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车手》之后,银河系后继有人啊!
《车手》能把一个类型元素玩得这么极致透彻很不容易了。故事烂?仔细看看,这部片里有“废戏”吗?《车手》是太典型的港派类型片,好的地方特别好,差的地方确实提不上来。人物还是写不好,黄秋生、余文乐、郭晓冬,角色各自的发展方向有,往前走得却不够自然放松。司徒锦源不愧银河系老将,懂得扬长避短,写人物宁可缺一点,也不滥,至少有留白,不矫情。但是,擅长的却尽情发挥,三场追车戏把细节挖到底,气氛也烘托到,人物变化的叙事线虽嫌简单却足够清楚。
关键是郑保瑞和钱嘉乐,动作设计和场面调度都非常杰出,感觉几乎把“车”的所有零件都拆开来,设计情节,难得把赛车戏写得这么日常化,踏实可信,也因此惊心动魄。《车手》与《速度与激情》系列相比,是赛车戏这个类型象限里的两个极点。所以,我个人觉得,所谓“大场面”,跟你炸了多少楼,撞了多少车,开了多少钱,爆了多少头……都没啥关系,关键是那种气氛,节奏是否“强大霸气”。《车手》就在香港这么个地小车多,窄道小巷的地方,用老爷车和日常车技拍出大场面。
《车手》最厉害的是,全片都只用“车”这么一个元素来塑造人物推动故事,试问有多少编剧和导演能做到如此游刃有余。再看二人合作的上一部《意外》,个人感觉,这俩人就是在做类型试验,挑出某个创意点玩到癫,不断突破自己的创作极限,如果能坚持下去,郑保瑞和司徒锦源,在银河系中是最有希望接班“杜韦”的新组合。
嗯……各位说《车手》不会讲故事的,还是小说看太多了吧。
2 ) 吾等过个科目二都肝抖胆颤的就洗洗睡了吧
光看片名是不是以为又是追车戏很无聊啊,又是男主受挫又崛起很老套啊。从高手堕落到开野车,通过前妻,妹子,儿子的鼓励重新振作,再创辉煌这种设定都不用看剧情了啊,看官们,你们被片名骗了。
==============技术渣的车技讲解分割线====================
这真的是一部很有技术含量的,讲“车技”的片子。
要从警局劫人,先要备好车,难道直接把车停到警局门口么?错了,人家直接让警察把车拖走调查。
那个360度过高级弯道的技术实在是太绝了,空档加油,八千转,两mile车,刹车不踩死,一会儿松,一会儿踩的,绝到这一段重点描写差不多有3次,然后我这种倒个窄一点的车库都要前前后后7、8次的技术渣,连那个弯长什么样都没看明白啊,真没看明白啊,导演你就不能画个俯视图说明一下么。
遇到路障难道只能眼睁睁看车子开过去爆胎,或者停下来么?当然不是,人家先把车身横过去,把路障撞开,顺便把路障甩给后面追上来的车,自己安然过关。
在十八弯的山路都没法甩开后面的车怎么办?人家直接戳破油箱,漏油让后面的车打滑,这招简直了。
停车场那段也很牛,直接打爆停车场的灯,然后再自己熄掉车灯,关掉引擎,瞬间隐身了啊!追上来的车如果开车灯的话就直接暴露了,敌在明我在暗,这考得不仅是智商和经验还有夜视能力啊,这让我这种夜盲情何以堪啊。
比起那些只会挂档加速漂移配以露大腿美女的美帝商业追车片,这部绝对是真正的技术流啊。
===========不擅长的技术讲完了,开始扯我擅长的八卦了 =====
按照某条电影定律,一出场就说自己快退休了,或者快放大假的角色必死无疑,不死也重伤。所以黄秋生一讲到什么“年轻人是该拼搏,我老了,我都快退休了”我就知道他命不久矣。
再加上我常用的“时间推剧情”法,主要配角如果在三分之二(这个数据不精准,只能是大概)的地方出现重头戏,非死即伤。黄秋生脱离车手生涯大半辈子,突然要求亲自上山路,你看,果然挂了。
然后你们不觉得叶璇这两年的角色都很克夫么!谁娶她谁倒霉啊!
大艾斯出场第一分钟我愣是没认出她来,后排俩女的还在说,她啊,又是她啊,我心里就在想,这谁啊,你们倒是说啊,谁啊。一撇齐刘海,两边清汤挂面遮住了这张招牌式的大饼脸,一把年纪了不好好呆在家里给汪小菲生娃出来扮什么清纯啊,一张肉毒杆菌打多了的面瘫脸啊。
以前最多是嫌她圣母演太过,从没想过她脸可以僵成这样,戴面具都比你表情丰富一点儿好么,同样是烂片女王,学学我泌,人家最起码还露个胸,演个鸟什么的,突破一下满足观众的期待呢!
