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情人不可触碰
那些寂寞却又相同的人生啊,总是让人不忍面对天明。于是深夜里的一碗茶泡饭、一份鸡蛋糕、一碟土豆沙拉就有了无穷力量。城市若大,容得木屋一间,狭小台面就能盛得温暖充盈。食物果然有天生魔力,加上好时辰,填饱了剧中人的肚皮,却挖空了旁观者的胸心。
夜深时,被喧哗折磨久了的人,会自觉陷入脆弱森林。这样的时刻,本该熟睡,或与朋友欢闹。但受困于人生各种无法逃脱的命运,又缺枕边人陪,才生出这般寂寞相随,与食客倾诉。没有惊天动地和缠绵悱恻,更无需庞大制作,这些曾在你我身边若隐若现的故事,不经意便正中心房。屏不住,会悄然在心里湿成一片。舒缓的节奏和配乐里,隐匿着直击多情人的要害招式,不可触碰。
后来,不免回想起,那些生命中曾经历过的深夜啊,烧烤、白酒、火锅、炒饭和方便面。如剧中一样,每一道食谱都藏了有趣故事。可本来有趣的故事,现在想来竟成了辛酸。再也回不去的故事,也只有借一道道普通菜肴,让昨日重现,旧情惘然。
2 ) 暖心又暖胃
这是一部节奏缓慢的电影,需要观影者在内心安静的时刻细细观赏,方能品出蕴含其中的况味。像一壶温热的八宝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弥散的茶香释放出各个不同的韵味,间或杂糅在一起,却又是互不排斥的和谐相融。
从夏天到冬天,从熟客到生客,每一位进入深夜食堂用餐的食客都无一例外品茗到其中流露的人情味,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处小小的偏僻的陈旧客栈,三言两语的相交,便勾勒出无话不谈的温馨气场。大家围坐一圈,边吃边聊,享受回味无穷的美食味道,享受深夜放松下来的谈话离骚。有吐槽,有讥笑,有苛责,有争吵,但更多的是人与人心灵间的默默拥抱和其乐融融的坦陈相告、温情相邀。
影片的主角就是这家深夜食堂的老板——一个年届不惑、脸上有一道坎坷的刀疤、会做一手味道上妙的传统日本料理、态度温煦、饱经沧桑却永远带着温暖微笑、心地善良的中年男子。深夜食堂顾名思义在深夜营业,白天则沉睡在热闹喧嚣的弄堂陋巷。深夜零点至清晨七点是深夜食堂昼伏夜出悄然潜行的最佳时光。此时整个城市已进入疲倦的梦乡,唯有睡不着觉的男女老少怀揣着各自的心事从四方纷至沓来,在一处荧荧的灯光中,插科打诨,互诉衷肠。本是普通的日本餐馆,却为何始终萦绕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是因为餐馆多了份冷淡和疏离,没有食堂来得妥帖和温馨。是啊,在食堂里我们来得更加自在和无拘,我们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而丝毫不会在意周遭异样的眼光和议论,我们可以坐到关门大吉也不会尴尬老板目光的催促和鄙夷。这里没有经济纠纷,没有匆匆步履,大家像好朋友一样谈天说地,欢聚一堂——无论是熟客还是生客。像有一种冥冥中的音律指引,大家跟着它,排着有条不紊的自由队形,在这里情不自禁慢了脚步,安了心境。老板带着安详的神态伫立一旁,点上一支烟,炊烟袅袅中,他成了最忠实的听众和最值得信赖的智者。你可以对他侃侃而谈,吐露心声,他会安静而专心致志地听你诉说,在你进退两难、不知所措时会给你最贴切的温馨提示——那是老板的人生经验和旁观者的理性认知。
深夜食堂里有各式各样的食客:家庭拮据为生计所迫却坚强独立的少女美智留;拜金而真实的世俗女人玉子;因地震而失去亲人陷入人生低谷却被情所困的中年男人谦三先生;因感情受创而极力逃避去灾区做志愿者却陷入情感纠葛不知所措的女孩明美;暗恋老板却深藏心底不敢表露的餐馆老板 娘以及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时时叨扰有趣的岗亭警察和最后才出现的骨灰盒真正寄存人……这些人都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曲折的情感历程,他们互不相识,却汇聚一堂在小小的食堂里讲诉着不尽相同却大致相似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与我们汇合在一起,却也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和历历在目的前程往事,就像影片最后飘着白色雪花的午夜场景,深夜食堂中的陌生而熟悉的人们在美智留送来的千层饼中大快朵颐、言笑晏晏那样,无论生活充斥着怎样不尽人意的酸楚,总还有温馨的灯光和暖暖的食物以及陌生人的有情帮助相伴左右不离不弃,如此,人生何苦?夫复何求?
