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去城里打工,家里由爷爷照顾九岁的开开上学和生活。
开开捡了一只流浪狗,取名叫小胆儿。小胆儿胆子特别小,平时不敢叫唤,爷爷以为它是哑巴狗。小胆儿很聪明,开开让干啥小胆儿就干啥,开开走一步它就跟一步,生怕再走丢了。小胆儿成了开开最好的朋友。
爷爷有肺心病,拖垮了家里的经济,为了吃药,连有线电视费也不交了。开开放学没事干,爷爷怕开开空虚,就哄着开开念课文。今天的课念念,昨天的课巩固巩固,明天的课预习预习。爷爷并不在意开开念得对与错,只要能让开开有事干就行。开开每次念书的时候,小胆儿就很捧场,坐在爷爷的鞋子上认真地听。
老师开始表扬开开了,说开开的书念得好,作文也写得好,将来一定能考上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开开念书更起劲儿了,念完了课内念课外,念完了岳飞念三国。
有一天,小胆儿突然叫起来,还咬着开开的裤脚往爷爷屋里拽。开开连忙跑过去,却发现爷爷躺在床上没有了呼吸。开开的父母回来安葬了爷爷,要带开开进城。开开不想走,说班里的吴美芳进城半年都没有找到学校,前几天又回来了。开开要念书,不想进城。
开开的爸爸在城里打工,住的是工棚。妈妈在城里当保姆,住的是雇主家。开开要是进城还真没地方住。城里上学的条件太不成熟,但在农村还可以。开开跟爷爷学会了做饭,蒸馒头擀面条都会,吃饭穿衣不是问题。最让开开爸妈担心的是,万一晚上开开有个病啥的,连个知道的人都没有。于是开开爸去找开开的老师。王老师说,白天开开自己吃饭,晚上可以睡在老师家,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把一个九岁的孩子留在家,别人不说啥,开开妈自己也舍不得。开开妈说,咱还是把孩子带走吧,要不我留下来。开开爸说,不是咱不带他,是他自己不愿走。再说学习是一辈子的大事,这要是给孩子耽误了,咱得后悔一辈子。
开开爸妈开始给开开准备所有的生活用品并逐一交待好,在一天早晨悄悄回城了。开开醒来发现爸妈不见了,追到村口大哭了一场,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
没有了爷爷,开开做饭心不在焉,总是把饭烧糊,上课也总是迟到。后来开开干脆不做饭了,和小胆儿一起啃馒头就咸菜喝凉水。
王老师家有条大黑狗叫大黑,开开带着小胆儿去王老师家睡觉的时候,大黑就一个劲儿地叫唤,把小胆儿吓得钻到床底下不敢出来。开开心疼小胆儿,就跟老师说换个地方睡不着觉,还想回家睡。得到王老师的允许,开开就带着小胆儿回家了。
晚上做噩梦,开开吓醒了,给爸爸打电话。爸爸问开开,你不是在老师家睡吗?咋又回来了。现在都凌晨三点了你咋还没睡,是不是害怕了。爸爸一问,开开哭了。
爸爸没有了选择余地,于是花了一些钱找了一些人,创造了开开进城所需要的条件。
开开要进城了。进城的头天晚上,开开把书包腾空,把小胆儿装进去试了试,正好能装下。开开对小胆儿说,我就要带你进城了你开心吗?第二天早上,父子俩带着小胆儿到了村口汽车站。要上车的时候,爸爸却突然说小胆儿不带了,到城里爸爸再给买个更好的。开开不同意。爸爸说火车上不卖狗票,带着狗人家不让上火车。开开仍然不同意,爸爸生气了,说开开不听话,把开开的手掰开把狗绳扔掉,硬是抱着开开上了车。车开了,开开一边反抗着爸爸,一边哭喊着让小胆儿快跑,说我在前面等着你。小胆儿拼命地跑起来追赶着汽车,但越追离汽车越远。
看到国产片那么高分专门找来看,但真的很失望。
那么好的题材拍成这样,本来是很容易让人感动同情的题材,但看到的是全程的强行煽情和尴尬的剧情和对白。除了爷爷的演技还行,小孩只有哭戏还能看一下,至于父母简直就是群演的水平,完全感受不到父母的无奈,也感受不到小孩和父母的感情,偏偏还整天念叨想念父母。
还有每次来电话都是他爸爸说话,他妈妈电话里完全没说过话,这是很不正常的,我还以为他妈是哑巴或者单亲家庭,只是导演埋的伏笔,结果后来他妈回到家一说话我差点吧遥控器摔出去。
估计那些好评的也是因为这个题材感同身受吧。唉·
关爱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倡导的、公益组织关注的焦点,留守儿童的问题多在生活、教育、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这是我们可以给予帮助关怀的。
电影里的开开也是留守儿童,可他是个让别人不知道怎么帮助的孩子。爷爷在世时,早早的学会做家务照顾爷爷,睡前温习功课给爷爷念书听。爷爷去世后,独自生活不给别人添麻烦,想爷爷了就对着爷爷的遗照念书,和狗狗“小胆儿”相依为命,不在别人面前哭闹。他太懂事,懂事的让人心疼。
