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少女哪吒

剧情片大陆2014

主演:李嘉琪李浩菲陈瑾辛鹏李欢张铮

导演:李霄峰

剧照

少女哪吒 剧照 NO.1 少女哪吒 剧照 NO.2 少女哪吒 剧照 NO.3 少女哪吒 剧照 NO.4 少女哪吒 剧照 NO.5 少女哪吒 剧照 NO.6 少女哪吒 剧照 NO.13 少女哪吒 剧照 NO.14 少女哪吒 剧照 NO.15 少女哪吒 剧照 NO.16 少女哪吒 剧照 NO.17 少女哪吒 剧照 NO.18 少女哪吒 剧照 NO.19 少女哪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3

详细剧情

  李小路(李浩菲 饰)是班里新来的转学生,其貌不扬的她个性也内向温吞,却意外的和优等生王晓冰(李嘉琪 饰)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李小路喜爱文学,两人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尽情吸收着养分。
  之后,李小路再度转学,来到了英才中学,遇见了英俊帅气了男生徐杰(辛鹏 饰),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而被寄予厚望的王晓冰却在考试中失利,使一直带她十分严苛的母亲(陈瑾 饰)大失所望,与此同时,王晓冰还遇见了李教官(李欢 饰)。李小路和王晓冰两个女孩,在此踏上了不同的道路,她们之间的友情,亦在考验和磨难之中产生了裂痕。高考结束后,王晓冰忽然找到了李小路,两个女孩尽释前嫌,度过了美好的一天,然而,让李小路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见面,竟然成为了诀别。

长篇影评

1 ) 有一种叛逆叫无厘头叛逆

抱着很高的期待去看这部片子,之前没有看到点映还觉得非常后悔,到了电影院发现王小帅导演也看同一场,于是觉得更加迫不及待,但是看完了整部影片不得不说:坚持一旦开始看一部片子就一定要看完的原则我多次忍住了想要退场的冲动。

几个月前第一次看到预告片的时候就觉得一定会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从名字和曝光的镜头也大致能够知道基本的故事梗概了,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一直到影片结束也不确定我是否理解导演想要说什么。

影片是由李小路回宝城开始的,她走到新华书店前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想到自己转校认识了晓冰,直到这里影片似乎还是以小路的视角在描述,但是从两人在晓冰家中看三毛书的那场戏开始,影片突然转换到了晓冰的视角。这个时候小路突然转化为了一个旁观者,和观众一样,她似乎了解晓冰却又不确定。

晓冰最终死掉了,因此无法以她的视角带入,但是又需要同时讲到两个姑娘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才不得不以小路带入然后渐变为晓冰,我可以理解导演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但是却无法赞同他的处理手法。本可以慢慢的带入不让人察觉,但最终还是因为急于表现晓冰叛逆的不得了而迫不及待转为晓冰的视角。将大半的镜头都用来表现晓冰但却没有让观众产生共情,再加上女主演浮夸单调的演技就显得更加生疏奇怪。

花季雨季的姑娘的确自我而让人难以捉摸,但难以捉摸不代表可以随意发挥然后说:“老娘就是这么屌,爱咋咋地。“ 无论是多麽难以捉摸的人物都应该是有一个驱动因素的,晓冰的驱动因素应是:不屑于呆在小城市而急切的想要接触外面的世界、不满父母的为人处世方式、不满与身边人教育她却不以身作则,因此她叛逆,她读三毛,她觉得要诚实的活着。这些驱动影片都没有表达出来,只是简单的说:我读三毛我很屌,周围人都不好,我要叛逆。然后扔来一些限制她的因素:家庭,老师,领导等等。更夸张的是片中根本感觉不到这些因素对她的限制,更多的是因为她无厘头的叛逆而导致的冲突。限制于冲突两者在片中看起来很像,但是却截然不同。观众想要了解的是一个姑娘精神和身体都被困在一个小城,她不断的感受到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格格不入,想要挣脱却无法成功的故事,最终却什么都没有看到。

要说片中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片尾晓冰回到家发现家人齐聚一堂来反对她当兵的这场戏,女主的演技实在是让这场悲剧戏变成喜剧,身体跟随表情虎躯一震发出一声”哼“,并且中二病晚期似得的指着全家人大喊:虚伪!接着全家人就吵起来,但不是因为晓冰,而是因为每个人自己。。。。。。(实在是一家自恋狂),每个人都好像很激动的样子,但是就是不讲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当兵。当兵这件事请不好不是宇宙真理,观众自然也不会理所应当的这么认为,但是导演就是不讲,就是要急死你,和之前八十多分钟一样,导演努力把一堆断片儿的信息拼到一起然后表示:文艺片就是这个拍法儿,你们一定是可以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的吧。十七八岁的姑娘小子都叛逆过,可能我们叛逆的样子不是那么文艺美吧,因此实在还是理解不了。

2 ) 成长教育

《少女哪吒》是比想象的要难懂一些。

这部电影低缓又疏淡,留白太多。从王晓冰的命运走向到不加提示的时间跳跃,从大量书面语对白到台风白马中国家长,应了人们常说的老话:女孩的心思你别猜。

但这部电影并不是俏皮话,更不是流行歌曲。

好在《少女哪吒》也没有难懂到晦涩的程度。不少负面评价指向了一个“作”字,我并不认为跟别人不一样,就是作。看三毛,就是自寻死路。《推拿》里背三毛的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大家觉得没什么,因为盲人是另一种动物,他们随便什么样子都可以。作点,文艺点,想入非非,反正本来就跟正常人不一样。

