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茶汤间的春秋
《岁岁清明》的观影体验是奇特的,很久的辰光,都沉静在杭州一片茶林的诗情与人情里。先是看茶林俊秀的绿,而后看种茶、收茶的人怎样闻味辨茶,接着看他们怎样以青花瓷盖碗慢悠悠沏茶给贵客。导演好像一点不急着说故事,只是先将民国间杭州茶农的生活在银幕上显影出来给观众。接近末尾,日本人到来,电影的诗意戛然而止,温柔的情绪便将在这茶林间结束了,剧情于此陡转,好似清泉长流,必有坠崖而成为瀑布的一刻,惊心动魄,久不宁息。
影片行至中段,一段小而细腻的情感在风景里升脱起来,好像在遥远地捕捉费穆导演《小城之春》的意境。虽不及,也不差。清明时节,茶场主人之女阿敏喜欢上前来购茶的茶行老板之孙,一个孱弱而爱读书的公子尹逸白。阿敏带逸白走山路,看茶林,这书生走不出几步,气喘吁吁,阿敏却还欢蹦乱跳,俩人假意斗着少年的小脾气。夜间,逸白、阿敏随八叔下溪水捞鱼,被邻居阿翠的老母亲追着打。这乡村里的野趣,应和着青春气息,在逸白与阿敏这一静、一动的人物刻画里活转起来,而静与动之间,爱情随即发生。
第二回清明,尹逸白却已成亲,带了一位比他更孱弱的妻子来。阿敏一颗萌动的心即刻冷下来,但知晓逸白这柔弱的太太竟身患重病,至今不能为逸白家生下后代,便要为之献一道茶农间流传的土方:将明前新茶放于自己处女之身的胸口捂一阵,拿出来即刻便下铁锅炒制,炒完便沏了喝下去,病即能好,“还能生下大胖儿子”。
逸白的太太喝下这鲜茶,直赞叹其香气袭人。然而这茶有大代价:捂过茶的女人,是坏了名声,嫁不出去的。阿敏的八叔娶的老婆阿翠,便是被人知道曾为人捂茶,找不到好婆家。八叔娶了阿翠,阿敏的父亲坚决不让八叔在家里住的。逸白的太太晓得阿敏的爱有多深,便要求逸白娶了阿敏做二房。逸白直说:“我们是洋学堂出来的新青年。”太太只轻轻地答:不管新青年、旧青年,我们只“信仰善良”。
类似饱含着历史信息的细节,都在简单的场景里发生,影片的编剧采取了茶场这个封闭的环境,阿敏一家人好像千百年守着自己家业、辛勤耕耘的农民,尹逸白与家人则带来外界的新信息、洋信息,两相汇合,即便故事如淡茶,也冲撞出许多叫人沉思的意味。
影片最后的情节突转极为震撼,一股血腥气将此前的清淡推至远景,直教人惋惜那般风景、那杯清茶的被毁弃。肖风导演的手段,于此露锋芒。看完电影后,观众向他提及影片杭州话配音的韵味,作为地道杭州人的肖风导演说:“这影片不仅语言是杭州式的,画面语言亦是杭州式的,好像杭州人,柔中带刚,刚中有柔。”
这种杭州式的质地,加上丰富的细节,令《岁岁清明》中的“抗战”不必成为大写而空洞的标语,不必浮夸地铺陈为华丽的冠袍。
《岁岁清明》好似一杯清茶最后着了魔力,将大写而空洞的标语变作小写而真实的人,叫我们看到家国这朴素的百衲衣上,仍有补不齐的补丁,仍有缝不牢的暗洞。它靠小小的局面,牵扯起一个时代的面貌,那些村人的迷信,亦暗暗指向一个大背景,上面有千百年国人命运、观念压在身上的咒。
人们能从影片里看到个体的真实情感。譬如电影中做茶叶生意的人,并非惯常宣传中的“资本家”,他们性格温润,话语和气,生意者与茶农之友谊,亦是数代传承。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杭州茶叶生意的良好态势。在影片中,它被日本的战机毁坏。遗憾的是,这种良好的业态,今日也未恢复,与一切生意一样,空余算计。茶道里那比茶香更浓郁的人情全消失了,《岁岁清明》仿佛提供了一次缅怀的机会。
肖风导演是张艺谋的同班同学,亦学摄影。看《岁岁清明》最后那一点刚毅与血的情节,仿佛看见第五代导演尚未成名时那一种理想主义与勃勃生机。当他与张艺谋、张军钊等人毕业后同被分配至广西电影制片厂,在彼处组建“青年摄制组”,首部影片便为震动世人的《一个和八个》。张艺谋说:“《一个和八个》就是针对当时那种造作的、娘娘腔式的电影的反抗。它的思想内涵不见得有多深刻,故事叙述也不那么独到,人物塑造也不那么突出,但就以那么拍电影来造反!”
