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的90年代:凶手是谁
——90年代与黑处
《黑处有什么》,导演王一淳凭此片获了第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上一届是《心迷宫》的忻钰坤。正好今天上映,就买了特价票去看。这个片子披着犯罪片的外壳,说到底还是个青春片。90年代的青春记忆是属于80后的,不过我也找到了些许共鸣。和《心迷宫》一样是小成本电影,比《心迷宫》演员的颜值和演技好点,但就故事的深度和巧妙而言要逊色一些。
片子宣传的噱头是中国版《杀人回忆》,确实有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连环强奸杀人案,都有上世纪的年代感,都发生在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小乡村或小县城。但《杀人回忆》的主角是警察,是在认认真真讲案子本身,全片看下来真的是越来越绝望、无力,而《黑处有什么》从一个14岁女孩的角度出发,案子就变成了小女孩内心世界的背景,所以两者内里是不同的,表达的东西大概也不同。
黑处有什么?导演起这个名字我是觉得不合适,扣《杀人回忆》好像还更合适点,毕竟片尾不是警察的警察蹲下身往黑处望的时候,我心里颤了几颤。但导演自己的答案是“一切片中女孩不懂却又努力去探索的,都可以理解为黑处。”说了等于没说吧。
作为一部年代烙印深重的片子,各个方面都可以说很成功的还原了那个年代,不出戏,很真实,片中的笑料也正是来自于这份真实,有点讽刺。但它为人诟病的也是这份年代感,有人觉得用力过猛,尤其是学贾樟柯金曲串烧……
——愚昧和娱乐
上世纪90年代,网络还没有普及,娱乐产业也不像现在这样大火,大部分人不懂时尚为何物,人们的娱乐就是看娱乐节目不多的电视,捧着笑话杂志、租碟、看学校的包场电影、去溜冰场溜冰,或是没有目的的闲逛。世界很小心很大。
那个时代口风严谨、形式大于内容,学校热衷于学雷锋学赖宁,当然过了20年我们依然在学雷锋。警察办事愚昧,起哄的学生愚昧,围观的群众也愚昧。
所以导演的态度不是在怀念那个时代,只是怀念那份没有网络的真实,懵懵懂懂战战兢兢。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不可爱吗?
虽然多了物质,多了迷茫,但也多了选择。
——嘴犟与亲情
父女情,这是全片最打动我的地方。
那个一不小心就暴躁起来的父亲,嘴犟到不行的女儿,斗嘴的画面,坐在父亲后座的女儿以及大雨带着伞骑车来接的场景,咋就那么熟悉呢。女主一直不是很快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觉得自己的爸爸好怂,她好想变得成熟漂亮,她好羡慕画报上的明星,她有点嫉妒张雪,谁让张雪那么嘚瑟,还叫她麻杆。可我爱死这个角色了,真实平凡青春无敌,每天和爸爸妈妈吵吵闹闹,和朋友闹小别扭,她都不知道她其实有多幸福。幸亏片子到最后,女主都是强奸案的旁观者,她还可以继续平凡下去,正是这种平凡,让我看到导演的诚意。幸亏不是所谓的残酷青春戏码,但这种平凡或者说无知,放今天看又是另一种残酷。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处女作,《黑处有什么》还不成熟,但它是合格的,有诚意的。
2 ) 告诉你一个秘密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电影里出现了太多的流行金曲,从小虎队到beyond。港台音乐的闯入,常见于院线青春片和商业喜剧片。对歌曲的滥用,甚至从MV画风变成了为所欲为的“戏不够歌来凑”。这类DJ导演的另一端,则是中国电影的金曲第一人贾樟柯,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我的少女时代》,它们对歌曲使用的首要原则,无疑是要融入到剧本故事当中。及至《黑处有什么》 ,它有用得好的地方,也有用得不好的。女主人公曲靖站在工地钢材堆的高处上,镜头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的移动,完全就是演唱会般的个人秀。最关键的,这组镜头后来再次出现,没有任何变化。及至两个人分享随身听的画面,影像本身没有问题,但传递的信息已经有些累赘,有如苹果七世纪以前电影的通病。
