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条”一词是唯一的线索与武器。主人公穿梭于全球各地,开展特工活动,力求揭示“信条”之谜,并完成一项超越了真实时间的神秘任务。这项任务并非时间之旅,而是【时空逆转】。
我痴迷于不同艺术形式的联结,当初对马勒、托马斯·曼和维斯康蒂的探索就足以证明。这是为什么银屏系漫游指南将埃舍尔、巴赫与博尔赫斯联结起来讨论诺兰的方式令我着迷,后者也是我这篇评论的部分思路来源。
《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 BWV 1080)是巴赫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这位音乐家未曾完成的遗作。艺术家在行将就木的时候会尝试着总结自己和自己从事的领域,比如爱因斯坦(科学家的极致就是艺术)生命的最后还在试图将四种相互作用统一。而巴赫在《赋格的艺术》中尝试着用最少的音符去构造巴洛克复调音乐的全部气候,不难想象,这种简单的肃穆也是巴赫的音乐最重要的特质。
在这首曲子里有许多表现巴赫惊人数学天赋的段落,比如第十三段就是将第十二段的谱子完全倒过来演奏的。容我换一种更明确的表述方式,假设你是巴赫音符上的小人尼尔,当你沿着第十二段的乐谱蹦着跳着走到终点,噗嗤一下,你调转了方向,沿着来时的路漫步回去,继续演绎第十三段的篇章。当然如果能给第十二和十三段的乐谱分别染上红色和蓝色,或许更契合关于《信条》的讨论,但缓一缓,让我们再看一个东西。
第一遍看《信条》的时候相信很多朋友能联想到很多的片子,我不做枚举。很想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想到了那个站在火车上蹦蹦跳跳的巴斯特·基顿。从电影艺术诞生以来,叙事就一直是它的核心议题之一。而有一种叙事结构从1910年到现在始终支配着绝大部分剧情片的结构组织,我们称之为“古典模式”(classical paradigm)[1]。其中绝佳的典范就是巴斯特·基顿的《将军号》。
为节省时间,我直接把《认识电影》里的这张剧情大纲贴在上面。可以看到,电影从基顿遇到困难开始,他开着将军号前往北军营区营救女友,接着开车原路返回,最后危机解除。如果有人说这样的模式过于陈旧(毕竟《将军号》是将近100年前的电影了),那就请回想一下近十年来最成功的商业片《疯狂的麦克斯4》,是不是套用了一模一样的结构呢?
为了更自然地过渡到《信条》的讨论,我擅自主张给上面的剧情大纲画上了红色与蓝色两道门,而可怕的是,诺兰直接在电影里给你设置出了这两道门。为什么说可怕?电影创作者在叙事上是无比精明的,没有人会想让观众看出故事结构的模板。所以当我们观赏《将军号》的时候,整个故事随着顺畅的剧情和精彩的表演一一推进,观众几乎难以察觉出它是个完全对称的结构,《疯狂的麦克斯4》亦是如此。而诺兰在《信条》里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用他的高概念做包装,直接给你点出了叙事结构的红蓝两扇门。我知道很多人都在讨论《信条》的剪辑、音效、人物情感有多么反电影,但在这些东西之前,整个电影的叙事结构就是对古典模式的反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解构。很有趣的是,去年也有个导演想去解构经典的格里菲斯平行剪辑,那就是拍出了《黑色党徒》的斯派克·李,而且还和《信条》共用了一个男主角,这可能就是约翰·华盛顿的使命吧。
说回诺兰,解构之后的诺兰没有满足,他还想去颠覆。方式很简单,将顺序推进的古典模式的时间线直接打碎,将上图大纲里的两条线捏成一条。用电影里尼尔的话说,你不能再用直线思考看待这个问题了。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非线性叙事早就是个不新鲜的概念,盖里奇、昆汀包括诺兰自己的《记忆碎片》都在做这种事。这种说法当然对,但也不对。诺兰在《信条》里做的工作更像巴赫在《赋格的艺术》里做的那样,工整地建立起宏大的故事框架,再用赋格互相延迟但又相近的主题随机地反复出他的艺术表达[2]。想想第三幕的那场戏,要想跟上诺兰和剪辑师的节奏,你必须不停地提醒自己跟随摄影机更换视点,每一次更换就像赋格的一个声部,直至一切趋于汇合,或者毁灭。
当然,完成一个故事的叙述还需要一个关键的东西,因果律。如果说维伦纽瓦拍《降临》是设置了一个黑箱,即读懂七肢桶的语言就明白了因果联系,却对了解因果的过程与逻辑避而不谈(也不怪维伦纽瓦,原著里特德姜也没谈这个),那么诺兰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黑箱内部运作的东西给你可视化出来了。更具体地讲,就像把你的脑袋按到七肢桶的文字跟前,一笔一画地告诉你为什么这个文字对应的思维方式就是因果的缘由。
坦诚地讲,这完全是个没必要的事,你让吴恩达解释深度学习的黑箱他也会觉得你是神经病。所以第三幕的观感一定是极为糟糕的,原因很简单,我们人类本来就是直线思考的,怎么可能去理解这种视点乱飞的剪辑方式。但我还是想说,《信条》和一般意义上以科学为基础的科幻片不同,诺兰在这里设置的高概念本身就是反科学的,我们高中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最基本的物理原理,怎么可能会有熵减的世界?但这个疯子想用电影把这个世界想象出来,而且我觉得他做到了,用一个极为反电影甚至反人类的方式。
这里也特别想提醒一句,如果还有人想重刷《信条》,我建议在极为混乱的第三幕里代入帕丁森的视角看待这个钳形行动,你会发现这整场戏就是由这个人物在驱动的,这也是我确信诺兰选择现在这个剪辑师(《弗兰西斯·哈》《婚姻故事》)的原因,用人物驱动去代替他传统商业片里的故事驱动逻辑。
评论的最后,为了向诺兰一贯的庸俗情节剧故事致敬,我也要整点感性的东西。昨晚一刷被震撼以后,我这么为关于《信条》奇观展示的质疑辩白:
什么是奇观?是否只有宏大的可视化的场景(类似《盗梦空间》的折叠城市)才能算作奇观?