我也不认为,“作”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在电影里。麻烦可能出在《少女哪吒》的对白,不太像我们现实中的交流,背离于多数人的生活经验。这些对话介于两个少女,甚至发生在少年和少女之间,玩笑打岔胡搞乱来,个人认为问题都不大。日本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的少女,她们可以把彼此封闭在《绿山墙的安妮》的小世界,抵御外界的袭扰。我是黛安娜,你是安妮,自圆其说。

但是,当这些具备一定高度,过于凝练和醒目扎眼的对话,发生于少女和家长老师之间,《少女哪吒》立马触犯并推翻了许多观众的成长经验,“头发披着太好看”,“这世上只有一种活法”。这样的言语,似乎不是相应的电影人物角色所能承载的。我的理解是它们可以作为心里话,作为旁白,作为日记,作为评论解读,但直通通地讲出来,似乎有些不太准确。当然,这可能也是导演所满意的处理方式。

举个例,豆瓣红人半辈子老师神烦《左耳》。他觉得几个小孩,吼什么“我让要让你身败名裂”,极度可笑。怎么个败了哪里裂了,这是中年人的野蛮入侵。又比如,我妹是个很作的人,平时网上说话,都是写中学作文的浮夸词句,“恩断义绝”之类的大词,接连不断。但到了现实中,大概是方言的转换过滤,她又显得正常不过。我对《少女哪吒》的期待,最早其实来自台湾评论圈的老师。看完片子,我想起以前跟朋友聊到台湾电影和大陆电影,它们对“做作”和“文艺腔”的判断截然不同。几乎所有台湾电影,都被认为有一股我们不太习惯的文艺腔,或多或少。

对白只是《少女哪吒》存在的缺陷可能之一。在故事上,电影经常语焉不详,后半段更是频繁地制造虚实不分。尤其是王晓冰和李小路初中毕业分开后,她们的命运捆绑,似乎不再那么紧密,也难以制造出更加猛烈的情感冲击。父母等成年人分掉了戏份,也令人难以focus在成长主题上,尤其是李小路的存在变得模糊,更令王晓冰显得太over。就连充当MacGuffin的少女秘密,也真的变成了稍纵即逝的秘密——哪怕就是那个盒子。

李小路拉着课桌,王晓冰的泅水,母亲的黄梅戏,篇幅不小的军训,突然找上门的人口普查……可以说,这些人物行为背后,都会引发我的奇怪猜想。

比如习以为常的军训传统,其实是从1990年开始,年轻人要接受一堂特殊的成长教育。不过,这很可能只是因为我想太多了,是《颐和园》结尾的闪现。现实中的大学女同学,同样有对教官萌生爱意,鸿雁往来。

再到王晓冰去父亲的新家,父亲的照片,以领袖画像的方式悬挂。观众可能注意不到这个,只记得肖邦的重音。问题来了,无论挂像还是萧邦,它们本来就是虚的东西,这个段落就显得孤立和薄弱。

全家人教育王晓冰一场重头戏,哪怕只是为了营造紧张压迫乃至恐怖的气氛,但众多配角演员,实在是把紧张写在了僵直的身体上,场面上破了功。无论是为了审判,还是宣告决裂,电影都表现得太过于一本正经。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件,而是现实中人们经常会遇到,旁听耳闻可得。

具体的一件事,人物的某个举动,升学工作,感情命运,《少女哪吒》往往采用弱化动机,省略过程,呈上结局的从简做法。仿佛她们本来就是这样,是被演绎的侠女式性情,一镖,一拳。李沧东曾说,他的电影往往因为拉近了电影和现实的距离,令观众不舒服。《少女哪吒》则把电影放置在离现实比较远的位置,至少隔了一条河流。从青春成长到步入社会,少女以一种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方式存在,却令一些观众感觉不适。将来以及宝城以外,似乎存在有另一种更好的生活,就像她们在书本里所看到,想象得到的,但她们的冲动,除了王晓冰执意要参军,最终只是落在了白马的意象以及电影的片名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

李小路走了,李小路又回来了。王晓冰?真的不见了。

《少女哪吒》的好,有演员的眉目形神,是典型的90年代县城少女,肥大校服红毛衣。它特意去拾取生活的细节,触探时间的质感。在河堤与河流之间,她们大声呼喊,奋力涉水,将青春的肉身销毁。

我曾以《少女的白马,青春的河流》为题,评论过英国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的《鱼缸》。电影里的女孩像被放养一般,粗野凌乱。她爱街舞,被好身材的法鲨迷倒,不断奔跑,剧烈喘息。

这题目同样适用于《少女哪吒》,李小路放走了白马,王晓冰横渡了河流。巧合背后,反过来也说明全世界范围内的成长故事都没有什么难懂的(当然两部电影的镜头语言完全不同)。

《少女哪吒》选择了无端无因的反抗,并通过比较决绝的自我了断,完成成长。整部电影,其实是借“归来”(《故乡的云》和成年的李小路),看“离去”(三毛的流浪,武侠江湖)。导演身在高处,自现在回溯过去,从成人社会投注了一盏黑夜的追光灯。这种有意营造,包围了主人公的黑暗,则构成了整部电影的时代主色。