《黑处有什么》还出现了大量的时代风物和记忆符号。形同小社会的飞机厂家属区,空旷的操场,废弃的防空洞,危机四伏的人工湖,播放《蜜桃成熟时》 的三级片录像厅……电影在这方面的布局把控,无疑是拔萃出类的。 曲靖噩梦时,日常生活中的配角龙套全都变成了强奸嫌疑犯,包括镜头构图上有意识的凸显指引,对照下《杀人回忆》的题旨精髓——凶手长得普普通通,潜藏在周围生活中。这也是一部中国电影最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常跟朋友玩笑,正因为中国人的青春都是灰色记忆为主,相当于一片迷茫,没有青春,这也造就了一大拨人的如饥似渴,纷纷把银幕上的堕胎当做了青春的伤痛。《黑处有什么》没有那么恶俗,但电影对青春成长与犯罪案件的缝合,也并不是那么紧密。按常理来说,类似强奸事件在每个人的学生时代或有耳闻,以少女心来取代大事件,不见得是个降格处理,然而在技巧表现上,《黑处有什么》依然没有摆脱“道听途说式”的段子青春,痴心少年、看黄片停电、小流氓冤死……这类细节,其实远不如一个更加个人更加特殊的“伊能静”来得简单妥实。对于懵懂无知的青涩恋爱,要么少开口,要么就是把人物角色写绝了。遗憾的是,《黑处有什么》在这块上有明显短板。那些不怀好意、肆意视奸少女的怪大叔正对了观众恶趣,可在其他一些场景,主人公背后的群众演员又太过摆设,令人察觉到斧凿痕迹。 这部电影对逝去的时间和不堪的回忆有难以启齿的纠结迷恋。 如同那张从海南寄来的明信片,还有被宣告死亡的张雪,《黑处有什么》是一名女性在少女时代对“生活在别处”的精神向往。她急于逃脱父母掌控,远离老师和学校教育的干涉斥责。越是熟悉的地方,反而催生了越不安全的感受……她正在塑造和形成的自我人格,正在慢慢走进一片黑暗的社会森林,进入到一个又一个神秘未知空间。即便后来的成长会证明,少女忧患是无来由的精神压力,然而,它们在当时却是可以感知的压抑和恐骇。
少女在敬老院读《金瓶梅》,老猪哥的表扬赞美已经不是黄色低俗那么简单,放今天就是骚扰犯罪。这个细节设置的精妙在于它不仅没有被揭发,没有机会被吐露。它变成了一次公开的、大红胭脂涂抹、顶着阿福头套的表扬大会,就像赖宁救火那样,成为一个赤裸裸的、千百人参与围观的谎言,黑色又可怖。 正如同一时期创作上总会存在的偶然巧合,在《少年巴比伦》结尾,远方的白蓝也给路小路寄来了一张蓝天白云雪山的明信片,令后者决心离开工厂,踏上了寻爱的自我之路。 在《黑处有什么》,涂口红、谈恋爱、不爱学习、杳无音讯的留级生张雪,她变成了曲靖的另一个镜像。她的生与死,也是放养青春的两种结局。在自我表达上,在面对少女的长大成人上,《黑处有什么》还是有一条清晰脉络,借这条线,它牵引着一个人与中国社会的秘密和阴暗面,它们就在明晃晃的阳光底下,宽阔的马路边上,与时代同行。 电影的结尾,是以少女走向“隐藏了什么”的芦苇丛深处做结,变成一个不知所起、无处可去的青春意象。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入围金马的《八月》,可能快要上映的《少年巴比伦》,去年的《少女哪吒》,今年的《七月与安生》(成长部分),共同组成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影像,从小镇,县城,三线城市到自成独立小社会的大院,似乎都有共同之处。 尤为有趣的是谈到《蜜桃成熟时》,有机智的朋友立马反应:这电影是 1993 年的,与《黑处有什么》 1991 年的时间背景不符啊。 这更加证明,《黑处有什么》借鉴了少女的生活经历,却包含了更大的野心。所以今天我在微博上说:
《黑处有什么》和《八月》出现的电影院和放映厅,可能仅仅是个人经验和成长记忆的一部分,但是,像《蜜桃成熟时》这样的港产三级片,聚众看录像带,似乎代表了更大一部分人的电影经验本身。 上世纪,电影的存在,完美替代了教科书的空白和师长的高压教育,同时背负了不少泼脏水恶名,结果,正是它们,真正唤醒了青春期男女,在茫茫黑处中,走向未知的身心成熟。 这完美解释了为什么在曲靖离家去看《蜜桃成熟时》,电影处理得充满反抗与决裂的仪式感。男性观众的反应,是那样的不加掩饰,饥渴鲜活。 那个录像厅与防空洞,还有几场黑夜戏,都解释了黑处和黑暗本身的丰富表意——即便在多数人看来,它可能跟“性”的关联更大。
如果说,《黑处有什么》仅仅是故意模糊混淆了九十年代的东西,《八月》就更加不确定,它几乎把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东西,搅和在了一处。它出现的电影符号,更加有代表性,从第一部进口引进大片《亡命天涯》,到早于上海 101 工作室这样的民间影迷社团能观看的内参译制片《出租车司机》,似乎无限延长了那个八月和暑假所能发生和包容的事情。 这两部电影,直接调动了作者导演的一手经验。《黑处有什么》能轻易唤醒了很多女生对性骚扰,还有来自男性的,不怀好意的身体接触,眼神侵犯的回忆排斥。《八月》的松散,零碎,语焉不详,更是符合了不少人对后阳光灿烂时代的成长回忆——好像发生了很多事情,但其实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有些东西瓦解掉了,却是属于上一代人的事情。爸爸去拍电影了,他去上中学,如此而已。 借这个话题,我更想说的是这类题材故事还不算多,有些也只是不得不出现的成长素材。