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夭折的爱情就像飘落的羽毛,轻轻荡荡、脆弱无依
《飘落的羽毛》是根据国际色彩主义大师墨客的亲身经历所改编的,讲述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在云南的一段凄美爱情故事。影片主要取景拍摄于被世人称为“云之南”的神秘的中国西南边陲和古老的缅甸万塔之邦——蒲甘。油画专业出身的导演王艺更是用独特的手法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和云南的原生态美景结合在一起,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拍摄手法还是片中云南蒲甘的神秘景色都值得一探究竟。
影片于2013年11月29日在中国公映。本片入围2013年蒙特利尔电影节首部长片国际竞赛单元,还入围2014年马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
郑晓东饰演的男主角莫克是一位刚从美术学院毕业的新晋画家,为了寻求画画新的源泉灵感有新一层的突破来到了美丽的云南蒲甘,因缘巧合入住了女主角刘筱筱饰演的云南女子楠锁。入住后,两人一起下地劳作,镇上赶集,渐渐的互生好感,渐生情愫慢慢地越走越近。楠锁有个哥哥叫艾依,可是他对楠锁却不是一般的情感,他试图阻止楠锁和莫克,却适得其反。就在楠锁和莫克两人感情渐深的时候,莫克打算带楠锁离开云南,楠锁却因姑妈病重不得已留在云南。
都以为这会是圆满结局收场,不料返回上海的莫克发生情变,为了金钱和地位抛弃楠锁与另一女子在一起,除了寄了三万块给楠锁就再无联系。剩下楠锁一人在云南苦苦守望,甚是伤感。一段感情就此夭折,就像飘落的羽毛,轻轻荡荡,脆弱无依,结束得悄无声息......
影片非常细腻地展现了片中各人物复杂缠绕的心理,同时将云南当地的风景人情淳朴再现在幕前,这可能也是该影片能入围蒙特利尔和马德里国际电影节的原因之一。神秘迷人的滇缅风情,傣家竹楼塔楼,树林间湖泊镜面的交相辉映,每一帧画面都如梦如幻,让你不自觉深陷其中。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影院琳琅满目的3D大片里,若能静静的观赏这一部《飘落的羽毛》也是另一翻感受。你是否也会惋惜男女主角这一段纯净可歌的爱情,是否也向往蒲甘这一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2 ) 《飘落的羽毛》: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故事起源于云南西部地区靠近中缅边界一个风光旖旎的边陲小镇,默默无闻的年轻画家墨客,被当地美丽的自然景色与淳朴的原始民风吸引,来到这里写生。而美丽善良的傣家少女婻锁,则被墨客身上风雅别致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两人之间慢慢产生了一缕情丝,于是一段绝美的爱情就此展开。如果故事源于此也结于此,也许所谓的“绝美之恋”就无从谈起,但就像所有令人嘘唏的爱情,都有一个不太完美的结局一样,随后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画家墨客承诺后的离别,和他的一去不回,也看到了少女婻锁寄情于离去后的恋人,和她在希望破灭后的殒命。 与当下大多数时尚爱情类电影相比,《飘落的羽毛》少了一种新鲜华丽的浮躁气息,却多了一股渗透人心的涓涓暖流。油画专业出身的导演王艺,此前从事了20多年的影视剧摄影工作,这部电影作为他的导演处女作,自然不惜将一身技艺全部付之于中,所以影片本身也犹如一幅七彩云南的水墨写真,每个镜头每个画面都十分美轮美奂。当然最终流经我们心中的那股暖流,除了影片如油画般鲜活的色彩质感带来的视觉冲击,更多的则是汇聚了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和片中那些人物的波折命运。 