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活着》的高潮是凤霞生孩子遭遇大出血,大特写镜头逼视下的家珍泪如雨下,富贵与二喜急得团团转,本来被拉来救人的王教授因为一口气吃了七个包子奄奄一息,无法动弹。最终众人只能眼见着家珍惨烈异常地死去。这是火爆煽情、催人泪下的一场戏。但是这场戏与余华原小说的整体立意大相径庭,由这场戏也可以看出一些影片的立意。
这场戏的设定非常明确, 凤霞的直接死亡原因就是文革。富贵一家的苦难高潮也是文革。而之前有庆的死亡虽然是春生的误伤,但其实直接原因是大跃进期间的大练钢铁导致有庆长期睡眠不足,以至于会无法忍受地睡倒在墙根下,造成了死亡惨剧。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大跃进,有庆想来绝不能以如此方式死去。如此一来,有庆的死亡是因为大跃进,凤霞的死亡是因为文革。历史在张艺谋的镜头下被简化为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富贵一家的不幸死亡事件直接归因于此。这是张艺谋对小说作出的重大改动之一。这也是张艺谋对时代与个体关系之理解。在张艺谋的叙事中,历史没有什么偶然性,历史就像是一个个公路站牌的串联,个体走到了这个站牌底下,就必然会有规定的动作发生。
必须要指出的是,张艺谋的改动,并非是仅仅强化对于恶劣时代的疯狂控诉,影片整体走向反而是喜剧式的。影片收尾于富贵的外孙馒头玩耍小鸡、富贵直接说出“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台词。整个场景表达出类似生活在继续,生命在繁衍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喜庆又温馨的大团圆式的结尾。富贵一家渡尽大跃进与文革的劫波,终于看到光明。
我们不妨再揣摩下余华的小说叙事意图。在小说中,富贵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平实叙述了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一一死去的过程。有庆虽然死于大跃进期间,但死因与大跃进并无关联。县长妻子生孩子由此引发的权力滥用问题在中国社会具有普遍的历史延续性。凤霞死于文革期间,但与红卫兵学生乱搞无关。确实是大出血而死,但最多不过是医生医术不精,与草菅人命无关。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电影中改为“馒头”)的死,其时代背景已经换作了“光明”的包产到户期间。余华对于死亡、暴力的叙事,与时代相关,但又超越了时代。小说中以平实口吻娓娓道出的极致死亡经验让读者不断地体会生活、生存、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与之对照,张艺谋的《活着》让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富贵一家人在两大恶劣的历史事件下的惨境。张艺谋这一次难得放弃了高度造型化的视觉仪态,试图动用一些通俗剧(melodrama)的手法(不过张艺谋没有彻底放弃所谓民族化的器物,他为影片添置了小说中不存在的皮影戏,但皮影戏的功能似乎只停留于民族符号的展示)。造成的效果却是每一场戏都显得非常的戏剧化:富贵的赌博过程、富贵父亲一命呜呼的段落、富贵因为误会打骂有庆、有庆戏剧化地被春生的车压死、大炼钢铁的过程、二喜迎娶凤霞的过程、凤霞的死亡……这些高度戏剧化的情节,有一些确实来自小说,但小说中极致的死亡经验与戏剧化至荒诞意味的情节是唇齿相依的。电影中的这些高度戏剧化的情节,叠加出来的效果是,我们确实会非常关心富贵一家人的命运,也同欢乐也同愁,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这是晚间八点档国产电视剧的创作水平。
活着本身就不是一件易事。活着,有时候比死去更需要勇气和决心。有句老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与其痛快地结束生命倒不如好好活着。我们在观看一部电影时常常喜欢将他和原著作对比从而来评定它的艺术价值,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是有它的不可取之处的。小说与电影本是两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其呈现手法自然不同,小说主要是作者的匠心独具,而电影短暂的时长考验的完全是导演的执行水平及其团队成员们对于小说的理解和演绎。这个自然就见仁见智了。如果非要将《活着》的原著与电影进行比较的话,我只想说前者让我懂得生活的困难远远没有人承受苦难的内心强大,而后者告诉我生活可能经历无数坎坷悲伤离别但要相信只要活着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在绝望中得生存,以向死而生的姿态活着是我在余华的《活着》里读到的。两个《活着》都有体现人在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可悲的顽强与坚韧。