如今“造作”“娘娘腔”电影大行其道,反击的力量愈发小下去,消失下去。幸好,肖风导演的“现代农村三部曲”中,隐隐还能看到这等气息。
2 ) 难得的好片
市场上充斥的愚蠢粗糙乱七八糟的电视剧电影让人对中国的文艺市场完全失去了信心,不敢相信一个文明大国沦落到如此没文化没文明的地步,什么都没有,只剩钱了。看到这部电影,觉得难能可贵。剧情紧扣起伏跌宕风景优美淳朴,演员除了小阿敏颜值高,其他演员都是和角色相配而且个个是演技派。再看看现代的芳华之类的,无逻辑地堆砌一些社会现象,自我吹捧,简直都是不知廉耻。有他们这样的在上,好的电影怎么可能出现。
3 ) 诗的暗影
国产电影最有国际影响的貌似是武侠动作片,而就艺术内质来说,却是诗电影,并不是像西方的现代诗,而是类似于中国的田园诗作品。这不是一种类型,因为它可以作为一种元素应用到所有类型当中,(可能恐怖片除外)中国人内心是诗化的,中国人是感性的,是特别容易被打动的。这部电影把战争与乡村诗意结合一起不是首创,但仍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诗文化是伴随着其他极具中国特色的生活文化的,比如茶。这部电影较好的把茶与血结合,在战争恐怖中散发出茶香,而这又暗合了女主角内心的忠贞。
4 ) 假如爱有余生------我看《岁岁清明》
假如,爱有余生
---我看《岁岁清明》
很多事埋在心底,从来不敢回忆,因为害怕往事一旦被记起,一个人承受不了那份无助的孤寂。这种暂时的逃避,让我可以逍遥地走过北京的每一寸土地,直到有一天,听说了这样一部电影----《岁岁清明》。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部预告片就骂声一片的电影,但却在第一眼喜欢上它的片名----岁岁清明,很有诗意的一个名称。
凡是对中国电影稍有了解的人,不看剧情也能猜到这是部关于怀念的电影----怀念一段逝去的记忆,怀念一段岁月的踪影,怀念一起看茶山,怀念乱世离合情……在这样一个争为建党九十周年献礼的日子里,主旋律影片中出现战乱是必须的,怀旧是必然的,只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部看似“战地浪漫曲”的银幕作品,竟会是那样一部四不像的电影----不喜剧,不言情,不励志,也不悬疑。说它主旋律?没有过多地弘扬革命英雄主义。说它言情剧?又掺杂了过多的时代背景。说它历史剧?似乎缺点通今博古和反讽隐喻。说它是传记?主人公的形象设计有点过于虚拟……
看着主创的名字,我怀念起第五代导演肖风,那个曾与张艺谋一起拍出新时期中国电影开山之作的幕后英雄。我怀念那个才人辈出的年代,那些青春洋溢的时光,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昂扬,那份“敢为天下先”的毕露锋芒……当年肖风他们的电影在一片倒彩声中被历史肯定,而今的这部《岁岁清明》是不是又属别出心裁的一种?《一个和八个》虽然没有公映,但很多看过的人说它在拍摄手法上有着重大突破和创新。如今的《岁岁清明》,用幻灯效果的PPT做预告片,是不是想要告诉我们:用日常办公软件,同样能做电影?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抗日的民族英雄,曾经的第五代是新时期中国电影技术革新的标兵,对于胶片和艺术的执着热爱,让他们在电影之路上勇敢破浪冲锋。
