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深入世界上伟大博物馆之一——伦敦的国家美术馆的纪录片。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拿出来,那么这个世界就是理想国;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被迫不得不把不好的一面拿出来,那么这个世界可以会是地狱。 我经常在观察这幅肖像画的时候感觉,这是一个年轻女人,完全掌握自己的能力,非常智慧,她公正地看待这个世界,而且对一切将要袭向她的事情都有着充分地准备, 这是参孙和达丽拉的故事,旧约里讲的是腓力斯人多么地想要打击以色列人的势力,尤其是击败参孙,让她去勾引参孙,因此他们才能打垮以色列人,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间谍故事,一个美丽的间谍去和敌人睡觉,在圣经中,我们多次听到这个故事,她打扮的非常漂亮地去了他的驻扎帐篷,想要找出他战无不胜力量的秘密,他一次又一次地撒谎了,但是他对她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一次又一次的相会后,他最终告诉了她--来自上帝赐予他的一缕头发。你被你的人民、你的部落、你的国家派去,假装一个友好的人,从敌人那里获取秘密,一开始,敌人就是敌人,但是当你和敌人喝了几次酒,吃了几次饭,聊过几次天之后,你会开始对敌人有不一样的感觉,假装的东西会慢慢变成真的,它会扰乱你的心绪,我想鲁本斯,这幅伟大的心理表现作品的创作者,知道达丽拉心里所想的,她假装爱着参孙,可能最后真的爱上了,最后她和参孙上床了,他睡着了,这有可能发生,她知道他的欲望得到满足,会直接导致他的死亡,腓力斯人直接涌入打开的门,火光闪耀,倒映在战士们的盔甲上,我们能看到这个密封的窗帘,紫色,深紫色的窗帘悬挂着,她斗篷的金色,都使得这幅画丰富而又强烈,加上各种光源,还有这个隐藏的理发,这个老妇人拿着这个蜡烛,非常小心地,理发师在剪第一刀,我们看不到达丽拉得意的表情,她不会说,“太棒了,逮着你了”对吧,她温柔地趴在他身上,可能表情很沮丧,我不会告诉你她在想什么,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她的身体在向后倾斜,她的另一只手,也就是左手,温柔地放在参孙的背上,但是另一只手远离了他,这确实是一方面是这样,另一方面是那样,长时间以来,她一直在努力引诱参孙,就像任何一个人,都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一样,这是很让人沮丧的事,意识到这个与她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男人,将要死去,而且直接是由她造成的,她,我一直有点犹豫用这个词,她背叛了他,但是她肯定在心里自认为,不,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国家,如果我不这么做就是背叛我的国家,这事关背叛,关乎整个部落,整个国家的希望,关乎任何一个置于此种境地的人可能所想的,但是相像一个如果是你,走进了布格尔迈斯特的家,在他的壁炉上看到这幅画,你和布格尔迈斯特一道站在那里,背后有一幅巨大的,达利拉的画像,她的胸部裸露,你会说什么呢?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它包罗万象,这不仅仅只是线条和色块,这是生活,是音乐,是电影,是哲学,是数学,是科学,是文学,你热衷的一切,都归结于艺术。 一幅画可以以光的速度为你讲述一个故事,欣赏一幅画是需要时间的。 其目的在于让你在欣赏完一副画之后,能从我身边的人那里感觉到更多的爱。
长达三个小时的记录片,没有背景音乐,导演用非常中立的视角记录了发生在馆内的方方面面。你可以听到美术馆中嘈杂的人声,有讲解员启发式的解说,有工作人员开会时的讨论,所有的所有,你仿佛就站在他们旁边,倾听,注视,思考。虽然只是馆内无数日常的一些片段,但是你能从中窥探到场馆的运营,布展的方式,油画的修复,以及,那些画背后的故事,历史,情绪。最喜欢的有三个片段:1.给小朋友讲解贝利尼的画的那位讲解员说到,艺术与数学不同之处在于,数学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艺术没有永远唯一正确的答案,虽然艺术和数学是相关联的。2.有位讲解员说,和音乐,电影,文学不同,通过绘画讲故事是不需要时间的,它用光速为观众讲述故事,它是一个定格的画面,突然就感受到,这些画作有多么伟大。3.应该是美术馆中的互动活动,参与者们在一起描绘裸体的模特,老师和一位男士在讨论,人体的美感,拨除一切外在的东西,当人体最原始的样子展示在眼前时,没有羞耻,只有美,线条美,力量美,光与影,明与暗,你会突然感叹,造物者是如何创造出这么美的存在。影片结束,一切归于平静,可是那些伟大的画作仍然在黑暗中,诉说着不为认知的秘密,历史依然在暗流涌动。