明年是 2017 年,对应的就是 20 年前的 1997 年。对我个人来说,1997 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年份,就跟前几天那样,一下子发生了太多大事,延续到今天不断发作,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 它是真正代表了 80 后这代人成长的一个鲜明年份。这个数字的重要性,如同 1⑨8️⃣九。我认为还相当有趣的年份还包括 2003 年,2008 年,但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如果你看到更多关于 1990s 的回忆,请拥抱它们。
还有一个我个人特别在意的细节——也是后面很多人将来看《八月》可以认真留意。 照相机在这两部电影里,带有记取当年事的功能。尤其是《黑处有什么》最后,父亲拿剩下的胶卷,给女儿来了一张成长留念,正好总结了整个电影的故事走向。
如果说《哭声》的“恶魔带着相机”来只是秘制道具,那么,在鼓捣胶卷相机的背后,无论是留下凶杀现场的凭证,抓取昙花一现的瞬间,我觉得,这是青年电影导演,试图在票房大时代的汹涌当中,抖露出来的单纯心意(拍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这也触及到了我们之所以那么讨厌青春票房片的最大原因,那里面制造的自我感动,无节制泪水和狷狂堕胎,已经到了一种制造污染病毒的地步,是完全虚假,彻底造作的可怕存在。 至于我所提到的几个小片,你会看到,它们的美学追求,做出了写实还原的努力,还掺带了一定的文学发挥(诗,梦境,黑夜和散文处理),或者进行适当的类型改造。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3 ) 黑处有什么---------70后被埋葬的青春
电影《黑处有什么》,挺不错的电影啊,估计导演是70后吧?只有70后才能拍出这种原貌呈现八九十年代的中学生生活的片子。
那个既保守而又因为改革开放面临外来新事情冲击的年代啊!小虎队,比昂乐队,燕舞广告,钻防空洞,卡在录像机里的黄片,录像厅里播放的三级片,都是流淌在我们70后血液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那个时候每一个家庭都想女主一样。一家人挤在狭小而又压抑的房间里,都有一个粗暴的老爸和一个不断抱怨的老妈 ,所受的家庭教育不是挨骂就是挨打,没事就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反正什么都不好,反正就是看不惯,而我们的心情就像窦唯唱地那样“从来都是担心,从来都是害怕,还要我们乖乖听说,都说那么儿女对父母地报答” ,如此这般,怎不让人都生出剧中张雪那种想要永远离开的愿望。
70后的父母大多是以前经历过上山下乡的那拨人,蹉跎过岁月,感受过生活的艰辛,不过也被荒谬的时代夺去了很多人类本应拥有的特质。他们情感粗粝,不善于表达对自己孩子的爱,没有意识去营造家庭的温情,他们对下一代的寄望就是循规蹈矩地做一个本分的人,长大后找一份工作,娶(嫁)一个人,建一个家和他们一样简单而平淡过一辈子,至于人的爱人的情生活的希望和向往他们不关心,因为他们像物件一样被支配了大半生,早已麻木和习惯了行货一样的存在,就更就体会不到自己的下一代,在时代变革之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片子披着犯罪和破案的外衣,其实写的是两代人的矛盾。女主的父母,张雪的父亲,赵飞的父母,对自己儿女都是那么的粗暴,张雪父亲宁愿不抓真凶就当自己的女儿死了,赵飞父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出事后在还不明真情的情况下就暴打自己儿子,女主的父亲更是在知道自己女儿早恋时吼出“恨不得当初掐死”的怒言。他们好像在乎自己的脸面和名声更胜过自己儿女,而儿女们也觉得这样很正常,最多像女主一样不咸不淡的顶几句嘴作为软弱地抗争。更多地是远远逃离自己的家庭,在野外在田野在桥下,在那些成年人去不了的地方,寻找自己的乐园。
电影的着墨点还有很多,不光是家庭,还有学校,管理学生简单生硬的老师,办案潦草草菅人命的警察,还有那些从来不知道正常维护自己权利的愚昧的人, 那些压抑着沉默着无奈而又可怜的人和事,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当女主看三级片看得流泪满面的时候,真的让人震撼,不懂爱而又渴望爱的人,他们情感的启迪只能从三级片中去寻找,这是多么的可笑而又荒谬。至于片名《黑处有什么》,有什么呢?是不是我们70后在粗粝的现实和蒙昧的时代之下,早已被草管而又埋葬的青春呢?
4 ) 【 √转载 √反派影评 】《黑处有什么》公映版没了什么?来看与原版对比后的敏感发现!