影片最后,驶离的大巴后座上,开开贴着后车窗向外大声喊:“小胆儿,快点跑”。大巴越开越快,追车奔跑的小胆儿越来越远,他转脸拉着爸爸的手哭着求爸爸让他回去陪小胆儿,那是会听他倾诉的小伙伴、是难过时一直陪伴他左右的“亲人”。他可以不哭不闹,可以独自坚强,但是不能缺少亲人的陪伴。与小胆儿的分离让他放声大哭,终于哭的像个孩子。
我们常说,孩子要父母带,因为隔辈的人会溺爱会不分好坏,会用旧思维旧事物养孩子把孩子养废掉。其实,还是看人的品质吧,可能电影刻画得偏过完美主义,但是现实里肯定是有影中那样鼓励和引导孩子,循循善诱得爷爷存在的。
开开,留守儿童,每天陪伴他的除了学习生活,就只有爷爷和狗小胆儿了。
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开开就慢慢地学着大人模样去做饭,揉面,一个人睡觉,放学回家,看电视和打电话的节制。这或许是“穷人”的孩子当家早,但是爷爷愿意去教他,告诉他怎么怎么做,告诉孩子为什么,他是明白事理的,其实在后面爸爸的一些做法也是能看出爷爷在教育子女上是开明的。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开开却一直保持着对爸妈的思念和爱,电话一响就催着开开接电话;开开想要一个人睡,爷爷只是问了一句:是不是嫌弃爷爷了,在爷爷的心里,开开也是他最放心不下的和给与他生活力量的依靠,他们相依为命。开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爷爷也是同意了,没有干预更多,只是在开开久久不睡的时候提醒了他一下。孩子还是孩子,他们成长的路都要规范化的时候,最初的起点更多的培养他们自信和教养。自信是让他们的未来有路可走,而教养就是他们这条路的起点,好的规矩让他们之后的路途阳光明媚。我看过一本书《原生家庭》,那里面的实例尽管跟影片表达的截然不同,但和已有的观念一样,一个家庭的氛围,欢声笑语,鼓励支持,互敬互爱是能让孩子能更早更真实地接触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言传身教往往比外界的授课来得更为重要。
“秀才念字念一半” 这是在开开已经开始愿意和积极地给爷爷念书之后,爷爷告诉他的。他鼓励开开念书,说他念书好听也有趣,当开开读错了或者觉得没意思不想读的时候,也只是摸摸他的脑袋笑笑说一声却没有任何强求,从最开始的越王勾践,听诊器的故事,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重阳节,还有说岳全传和三国演义,爷爷不识字没念过很多书,但他听过别人讲过那些故事,所以能跟开开聊,开开读的故事越来越复杂,但他也不觉得难,大抵就是源于爷爷不断的询问和偶尔的支持。
开开只是个九岁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他爱笑,爱读书,爱狗小胆儿和爷爷,当然他也爱哭:
他想念爸爸妈妈,独自对着小胆儿说了一大堆话,问他知不知道爸爸妈妈在哪里,问他想不想他们,说他做过的梦和假想的情景---爸爸妈妈在他的身边却突然不见,说着说着就哭了;
开开写的作文---他的好朋友小胆儿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兴冲冲地回家,却没有看见往常来接他的爷爷,回到家也发现爷爷不在家,一瞬间他就哭了;
爷爷因为烧煤中毒,开开打了120,在救护车上看着爷爷输液的手,他哭了,想告诉爸爸,向他求助却并没有打得通,他哭了,爷爷得到医生的救助,顺利地脱离危险醒来,他哭着跪谢医生;
而最终爷爷因为年纪和生病长眠不起,那根心中最依靠的支撑倒下了,开开崩溃了,之后好多时候他害怕,孤独,无助,哭了好多回,我也写不下去,因为我也跟着哭了。那是他小小的信念,也是彼时的他的全部世界。
情至深处,泪才轻弹,甚至感同身受。当你至亲至爱,相依为命的人有一天不在了,未来很长的日子都是绝望和黑暗。
其实,留守儿童一直是广受人关注的问题,父母在远方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这样的模式仍是社会广泛现象。我们无法改变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工作性质,但是能在留守儿童聚集的地区提高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也算是雪中送炭,我庆幸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渐渐意识到并且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帮助那些家庭的孩子,让他们更接收到高水平的教育。但是孩子的心理成长呢?人心总是难以捕捉的,孩子本身就是更为敏感的。影片表达的正能量毕竟只是少数现象,大部分的孩子因为缺失了父母的陪伴和引导而心态扭曲,心理自卑怯懦。