首先是男主角墨客,在来到这个犹如世外桃源般存在的小镇之前,他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画家。然而,不知是当地色彩斑斓的自然风貌给了他创作的源泉,还是当他遇到傣家少女婻锁爱意萌发后的灵光乍现,他在这片拾获了爱情与灵感的福地顺利的完成了他的画作。当他带着完成的作品回到城市后,他的生命也开始出现转折,他的作品被国际认可,并最终成为国际知名的色彩主义抽象派大师。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墨客摒弃承诺没再回到云南小镇的行为也许无法原谅,但我想当他在爱情与事业、亲人的压力与对恋人的承诺之间徘徊的时候,他的内心也一定做过一番长久的争斗,从片中他与舅舅争吵、对抗绝食等情节中可以看到这一点。然而当他在临出国前托舅舅把三万元现金寄给婻锁,意图希望能够用金钱抚平他内心愧疚的时候,他的灵魂也在那一刻随之飘走了。所以当影片结尾处,事业有成家庭圆满的他意外的收到那个包裹,看到从里面飘落的那支孔雀翎羽毛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被撕碎了,也许直到那一刻他才发现,他的灵魂早已被自己丢弃到了当年的边陲小镇,再也找不回来了。 相较于墨客日后的飞黄腾达与功成名就,婻锁的命运及其最后的结局,则令人嘘唏不已。天性淳朴敦厚的婻锁,从小出生在偏远落后的边陲小镇,虽然她没有读过书,但却有一个想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的心愿,也许正是基于此,从上海这座大城市来的画家墨客,很快便俘获了她情窦初开的心。 而一个悲剧的诞生,往往源于一个极小的念头。在得知墨客要回上海并无法挽留的时候,她依然将所有的希望与情思寄托到了这个从远方而来的画家身上,所以当她日思夜盼,最终等来的只是一纸汇款单的时候,她的心便死了。对于活在爱情与希望中的婻锁而言,这二者的同时破灭,也基本宣告了她生命的终结。我想那个夜晚,当她伴着月光走向那片深蓝色的湖泊时,她一定在心里向他的爱人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是的,我日思夜想的爱人,你知道其实我一直在远方等待着你的归来吗?
3 ) 爱的呼唤——观《飘落的羽毛有感》
《飘落的羽毛》是一部很唯美的影片。我许久没有带家人一起看电影了,11月23号我们一家三口有幸在公映前在音乐厅细细品味了这部作品。88分钟的影片让我似乎又走回了青春时代。爱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含蓄、那么的深刻......
影片一开始,那美丽的南国风景便把我深深地吸引到片中,从云南边陲小镇到古老的缅甸万塔之邦蒲甘再到大上海黄浦江畔,是景色将美丽的故事展现在受众的眼前;从采药姑娘的放声情歌到河边的泼水祝福再到湖边美好的憧憬,是善良唤起了人们爱的本原;从楠锁的含蓄的微笑到湖边二人世界的情感释放再到公路旁迎送班车目光的轻松和凝重,是纯真打动了心的围墙。用一坛坛清澈的泉水去泡一包包姑娘亲手采摘的鲜茶,茶的芳香,水的甘甜,酒不醉人茶醉人!
影片的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伪装自己,它将这个与生俱来就很真的爱去掉复杂的故事情节,去掉华丽的语言,去掉大牌明星的组合,展现给受众的是真真切切的爱。对于每一位受众来说,无论这个爱是凄迷的,还是轰轰烈烈的,还是荡气回肠的,还是死去活来的……只要是“真”爱,这就是吸引人之处。
城市化的推进,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去享受原原本本的生活呢?我觉得不妨带着自己的爱人走进《飘落的羽毛》,其感受,谁看谁知道!(郭清茶,宝鸡)
4 ) 影片《飘落的羽毛》用云南美景征服观众,堪称世上最美
