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改编自罗伯特·金梅尔·史密斯1984年出版的同名童书,故事围绕一个小男孩的“卧室保卫战”展开。
罗伯特德尼罗驾驭这种喜剧片,其实也没什么难度。
难就难在,这种类型的喜剧片,其实也很难有什么深度。
不过,祖孙之间的那点事儿,好像也不需要什么深度,新老观念的冲突随时都在,关键在于怎么解决。
老而弥坚的小罗,在个性方面,还是相当彪悍的。
你不对付我,我还不对付你呢。
彼此的敌视,造成的“笑果”也很严重。
小罗为了“笑果”,也不介意放下老大的架子。
实在不行,还可以找老友帮忙嘛。
这位老友,也是个彪悍的人物,当时看《生死时速》的时候,尼欧被他虐得不轻。
但是,祖孙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不适合正面刚,因为这样的结局,很不理想。
碰撞之后,还是需要选择和平相处。
或者,和平相处还是不够的,还得想着如何和谐相处。
老外呢,喜欢通过折腾一个大事件,然后从事件中得到领悟。
这样的大场面,或许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
可行的方法,好像只有耐心二字。
放下彼此的傲慢,尝试俯下身来,和孩子在同一个视角看问题。
老不正经,小不正经,一家都不正经。这就是美帝的家庭观?狗屁,非要通过你死我活来建立亲情和尊敬的关系,对这就是美帝的全球缩影。老不正经,小不正经,一家都不正经。这就是美帝的家庭观?狗屁,非要通过你死我活来建立亲情和尊敬的关系,对这就是美帝的全球缩影。老不正经,小不正经,一家都不正经。这就是美帝的家庭观?狗屁,非要通过你死我活来建立亲情和尊敬的关系,对这就是美帝的全球缩影。
这是今年的新电影。看这部电影是冲着德尼罗去的,虽然看到豆瓣的评分很低,还是去看了。一部家庭喜剧片。外公和外孙不对付, 互不相让,演出了一场祖孙大战。结尾自然是言归于好,其乐融融。
整个影片看下来,感觉并不好。故意制造的戏剧冲突,不合逻辑的情节发展,性格随意的剧中人物。请允许我说一句刻薄的话:甚至不如咱们的国产片。德尼罗确实老了,接这个片子的动机,我想,并不是为了片酬,而是禁不住粉墨登场的诱惑吧。幸好德尼罗的粉丝大多是和我一样的中老年观众,看过他不少精彩的电影,偶尔马失前蹄也可以原谅。看了一下统计,在德尼罗所出演的近100部电影中,烂片(指6分以下的)不过二十部。总体上老德还是威武的。这部影片中,德尼罗饰演外公,虽然没有给他施展全部演技的天地,却也能表现的中规中矩。偶尔还放射出一点光彩。慈祥之余,也时常露出他特有的俏皮和机智。
影片讲述的是外公搬进女儿家中之后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在现代家庭中,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少不了会碰上不少麻烦事。原因是在一个家庭中大家的意识都是平等的。古典等级制度的消亡是从家庭开始的。在美国,家庭观念本来就很淡泊,即便作为一家之主的长辈故意摆出一股威严的架势,晚辈们从心里也不吃你那一套。在咱们这里,家庭等级虽然表面上也已经不存在了,可是残余观念还是很浓厚的。例如我们通常斥责孩子“没大没小”,还有人们普遍认可的“尊老”,都是这样。所谓“大”指的就是长辈,“有大”就是对长辈先要敬畏三分;所谓“尊”指的是尊敬,这个词和“尊重”还是稍有区别的。可是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成员中不分大小老幼,都要互相尊重。细想起来,这和咱们的传统意识还有有些不一样的。无论怎样,现代的家庭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比起死气沉沉的封建宅院,我当然更喜欢影片中那种无时不在的活跃气氛。老外公经历的事情多,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却跟不上现代生活节奏,超市刷卡显得很笨拙。蹦床投球也只能和外孙们打个平手。他的经验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有许多已经用不上了,落伍了。而这些恰恰是外孙的强项。明智的老人懂得承认这些,影片中的外公就是这种明智的老人,只有如此,才能逐渐抹平祖孙之间的代沟,遗憾的是老人中糊涂且固执的还是居多。
本人也是个老头,由此联想到貌似和影片无关的一些事情。老人如何快乐且有价值的度过自己的后半生?常常看到许多老人哀叹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今天想着去骚扰儿女,明天想着去敬老院,后天算计着自己的遗产给谁。如果生活是这样,有意思吗?能快乐吗?叶嘉莹先生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诗词中,九十多岁仍然站在讲台上授课;阿城的《棋王》中的王一生说:何以解忧,唯有下棋。还有那些寄情于山水之间的人们。或者如影片中的外公,迎窗安坐在椅上,让和煦的阳光洒满全身,去观赏院中的枯树。更不用说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了。此刻的时光是一生中最好的时候,没有工作去做,没有责任去负,虽然去日无多,却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无论如何,只要没有影响到他人,尽可以率性而为,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找到自己的快乐。
比较吸引我的是孙祖俩在湖上的场景。外公为了缓和与外孙的关系,邀请外孙一起来到湖上,租了条小船,徜徉在湖光山色之间,还钓了几条大鱼。兴致正浓的时候,忽然湖区管理员的小船开来,大叫:不许钓鱼!原来这湖上是禁渔区。爷孙俩没头就跑,上得岸来,边跑边对船主叫:“怎么不告诉我们这是禁渔区?”船主厉声答道:”要是告诉了你们,我这船租给谁?”他们仓皇中开车就跑,终于逃脱魔掌。
其实这情景在咱们这里也经常碰到。人家的方式是:我明白坏了规矩,但是我要跑,跑的了我就是爷,跑不了我认栽。在车里,外公还心有余悸的教导外孙:“违法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了。”在咱们这里,通常是要和管理员拉家常,最好是认作老乡,那就好办了。最不济就是给管理员意思意思,一切都万事大吉。实际上,这就是规矩社会和人情社会的区别。咱们这里有些人成天抱怨不自由,那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规矩为何物,一旦碰了钉子,按惯例去指责别人指责社会。而在影片中的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规矩无处不在,只要你守规矩,便能获得最大的自由。不过再想想,假如你的头脑中装满了各种规矩,会不会因此占用和挤掉了你思想自由驰骋的空间?