关于电影对原著的改动我觉得是合理而且是比较到位的,导演将整个故事上升到一个相对温和的基调上,喜忧参半的表现手法也更加贴近现实的生活也更能被观众接受,乡村转至城镇的改变使得人物所在生存环境不会显得太过苦闷,对于台词的处理也是恰到好处地触动观影人的内心从而引发我们去思考活着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都是可以肯定的。
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聊聊这部电影。
1.影片的的音乐与线索
影片开头以悠长哀伤的音乐缓缓进入,对背景音乐的处理也拿捏得很好,足够感染观者的内心,以绵长的音乐讲述悲伤的故事使影片生动而又独具韵味。在每个时间点合理使用富有时代特征的音乐来切换使故事发展不会太过突兀和生硬。
整部影片以时间发展为轴线讲述福贵的一生。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仿佛是被推着向前的,福贵亦是如此。四十年代的内战与打倒地主消灭剥削、五十年代的大炼钢铁与大跃进、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以及以后的生活,这就是光影世界里的福贵的一生,人世间的所有悲欢离合都在荧屏上被演绎,有限时间里我们见证着的时间跨度所包含的故事是令人心酸的,只能感叹生命之短暂生活之不易。
其中皮影是贯穿整个影片的线索之物,影片开头徐家少爷在赌场技惊四座的那一唱就注定两者会有所联系,败家之后皮影班主龙二将皮影借与福贵使他有了得以继续生活的家伙什,皮影陪伴福贵讨生活上战场一路奔波,之后在文革时期被烧毁,最后皮影箱子成了馒头装小鸡的场所,这何尝不是一种岁月的见证,何尝不是福贵这一生的缩影,波折的经历就像是福贵一生的坎坷,也曾风光也曾苟活,千疮百孔但依然活着。其实生活的盛衰荣辱大抵如此,一波三折的人生才更加叫人难以忘怀。我想导演选用皮影来做这部影片的相关之物自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皮影戏是咱中国民间传统戏剧艺术,生动而又传神,当它被当作四旧烧掉的那一刻我心痛了,现在的我们不能只去说那个年代的愚蠢与无知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那些手艺人的生活,保护好先人传给我们的文物传承好上一代人的匠心才是我辈之人该做的。
2.关于人物
看了好几次电影,我对影片里徐福贵的父亲印象一直很深,老先生年轻时也曾花天酒地,老了儿子不争气,面对债主时的他镇定自若俨然是一个封建大家长的派头,签字画押后拿起拐杖要打福贵最终气绝身亡的他多少有些可怜,老先生对福贵是恨铁不成钢却又无可奈何的。我们在年少时总要经历一些或轻狂或无知的岁月,等年老时成熟了,对生活多了理解或者说是接受甚至屈服了这本就不美好的社会,面对年少的遗憾就会希望儿女们不要走我们的老路,可是谁都是要在青春里走一遭的,都是要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才会收敛的,我想后来的徐福贵一定能够深切体会他父亲当时的感受。
说到徐福贵,这个人物其实挺简单的,刚开始是玩劣不堪的大少爷,一朝家被自己败光后妻离爹死,窘迫的生活逼得他不得不放下少爷的身份做起了平民百姓,家珍回来以后福贵的家也就完整了,自此以后他就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好好活着。当然他曾经也是个爱面子的人,记得他输掉家产前家珍去找他,他赢了一把不肯就此收手反倒觉得家珍来找他触了他的霉头丢了他的颜面所以他训斥了家珍。败家以后福贵拿着自家的东西出去买又张不开嘴去招揽生意,他自小衣食无忧过惯了衣来伸手翻来张嘴的生活从没有伸手与人,但是为了活着他放下了所谓的尊严与面子。龙二受刑那天他被吓傻尿湿了裤子从此也就在他心里种下不可与政府为敌的种子,想要好好活着就得一切跟着政府走。