除讲述艺术本身外,也呈现了艺术世界里的很多对立:在艺术的安静表面之下,仍潜流着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世界。这一点特别意味深长。比如:保守的馆长与平民化的PR;寻找华托画中乐谱的研究者与头绪不明的事实(最后馆方研究员还向女宾小flirt了一下);看似最孤独的修复专家却发现了伦勃朗最有趣的秘密;VIP访客在提香作品前讨论着不痛不痒的上流八卦(而这可能恰好暗合了提香的某种动机);画框制作师向一群vip介绍名画的檀木画框(而这可能是他最得意的个人发现),他不善言辞或紧张无比,与雕刻木头时的自己判若两人,而看他那些听众的反应,似乎还不如木头自然。馆长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在介绍《Triumph of Pan》时,他说:普桑的画是给极少数学识渊博的人准备的,而“个人而言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这幅画”。(John Berger一定会对此感到非常不屑)
影片结束,电流声停止,让人感觉刚才的观看是那样真实,而安静的周遭反倒变得怪异了。
当又有一个陌生人对你说:“导演先生,我们这有一个有关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纪录片题材,您愿意为我们拍摄一部纪录片吗?”这时你会如何回应?像回应拍摄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室那样爽快吗?这难道又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先让我们做个对比。
灵长类作为活体动物的镜头感一定强于静止的画面,并且它还是一种与人类看上去相近的生物,与人类自身产生关联性想象的空间随时存在。它们的一举一动牵扯到人类对其他物种,乃至自身的思考。而国家美术馆这样的静物,除了艺术品,观众和美术馆工作人员这三种人,看似很难超越。这是吸引我看这部纪录片的地方,怀斯曼这次没那么好运气了,他面临一块硬骨头。再者,他的摄影师也没那么好运了,抛弃了16mm胶片,拿起5D的结果会是怎样?他的画面依旧可以如此严厉的审视吗?5D,或是任何数码摄像机对拍摄严肃电影都构成不小的挑战。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看完了《国家美术馆》,结果令人震惊。如果我给《灵长类》打4星是因为他多少讨了题材的巧,加上他手上令人羡慕的16mm胶片的话,那么《国家美术馆》则是精妙绝伦的。纪录片由此证明自身并不仅仅是画面的艺术,更是一种思想。画面只是到达这种思想的道路。有限的画面可能完全可以被克服甚至被完美利用为构成思想的零件。当然,关键就是此思想作为该片的统领地位,假若没有此思想,别说三个小时,《国家美术馆》那有限的拍摄场景,30分钟的时长就可令导演捉襟见肘,败下阵来。那么,又是什么思想能够使得《国家美术馆》最终成立呢?
虽然我不喜欢齐泽克,但在这里我还得利用他的话来引入我们对此主题的探究。具体他怎么说的我有些模糊了,也许不大准确,但大意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是唯一的现存的神权意识形态,以此来平衡资本主义世俗价值。资本主义世俗价值便是指类似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这样的论调。而国家意识形态不谈这些,他谈类似“中国梦”之类的话,以此赋予其存在的合法性。因此国家是某种超世俗的意识形态的现世化。这种超世俗可以是马克思主义的,也可以是基督教的,或者是“中国梦”的。否则,国家便会坍塌为资本主义的附庸,除资本主义自身的法则之外再无其他法则。这一点在专制国家尤为明显,就如同曾经的教会垄断对圣经的解释权一样,只有国家有权向民众解释其意识形态,而民众无权加以质疑。
那么在作为民主国家的英国,情况又是什么样呢?显然他们不能拿出一套不允许任何人质疑的神权意识形态作为立国之本。即使他们有某种“神权”特征,但也像英国女王一样作为象征出现——一种很弱的神权。远未能达到强加其意志于个人的地步。可是这样的国家为何没有坍塌为最为世俗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呢?答案就在《国家美术馆》中。
在怀斯曼的直接电影呈现中,艺术馆工作人员,不论是讲解员,还是修画专家,或者是布展人员,做画框的,都如此投入,会为一些细节争论不休。这里观众可以有三种解读:1. 这些人是一些书呆子或者恋物癖,他们喜欢对这些几百年前的东西争论不休,还乐此不疲,该片呈现的就是他们这副可笑而自我陶醉的样子。2.这是一群多么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啊,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是有教养的表现,不论外人怎么看他们,但他们自己内心坚定,实为浊世中的一股清流。该片就是在暗暗赞美这样的工作人员。3.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投入,争论每一个细节的对与错,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一群追求真理的科学家,而是他们是一群没有穿华丽圣衣的神职人员。他们在英国这个特殊的社会结构中起着及其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他们是自发的,还是无意识的。该片就是要证明国家美术馆在英国这样的民主国家不坍塌为资本主义世俗国家所扮演的角色。
