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筹钱医治自己病重的爱女,又要不到拖欠的赔款,被迫铤而走险绑架了老板的女儿。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这座幽静的山里,还有其他人带着不同的目的和欲望参与了这件事情,一座山上、一日之内、六组人马,各自的贪念在错综复杂的因果之下,逐渐失控,转向不可预知的方向。罪恶之中,谁能逃脱命运的审判?
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筹钱医治自己病重的爱女,又要不到拖欠的赔款,被迫铤而走险绑架了老板的女儿。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这座幽静的山里,还有其他人带着不同的目的和欲望参与了这件事情,一座山上、一日之内、六组人马,各自的贪念在错综复杂的因果之下,逐渐失控,转向不可预知的方向。罪恶之中,谁能逃脱命运的审判?
在一个私人放映厅看了影片的导演剪辑版,超出预期。没有明星加持,又是处女作,却避开了一切国产文艺片惯用伎俩,即假装深沉的苦逼脸和毫无意义的长镜头,不装大师,令人欣慰。
很多人给片子贴了昆汀的标签,而我个人觉得《雾山》剧作之缜密、风格之干练,六线叙事的闭环结构更有科恩兄弟的风格,尤其让我想起《阅后即焚》,当然,二者在故事主题方面相去甚远,《阅后即焚》是典型的戏谑中产阶级的黑色幽默,《雾山》则表达了更多社会阶级矛盾之下底层的苦涩,不过导演用烧脑的结构、游戏化的细节交织,很好的遮盖了这一主题必然导致的、某些阶层受到冒犯的后果(狡黠脸)。
三年前的《心迷宫》也采用了这样的叙事结构,但是主题层面远达不到《雾山》的高度,后者对人性的解剖,个人以为甚可媲美《三块广告牌》。《心迷宫》和《阅后即焚》一样,更多的是荒诞、戏谑、导演想要炫技的私心,而《雾山》如《三块广告牌》一样——弱小的人物裹挟在抓不住控不了的复杂事件中、挣扎而无望、想要宣泄又无力、只有笨拙的解气——描绘得十分通透。
导演的技法非常纯熟,将蒙太奇用到了极致,可以说,整个片子的大框架都采取了杂耍蒙太奇的手法——平行蒙太奇和复现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相结合,时间的重复、空间的重叠,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以不同人物视角为切入点的不同事件,组合成一系列相互映衬、相互影响的事件,当然,这样的手法并不新鲜,也不是我在这里想要阐释分析的,电影真正让我感动的部分,是导演对于人性的把握。据我所知,左志国导演是基督教徒,所以,他对人性的多面是包容的,在他的故事里,没有极恶之人,再坏的人也有家人,每个环节中的受害者,都不是无辜的,每个施暴者也有各自的无可奈何。我想导演在创作剧本时,每个人物的小传起码一万字吧?真正达到了去标签化、去脸谱化,煤老板不是脑满肠肥,当官的不是自私跋扈,雌雄大盗没有冷酷无情,杀手也不是疯狂变态,连警察和逃犯都有可能是小学同学。导演没有刻意将善恶推到极致,而是让人性客观展现、自然流淌,善念不轻易流于表面,恶意也都夹杂悲悯之心,导演一定是个内心很温柔的人。