曾几何时,而今享誉全球的国际大导张艺谋还只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被分配到中国最边远的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充当默默无闻的小兵,幸好在前辈的帮助下,进厂不久即被安排在一部不知名的电影里担当摄影。没想到,这部从未在市场流通的作品,成就了张艺谋、张军钊、肖风、陶泽如、陈道明等中国当代影视界的腕级明星。
因为一部影片,得罪一个朋友,这样的悲哀,只能归咎于《岁岁清明》。因为不相信在这个大片云集的时代,这样一部献礼作品能让我耳目一新,所以拒绝了此片的观影,出乎意料的是随之而来的蝴蝶效应----我激怒了一位非常欣赏却从未谋面的影评人老乡。
假如,爱有余生,我想我会丢掉对于当代国产片的偏见,踏踏实实地走进影院去看这样一部虽然预告片不尽如人意,但技术上的革新却显而易见的电影——《岁岁清明》。
只是不知道,如果爱有余生,中国当代电影人,是否能像当年的第五代那样,挣脱传统的束缚和市场票房的桎梏,高唱一曲《妹妹你大胆往前走》,然后平地一声雷地爆出一部众望所归的好电影。
5 ) 不太好
情节简直是在凑数,不喜欢
6 ) 此去不闻——氤氲茶香,翩翩少年
她叫敏,穿梭在山山绿叶间,在清涧深处对空气诉说懵懂的情愫。这是一年清明,西湖畔茶行的人踏上青山。
他坐着竹轿,忧愁路途遥远。手捧一本书,被爷爷教训道:“去什么洋学堂,读书越读越苍白。你迟早要当家,今天带你来看看茶叶。”他并不俊美,甚至有几分病态,身材消瘦,尹家爷爷一直为他娶妻之事发愁。敏见他第一面,竟是他捉不住野兔的窘样。她笑嘻嘻地回家,见茶山主父亲介绍说:“这是尹家少爷,逸白。”
他着一袭白袍,出现在她眼前。她领他看过茶山的美景,为他烧过洗澡的水,他们一起捕溪中的鱼。他卧于青石板上,枕过的白巾被她珍视。仅一天的初遇,却像极了数年隽永温柔的感情。她如此率性,完全就是个男孩加两根辫子,却尚不敢表露心思,只在他回杭州时,送上一篮上好的贡茶 ,仓皇地跑回来。山中人微笑,道:“好茶总是卖得出去的。”
盼了整整一年,她在清明之时把上山的青石路打扫了一遍又一遍。等来的却是走路上山的他,与竹轿上他的太太。这是第二年,他穿着一身飒爽的米色洋装,与那位着旗袍,面容姣好的女子一起站在她面前。他说:“这是我的太太,天巧。”
天巧,巧夺天工的面容。一个苍白瘦弱,身患痨疾的可怜小姐,是与他一起学医,志同道合的校友。敏的花布衫与粗布长裤比不上天巧的锦袍银线。可是敏最难过的,是她心里眷恋,珍藏,苦等的这个少年,对另一位女子百般爱怜,拭去她发丝上的汗珠,叮嘱别人不要让她受累……一幕幕都出现在她眼前,带着悲伤的色调画在她心里,一笔笔刻得生疼。
天巧不让仆人陪同,自己跟敏上山看茶叶,从不娇惯地抱怨阳光炽热,路途遥远。敏自然妒忌她,但却同情她的。她夸她:"逸白是娶了个仙女回来。”她按照古老偏方里胸口捂茶叶的办法让天巧生子,赶走痨疾。后来天巧才知,捂过茶叶的女子会被山里人认为不能再生子,于是很难嫁个好人家了。她感动于敏的善良,称她为妹 ,赠她美衣,还对逸白说:“你真看不出来她喜欢你吗?她能这样豁出去,我相信她的善良,在我走以后,她会善待我的爱人,和我将来的儿子。”天巧劝他,在自己死后,娶敏回家。
尹逸白与敏,乃是相视无言的沉默。这年他走以后,山野中都听到战机飞过的轰鸣。
一直喜欢敏的阿五全家投靠了香港的亲戚,山里人渐渐都搬走了。只有阿敏和父亲一直守着茶山,守着尹家人每年清明的到来。敏等了一年,等逸白,也等天巧。