我喜欢这个立意,但是,它的技巧似乎跟主题有些背道而驰。至少,融合得不是那么贴切。我想象的是轻盈,而不是飘忽。是高洁的诺言,而不是自断此生。

县城少女的故事,之前印象深刻的,还有章明的《郎在对门唱山歌》。它有一条更大的河,一个更加模糊的时间跳跃。它的未来部分,引发了众多负面评价,肥皂、狗血。这些评价,并没有让我觉得电影变得扭捏怪气,因为它深深刺痛了我们存身的现实。

3 ) 言过其实的少女哪吒

在持续了近乎一个月左右的看电视剧——讨论——策划——出差——做落地活动的工作进程后,终于有机会在周末走进久违的电影院,真是满心感动,就好像得到自我救赎一样。
连续看了两部片子,一部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一部是《少女哪吒》,两部片子都是口碑听起来不错然而票房和排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那种。特别是《少女哪吒》,导演不但为排片发了公开信,还提到了各地有众筹包场以挺票房的悲惨故事。
我是个愿意支持弱势群体的人,脑子一发热就也在朋友圈力挺并转发了支持《少女哪吒》的文章,而且本来看了简介并不是很想去看,后来侠义的同情心爆棚,于是也一起订了一张票。
事实证明,以后如果自己没看的片子千万不要乱推荐,弱势有时并不代表好看。
由于《大圣归来》和《少女哪吒》之间几乎是无缝衔接,而《大圣归来》又特别好看,导致我进到《少女哪吒》的放映厅里时错过了开头,所以我一直在质疑王晓冰是失踪了还是死了,回来后看到豆瓣上介绍的我错过的开头,才大概明白了事情的惨烈,也许导演是想表明只有死才能重生。但是像我这样的处女座的考据派看完原著后,觉得他这个处理的手法未必是最好,或许像小说里一样失踪和在另一个地方的重生才更有力量,因为活着其实是一件比死要困难万分的事情。
看电影时,有两处槽点一直不能理解,一是两个女孩动不动就相对傻笑,是想表现青春的单纯和天真么?而我看着怎么就觉得那么二呢?
还有就是用黑胶唱片碎片割腕自杀未遂的王晓冰,在家里接待了做人口普查的兼职学生,导演安排她问世界上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显而易见是刻意的,但是感觉十分多余。
整部片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散乱而破碎,毫无逻辑可言,少女王晓冰和少女李小璐的两段感情,处理得生涩而又不自然,在看了原著后,稍微理解了那么一点儿,但是还是对电影里的处理不满意。
感觉被导演的公开信打动到念兹在兹地带着大的希望去看,但实际上却又没有那么好,江边黑夜中发光的灯塔、路边不知是梦是真的白马、两段求而不得的爱情,感觉就是一个字“乱”。直到片尾出字幕,看到了某部雷剧的编剧赫然在列,我不禁笑了,原来是有这货在掺乎,我不知道导演请他的真实用意,但是我很想说,有这厮在导演你这片豆瓣给你6.3分算是高了,下次换个人合作吧,你自己不也是写小说的么?何必假手于他人?
PS:结尾八卦乱入一下,影片中扮演教官的青年演员真是不错,查了一下资料,又是军艺的,最近军艺还真是厚积薄发,帅哥人才层出不穷啊。

4 ) 岁月之后——《少女哪吒》有感

《少女哪吒》的电影,看了个开头就看不下去了。我和作者绿妖其实算是同一时代的人,然而同时代的青春期,也一样能有极大的不同。毫无认同感,甚至没有旧时代的亲切感——我分辨不出电影拍的到底是什么年代。看到俩女孩走进河里,河水淹没了晓冰头顶那段我就关掉了电影——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就跑河里去,又不是真要自杀。
小说原作我是看过的。绿妖的文字是很好的,我喜欢她的《阑珊记》,但是不喜欢这个《少女哪吒》。她有个旧文好像叫《我们的时代曲》我也不怎么喜欢——我发现但凡她以少年时代为主题的,我都不喜欢。也许是因为缺乏共鸣和认同——她写现代职场,多多少少是有认同感的;但是写少年时代,写强烈的情感和挣扎,我就没法理解了。
其实看《少女哪吒》小说的那两天我一直在努力回忆我的少女时期,回忆我的中学时代——我发现能想起来的,已经不多了。有一些片段,有不少片段,短短的,就像那些两三几分钟的视频,没头没尾,没前没后,只突然跳出来那么一段,画面挺清晰,有景也有人,大多是默片——似乎画面要比声音更容易在记忆力保存。而情感和情绪,当时曾经浓烈的情感和情绪,我已经记不得了。
我能记得当时在哭还是在笑,但是不记得当时的悲伤和喜悦。被父母训斥的画面还在记忆里,但是当时曾有过的难过——那种难过的感受,已经没有了。如果我说我记得当时是难过的——所能记得的,也仅仅是“难过”这个事实,而非记忆的再现。和同学在校园里共行的画面也还留存,但是,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是否高兴——连是否高兴这个事实都不记得了。
如果说我现在还有一点残存的感受的话,那就是惊惧感。我不知道惊惧感是否是所有情感里刻痕最深的,但是我现在还隐约记得犯错后被母亲训斥的那种惊惧。偷看小说被抓到、考试没考好、练字时衣服沾了墨汁、洗碗打破碗……但是这种惊惧感现在其实也已经很淡很淡了,不努力回忆的话,几乎也想不起来那种感受。

