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HD

伊朗电影往事

喜剧片其它1992

主演:Akbar AbdiDariush ArjmandMorteza Ahmadi

导演: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剧照

伊朗电影往事 剧照 NO.1 伊朗电影往事 剧照 NO.2
更新时间:2023-09-16 10:50

详细剧情

  马克马巴夫用异样的电影语言说出了伊朗电影电影近百年的历史,片中的一些镜头如散文诗一般优美,也有一些隐喻和象征,非常值得一看的伊朗艺术电影! 精彩的幻想片,只可惜DVD的画质一般。。

长篇影评

1 ) 电影中的电影,关于《伊朗电影往事》

文/故城

我对黑白世界的迷恋来自于它的干净、朴素和单纯,似乎我伸手触摸即可获得一种宁静,《伊朗电影往事》(Once apon a Time,Cinema)便是一种黑白世界的追溯、还原和重构,老胶片与新胶片用一种顽皮的形式剪辑在一起,对我,有抽离感也有迷恋感。但更多的是感受一位伊朗电影大师的童趣、幻象和对伊朗最初电影历程的追寻,在荒诞之中寻找历史的原味,在天马行空中还原电影的本质。

■荒诞
《伊朗电影往事》是根据卡扎尔王朝倒数第二代国王于1900年将一架摄影机携入伊朗的史实编撰而成。影片中通过把一些老片子的片段和人物以一种虚构、幻想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达到一种接近历史但又荒诞离奇的效果。

这种拼凑本身就有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意味,它用“断章”的手段达到“取义”的目的,试图还原伊朗电影的最初诞生时的历史生态。但历史是不可能完全还原的,必须借助一些非常规的手段,那就是超现实主义的注入。而超现实主义的根源在于相信一直遭到忽视的某些联想形式的真实性,拒绝常规的惯例性思考。影片中摄影师在墓穴旁梦想回到爱人身边,以及在断头台与国王的对话两处情节的设计,均是做了超现实的处理。各种怪诞奇幻甚至疯狂的联想也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满眼枯黄树叶包裹着翩翩起舞的人群,驾马车驰来的救世主,从天而降的少女戈尔娜……导演马克马巴夫有意打破时空的界限,也有意模糊现实与幻想,构建出电影起初在观影者心中似梦非梦的印象。马克马巴夫自己讲:“我的电影风格受到了柯朗(Koran)的影响,同样地从现实主义走到了超现实主义——正如人们有自己的现实环境同时又沉浸于幻想和梦境中一样。我的故事是融会现实和超现实一体,从而形成我自己的叙述技巧。”这种叙述技巧也成为马克马巴夫个人电影手法的一个重要标签,在此后他的作品中屡有灵光闪现。

影片中荒诞的另一处解读是,在正剧的叙述过程中添加了喜剧化变调,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动作去描述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行为状态。摄影师的那小撮胡子、高翘的礼帽,以及夹杂奇情喜剧的元素,都表明了导演在向默片大师卓别林致敬。而我们发现,导演在1992年左右拍摄的两部电影《伊朗电影往事》(1992)和《演员》(The Actor)(1993)中,这位过去只懂得传播革命热情和存在主义焦虑的导演身上能冒出了喜剧的灵感,《演员》中那酷似卓别林的阿克巴,以及《伊朗电影往事》中的摄影师,在他们身上都有着刻意放大的荒诞与疯狂。应该说导演对这种奇情喜剧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既有致敬也有反思。奇情喜剧见证了电影的诞生也创造了默片时代的辉煌,但夸张和哗众取宠的表现形式却并非为东方人所接受,这类喜剧化变调在导演今后的作品中都难得一见,导演对奇情喜剧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镜子
马克马巴夫在一篇题为《镜像》的文章中讲到一个神话,是说上帝手中有一面镜子但被打碎掉落在地上,人们捡起碎镜片,每个人都看到镜子中的影像,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镜像是完整的。但是只要上帝知道什么是全部事实。其实我们知道马克马巴夫不过是重复柏拉图的力量,即艺术形象是镜像的说法。但是马克马巴夫把电影摄影机当成镜子,在他的影片中,“镜子——摄影机”多次出现,暗藏了导演对现实与电影关系的深刻思考。电影作为媒介而令人迷狂,其根源在于它对受众心理所产生的投射和认同效应,用镜子来比喻这种关系再恰当不过了。不管是《伊朗电影往事》,还是《电影万岁》(Salaam Cinema),我们都看到了这张大镜子,并且反复重复的出现,马克马巴夫说这面大镜子是影片中具有象征意味的地方,那面镜子便是电影的大镜子,它投射人类社会的善恶美丑,它投射我们的欲望、梦想和情绪。