3 )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平平凡凡的人生
一个人在英国的第一百五十九天,没有吃晚餐的第二十二天,饥肠辘辘地疯狂地想念着家乡食物的又一个深夜。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邂逅了这深夜食堂,邂逅了这个'想吃什么就可以给你做什么的‘朴素又神奇的食屋。
夜的幕布缓缓拉开。热闹的城市依旧灯火阑珊。结束了一天忙碌的人们正匆匆赶回家的时候,新宿某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有一个小小的めしや才刚刚挂上营业的招牌。吉他弹奏出怀旧的旋律,温润的男声淡然地哼唱,伴随着老板做着料理的双手,深夜食堂的故事就这样开始。
午夜十二点才开始营业的食堂,小得连转个身都困难的空间,却总能吸引来形形色色的不同的人们。容易陷入恋爱得脱衣舞娘,喜欢上黑帮老大的同志大叔,唱演歌的女孩,追求纯爱的剩女,当红AV男优,美食家,梦想成为拳击手的男人,送报纸的贫穷少年,怀着被父亲抛弃创伤的女演员...每个人都曾在深夜来到这里,围坐在料理台周围,每个人都钟爱着某一样不同的食物。眼睛上有着刀疤的老板其实是个很温柔的人,总是独自一人在门帘后面做着料理。端出客人点的菜品后就坐在那里抽一根烟,很多时候也安静地听他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然后给上一两句不温不火的建议。偶尔也会有温情的鼓励或是开导,然后看着他们带着饱暖的胃满足地离开,淡淡笑一笑。
食物是每个故事的线索。每个人喜欢的食物都很朴素,不需要高超的厨艺或者高档的食材,用最简单的原料在自己家里也可以做得很好吃。但就是有人爱它们,在那或甜或咸的味道后面有着某个人无法释然的情愫。
黑帮老大意外地喜欢章鱼香肠这样萌的食物,也许那是他还是个稚嫩少年时曾经喜欢过的东西。AV男优喜欢的土豆沙拉有着已经忘记了他的母亲再也做不出来的味道。挑剔的美食家心里再高级的料理也比不上一碗黄油拌饭的美味,因为那是他年少时光最明朗日子的香甜。茶泡饭三剩女执着的茶泡饭也许就是她们所追求的爱情的单纯味道,而酱油炒面中的那一点点海苔对女演员来说也许就是有关父亲最美好的记忆,于是最后也能隔着荧幕由衷地说出那句,爸爸,我不怪你哦,谢谢你。
食物在故事里变得不再是食物那么简单。它代表着一些记忆,一些无法忘记的情愫,一种无法释怀的执念。食物比任何东西都能更好地代表一段时光。当吃到熟悉的味道时,记忆被味蕾所唤醒,曾经有过的酸甜苦辣再一次在内心翻滚起来,那感觉清晰鲜明,如在昨日,无论时隔多久都可以带来如最初体验那一般强烈而真实的感受。’你想吃的东西,如果可以我就做给你‘。这样一个带有强烈个人意志性的点餐机制,也许就是因为老板明白每个人心里都有那样一道为之执着的料理,每个人都会有在深夜突然想吃到某一种味道的心情。于是你来到这里,我就满足你。
以前上日语课的时候学过一个句子,“人の数だけの平凡さ”,翻译过来叫做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平平凡凡的人生。看过深夜食堂之后突然觉得终于理解了这个冷门而难懂的语法。平淡也许是这部剧最大的特点。整部剧的氛围是安静并且平淡的,平淡到根本不像是一部电视剧。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爱恨纠缠,没有任何夸张和渲染,就是平平淡淡地讲故事,讲的是平凡人们最平凡的故事,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亲情。老板做菜时的声音也那么真实,菜刀触碰案板沉闷又规律的声响,食材放入有油锅中突然蹦开的清脆呲呲声,真实地好像就是来自自己的厨房的声音。就是在这波澜不惊之中,人最容易受感动。看着如你我一样平凡的人,被日常的柴米油盐所困扰,为某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而烦忧,被爱情或者友情的不顺意而纠结难过,好像总能在其中看到自己曾经或现在的影子,忍不住感慨一句,是啊,不就是这样的么。那是一种因为真实而带来的动容。