开开,看到你,就像看到了自己,一样的农村生活,一样的学校,一样的留守经历,不过,我可能要比你幸福,我有给了我整个童年回忆的爷爷奶奶,我也比你可怜,刚出生就有的留守生活让我忘记了父母的爱,让我感觉我和他们只是一个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我不想和他们说话,即使他们给我买的零食我也吃的小心翼翼,也许是童年缺失的父爱母爱让我的内心封闭,不过我和你一样,并不缺爱,我的爷爷奶奶给了我童年的所有关爱,这就够了。
不过开开,生活虽然无情,但还有很多的美好。你的老师,给了你很多帮助;你的同学,放学小路上的欢声笑语;你的朋友,在你黑暗的时候在你身边;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放学排着队一起回家,大家总能在路上叽叽喳喳个不停,放学出校门在老地方一眼就看到提前十几分钟来接自己的爷爷或奶奶,回家趴在楼梯上写作业的回忆,成群结队穿梭在树林,游荡在山水间探险的小伙伴,陪你一起疯,一起闹,一起下沟摸鱼,一起打洞捉虾的发小,夏天一起睡在房顶上的一家人,有着爷爷讲的牛郎织女,天安门的故事和奶奶的轻声附和,冬天起的大早为你生火烤袜子,给你做饭的爷爷,在结霜起雾的早上,蹬着自行车送你上学的奶奶,更多更多的事只能记在心里,它们都是我童年的美好,鼓励着今天的我勇敢的生活。虽然,我是一个留守儿童,但是,我很幸福。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念书的孩子Ⅰ》、《念书的孩子Ⅱ》(“The Reading Boy”)两部影片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是共鸣、亦是感慨。他勾起了我们大部分人的童年回忆: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老家小狗的陪伴…… 后来我又深入了解了原雅轩导演的其他作品,如《母亲》、《妈妈去哪了》等,从他的作品中能够切实感受到他对中国农村现状与儿童生活的密切关注,以艺术形式反映现实问题,作品朴实且真挚,具有深刻的社会反思与引导意义! :《念书的孩子Ⅰ》是农村留守问题缩影,亦是一堂思想教育课。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生离死别,愿你“珍惜”!
年仅九岁的开开,有极高的自主独立能力可以照顾自己,同时照顾她生病的爷爷和流浪小狗,会做饭烧水,也能自己上学。这对于十几岁青少年都是很难做到的。这也告诫我们青少年要自主独立自强,学会自理生活。
开开非常孝顺,爷爷身体不好,开开会尽力地照顾,平时也会在爷爷身旁给他读书。哪怕爷爷已经去世,他也会在爷爷的墓前读书。而当下青少年孝顺意识普遍不高,很少孝亲敬长,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孝顺长辈体贴父母。尽心尽力的去陪伴自己的亲人,不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开开作为一名留守儿童生活条件非常的差。家中,没有舒适的椅子和平整的桌子。开开只能跪在泥地上,在粗糙的台阶上写作业。食物没有大鱼大肉更没有山珍海味,有的只是冰冷的馒头和凉水。而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可以选择自己的食物,也可以喝热水,还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学习生活,这些都是留守儿童拥有不了的条件。所以我们更要懂得知足,珍惜当下生活。
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要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主独立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孝亲敬长,关心长辈;珍惜当下,幸福生活。从而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接下时代的接力棒,展现更好的成绩。
第一幕,在大雾里,开开追爸爸妈妈去城里务工的大巴,哇哇大哭。
开开和小胆儿聊晚上做梦想爸爸妈妈,写了一篇关于朋友——小胆儿的作文,小胆儿为了救爷爷叫出了第一声。开开念书时,小胆儿叼鞋也坐着听。
关于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青壮年要打工赚钱,留下老少相依为命。