也许读者已经猜到我支持哪种观点了。让我们回顾本片,看看怀斯曼是如何将他的观点通过直接电影这种不露声色,看似客观中立的方式构建出来的。本片的开头便提出了一组争论,是馆长和馆工作人员有关本馆是否应该更加亲民,让来参观的民众扮演更重要角色,而不是一味向他们进行单向艺术输出的职能的谈话。如同怀斯曼的其他片段一样,这看似是一个呈现工作人员内部交流的片段,展现美术馆的幕后工作,平淡无奇。馆长给出的是一个否定的意见。在另一个片段中,讲解员在一副宗教题材的绘画前对观众说:这副画是挂在教堂中的,想象一下,那时候没有电灯,在外疲惫,肮脏的人们跌跌撞撞来到教堂,透过教堂窄窄的窗口渗进来的一缕光线,看着画面上漂浮的基督和圣徒们。这些片段及其孤立,虽然个体都很精彩。直到影片三个小时即将结束,他们才“弃子如睡”全部复活。馆长为什么给出的是一个否定的意见?这里不光馆藏的是所谓名家,所谓大师的绘画,在一个“上帝死了”的社会,民众来到这不是来选择消费,来娱乐,来学习,而是再度回到那个有神的世界。国家美术馆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公司,也不是一个国家机构,而是现世的教堂,他们接受的看上去不像是中世纪那些饱受瘟疫,重税,奴役的农民,但也差不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争论的问题看似可笑,中世纪那些经院神学家们谈论的问题不一样可笑吗?恰恰相反,天堂的玫瑰到底有没有刺这个问题不仅不可笑,相反及其重要,重要到连英国这样的国家如何能够运作都不如它重要的地步。怀斯曼的立意盘活了整盘死棋,将国家美术馆上升到了必须去拍摄,因为它是英国整个国家的核心和命脉的高度。
如果有读者认为我是在拔高国家美术馆的作用,不妨请移步街头,我们看到的是什么?铺天盖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人巨大的画像,“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如果没有这些标语口号,这个国家能够成立吗?不能。当然还有它们后面坚定支持的钢枪。英国国家美术馆实际上扮演的是类似的作用,只是没有钢枪保卫,也不用铺天盖地,一切都在美术馆中。
恐怕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国家可以实现民主,而有的国家不行的原因。怀斯曼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改造,同时也绝不相信专制神权国家能够真正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恐怕只是一种恶来克服另一种恶的社会现象。他真心认同这样一种可以被称为自由神权的事物——国家美术馆。这恐怕是人类所能选择的最好道路,也是唯一的道路。
随着时代的推进 博物馆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藏品收集之地 它们渐渐成为各个城市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时而拍画时而观察游客 讲座画室会议穿插交错 就像是展现出当代博物馆的不同身份 【纪录本身 便大于题材
感觉视角还可以再多一点,比如关于美术馆本身,关于看与被看问题的再挖掘。目前这个感觉大半部是知识性内容,但知识又很大众化(至少于我而言除了修复的知识外基本都在意料之中)。但终究还是不错的,仍旧比大路货质感的纪录片强很多,隐性叙事结构也做起来了,是我看过的美术馆纪录片中最好的。
2014/12/25 看Wiseman纯为装逼,因为每回必睡着。这部似乎比At Berkeley好一点,还是因为比它短?
怀斯曼以不介入的方式(无旁白、无采访、无配乐)纪录了一间博物馆的方方面面:日常展出、各色观众的凝视、面向不同群体的讲解员、讲座、与同行交流的馆方专家、向艺术生授课的专家、特展的策展与运营、专家接受媒体采访、媒体制作艺术纪录片、开幕嘉宾社交专场、布展调试的细节、艺术品的修复与研究工作、画框的制作、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收支预算的讨论、观众的绘画课、展厅中的钢琴表演、特展上的现代芭蕾演出、与特展配合的诗朗诵。其中作为主线、也是篇幅最大的部分,是先后完整纪录了十来位讲解员对十来件作品的讲解。我想导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向观众宣传博物馆的精品或介绍如何欣赏一幅画,而是服务于他所要展现的方方面面。比如,不同讲解员面对的观众群体不同,讲的侧重点也不同,还与画框制作、布展打光等方面形成呼应。只可惜印象派篇幅太少。
对于曾经流连于这座美术馆的人,我到底从中获得了什么?