在平凡而真实的故事里,也许结局并不总像偶像剧里那般完美。就好像那个拳击手最后还是被对手打倒在了拳击台上,送报纸的贫穷男孩也没能和女明星在一起,而茶泡饭三姐妹仍然在守望爱情的路上走得辛苦而孤单。生活就是如此,从来都没有理由去期许一个完美的结局。遗憾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每个人命中注定将要背负着前行的东西。既然注定要背负一生,莫不如将其当作点缀,作为曾经存在过的美好的点缀,让记忆致臻完满。于是每次看到屏幕中的人流着泪大口大口地吃着手中的食物,一边抽泣着说’好吃,真的太好吃了‘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地扬起嘴角说,你看,这不是很好吗。而在不知觉中,眼泪已经模糊了视线。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平平凡凡的人生。在那些平凡到不会被人记住的日子里,那一道料理的味道也许就是最好的发生过的证明。而在深夜里仍然茕茕孑立的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彼此慰借的地方,最为温暖,最为美满。
深夜食堂最适合在饥肠辘辘的午夜独自观看。因为饥饿的感觉总是最真实的,于是也才能理解剧中的每一个人在吃到那一口向往已久的味道时那种满足而幸福的表情。在并不漫长的留学生涯里,慢慢地也习惯了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每天用心地为自己做美味的料理,那是只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味道。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当这一段记忆已经变得遥远而模糊不可辨析的时候,也可以凭借着着特殊的味道,想起那一段平凡而又明朗的日子。
4 ) 深夜美食,琐碎人生
最近一周,一直在反反复复的看一部日本电视剧。剧情很简单,讲述的是许多发生在一家深夜小饭馆的故事。这家饭馆被人们称作“深夜食堂”,菜单上面只有猪排套餐和酒,老板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利用现有的食材做出各种料理,而且还会和客人一起带出一个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一共十集,每集大约有二十五分钟左右,每一个短短的故事都非常的简单而又耐人寻味,通过美味的食物回忆起不同的人生,实在是深夜里最美好的精神享受。
日本的东西,我只喜欢动漫和美食。记得千禧年那会儿,我最喜欢的动画便是《中华小当家》,它完美的结合了两者的精华,一边看电视一边流口水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出现,我甚至在那时就已经立下远大志向,长大后别做什么省长或者科学家了,还是低调一些,做个牛逼的厨师吧。可惜我直到去年才真正的学会做饭,目前最拿得出手的硬菜还仅限于红烧排骨,连鱼都不会做。每每想到儿时的理想未能完成,总是令人潸然泪下。
直到前段时间发现了这么一部经典的日剧——
第一话·红色香肠和鸡蛋烧
第二话·猫饭
第三话·茶泡饭
第四话·土豆沙拉
第五话·黄油拌饭
第六话·猪排盖饭
第七话·鸡蛋三明治
第八话·酱油炒面
第九话·烤竹荚鱼干
第十话·拉面
