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某县城的古井小巷里的三户人家——开工艺美术社卖花圈的司马寿仙,开旧衣铺的卓寡妇母女,以及杀狗为主的牛三,原来他们互相嗤之以鼻,老死不相往来,“十年浩劫”却把他们变得命运攸关、相濡以沫,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同恶势力进行生存的抗争。
因为没有字幕,反而是蛮久以来第一部没有倍速看完的电影,也更能体会到电影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连压抑感也呼之欲出。
不管遭受了怎样的斗争,不管哪些人在任上掌权,司马寿仙永远不紧不慢,在石头缝里小心翼翼的探出自己的头去,冷静地观察着,希望找到沾带着一点点阳光的夹缝,来慢慢接近“光明的未来”。最后也终于熬出了头,成为了代表,总算是有了一点权力。
横冲直撞,性格耿直,为了一口酒把老婆都打跑的牛三,却在看见卓寡妇准备上吊的时候,怅然梦醒。作为贫三代的憨娃子发现:人吃狗只是人得势的时候,狗得势了也要吃人的。遭遇了丁香(卓寡妇女儿)的示爱后,发觉自己其实还是念着之前的老婆,千里迢迢想要追回老婆,可惜“往者不可追”。最后依然卖肉为生,也算是平平淡淡。
守身如玉,清白如初的卓寡妇,在何司令的威逼利诱下,依然不愿昧着良心承认罪过。孤儿寡母的生活本就清苦,在周围人的白眼与侮蔑下更是举步维艰。而带给她不幸的,仅仅是她的姿色出众了一些,便要遭人觊觎。即使是好心报答牛三,也要被街坊八婆们说成作风问题。(岔题:街坊与三姑六婆们多半是“女德警察”,稍有风吹草动便恨不得至别人于死地,却从来不去考虑这些是加在她们身上的枷锁,可笑不堪)即使女儿丁香看似出人头地,稍稍慰藉了她一下,便接着发现女儿被强暴,终于得上精神病,结局只是在精神病院痴痴地望着天,不知道是恨还是惆怅。
三个人都在实践着“逆来顺受”,最终却只有司马寿仙一人熬出头来,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直性子牛三也能算生活平稳,只有卓寡妇,学会了“忍”,心里却难以接受这些“不必要的苦难”,最终进了精神病院。似乎在这种大环境下,“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才是唯一解。
电影里看不到对“收破烂的”当上小巷运动“司令”的质疑,大家都只是默默的接受着。说谁是“坏五类”,大家便可以任意唾弃,而那一句:“身份是可以改变的”,道出了运动的精髓——清除异己,拉帮结派。
可以理解的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群众对于个人的崇拜胜过一切,所以当这一切是最高指示的时候,极少有人会出来反抗。君叫臣死,父叫子亡,不死不亡便是不忠不孝,造万人唾弃,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这条律令是可能要了自己的命的。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从“女干部”到“破鞋”的命运,从“贫三代”到“学习班成员”的命运。司马寿仙的逆来顺受是小人物在大环境下委曲求全的最好途径,但当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小人物,石头砸下来只会喊冤枉的时候,与为虎作伥的恶人相比,行为也只是恶的程度的大小罢了。
后:司马寿仙做的是“逆来顺受”,可心里是“日月昭昭”。更多的人是做着“逆来顺受”,骂着“打虎英雄”。时常反思自己到底是哪一种人。
八十年代的国产片一直是诸多影迷们怀念的时代,因为那个时代的导演们真敢拍。不管是什么题材,都会大胆的拍摄。而那个时候轻松的创作环境,也给予了太多导演们得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再加上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一切都是新的气象。在这种大环境冲击下,人们面对社会变迁而展现出来的不同风貌,给予了创作者充分的自由。因此,在我们回首八十年代的作品的时候,那种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而那个时代的作品大都不负众望。中间的很多导演们的诸多作品,放到今天是万不能通过审查的。因此,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些带有特殊印记的作品,都毫无例外地成为了绝唱。天时地利人和占着其中之一,就会产生很不错的作品,而那个时代,占据着这三种的创作者大有人在。因此,时至今日,我们再回首那些经典之作的同时,也都无一例外的感叹,一个好的创作环境,带给人们的何止是好作品。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作品就是产于1985年的一部作品。这是一部反思那个特殊年代的作品,这同样是一部具有先锋意义的作品。片中采用回忆的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同时用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不同的观影人群获得不同的体验。究竟什么才是对,什么才是错,导演没有明说。最后统一由我们公论。