我不知道别人是否也像我一样,在记忆里最先失去的东西是情感。我记得的画面有很多,记得的感受也不是没有——我记得南方夏日的那种热气蒸腾,火辣辣的大太阳,热烘烘的午后,铺着草席的床上有一本《绝代双骄》——我记得那种热的感觉。我也记得夏日里井水的凉意,记得冬天手指冻僵的那种又冷又麻的感觉——不过感觉和情感好像是俩码事。
我不记得当年的悲伤,也不记得几时快乐过——高兴的时候一定是有的,但是我想不起来了。我能记得的,只是看小说的那种快乐。我不记得因人而起的快乐。

那时候也有小伙伴。记得当时我和一个女同学走得很近,暂且称她为L吧,我对她印象很深,我记得她的模样,我甚至还依稀记得她的字迹——传纸条这种事儿,我当年也干过。我和她互相抄录传递席慕容的诗。我和她一起在校园里走来走去,在众人的目光里,被指指点点和议论——很大原因是因为她,她当时是校内知名美少女。有不少男生追捧她,还有高年级的,我记得那个高中部的,在当时看来挺帅的男生——我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他的样子了,只记得当时是觉得他长的好的。他让人拔了她的自行车气门芯,然后自己陪她步行回家——现在看来当然是很老土的桥段,不过那时候,我们都没见过世面。
当时,她虽然被男生们认为长的好,但是女生们不喜欢她,都说她不过如此,而老师们也不喜欢她,尤其是我爸爸,很看不上她书念不好又“妖妖娆娆”,于是就说她长的不好。以我现在的审美来看,她算不得很漂亮。五官秀气,眼睛不大脸盘子大,皮肤白个子矮。但是她颇有风韵,这对于少女来说的确很难得,也难怪当时男生们都认为她好看。她站姿很直,走起路来很自然地扭着腰,笑起来牙齿很白,最特别的是她看男生总是斜着一溜——现在我知道那叫眼风,是一种风情,不过当年我是不懂的。当年有女生说她风骚,我以为是嫉妒——现在想想其实也许是她们对那种风情的不恰当表达。
当年我大概隐约也是有点嫉妒她的——那个高年级男生我也觉得帅,但是人家看上她没看上我。这纯粹是虚荣心的缘故,因为我并没有真的看中那个男生。我真正看重的男生必须要成绩好——倒不一定要长的多帅。彼时我对D颇有好感,对成绩最好的W也颇有敬意,这两位都从不搭理L,于是我便觉得L即使比我美貌也不足为惧—我在两性关系上超强的自信心似乎从那时就开始建立了。
可想而知我和L没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虽然我和她也曾一起有过“以后也要在一起”的幻想。但是我们从未真正的敞开心扉。我们也并不真正的了解对方。毕业多年后我们有见过一次,已经分岔得很厉害,毫无共同语言。

我现在怎么想,也想不起我当年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真的高兴。
还是仅仅是为了有个伴?
但是我记得有一年暑假,大夏天的,我走了很长的路去看她。

现在所能回忆起的少年时的喜怒哀乐,似乎都是模糊的。如果有人问我,当年过得好不好,我想我真的很难清楚的回答——原来岁月真的会冲淡一切。
甚至还会让你,对当初的自己无法理解——比如,现在的我真的很难理解,当年为什么要走那么长的路去看她?

5 ) 青春会早于一切成为死亡的灰烬

7月5日点映场提前看了《少女哪吒》,本想711上映二刷再来写观后感,结果发现深圳各大影院基本被某时代某某花开占满,心中五味杂陈,先简单写写吧。
在我看来,《少女哪吒》不应该被单纯的定义为一部青春片,影片表现的矛盾冲突,不仅仅局限于青春期,舒展精美的画面后,是一场个体对抗群体、自我对抗常规的昂然斗争,只不过这场斗争的扛鼎之人,恰好是两位干净纯粹的青春期少女。

——女孩————

小路是谁?李小路是“侠女”。看到被困住的白马会将它放走,看到有人欺负同学会打抱不平,看到不公正的老师会不计自身利益奋起反抗。侠女心中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属于江湖的规矩和法则,虽与主流社会有所出入,但总归是万千秩序中的一种。
晓冰则不同。她不属于任何一种模式和规范,她本就是化外之人。
小路反抗的东西是具象的,晓冰所对抗的则抽象、无形。
自始至终,镜头下的晓冰都与她所处的环境形成了一种荒芜的对比。电影开始喊“起立”的她与背后黑压压的人群,读卫校站在台上自我介绍的她与偌大无声的教室,家庭审判崩溃无望的她与紧张压抑的家长,独自骑自行车的她与漆黑无边的夜色……个体与群体一次次对峙,她所对抗的东西比她庞大太多,大到完完全全笼罩她、吞噬她、瓦解她、摧毁她。她试图寻求一条出路,但作为16岁的少女,她没有找到一种强有力地方式与世界谈判;一旦发现有相同气息的人,她便毫无保留的奉出真心,友情和爱情,一度成为她心灵的栖息地,可是朋友渐行渐远,爱人不辞而别,仙女的魔法消失,只能再次回到现实。现实中每个人都自说自话,少女哪吒那些无人谛听的呐喊和无人回应的发问,空落而孤独,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莫名悲壮。
两个少女本质上的区别,决定了她们的友谊只能维持在某段特定的时期。当年痴痴相对傻笑的好友,也会充满疑惑的望着对方的影子说出“你是疯了吗”这样的话,好在导演还算温情,在影片的最后用一盒烟蒂让她们隔空和解,晓冰的疯,总算有了懂她的人。