这十话里,最难做的应该莫过于猪排盖饭了,像黄油拌饭、土豆沙拉、梅子茶泡饭之类的经典日餐对于初学者来说都可谓小菜一碟。上周末我就连着做了一天的日式拉面,除了豚骨和海苔,其他配料基本上都有了,味道丝毫不逊于京城某知名拉面馆,可惜还是吃不出前一晚看拉面那一集的美妙感觉。
整部剧里,我最喜欢的人是小林薰扮演的饭馆老板,他像一个没有过去的人,一直在不停的微笑与思考,但他脸上的刀疤却彷佛在诉说着这座深夜食堂里最为惊人的故事。“结束一天的忙碌赶着回家的人们,偶尔一个夜晚,会觉得有些事情要做,有个地方要去……”——我甚至因这部短剧而改变了对日本的看法。我想去日本,只为造访一次这种开在深夜里的小饭馆。我羡慕饭馆老板这样睿智而又内敛的男人,也羡慕所有可以在深夜时分悄悄来临的顾客,他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故事,丰富自己的人生——大多数情况下,所见与所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每一个故事都像是淡淡的散文,没有大悲大喜,连离别与死亡都随着悠扬的音乐而显得不那么哀伤,但这些情绪却浸入了深夜的敏感神经,导致每一段人生都被刻在脑海反复播放。人生不就应该是慢慢悠悠的么?走得太快,灵魂会跟不上的。就像黄油拌饭一样,让那一小块油在热热的米饭中慢慢融化,再浇上几滴酱油,则完全可以与豪华的猪排盖饭相媲美了——这,就是回味的魔力。
剧中最有神秘感的人非小田切让扮演的流浪汉莫属了,这个角色在原作漫画里的名字是“秘の男”。他在最后一集得到了饭店老板这样的临别赠言:“人世间,流浪人归,亦若回流川。”虽没有参透这句话具体的意思,但依然能感受到整个故事的寂寥与圆满。像极了这琐碎不堪的人生,总会回到同一个终点。
说实话,我爱上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甚至连第一集的小受大叔在我眼里也变得可爱起来了,而他爱慕的那位黑社会老大阿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高仓健那么酷——有的字幕组居然把他的名字译成了小刘&刘小哥,我倒。记得北北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假如一个壮汉很随和,那么他让人心生好感的程度要比一个随和的瘦子强多了。就像孙红雷,跟个杀人犯似的,随和搞笑点,就让人比较喜欢。——而这位阿龙哥在剧中总共说了不到五句话,干的却都是劳模与英模的活儿,实在让人没有理由不喜欢他。
我也有过深夜跑出去吃羊肉串、关东煮、汉堡、兰州拉面、蛋炒饭、寿司、水饺、羊杂汤、鸡蛋灌饼、铁板烧……的经历,这个并不健康的习惯大约持续了半年。可我始终没有找到这样一家美妙的深夜食堂——里面什么都有,你可以和老板推心置腹,可以和周围的食客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愤怒,甚至还可以遇到足以改变你人生的贵人。完全没有。唯一的一次推心置腹还让我倍受打击——凌晨两点,我请羊肉串老板喝啤酒的时候,他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在工体附近卖羊肉串的大表哥去年已经买了辆奥迪,而在三里屯附近卖小笼包子的二表哥今年也开了家公司,而他,今年打算跟第四个女朋友结婚。
我觉得,上面这组故事也够拍一集电视剧的了。除夕之前我打算写个关于中国版深夜食堂的剧本,每一集的题目暂时就用上一段开头提到的那些食物好了。不过,羊肉串一定要放在最后一集!但是有个问题,人家《深夜食堂》的赞助商是某方便面品牌,所以才把拉面放到了最后一集压轴,可我的羊肉串,有哪家品牌会植入广告吗?真是万事开头难啊。
5 ) 浮世
这是近年来看过的最像散文的电视剧。《深夜食堂》,小林薰主演。
日本的深夜剧,一集三十分钟不到。摇晃的镜头里是日本的繁华夜景,然后慢慢静下来,转到深巷一家小小的食店。