李光洁,这酱油打得我都来不及吐槽啊,这简直是路人癸,秒挂啊。
你说你出场还没半分钟就掏刀子戳人家大肠是什么用心啊,拔出刀子坐上车子还没五秒就让人给崩了你好意思把名字填到主演一栏么。
还有那个演偷钻石的,就只会掏枪和中弹,劫狱遇到警察,你掏枪;人追你车,你掏枪;人戳你肠子,你掏枪;你看最后中弹了吧。于是你整部片的意义就在于——总算亲手摸到了像拳头那么大的没砸开的冰糖,哦不对,是钻石。
林家栋这张大饼脸,干嘛不让大艾斯跟他演一对,多夫妻相啊。
有一段,叶璇说阿乐像年轻时候的黄秋生,黄秋生说:我哪有那么帅啊。啊,黄老,您谦虚了,您年轻时候真的比他帅,而且还能看出留有英国贵族的基因。
阿乐很帅,很严肃,没有槽要吐。
啊,本来想到好多段子的,写着写着就给忘了,这篇写得好无趣啊对不住啊看官们。
3 ) 警匪飙风,车技武侠
近期,或者说近几年,好看的香港电影早已不多,《车手》无疑算一部好看的香港电影。风格特立的郑宝瑞搭配杜琪峰、司徒锦源为首的银河映像制作班底,香港电影最惯用的双雄对决,标榜的飞车大战以及情义写照,成就了这部精彩的娱乐电影。
个人感觉,郑宝瑞的风格跟银河很搭调,早年间无论是恐怖片《热血青年》系列还是暴力色彩浓重的《狗咬狗》、《爱·作战》等片无不肃杀冷峻,气氛漠然,靠层层剧情的解扣直击观众内心。而入籍银河之后的作品《意外》则是在自身固有的偏执与悬念风格下又融入了银河映像常见的宿命与心魔,可称惊艳,郑宝瑞完成了一份真正令观众“意外”的答卷。作为香港新生代导演,如今40岁的郑宝瑞早已不算新人了,与银河映像的合作,在前者集体创作主导风格的情况下,老郑自己固有的套路更能为电影增光加色,乃是双赢的结果,这也就是杜琪峰当年为什么要主动找到郑宝瑞拍《意外》了。而这部《车手》虽为银河映像制作,但总体不算银河电影,但就因为有了银河的协助,加上自己对剧情张力的驾驭,也使得这部娱乐片变得十分有“料”。
故事方面,本片编剧栏中看到了老熟人司徒锦源与《全职杀手》的编剧祖尔·奥拜恩,而本片的故事却没有大费周折,一个简单的双雄对决、老江湖提携新人的故事,平缓的叙事,毫无存在感的酱油角色,有些多余的大S与李光洁,完全淹没在几位主要人物的特写与炫目的车技中。严格来说,本片的故事像极了香港90年代警匪片的风格,比较粗枝大叶,重心都放在了电影的片名二字上面,这一点也从侧面点出了香港电影的常态。
作为本片的最大的卖点,飙车场面,《车手》可谓做到了极致,郑宝瑞非常喜欢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飞车电影,而电影也用了大部分篇幅来描写赛车与车技部分。包括大量车体的特写与远近切换的镜头,车技的炫耀,还有无处不在的马达轰鸣声,如果看过约翰·弗兰克海默1966年那部《霹雳神风》,就会发现郑宝瑞真的受此片影响很大。
另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有人说本片很像《头文字D》,不单单是余文乐与黄秋生等人物的设置方面,更多的还在于对于车技的展现。一般来说,车技对于动作片电影中追车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侧重点却不同,比如几乎任何追车场面都会出现漂移,但大多数电影将漂移作为一种烘托气氛的手段,本身则强调了飙车时的速度感与撞击带来的视觉感受,比如《速度与激情5》。而另一部分电影则非常强调技术,将车技作为突破口,用技术带动整体的速度感与追车时的激烈和紧张,比如《头文字D》与《车手》。
本片与《头文字D》异曲同工,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重点写人,人驾驭车,才能突出技术;而本片重点不在于人或者车上,而是车技驾驭人与车。这似乎就让片中的交通工具都活了起来,不难发现本片对于车技的展示达到了奢侈的地步,空挡过弯、刮破油箱的拖刀计、小空间漂移都相当吸引眼球。大量的车技的展示似乎让本片人与车达到浑然一体的地步,双雄对决不再是人与人,而是将人与车作为一个整体,不在乎车里坐着谁或者开的什么车。