【侵删】仅供交流分享
2016-10-18小莲/隐形/波米反派影评

提示:本期节目部分素材含有大量粗口用语,请谨慎收听。
《黑处有什么》“龙标版”(105分钟)与“电影节版”(97分钟)的不同之处汇总:
一、原始“电影节版”有,但在公映的“龙标版”被删减的情节,共9处(按时间顺序):
1、女主父亲第一次到现场拍女尸照片,却被局长训斥说“不用拍那么多,明天检查团来了还指着这卷儿呢!”;

2、养老院的猥琐老头让女主念黄书的段落原版是《金瓶梅》更加露骨的性描述段落,且直接出现了“西门庆”等书中主角的名字;

3、曹局在办公室训斥大家“没破案还闲扯”之后他还说了这样一句对白:“谁破了案子‘侦查科副科长’就是谁的!”(这个信息给张树林在之后的刑讯逼供提供了现实层面的动机);

4、在警察审问第一个农民疑犯,女主父亲问他“刀多少钱买的”之后,还有一个张树林“踹农民一脚”的镜头;

5、第二次发现女尸,女主父亲再次勤奋的拍照,此时同事第二次吐槽他:“照那么多有用吗,省点胶卷吧!”

6、在女主获得“学赖宁标兵”并抱着大头娃娃来到赖宁相面前后,原始“电影节版”此时给了“赖宁像”一个大特写;而在女主回家后,她妈妈对着此奖状则有一大段关于“学赖宁”的吐槽对白:“那赖宁有什么可学的?不就是着火了都不知道跑还往里冲的那个吗?靖靖啊,以后你见着这事儿得赶紧跑,甭听他们的!”;

7、在抓捕赵飞后,女主父亲在派出所开会时提出了自己的怀疑,在这之后他还有这样一句对白:“哪怕是我落在他张树林手里,我都能承认宇宙大爆炸这事儿是他妈我干的!”随后才有了张树林冲进会议室两人厮打在一起的戏;

8、厮打结束,气愤的张树林拿着茶杯冲出去准备继续拷打赵飞,原版在之后还有这样一段情节:女主父亲当时是立刻准备跟出去进行阻拦的,但局长却故意拦住了他,并把他调到资料室去整理资料(即暗示领导默认并纵容“刑讯逼供”的行为);

9、【最重要的改动】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赵飞(下图1)从警察局后窗成功逃出,但沉浸在越狱喜悦的他却在房檐走壁时不小心意外跌落,当即摔死(所以原版没有也不可能有最后的“赵飞无罪释放”字幕);

以上镜头清晰交代了赵飞脸上的伤痕,显然这是被刑讯逼供后的样子。

赵飞意外跌落惨死,所以原版片尾无任何“无罪释放”字幕。
二、龙标版有,而原始“电影节版”却没有的情节,共6处:
1、赵飞审问被绑在树上的两个农民疑犯;
2、女主与张雪在小广场上排演模仿《红楼梦》的桥段;
3、赵飞暴打冲进大院围殴偷瓜者的几个农民,并在同学面前耀武扬威;
4、警察准备释放第一个被冤枉的农民,但在带出牢门时,农民高喊“不是还没判呢吗!”;
5、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时读了错别字,当即被蒋四取笑;
6、影片结尾那两行有关“赵飞被无罪释放”的字幕;
(再次强调,以上6处情节,在原版中均不存在,但由于这6段时长总和大于被删的段落,所以才有了“公映版长于原版”的现象。)
主播打分:
柏小莲(界面网娱乐频道负责人,公众号“喷了”):6.5分
隐形:7分
波米:7分
《黑处有什么》平均分:6.8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节目总时长:约1小时58分
片头/片尾曲:《老师你好》(阴三儿)
1-2分:嘉宾介绍;
2分-8分半:影片信息介绍;
8分半-14分:三位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波米介绍节目流程(无剧透);
14分-1时44分:三位嘉宾谈论《黑处有什么》的优点,波米谈缺点;随后三人交换意见(涉及剧透);
1时44分-尾声:主播浅谈本片与王小帅等片的对比以及此片的“拍摄争议”(涉及剧透);
影片《黑处有什么》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内地是否有2D版:本片为2D电影;
内地是否有删减:有,详见本文第一部分内容;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冤家父子》(原著名为《我是你爸爸》,2000)
《杀人回忆》(2003)
《青红》(2005)
《我11》(2012)
《白雪公主杀人事件》(2014)