食店的设定其实有些做作:菜单上永远只有一样菜,但无论你要点什么,老板都会给你做。这样做作的设定一下子把这家小店从现实里抽离了,我们于是知道,又是听故事的时候了。
只看了前两集,赤色香肠,猫饭。独立的单元小故事,有些传奇的色彩,但表达得像极了这个民族的特色:清冷,疑惑,含蓄。
我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想尝试一种浮世绘的风格,想用影像再写一本浮世澡堂或浮世理发馆。从这两集来看,每一集都有一个主线人物,爱吃某一道菜,日子似乎平平淡淡,话不多,但身世传奇。结局总有些忧伤,但非常克制。
它的文艺味道在于有众多的“看客”。食店总有各式各样的吃客,都是些平凡卑微的人物,连传奇都不可以有,但他们在评点传奇。他们有一些再平常不过的思考逻辑,也会一时兴起说出意味深长的话来。这种细细碎碎的平庸在加上主角细细碎碎的传奇,不知怎么,非常打动人心。
好像日子就会这样过下去,悲伤也好,痛苦也好,开心也好,得意也好,都没什么值得痛不欲生或欣喜若狂的。
同样的电视剧处理办法各地自然也有,因为围绕一个固定的场景展开故事可以使叙事集中,比较好处理,但往往流俗:店长就是男女主角,吃客不过是配角,大家都陷在男女之情中不能自拔,中途又有若干小人拨乱其中,到头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
但《深夜食堂》终于有了一个不谈恋爱,没有身世(不过我想总有一集会说到他的身世的),对发生的故事不进行任何评价的店长。而吃客的故事也不过就是一点人生际遇,往往和爱情沾不上边的。
日本人拍这样看似意味深长的作品总能拍得非常好:什么都提到一点,但什么都不能解,人生人世千头万绪,到了最后依然没办法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像极了日本的冷食,颜色清净明亮,很舒服,很善意,但你知道它是冷的,甚至有些腥。
谁也说不清人这一辈子是怎么一回事,只能说就是这么一点清冷的味道,与任何人无干。
对了,也许像日本的诽句。我们这种从小念惯了唐诗宋词又对日语一窍不通的人读起来会感觉非常莫名其妙,因为你几乎说不出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但你有不得不承认有它的美感在,美感就在形式里,在词语本身。
当然你也不必把它想得太超凡脱俗,电视剧没有超凡脱俗的权利和义务,他要赚钱,要赚眼球(尤其在这色情电视剧泛滥的深夜时段),他不会以一个终日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为主角(如果有这样一个主角,她必定要红杏出墙或者出别的什么事),所以第一集有艳舞女郎,有黑社会,有男同性恋,有黑夜里的杀人未遂事件;第二集有漂亮的女孩子,有一夜成名的童话,有绝症。这都是所有电视剧都不会放过的因素。
但导演的聪明在于,这些热闹的元素回归到了一个很安静的几乎是凝固的终点:深夜食堂。这好像是对日本急功近利的“现代病”的一种无言批判,又好像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惆怅。
如果实在厌恶那些嘈杂而且千篇一律的电视剧,《深夜食堂》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6 ) 会呼吸的食堂
最喜欢第五集和最终回
第五集开始出现了三个互不相同的气场:举手投足透露着无聊的优越感的成功者——美食评论家,靠打零工为生的亲和力十足的流浪老歌者,还有就是老板。这几股拧巴的气场在评论家回忆中的那个片段公布后便被自然地化解开了,这三个老男人化敌为友式的变化让我有些感慨和动容。
最终回喜欢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大家到最后圣诞聚餐时相互间形成的信任关系简直像家人一样了。想发唠叨想吐露心事时会想到来这里,想见到某人时会来这里,甚至给某人写信都可以寄到这里!老板就应该作成这样,这就是店的灵魂。这已经远远不是独到的口味和装修对食客的吸引了,这样的食堂是会呼吸的,是活的,哪天如果这样的店没了,你会像失去一位朋友一样心痛。