这部影片叫做《小巷名流》。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作家,他出版的一部反应动荡年代期间,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该小说发表后,省报社的一个主编过来与他见面。期间,两人对于小说的故事性和影响力进行了讨论。同时,该作者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地回忆曾经经历过的特殊年代。而在作者的讲述中,故事中的主人公们都迎来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但就这个题材而言,就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今天的大部分创作者们都知道,这样的题材属于灰暗地带,如果说今天有导演对于他感兴趣,也就只能是感兴趣罢了。别说拍摄,就连普通的立项都没有可能。但是在崇尚创作自由的八十年代,这样的作品不胜枚举。
我们所熟知的杨延晋导演的《小街》就是一部和本片类似的作品。同样是由主人公回忆当时的片段,然后构筑一个清晰可见的故事。同样是开放式的结尾,同样是没有迎来一个开心的结局。两者的相似程度可见一斑。如果说非要找出不同点,那么本片中的主人公,显然更加命途坎坷。本片并没有将那个动荡的年代一笔带过,转而是用一种非常写实的描绘方式,来为我们还原了那个荒唐的年代。
斗争是可以理解的,每一个特定的阶段,人们面对的斗争或者是社会矛盾都是存在的。但如果斗争是以一种非常荒唐的形式存在,那么这一切就显得荒诞了。一旦当权者丧失了公平的属性。转而是以一种压迫的方式来对于弱势群体进行高压统治,那么这个斗争就已经失去了意义。
本片为我们着重的描绘出来了三种不同的人群。而他们在那个年代的表现,则生生的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荒诞环境。
司马二哥虽然是一个被陷害的人,但是却活得很乐观,他知道怎样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存。他能屈能伸,面对领导,他能百般讨好,面对自己的孩子,也能及时的进行教育。面对着弱势群体,他能施以援手。面对着自己曾经的敌对方,最终也能冰释前嫌。因此,在动荡的年代,他能得以存活,且最终笑到了最后。
卓春娟则是普通的善良百姓的真实写照。她谨小慎微的活着,却最终没能逃脱苦难的命运。她待人以诚,活得小心翼翼。她不知道变通,每一回都被人欺负不敢吱声。就这样的环境下,依旧是没有让她丧失对于生活的信心。看见落难的人,她还是会伸出援手去帮助。对于死命维护自己的牛三,卓春娟甚至能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他。但是命运却是如此的不公,即使是这样的活着,卓春娟一家最后依然是身世凄惨。
牛三是广大劳苦大众的真实写照。他不撒谎,不惧权势。对于弱者施以援手,对于强者不畏强暴。在那个年代,人人自危之时,对于众人嘲讽的对象——卓春娟一家,他不计前嫌的帮助,本身就能让他的形象无比的高大。最后,牛三拒绝了卓春娟女儿的示爱。更加能说明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种品质尤为珍贵。
修桥补路绝户,杀人放火儿多。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发展从来不会遵循某一种既定的原则的。结束了十年动荡之后,影片为我们展现得结局确实让人唏嘘的。好人们并没有得到好报,而那些作恶者却活得很是滋润。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片名——《小巷名流》而这些“名流”背后,却是一代人对于痛苦回忆的尴尬自嘲。那个年代过去了,但愿不再来。
文革电影,但意外的诙谐,我看之前就没觉得会是个多沉重的电影,仔细琢磨感觉是因为这个片名就已经有点打趣的口吻。电影用的插叙的手法,时间线上交错,让人从一开始就没有了对主人公结局的担忧,知道不是什么惨剧了,这一下心里也就轻松不少。
你会看到电影中红卫兵很喜欢用各种歇后语,我认为这是一种强行掩饰自己没文化的行径,刻意地在讲话中加入各种没必要的歇后语,以此加强自己的语气,拙劣地过把官瘾。从电影后面来看,感觉他们应该是从二哥那学来的,其实在他们心底里也是承认二哥这个文化人的。
电影整个看下来还是比较舒服的,主角们报团取暖地生活在动荡之中,同心协力解决着一件又一件抵在脑门的恶事,最终一起守得云开见月明,熬过艰难困苦。
讲文革对么黑暗多么摧残人,人性多么扭曲的电影非常之多,这部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了讲文革故事,讲报团取暖的主角们是如何面对恶事,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熬过黑暗,也算是一件快事。
《小巷名流》 有人评论“最荒唐的年代,就用最荒诞的故事……铸就最佳文革电影”。 我不赞同,这些故事“荒诞”吗?你问问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人,有没有觉得荒诞,他们只会告诉你,真实发生的,电影根本不敢拍。 人在时代面前,太微不足道,时代造就了人们的悲剧,抗争毫无意义。 在电影的快结尾时,省里来的高老师(编辑)说要有意识突出人物的反抗精神,讲述人司马寿仙发问到:我该怎么改呢?我到底该怎么改呢? 最后的机位:小巷依旧是小巷,人们川流不息,时代却已经变了。
国产片也不全是垃圾。1985年的《小巷名流》,就让我拍案叫绝。
从连文导演,朱旭、孙才华主演。如此精湛、深沉的国产片,只能出自知识分子之手。
对白鲜活,俏皮话比比皆是。反观今天的网络语言,虽纷繁有趣,但味儿不够,越来越像世界语。汉语自有其本来面目。至于这是好是坏,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恭录几句台词,解救一下整天被“最新国产片”折磨的大家伙儿。
1.“我犯了错误,围棋盘里下象棋——路线不对。”
2.“有屁就放。不要穿靴戴帽”
3. “他们这些人呀,有权就是理。”
4. “他发酒疯时是狗咬月亮——不知高低。”
5.“她确实是菠菜煮豆腐——一清二白啊!”
