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洛(迪克·鲍威尔 Dick Powell 饰)是一名独来独往的私家侦探,某日,马里特(Douglas Walton 饰)找到了马洛聘他当自己的保镖,结果马洛却莫名其妙的挨了一顿打。之后,一个叫安(安妮·雪莉 Anne Shirley 饰)的女孩现身,她告诉马洛,他所遭遇的一切和她的继母格雷尔夫人及其所拥有的翡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对翡翠深感好奇的马洛决定将这一连串的事件调查个水落石出。
在安的协助下,马洛对事件的全貌渐渐的有了了解,而隐藏在背后的,是安的父亲(迈尔斯·曼德 Miles Mander 饰)。不仅如此,不久之前,马洛受雇寻找一个名叫维尔马的女子的下落,这名女子竟然也被牵连进了翡翠的案件之中。
黑色电影除了蛇蝎毒妇之外,最大的特征恐怕就是旁白或者独白了。它们如此之多,以至于你想忽略都很难。凶手或者受害者,总喜欢将罪案发生的前因后果,提纲挈领地讲述一遍。不管是在《双重赔偿》里奄奄一息的凶手,还是在《日落大道》里陈尸泳池的受害者,他们的结局已经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大家所关注的,是中间的过程,准确的说,是蛇蝎毒妇和被她们玩弄的男人们如何一步步堕入深渊的精彩细节。
《爱人谋杀》里的菲利普·马洛从影片开始(其实也是故事的终结),就被关在审讯室里。他急于想证实自己的清白,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讲述。或许对黑色电影的既定设定,已经习惯了。从反派女主角出场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猜到了结局。不过我感兴趣的是,这个故事中马洛的行动。他在里面所做的,是寻人寻物,可是这些人从来都在他身边。他以近乎徒劳地方式,想要从令人困惑的线索里,理清一切,也在最后时刻,冷静地为我们解了谜,故事也因为反转“炸了锅”。这让我想起了《上海小姐》的结尾,奥逊·威尔斯也是深谙此道。
跟《马耳他雄鹰》里一样,我们知道,肯定会有一个人找到侦探来帮忙解决问题。只不过《爱人谋杀》里,找人的人换成了一个疯子,一个无害的“平民”,一个受雇的笨蛋,还有一个勒索的医生。这一套路,几乎屡试不爽,在黑色电影迎来“第二春”的时候,依然是惯用的套路。比如在1974年的电影《唐人街》中,仍然是侦探被玩弄,只不过故事中的“蛇蝎毒妇”变成了“恶魔政客”。
游走于法律与罪恶边缘的侦探,似乎与黑色电影中常见的被玩弄于恶毒女主的男性角色还有一些不同。他们往往更加胸有成竹,面对诱惑,更像詹姆斯·邦德,懂得游戏规则,不纠结于恋情本身。菲利普·马洛可以跟蛇蝎毒妇调情,也可以转身就跟青春少女坠入爱河,仿佛可以瞬间自动切换频道。或许为了掩饰“厌女症”,侦探们对“蛇蝎毒妇”所玩弄的游戏,总是以充满兴趣的姿态进行调查,不惧最坏的结果;而不是像《双重赔偿》、《日落大道》里“被阉割”、被裹挟的男主角们那么容易陷入命运的漩涡而无法自拔。
漂泊男子,私家侦探,蛇蝎美女,犯案黑帮,亡命鸳鸯。被宿命所困扰的主人公在巨大的压大下泰然自若的行动着,操着一口地道典型的黑色电影语言-硬派且诗意,他强硬,内省却又无法完全战胜欲望;女性虽然会遭到惩罚但永远是对事物正常秩序的威胁,片中几个男性角色因为抗拒不了她的魅力就这样“毁了”。全片看下来简直黑色的不能再黑色,剧情难解程度直逼《大梦》。梦与现实交织的那段意识流超现实表现比《爱德华大夫》还早了一年。
比原著差远啦!!!