《飘落的羽毛》在缅甸、云南、上海三地进行了取景,男女主角的相知相恋的全部剧情都是在缅甸和云南,连绵的山丘里绿意青葱、柔美的泸沽湖时时刻刻呈现出七彩缤纷的图案;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傣族竹楼、古色古香的塔楼;金色阳光下婀娜多姿的傣族女子,甚至女主角的那身新娘妆,史上最美电影之称当之无愧。在世外桃园里进行一场刻骨的爱恋,这种情感你无法不动容。导演本身就是摄像师出身,十多年的摄影功底和35mm胶片的镜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风景原生态的美,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这真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每一个镜头,截屏下来,就是一张漂亮的明信片!”专门受邀主持首映过后的媒体见面会的电影频道著名主持人蒋小涵这样评论这部电影。蒋小涵不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上次,为了她主持的“爱说电影”栏目,他通过高清电视机看过一次。这次通过大银幕看,加上影院的音响系统,又是不一样的感受。她说她看过很多很好的电影,这部电影很特别,很不一样。
5 ) 飘落的羽毛,原生态的美景
飘落的羽毛电影淳,美,静勾起纯天然的回忆
观影后影片中没有城市喧闹,没有农药,添加剂,膨大剂,地沟油,,,,,,一个纯天然的世界,画面美不胜收,真是太美了。楠锁一个纯情,美丽有点冷酷的少女,墨客英俊,有理想的少年,在美丽如画的世外桃源结下了深深的爱,墨客事业成功了,却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楠锁为爱的自杀,墨客用金钱买那纯天然的世界,墨客的遗憾,除了价值连城画,什么都没了。影片中告诉90后,00后少男少女,什么是纯天然,真,诚,信。影片节奏慢点,告诉我们生活节奏放慢点,不要有压力,上帝安排人类劳动,吃饭,休息,不要考虑太多,房价太高,人民币贬值等等,静,人静下来, 房价,人民币等等都会静下来,飘落的羽毛电影打造一个静
6 ) 承诺的重量
语言是覆水难收。 我等你。我会去接你。我永远爱你。我……你。我…… 太多的话语最后变成说说而已。在说的当下心存异端的人,是作恶;而真心实意说出口,却难以履行承诺的人,是为渣。 当一个故事发生在太美的地方,你可能会轻易原谅许多事情。比如,当这个地方是,云南。 勐缅,符合所有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色彩斑斓,亲善恬静,女儿娇美,男郎孝顺。说不清大片的田地和飘着白色云朵的天空哪一处更美,就像没有雾霾的空气和没有欺诈的心灵不分伯仲。渣男和女孩儿就在这里相遇。 一个自世俗中来,希望得到升华。 一个在仙境中生,渴望见识辽阔。 (如果你还没看出注定的悲剧,那么请自查一下渣属性。) 影片使人追想,渔人当年缘何寻不回桃花源?是圣地不愿接纳太守、刘子骥,还是渔人隐瞒了无法兑现的承诺?于是,世人眼里都只有美景良天,怡然自得。个中往事却“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些往事,正是最深的痛。 当日斜夕阳,橙红的光线投映在塔群顶上,可女孩儿眼里再看不见美好,终日私影相对。而渣男在大城市里扮演着“道明寺”,有万丈光芒的前途无量。这种自古及今的渣模式——甚至曾经得到过推崇——通常会因家人、理想、天赋乃至命运的“作弄”变成了说说而已的故事。 “我年轻那会儿,有一个勐缅姑娘,那么美,我们那么相爱。再也找不回那种纯净的感情了。”或许有天,功成名就的画家会在回忆录里娇嗔地诉说。 可悲的是,金钱买不到真心,功名换不来救赎。一切追悔莫及的话,都不能抵消未竟承诺的伤害。 承诺的重量和灵魂一样。
7 ) 《飘落的羽毛》:云南纯恋的美丽与哀愁
文 / 赤叶青枫