所以后来有庆把面倒到别的孩子头上被人说是破坏大食堂福贵立马就打了孩子,学校要有庆去炼铁时听说区长要来不可落后所以硬背着有庆去了学校,那个年代就是喜欢给人扣各种各样的帽子,父母也自古就喜欢用打孩子来解决大人们之间的一些争端。输光家产时他的手足无措,连家珍离开他都傻傻地不知挽留,反应过来后他大哭着应该也在后悔着,看着往日的一切都不属于自己,父亲又被自己气死母亲又生着病,妻子又回了娘家,这时的福贵应该是彻底从那个纸醉金迷的国度里清醒过来,一朝一夕少爷一无所有了,赌博就是一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生活的变数很大,这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福贵这样的人。
家珍是个好女人,是个典型的三从又四德的好妻子,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为和福贵过安生日子甚至不惜与父母反目。这个女人实在太好。
我一直疑惑的是春生这个人物的设定,当初福贵赌钱时春生在旁边记账倒水,之后又突然冒出来和福贵一起搭班唱皮影,后来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看到一地的死尸和共军冲锋时的阵仗也应了老全的那句:兵败如山倒。战场上富贵一心惦念家里老婆孩子和老娘说啥也要好好活着,春生一看到汽车就两眼发光,坐在汽车里手舞足蹈的他倒是也挺可爱。戏剧性地是他最后因为开车出了事一辈子良心不安,电影里的春生是个知道内疚的官员,只是他的后来电影里没表,不知道他是卧轨自杀了还是听了家珍福贵的话好好活着。
有庆是个苦命的孩子,自打出生就没过过好日子也没睡过几个完整的觉,他活泼可爱凭着自己小小的力量爱护着他的姐姐,后来睡在学校墙边被区长撞到的墙砸死,而这个区长不是别人而是和福贵一起从死人堆里跑出来的患难兄弟——春生,这是多么戏剧化的死法。有庆虽然不在了,但他一直在家珍福贵凤霞的心里。
凤霞是我看这部电影给我触动最大的一个人,她那让人心头一暖又会不自觉潸然泪下的笑容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她善良、坚忍、乖巧懂事、疼爱弟弟、孝敬父母。后天失声是上天开给她的玩笑,与二喜的结合是上天留给她的一扇窗。被男孩欺负无法开口的苦楚,弟弟死后连放声大哭都没办法做到,结婚时唱不出欢乐的歌,大出血时疼痛惊慌却连声尖叫声也喊不出口,凤霞这辈子真是太苦太苦了。但是她却一直在笑,这也许就是余华所说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绝望中活着的体现了吧。
万二喜这个人物我一直都很喜欢,影片里他是个深情的男人,耿直率性。一眼就相中了凤霞并且把光明带给了苦命的凤霞。跛脚一点都掩盖不了他的光芒,迎娶凤霞时的他手舞足蹈的样子让我觉得他浑身都带着光。机智的他去牛棚把王教授带来虽然最终没能救下凤霞那也不是他的错,也一直善待凤霞的父母,他是正直又温暖的人。
龙二这个人物挺悲催的。最大的梦想就是住进福贵他家的大房子,为了这个梦想也是做了手段,但他也不是十足的恶人,最后也因为梦想而丧生,这样的人物其实是可悲的。
牛镇长一直是相信革命相信党并且一直沿着党的路线走的好干部,后来却要被调查而且调查结果也没有交代,这样的处理是电影的不到之处。
电影里的每个人物都鲜活地存在于世,每个人又都是善良的,也就更加使我坚信人性本善的道理,的确,既然活在世上就该与人为善地好好活。
3.关于台词
福贵说:没有老王八蛋哪来的小王八蛋。(只这一句话便把他的父亲气得够呛,其顽劣的脾性也是显露无遗)
家珍说:我什么都不图,就图和你过个安生日子。(这句话多次出现,也是这个傻女人一生的追求,影片最后算是圆了她的梦,只是她的有庆和凤霞都没了)
春生说:我要是能开上汽车死都愿意。(这句话其实是为后来的事故做了铺垫,也是够讽刺的)
春生说:福贵,咱们可得活着回去。福贵说:回去了可得好好活。(两者的对话深刻点题,好好活着也是福贵一生的追求)
春生说:怎么会是你的儿子呢。(真是可笑,难道是别人家的孩子你就内心不会有波澜了吗,你就不用负责任了吗)
家珍说: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呢。你得好好活着。(有庆死后对春生的怨恨最终还是在听说春生要自杀时放下了,人性的善良往往比残酷的生活要强大要伟大得多,也更加说明人在困难面前要好好活着,活着是种荣耀,只有活着你才能真切感受这个世界的善与恶)
福贵说: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牛啦,牛以后呢?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啦,就天天吃饺子天天吃肉了。(福贵其实并不真得明白共产主义是什么意思,他只知道那是当时的一种口号,所以后来他再说起这句话时他不知道牛以后就变成什么了,还是家珍说牛以后馒头就长大了他才跟着说的)