本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带有了武侠片的味道,传统的双雄故事融入了侠义的氛围,新手的初入江湖,老将的指点江山,车技的对决好比武功的PK,大量细致的描写,汽车的轰鸣,车手对于汽车的油门、转速与刹车的细微掌握,尤其是空挡过弯那段,就像是高手之间的过招,拍出了十足的张力。而在黑暗停车场熄灭车灯的那段对抗,好似京剧《三岔口》一般,见招拆招你来我往,气氛也是咄咄逼人。因此片中大量的追逐场面就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风格,车与车之间不再是硬碰硬的较量,而是像持久战一般的纠缠、撕咬。
另一方面,黄秋生与余文乐的师徒情感也是武侠电影常用的手法,老道的黄秋生与稚嫩的余文乐,一个隐忍,一个张扬,非常经典的老少搭配,笔墨不多但依然熠熠生辉。反派方面笔墨更少,但郭晓冬始终漠然的表情,对于车技的掌握也成为一个特点,那句“上了你的车就不会死”力道十足。
总的来说,《车手》是很好看的一部香港电影,无论对于爱车族还是普通观众,炫酷的车技与风驰电掣的速度感,那种武侠片似的对决更让人看到了老港片的风采,值得一看。
4 ) 奇怪的女演员选择
很老套的故事模式,却拍得很用心,郑保瑞是如今香港影坛不多的,还在坚持创作真正香港味道电影的导演。低成本,没什么特效,赛车题材电影能拍成这样实属不易,配角都很亮,黄秋生、郭晓冬、李海涛都挺好的,女性演员挑选有些奇怪,徐熙媛的钱可以省下来,随便选个香港年轻漂亮性感点的二线美女,完全不会影响整部电影水准,说不定还会有意外惊喜,因为很难比看她的表演和台词更让人出戏的了。叶璇演这个角色也太偏年轻了点吧,何超仪则纯属客串性质。。。
期待郑保瑞在银河的下一部作品。。。
5 ) 车技太爆,剧情太薄
作为“银河映像”一脉相承传送下来的电影导演郑保瑞,事实上有一个相当高的起点,作为中生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当年在就已经凭借《热血青年》以及《狗咬狗》等影片树立起自己的风格特征。他的风格事实上与银河映像创作小组的风格接近,都是靠以暗、黑、狠为主要风姿。而之前的《恐怖热线之大头怪婴》更让许多人为其标榜起“郑氏恐怖”的标签。
在看到这部电影后,从开篇阶段,还是可以找得到郑保瑞风格的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也正是去年一年银河映像所欠缺的。去年被人们期待许久的《夺命金》,观众本以为是一部类似《黑社会》、甚至最不济也是跟《窃听风云》相近的片子,但是最终还是令观众失望,缺乏了真正银河映像的标签,也使得故事变得乏善可陈,没有观众愿意去听导演分析的“股票和人生意义”的高谈阔论。反倒是这年这部《车手》,又开始了原本风格的回归。
早在之前,刘伟强就已经拍摄了一部纯炫车技的电影《头文字D》,虽然骂声一片,但由于漫画的分镜画得相当到位,导演统统借鉴取景,到也让其画面上面富有了美感。但是,若抛弃几大主演的票房价值来看,这部片应该是一部亏钱的大戏。刘伟强擅长车戏,这一点在香港电影界众人皆知,所以在车技方面毋庸置疑。
事实上,回顾香港电影的时候,早有陈木胜、罗礼贤和林岭东这样擅长车戏的导演了。陈木胜的车戏场面以抒情为主,其代表作就有《天若有情》。而罗礼贤车技场面,大气十足,主要代表作就有《重案组》、《霹雳火》、《烈火战车》等大批量的飞车电影,“武术看程小东,动作看罗礼贤”,这几乎是亚洲影坛公认的评价。至于林岭东,更是响当当的飞车导演,当年他的飞车场面也是被所有人称道的。就拿当年杜琪峰拍摄《开心鬼撞鬼》为例,当时接下这活儿的时候,杜Sir.心里其实也是没有底的,但是后来被黄百鸣告知,其幕后有徐克做特技,程小东做动作指导,而林岭东做飞车场面,这下才让杜琪峰的心放下来,同时也让这一部《开心鬼》电影的水准高过了前两部。
再话回《车手》这部电影,从画面镜头来看,很多都是与《头文字D》几乎如出一辙的,故事模版大有拼贴画的感觉,也让这部本可以飚戏的电影亏欠在了剧情薄弱方面。场面够酷够炫,其漂移场面,均均源自《头文字D》,也让其沦为了一部警匪版的《头文字D》。
近两年,银河映像创作小组明显步入了瓶颈期,剧本虽然依然由司徒锦源主导创作,但是,很明显的是,最近几年出品的电影,故事的不足都成了影片的败笔之处。《车手》依然秉持了老套的警匪剧情,横纵来讲,都是在浪费黄秋生的演技。虽然《车手》所跑的路线已经由赛道换成了市井小路,但是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剧情模版。