《少女哪吒》(2014)
《怒》(2016)
5 ) 那在黑处给你的生长投下死亡阴翳的,是人性
午夜看完《黑处有什么》,不禁感慨这么多年了终于又出来一部值得赞美的中国式残酷青春物语。很多人将它比作中国版《杀人回忆》,如果不是人云亦云,那大概是”影响的焦虑“下的判断失准。两者虽然在情节元素和镜像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在主题、叙事、美学意图及技法等核心质素上并不具有类比性。如果非要把它安放在一个“伟大的传统”中,那么我认为它首先是一部青春成长片。更准确地说,它是一部暗黑系少女成长史。
所以它或许会让不少人想起娄烨和岩井俊二。但它比早期娄烨更令人惊叹的是处女作导演在美学上罕见的成熟,这种成熟不仅体现在王一淳对日常、小清新、悬疑、荒诞现实、政治讽喻等各种镜像风格的驾驭上,也体现于她以更纯粹的(也就更精神分析的)女性视角将一个少女的性觉醒历程呈现得如此漫长、沉重而尖锐。就后一方面的意义而言,它或许比《颐和园》更值得注意。而它比岩井俊二更出色的地方在于以质地深沉广大的现实主义风格将个体的青春成长与外在异己的社会历史语境连接了起来。这种连接通过导演对90年代中国小城生活氛围的精准把握得以实现,这不仅意味着一种朝向社会现实的批判锋芒,也意味着无可逃避的主体命运,因为生活本身就意味着内在参与,更悲观的说法是它意味着被构型或被锁定(be positioned)。
故事起于一场强奸杀人案件,对此惯常的悬疑类型片往往将叙事聚焦于案件的侦破及其延宕。但在《黑处有什么》中,摄影机始终追踪着少女曲靖,既追踪其现实层面的家庭和校园生活,也追踪其潜意识幻觉,比如尾随的痴汉、比如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标牌下看到掩埋少女尸体、比如电影院中那些男人的凝视。有趣的是,影片以非常现实感的镜头来呈现这些潜意识幻觉。这种处理方法所制造的阅读障碍会让怀着悬疑片期待的观众感到混乱而直露——事实上,他们已经说过了,“暗示意味太重”。但王一淳显然无意于具体凶手的指认,从曲靖对尾随者和电影厅凝视者的令人诧异的无知无觉可以看出这一点,更重要的证据是张雪之死的梦境段落。
印象最深刻也最喜欢的段落正是这一梦境,全部的恐惧和战栗都麇集过来,而这种恐惧因为性的中介又有着懵懂而真切的快感——这其中蕴含着最原始的弗洛伊德式的辩证法。过于早熟和敏感的女主肯定已经感知到,不管凶手是谁,一定是男人们焦灼而邪恶的欲望杀死了她们。在这个意义上,死者成为了女主的分身和另一种可能性。就此,导演借由个体化的叙事完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女性主义叙事:不管是哪种可能性(活着或死亡),她们共同的命运都是沦为男性欲望的凝视之物。在影片末段三个女生买雪糕的段落中,导演再次指认了这种共通的命运。不同的是在这里她用的是他者/男性视角,而在曲靖那里,更多的是主观/女性视角。而即使在梦境这一情节的巅峰时刻,导演也依然坚持使用异常真实而非常见的色彩斑斓、意象诡谲的方式来完成,并且丝毫不急于说破。直到后面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它们都是女主的潜意识制造物。对解读空间的有意拉远,使我们在后知后觉中愈加体验到那些情境中所蕴含的惊心动魄。对我而言,这是一种惊异的美学技巧,很微小,但足够巧妙。
梦中的恐惧与快感催生了少女初潮这一成长的标志性仪式,于是它也以最激烈的方式告诉我们:那在黑暗之处给(女性)成长投下死亡阴翳的,是赤裸而暴烈的人性(男性)欲望。而如果说这一梦境段落及前述其它的潜意识幻觉共同构成影片的激烈表达的话,那么,对曲靖家庭和校园生活的描写则以更温和甚至不乏黑色幽默的方式同样讲述着少女成长史中的压抑和动荡。导演展现了对显与隐、激烈与节制两种语调和节奏的良好掌控。
有技巧也有对多样的叙事节奏和风格的整体掌控力,甚至还有某种自觉地女性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哲学,还走的是严肃的现实主义文艺片路数,我实在想不起来你国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导演。对于年近四十的电影圈票友王一淳同学,我只想说,赶紧出新片吧!