4.关于导演和演员
张艺谋是我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人说《活着》是张导的最好的一部电影,我觉得他前期的几部电影都挺好的,没必要凡事都比较出个之最。看了《活着》之后觉得徐福贵这个人似乎非葛优莫属,看得次数多了甚至觉得葛优就是消瘦版的刘烨,言语里眼神里都是戏,巩俐也演得很好,他们都不像是在演绎某人倒像就是某人一样。
5.有些不足
怎么说,我觉得电影还是没有把活着的含义说得透彻深刻,我们能够看到导演有在努力的淡化意识形态讲述历史本身,但比起其他一些与那个时期有关的电影是不够好的。对这部电影导演妥协了很多,我们能够看到影片里基本没有大恶之人,反倒处处是温情,生活的残酷并没有抹杀人们善良的本性,这是好的,但是活着的主题的表现的不够深刻。比如有庆的死似乎是区长春生误伤却被家珍多年记恨的处理是不合理的,弱化了权力的作用反倒是有些不与现实接轨了。还有对春生和牛镇长的后来没交代清楚,使得整个故事的线条不够清晰等等。
6.很多温情
凤霞与有庆的姐弟之情是整部电影暖心的地方之一,凤霞被欺负有庆护着他姐,有庆死后凤霞去砸区长的车这些都有体现。家珍对富贵的不离不弃,还有富贵对家庭的依恋对妻儿的关爱以及久别重逢的喜悦都是影片温情之处。因为有庆的死家珍一直对春生无法释怀但是听到他不想活了就放下了恨让他好好活着这是善良的人性。万二喜的耿直和凤霞的善良,两者的结合是天大的喜事,两人的婚礼也是这个影片难得的喜景。有庆给富贵送了加醋的茶,这本来是温暖人心让人会心一笑的父子情,但看到后面有庆去世才想到富贵吐在皮影布上的醋水也许是导演的伏笔。
影片结尾福贵家珍二喜馒头吃饭的场景温暖的让人感动,虽然我知道小说的结局是只剩下福贵一个人,但还是挺喜欢导演这样的改动,嗯,就这样幸福下去吧。没错,人就是更乐于接受喜剧式的结尾即使我们都知道现实的残酷。
写在最后:有庆死后家珍在他的坟头说应该拦着福贵不让他带他去学校,福贵什么也没说。凤霞大出血死后福贵在凤霞的坟头说我要是给王大夫少买点馒头就好了。馒头说,有庆吃饺子凤霞看照片,这些画面每次都让我泪流满面。我想起了我的大爹大妈,大哥的不幸离世给整个家都蒙上了一层怎么也散不开的雾,大爹是个不善言语甚至是有些木讷的人,记得哥哥出殡那天他默默掉眼泪,整个人突然憔悴了许多老了许多。假期听人说大爹放羊的时候常去哥哥的坟头大哭,想想都令人心疼。死亡永远都是人无法战胜的,时间其实是抚不平伤痛的。但生者仍要勇敢地活着,大爹是这样,福贵他们也是这样。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很受不了不好的画面出现,也一直在想请不要再这样不幸下去了,到这里就停止吧,就让他们一家子这样幸福地生活下去吧,可每次都会有新的悲伤席卷而来,这就是生活,残酷的生活。面对悲伤的那种无力感就像是一个人在沙漠里迷失看到另一个人正在忍受饥渴时的无能为力。例子其实不够恰当,毕竟我对活着的认知并不像老一辈人那么深刻,当然对于《活着》里的人物遭遇不仅只是同情,还能理解,并且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我想说,对于对你爱的人的关爱必须要在随时随地付诸实践,不可一直推脱以为日子还很长呢,我们都无法知晓哪一天自己会突然的后悔,因为失去而后悔因为没有及时行孝而后悔。所以,请让爱在当下吧。
再来说回电影,影片的最后皮影箱子成了馒头装小鸡的地方,一家人在憧憬馒头长大的样子,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吃饭的镜头很温暖,他们相信只要好好活着日子就会越来越好,这起码表明他们对未来是有期盼的。余华曾说,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这话说的有些刻薄但是却不无道理,我们看的人会觉得福贵他们一家经历的事很可怜,但是对于福贵本身来说,他有家也有过与家人共度的欢乐时光,生活的不幸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装着与亲人与朋友美好回忆的他也许是幸福的呢。
电影想告诉我们生活有诸多不平但最终会归于宁静,那我们就以笑的方式好好活着吧。生活那么不尽人意我们何不向死而生呢。以向死而生的姿态活着是电影和小说教给我的,更是我身边的人教会我的。无惧生死,不但要活着还要好好活,活得好,只有活着生活才有无限可能。
