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进入了最黑暗和痛苦的一段历史时期。狼子野心的日本帝国主义露出贪婪嘴脸,妄图消灭中华民族,侵占大陆。1933年,被人称作“张扒皮”的国民党29军37师师长张自忠(柯俊雄 饰)在长城喜峰口一战成名,随后荣升29军军长。平津一线局势凶险,中央奉行不抵抗政策,任凭日寇如何挑衅29军只能一忍再忍,咬紧牙关。1937年,日寇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而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战争中29军副军长佟麟阁及师长赵登禹弃身捐国,张自忠则背负骂名担任了北平市的市长。
正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一代名将所背负的使命是常人难以想象,而又值得后世子孙永远铭记的……
虽然有的地方不符合史实,比如张自忠被围殉国前夕,片中栽赃为共产党奸细向日军告密张部行踪,这一情节明显失实。实际情况是张部的无线电讯号被日军监听截获并推断出张部具体位置,然后重兵围剿所致。 还有结尾部分张自忠持中正剑自杀殉国的情节也不符合史实,实际情况是张自忠宁死不退,被日军枪弹击中而牺牲。 再有张自忠率部东渡襄河之后,夫人李敏慧出现在张的后方指挥部,看了张的留信。这一虚构情节亦与事实不符。李敏慧当时身在上海,已病入膏肓。上海到钟祥快活铺一千多公里,不说战争状态下层层封锁,光是这一千多公里的行程就不是一个卧病在床的人能够坚持下来的。而且李敏慧本人是不识字的。 但影片总体上基本符合“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毕竟电影拍了快半个世纪了,我们今天来评价应该嘴下留德。
对于奋勇抗日、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应该永远铭记。 但作为台湾74年的主旋律电影,跟内地一样,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剪裁、粉饰、避讳痕迹严重,不可尽信。 1、只提过五关斩六将,不提走麦城。张自忠成名战喜峰口之战,确实一度获得胜利,但后来兵败溃退、损兵失地就避而不谈? 2、对蒋、冯矛盾讳莫如深。张自忠是冯玉祥的亲信,蒋冯不和,多有龃龉,很多问题由此而生。但电影中张自忠在北平的表现被公众认为是汉奸,蒋委任为军长;枣宜会战时蒋关心张的安危,这是真的吗?说得好像张自忠是蒋的亲信一样,令人生疑。张自忠自1916年起跟随冯玉祥,中原大战时与蒋为敌,怎么可能是蒋的嫡系?否则,喜峰口之战被宣传为抗战的一次胜利,张怎么未能得到升迁? 3、七七事变后奉命当北平市长,与敌暧昧,虽刻意洗地,但这段历史绝不简单,背后一定有猫腻。如果真是奉命,又是奉谁的命令?蒋还是冯? 4、喜峰口一战,1000人敢死队只剩26人;台儿庄外围阻击战,130个连死了173位连长。这部队的战斗力,让人无法想象!或者说,士兵都很英勇,将军都是草包! 5、说句不中听的话,抗战时整个ZF和军队都是昏庸无能之辈,为转移民众不满,需要树立一些英雄来为自己开脱罪责。
6、其实,张自忠没有宣传的那样英雄,只是某些人掩盖失败的工具而已。
7、战斗场面描写差强人意,以今天的标准看相当粗糙。
8、演员演技刻板生硬,特别是群演,看得很尴尬。
9、两岸那时是不相往来的,但这电影跟俺们的样板戏是一样一样的。
10、结尾三段戏堪称三大败笔:一是张自忠用空洞无力的言辞居然说得日本军官羞愧难当、承认日本的罪行,二是临死高呼“委员长万岁!”,三是日本人当场立正敬礼“向中国战神致敬”!尼玛尊重历史那么难,胡编乱造那么爽?看来文化的根子是一样的,SY强身,YY强国?
PS、看的是129分钟未删节版,其中有一个情节是张自忠是被XX党向日本人告密出卖而牺牲的,并借日本人之口,说某党借抗日之名、行投机之实。呵呵!