《信条》第一支预告出来的时候我就在质疑诺兰这部要怎么呈现奇观,毕竟倒转时间的概念根本不算新鲜。 但看完成片我已经傻了,诺黑落泪了。后半个小时在做啥?这部分剪辑已经超出我的认知范围了(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不找有商业大片经验的剪辑师)。与此同时片子表达的钳形时间理念已经灌输到观众脑子里了,所以宏观上我们确实是知道诺兰在做什么的。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以为,一个我们知道却又不知道在做什么的东西,通过近乎不可能的手段可视化到了银幕上,就是最大的奇观。最好的类比对象就是2001的那段流光溢彩。
现在我觉得这段辩白是没有必要的,每个人的感知力不同,对于奇观的主观定义也不同。如果一定要我翻译翻译什么是奇观的话,我只能告诉你,奇观就是我二刷到结尾,整个影厅乃至整个世界都在对这个反电影的电影表达无声的控诉,而坐在角落里的我却因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崩溃哭泣。
所以,尽情地批评诺兰吧,但骂完以后,也不要忘了赞美这个企图做出改变的疯子。
参考资料:
[1] 路易斯・贾内梯, 贾内梯, 焦雄屏. 认识电影:插图第11版[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7.
[2] 与魔都第一乐评人的一次闲聊[J]. 微信聊天, 2020.
发表于公众号 深邃的电影
觉得太长,没读完,不要回复喷人了,因为你喷的我都谈了。
9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等内容类大奖一个提名都没有。我认为这足够说明问题了。
以下原文:
是的,大多数人都没看懂。对于严肃的影评来说,我们不能拿看懂没看懂来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但是当所有人看的不明就里,说不出好来还都说好的时候,我认为这是片子和观众都出了问题。我想大家都知道皇帝的新衣这个故事。
信条,就是一部皇帝的新衣,扒掉一流的制作和突出的视觉奇观请问这部电影还剩下什么?被大家拍手称快的时空逆转、时间倒流的创意,在这个电影里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结构玩得溜,形式叠得多,脑洞来的清奇就是好电影?谁能告诉我这部电影讲了个什么?既然故事大家都没看懂,那么请从任何其它角度告诉我这部电影在干什么?大家究竟是被视觉奇观震撼的体无完肤,还是所谓时空逆转超越了你们的想象力?难道就没人看到诺兰在力尽所能地在一个不具备任何说服力的故事上往死了打补丁吗?在通过不断变换的场景掩盖叙事的不足吗?电影场景做得足够丰富使得内里的叙事不足却被严重消解,被忽视。那些声称好的人,我就问一下,聊个天还跑到帆船上去聊的用意是什么?下个楼聊聊也成啊,你们知道为啥坐个帆船去聊天不?为了女主把丈夫弄到海里去?就为了这个情节?是的,诺兰就是只为了表达这一点,然后搞了双帆船在水上驰骋,然后大家视线的重点全部落在了视觉呈现上,而不会再去计较它的必要性。
普通的一场戏,就能暴露创作者的勉为其难和有心无力。这样的戏在整部电影里数不胜数。诺兰的这一弊病早在《盗梦空间》里就初现端倪,但好在尽力克制,故事逻辑做到了层层递进,不失为惊艳的作品。但在《信条》里,场景完全沦为了佐料。本来洗个头洗头房就能干了,诺兰非得到夜店去,本来刺个绣坐房檐下就能干了,诺兰非得到屋顶上去。我是说,场景应当建设在故事逻辑的必要性上去,而不是哪里看起来带感去哪里,一个场景的接续是出于故事的必须才走到了这个场景里去,诺兰是出于刻意才让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了那里。骨子里是个“网大”,非得做成IMAX。包装让这部电影看起来不low而已,但很多人误以为这是高级。我为何说它是个网大,因为它往里头塞得东西太多,各种设定,各种元素,各种猎奇景观,空有其表,却没讲好任何一个点。那些猛夸这部电影好的人,电影最后的战争场面到底拍了个什么?乱到那个地步,看不明白观众来背锅?