注在文后:2016年上半年,选修了一门电影赏析课,课程作业是选择一部电影,然后把影评发在豆瓣上,这才有了这些文字。当时想着以后要时常看电影写影评,却不想一晃这么多年电影没少看,影评却没怎么写。如今思之,懊悔莫及。总之,以后我努力改正。(2022.1.19注)
这周六的晚上,我在瑞士朋友家放中国电影。起因是上次我们徒步,这个朋友(也是我们的证婚人)问我有什么中国电影推荐,我想了很久,说一方面中国变化太大,不同时代的电影体现中国很不一样的一面,很难找到有代表性的一部,另一方面中国电影很难懂,很多我都看不懂,需要很多背景。他是那种温和但不依不饶的人,说那下次我们搞个movie night大家一起看你可以评论帮我们理解。
我没怎么想就选了活着。中国的电影我其实看得不多,是去了美国后开始看一些经典和”禁电“,比如这部其实还是学校的通识课接触到的。比如大炼钢铁那段先是小儿子因为区长的车被墙砸死,然后是文革那段医生教授都被批斗,红卫兵小护士们夺权结果对大出血的产妇不知所措活活死了人,我当初哭得稀里哗啦。如今再看,依旧是气不打一处来。我可以想象我爸妈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定比巩俐哭得还撕心裂肺。但是最后,生活还是继续,而活着,就有希望。中国人的隐忍,我在我父母身上看到太多,但我自己是一直很难有共鸣的。这剂精神麻药,只有吃过真的苦的人才能用。就像如今大家生活是真的好了,对以前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兴趣或者利益相关,也就淡了不提了。
法语电影名翻译是vivre而不是vivant, 很好地表达了那种”to live"的意思。看完一屋子七八个瑞士人一声不吭了半天,问我如今什么看法。他们这些年轻人,包括我自己的丈夫,都是温室里长大无忧无虑的天使,虽然好几个还是刚结束带领难民小朋友野营赶过来的, 但他们终究是没有体会过那种中国式命运的残酷和对生存的卑微欲求。我笑笑,用法语说这些是你我永远无法切肤体会理解的,但又是很真实的。这不是现在的中国,也不是我所经历过的中国,但它压缩了很多历史和当今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已经过去,但不变的是在巨大的历史下,个体依旧很难左右命运,也依旧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动笔前我想了很久用中文还是英文写。这倒也不全是用哪种语言更舒服的问题。虽然自己的学生时代基本免于政治课和马哲课,但写起中文来还是一种潜意识的克制,一种想很多的谨慎,所以在此真是合适又讽刺。想想曾经小学的时候争取第一批戴红领巾,宣誓的时候谁都想最大声。初中好不容易考了一次年级第一,周一在三千多人面前的国旗下演讲,振振有词着扬起理想的风帆,荡起智慧的双桨,超越自我,创造神奇,在如今看来,比给客户的管理咨询还BS。
回家坐火车的路上我特别想发个朋友圈引发点讨论,或者跟我爸妈终于聊一聊我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但窗外童话般的湖光山色太美,我于是忘了。
有一句话说的好,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渴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是啊,活着不易,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但有很多人身处幸福之中却不知道珍惜,直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在那个时候,没有所谓的娱乐,只是单纯地活着就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福贵一家人在艰难困苦中前行,然而还是逃不了一个死字,即使匍匐着努力地走,却还是不能保自己一家人平安,其实看这种挺难过的,想象一下那种无力都是特别难过的,唉
有人说这是张艺谋拍的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影片平实、朴素的记叙与情节保持了一致,场景永远是灰蒙蒙的,一如那个荒谬的时代和蒙昧的社会。葛优饰演的福贵,表情和动作维持在一种混沌的状态,活灵活现地叙述出了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身上那种自然而又悲哀的耐性,在被迫面对各种失去后,继续平静地生活下去,仿佛领略过了生命的各种真谛,但最终兴许还是归于无物,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人世,又赤裸裸地离去。