还好,开开的爷爷懂点文化,让开开念课文,能和开开互动,给开开鼓励,开开得以对学习感兴趣;还好,开开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看不到动画片也不发脾气,还心疼爷爷,学会做饭、学会省钱;还好,开开的爸爸还经常往家里打电话,问开开的学习情况,开开有动力好好学习;还好,开开有小胆儿陪着,开开在守护小胆儿的过程中认识到责任。
爷爷在医院,开开回家拿东西、在山路上飞奔、推开病房的门的那一段,特别触动,还好,爷爷活过来了。
两段有关电视的对话,两段关于爷爷吃药的对话,反应出爷爷和开开心境的变化。
电影中有多个关于开开念书的片段,有爷爷的鼓励,有老师的表扬。开开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小胆儿身上在课堂上开小差,问题回答得让人啼笑皆非;后来,开开爱上读书,也学会了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鼓励;爷爷死后,老师对开开也多有照顾。
妈妈为了赚钱在城市里照顾别人家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却被丢在农村。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孩子是需要陪伴、互动、鼓励的,就算爸妈在身边但对孩子不闻不问也是没有用的。
本人现在一贵州寄宿制小学支教,看到这部电影很有感触。这里的孩子一大半是留守儿童,周一到周五住在学校见不到家人,周末回家依旧很少见到父母,能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少之又少。要在当地创造工作机会,吸引务工人员回流,这样孩子才有机会和父母相处。山区的孩子散养,身体素质是不错,但是对于学习没有热情、不写作业,虽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不静下心来学习,他们何时能够走出大山、改变下一代的生活呢。对他们,有心疼的情绪,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想多给他们讲点新奇的事物,可是为了拉上这个成绩能富余什么时间。
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开开就慢慢地学着大人模样去做饭,揉面,一个人睡觉,放学回家,看电视和打电话的节制。这或许是“穷人”的孩子当家早,但是爷爷愿意去教他,告诉他怎么怎么做,告诉孩子为什么,他是明白事理的,其实在后面爸爸的一些做法也是能看出爷爷在教育子女上是开明的。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开开却一直保持着对爸妈的思念和爱,电话一响就催着开开接电话;开开想要一个人睡,爷爷只是问了一句:是不是嫌弃爷爷了,在爷爷的心里,开开也是他最放心不下的和给与他生活力量的依靠,他们相依为命。开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爷爷也是同意了,没有干预更多,只是在开开久久不睡的时候提醒了他一下
学校给放的鸡汤,也的确哭的停不下来,我害怕小胆一个人住空荡荡的院子,哭瞎。可画质也的确差的吓人简直比看强版还累。总之看完后的我知道这世界从不公平也不讲理,但我们必须在这世界中生存。我该改变了,17岁的我。
看的过程中一直在哭一直在哭,留守儿童真的特别让人心疼啊,没有父母陪伴,他们有人会学好,也有人会学坏,但内心都是孤独敏感的。
爷孙俩演技很棒,这电影应该叫爷爷孙子和狗。电影还原度很高,妈妈略弱没有为人母的气质。爷爷去世后心痛的有点看不下去了。晚上电话局回访不合理,中国有这么敬业的电话局?电话局有这么敬业的公务员?做梦呢吧?!
全5星,它让我哭了60分钟,并且心里裂了一个缝,更想我爷爷了,想我的童年少年,实在太想我爷爷了,过世5年了,每每停下来一想,就控制不住眼泪,直到现在半夜还会经常哭醒,或是在梦里哭到撕心裂肺,爷爷你还好么
是个儿童片,讲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经历,主旋律,情节简单质朴,看的时候好多观众都流下来眼泪。影片人物形象塑造的具体生动,但是过于高大全,小孩子演的感觉过于生硬,动不动就流泪。大人以及最突出的那只小狗都演的本本分分。因为本片过于催泪,女友回家心里堵得慌,朝我发了一通脾气来缓解情绪
这部影片的初衷是反映关爱孩子 关爱老人 关爱动物 关爱让一切变得温暖 最大的收获是从观影的过程中都给自己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 语言清新朴实 讲的都是群众看得懂 听得进的话 运用生动真实的典型事例讲清道理 运用群众喜爱的接受形式阐明了观点 反映的不仅仅是中国留守儿童的问题 能给所有人心灵的抚慰
老妈简直哭崩。她明明是个看影视剧很难哭的人。孩子果然最戳心...