说白了,还是那个问题,做到了场景的丰富,单个场景的好看,却无暇顾及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诺兰在那里发散脑洞忽悠人,一帮看不懂的,也不想显示自己智商低,就跟着说好牛逼。咱对自己的心灵真诚一点,没必要佯装喜欢和认可,这一点都不丢人,相反是你真实自我的开始。
看不懂的电影有很多,比如大卫林奇,比如科恩兄弟,比如沃卓斯基姐妹等的作品,但他们起码顾及一点,整体逻辑能自洽,大方向不露馅,该给你的信息都给你,而不是刻意花里胡哨让你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诺兰则不一样,他是无能把琐碎的信息整合成一个自洽的故事闭合,只得采取技术花样,让你拎不出来有效信息去“恍然大悟”。
一些影迷,为了证明自己看得懂,没完没了的帮诺兰查漏补缺,在那里普及熵的知识点,犯不着,真的。当年看《黑客帝国》的我还是个高中生,我看懂了,因为电影有让你理解它的一切东西,并行之有效。如今我30了,我没看懂诺兰,这不是我的问题,是诺兰没把自己搞明白,你自己都搞不明白,我无法明白,那些搞明白的人,我只能说,你们真优秀,,,,
更新一下:
这部电影仿佛让理科生有了一种空前的优越感,老衲我看了那么多电影,第一次知道原来看个电影还需要储备物理知识,没学过理科还不能看电影了?这部电影是拍给理科生看的?那我要是看个《修女》是不是还得去修道院进修一下。现在看个电影的门槛这么高了吗?电影是有门槛的, 但是这个门槛仅限电影本身,我看个《白宫风云》《纸牌屋》是不是还得有白宫实习的经历?我看个《大明王朝》是不是还得到历史专业进修一下或者穿越回去在翰林院供个职啥的?电影是拍给普罗大众看的,不是给理科生看的,电影是视听艺术,不是搞科研,所以那些云理科生别给理科生抹黑了。一部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是“电影”,这是最起码的,而后才是关乎题材、形式、设定以及专业性等的讨论。一部电影的打开方式是物理,我看物理通识类书不好吗?不论是历史、数学、音乐等任何涉及到专业知识的电影,打开方式都是电影,而不是专业知识。如果一部音乐题材的电影打开时在教你作曲法,你受的了?我去看音乐会视频不好吗?所以,电影的准入门槛就是叙事(故事+形式),而不是把别的学科当成准入规则,这对于行业而言是件坏事。《信条》就是一部刻意拔高门槛的所谓科幻片,你拍成了这个样子还有理了?那些认为信条拍得好的,不是因为作为电影的“信条”多么优秀,只是作为高概念堆积的它很难懂。那些声称看懂了“信条”的,怕只是费尽周折搞懂了那些高概念,而不是电影。但是话说回来,搞懂了这些高概念和看懂一部电影有什么关系?解决了概念的麻烦,这部电影的实质性内容简直令人捧腹,随便拿个故事线举例:反一得了胰腺癌,要让全世界陪葬,本来一个渣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是回到爱情发生过的最美的地方谢幕,突然深情地不行。讲真,郭敬明都写不出这么玛丽苏的故事来。穿透所谓难懂的高概念文本,故事底色苍白得令人发指。然而反一竟然已经是电影里最丰满的人物了。就这玩意儿,只能堆那么多所谓逆熵的噱头来撑门面。那些大喊牛逼的人,到处宣传解读逆熵云云,你们是逆龄了吧。
《信条》只不过是套用了一个所谓的物理学理论,然后头脑风暴的故事,犯不着你们如此背书解读。一个电影用了一个牛逼闪闪的理论就是牛逼的电影?这就好比一个物理学老师在课堂上胡搅蛮缠讲了一个物理学理论,理论再牛逼,但是你课讲得一般啊。哲学院的人也讲康德和尼采这不代表这个课就牛逼,问题是你怎么阐释这一内容的,形式的巧思不代表故事的高端。大家热衷的诺兰的创意无非如此罢了,就是同一个场景里正序和倒叙同时进行,这和你在小区里碰到一个倒行锻炼的大妈有什么区别?这就让你兴奋高潮了?只是这一情形在电影里被叙述成了一栋大楼同时复原和被炸毁,一个士兵被封闭进了水泥墙里,这和公园里那些把脖子搭在单杠上倒转的大叔有啥区别,只不过电影外观设计精彩而已,这就让你们匪夷所思,惊叹得不行了?一个设计的出现,一个形式的呈现都为服务于叙事的必须,而不是仅仅为了奇观。