电影里,浪漫的爱情故事总是分外打动人心。不过,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近几年的爱情电影也愈发时尚化、商业化甚至快餐化时,一部电影反其道而行之,以返朴归真的方式刻画了一段纯美文艺爱情,似一片《飘落的羽毛》,涤荡着观影者的良善内心。
导演王艺,主演郑晓东、刘筱筱、屈菁菁等——这部《飘落的羽毛》主创几乎完全是新人,讲述的则是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上个世纪90年代,年轻画家墨客在云南某小镇采风时,与当地美丽女孩婻锁相恋、离别,继而生死两茫茫的故事。
就剧情而言,同经典老歌《梨山痴情花》的电影版,凄美之余,较为简单老派,不过这个故事发生在被称为“云之南”的神秘的中国西南边陲和古老的缅甸万塔之邦——风景秀美的蒲甘,从而令异地的浪漫青年和当地的傣族少女在那样天地之中的纯真初恋显得更加打动人心,和《廊桥遗梦》中的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一样,他与她也经历了相逢思慕、炽热表达、天各一方、翘首以盼、惆怅失落、永失吾爱这一过程。
影片通过细腻的手法,表现出恋人们艰难抉择的心理历程。不同于传统电影倚重紧凑的故事情节,整部电影的节奏相对缓慢,至真至纯的色彩怀旧浓重,极致的美丽中带有淡淡的哀愁。有如此独特的风格,全因导演王艺是资深摄影师出身,而且似乎他将自己对爱情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全融入到这部电影中。他采用清淡的、舒缓的油画风格的画面,运用东方的、含蓄的、内向的镜头语言,加以用独特的唯美视角,向观众展示了神秘莫测、多彩迷人的滇缅风情:云南那令人心动的成片的树林以及掩影在树林中的一座座美丽别致的傣家竹楼,晨曦雨露里的乡间小屋、旷野中的小路、连绵不断的山丘、缅甸的塔楼,树林的日出日落、云卷云舒,还有夕阳下静谧小湖中的美女出浴……导演发挥其擅长的远景拍摄来表现中缅交界的魅力风光,几个静谧湖水的长镜头运用,也较好的衬托出人物在当时的心境,都让观众陶醉,影片每一帧都如诗如画,像明信片那样优美精致。
所以,无论是影片故事中那远离现代化生活的傣族生活的朴素场景,还是没有受到任何工业化影响的山川河流的原生态美貌,包括傣族姑娘婻锁那天生丽质的娇媚,似乎更像是现代人心中的情感想像。而正是电影所营造出的那种独特的氛围,让人不知不觉陷进去,久久无法自拔。
只可惜,越美丽的东西往往越无法长久。时间难倒回,空间易破碎,云南纯恋是一个浪漫男人一生中难忘的美丽回忆,却也是一个女人用青春和生命证明自己曾真爱过的伤感证明。他们之间夭折的爱情如飘落的羽毛一般纤尘不染,同时亦脆弱无依,让人心疼怜惜、唏嘘扼腕。假如爱有天意,让时光倒流三十年,使他们魂梦团圆,那该多好——不管婻锁是否原谅墨客,至少能再见一面。相信那位痴情女子为了那一面,断肠也无怨。
8 ) 有时爱就是爱。有时爱就是伤害
2013年11月20日,应邀在中国电影集团影院参加爱情电影《飘落的羽毛》首映式、媒体见面会。活动组织者张弓惊是我90年代就相识的文学朋友,观看过影片之后,他问我是否觉得节奏有点慢?我说是有点慢,但在这快餐文化的时代,中国电影最缺乏也最需要的,可能就是这种慢。文学、艺术,本该是一种慢,慢工出细活,并且在慢生活中才可能感受到其全部魅力。可我们偏偏置身于这慢不下来、甚至还不断提速的时空,充斥眼球的海量信息让人心浮躁,恰恰渴求一点缓慢,其实是渴求缓慢才可能带来的宁静。
在电光火石、追风霹雳的电影市场,一片羽毛缓缓飘落,时起时伏,仿佛在跟加速度的世界拔河似的,这需要多大的劲儿啊,可它居然做到了。至少,在观看电影《飘落的羽毛》过程中,我觉得生活放慢了脚步,甚至倒退着缓慢行走,回到了从前,回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是我多么熟悉的慢生活啊,却又显得多么陌生。