《伊朗电影往事》中第一个镜头很妙,摄像师用固定机位对准了一辆陈旧的行李车,拍摄了男人装卸着道具的情景,女人并没有直接出现在镜头中,而是通过车上的一面镜子将空间延伸,从而使观众看到视野外的物境,有意无意的增加了空间的厚度。观众通过镜面窥视影片另一角落发生的故事,导演想用镜子刻意的将自身置身事外,将窥视权交予观众,无疑是试图摒弃电影媒介与受众之间存在的先天的不平等性(控制/迷从),将自主权交还给观众。

费里尼说观影有种“宗教朝圣”之感,大荧幕是圣经或者神父,观众在黑暗中追寻光的降临,安静的脸被镀亮。马克马巴夫则并不以为然,他更在意两者之间的互动,而互动则更像是镜子的作用。影片中有一处在国王大殿中舞蹈狂欢的桥段,观影过后,国王和身边的侍从在电影的幻想中翩然起舞。那肆意随行的舞蹈无疑是对“神圣”的一种颠覆,电影中人物之间是平等的,电影媒介与观众也是平等的,同悲喜同呼吸。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喜欢电影院里的气息,每个人吞吐着电影的气息,也在吞吐着他人的气息,有种集体交媾的意味。我想,大抵一部电影的魅力就在于电影、电影院与观众互动所形成的那个气场吧。

影片中国王内室的妃子由嫉妒变癫狂,皆因一位电影中虚幻的妙龄少女来到了现实,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比对着眼前的少女,口中不断喃喃自语,“我老吗……我老吗?”国王试图饰演一个电影角色,他带着假发比对着镜中的自己,问摄影师,“我像吗……我像吗?”我们看镜子,比对的是自己的外貌,而我们看电影,比对的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吗?

马克马巴夫说,电影是面镜子,镜子是现实通向虚幻的窗口。镜内的世界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真实的世界映射于镜中幻影的转瞬即逝,塔可夫斯基说“捕捉生命如捕捉倒影”,而现实与镜子不就是这种互为镜像、互寄幻梦的关系么?

■本质
《伊朗电影往事》中国王对电影中的戈尔娜念念不忘,试图将虚幻的人物留在现实中,这与镜面的寓意实际如出一辙,它也有隐晦的讨论电影与现实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的意向。电影到底为谁而服务,电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位电影工作者,马克马巴夫也必然试图在本片中回答这样的问题。

影片中有一幕很有趣,荧幕中放映一位老妇人穿针的画面,画面干净清晰,但这单调的日常生活场景却引起了观影者的起哄、抱怨与退场。电影的兴起来自于其带给观众的独特的视听体验,当这种体验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记录,不能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时,电影的受众将随之缩小。其实,在这里导演已经开始关注电影在消费层次的意义,艺术片与商业片在此刻有了暧昧的界限。作为马克马巴夫好友的阿巴斯曾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他喜欢看新现实主义时期的导演德·西卡的批判喜剧,但是对他来说索菲娅·罗兰比德·西卡更重要!他无法忍受那些沉闷枯燥的影片,即使这些影片出自大师之手,比如他直言不喜欢布莱松或德莱叶的影片,因为它们使他疲劳。

小众与大众,艺术与商业,在电影史的每个拐点上,都能看到两者的冲撞与融合。本片记录了电影从伊朗国王贵族的一种私人消遣走向大众娱乐的过程,却也反映出电影为讨好大众审美情趣的退让,从而走向庸俗。暴力、乏味的戏剧爆点以及哗众取宠的化妆与明星制度都在影片中有了一定的针砭。影片结尾导演将伊朗电影史中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电影的镜头裁剪拼凑在一起,其实是在电影本质的艺术选择上暗示了自我的倾向:这其中真的存在所谓界限吗?