还有人说光电影里一流的制作我都不至于打个一星,而这正是我为什么打一星的原因。我们普通观众低估了现代艺术家的能耐,他们有这样一个能耐,就是能用一流的技术和巧思包装出一个不怎么样的东西,能用一个看起来震撼的形式掩盖文本的不足。这样的所谓艺术作品我们当下数不胜数,这不是思想的胜利,也不是思考之于某一个社会命题的进步,只是在陈述乏善可陈的廉价小聪明。而这就把大多数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而那些不带脑子被忽悠了的,还自以为他和这些讲述者一样的深刻,殊不知只是被同化的浅薄。那些试图用纯粹的炫技和行业技术就想蒙混过关的作品,不好意思,它比那些本来就烂的电影更让我反胃。我是喜欢诺兰的,《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我刷过很多遍,我也期待着他超越自己,大家大可不必吹嘘什么我们需要跟上诺兰的思维,那不需要挖空心思去追随。外强中干的文本、仅供形式主义者去狂欢的廉价巧思犯不着我去同行,相反那会使得我很落伍。
诺兰在这部电影里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让我更加笃定了,他越来越像一个爱动脑经的迈克尔贝。如果有一天,诺兰不玩这些所谓的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时间正序里完成一个有思想见地而非思维游戏的电影来,我照样大声喝彩。很可惜,皇帝的新衣,就是新衣。这部电影如果拉成剧本,你就知道它到底多low了。你们也大可不必说什么这部电影是需要感受的,而不是理性对待这类屁话来。电影当然是用来感受的,但艺术的创作是一个理性取舍的过程。在场景的取舍,叙事的接续上,这个电影本身就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当这一切都被无脑吹看成是优点的时候,我就知道,诺兰身上的新衣是脱不下来了,不过你们可以继续解读,挖空心思脑补,说不定你们还能为诺兰套上一件秋裤。
咱接着更新:
很多人怼我,怼完就跑,提了一些问题,我还想着回复,一回复,嘿,人把我拉黑了。您可真自信呢。还有人怼我说再怼我就算人家输,咱聊的是电影,又不是搞人身攻击,但是谁要攻击我,那我会攻击回去的,而且就怼人这个,我怕你没我怼得狠。但是我们还是回到电影本身。今天和一个朋友聊了聊这部电影,我试图再深入了解一下别人觉得好的点,我完全理解你们所认同的好,那怕这部电影乱七八糟,只是有那么一两个点让你们觉得牛逼,你就觉得不错,给个好的评价,那没什么。可是在我看来,一部电影的赢面不应该在于某个小机灵上,一个创意的呈现,并不证明影片整体的上乘。还有很多说这部电影多牛逼的人,基本上不从电影的角度说,一直在说脑洞,说物理学,大哥,诺兰是个导演,不是物理学家,要说严谨性,科学院那些应该比他严谨八百倍。我们是在讲故事的严谨性,你跟我科普物理的严谨性的意义是什么?我拿着手机拍一个学生朗读物理公式,然后发表视频,说你看这个学生的台词多严谨。所以你们get到我的意思了吗?电影是通过视听的叙述去呈现一个哲学逻辑、故事逻辑、物理学逻辑的过程,而不是靠主人公的几句台词。然后,诺兰根据这一个点,拼凑了很多场景,以呈现这一点,这些场景,不服务人物,不服务情感,不服务故事逻辑,完全就为了呈现一个物理逻辑。这更像是一个视频教学片,在搞熵减的猜想,属于电影的东西是什么?就这一锅乱炖,你们说不出好来,我说不好,还就不行了?
的确有人喜欢在大众都说好的时候喊出不好,让人觉得我们这种人好像故意卖弄似的,讲真,犯不着。我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多与众不同,要知道不喜欢这部电影,觉得这是烂片的人一大堆,这里有的人阅片无数,有的人可能还久看的不多。说说它烂就成刻意唱反调了?扣个帽子跑路就是你们的本色?诺兰的这部电影我不欣赏,但我欣赏那些真正喜欢这部电影的人,而我不欣赏的就是那些三句话说不明白,不谈电影,光怼人的下作胚子。
咱接着更新吧:
《信条》的宣发海报上赤裸裸的写着刷三遍的文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初衷?不论是导演的意思还是宣发的意思,都让我极其的不爽。因为它明摆着告诉你,你第一遍别指望看懂,诺兰也有这样的自信认为大多数人看不懂,但我认为这是自负,是一种赤裸裸的居高临下的姿态,但说白了不就是让多刷几遍圈钱吗?