在后工业、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慢己成了奢侈品,我们奢望慢生活,又何尝不需要慢电影呢。我突然想到的“慢电影”这个新概念,不正与近年来兴起的文艺片潮流合拍嘛。与其说“兴起”,不如说“复兴”,因为电影本该是文艺的,只是在商业大片垄断市场的前些年,电影的文艺性已让位于商业性。当商业大片充斥视野之后,让人觉得缺乏营养,呼唤返璞归真的文艺片已成必然。比吸引眼球更难得的是感动心灵。正如影评人木雕禅师所说:“如今越来越市场化的中国电影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越是小成本电影,越出现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越是大投资大制作的大片,却越容易让人失望。”
王艺导演的《飘落的羽毛》,印证着我对“慢电影”的理想,不是空想,不只其片名隐喻着慢,其情节也是慢的,但这种慢却让人砰然心动。
《飘落的羽毛》以画家墨客为人物原型,改编自一段真实的情史。美院毕业生去云南写生,与当地傣族姑娘婻锁结下一段情缘。回城之前承诺,三个月之后就回来后娶亲。她相信并接受了他的承诺,这种接受,本身就等于也作出了自己的承诺。她痴痴地等待,这种等待,本身就在履行自己的承诺。最先承诺的男方,却在和家人与社会进行数次抗争之后无奈屈服,出国深造,忍痛放弃这段有始无终的情,辜负了女方的期待……是啊,爱可能比不爱多一些痛苦,但不爱肯定比爱多一些苍白。甚至错过的爱,也不是爱的过错。
羽毛的飘落,与那些重量级事物的坠落,风格上反差很大,简直不像是自由落体,更像是一段缠绵、一声叹息,润物细无声。《飘落的羽毛》里的羽毛,特指蓝色孔雀翎,映照着傣族姑娘婻锁的性格,既温柔又坚强。在彩云之南,在孔雀公主的故乡,婻锁和画家莫若从相识到相爱,乃至生死相许。爱情的承诺,可以比羽毛还要空灵飘忽,也可以沉重如在心坎压上一块放不下的石头。或者说可以轻如鸿毛,也可以重若泰山。
婻锁无疑是一位对爱认真、对爱的承诺也最当真的女人,把高温时说出而又必将冷却的绵绵情语,当成了自己血肉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以身相许,最终又以死相殉。她是那段夭折的爱的殉葬品吗?不,那绚丽如蓝色孔雀翎的爱也是她的殉葬品。凤凰可以浴火重生,同样美艳的孔雀却无法复活,生命是一次性的,爱也是一次性的,只有读者和观众对爱情故事的感动是没完没了的,可以不断重复,周而复始。
我是和诗人中岛、安琪坐在同一排观看电影《飘落的羽毛》。安琪感叹:“羽毛一定会飘落,对男人来说,事业远远在爱情之上,莫若放弃婻锁是必然的。羽毛一定会飘落,对女人来说,爱情远远在事业之上,婻锁放弃生命似乎也是必然的。我之所以用似乎是想表达我作为女人的一重遗憾,我希望,为了爱情放弃生命的女人越少越好。爱情,并非只能捆绑在一个人身上。”
爱是什么?有时候,爱就是爱。有时候,爱就是伤害。《飘落的羽毛》好像在强调爱的承诺,其实在表现爱的伤害。一种残酷的美,一种美的残酷。
只要爱情还会带来伤害,爱与被爱就同样悲哀。平等的爱是不可多得的楷模,但大多数爱情都是有差距的。有着迟早、轻重、缓急的区别。于是有了少年维特的烦恼,有了安娜·卡列尼娜之死,也有堂·吉诃德式的荒诞。两者相较,我同情付出爱的人,或比对方多付出的人。他们注定是弱者,在爱的天平上。他们首先饮下毒酒,他们焦灼地呼唤着对方,如同寻求解药。不如此无法使痛苦演变为幸福。对方的态度决定着幸抑或不幸,以及他们合盘托出的感情的终极价值。因为主动与被动的缘故,因为快一拍或慢半拍的缘故,可以说一开始就导致了双方心理地位的尊卑高下。哦,被爱的一方应该仁慈一点。只是,爱情是与仁慈无关的事件。在某些时候,它甚至是残忍的,如同战争!婻锁是爱的失败者吗?至少,不能算胜利者吧。她的失落难道只因为付出得更早、付出得更多、付出得更持久,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