越是想弄清这其中所谓的界限,便越陷入一种尴尬。因为当选择只能是在两种选项中进行,那么注定你会越来越固执一方而与另一方渐行渐远。马克马巴夫在和赫尔佐格的对话中提到一个当代电影工作者的困境:关于饿死的艺术。马克马巴夫若干年前参加日本的福冈电影节,《骑自行车的人》放映结束后,对他提及的黑泽明、小津和小林正树等日本影人,日本在座的观众竟毫无反应,并表示对他们一无所知。事后,他就问自己为什么在像日本这样富有的国家,像黑泽明这样的一流电影人寻找制片人都是件困难的事,为什么像小津这样的大师却无法得到大众的接受。这些大师所创造的艺术到底为谁而服务?九十年代初马克马巴夫拍摄了他最艰涩难懂的两部影片《爱的年华》和《鲁德家的夜晚》后,电影语言开始走向平实和更关注民生问题,《无知时刻》、《魔毯》和《坎大哈》等影片均获得广泛的好评。

很多人都说《伊朗电影往事》的收尾是在向伊朗电影先驱致敬,我却感动于一个个拥抱的真实性,那些画面从胶片投射到每个人的脑海中,光影的每一帧似是有了生命,那是电影的律动。我不由自主地伸出两手的拇指和食指,一个手背向内,一个手背向外,对成一个取景框。我轻微错动四根手指的位置,从宽银幕回到老电影的屏幕比例,关于电影的本质,我在不知不觉之间做了自己的选择。


某年《看电影》

2 ) 不需要彻底理解的超现实主义

先来翻译一下电影简介吧:
This meditation on cinema and censorship is astounding. Contemporary black and white footage is interspersed with clips from older films, though sometimes the transition is so seamless one can't tell when one ends and the other begins. Crude special effects are used to create a surreal atmosphere that owes a tremendous debt to Luis Bunuel, particularly Exterminating Angel and Un Chien Andalou. There's also a Kubrick tribute towards the end of the film. No amount of exposition will prepare you for this film, which truly has to be seen to be believed. Highest rating and recommendation.
  This film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ic cinema. It contains action, adventure, and romance. This film was made in Iran. The protagonist looks almost like Charlie Chaplain. He is given a chance to make films for the emperor. There are many scenes of people running on and off of movie screens, and in and out of old kinetiscope projectors. Some people might find this erratic, and tedious, but it helps project an idea of fantasy, or forgetting about ones problems, becoming engrossed in a film. This film is quite enjoyable, it is a sort of history of Iranian films.

电影展示出的幻想和审查是非常惊人的。现代的连续黑白影像中点缀有老电影的剪辑,有时这种转切是那么地天衣无缝以至于每人能察觉出片段的开始和结束。特殊的粗糙效果用来制造出超现实主义效果,欠了Luis Bunuel尤其是Exterminating Angel and Un Chien Andalou一大笔债。影片的结尾是向Kubrick致敬的。对这部电影,你也不能有什么解释,它只有看了之后才能相信。最高的评价和推荐。
这部电影有着经典影片的许多特点。它包括,表演,冒险和浪漫。影片来自伊朗。那些画面看起来就像是Charlie Chaplain。他有机会为皇帝制作影片。有许多场景就是人们从电影萤幕中或者摄影师的镜头中跑进跑出,有些人可能觉得这很古怪或者乏味,但是这正是创造了一种幻想的概念,或者忘记了一些问题而专注于电影中。这个片子是非常有趣的,它是伊朗电影历史的一个片段。

------------------------------------------------------
我承认,我没有找到明显的情节,貌似是一个为皇帝拍电影的电影人制片人被判了死刑,但后来被解救了。他电影中的女子跑了出来,成了皇帝这辈子最爱的女人,可却不能得到。
但影片包含了一些我喜欢的元素:
有趣、简单、荒诞、荒诞中透着悲观+乐观、剪辑很舒服
像是一部话剧,但比话剧具有更多电影应该有的镜头冲击感

我唯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是伊朗电影历史的浓缩?我怎么觉得是一个童话呢?一开始还一脸严肃地以为要看一部纪录片呢……

现在很怕看古老的厄长的黑白片。这部《伊朗电影往事》没有这种感觉。中间有些镜头真的没有理解,有待再次观看。但就仅仅看看人物的表演和对话也已经满足了。
因为,即使tom waits,我听不懂在唱什么,我也能喜欢上呢。

3 ) 中东电影里也有这样的时空

片子的时空处理非常灵活,愣一看会让人疑惑,既有像默片时代的快速动作剪辑,又有长镜头拍摄呈现的空间层次,但片首应该用的历史资料片段,所以一开始会以为是部老片子,那个时代怎么会这么拍的?
回头又看了片首,记录的影象应该是1940年左右的样子(我是看汽车判断的)。那个时候《公民凯恩》才刚刚上映啊??!片子也没有字幕告知是什么年代的片子,在这里才看到是1992年的电影,不过即便这样也可以看出伊朗电影的水准还是不低的。

短评

5。波斯有电影往事?