二是小田切红伞旧箱出现在雪中的那个背影。
“在一个地方呆安心了就想换个地方”
多么美得句子和画面。每个人的心里估计都会有这么一个不安分的背影在角落里驻扎着吧。
其它还有三个喜欢的画面:
第二集最后,那只猫回来吃饭时,老板温和神秘地说“美幸,欢迎回来。”
第八集中,父亲在电影院里释然的大哭。
第七集最后,送报的中岛很有现实感的爱情和艰辛的生活,被老板平和的旁白道出。让我感觉爱情和生活就是这样,有让你喜悦心动的佳时也有让你咬牙硬挺的艰辛时刻,不过这一切都没什么的,像水一样坦然平和的接受和继续就是了。
“世间有如流离迷失的戾(那个字不知念什么,用这个字替一下: P)川,别轻视人生”
平和优雅内敛的老板,惜字如金的浪人小田切,还有那首舒缓悠扬的片头歌是贯穿始终的看点。
嗯
如果到了那样的岁数,变成那样的男人,过着那样舒缓踏实的生活应该不错。
7 ) 酱油拌饭饭团
我是早产儿,妈妈生我的时候患有不大不小的心脏疾病,虽然妈妈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面演的,含着泪告诉我,妈妈是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了你。但是我知道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绝对是一个奇迹。出生后,爸爸妈妈很小心得抚养我长大,小时候的我,真的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走到哪里都会被开玩笑说,爸爸妈妈不给你饭吃吗,怎么会那么瘦。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和小时候的我真的很难缠这样的原因,有很长一段时候,我都住在武汉的爷爷家。爷爷喜欢钓鱼,总给我做鱼丸吃,那时候我总吃鱼丸不吃饭。有一次家里没有鱼丸,我生气得吵着爷爷说,没有鱼丸我就不吃饭了。为了让我吃饭,爷爷发明了这道酱油拌饭。爷爷的酱油拌饭和其他家的不一样,因为爷爷会把饭捏成饭团的样子,哄我说,你看这不是鱼丸吗快来吃。
从那以后,我从吵着爷爷做鱼丸,变成吵着爷爷做酱油拌饭饭团。一吃就是一年。
后来爸爸妈妈把我接回了成都。
很多年以后,表弟出生了。表弟从来不喜欢吃鱼丸。爷爷跟我讲,你知道吗,你弟弟也喜欢吃爷爷做的酱油拌饭饭团。可是爷爷你又知道吗,我听了以后好生气,就像小女孩儿的芭比娃娃被欺负她的小男生抢走了般的难过。
酱油拌饭饭团,是爷爷为了哄不吃饭的我而发明的。我自私得不想与人分享,哪怕这个人是我的弟弟。
第二集结尾的时候,食堂老板看着闯进来的小猫,温柔得说,美幸,欢迎回来。而我的爷爷,现在只能依靠着透析仪,他再也不能给我做一道酱油拌饭饭团,再也不能哄我说,你乖,你看这不是鱼丸吗快来吃。我的爷爷,再也不能去钓鱼,再也不能做鱼丸,甚至不能在每年的除夕,塞一个厚厚的红包给我。
昨天奶奶打电话来。我叫奶奶换电话给爷爷,我跟爷爷讲,我好想吃他做的酱油拌饭饭团,爷爷好像没听清楚,只是说,要好好学习,注意身体不要生病了,我用力得说,嗯。
今天早上起来,就自己做了酱油拌饭饭团来吃,可是饭散散的,怎么也捏不圆。我一生气,就坐在地上想我的爷爷,为了不让眼泪掉下来,拼命得把拌饭塞进嘴里。我昨天居然没有跟老头子说声,谢谢。
在武汉的日子很短,跟爷爷一起生活了不过两年。我记性不好,很多事都是爷爷翻着相册讲给我的。比如我们以前住的房子门前有一块大草坪,比如每天吃完饭,爷爷和奶奶就会带着我去地质大学,还说以后长大了考来这里,比如有张相片是在长江大桥上拍的,我噘着嘴一脸的不高兴,爷爷说你知道吗,你那时候可淘气了,买了新鞋奶奶不让穿你就不高兴了,也不照相也不走路的。
我唯一记得的是,那一年,我四岁。