对于“懂不懂”我有一些话要说。什么叫懂?在《信条》的宣发里,它所指的“懂”非常单纯,就是它自信剧情你都看不懂,而不是这个故事的什么深刻内涵你无法领会,其实抛开了《信条》自以为是的复杂,这部影片的主题内容浅薄的一逼。而我认为,真正优秀的电影里的“懂”是你在能理解剧情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体会电影所关注的某个主题。《霸王别姬》的文本很简单,八年级学生都能看懂人物在干嘛,经历了什么,但是不一定能深入理解人物命运之于历史洪流的无奈,真正值得懂的影片是常看常新的,它不流俗于故作复杂的技巧,这些终究不过是个表达的形式,终究会在反复的观摩中不再成为理解的障碍。但是《信条》呢?它的自负和卖点竟然仅仅在于我们观众无能看懂它的叙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抛开它的那些奇技淫巧后你发现它的故事如此之苍白,主题如此之乏善可陈。如果有人将技巧和思维游戏看成是一种深刻,并费劲脑力仅仅是为了搞懂一个导演自以为是的头脑风暴,它的价值在哪里?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头脑风暴,可以去想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这不代表这是什么精深的思考。
《信条》这部电影的卖相是什么?需要我们如此趋之若鹜,只为了看懂它?我们大多数影迷都有重温一些经典电影的爱好,是因为它难懂吗?不是!是因为它的艺术之光和真挚感情值得我们反复咂摸,它们大多数简单的出奇,而我们能却为如此之简单的叙事痛哭流涕,为何?不是它难懂,而是它足够的人文关怀。《潜行者》难懂吗?挺难懂的,但故事叙述并不难懂,它难懂的点在于作为观众的你能否体味创作者对于生命体验的那个层次上去,而不是我故意不让你看懂,塔可夫斯基没自负和自恋到那个份上,库布里克也没居高临下在藐视观众。而今天出了一位导演届的天才,他做了一部电影,仅仅让故事文本就刁难你。你要说混乱本身是一种艺术,这我理解,很多电影如此。今敏的哪部不是呢?可是《红辣椒》就是很震撼我,《未麻的部屋》就是让人赏心悦目,因为它保证了思维之于艺术呈现的合理性,而不是思维凌驾于呈现。这是大师的手笔,这是能让你跪服的真能耐。而《信条》呢?一顿乱炖和不由分说的物理学脑洞,就要让观众认为它足够杰出,值得三刷,不好意思,它没有任何一点值得我为这样一个外强中干,毫无艺术内涵的东西花费那么多时间。
关于懂与否,再举一个例子,《大明王朝1566》很多人说看不懂,但这个看不懂是情节看不懂吗?不是,情节很简单,它的难懂的点在于对历史精神的深刻挖掘,对政治逻辑的精确陈述,这需要反复去咂摸,这考察的是观众的综合储备和人生阅历,但即便初中生也能看懂海瑞在干嘛。而《信条》呢,它似乎只是在单纯的考察你物理学知识储备如何,这似乎能保证你看懂它。诚然,用一个中国电视剧来对线一部美国电影是不恰当的,那《银翼杀手》总是很简单了,一样的道理。我们看不懂银翼杀手,不是它剧情难,多硬核,要调动多少理性的思维去透析它,不是,你只需要调动你感性的那一面就能被它震撼,而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终极表达。当年我看完《禁闭岛》我也没看懂,但我知道这部片子哪里触动了我,可是那些号称看懂了,觉得《信条》牛逼的人,请你们告诉我,它究竟哪一点让你无法自拔,是形式的酷炫还是深刻的命题?就酷炫而言,《头号玩家》也比它炫彩,就深刻而言它也完全不及。《信条》的感情演绎既不是在陈述创作者内心隐秘世界的晦涩,也不是在认真表达外在世俗情感的无奈,整个情感世界崩溃成一盘,怎么就能打动得了人,至于它是如何打动那些认为牛逼的观众的我不清楚,但是打动我,我的感情还没廉价到乃个份上。
这是唯一一部我第一次没看懂就不想再看第二遍的电影。我也不打算去搞懂它,毕竟我不是在搞学术,把诺兰脑里的小九九搞懂并不会让我提升多少,因为他还没有深刻到需要我像对待黑泽明那样去对待他。我不至于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物理学脑洞去折磨自己,那还不如去做一道奥数题来得有意义。
是的,我没看懂这部电影,而它也没余音绕梁到我需要搞明白,我的剧情解读就表明了我撒都没看懂,尤其是最后那场大战。一部电影,看完没能在电影里找到乐趣,我何必跑去看解读找乐趣,那没了电影的意义。我们看完一部电影愿意看所谓解读和挖掘,是因为电影本身让我们有了这样的兴致。可《信条》呢?乐趣在周边。而那些能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找到乐趣的人,不是我小看了你,你这个人非常乏味。
还有个建议,诺兰往后拍片照着剧本拍,别看曲谱了,音乐轰得我头疼。
更新:
一些人,他们连我写的文章的核心都抓不住,我也不知道以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怎么看懂诺兰的。还有一些人,跑去私信骂我,用词无所不用其极,这些人里有的人还看过不少电影,看了那么多电影的你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境界修养,且不说你对不住那些曾经让你为之触动的艺术,你连这部糟糕的《信条》你都对不住。我完全理解他们的行为,因为《信条》提供给了他们一个电影情感可以如此廉价和冰冷的范本,他们也就从这没有多少营养的作品里汲取了他们所需要的。我对这些人表示深深的同情。还有的人,怼我的点,让我惊讶至极,我说我没看懂《禁闭岛》,他就真的以为我没看懂。我是如何阐述懂不懂这个内涵的你没看懂吗?我们当年看完《盗梦空间》何以被震撼?不是因为不懂,而是因为“懂”了,不是因为没立刻梳理出来故事的逻辑线,而是你之于人生的怀疑和梦幻,甚至浪漫的那一面被唤醒了,你被它说服了。优秀的作品总是余音绕梁,让你遐想无限,所以看完《盗梦空间》后我们去看各种解析,我们并不只是在梳理剧情,如何解读答案,而是猜想人生意义的无限可能,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它给了我们一抹光,让我们迷恋和神往。我们看完《银翼杀手》那最后一个千纸鹤,看完《盗梦空间》那最后一次旋转的陀螺,让我们猜想,那是感性之于理性的伟大超脱,是不再单纯地依托于现实和逻辑的锦上添花,是创作者的神来之笔。到了这个时候,创作者本人和所有观众一样,陷入了质疑和思考,而这才是创作者最高光的时刻,因为他也沉浸其中,不知所以然,不知何处去,和我们一样,没了答案……。而今天的《信条》,它完全沦为了创作者自负的卖弄,他要凌驾于那些观众,不想和他们有任何情感的交流,他只是让你看他的头脑风暴如何了得,丝毫无所谓骨子里情感的浅薄。
那些声称看懂了《信条》的人,你们究竟只是看懂了他的故事逻辑,物理学畅想,还是在穿透了这些之后看懂了任何令人为之触动的主题?我们花费了大把的时间理清了一个东西,发现它几乎没有任何温度可言,你不觉得不值吗?