于是,第三年,他来了,与三个日本军官坐在她家院里。敏吓得不敢出气,却见那个她无比思念,无比熟悉的人,身穿刺眼的黄绿色日本军装,对她说:“阿敏,去沏点茶来。”她惊恐万分,走向开水房,带着哭腔问:“尹爷爷呢?……天巧呢?……尹少爷呢?!”逸白平静地说:“尹少爷让你去沏茶。”
图片
她颤抖着沏着贡茶,见他依然那么风度翩翩地,给日本人讲茶道。夜晚,他遣她去准备洗澡水,她愤怒地说:“那是我和我爸都舍不得喝的茶叶,你怎么能给日本人!”
他哑然失笑:“他们,走了……”
“我们家不留汉奸!滚!”她已经急得面红耳赤,他低头不语,走出了门。
她恨他,恨得哀怨。只是不曾想到,再次见他时,一切已无力挽回。那天阴云,尹逸白被绑住,身上处处是伤,被十多个日军用枪顶着走到一处山崖。敏吓得躲进茶树间,见他横眉的冰冷。几个日军跳下山坡翻开土地,发现里面横七竖八躺着很多日军的尸体。他们鞭打逸白,丝毫没有改变他脸上的神情。敏才知道,他每次把日本人带上山来 ,就是为了秘密地杀死他们,扔下山崖。
他脑中闪现出所有可怕的片段,他又看到了爷爷反抗日本人,重重砸碎那个青瓷茶叶缸。日军包围了尹府,把爷爷闷死在水缸里。他仿佛又听到了怀孕的天巧被日本人拖出房间用刺刀戳进肚子里撕心裂肺的惨叫。在这山崖上,逸白对汉奸和日军怒吼和咒骂。他被绳子紧吊在树上,看见躲在那边的敏。他微笑着,闭上了双眼。
她的手指被自己咬得渗出鲜血,喉咙里发出呜咽的声音,双眼紧盯着他浑身的血流。这,是诀别。
这年清明,她才18岁,和父亲一起到他的墓前献上一朵花;几年后,父亲也不在了,她独自去给他扫墓;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她老了,驼着背,拄着杖,站在坟前;又过了几年,最后她也不在了,那座孤坟荒突地立在山野。
漫山的茶叶,绿透了整个人间。
岁岁清明,婉约之爱,切肤之痛。
---------------------------------------------------------------------------------------------------------------------------------------------------------------------
这部电影作为“献给党的十八大”的获奖影片,必然是十分主旋律的。如果它只是一般的文艺电影,就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民国短命正妻为丈夫择妾的爱情故事,然而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在整部作品如茶般淡雅,把青涩爱情与家国深仇过渡得如此巧妙,几乎不留痕迹(当然除了尹逸白死前的怒吼让人感觉太唐突了)。总之,是一部叙事非常饱满的剧情片。下面列举一下各路名家的评价。
《电影艺术杂志》总编辑吴冠平肯定了这部片子,“影片的小事件和小视角其实是从民族和情感和性格中,去寻找戏剧力量的真正源泉,这种创作方法符合世界的潮流,也使这部电影超出了一般抗日题材的范围和框架,更潇洒,并且更风格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贾磊磊说:“我曾经说过《岁岁清明》给影坛吹来了清风,而且成功将真善美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意识交融整合,我们应该倡导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派,面对某些缺精神、缺灵魂的艺术品,它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仲呈祥分析说,“这部电影在清新的同时也有刚劲的一面,这正是艺术的辩证法。这缕清风实际上也是自信的文化强风,它让坐在放映室中的人体味到中华文化之美。”