现在我长大了,我上了大学,虽然不是地质大学。我再也不会不吃饭任性撒娇非吃鱼丸不可。我也不会一脸得不高兴不愿意照相。可是在爷爷的记忆里,我从来都没有变过。依然是小小的身躯,营养不良的黄辫子,爱生闷气。这个小姑娘,最喜欢吃的,就是爷爷做的酱油拌饭饭团,在这之前,她最喜欢吃的,也是爷爷做的鱼丸。
喜欢一种食物,是因为它有记忆的味道,并且它是一段私人的记忆。就像里面的美食评论家说的,这家店我才不想推荐给别人呢。记忆,从来都不是一个廉价的几星标签。
就像我的酱油拌饭饭团,它是爷爷和我的记忆。
8 ) 长的是深夜,短的是人生
前几日看了一集美国的餐饮真人秀,地狱厨师来到经营不善的日本寿司店,日裔老板移居美国多年,餐厅和跨过婚姻都每况愈下,多年来他几乎不再有笑容,回传流水线旁的竹签沾着上一轮的鸡肉残渣,当他被批评管理无方的时候,美国老婆一旁的冷嘲热讽得连主持的大厨都看不下去。餐馆失败和家庭危机互为因果,搅成一团让那个瘦小的日本男人变成了一个彻底的LOSER。
换冰箱换气灶换装修,节目组的措施出人意料地简单,只是从硬件上让餐馆彻底地焕然一新,旧日的桎梏一扫而空,老板却被感染得兴奋不已,亲自掌厨操刀,更新鲜的食材换来了食客久违的"Yummy", 重新顾客盈门换来了久违的笑容,连家庭危机都因此一扫而光。没人评测寿司到底有了什么巨大的变化,所有观众更愿意开心地看到这四口人从此又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荧屏隔绝了香气与温度,食物在电视中,其实更像是一个特别的引子,汤芡勾得深浅并无太大区别,背后的故事才更容易拴住观众的心。10集日本电视连续剧《深夜食堂》,干脆把店面缩小,放置在凌晨的小巷中,用一个罕见的时间煎炒烹炸,最后装盘盛出来的,其实是散着热乎气儿的人生百味。
跟印象中的日本其他主题类电影不同,那些类似于“晴空霹雳”式的慢速度夸张镜头,在这部电视剧中完全没有出现——虽然是由漫画改编,那些从二维变成三维的食物也保持着适度的克制——很少有烤得吱吱流油的特写、也没有恨不得从屏幕上挖出一勺子让你闻闻香味儿的诱惑,食材一点点以舒缓的节奏在老板手下渐渐成型,看香肠渐渐卷曲成章鱼形状,滚烫的拉面边需要小心摆上两片上好的海苔,最后把吐司的硬片切干净,从来未曾解释过刀疤眼来历的老板掀开帘子,那一个平凡巷陌中午夜歇脚的食客嗅嗅香味,“啪”地掰开筷子,微笑着点点头:“我开动啦!
午夜的新宿小巷中,时间在老挂钟上都变得缓慢,慢得似乎把人生都抻长,让貌似平凡的食客,把人生的异香在热气中缓缓散开。在夜色的掩护下,白日的浮躁与伪装渐渐褪去,AV老牌男优在土豆沙拉前哭得像个孩子,真正的孩子正在为拼出来的花生算盘惊奇不已。那个爱吃猫饭的唱歌女孩子再也不会来了,但是茶泡饭三剩女还在共同坚守,等待最真诚的爱情。
片子中的主角并不引人注目,而且常常是互文关系,这一集里在拳击场上奋力搏击的男人,也许只是前面哪一集中在角落里默默吃饭的小人物,他所为之奋斗的拳击事业,最后只是给他巨大的挫败感,但总有那么一对相依的单亲母女,愿意在夜里点上一份他最爱的炸牛排饭,悄悄地为他祈福,别人眼中也许是无足轻重的三个人,放在了一起却拼成了满满的大幸福。
很多人担心这部剧会感到肚饿,但我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25分钟内故事稳稳预设、铺陈,打开,高潮,结局……语速和情节缓慢,但丰富的含量吊得人全神贯注,别无他想。充盈的感情在一个从未料到的时刻不请自来,牛油在米饭上缓缓化开,最后倒上一点点,就一点点酱油,屏幕前面的胃和大脑抢供血,最后胜出的却是泪腺。
深夜食堂最适合在静夜里独自观看,25分钟的小故事之后,关机睡觉,黑暗中躺在床上,也许会想起记忆中的哪道餐点:妈妈的饺子里有到处都吃不到的鲜虾仁,雪后是哪里的一串关东煮给你暖手,第二天肚子泻得一塌糊涂的红油冷锅鱼,又是谁匆匆的践行酒?在幻觉的香气中昏昏睡去,深夜悄悄离开,待醒来时,又是余下人生的新开始。
看完中国版,就更绝原版的好了,能给六星吗?!