6 ) 赞扬《黑处有什么》,可能是我再一次在朋友圈唱反调
写在前面:
首先要感谢宋丹辉小姐从first内部拿票,邀请我和老王今晚一同去观看电影《黑处有什么》的点映。有趣的是,这一次我再一次和朋友们唱起了反调——电影结束后,我说,真不错呢。宋小姐和老王却一致认为,烂片。
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从《一步之遥》、《刺客聂隐娘》、《烈日灼心》、《百鸟朝凤》……到最近好评如潮的《釜山行》,我总是在大多数人说不好的时候叫好,又在大多数人说好的时候觉得片子一般甚至很烂。不过老天作证,我真不是想借此令自己显得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大概我骨子里确实是个非主流吧。
----------正文分割线----------
大量剧透一贯是我写影评难以自制的风格之一,这既从侧面证明了我本人在电影方面非常业余,也说明我的影评对绝大多数观众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被部分媒体冠以“中国版《杀人回忆》”头衔的《黑处有什么》,我更愿意把它概括为——一个少女的成长史,或者,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失败的性启蒙教育的缩影。电影以一桩强奸案开头,在我以为编剧要将破案侦查过程一步步顺藤摸瓜展开之时,故事却似乎话锋一转,讲起了90年代初,中国内陆某个小县城的飞机制造厂厂区内,主人公曲靖懵懂酸涩略带遗憾的少女时光和厂区居民们的琐碎日常。强奸抛尸案接二连三发生,但其实最后,凶手是谁已经显得不重要了,因为“探案”的过程和“成长”的过程两条线索交织,略显散乱的叙事当中,导演只想用心勾勒出一个已经远去的时代的模糊轮廓。
和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家长一样,女主角曲靖的父母疼爱她,却不懂得如何表达爱。在女儿由儿童日渐成长为少女的过程中,他们对性、情、爱、男女这样的话题避而不谈,既无视少女身体上的变化,也忽略了她心理上的变化。对于女儿喜欢流行音乐一天到晚“缺心眼儿”不知道在想什么的状态,父母头疼不已,但他们除了厉声呵斥以外也别无他法。曲靖的父亲是大学毕业的专业法医,珍视证据,以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为信条办案,性格严谨思想却略为陈腐,看起来也不太擅长人情世故因此不受上司赏识,以至于连在凶案现场多拍了几张照片作为证据都要被上司不耐烦地叫停。母亲则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勤俭持家,对于丈夫不受器重久不升职不能给家庭带来物质上较大的改观和女儿青春期的叛逆而怨声载道,在影片中多以烧菜做饭和餐桌上唠唠叨叨的形象出现。
凶案发生后,曲靖独自查字典,在“强”字的一个个词条中找寻,人生中第一次读到“强奸”的含义。我猜在她十多岁的稚嫩生命里,从父母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从来没有一个人用科学的、严谨的姿态正面地给过她任何关于性别、性爱、情爱的知识,毕竟那只是9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还没有经历过初潮的少女左摇右晃甩着母亲晾干的月经带从一帮起哄的中年男人面前经过回到屋里,被母亲尖声呵斥“缺心眼儿”却一头雾水;刚刚跨入青春期的初中女生大岔开双腿坐上父亲的自行车后座,前一秒还和颜悦色的父亲突然间板起脸来,命令她改回双腿并拢的侧坐姿。影片背后的整个社会环境不仅缺乏对两性的正确认识而且充斥着对女性极大的性压抑——初中生之间流传的无聊闲言,猜测其实是因阑尾手术而肚子上留疤的漂亮女学生张雪生过孩子;曲靖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去废旧厂房的天台跳舞唱流行歌,某日偶然发现了偷窥自己唱歌并且用磁带录下歌声的男孩,回家路上父亲因此警告她,这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影片中有一段这样的情节:飞机制造厂子弟学校的孩子们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女主人公被安排给一位后半段再也没有出现过的老人读书。这位看起来很虚弱的大爷打断了正在声情并茂朗诵儿童故事书的曲靖,从枕头下掏出一本《金瓶梅》命令曲靖念给他听。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大致就是些类似“威风迷醉塌,杀气锁鸳鸯,珊瑚枕上施雄,翡翠帐中斗勇”的对床帏之事的描写。念了一段,老人突然兴奋起来,猝不及防往曲靖头上亲了一口。小姑娘又气又急,涨红了脸,忙用袖子擦额头。怪老头儿却说,我给你写证明,说你在敬老院表现优异。多么赤裸裸的侵犯啊,却因为女主人公在两性方面的完全无知而没了下文。已经初二的曲靖后来对好友说:“一点儿都不记得念的什么了,真奇怪,字儿全都认识,就是不明白什么意思。”我不知道曲靖的父母如果知道了这件事,会不会后悔自己没有给予女儿正确的引导。