最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这部戏中抛弃了很多电脑特技、但场面又相当爆棚,急速竞技的飙车戏,稍微也能掩盖一些剧情空洞,只是这样的话,乐趣就变得单纯了。
6 ) 勉强三分样
现有豆瓣五星评分制对国片是一种“伤害”。因为时下国片的的水准以十分记大致都在四五之间晃荡。观众在豆瓣上打分,你说处于护短心理四舍五入给个三星吧,差距有时过于明显,心有不甘,同时又自觉对不起那些真正中规中矩没有亮点也无过错的成熟作品。往下打呢,虽然稍显委屈,却好歹与内心真实感受更为接近。所以最后一咬牙一跺脚就给了个二星。可国片总是显得很二,到底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好的打分系统本应善于扬长避短才对。作品整体水准普遍较高时,就采用容易造成四舍五入变大四喜的五分制;水准如时下国片总在低位徘徊,就该采用更为细化的十分制,力求做到寸土必争。
本片就讲了一个寸土必争的故事:新警余文乐需在短时间内练就一手能在香港窄巷中转弯的绝活才有可能将飞车大盗绳之于法……个人对于这一创作思路的观点与对于导演之前作品《意外》有些相似:乍看上去较有新意,稍加琢磨缺乏道理。
旧作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两点:1、你怎么确定意外事件必然致死?比如片头下落的玻璃刚好就能切断大动脉。2,如果一个烟头的纰漏都能对犯罪团伙产生威胁,那平时替你联系生意的介绍人变脸的风险岂不是更加难以承受?换言之,观众是在对“意外杀人能够成为一种赚钱营生”高度存疑的心理基础上去勉强理解片中故事的起承转合。
新片的问题只在一处:观众真的很喜欢看窄巷转弯吗?任你驾驶室内离合刹车八千转术语横飞,煞有介事地好像是在研修武功绝学之内功心法,可实际上观众的兴趣重点还是集中在速度与激情!很多时候,表现形式之所以反复呈现,并不是创作者自甘墨守成规,而是那看似老套的表现形式很可能正是此种类型的存在基础。车戏的基础是什么?当然就是高速飞驰,以及追逐超越中的险象环生。因此方寸之地闪展腾挪的引入,虽然也无不可,但必须要以速度为尊。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更何况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你是在本末双修之下,偏重挖掘末之美感;还是仅仅由于财力技术所限,不善为本而去求末?从结尾两车杀出窄巷后大对决的草草收场来看,个人严重趋向于后者。
但仅此一点,尚不足以对本片做出负面评价。毕竟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所以上面的问题,姑且可理解为是“发展中所遭遇的问题”。真正让本片没能脱离时下国产烂片泥沼(或是勉强爬出半个身子?)的是它的角色塑造。个人对此的感受是:导演试图处处使力个个丰满,最终却好像适得其反。
黄秋生的临近退休却不幸殉职,原本只是一部警匪片引子部分常见的龙套戏,不应再付于更多的叙事功能。可老黄是绝对大牌,导演自觉有义务积极挖潜。于是就在殉职前又塞进了一大块类似金盆洗手隐匿江湖机缘巧合被主人公拜师学艺的东东。可角色功能复杂之后随即带来两个疑点:1、苏花子只是因为没喝酒才打不过严铁森,而老黄当年对郭失手是因为什么?技不如人吗?既然打根上就技不如人,你又凭什么保证徒弟能够战而胜之?2、郭晓冬“诈降”时,黄认出他就是十年前的死敌没有?
郭晓冬的角色填塞感更为明显。他的车手传奇身份与诈降救友的侠义行为,放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都可以男一号的身份各自演绎出一出大戏。前者是美国的瑞安·奥尼尔的《虎口拔牙》;后者反复出现于包括贝尔蒙多主演的某部作品在内的很多西方电影之中。但本片中他却注定只能成为余文乐的陪衬。以小马哥的高度入戏,却以大傻成奎安的方式收场?这落差玩的有点狠!