6.“有几个流氓在敲丁香的门。我去文攻了,不管用。你快去武卫!”
7.“我坦白:那时候我耗子别手枪——起了打猫的心。”
8.“苏联叫人民演员,朝鲜叫功勋演员,那美国叫好莱坞演员,香港叫明星演员,至于我们国家嘛,叫文艺工作者。”
9.“对我批判的越狠,就是爱的越深。让我体无完肤,才能让我健康成长。”——我记得,王小波李银河研究解释SM的快感,就是这样,所以才有人乐此不疲。
剧本极好!
最荒唐的年代,就用最荒诞的故事,从连文一部留神,铸就最佳文革电影。
好一幅“存照”!
既直面那段历史,也嘲讽了现实(80年代中期)。双倍的勇气!也说明了时代确实在退步走!
中国最好的文革片之一,可与《蓝风筝》比肩,不输《芙蓉镇》。导演用一种冷静的手法叙述了那十年的荒唐,不从主观上挑起观众的愤怒,但是观众却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其中的病态。虽然我们已经无从体会当时百姓的苦难,但却也能有所感受,有所警醒。
哈哈哈,这才是真正的喜剧电影!
第四代导演代表作之一,反映文革时期普通人民群众卷入文革的情景。角色塑造都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戏中戏的结构,通过责任编辑和司马先生的对话可能就是导演想告诉观众的话。课堂看第二遍。不谈深度,角度选择就很好。
三个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物/家庭在十年浩劫中相濡以沫,是对人性美的颂歌。剧本巧在用故事内外两条线发展人物,让观众思索小说的真假虚实。而想要发表「真实」小说的作者,是否要去迎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去改写违背历史逻辑的「虚假」结局呢?
相信80年代对于刚他们经历不久的那件事的描述,重在“摆事实”,轻在“讲道理”,因为道理还没想明白,却早早担心又站错队了。处处反讽+自嘲。然而直到现在,国人还是没有走出那件事的阴影。结尾处比小说还夸张的人物命运反差和被发展洪流裹挟跌跌撞撞前进的情景,到今天也依然在上演。
极端时代悲剧的荒诞喜剧化表现,中国电影史的惊鸿一瞥。
我到底该怎么修改结尾呢
比芙蓉镇早两年,艺术上不如芙蓉镇,但批判性比芙蓉镇强。全片直面文革荒诞,结局更是调子灰暗,对八十年代妄图修正历史记忆的倾向也敏锐提出了反思。
与其它文革题材电影不同的是,本片结尾提出了对于反思的“反思”。
补标,大约一年了,问题就是大约伤痕似的欲说还休,简单解决
仗义每多屠狗辈,在中国什么人可以活下去,要么是牛三这种你恶我不要命,要么是司马先生这种能屈能伸的韦小宝人格,至于卓寡妇母女则是注定要被社会吞噬的。
“触及灵魂,我几乎每天都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东风劲吹传捷报,胜利凯歌冲云霄。我们向阳镇的革命形势是一派大好,不是小好……
黄泉路上不忘斗私,故事终局依旧悲剧……
那段时间这类电影和小说辈出,质量也都还不错,因着创作者都饱含热情。有个疑惑:这类片子还有机会复映吗?谁要放,谁要看?
知识分子一跃成为代表,国军家属寡妇自始至终都是受辱,戏里在文攻武卫,戏外是本本主义,样板戏演员在后台被当权者父子强奸,刺痛的不是谁的伤疤和国人的神经,而是数十年所宣扬的被打翻在地的那套依旧在唱戏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