另一方面,导演在选角的精准度上也很出色。因为演员阵容没有明星咖位,为了避开这项弱势,导演聪明的将篇幅平均在每个人物身上,看上去,六条线六组人物关系各为主角,视角转换自如,没有真正的主人公,但是却并不妨碍人物的有趣——
矿工军坡的女儿重病需要用钱,他找煤老板讨薪,不给,便顺手拐走了他的女儿。他木讷、沉默、愚钝、懦弱,这样的绑匪即便孤注一掷,也注定了失败收场,当他偶遇雌雄大盗被识破,没有更多挣扎便屈从了,他总是习惯于屈从,而最后他和赎金都掉入深坑,面对自己的性命和象征着女儿性命的赎金,他选择了自己求生,一张钞票都没有带出来。
煤老板的造型不同以往,身材高大,一脸正气,连说话都不曾大声,怎么看也不是个恶人,金钱只是世俗的认知,大环境不好,他自然也是麻烦缠身,被合伙人威胁,被矿务局长使唤、甚至被暴徒的枪指着脑门,一贯的冷静,相比之下,矿工讨债是他最小的麻烦,矿工是威胁最小的人。结果,当这个被忽视的弱小力量爆发了,便成了一连串问题中最棘手的那个,但他能放下其他的事专门解决这件事吗?他不能,他的问题只是他个人的,就像矿工的女儿病重,又能在谁那里得到共情呢?自己的愤怒没有权利施加给旁人,维系基本的交往惯式,是《雾山》中的人物高明于《三块广告牌》的地方,这也是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比美国复杂的地方。
煤老板的弟弟犯了事,躲到山里,成了逃犯。他一副痞相,过于旺盛的精力,自以为很江湖很义气,自身难保还总想着帮哥哥解决问题,教训那个纠缠滋事的合伙人,观众始终期待着弟弟爆发凶恶残虐,可他直到最后依然是平凡人的拳脚泄愤,血气冲动却未及搏命的虚张声势。人在现实中挣扎,其实并没有那么戏剧化,理性总能战胜冲动,活在法制社会的“我”,才不会抛开自我为他人搏命,哪有什么江湖,哪有那么戏剧?包括矿务局长买凶的几个社会混混,看上去是一个杀手帮派,大哥带小弟,所谓的侠义,但这种仪式感包裹下的虚假满足,并不能支撑真实的自我,他们明白这单生意的价码和价值,有着等价交换的分寸。既然目标死了,不能把麻烦惹到自己身上,只能焚尸灭迹,而对于老板交待的杀人灭口,这似乎有点超出范围了,所以违命也是合情合理。人物的真实反应冲淡了过多巧合交织的戏剧性,让故事更加可信。
还有那个好赌的合伙人,面对老父和幼子,总想着改过自新重新开始,观众相信他吗?导演没有给他更多的空间去展现种种可能性,但是他所面对的一切,难道不是那些成瘾的赌徒也曾面对过的吗?明知对不起家人,心底无数次发誓,可实在忍不住啊!挣扎之后依然无法摆脱心魔,或许死亡是种解脱。
仙人跳的雌雄大盗,情感关系最为复杂。他们最初应该不是爱人,只是合作伙伴,日久生情吧,男人总是看着女人为“钓鱼”宽衣解带,他嫉妒,又伴随着对女人的轻蔑,女人是感情的动物,她如果不爱男人,怎么会一次次为他冒险,嘴上说着不干了,最后还是顺从的跟随,他们之间有爱吗?应该是有的,可当男人真的将女人压在身下,女人却抗拒着,我想这是身体语言传递的信号,让女人明白了他对她究竟是深情?还是在宣泄?