诺兰在电影里置入任何设定都是可以的,这是做电影和看电影的常识,那怕他置入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物理学猜想,都完全可行,他可以这么做,可是他把它仅仅做成了一套快餐,即便是他绞尽脑汁想出来了,他自己却没有认真对待,他把创意误解为深度。用了一系列的场景将这个设定搭建了起来,做成了创意大厦,只是这个大厦里,没人……
更新:
到底是谁有失公允?有这些人在,我的那个一星,简直是出于善意。看睡着都能打四星,那么大动静你是怎么睡着的?连解析都看不懂打四星?坚持看完打四星?根本看不懂然后打四星?
你们牛逼!!!!
这部电影已经不能当作电影去研究了,应该放在心理学的范畴,当成集体斯德哥尔摩症去研究,还有诺兰如何施展精神控制……
不更新我又忍不住。
主要是回复太多,我没法挨个去回复。我们先看看一些信条粉的神秘逻辑。
一:如果这是个国产三流导演拍的,你打几星?
刁钻中透露着可爱,诺兰粉,你稍微自信点。你这么问的潜台词就是这是一个国产三流导演也能做的来的,是不?你好好琢磨你这句提问。这是我第一次见把心虚说得这么振振有词的。国产三流导演要拍出这么个玩意儿,那只能说明国产电影的制作到了那个水准,这是行业成熟的表现,并非导演成熟的表现,美国同理。
二:你给《战狼》打了四星,给信条打了一星?
从这个评论可以看出,诺兰粉的电影常识储备何其欠缺。电影的评价是介于同类型之间的,艺术的讨论才应该放在所有题材和类型上。战狼是一部动作片,作为动作片人家是合格的,我犯不着拿艺术深度去刁难人家。可你拿一部所谓的科幻片对标战争动作片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会拿《教父》的标准衡量《霸王别姬》吗?拿《铁达尼号》对标下《无间道》?这些电影各有各的好,在各自类型上做到了出类拔萃。但,艺术和理论的讨论可以建立在任何电影之间,这也就泛化了,但也有意义,而且能够精细,但以诺兰粉的水平,我认为他们进不了那个领域。我之前的更新里讲“什么是懂”的段落,就是在进行泛化的讨论。
三:光一流的制作都不至于是一星。
诺兰粉还是不够自信,关于制作这个,我已经在最早的更新里说了,可惜他们楞是看不懂。而且也暴露了常识的不足。什么叫一流的制作?你们所谓的一流制作只是特效好,视觉奇观突出罢了。但一流的制作并不等于大制作好吗!很多艺术片的制作也是相当一流的,但不见得砸了多少钱。另,大制作并不等价于好电影。
四:你智商底,看不懂,没资格评价。(这种回复最多)
关于智商这个事儿,我得老实承认,我智商一直一般。没资格评价电影的人应该是那些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任何一个自己个掏了钱看了的,人家爽或者不爽,都有资格说观后感,不论专业与否。
有些人说我不会写影评,可能我真的不会,我主页里就这一篇影评。但我也觉得可能是你们看剧情解析类的影评看多了,所以我这种的你吃不消。我影评写得一般,但是自信比那些拉剧情的所谓影评上档次。把故事复述一遍那叫影评?出来带节奏的那叫影评?这部电影下的剧情解析类影评发完了豆瓣发知乎,发完了知乎上B站,生怕别人抢了先机,到处刷存在感。带完节奏留下个公众号拍屁股走人,娴熟!这些人的电脑文档里,我估计除了《信条》这部电影的相关材料之外,还有某某女星深夜卖醉的材料等着蹭热度呢。
其实,我也看了那些所谓解析类文章和视频,看完之后我就在纳闷一件事: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完全没必要啊,看懂了,也是个烂片啊。
五:你看过诺兰其它电影吗?研究过他吗?