与想法太多虎头蛇尾的两位敌、友相比,余文乐的角色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深“V”轨迹。大部分时段都在一路走衰。从开始车子速度不行丢一月工资买设备;到刚好盯上一个飞车党却不幸中了对方的圈套,害的同事生死未卜;再到最终山路围堵郭晓冬,间接搭上了老黄的性命……一直衰到接近收官,突然脑海中的导师语录助其打通其任督二脉瞬间成为绝世高手?!这弯儿转得比他的汽车还要离奇。造成这一突兀观感的原因有二。其一,角色本身不给力。在本该自行主导的情节中始终被配角牵了着鼻子走。要么被嚣张的郭晓冬利用戏耍,要么被神秘的黄秋生抢去了风头。加之余文乐自身魅力不够,镇不住场子。其二、就是上面提到的,动作电影一定要有真有动作,不能拿灵光一现那种虚头八脑的东西应付观众。《醉拳》里,如果黄飞鸿仅凭苏花子的一句话转脸就成了严铁森的克星,没有知耻后勇勤奋苦练的大段镜头,影片看点至少要减去一半。
一部男性主导的类型片中,女人很容易成为打酱油的。只是这次酱油兑水兑得更严重。徐熙媛习惯性收获了最大败笔的头衔。此女很是有趣,明知(或是真的不知?)表演风格与银河系统大相径庭还要反复合作自揭其短?这算是一种马国贤式逆向操作的走红模式?有点高深!叶璇沉静内敛的港式专业表演本可以给大S开班授课。奈何本场老公的戏就有些牵强,她自己更是出场寥寥近于点缀。其中余文乐点烟后的台词格外好笑。“你也别太内疚了!”憋了半天就憋出这么一句大水词。何超仪是否又是投资方的缘故才混得警司一角?出钱挑角也该有点职业道德。像不像好歹要有三分样。
本片有没有三分样?勉强,但是给了。
为看阿乐给了3分,情节特效一般。
车技段落有亮点,黄秋生+余文乐“父子情”有看点,其他客串及配角纯酱油,影片整体叙事不好,结构乱,估计票房不好。算是比较平庸的小片,不好不坏。推荐爱车的人看,特别不喜欢车的人,肯定觉得枯燥,秀车技段落太长。
技术上接近完美,匠气十足,跟老杜比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地方。彭浩翔我看就算了,郑保瑞才是新香港电影的希望!
导演其实蛮大胆的,关于赛车的戏却不玩速度大玩形式感,以特写和很多静的氛围造紧张感。整部片子都在做氛围,包括低调的布光,重要的飙车场景也都是夜景戏。如果不是在影院而是在家看,估计很多场景都未必看得清。故事很简单,有点武侠小说练大招杀BOSS的意思。不过没高潮啊,看到最后缺个释放
不玩赛车游戏且对汽车没有特别好感的人表示此片低于期待,除开赛车戏也就无亮点了。
滴滴叭叭呜……呜……呜……
唔好跟住人地个尾灯,要控制好自己台车。
为了赛车而飙车,为了惊险求刺激,为了大S而加剧本,一切太刻意的事情,最终都证明装逼遭雷劈。PS:男人还是老的帅,余文乐跟黄秋生站在一起气场弱爆了嘛!
故事单薄老套,人物僵硬苍白,叙事动力不足,只能强行推进,一脚油门一脚刹车一路磕磕绊绊频频熄火。
想来个头文字D版的三岔口 结果郑保瑞的表现力和场面调度都差了些 情节忒弱警匪智商皆有待提高
前面铺垫不错,展开没展好
没有光……杜琪峰拍不出落日车神,就指使手下拍一部黑夜车神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看到黄秋生,就想到了飚车…
没有沦为彻头彻尾的飙车秀,人物冲突和警匪决斗还有一定看头,就是故事太过简单,车技之外的剧情显得有气无力,有些脱节。好过《头文字D》《极速赛车手》的摆酷,不如《速度与激情5》的火爆与《亡命驾驶》的犀利。
剧作就不去说他了。摄影不错,敢于用弱光,可惜数字拷贝还是表现不到暗部的细致层次([浮城大亨]就很好啊),剪辑一个劲儿地找补。可是都神马年代了还玩这种身份政治的人设,土不土啊。
格局小,就得把细节做足了
一般
勉强合格吧 8K转...家用车貌似很难实现...太伤了!
香港电影
我幾乎可以肯定的說,在警匪格局類型片內,以執行力和visual的總體成績而言,紅褲子出身的鄭保瑞已經是香港剩下的最年輕的一個作者(新導演的執行力幾乎只能拍愛情等輕類型)。遺憾的是劇本還是極弱,和《意外》一樣收尾過急。總體是一部值得去戲院欣賞的作品,大家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