——家长————

《少女哪吒》中晓冰的母亲反复出现,她沉默、隐忍、清高、奉献,同时,她强势、窥私、不善沟通、自以为是;晓冰的父亲着墨不多,高大、国字脸,整个人像极了影片中墙上那幅照片——权威、遥远、高高在上。这种人物设定像是一个隐喻,仿佛在中国的亲子关系里,父亲是缺席的,母亲是无处不在的;父亲的权威与母亲的无私是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前者要求人光耀门楣,后者要求人香火相继。单这两个任务,便足以将人拉入汹涌的现世翻滚折腾一生。子辈结婚生子是父辈的刚需,循规蹈矩的生活是他们下达的强条,并且,这一切都是奉天承运、以爱之名。少女晓冰或许意识到了这些,但她无法精准的描述自身的困顿,她的方式太过稚拙,只能在发觉母亲偷听谈话的时候,突然蹲在地上,生硬、青涩,夹杂着外人不懂的莫名其妙。

——故乡————

有一种爱,你爱着它,它植根于你的血脉,但遗憾的是,你们格格不入。“我深爱着我的家乡,希望与它永不分离。”电影前段晓冰字正腔圆的读出这样的话,电影的最后,她骑着自行车,不知要去哪儿,灯光照着她的脸,肃穆如同破釜沉舟的卒子,一路向前,不回头的离开。若干年后,成年李小路回到故乡,河堤还在、果园翠绿依旧,似乎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路过当年放走白马的电线杆,少女小路从记忆中复活,时光重叠交错,岁月横陈,与往事狭路相逢,总是悲喜自知。
似乎对于我们这种背井离乡来到大都市的人来说,对故乡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情。故乡变化太快,途径故地,就容易产生十年一觉的恍惚;故乡一成不变,睹物思人,又难免生出庄生晓梦的错觉。故乡的云召唤着游子归来,但故地重游的小路们都知道,正如晓冰们当年一腔孤勇弃背后熟悉的灯火闯入夜色一般,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

——诚实与死亡————

“诚实"是电影的题眼,是少女的期冀和信仰;“死亡”是电影的开篇,是哪吒的结局与归宿。私以为,诚实是一种代价极高的品质。真正的勇士不多,没多少人愿把自己置于孤绝的道路,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天地不仁,真相往往残酷,面对真实已万分不易,更何况“实”前还有一个“诚”,赤膊相逢,含糊不得。晓冰对诚实的追求或许源于儿时父亲的教导,年龄渐长,她察觉到身边最大的不诚实,也是父亲。成年人总是好为人师,一边向子女输入教义,一边用自己的行为破坏教义。大家虚伪而心照不宣,缔结成了一张表面和谐内里不堪的网,将纤细敏感的少女逼入夹缝,而女性总是带有悲剧色彩,一旦遭受命运的折磨,大多数女性不会将噩运转化为对外的破坏,她们要么苦熬,要么自毁。电影暗示晓冰最后以命相抵,奔赴永夜。很多人说这是“作”, 让花季少女早夭,是件残忍的事,但如果你看了绿妖的原著,就会发现导演让晓冰在最美的时候离开,是种慈悲——原著中,晓冰一次比一次疏离人群,游走在生活的边缘,为了生计,做过尸体化妆员、陪酒小姐……这样的设定,硌得人生疼。
对待死亡,我们总是讳莫如深,其实我觉得,在一个清明自由的环境中,生与死都不必附着过多的意义。同是死亡,如果与主流价值观绑定,那便是舍身取义;如果将一个无法与自己和解的少女之死简单定义为“作”,未免太过片面,这并不可取。


电影中还有很多意向,河流、果园、白马、枪声……的确,这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确实是一部值得回味的作品。近年来荧幕上与青春挂钩的影片,总是与早孕、堕胎、打架斗殴、劈腿撕逼有关,这种符号化的东西反复运用,其实是一种特别偷懒的创作手法。《少女哪吒》踏浪而来,没有上述种种桥段,另辟蹊径,倒也是让人眼前一亮,颇为欣喜。
导演拍的哪吒,满眼葱郁,调子却是冷的;两个少女,线条却是硬的。这是一部求诚求美不求善的片子,哪怕多一点点媚俗,或许都能为它赢来更高的票房,但他没有;这样的路数,让哪吒的路更加孤独,对观众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正如开始所说,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部青春片。我们生而自由,但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作为个体,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如果你对社会某些常规的东西有了困惑和质疑,没错,你的心中有一个哪吒。如果你的哪吒还未醒来,为了糊里糊涂的幸福,请不要叫醒她;如果她已经和你共存,为了诚实的认知与清明的自己,请不要让她死去,不要让她伴随青春成为死亡最初的灰烬。