我估计诺兰粉都觉得这话问得没水平,不值一驳。
六:各种骂我的。
我特别感谢这些人,让我在三四天之内获得了极大的成长,让我从一开始的不满,到愤怒,最后变成了不屑。你们让我看到了人可以脑残和无耻到什么程度。
慢慢地,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了这群人,终于释怀了,那就是他们看完我这篇影评后才知道自己只能听个响,看个热闹,自尊心受挫了。从《信条》里刚刚获得的自信在这里被击碎,所以才跑去留言和私信侮辱别人,所谓无能狂怒,这些人才是。你们让那些真正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脸上无光。
七:真诚的回复
那些真正喜欢这部电影、并认真回复给我讲《信条》的故事的人,虽然我们对电影的认知各有千秋,但你们的涵养品质,是远胜于我的。
谢谢所有支持并回复的人,每一个都看了,不能一一回复。有幸相遇,非常荣幸。
更新:
我认为关于一部电影延申出来的一切讨论都可能是有意义的。电影的讨论如果仅仅局限在某部电影本身,那么它对于当下、行业、创作而言都没了建设性。不论是好的电影还是坏的电影,其所延申出的话题都是在不断拓宽大众的思维,也关乎到对电影的评价。
看了一些回复和讨论,我想就这些话题说一点点心得。
一:“信条”有物理学家做顾问,理论基础是有保障的。
我非常认同涉及到专业知识、特殊题材的电影能有相关专业人士来做顾问,这是我们国内一些电影所缺乏的,我更希望某些专业类人才能够跻身电影事业,可以丰富题材和类型。但是,专业人士做顾问,不意味着专业人士能参与创作。懂物理不一定懂电影,我相信诺兰比物理学家懂电影,这毫无疑问。刘和平老实的历史研究水平很高,又是剧作家,所以写出来的历史题材不露馅,又有精气神,但是历史学家未必能把历史题材剧给写好。我们的职场剧里没真正的职场,是因为写职场剧的编剧一来没上过班,二来也不想去了解职场生活,所以写什么戏都像在写校园。
二:电影不一定必须讲故事,也可以是形式。
这个当然是对的,不过是偏激的正确。剧本的结构就是电影的形式,形式的呈现也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只要你是一部电影,只要它在讲述和人有关的事儿,那么故事性就不可避免,只有强弱的区别,而不可能完全不讲故事,这样的电影不存在。既然只要有叙事,那么形式就不是单纯的。“信条”也不是一部力图用形式取胜的电影,它本质上还是个类型片,是走的标准的谍战加科幻的路子,所以剧作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在电影形式上它并非多有突破性。只是电影的视觉外观上比较炸裂。
我认为“信条”里场景的关联性是极低的,不仅是把人物当成了验证一个物理学畅想的道具,场景也沦为了这样的道具。它在剧作上是反着来的,一般而言,应该是情节推动情景的发生和场景的转换,但是在“信条”里,你会发现场景是为了服务于某个情节的发生而刻意设计的,给人的观感是这个情节发生在任何地方都说得通,这样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太过了。诺兰似乎急于把信息释放出来,但又不想让信息的释放没有看点,所以用场景来呈现近乎无聊的对话,制造不可理喻的打斗。毕竟诺兰的这部片子不是一个以形式取胜的片子,仍然想兼顾故事性,那么在场景的接续上得稍微克制一下。一个大妈上街去买菜,那么接下来的场景就是菜市场或者菜店,在菜店里碰到熟人。一些烂片的叙述是这样的:一个大妈去买菜,却是去了gucci店买了菜,然后碰到了熟人,然而,诺兰的思路本质上是:诺兰为了让大妈碰到熟人,所以让她去gucci店买菜,这才是他的逻辑。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聊个天还非得跑帆船上驰骋。回复的网友说了,有钱人在帆船上聊天怎么了?这个当然没问题,但是那一场戏的信息重点是聊天而不是帆船驰骋。我们的观众被视觉吸引了,觉得水上风车真好看,然后在这场戏里强硬拔高戏剧冲突,女一把反一弄下水。这个给人的感觉是反一专门找死去了。所以诺兰的逻辑是为了体现女一想杀死反一,所以反一主动带女一和男主去水上玩帆船,为了去水上,前一天反一对男一说我们明天找个机会聊天。非常生硬的凑了一场戏。这样生硬的戏在信条里不少。但是因为电影转场快,似乎每一场都留下了信息,我们忽略了它叙事上的合理性。那些声称看懂了的,只是在这些生硬的戏份里提取到了理解这部电影的信息,而全然不顾戏本身的质量。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穿透高概念的文本,这部片子是个烂片。那些说逻辑的,你真的懂逻辑吗?
最后一次更新:
先看罗伯特麦基的著作《故事》的一段:
“如果银幕剧作家未能以其纯粹的戏剧化场景打动我们,他就不能像小说家利用作者的声音或像戏剧作家利用独白一样,隐身在自己的言语背后。他不能利用解释性或情感性的语言来粉饰逻辑的裂缝、动机的模糊或情绪的无端,并简单地告诉我们该想什么或该如何感觉。”
这段就是对片中台词“不要去理解,去感受”的最佳回应。
我们继续看《故事》里的另一段: “天才作家写不出好作品大抵有两个原因:要么是被一个他们觉得非证明不可的观念蒙住了双眼,要么是被一种他们必须表达的情感所驱策。而天才作家写出好作品一般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被一种要打动观众的欲望所感动。”
诺兰就是被一个自己非得要证明的观念蒙蔽了双眼。他被一个自己非得想要向世人展示和解释的思维游戏绑缚了手脚,最后什么都没表达,只剩下了可怜的花样。
我们继续看《故事》的另一段: “然而,切忌将猎奇误以为独创。为不同而不同,就像趋从商业法则,难免流于空洞。通过经年累月的搜集整理、广征博采和冥思苦想,终于建立起一个故事素材的宝库,没有一个严肃的作家会将自己的视觉印象囿于某一公式的藩篱,或使之沦为标新立异的下品。“范本”公式可能会窒息故事的声音,而“艺术片”的奇诡又会导致表达的口吃。就像小孩摔碎东西取乐或无理取闹以博取大人关注一样,太多的电影制作者不惜采用婴幼儿的伎俩在银幕上大叫:“瞧瞧我的本事!”而成熟的艺术家绝不会故意引人注意,明智的艺术家也绝不会纯粹为了打破常规而行事。”
看完《信条》后,我就仿佛听到诺兰在我的耳边大喊“瞧瞧我的本事!”