太真实,太感动,感动不在于片子,更不在于配乐,而在于自己的内心。小主角演的太好太好太好,小狗狗虽然地包天,但是太像老家随处可见的小狗狗,更真实感人。这种片子不打五星,就没有片子指的打五星了。
呜呜呜呜哭死我了,这才是中国最残酷的童年,被埋没的“留守儿童”题材电影,虽然做不到像阿巴斯、应亮那样克制,但集中刻画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我很感谢在苦涩的电影里至少人还是善良的。情感的传达和刻画刚好和最近看的几则留守儿童回访纪录片能对应上,片中的三次别离隐含了很多孩子在别离中的锥心刺骨的痛,这种疼痛其实会伴随他们一生——父母进城打工、爷爷离世、和挚友(那只狗狗)不告而别,光是看着就心碎了,回忆到自己十岁后在外地求学的几年,每次父母的车开走,自己追着车边哭边跑的那段撕心裂肺的经历。是的,我就是那条小狗,我总是跑不过汽车。
这么久远的片子,班上今天组织去看,不得不说情节还是很写实的,配上大段BGM非常催泪,但拍得还是太散了。坐在我旁边的班长从小孩向小狗倾诉留守的孤独的时候就开始默默流泪,情绪一直崩溃到结束。这部电影还是能在很多人心里引起共鸣的,和对过去的人事的怀念。
看完《念书的孩子》,大脑中总是浮现出不公两个字。其实,不公的问题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人,生而不平等,姑且不论身份地位,就算是生下来的婴儿也有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正常的和不正常的,所以,我们如何要求公平呢。《念书的孩子》是一个关于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电影,电影中的主人公开开,虽然只有九岁,却一直在面临各种告别。和爷爷告别,和爸爸妈妈告别,和心爱的小狗告别,和家乡告别。虽然人的一生都是在和过去告别,但这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有些过分残酷。中国近年来涌现出了很多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这些电影虽然不能给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至少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部片子就被配乐给毁了……没有配乐的话就一点也不煽情,其实镜头节制得很!
2020年中秋节特别观影:小朋友开开和狗狗小胆儿真是可爱又有灵气,饰演开开的李佳奇哭戏了得,各种眼含热泪。个人比较喜欢前面开开和爷爷与小胆儿一起生活的段落,有童真童趣也有人情冷暖;不过后面的故事越发煽情越显得刻意催泪,情节于我而言编排痕迹偏重,因而削减了我对影片的整体好感。同是留守儿童的低成本电影,相较之下,还是更喜欢《遥望南方的童年》。
孩子演得很好,小狗最后不知道追上车了吗?
爷爷死开开迅速长大了。爷爷、小演员和狗演的好,结尾也太惨了吧,世俗意义的圆满常常更是悲剧。
好题材,朴实的日常是优点,力度还是不够,多少有点隔靴瘙痒。全片最佳是通灵性的小狗,是长相上有缺陷的田园犬好评。最受触动的也是最后孩子对小狗的坚持,这是他孤独的日子里唯一的知己,唯一的情感寄托,而大人的劝慰仍然是如此苍白和无奈,现实得让人心痛。
被忽视的好电影,简陋而真诚,虽然有煽情过度的嫌疑,但是依然功大于过,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哪怕只让一个人引起思考,哪怕只有几秒钟,也是值得鼓励的,前几年这类电影不景气,观众也不争气,看过的人寥寥无几,它没有拿到自己应得的关注,实在可惜。
亲爱的开开,到了城里不要看到同学有什么自己没有的东西就自卑,不要因为刻薄的嘲笑就认为他们就是对的,不要忘了多学点字回去给爷爷再念念书,不要忘了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一定能考上大学找一个比爸爸更好的工作,不要被压力和别人的无聊忘记了你在村里想做的事情,不要忘了改变是一点点的,不是不如别人你就是差的,不要忘了你的进步和努力,不要忘了打电话给邻居妹妹让她帮你照顾小胆儿。 小胆儿,不要放弃等开开,一定要好好活着,聪明一点。
留守儿童的问题就用温情来化解吗。另外,看得好想掐死配乐呢。
SIFF@影城;话题比较热门敏感,小演员非常可爱,现场反应也挺灵敏;小狗太萌了;摄影很棒;音乐太过太满,煽情的很,虽然忍不住也流了泪,但真的想说,还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