6 ) 我们都是哪吒@少女哪吒

默然的看着小冰妈妈对着红色的布料絮絮叨叨,故事讲到最后,小路打开小冰妈妈递过来的笔盒,听她说“我总觉得,小冰有那么多的秘密不告诉我。”打开笔盒看到满满的烟蒂,百转千回,所有的情感凝聚在这一刻,小路才明白,那么多年,原来小冰有那么多的秘密和不安在她心里,连她也没有告诉,也许在失眠的午夜,也许在靠着窗户远眺的午后,甚至在那个人口普查的下午,她安安静静的走路,吃饭,表面看起来安然无恙,像一个正常人。
我也不知道肉体的泯灭和精神的幻灭,哪一个更为残酷。
小路拿着笔盒一路狂奔,来到影片最初她遇到白马的地方,镜头一闪,年少时的小路歪着头看着白马,放下手中牵着课桌的绳子,走上前去,她爱怜的看着白马,白马,你从哪里来?谁把你绑在这里?我放你走好不好?
白马走了,小冰也不知去向,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小路似乎安然无恙,带着一身隐蔽的伤痕回到宝城,遇到儿时的恋人,徐杰给她表演了那时和她一起翻的跟头,可他们都回不到以前了,这之后的故事,导演没有说完,但这已经不是少女的故事,而是一个成年女人的选择,“我深深的爱着我的家乡”,但也许我不得不与他分离。
麦克卢汉通过Media is the message强调媒介的重要性,男导演镜头下的女性角色也一直是影坛不可或缺的色彩,李霄峰曾经说“曾经以为很理解身边的女性,我以为她们每一个人都很平静,都很温柔,她们天生都没受到过什么伤害,我认为她们都很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并不了解她们,我完全不知道她们在成长中经历了什么.....”
此次,李霄峰携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少女哪吒》在此次香港电影节期间展映,以往的调查显示,60%的观众偏爱活泼的小路,但观影后和港漂的同学聊天,发现大家都在谈小冰,有人爱她的直率,有人爱她的执着,但大家都知道小冰一直在执拗的寻找爱,大家都像小冰,不同的是我们离开了父母和家乡。
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写道“我要离开我的父母,他们照顾我太周到了,我不能建立自己的人格。”我在想,如果小冰那一次真的去当兵,也许依旧不能和李丹阳在一起,但也许会有一个更好的结局,小冰母亲对她的爱是如此沉重,好像一个枷锁,她知道小冰想去部队,沮丧的说:“你就那么舍得离开我。”影片里,母亲与父亲的感情破裂,对于感情不会表达,看起来严肃禁欲,小冰一直对母亲非常抵触甚至达到了反感厌恶,其实她和自己的母亲是一样的人——内敛压抑。她尝试着逃离母亲,但最终失败,自身的情感无处释放,是整个悲剧的始作俑者。
我们对于自己家乡,父母的爱,有时候过于浓烈,反而无所适从。我们这一代人,这一群人,可以说是早熟,成长在媒介媒体汹涌的时代,过早的接触了成人的世界;又可以说晚熟,青春期很长,内心拒绝长大,每个人说出自己的故事,都是一部部电影的剧本;我们爱家乡,爱父母,但是彼此缺乏沟通,也缺乏沟通的热情,也许只有到了外面的世界,我们尝到了成人世界的滋味,才愿意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才学会和父母说我爱你们。我们释放了天性,感受到了自由,但我们如小路一样,我们再也回不去宝城,但我们比小冰也许更幸运。
我们都是哪吒,但愿我们都有很好地结局。