想起大约四五岁的时候,我曾像很多小朋友一样好奇自己从哪里来。多数长辈喜欢告诉我说我是从垃圾桶里、路边或者山上捡来的(听说现在有些父母已经改成“充话费送孩子”版本了),我的父亲好像也从没给过我关于这个问题的正面回答。但是从我第一次问这个问题开始,母亲就对我说:“你是从受精卵一点一点发育来的。是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细胞结合然后着床变成了受精卵。”再大一点的时候,我好奇爸爸妈妈晚上为什么要关门睡觉,妈妈告诉我,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私生活。我问,精子和卵细胞是如何结合的?母亲答:“是性交的时候,爸爸的阴茎插入妈妈的阴道,然后射精,如果刚好妈妈的身体正在排卵期,那么精子和卵细胞就有可能结合变成受精卵。”母亲还告诉我:“一次性交射精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精子,但是排卵每个月只有一次,所以受精卵很不容易形成。”我记得她说:“生命是很宝贵的,你就是上天送给爸爸妈妈的最最珍贵的礼物,你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妈妈永远和你血脉相连。”
我的母亲当年对一个四五岁小孩说出的这番言论即便放在今天,似乎也显得太过“前卫”和“大胆”。事实就是这样的没错,这是科学,中学生物课本上也是这样写的。可是直到现在,问起生命的起源,我身边的很多侄儿侄女辈,从长辈那里得到的答案依旧是五花八门的“从天而降论”。一位认识的阿姨在女儿的书包里发现一张同学之间互寄的圣诞贺卡,初一的小姑娘因为一句无心的调侃“祝你早日找到如意郎君”而狠狠挨了母亲一巴掌;父亲有相对高的文化水平,但在对我的性启蒙教育上依然显得保守,他很少与我谈论恋爱、结婚、生子的话题,初中的时候我和他聊起某部电影里主人公为女儿准备避孕套的情节,被他很快用别的话题岔开了。想想多数男同学都是从来路不明的A片里渐渐明白男女身体上的差异,还有一起起未成年少女堕胎事件,一桩桩被媒体揭露的性侵幼童案,不正折射出性启蒙教育,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然是相当失败的吗?
强奸案接二连三发生,像《杀人回忆》那样,导演刻意安排了很多可有可无的可疑角色。他们中有些人是在DNA技术尚未普及、刑侦手段落后的时代被水平参差不齐的民警严刑逼供屈打成招的嫌疑人,有些是没头没脑出现(也许是公映版做了删减的原因)行为举止怪异、一直围绕在女主人公身边的龙套,但是直到影片结束,导演也没有给出答案,到底谁是真凶。放映结束以后,王一淳导演和女主角的扮演者来到现场和观众互动。现场有人提问“那个猥琐的敬老院老头后来去哪儿了?”,“为什么前面埋了这么多伏笔却又不了了之?”,导演回答说,其实是想用这些无足轻重的角色来烘托气氛,毕竟那个时代,安全是一个很偶然的东西。
单纯讲悬而未决的凶杀案,王一淳肯定比不过奉俊浩,单单讲青春爱情、少女心事,又容易落入俗套。于是导演别有用心地用渐渐步入性成熟阶段的少女视角来看强奸案,也由此展现整个时代的压抑氛围,既显示出了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同时,少女心事和奸杀悬案又都呼应了片名中的“黑处”二字。不一样的青春片,大概可以这样定义吧。电影描述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可是很多东西在今天依然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想这就是我要为这部片子叫好的原因,尽管导演真的很业余,非电影专业科班出生,将摄影机和镜头大部分交给摄影师和副导演;也尽管我在其中看见了很多经典电影的影子,《杀人回忆》,《阳光灿烂的日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平静的生活之下实则暗流汹涌,理发店老板,消失的《金瓶梅》老头,突然出现的跟踪女主人公的面瘫男……陈腐的工厂社区内,强奸犯似乎无处不在,“安全”是个偶然的东西。但是导演想表达的仅仅如此吗?随着科技和刑侦手段的进步,那些当初悬而未决的凶杀案大多都会水落石出,不过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男性对女性、女性对女性、女性对男性的固有偏见和冷暴力才是真正值得你我反思的东西。
写在后面:
最近看到一副喜欢的作品,和本文大概有些微乎其微的联系吧。分享给大家。
“女人躺在喷涌着水花的浴缸里,双腿夸张地高高翘起,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似乎是展现个体性爱的感受,更是以一种粉红艳俗的方式表达社会的欲望梦幻臆想——桃色的狂欢。这是女性对自我身体的审视,对欲望体验的直白,挑战女性对欲望体验向来默默无闻的尴尬境地。申玲以女画家的视角,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坦荡的目光,使一向被认为拥有欲望主动权的男性被动与无奈。”
[img=2:C]文字来源:废物
公众号:agoodfornothing
[/img]
衷心希望内地导演不要再搞八九十年代怀旧金曲串烧大电影了,你们的曲库都没有贾樟柯全,更没有我的全 with Anana
终于一览真容,碍于成本和技术有限,质感偏向电视电影,有那么几个瞬间以为在标放看毕业作业。生于九十年代,长于九十年代,怀念绿色警服满街溜,红点画在眉中央,听着港乐轻飘飘,剧需要追,人没有整,5毛零钱能买一下午的快乐。
很多生活场景感同身受
比《少女哪吒》好太多了!!!!!