3分钟前
  • Mannialanck
  • 还行

画面模糊无比,射手唯一的字幕牛头不对马嘴,我一头雾水

6分钟前
  • 天才
  • 还行

有奇句,难成佳片。手法简单、高妙,莫森颇可看作一位沿袭默片手法实践后现代影像的伊朗导演。致敬了伊朗新浪潮开片《母牛》,片尾画面则静止于阿巴斯的《哪里是我朋友的家》(“止于阿巴斯”?),另 画质太差

9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神作,影痴拍的电影,用一个超现实的主线让摄影师穿越并打破虚实界限,有非常多的名作经典影片梗,看出来的梗至少有卓别林,好莱坞30年代,布努埃尔,印象派、机械芭蕾,卢米埃尔,还讽刺了一把登月造假(其实这算致敬库布里克咳咳),有表现主义恐怖片,还有伊朗本土的静逸生活,审阅制度等等...看完

10分钟前
  • 电影怪
  • 力荐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补完。透过卡扎尔王朝倒数第二代国王将一架摄影机携入伊朗的史实为基础进行编撰,借由影史上的经典片段和人物用以荒诞的虚构创想组合拼贴,创作出独属于莫森·玛克玛尔巴夫的“伊朗影史”回溯展。1、导演以虚实/时空界限的混淆突破,构建电影之初于观者的奇异模样。2、从电影艺术与商业的冲撞和交融进行反思及审视。3、纵然影片弊病繁多,可不抗致敬频频,末尾的几分钟混剪到底是看哭了(卓别林的诙谐欢趣与苦中作乐、基顿银幕内外的跳入跳出、布努埃尔的超现实幻想、昏暗下水道的《静谧生活》海报(影射被封禁而无人问津的萨利斯)、《奔跑亚军》里冰水溅洒烈焰的不拘意志、《母牛》野性的理想力量)。于莫森,伊朗影史是始于卢米埃尔,而止于阿巴斯的——我们在误会中跌撞打闹,又因电影艺术之美学会如何拥抱。

11分钟前
  • 糖罐子.
  • 还行

乱七八糟

16分钟前
  • 豆友147261832
  • 较差

原谅我波斯电影知识薄弱,有些隐喻实在看不出来

17分钟前
  • 好朋友鸣鸣
  • 还行

马克马巴夫用异样的电影语言说出了伊朗电影电影近百年的历史,片中的一些镜头如散文诗一般优美,也有一些隐喻和象征,非常值得一看的伊朗艺术电影!

22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安德鲁《电影是什么!》有几段分析女主掉下悬崖的镜头印象深刻

26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力荐

不是伊朗的电影往事,是一个人的魔幻梦旅。宫廷中纷飞的胶片,宠宦与银幕中纳针的老妪......母牛,女子,侠士,直至历史的癫狂归于理性,所谓艺术,有一种跋涉。

29分钟前
  • 枯川满
  • 推荐

"Simply brilliant".....電影+愛情..夫復何求

30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最后几分钟很精彩。里面对镜子的应用很妙啊。算是伊朗电影的符号转换,移动。最后一个镜头是阿巴斯的《穿越橄榄树林》里的镜头。整体感觉:超现实。

32分钟前
  • mongolialong
  • 推荐

融入多种电影拍摄技巧和方式,拼接式电影

33分钟前
  • 杨浦小囡
  • 推荐

剪辑与想像力。1.老太太穿针的那幕睡了一大片人。

34分钟前
  • 爱!音乐
  • 力荐

做伊朗电影的豆列,发现以前漏登了好多

35分钟前
  • 只抓住6个
  • 推荐

电光幻影。

38分钟前
  • 看不见的城市
  • 推荐

电影片段剪辑,看起来乱七八糟。澡堂谋杀,几种拥抱。

41分钟前
  • 拾贝壳的猫
  • 还行

一种伊朗式的“纯电影”

43分钟前
  • 河原宏
  • 推荐

定格、倒放、叠印...诸多摄影技巧;如《开罗紫玫瑰》电影中人走下银幕的时空结构。影片4星,启发性是无限的....

47分钟前
  • 翟墨子
  • 力荐

如适合,如诗歌,想像伊朗高原

51分钟前
  • 庆春路口的夏日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