除了六组人物关系的冲突,我还想说说片中出现的四个孩子。生了大病的军坡女儿,被绑架的煤老板女儿静怡,矿务局长的儿子,合伙人邱伟的儿子。最可怜的就是最后那个。军坡的女儿虽然病着,可她的病房里挤满了关心她的亲人,围坐在一起真心实意的想着办法,她有力量。静怡虽然是矛盾的中心,被绑架,却从未受到伤害,甚至绑匪都对她疼爱有加,这个陌生的小女孩对他们来说只是过客,像小猫小狗一样只要付出一些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怜悯,给点吃的,没有更多的负累和责任。矿务局长的儿子,不敢说他生活在这样父母貌合神离的家庭中能否感到真正的幸福,但是起码,衣食无忧,寒冬腊月生了病,也不需要在寒风中等车。最后就是合伙人邱伟的儿子,小小年纪,独自照顾着病榻上的爷爷,独自面对亲人的死亡,当久未归家的父亲出现在他面前,他没有撒娇,没有埋怨,没有眼泪,只是冷静的告诉父亲,爷爷已经死了很久了,横尸炕上等着父亲回来张罗后事,他幼小而坚强的心是否已变得坚硬冰冷,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这不是他这个年纪应该承受的,而最后,父亲尸沉湖底,他等不到父亲回来了,或许对他来说,会以为父亲再次违背承诺,没有真正醒悟,他会伤心吗?或许不会,他已习惯失望,如果他知道了父亲的死讯,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像对待爷爷的死一样?导演并没有让我们直面这个孩子的心,只是我们可以想象,以后的生活,他会面临什么,他甚至来不及痛苦忧愁,现实汹涌的苦难便会扑面而来。
最后想提醒大家观影时注意片中那把枪,可谓是经典剧作中道具必出三次的成功典型。第一次出现便喻示了最后凶案的发生,但却没有一颗子弹真正完成枪的使命——致人性命,它传递于几个人物手中,意义不同,喻意也不同,由于只看了一遍,害怕在细节上说错,也不想做太多剧透,所以更多细节等电影上映后,二刷三刷,然后再做分析解读,至于是否过度解读了,那就仁者见仁吧。当然,二刷三刷是必然值得的。
电影以多线叙事的手法,让表面看似毫无关系的六组人马,在短短一日之内卷入一场环环相扣的“现世报”洪流,还是好烧脑的,不认真看真是有些看不懂,也有些讽刺意味吧,讽刺那个局长。映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个开矿的哥哥吧,那个开矿的哥哥也是太过于溺爱他的弟弟,对自己的女儿也是没有很好的照顾好,没看到结尾,应该最后是坏人都得到报应了带些讽刺意味吧,很接近生活,感觉拍摄的有些地方有些累赘,感觉是凑时间但是这样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从整体看,整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一部电影,感觉有点看天下无贼的赶脚啊哈哈哈
上周末看了云雾笼罩的山峰,总体来说感觉很好。这部电影属于犯罪悬疑类,采用多条线路交叉叙事,情节和时间均有穿插,但安排得很合理,并且情节紧凑,表达清晰。不时出现的对于山脉远景近景的镜头具有点题的作用。人物个性比较鲜明,情节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特别是结尾,值得思考。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男主演技很好,电影是由不同的六条故事线推动的,但又阴差阳错的叠加在某一时刻,撞击出戏如人生的巧合。电影前半段极具悬疑烧脑,甚至会让大部分人无法理解,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剧情逐渐明朗。令人相当惊喜的悬疑片,每一个画面都是戏,每一个场景都有细节可寻。影片也是在编织不同的动机、前后来回的叙事,它是个不简单的故事,因此我在观影时非常享受。
开始看觉得有点太小人物了,后来觉得各个故事连串在一起,说巧合,冥冥之中有注定,有事候你很想做的一件事不一定能如愿,但是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所有的都会善待你,人生就是这样的。叙述的很清晰,表现的很自然,又有点搞笑,无心之举却是故事的一部分,我很喜欢电影里的小女孩,眼睛大大的,值得一看。
《爆裂无声》的故事,《心迷宫》的结构,有点乡村版伊坂幸太郎的味道。电影三星半,低成本加半星鼓励。
实验性的电影,看得出想玩儿形式,观感不佳,只能说看得过眼。纯玩儿形式首先需要内容的整体通透与部分隐晦相互配合,靠时间线和画面结构共同推出一个故事。导演在拍摄前期就应该想到,平庸的故事是撑不起这么复杂的形式的,尤其是到最后线索慢慢被整合到一起时,形式的魅力也弄巧成拙了。故事讲完了,故事的意义在哪?形式成了套路,形式的意义在哪?整体的清晰化为了呈现的无意义,这不是逻辑而是重复。看似追求个人化的叙事结构,最后却变成了作者的独自狂欢,这也是新人导演的整体弊病,很少见到好好讲故事的导演了。其实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一通形式编织背后导演的表达欲(你想告诉我什么?),个人的诉求,才是电影艺术真正珍贵的地方。
国产不可多得的多线叙事,本片虽然线索多,但剧情并不复杂,到结尾都很流畅。可是本片也因线索多,在剪辑上有炫技之嫌。基本上是一个故事,打乱时间安排给观众,如果按照剪辑点重新剪辑,都可以剪一个正序版。演员的演技也使得本片打折扣,最后,导演加油!
