯的叙事方式,使部分观者产生理解上的困惑。因为电影中出现了多次时间点提示,下面仅就剧情方面,依照个人理解按时间顺序作一个梳理,欢迎探讨。
-----------以下全部是剧透-----------
影片主线以患躁郁症的藤岛(役所广司)为主视角,讲述其对女儿加奈子(小松菜奈)的寻找,以其对真相的逐步揭露推动情节发展;支线以柔弱炮灰男同学(清水寻也)为主视角,讲述其对加奈子的追寻,展示加奈子是如何走向毁灭之路。先说一下相对简单的支线:
支线发生时间:主线剧情的三年前,加奈子初中时期
0. 初二时加奈子喜欢的男生绪方不堪校园凌辱,跳楼自杀。此剧情发生在支线开始之前,从众人叙述之中道出。由于在家庭中长期被忽视,再加上绪方事件,推动加奈子走向堕落。
1. 炮灰男出场,因为他对之前的事一概不知,推测当时应该是初三。炮灰男备受凌虐,只有从加奈子处能获得希望。被加奈子数次出手相救后,以为自己获得重生,不能自拔。
2. 炮灰男受加奈子之邀参加迷幻派对,嗑药后惨遭爆菊,痛不欲生。
3. 炮灰男遭受屈辱后内心崩坏,偷袭加奈子的死党那美(二阶堂富美),割其耳,伤其脸,问出加奈子的秘密住址。
4. 炮灰男对加奈子咆哮,幻想破灭,但终于不忍对加奈子下手。小田切让穿着帆布鞋步入,出手,炮灰男毙命,支线剧情结束。此处虽然没有给面部镜头,是小田切应该比较确定,因为他在主线中与藤岛对决时,穿着西装配帆布鞋,让人感到一定的违和感,看来这搭配也非随意而为。而小田切割喉时,戴黑色皮手套,用黑色短匕首,与主线部分情节有呼应。至于杀炮灰男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加奈子开始有点喜欢他了,“喜欢,所以杀了他”。
主线发生时间:2013年8月,加奈子高中时期
0. 片头,2012年平安夜,大雪纷飞,处处一片安宁祥和,小田切与其妻子正在教堂祷告。藤岛的妻子(黑泽明日香)在车内偷情,被藤岛撞见,痛殴奸夫。同一时间,毒瘾难除的那美独自站在大厦楼顶,眺望远方灯火,然后纵身跳下。之后藤岛与妻子离婚,次年1月从警察局辞职,独自居住。
1. !!!核心剧透!!! 8月9日,加奈子路遇前班主任(中谷美纪),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挑衅,班主任刺杀加奈子,将其埋尸荒野。加奈子的失踪,引发了后面一连串的血案。
2. 加奈子失踪后数日,便利店三人被杀。死者中眼镜男属于加奈子组织,由于其具备摄影技能,那些机密照片很有可能出自他手,被杀的原因推测是为了询问照片或者加奈子下落。另外两名死者不确定是否与黑帮有关,有可能只是陪葬。杀人者是小田切让,在刺杀眼镜男时,出现其戴着黑色皮手套的手。后来警察询问藤岛时,拿出一张行凶的黑色匕首图。手套与匕首与小田切在支线中的装备一致。
3. 在保安队工作的藤岛作为凶案现场证人被传讯,棒棒糖警探(妻夫木聪)向其展示了可疑人员照片,其中包括耳钉男松永。
4. 藤岛接到前妻电话,来到自己往日的家中,发现了加奈子持有的药品和昂贵衣服及病历,开始寻找加奈子。
5. 藤岛找到加奈子的高中同学桥本爱和平头女孩长野(森川葵),看出长野也嗑药,但没有得到更多信息。
6. 藤岛造访医生(国村隼),没有得到太多信息。
7. 藤岛找到加奈子的几个初中同学,得知了女儿与吸毒女那美过从甚密,还发现了耳钉男也在班级名册里。