你看这些人说得多么复杂和主旋律啊,不过人家思维和眼光尚不是我等能及的。
最后友情提示一下戳进来看到这里的各位:如果你是一位喜欢帅哥美女演员的影迷,就去看别的片子算了…………
7 ) 岁岁清清白白明明亮亮
好片,如雨天独坐看雨打芭蕉。缓慢淡雅水墨丹青。出彩之处是演员很接地气,典型浙江普通人,表演本色,贴近生活。情感普通不失细腻真实感。导演主题集中,没有跑偏,没有刻意安排哗众取宠的情节,淡淡叙事,不争。喜欢这类风格电影的人会被感动,不喜欢这类风格的看不进去的。大部分年轻人估计不喜欢看,因为年轻人静不下心来。只有三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才可能会有感觉。 不错。如小家碧玉。
8 ) 不错的作品
目前,流行的抗日题材电视剧、电影,不太尊重历史,不太注重发挥教育引导正能量,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绝大多数影视作品里面,都描述了抗日力量如何英勇,如何以一敌八,如何打胜仗,智谋如何高超,武艺如何高强,枪法如何神奇。。。。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什么那么长时间、那么艰难地抗日?我们天天说要记住血的历史教训,但时下流行的影视作品里面,我们却看不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只看到了如何挨收拾,这如何来教育我们的青少年?如果让日本的青少年来看的话,他们也只看到了其先辈是如何被收拾的,怎么去教育他们?
《岁岁清明》正如片中带来一股清风,含蓄、淳朴、真实,有点类似沈从文风格,不错的作品。。。
卖萌,冷表演,像茶一样的电影。在杭州某座山上拍的,男主角像乐嘉,女主角一个婴儿肥,一个像老徐。~得耐着性子才能看完的电影。
方言电影
杭产片。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哎,演员们把这片子给毁了。呃,杭州的龙井村,梅家坞,瓦去过咧。紫云山在哪啊在哪啊?片子中的场景好熟悉呀。喜欢。。。。不多说!
大兔子背姑娘了
可以看
里面的那个张纹是我发小~大家都去捧个场啊
风景不错
杭州话是亮点
感觉还不错
怎么拍起胶片反而退步了呢?怎么这次不用刘迈了啊?
球方言版
影片在细节以及人物心理刻画方面堪比费穆的《小城之春》,结尾结局,垫定了此片儿悲凉的基调,剧作在人物刻画、动作设计、细节铺陈方面做的都非常好,江南茶园的那个味儿也很好的渲染了出来,古琴声、优美的摄影更是把我们带入了那个柔情蜜语江浙水乡的意境。
三年岁月,两段爱情,一种相思。仅以一座茶园,就能描绘出鲜活的爱情,映衬出大时代背景中的动荡不安,足见导演和编剧功力。
这片子我太喜欢了,除了表演稍微有点稚嫩,配音不太好之外,都很不错。
缓慢而诗意
乍一看很粗糙,但云淡风轻有边城的感觉,天巧很美。第二年的清明美得心醉。关于战争过于简单模式化,有些仓促。
缓慢但并不诗意。
好喜欢这部片啊,虽说是献礼片,但整体格调还算不错,淡淡茶香隐隐琴音。阿敏很出彩,尹家少爷的确瘦。
徐盛翔啊!
就因为这片子讲的是杭州话,咱杭州人就给它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