散文诗般的台词太具杀伤力了。“圣诞夜一定要过的幸福吗?”“世间有如,流离迷失的戾川,别轻视人生啊”“一定会抚平那些伤痛的”再或者“果真是年纪大了,很容易流泪啊”同时又是一部有欢笑有泪水,不会太过清高也不会冷感过度。总之大爱~
非常棒的片子,都不舍得看完,小小的故事小小情节却这么深入人心,好希望每天睡前都可以看一小集
09最佳日剧。吃一道窝心的菜,品一段人生故事。短短二十分钟下来,不知不觉消去奔波疲惫且食欲大振。日本料理里确实有道的追求,能让人心态平和。台词:人世间/流浪人归/亦若回流川。不要小看人生哦!
张信陵说原书的风格是冷峻的幽默,而颇能自持。好玩,深夜剧偏偏是浓得化不开的温情,大异其趣。这种变化,像是把一颗向阳蛋,打成了蛋花汤。也像是毛姆叔叔戏谑的眉眼低垂,换上了兰姆先生含蓄的微笑。
火速看完。章鱼红肠在锅里煎炸舒展开触角的样子教人好有食欲。迷样大叔刀疤欧吉桑。小田切让的扮相超FEEL。 OST里的那把唱腔好让我着迷。剧情走的是平实温暖路线题材很容易撞进心上。我也是个进店也只执著一种食物的单一份子。
晚上看这个真是罪过。更要命的是,有几集哭得像泪人
人生还很长,无论是一客拉面,一碗茶泡饭还是一叠章鱼香肠,都如同一抹抹俳句,参透世间生活百态。【影视小品】
看了黄磊版一哆嗦赶紧过来刷个五星
煎鱼卵脱衣舞小姐/章鱼红香肠黑道大哥/鸡蛋烧娘炮大叔/猫饭演歌明星/茶泡饭三姊妹/土豆沙拉A片天王/黄油拌饭美食家/猪排盖饭拳击大叔/鸡蛋三明治送报小哥/酱油炒面加煎鸡蛋加海苔明星大婶/烤竹荚鱼干脱衣舞天后/拉面黑道小哥/打酱油的小田切
#回顾#从黄磊那里受的暴击,还是需要从这里治愈~
淡淡开场,淡淡收尾。小火慢炖,小口酌饮。
不大喜欢日本的表演方式,表演的痕迹过重,过于刻意。二不爱讲太多的大道理,人生活得轻松不易,再处处被传输大道理便有些累了。这部剧很有诚意,但不是我的菜。国产那玩意儿就不评价了,丢人。
食短情意长;“黄油饭”催人泪下。
太赞了!太美好了!只有亚洲才拍的出这种极品!希望出续篇啊!
小人物,大人生,大世界…没有电影的完美结局,没有特意的勾画,一切,是那么真实、自然…好像就在身边…
这家店不光温暖你的胃 还温暖你的心
要不是看了中国的 我都没想上来刷好评
其实脑袋中的所想像的改编,应该是一个类似《曼哈顿爱情故事》这样的东西的,特别是特定局限空间场景戏(咖啡馆/饭馆)群像和六度分离方面的相似性,因为原作的故事过于零碎并且充满太多的“过度”巧合,如果改编成写实剧同时又非喜剧,怎么增加单元故事间的联系性实在是大难题。
看了一集深夜灵堂 我来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