男人与女人,是永远的陌生人。陌生能带来神秘想象,是无法抵御的诱惑。但同样的,爱情也是这个世界上公认的易碎品。尤其是在物质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能够古典而无私,真正地爱一个人,简直太奢侈了。婻锁生活在民风纯朴的云南乡村,田园诗一样的环境,为这份古典式爱情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古典式爱情是什么样的?看一看汉乐府里的《上邪》就知道了:“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对时空的超越、对永恒的追求,是爱情最伟大之处。还有《诗经》里的《关雎》《蒹葭》之类,虽然时空相隔遥远,却彼此呼应。
或者听一听天籁般的仓央嘉措情歌:“在那东山上面,升起皎洁月亮。玛吉阿米的面庞,浮现在我心上。”这就是那个尘缘未了,只好以不了了之的情圣:心乱如麻,眼前的月光与耳畔的歌声也如乱麻。我们看见了他的无辜,他的无奈,他的无助,却怎么也帮不上忙。什么是情?情就是剪不断理还乱。什么是情人?情人的心里注定有更多的疙瘩,既美好又纠结。《飘落的羽毛》就顺藤摸瓜展现了爱的纠结,到了最后,是如何系成了一个怎么也解不开的死疙瘩。
爱情电影《飘落的羽毛》,还使我想到:不仅电影应该是一种慢,爱情也应该是一种慢。古典式爱情尤其如此。
现代城市生活很难延续古典式爱情,因为古典式爱情是务虚的,而务实的新人类早就学会遇到麻烦就一刀两断,已不屑于结绳记事般沉浸于无用的回忆了。这,也正是《飘落的羽毛》里的画家无法超越世俗以身践约的原因。他是负情了。他的负情与姑娘的多情,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人类能够产生爱情,也就同时能制造赝品。爱情作为艺术中的艺术,无法摆脱这一悲哀的命运。对永恒的爱期盼与否,可以说是鉴别爱情真伪的唯一法则。只有承诺,可以满足这种期盼。也恰恰是承诺,最容易落空,最容易使这种期盼失望乃至绝望。
爱情的悲剧,几乎都意味着追求永恒的失败。《飘落的羽毛》则是悲剧中的悲剧:一方已失信了,另一方仍在坚守承诺。在对方已不需要其坚守、诺言已找不到地方兑现的时候,这种海枯石烂的承诺已非对别人的,而是对自己的。自我的承诺是缺席的承诺,类似于单相思,不,甚至更揪心:被对方拒领的承诺更像是自我欺骗。当连自己都骗不了的时候,要么是彻底清醒,要么是垮掉。傣族姑娘婻锁就这样走向毁灭,自沉于家乡的湖泊。在所有的爱情中,恐怕生死恋最让人触目惊心,那意味着当事人已把爱看得高于生命。高处不胜寒啊。
相信爱还是不相信爱,比爱还是不爱更难决断。我们在爱的能力爱的勇气方面大大退化了,并不只是时代倒退了,而是新的诱惑新的信仰出现了:是相信爱还是相信金钱?是相信感觉还是相信物质?是相信浪漫还是相信现实?这都是问题。相信一端则意味着对另一端的不相信?依赖一端则意味着在另一端失去依赖?没完没了的选择题,把我们给弄懵了。弄得我们最后什么都不敢相信了。弄得我们对任何人都不相信了。我们怀疑爱的神圣,因为根本就不相信爱神会显灵。我们彻底成了爱的无神论者。也就成了爱无能患者。
这时再欣赏《飘落的羽毛》这一类爱情电影: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这样爱着,一边爱着一边活着,不这样爱一场真像是白活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只能作为观众而存在。我们已演不了那种轰轰烈烈了。
郑晓东、刘筱筱主演的电影《飘落的羽毛》放映之后,是媒体见面会。扮演婻锁的女一号刘筱筱,手持一根蓝色孔雀翎毛,微笑着出现在舞台上,半开玩笑地替剧中人道白:“我又复活了。”那一瞬间,就像看见婻锁从香销玉殒的湖底又回到岸上,让人吃惊的程度,不亚于看见安娜·卡列尼娜从铁轨上重新站了起来。为爱所伤的人死了,爱却是不死的。人类对爱的幻想和期待,生生不息。
走出影院,迎面就是灯火通明的北京大街。这处地名叫小西天,我的思绪却还停留在电影里的云南。为了渲泄电影《飘落的羽毛》带给我的百感交集,我信口吟出了一首诗。作为画外音的画外音。但愿它能配得上这部诗意电影。
飘落的羽毛,因为变得沉重才飘落,还是因为飘落而变得沉重?