6.5分。其实不差,但真没必要一窝蜂都去拍什么多线叙事,一个精彩的故事难道不比怎么讲故事更重要吗?演后谈恍惚误入导演后援团,极度不适。刚拍第一部作品的导演就这么能装逼,看不出能有什么前途…一直在说重要内容被审查剪掉,如果只有4小时才能呈现您要讲的,那恐怕只能证明功力不够吧…
空有一个多视角分段式悬疑故事的大纲,具体每段故事的构思都是缺乏逻辑,人设最后都混乱不堪,中国电影最大问题还是编剧的基本功都没有。
剧作出现严重问题镜头语言时而优秀时而平庸有电影的壳子没有电影的内容
辽沈推介会上看过,不错,多条线路叙事,剪辑的不错,都是一天之内的阴差阳错,很蝴蝶效应!就是演员的台词略显生硬,望以后可以看到更多的这种犯罪片!
又是多角度拼凑全貌,可惜体量不大、故事平庸,只做到把事儿讲圆,缺乏可以咀嚼的内核,有点浪费了这个结构。尤其缺乏应当具备的戏剧张力,有些大材小用了。
多线叙事热门,国内年轻导演一窝蜂。六条线索齐头并进,导演蛮辛苦,模仿痕迹确实重,各种巧合和逻辑也欠严密。还是有点怕观众看不明白反复提点。好好讲故事其实就够了。作为年轻导演的处女作,还是不错吧,不过总觉得缺点什么。——2019.04.15 成都橙天嘉禾凯德新南影城
《心迷宫》十分之一水平,都不到。
这个导演有点不会导呢
看了十几版,导演的韧性和才华是有目共睹。
fine
国际版。在一座大山的同一时空下,令六组罪犯从不同角度参与到一系列勒索、绑架、毁尸灭迹的犯罪行为中。多线叙事、平行剪辑。官员的丑态、老板的急躁、混混的义气、底层人物的悲凉无奈等交织上演。在低成本条件下摄影显得粗糙,剧本设定用了心思,但也过于巧合,造成刻意失真感,也让很多角色的行为动机不够自然清晰。两星半
北京青年影展 12.24 中国电影资料馆。没能看到导演剪辑版,好期待有朝一日可以看到。就现在的版本来看,角色是有缺失。但不失为一部吸引人的片子。
想从多线索着手,你就的找点合适的演员啊
山寨《心迷宫》,差得太多了
作为一部犯罪类型的电影,整体的剧本还是有些深意蕴含其中的,贫富差距,人心叵测,社会医疗等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都一一展现其中。影片的每个部分都有属于它们这个部分的主角,而每个部分又反应出一个个社会上司空见惯却又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是在叙事手法中觉得有些重蹈覆辙,因为这样的手法对于如今国产片来说已经有些时过境迁了,从最初《疯狂的石头》,到后面曹保平的《追凶者也》,再到之后在影坛中引起小轰动的《心迷宫》,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开始玩起了非线性的叙事手法,所以总觉得这样的手法有些过时,但是却不可否认这部片子在场面调度和镜头语言以及剧本上的细腻。说到摄影方面却又有些接近于《路边野餐》上的长镜头构图优雅却又不失风采,与忻钰坤的《心迷宫》相比在镜头语言中本片更胜一筹。
多线条叙事,能闭环也不错。可惜内涵不够,很可惜。
为啥花钱看这个?表演之尴尬 像普法小短片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