不管怎么说,守规矩也好,不守规矩也好,这些习惯都是自小养成的。自由当然是每个人都渴求的,关键在于你要明白什么是自由。可见开发民智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都像影片中那样自由的去恶搞,把房子都点着了,这种自由确实有点过了。
影片是个喜剧,无非为了逗人一乐,可惜我的笑点有点高,自始至终,没笑出来。
本人评分:5.0。(看德尼罗的面子)
笑笑也无妨。蹦床躲避球不错。
低幼了。20/09/15
出租车司机已经成祖父 岳父 独住老人专业户了
虽然有德尼罗,但真心不好看
晚年德尼罗简直变家庭喜剧专业户了
就 很普通
笑点还是有的
退休了玩玩也挺好,就是有点太费体力了吧
home
雖知道只是為了搞笑的家庭喜劇,但實在笑不出來,其中小孩惡作劇更是讓看的火大!昨天看了很多20-21世紀的兒童連環殺手實錄,其中最年輕的是一8歲的印度男孩,謀殺了襁褓中堂妹及8歲的妹妹和一陌生女童,還有很多10多歲就連續虐殺更年輕兒童案件,雖然多數被歸咎於家庭教育,但我覺得真實的惡是存在的,有些人生來就是惡種,家庭教育也許能改變但未必是惡因。片中男孩雖然沒有殺人放火之類(畢竟不是懸疑競賽恐怖紀錄片),但12歲已經是可以明辨是非對錯,懂得分寸的年紀了,在外公床上放蛇、啟動外公的緊急求救裝置、在妹妹生日趴的聖誕老人椅裝彈射裝置,都是非常惡劣的行為,可能出人命,而且對象是自己外公!我是很善良有靈性的人,但我不會說都是因為我家教多好,而是我自己能判斷,是我自己讓我自己成為這樣好的人。希望我爺奶都還活著
有被娛樂到,幾個點笑的很開心,光看狄尼洛和華肯再次同匡我就覺得值回票價了,然後還有烏瑪舒曼演女兒,卡司真的過度高級!當然以喜劇本身它終究無法超越《門當父不對》,狄尼洛和孫子的對決,那個狠勁終究無法與女婿對決相比,但是有一小段很《愛爾蘭人》,看老江湖當個慈祥的爺爺,偶爾耍個狠也就很滿足了,很高興狄尼洛現在還很健康,結尾置入的反戰思想,不知為何一直讓我想到《越戰獵鹿人》,可能狄尼洛和華肯都有參演的關係吧哈哈
这个阵容拍这个还是挺决
有时候一些欧美喜剧片总是会犯春节晚会小品一样的错误:又想搞笑又想催泪又想说教,最后弄得两头不讨好,不,三头不讨好。这部片子就是这样,结果就是观众既没被感动到,也很难笑出来。不过躲避球看上去确实挺好玩的。。。。。。。
德尼罗是一位极其聪明且审时度势的演员,不仅仅是卓越而已
阿公被整的比較慘,也是笑點擔當,小孩反倒不痛不癢。
还行吧,老萝卜岁数大了,也没必要拔高了,欢欢乐乐整整熊孩子也不错!就是恶作剧我看着还不够恶太中规中矩了!
我还是蠻喜歡看爆米花、傻笑、合家歡電影。
片子本身值得说的不多,但感觉在经历了《爱尔兰人》之后,德尼罗真正开始正视自己的状态,他越发适应这种类似《实习生》的表演空间和节奏,而且从职业畅想来看,在固守个人特质宁死不屈和调试自身状态适应项目之间,他的选择从来都是后者。PS:每次见到沃肯都是快乐的。
祖孙大战 才是现在真正的德尼罗,爱尔兰人 必须是假象。德尼罗 现在的形象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还有家庭属性。
又是过气明星大乱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