沉重的羽毛
——电影《飘落的羽毛》观后感
羽毛很轻
沾上水就变重了
月光很轻
照在墙壁上就变重了
走路的脚步很轻
有了心事就变重了
你的呼吸很轻,和花香一样轻啊
动了情就变重了。变成深呼吸
说话的声音很轻
说出的是诺言,就变重了
你看我一眼,目光很轻,比羽毛还要轻哟
如果是在告别,就变重了
洪烛 文
同学的哥拍的,一边看电影一边听了无数的八卦。
眼眶几次几近湿润,怕被人看见悄悄抹掉,不知道多少年没有电影让我看哭了,呵呵,特别那段配乐,天籁之音啊。
文青负心,妹子痴心
西安点映的时候,电影放完后一位小女孩,跑到导演身边说“墨客”我恨你,导演解释后,小女孩趴在妈妈怀里放声大哭,这部电影可能勾起了小女孩一些伤心的往事,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很多人身上,不错的电影。
难得一部不浮躁,慢下来的片子
借实景拍摄多省钱,人家维护自然,改造自然,定义自然花费了大量time和money,到底被传媒人三言两语就归置干净,到底被观众你情我愿就pay for了time和money,到底被地方官员u can u up就比见了高低,到底被豆瓣众人你一搅合我一附和就成了一锅烂屎。人还怎么活?
整部电影的影像风格带着浓浓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感觉,以至于每个人物特写镜头都让我想到西游记,老想喊一句:孙长老,请留步......
看了电影。电影很美,很克制。最后为婻锁落了泪。婻锁与莫克之爱情,为何难以承受这一片飘落的羽毛?大山养育了婻锁,她心灵澄澈、水骨柔情。她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浮躁的内心。现代化的触角已深入滇缅深处,但我希望我们能保持住自己的一份赤子之心,就像那一片斑斓的山河岁月一样。这山山水水就是一道道孤寂的身影,诉说着早与自己混为一体的长长的心事。我多希望能多给文艺片一些鼓励。它多像沧海一座美丽的孤岛,时不时有人会遇见它,喜欢它,但更多的是选择绕过它。
画面很美,故事情节自然,舒缓,朴实,仿佛把人又带回了那个年代。
影美、人美、事美,美哉美哉!!!
好像90年代的电影
友情分
婻锁本身渴望走出大山,对知识充满热情,她的爱是执着的唯一的,压倒婻锁的最后一颗稻草是莫克的汇款单,婻锁知道莫克不会回来了,希望破灭便走向毁灭!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王导加油!
什么在现实生活中选择爱情?选择现实!都是男人找借口的方式而已!坑了一个女孩子!
没看,票房18万。
如果你愿意为了看云南的风景摄影买票,随便,毕竟这片子的景色看起来还不错;但如果你是冲着靠谱的爱情故事而去的,最好不要太大期待。——导演太内敛了?故事张力偏弱,叙事节奏过慢,倒是生活细节的处理挺用心,可惜还是有些许不足。而人物摄影和风景摄影的差异,让我很是怀疑导演是不是大力调色过!
大家都喜欢看大片,看商业片,觉得有大明星、大导演的电影才好看。 但这样往往会错过很多很棒的电影,我认为真正棒的电影是能震撼人们内心的电影,而不是哗众取宠,这部电影很真实的写出了许多人内心的矛盾,爱情、事业 孰重孰轻,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一个答案,虽然导演选择了一个不完美的结
这种题材的片子太多了,城里的小伙儿一个瞬间就能爱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纯净姑娘却依旧放不下诱惑都市的繁华,一件件爱情悲剧就此层出不穷了!男人永远可以潇洒,女人永远犯傻!
在疯狂的时代,我们沉默;谈“爱情”与“理想”总是易招人嘲笑的!但我懂你:“对于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如你、如我,信念是坚持的理由.....” #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