8. 藤岛探访前班主任,得知那美已死,也确认了女儿在初中时就开始行为不轨。在与棒棒糖警探确认了耳钉男的身份后,遂将耳钉男定为调查对象。
9. 藤岛到耳钉男家找人未果,却在路边遇到了耳钉男,但被其同伴拍晕。此时耳钉男一伙遭遇另一伙人的袭击,耳钉男被抓走,藤岛只是吃了白毛小子(叶山奖之)一脚。根据后来赶到的棒棒糖警探所说“松永的同伙和XX组的人都在追杀他”,这伙人是耳钉男的同伙或者敌对势力XX组。
10.藤岛再次找到桥本爱逼问,被桥本爱电击。
11.藤岛抓了一个杀马特妓女回家,在门口被伏击,对方让他交出“东西”。此处没有给出完整面部镜头,但从下巴上那颗帅气的痣来看,应是小田切让无疑。
12.桥本爱上门找到藤岛,把长野保管的钥匙交给他。两人赶到长野住所时,长野已经遇害。此处行凶人不详,从前后关系来看,推测是抓住耳钉男的一伙人从耳钉男处问出了长野的可能性较大。
13.藤岛取出照片,寄了副本给棒棒糖警探,却遭到围捕。藤岛逃出后根据照片找到医生并进行逼供,引出了“赵”。因为医生有药剂技能,推测其有为“赵”团伙提供药品的职责。
14.白毛小子一伙人在路边抓到藤岛。藤岛被一顿暴打之后,得知了加奈子与赵一伙的关系以及黑帮寻找加奈子的原因,到此处疑点基本均已解开。黑帮杀死耳钉男,并把小田切一家的照片给藤岛,让他去复仇。从此处黑帮对“赵”及小田切的敌对态度,这伙人应该是与“赵”对立的XX组的人。
15.藤岛冲到小田切家施暴(话说小田切的妻子好美),随后与小田切对决。两名大牌演员以不死之身展开恶斗,再一次姗姗来迟的棒棒糖警探坐收渔利,并杀小田切灭口,藤岛逃脱。
16.数月后,2013年平安夜,藤岛根据前班主任女儿晶子的照片找到前班主任,逼问出了女儿失踪的真相。两人上雪山挖矿,全剧终。
纵观整部电影,剧情本身并不算复杂,且不少细节都有前后照应。只是频繁的闪回,两条线不停来回变换,以及中岛惯用的丰富的表达方式,诸多表现迷幻、嗑药、躁动的场景,大大增加了电影的凌乱程度。尽管如此,其中的很多剪辑都是非常精彩值得称道的,比如:藤原在最后奔赴女儿的秘密住所寻找真相之时,炮灰男也奔向那儿寻找加奈子。这个被称为恶魔的女孩,就在那个房间里,静静的躺着,那一瞬间,你能不能分清,她到底在等谁?
剪辑太乱,镜头分镜拍摄手法层层递进,随真相的水落石出慢慢渲染,但是,人物刻画和人性描写略苍白了点,全员变态太巧合,导致看完真相后对结局的发展理所当然,铺垫太高结局反而无味了。Ps这剧里的配角个个都是我的爱啊!!小7疯癫,让叔帅气,汉子爱霸气,白富美继续变态,中谷姐姐演技又大爆了~
下妻,松子,告白,渴望。或纯真,或痴迷,或疯狂,或神秘,中岛哲也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为各色女性树碑立传,究其一点,无限放大,不及其余,让人过目难忘。仿佛曹公写红楼,是为使“闺阁昭传”,令天下皆知闺阁中历历有人,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如彼裙钗。其形虽异,其质则同。
确实有点园子温的味道,重口味的情节以及对传统家庭观的恶搞或反讽。其实从风格上,超爱这片,非常喜欢那些炫技式的剪辑、不同风格的转换,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花样。只是这个剧情实在太WTF了。几个演员表现都不错,小松菜奈真亮眼。妻夫木聪的角色也好玩,放在片子里特别大的反差,凭什么啊的感觉