情节上,老谋子在原著的基础进行了大幅度的处理,还是比较成功的。插入了一些新的情节,例如凤霞的死的过程中并没有王教授这个角色。但是引入王教授这个角色,更加直白地揭开掩藏在凤霞之死背后的隐情。观众在经历过视觉和心理的冲击下,看到了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无情摧残。
我庆幸自己不是那个时代的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先看的小说 才找出这部电影来看 很喜欢余华的小说 大多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这里主人公一家子的命运 看小说更能体会 我记得那个老爷爷弓着腰 吆喝牛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日复一日 土地旁的墓 那里有他的父母妻子女儿儿子 他们沉睡着 似乎能听到老爷爷的吆喝声
个人认为是张义谋最好的电影。
活着就是一切!戛纳评委会大奖,老谋子最好的电影。
从一开始不可能让人哭,我就哭得一塌糊涂,因为这部片,又不全是。
看一次骂一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悲哀和可笑,你能在别人心酸的故事中读出些许温情,也能从自己的平凡中领会些许荡气回肠。电影少了原著的惨烈,但那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悲凉还是存在的。
中国不是没有好电影,而是真正好的电影没有在这个社会喘息的余地。竟沦落至此,天涯同道,难语归途。友庆死掉的那段,泣不成声,不忍卒读,他们逃不过。
国家走了一小段弯路,对于一代人就是蹉跎了一辈子。生活不易,还是得这么活着。笑中带泪,死人堆里暗暗许下活着的誓约,可谁也不曾想大环境下生活的艰辛。国师在第五代导演最好的时期奉献了极其有温度的作品。经年以后,鹤发的富贵摇着蒲扇回想那天不让有庆上学,少买几个馒头就好了,可生活不曾回头。
有庆死的时候,福贵在有庆的尸体前大喊“爹来了,有庆叫爹啊有庆”,家珍被人群拦着,拼命地想看看有庆最后一眼,哭着喊着“让我看看,有庆,让我看看”,然后她看着被血染红的白布盖着他的有庆,从她面前走过。我想起小说里那天晚上,福贵背着死掉的有庆往回走,深夜里他坐在村西的田埂上,一遍遍的看着他的儿子最后在天亮前,悄悄地埋掉了他,他怕死掉的有庆带走重病的家珍。后来家珍让福贵背着她往村西走,家珍说“我夜夜听着你从村西走过来,我就知道有庆死了”,夜晚他们站在村口,“有庆再也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那条路,那条有月光撒下来的路像是撒满了盐。小说里重病的家珍没看到有庆最后一眼,也没看到凤霞最后一眼,电影好在让妈妈再痛苦也最后一刻陪着孩子。电影的福贵没那么悲惨,最后他的家珍还在,二喜还在,馒头也还在,真好。
改编自余华的小说【活着】。很好看。书和电影都好看。活着的人比死了的人还痛苦。我觉得是的。
年代记实录,看了让人不舒服,特别是里面的台词,虽然他们在拼尽全力的活着,可是却又显得如此可笑和悲凉。“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牛长大了就是共产主义了。”
不看的话人生就不圆满!
对于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 这无疑是一部科幻片 (文革很科幻··)
演员选得很好,巩俐演啥像啥。但整体没有小说感人,可能小说太残酷了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活到最后的人,往往最痛苦。
张艺谋最好的作品,即便不少广播标语甚至背景无法翻译传达给外国人,仍然斩获戛纳评审团大奖,葛优也凭借超凡的演技加冕影帝。即便小说和题材占得不少先天优势,老谋子的改编依然居功至伟。影片配乐带入感极强,摄影沉稳大气,黑色幽默里满是政治讽刺,平实质朴中尽显悲凉无奈。(9.0/10)
有些人活过来了,有些人死去了,命运,往往不肯将幸福给予善良而又卑微的人们。 反而叫那些人们一惨到底。。。
没有原著好看啊
说真的,任何一个国家把这样一部伟大的电影禁掉都是这个国家的耻辱。
活着就是受罪 活着就是劳累 活着就是互相折磨 活着就是不对 活着就是受罪 活着就是劳累 活着还得互相安慰 活着就会憔悴 活着就是受罪 活着就是劳累 活着就得拼命挣扎 活着就得干脆——尹吾 你笑着流出了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