中日建交后,台湾很恼火,很恼火到一定要爆发的那种,于是该片《英烈千秋》开拍成了当时应景的几部主旋律电影之一,抗战主题在两蒋时代的台湾也是很敏感哦。原来主题似乎有两:一、我朝我兔向来坚决抗日,抵抗外侮;二、我朝我兔是华夏正统,汉贼不两立。
公允的说,片子把抗战时期国民和军人的精气神都拍出来了,令人感动,观众自有评价,这里无需多说。最近该片在大陆中央6套播出,应该说成就一段两岸佳话。
片子在中央台播出时剪掉了大陆这边肯定笑场的两个“国宝级”镜头,和大家分享补全:一是✂️剪掉把张自忠的死栽赃到某某敌后游击队向日军告密的镜头,游击队长形象请观众参照智取威虎山之类革命电影中的匪三匪四之流自行脑补,电影“明示”告密导致张将军被围身亡;二是✂️剪掉了张自忠牺牲前高呼“某某某万岁”口号的镜头(第一次看原版,到这个情节,以为这个场景主人公男一号会喊中华民国万岁之类的口号,当时以自己能够剧透,心理狠狠的鄙视了一把导演,小小得意之后,目瞪口呆地发现男一号居然是挂念的还是委员长呀:),这桥段堪比郭德纲相声,大陆群众听着是不是也很熟悉呀;)
想起鲁迅同学说过的辛亥革命后的Q哥所在的未庄,国人的世界隔山隔海还真是心有灵犀,海峡两岸就像过家家,历史如戏。
张自忠、佟麟阁和赵登禹是少有的几个被新中国承认并宣传的抗日国军牺牲将领。而李宗仁因为留在了大陆,《血战台儿庄》也得以拍摄,至于谢晋元因为是被汪精卫刺杀,非死于国·共内战,也得以受到宣传。关于国民·党正面抗战无论大中小学历史书,还是影视,都比较少提及。而《忠烈千秋》这种台湾拍的抗战片,也是得益于绿营上台,这边得为失势的蓝营争取点存在感,如果这边连蓝营都不拉拢支持,那台湾就真要完全一边倒了。
学生街头演讲号召捐款抗战,神剧也常见。
女孩怒脱衣擦“汉奸”大字一段拍的真的好。 张自忠的名字是如雷贯耳的。13年去北京还在张自忠路路口一宾馆住过两晚,公主府和欧阳予倩故居、段祺瑞政府旧址都曾经在夜晚经过。 管虎在拍摄谢晋元题材的《八佰》。希望以后多点关于国民·党正面抗日的影视题材,那里面有很多可歌可泣可以拍得比《雷霆救兵》、《血战钢锯岭》都不差的故事,例如国军空军抗日、衡阳保卫战等,当然还有远征军。
柯俊雄英气逼人
片子本身实在有点....四颗星谨向真正的英雄致敬
太假!而且诋毁中共。最后竟然喊委员长万岁,我真不相信张自忠最后会喊这句!中华民国万岁还差不多!张自忠将军永垂不朽!
敢死队千人,归队二十六人.壹佰捌拾个连长,死亡一百七十三个.何为读史读到伤心处.
丁善玺算是一个靠谱的导演,但实在是吃不消了。此为最后一部,绝壁不再看了
3.5,柯姿態沉穩,陳老妝超齡演出,主角夫妻妝容都是依歷史照片,設定算認真。接下北平市長一職被認為是漢奸、鄉親砸屋、窄巷相遇不敢相認戲,既演出主角辛酸,又演出鄉民邏輯,夠悲也夠諷刺,好;戰爭場面軍方大手筆支援,管他沒血又美械,70年代這可真厲害。悲劇的是小護士突入說屠殺及最後收場主角自殺戲,前者設定突兀,後者屬下舉動過於舞臺劇、殉國喊人萬歲實在有點滑稽,扣一分。
柯俊雄演不出张扒皮的思想境界。“人生平均年龄不过五十左右,事业之成就与否亦唯五十左右而定。故吾人应知努力之时机倏忽即逝,倘不急起直追,则必遗害终身,永成憾事。即令终老一生,但最后亦不免一死,与其庸碌而死,当不如轰轰烈烈建立一番事业。既有裨于国家,复获显贵之名誉,则虽死不死矣。”
给我这个不好好读书的人上了一节关于张自忠将军的历史课
“委员长万岁”看看吧,台湾的主旋律电影,金马奖评出的中国百大电影此片有一席之位
柯俊雄和苗天的对手戏火花四溅,甄珍好甜。宝岛上努力做出中国北方的模样,可建筑实在不够气派。
这么好的题材被台湾人拍的一塌糊涂
不是很欣赏得来柯俊雄这类英雄形象
五分给战神。第一次看台湾拍的战争片,想不通国军日军怎么都装备M1919重机枪
VCD+DVD+蓝光
台湾的抗战片,国军的抗战英雄。(补记)我靠!央视六台今天13:47竟然播放了。(再补记)
勉强及格。其实是张自忠传,以大跳跃式结构回顾一生,但其逗留北平不过月余,在片中却以受汉奸之辱的苦情手法予重点体现,客观上并非追索以死明志的起源,而在反衬他爱国之心的刚硬,但这些戏并不好看。战场部分比较假,但完整展示了阵地、行军、毒气和各武器,是份记录。台湾缺乏大场景。蒋公阴魂不散
这是应有的教导方式。忠魂不灭!
仅仅是拍抗战片,就可以推出无数个大IP。奈何受到的限制太多(虚无主义警告
虽忝列台湾四大抗战片,但整体中规中矩,叙事还比较单薄,囿于年代技术限制,某些镜头还很僵硬。柯俊雄的表演倒不温不火,还算到位,如果能说点鲁西口音就好了。
台湾四大抗战片之一。张自忠刻画的很不错,投入的场面也很大。有些地方跟大陆产的抗日片有点一样,意识形态很强,但比大陆来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