前半段炫技還爽快 後半段說教裝逼就洩了 所有人口嫌體正直 BGM和當年milk用得異曲同工 不過刻意了很多 小鬆菜奈除了一副睡不醒臉的膽子大其實沒什麼演技誒 橋本愛和中谷美紀都是來還人情債的 幾段強姦戲好評
看完以后感觉全是疯子,特别想看看原著怎么写的。看了原著,觉得电影只拍出了原著的一半,书里那种压抑和绝望的感觉完全没有,在电影里只有疯狂和神经
看告白还以为导演逼格高,现在看不过如此
太!难!看!了!后半段看得我火都来了…
先粗略简短地表达一句:真心喜欢这种分崩离析的疯狂 剪辑师的手已酸断 脑已烧坏 心疼啊哈哈哈
一句话点评《渴望》:中岛哲也不但抢了园子温的题材,还把园子温的御用演员黑泽明日香、二阶堂富美都抢来了,打打杀杀,破罐子破摔,肠子都出来了,耳朵都割了,可惜还是拍失控了。形式大于内容,鲜血与暴力没解决人物的性格问题以及心理轨迹,一堆好演员白白浪费了。
【HKAFF】只剩下碎镜头大特写的MV美学,情绪不够吼叫来凑,中岛这次彻底玩崩了。妻夫木聪真的不是从三池的片场跑来的?
以后中岛哲也是雷区
片名建议用「饥渴」。要么就是译片名的这人还没看过这片。渴望什么了呀。毛也没有。故事讲得太不利索。人物形象也不立体。各种虐各种杀,都因为没有可解释的意义,显得枯燥无聊。有些失望。另,妻夫木聪被车撞两次都没死,导演你想干什么!
唯一的惊喜是小松菜奈!中岛全片オナニー严重,只是辛苦了役所广司吼得石破天惊,妻夫木聪在一旁疯癫痴笑,而小田切让则被OOXX......
每个人都是神经病。色彩节奏演员表现都非常棒,故事本身也环环相扣散而不乱。如果没有最后一段破坏了整个飞驰感的话绝对五星片。小松妹子在海报里一般但片里真是纯情又狂气超有说服力。总体而言是跟告白一样看完难受得要命的好片。
导演非常努力想要拍血腥暴力片,大概用了几顿番茄酱,但是片子的人物只有棒棒糖警察比较有趣,缺乏幽默感、美感和恶趣味的血浆片是没得可看的。而且这部片子有两大谜题:1. 人为什么打不死。2. 车子为什么撞不坏 想请导演解释一下【×
中岛哲也从不在乎暴露自己广告导演的出身,而且这么碎片化的剪辑依旧不影响故事的叙事,有风格总是好的,一看就是中岛哲也出品。小松菜奈真真美;小7的角色很新鲜;役所广司演太辛苦
中岛哲也这次在剪辑上的尝试有点走火入魔,镜头随着真相的推进不断的切换场景,时间点的选择很显功力,但剪辑上使用大量的近景和特写,这招实在疯狂到让人很不适应,B级片风格的血浆和暴力还不时的出来雪上加霜。当剪辑碎了一地,情绪和节奏也跟着没了,役所广司再吼下去就成赵又廷了。★★★
稍微有一点点拖,但还是个好邦画。再次感叹日本15+这个尺度,竟然还有学割。。。尤其坐在一群高中生中间看完以后,就感觉这个国家真的完蛋了。。。。orz
中岛哲也是注重逼格的,不过这些零散的叙事、镜头只有逼,没有格。换其他导演可以打三颗星,中岛哲也只想给他打两星。
此片可入选年度WTF之一。日本人变态起来真的让人很无语,一边黄暴一边装B时间还特码长,晃得我差点吐了,导演学昆汀什么鬼,演员基本摆拍,台词唧唧歪歪,剪辑浮夸散乱,配乐特别脑残,逻辑君都被狗吃了?鄙视这种站在成人视角卖残酷青春的电影,扭曲如里面大骂青少年是垃圾却渴望操翻他们的猥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