将少女青春期懵懂与奸杀悬案交织起来,两点一线都是“未知的黑处”,都需要探求,凶手是谁反倒不重要了。老师有句台词“越是平时看上去蔫不拉几的,越是出人意料”即道出两者的共性。时代背景与少女成长非常写实,能够看得出剧作、美术与表演上的细节都很来源于生活。
从女孩视角出发,对整个时代笼罩的压抑氛围作出展示,然而情感并未找到一个立足点,对主角成长的表述也过分暧昧模糊。
2.5 模仿、堆砌、重复、故弄玄虚、错误百出。即便以性压抑与强奸谜案切入人心不安的无出口时代和女性成长的点子夺眼,但黑处有什么?依旧只能是一无是处。国内环境太糟糕,什么都能也都敢吹。
77-83出生的一代导演,到了可以在怀旧中巧妙叙事的年纪了,无论是夏洛还是黑处,时代感做的都挺不错。嘻嘻哈哈的直男大多会美化记忆,觉得青春最懵懂的1990年代初还不错吧,敏感的女性却会呈现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回头想想,那个时候校园传播的连环杀人,像是吓唬孩子的威胁又可能是真实的冤假错案。
不像《杀人回忆》,甚至不如《我11》…时代感很强,但整体上剧情故弄玄虚,演技浮夸,即便是处女作,至多是死人更多版的《少女哪吒》。
说句良心话、你们这些公众号可别替导演吹牛逼了、故事真没那么复杂、就是一个少女的成长史、一切都是模模糊糊...一部包裹着犯罪元素的青春片、探讨的就是中国式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法律的不健全、那些零散的时代特征和人物略显生硬...还有、千万别拿杀人回忆和这个相提并论、哪怕是致敬、也没致好。
看的龙标版,有些东西得脑补了。长得像三毛的女主角选的不错。时代还原在国产片里算还可以,可我还是得说,片子明确设置在1991年夏天,墙上却贴着单飞时期的窦唯海报,录像厅里放着1993年的《蜜桃成熟时》。
我个人非常喜欢,气质独特,但也有许多疑问。过几天会采访导演。
期待过高,还好,有点散,时代还原不错,又见流行歌曲,多数段落的镜语像电视剧。套了一个《东北偏北》式的抓强奸犯的社会案件,讲的却是《少女哪咤》式的两个女生的故事,破案不是重点,懵懵懂懂的少女心才是主要情绪,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未知世界这么好奇。
一部由《杀人回忆》所引发的电影,但后来走向却是中国青春片。少女的黑夜,“强奸犯”是周围所有人。来自父母、师长和学校的束缚压迫摧残,生死未卜下落不明的友达,更像是压抑人格的另一个分身。时代风物的氛围营造可谓苦心,爆点不少。有惊喜,但缺憾也不少。
承受着传统性压抑的少女,在好奇中倔强成长;潇洒的女青年厌倦着生活,又被周围人揶揄。两者形成一种互补,拧成一种几十年前的女性呐喊。少女的母亲,强势泼辣,无意中传递着旧价值,成为压抑的帮凶。杀人案只是背景,但也不太喜欢这结局。片子带着曾经的生活印记,可以嗅出味道,还带着些黑处的玩笑。
三星半。同样是借鉴了『杀人回忆』。虽以案件做串联,却更多去讲女主角的成长,少女性的萌动与爱的萌动。而回忆的元素也很多,很多年代符号,相信很多人也能找到回忆。片中还藏了很多坏心眼,也很好玩。
处处表达不到位,技法缺陷的社会文化电影 比技法纯熟的商业电影更可怕,导演的电影感在哪里(路演访谈提问:为什么不把环境人物整合到主线中去,私以为此问精辟)。亮点:女孩成长伴随着“鲜血与死亡”的意向,与 父亲逻辑推理和迂腐家庭观念的矛盾,成为逆境生存的两个对立点,共同铸造与压制着人性
FIRST四部惊人首作电影里,最为惊喜的片子!而且是个女导演的处女作,还没有学过电影。喜欢《杀人回忆》,第一部作品拍出了喜欢作品的味道,这样的起点挺好。内核还是有点青春片的感觉,而且年代感也做得很足。
90年代的工厂社区版杀人回忆,远不止青春成长。全片弥漫着一个时代的性压抑以及温吞日常生活所掩盖的惊悚感。六七十年代赤色残余防空洞以及进行时人工湖所象征的犯罪现场也使得影片在更纵深的坐标体系中力度十足。
1.不符盛名。2.别只要有个没头没脑的凶杀案,就都自动往《杀人回忆》上靠,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呢?3.所有年代的符号都是表面化的堆砌,这就是一部小城青年的上世纪青春片。4.案件、黑处、未知对青春成长中暗礁的隐喻过于刻意了,其实没什么关系。5.不能因为独立,就认定一定好于大片,态度要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