归到去年的吧,看得迟了点,算是整年不太丰富的纪录片中,相当有趣的一部!不仅第一次了解到油画修复的各种细节,还旁听了给盲人的绘画介绍课,很动人。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看展品的眼神都闪着光。有时候真的很难向人解释为什么自己那么喜欢去博物馆,只要有空就去,这部电影说是答案,也不尽然
我的2011。我的冬天的国美。复原画的部分很有趣。喜欢看开会。
又一部集大成作,多种主题的重奏,令人赞叹的剪辑功力。对博物馆运营感兴趣,特别是对绘画修复理念感兴趣的话更会看得津津有味。音乐场面再度成为升华之笔。
游刃有余的大师之作。讲修复的段落特别有意思,如表层画布之下的隐藏画作、颜料随着时间的变化、当代修复技术遵从的「可逆」原则,一堂生动的艺术课。不过怀斯曼似乎偏爱Old Masters,对印象派一笔带过。
还真需要这样的纪录片,多视角展现美术馆。其中一个男性讲解非常有趣,对艺术的解读确实是因人而异的。因为这些经典作品年代久远,所以后人的研究角度可以非常多,从作画顺序,画作的构图,揣摩作者的创作心态等等,当有更新技术的时候,比如给名画拍个X光,就给一些好奇的人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NYFF 52 #5 如果说Oppenheimer是在纪录片语境下制造戏剧化的大师,那Wiseman则是截然相反,专注做“墙上的苍蝇”到84岁,实在老当益壮。3hr全景式呈现NG:刷墙布光,预算教育,策展修复,当然最重要的是看着你的画,和看着画的你。对艺术永葆热忱者不会腻歪的絮叨,也是一场朴实的致敬。
一窥艺管文博专业日常,运营、修复、布展、讲解……国内馆最大的差距不在藏品,而在对待公众的态度上
补标。怀斯曼依然弱化主观导向性,坚持以画面和剪辑中的内在逻辑带动叙事,多主题渐次展开相互交织,对观影者的专注度要求非常高,而他的片趣味正在于此,意义皆在空隙之中。
英国国家美术馆云看展,还有专业导赏解说,从作品创作背景、作者经历、到修复技术、作画材料、甚至画框选择都有详细展开。而欣赏作品时,重点一半来自作品本身,另一半则来自作品与看展人的生活链接,因此我们可见每个讲解员对作品的理解中都或多或少带有自己的观点。扣回一个观点:只有置身其中,打破美术馆的严谨性,才能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发现自己对作品的喜爱。受益匪浅!
一部对艺术史专业内的人来说,可以说是分分钟高潮的电影。但这种博物馆系列的电影,本来局限性就很大。就像不懂古董的人,肯定不懂玩古玩的乐趣般。熟悉每个大师,每件镜头闪过去的作品,然后大脑无意识的弹出作家名字的感觉。哈哈哈,懂得人才会懂那种感受。
看到第二部便了解了Wiseman的纪录片性格——永远给最少的导引和最原始的材料,同时对观众的要求就自然高了起来。观影过程真实感到在被这些久远画作跨越浩瀚时空回以凝视。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对他们所探讨的话题实在不能再熟悉,无论marketing还是budgeting完全是课堂讨论的现实版。
上海电影节2019
嚮往做conservation restoration的職業 #求職廣告看到請豆郵我可厲害了
了解到很多油畫修復的內幕,受益匪淺。大段的講解非常多,也是體驗性的。但沉默凝視的片段略嫌不夠,可能也因為所展現的大部分都是敘事性的、宗教主題的作品。
三个小时全英文对白无字幕,听懂了十分之一。电影聚焦了参观者对画作的欣赏神态,帮盲人摸画,讲解员向大家叙述介绍的过程,美术馆高层对经营问题的探讨,还展示了画作的修复……其中对于一些名作品的讲解尤为趣味横生,深刻独特。其实作画就是对慢慢流逝的时间的展现啊![4.4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