7 ) 《少女哪吒》:解开缰绳的人与那匹白马

第一次知道《少女哪吒》是在看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入围名单中,在“亚洲新人奖”看到这样一部片子,瞬间就被它的片名吸引,蔡明亮有个电影叫《青少年哪吒》,两个电影虽然没有什么联系,但巧合地都用到了“哪吒”这个意向。
接着我百度了这部电影,才知道电影改编自小说,导演李霄峰原来是一个影评人,是由一个影迷成长起来的创作者,更是增加了很多期待。后来在资料馆的首映和导演见面会虽然没能参加,但看了很多人的评论,虽然不能说是好评如潮,但影片展现出来的诸多迷人特质对于我有种奇特的吸引力。
影片终于在七月十一日出现在大荧幕上,但想要去看的我看了看排片无比震惊——偌大的天津仅仅有十几场,二三线城市更不用说了,据说整个河南省都没有排片,这可是首映啊,看来所谓的“国产片保护月”都去保护狗屎去了。
说回电影本身,叙事大量留白,导演用诗化的散文式结构以及高度还原注重细节的真实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氛围,一个走进电影的氛围。每一个构图,每一次画面的流动都很精美写意,就连两个毫无经验的少女的表演都那么真实动人。
李小路和王晓冰初见,王晓冰告诉李小路了一个秘密“台风要来了”,她多么渴望有一场台风席卷而来,洗刷这小城虚伪的一切,把自己带走,随风而去。当然也许是王晓冰在看到李小路桀骜而又骄傲的眼神的时候她在潜意识里就确认这个矮小倔强的女孩就是“台风”。
接着李小路也告诉王晓冰一个秘密——“我今天早上救了一匹马,放它走了。”接着下课后李小路带王晓冰来到救马的地方,王晓冰问她:”马呢?“她回答说:“就在这儿啊。” 所以在我看来,王晓冰就是那匹马,那匹被李小路救了的马,那匹被世俗种种束缚的时候看到能够懂自己、解救自己的人的马。在影片的最后成年后的李小路仿佛又看到了那匹马,时间又回到了那个肆意反叛的时代,少女解开了缰绳,白马绝尘而去,暗夜里的王晓冰骑着单车无所畏惧地往前冲,像台风,像野马,追光灯打在她的身上,仿佛在进行一场挣脱束缚,冲向自由的仪式。
在古老的神话中,哪吒断臂剖腹,挖肠剔骨,还与父母,而王晓冰也在一场整个家族内暗流涌动的争吵中采用割腕的方式与虚伪决裂,与束缚割裂,从而获得了自由的新生。在影片结束后,很多人问王晓冰死没死,我认为这已经不重要了,好的艺术电影可能是让人感受的,而不是斤斤计较于结果。获得新生的晓冰与小路隔河相望,她们又同时放声大笑,这是导演营造出来的幻象,是影片的一次写意和升华。
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高度还原,异常真实。丑陋的校服,压抑的学校,不懂尊重的老师,捧起就不想放下的书,还有晓冰家里的模样,晓冰和她母亲对峙时的情形,让我有种故地重游的强烈认同感,因为这些就是我经历过的生活。影片中夹杂了的平常人的真实生活经验和青春是我们很多人都有的,所以为了那些有志于电影创作的人也指明了一条道路。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不足之处,毕竟是处女作,我也有很多细节没有注意到,有机会的话会去影院再看一遍。
影片中王晓冰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活法,就是诚实地活着,别的活法,都不算是活。”在今日乱象丛生的华语影坛,《少女哪吒》是一匹奋不顾身向前奔跑的白马,而导演李霄峰就是那个解开缰绳的人,在一堆狗屎烂片的包围中坚守着作为一个电影人的认真与虔诚。


8 ) 导演加油,可惜你不懂少女



导演你不是岩井俊二你不是程小东,下部电影不要用女性视角了吧。
徐克经常说过,自己拍武侠厉害,不会拍女人,拍女人不如程小东。可以看见喜欢用男性视角的导演总用男性视角,喜欢女性视角的导演总用女性视角。术业有专攻,大家心里都清楚。映前见到了导演,是个很温柔的人呢,不过还是想告诉他,其实故事还不错,很多细节也有共鸣,时空穿插的镜头手法可以使用,但是我一看就知道导演的性别,因为逻辑性学院派痕迹太重,请不要用记忆碎片的手法去拍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很多人说是因为晓冰性格不能有共鸣,其实不是,你想想电影里的主角有几个你能有共鸣。关键是晓冰明明遭遇这么可怜,我们都无法同情她。她明明那么有才华那么漂亮,我们都无法羡慕她。因为你归根到底没有把她拍得很美,你的灯光甚至打在晓冰母亲脸上都很漂亮,却没有把最好的给她。我觉得还真不如拍成莉莉周的一切那种意识流的无逻辑电影。你想让一个神神叨叨的女主角去支撑一部电影的逻辑,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逻辑,拍的美就行了。
晓冰的才能是写作,我很惊奇从头到尾导演都没有拍一个晓冰写字的唯美镜头。你想让我们爱女主角,一个连贯的美光的长镜头是不能少的。看花与爱丽丝,一个3分钟的芭蕾舞场景让苍井优瞬间变成了这世间最美丽的少女,为什么你就没有这样的镜头单独给她呢。
导演让提问的时候,其实我想问那个晓冰留下一堆烟头给小路什么意思,然而导演没有听到,现在我仍然没想通。


还有你忘记交代了很多东西:晓冰那么孤僻怎么对小路一见钟情;晓冰成绩那么好怎么读了护校;晓冰为什么那么反抗小路交男朋友;晓冰在父母离婚的当口为什么还要对母亲恶语相向等等。导演太想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其实理不清楚还不如把很多情节省略。一个电影经典不在于讲了什么故事,而是在于让人记得多少。

不过这个片子还是有几个符号处理得很好,这个不知道是不是跟剧本有关系。两个女主角喜欢的是三毛,小路放走了一匹白马。三毛恰好有本文集叫送你一匹白马。象徵了女主的友情,不过导演说把白马理解为晓冰的灵魂,我觉得白马应该象徵更高层次的东西。晓冰家里的留声机从歌剧到戏剧到母亲伴唱戏剧,象徵了晓冰母亲的婚姻解放。导演对电影的认真程度很让人感动,所有的道具全是90年代的东西,完全无bug。我都好奇导演是哪里找到这么多国民被单国民墨水国民钢笔的。不像隔壁的致青春全程bug让我跳戏。导演加油吧,我觉得如果让你去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你可以拍得很好。



ps:偷偷多加一星吧.......因为导演态度还是很诚恳的,我觉得中国需要这样的导演发展下去(秉持我一贯对国产宽容的原则好了)

短评

真没想到会这么……差。创作者对于青春期女生的相处方式可能真的不太了解,能看出男性想象的角度和痕迹。少女哪吒的行为动作都很”重“,但是支持动作的动机却给得很”轻“,甚至莫名其妙,所以基本无法感同身受。另外,配乐极佳,海报不错。