其实我没太看懂,还有20多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了
7.5/10 硬汉侦探,复杂案情,蛇蝎美人,典型的黑色电影,第二天之后剧情绝对忘光,只能记得车水马龙中的面孔与黑池底的一扇扇窄门。
"Give it to your girlfriend. Give it back to China." 一个话唠但是又性格鲜明的侦探。Moose全剧最惨…
视觉语言和独白叙事挺好的,节奏也好,故事一层层讲得很清晰。CT带着成熟与脆弱的双重特质,喜欢。
2023.1.29梦境与现实交织那段很赞,其他的好像似懂非懂。
套装 翻译不好 710M
故事是好故事,但人名太多又没充分机会让人认清,无趣对话场景也过多,到最后我也只连看带蒙出个大概。都是蛇蝎毒妇的作恶,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先想除去侦探失败后就想利用他,不成后又想除掉他。每个倾慕她的人都被其利用,却毫不在乎他们的性命。这种极端自私却又善变的毒妇遇见一遭就够遭殃半世了。
标准黑丝片倒叙格式。素材剪接时有问题,或许是这个片子工期太短导致的。奥特曼漫长告别借鉴不少。中间马洛被打致幻镇出现的生理反应的影像叠化有些意思。故事讲得乏善可陈,钱德勒是一个好编剧,但不代表他的小说文字可以便利地改编为黑色电影,于是当时尚年轻的蒂麦克雷特就交出了这样一个迷离怪诞、风格性扭曲的作品。倒也歪打正着——让有些雾水观众找到了钱德勒小说中最为深刻而又难以被切身性理解的质感:这种质感同时也是钱德勒创作状态在文本中的共时演绎——钢铁丛林中哀兵的酩酊宿醉和对于不可能的生命意义的主体幻想。
喜欢这部电影的气质、镜头、打光,可是剧情的凌乱感让人很懵。
Naremore书中补充:53年Toulouse Cine-Club放映这部,鲍威尔马洛一失去意识观众就爆笑……(感觉是鲍威尔自带谐星气质的锅(太滑稽了哈哈哈哈|在黑色电影史(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应该也是马洛第一次以“马洛”这个名字登上银幕。印象中这角色原本似乎该是米彻姆来演的(联想到他在《漩涡之外》里那个角色,实在合适)。结果等了几十年,直到70年代才出于怀旧目的演了一版老态的马洛。起初觉得鲍威尔的个人魅力不足以支撑这个角色,但转念一想当时马洛应该还不算household name?而且在被打昏下药之后的戏里鲍威尔版马洛神奇地多了一些魅力,于是也就不那么计较了。另外马洛给兮兮的“俏皮话”真不少啊,有点难以直视……
迪克不够高大有力,且数度昏迷并被戏弄,软弱的角色设定其实别有深意。昏迷与梦境的叠影虚化,光线掌控都踏在节拍上。场景频繁切换,转换快到有些许紊乱。台词过于絮叨,字幕又不够给力,导致逼迫感反过来令阅读变得费解和不快。尽管大团圆结局受制于彼时审查制度,但不可否认削弱了之前的铺垫和积蓄,黑色一下子被洗成灰色咯。
一个看似百转千回的死结,只要找对线头,轻松一抽,只是细细长线一根。
1946年戛纳电影节,美国送了四部影片参展,敏锐的法国影评人看到一个新类型的冒现,就是黑色电影。这四部影片分别是《马耳他之鹰》、《双重赔偿》、《绿窗艳影》以及这部《爱人,谋杀》。这部影片改编自著名硬汉派侦探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的小说,主角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私家侦探菲力普·马罗。
语速赶上刘翔,字幕很头大!
私侦的来源?“大多以前是警察,像我曾为地区检控官工作,被开除了。因为顶嘴。”……与蛇蝎美女的对话,马龙不承认能力缺陷,但大家数数片中他有几次被暗算倒地不省人事,外加枪火导致眼前发黑,可能遥感过吴宇森的喋血双雄?这是菲利普马龙与马耳他之鹰的山姆斯佩德的区别:他也愤世洞悉足智多谋,但功力并不深厚,性格也存在弱点,更会为经济所迫或感情波及,并因此导致局势一度危机,或也因此而转危为安,总之他不能像斯佩德那样更像一个人在战斗。迪克鲍威尔的偏弱气质或可为此角色特质背书?此外这种相对限能、低调与人性化的私侦模式显然更为后世青睐,特别是被囚禁频死的恶梦情景,比如英国特工帕尔默和法国贩毒网。
四点五;古典的聪明是真的聪明、就讲话啊什么的。古典甚至可以直接被理解为幽默感。没有字幕没太看懂在讲啥,但觉得大框稍稍流俗了,而且全程都在看西装……关于西装,就是知道它起皱和没有裤腰带的状态;还有怀疑老裤子是没有裤腰这一说的。前倾结构,过腰变粗,后开缝。音乐美妙,属于动人的那一种,也是古典的。浪漫和浪漫主义时期的浪漫应该是一个,不过不是浪漫主义的浪漫吧;这个侦探形象还算ok。老商业,不是商业。黑色电影:通过迷失和生死之情而达到的现实魔幻,时代背景之魔幻作为此魔幻之自然辅助成为全然现实。有一些镜头是表现的,大部分写实,要自然韵味,也要表现的韵味。
7/10。符合钱德勒小说的一贯特点:混乱的线络,复杂的人物,俏皮式话痨。所以导演的叙事掌控能力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整体来说,叙事脉络清晰,迷雾丛林、荧幕诱逼几个场景设计都能充分体现视听的丰富,但是悬念营造张力欠缺,节奏流畅却也平淡。凶手主动委托查案、珍宝丢失的情节与[马尔他之鹰]一致。
三星半;计中计,谋中谋,重重机关层层关系,凌乱几根副线归拢到一起,终究柳暗花明,剧本底子到底好;可惜演员一般,感染稍差,受字幕影响,台词机锋削弱;意识流段落很不错,硬汉马洛不信蛇蝎美人之泪,却始终有红颜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