5分钟前
  • 宋倩文
  • 较差

艺术片导演的处女作往往都是“处心积虑”的。这部青春片里我们看不到轰轰烈烈,看不到劈腿,看不到堕胎,有的只是八十年代的朦胧与克制,整部电影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简单与真挚的味道。摄影构图十分工整,能看出导演的用心。少女春风十里,哪吒遗世独立,小小时代的尽头,尽是花开花谢的离愁。

8分钟前
  • kzkr
  • 推荐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本来我以为自己是一枚本质的作逼少女直到我认识了一个朋友她和爸爸撕和妈妈撕和老师撕还和男朋友撕跳河没死割腕没死最后不知道怎么还是死了我才醒悟自己作得很不够只能事普通少女”的故事。导演说他也不是很清楚自己拍了写什么。击掌。诚实。#香港国际电影节#

13分钟前
  • 爬行隧道
  • 较差

导演觉得自己比观众聪明,观众又觉得自己比导演聪明,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更聪明。其实拍电影呢,不是比谁聪明,而是比谁诚实,就像我,就诚实地说:我觉得这个导演,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15分钟前
  • Neil
  • 较差

第一幕偷吃小灶那一场太灵了,第三幕全家人撕逼那一场也非常有戏。摄影很棒,是很多主演的处女作,表演也算灵。大概有那么三分之一的观感特别好,是正确青春疼痛题材的拍法。随后就是又落入模仿第六代导演的残次品那个范畴里。中国电影人最喜欢的意识流,这又和含蓄无关。

17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还行

今晚观影会上,本片导演提到了他这代人熟悉的三毛和顾城,而我则不禁想起了ROBERT BLY的两行诗:在这旷野里,要是有一匹烈马向我飞奔 / 我没有在孤寂中度过的日子都白废了~~~

18分钟前
  • Tyger Tyger
  • 还行

青春片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女孩子成长期间细微幽密的不可为外人知的小心思,描摹得很细腻,晓冰整个青春给观众的不安定感是这部影片的情绪所在,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她才是少女哪吒。

22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服装、道具比其他青春片相对更贴近80后,但情节处理晦涩生硬了一些,群戏偶尔像在演舞台剧。“人跟人只要一分开,就不完美,一不完美,就只好随它去了。”

27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电影里的故事总是这样讲的,一个乖女孩,一个叛逆女孩,她们成为朋友,当叛逆女孩逐渐被磨掉棱角走向正轨后,原来的乖女孩却再也无法全身而退,只能支离破碎~

32分钟前
  • 式微
  • 推荐

我是女生,你不懂女生

37分钟前
  • 秦婉
  • 较差

鏡頭感還可以。主要劇本實在蒼白無力。另外,電影公關宣傳做得實在差,最不耐煩這股沒有排場就叫囂要拯救中國電影圈貶低其他電影的窮酸勁。

38分钟前
  • Santé
  • 还行

每个人都有一段觉得没有人能理解自己的青春

39分钟前
  • 低空飞行
  • 推荐

豆瓣装逼犯越来越多了,写些无凭无据的差评,惹人生气还不让踩。知乎都可以踩好么?豆瓣PM的解释是啥????

44分钟前
  • 一纽宾
  • 力荐

不怎么能理解。感觉人物太作了,都不正常。

45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还行

我知道青春期总有这种矫情做作的女生,却偏偏也是少女群体真实的一部分。对本该厌烦这类角色的我来说,少女哪吒舒缓的节奏和特别的氛围,让这种矫情都可以得到暂时原谅。

48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这可以说是一部文学电影,有很多空白和隐喻,需要我们自己填补和理解,我觉得这是它好看的地方。我很喜欢《少女哪吒》这个名字,少女之间朦胧又至真的情愫,清冷的人世,女主角如哪吒一般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怨恨和决裂,都很动人。演员真好看啊。

51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表现主义神秘主义等等,北漂文艺青年回首小镇往事集大成者,重要的其实是这种目光,无所谓青春。当年天仙配,而今女驸马,盒子里的烟头黑暗迷人,又背叛又向往,又难回首又魂之所系,基本就是这种心态。豆瓣热门日记体当代青年叙事。拍得当然生涩,但也努力、漂亮,好看,值得大加鼓励。

55分钟前
  • bloom
  • 推荐

写剧本的时候,导演想:就这么拍,肯定很装逼;拍的时候,导演想:卡,光这几个镜头回头一调色,一配乐,肯定特别卵;剪的时候发现:不对呀,我那扯蛋、串故事的绳子哪去了。剪完了:算了,就这样吧,挺文艺的,反正没堕胎。

57分钟前
  • 走象
  • 还行

#HKIFF#映后导演说得很好,外冷内热,直率但难接近,这种性格或多或少也意味着悲情。少女成长故事作得简洁却不乏味道,从中可以寻找到属于我们青春的归属感,你的读书时代亦或是你的同窗密友仿佛都触而可及了,也许这才可被称作“致青春”吧。想找绿妖的小说来读了。

59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老师对学生说:“把头发扎起来,不要披着,披着太好看了,影响我们班男生学习。” 女儿对老爸说:“这世上只有一种活法,就是诚实的活着。” 中国学校和家庭哪有这么作的父女关系和师生关系…教官还好就不说了。影院看如坐针毡,桂纶镁与徐娇一对少女欲说还羞、浅尝而止、比比谁更作的百合故事。

1小时前
  • 影志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