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三年前就读过了,摘抄的这几段还算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这是一本很好的解读剧作原理与本质的书,相信很多人读过。即便没读过,但凡有足够的阅片经验,以上摘抄也能让你心领神会。
可能诺粉会说,罗伯特麦基也不过一家之言,未必是对的。当然了,不论什么样的大师说话也都不过一家之言。但是当你要对线他们的时候,你得拿得出另一家之言。当你看的不够,储备匮乏的时候任何毫不新鲜的艺术品都能让你惊讶,你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这个时候的你狭隘而不自知,还能在低幼的知识境界里自圆其说,因为你没听过对立的观点,同时你的储备也不支持你接受对立的观点。当有人对你所热衷的东西和糟糕的审美提出质疑时,你除了跳脚谩骂别无选择,因为你的储备不支持你做出有品质的输出,除了骂你一无所有。
从《记忆碎片》用正序和倒叙两种手法讲故事,到《盗梦空间》梦境中时间变慢,到《星际穿越》中引力使时间变慢,再到《敦刻尔克》的三段时空,“时间”是诺兰的电影里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信条》的主题仍然是时间,不过这次不再是时间变慢,而是时间倒流。
尤其是正向人物、逆向人物同时出现在同一个镜头,让人瞠目结舌。
《信条》目前豆瓣评分8.0,这个分数对于其它导演来说是成功,但对于普遍8.5分甚至9分的诺兰来说是失利。
这篇文章主要是解读电影里剧情和细节,帮助大家理解这部电影,至于电影的好坏就交给你们自己判断了。
只要有一个人看完这篇文章后决定多打1星,那这篇文章就没有白写。
剧
透
分
割
线
某月14号,身为CIA探员的男主角接到一宗任务,去基辅歌剧院拿到钚241。
(当然,看到后面我们会知道其实它不是钚241,而是逆转熵的算法的一部分。)
除了男主角之外,还有两方势力想得到算法,分别是俄罗斯寡头萨塔尔的手下,以及乌克兰特警。
男主角成功拿到算法,开始拆除歌剧院的炸弹。
他的第一个任务是拆弹,最后一个任务也是拆弹。
男主角伪装成了乌克兰特警,结果被乌克兰特警识破了。
就在乌克兰特警即将杀死他的时候,有个人用逆向子弹杀了特警,救了男主角。
这个人的背包上有一个红色挂件,其实他就是尼尔。
男主角撤离时遭到队友背叛,面对刑事逼供他选择了服下毒药。
服下毒药的男主角却活了下来。
原来,这不是毒药,而是让人假死的药。
上司说,这是信条组织对他的考验,考验他会不会为了保密而服药自杀。
(看到后面我们会发现什么考验、测试都是幌子,其实男主角就是信条组织的创始人。)
男主角通过了考验,成为信条组织的成员。
外界都以为他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服药自杀了,以为他已经死了,所以他没有名字,没有身份,什么都没有,是一个不存在的人。
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提到他的名字,演员表上也写的是他叫The Protagonist,即主角。
男主角刚加入信条组织就奉命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不是核战争,而是来自未来的攻击。
劳拉博士给男主角展示了大量逆向物品。
所谓逆向物品,就是一切动作全部倒转的物品。
比如正向子弹是从手枪发射出去,而逆向子弹则是从枪靶上退回到手枪中。
正向子弹是从手上掉到桌子上,逆向子弹是从桌子上“飞”到手上。
劳拉博士说,这是一场战争的残片。
这场战争指的不是发生在斯塔克12号的战争,而是发生在未来的大型战争,所以留下了大量战争残片,以至于能堆满整个房间。
《信条》的成本高达2亿美元,经费绝对不是问题。
但诺兰还是选择了留白,没有拍摄未来战争,而是让我们自己想象未来战争的惨烈。
男主角分析逆向子弹的材料,顺藤摸瓜找到了印度军火商普利亚。
与此同时,信条组织给男主角分配了一个助手尼尔。
(安排尼尔做男主角的助手的人其实就是未来的男主角。)
尼尔第一次和男主角见面就知道他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喝酒,给他点了可乐。
男主角说他宁愿喝苏打水,尼尔说:鬼才信。
对男主角来说,他是刚刚认识尼尔。
但对尼尔来说,他已经认识男主角几十年了。
在未来的某一天,男主角会招募尼尔,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情况会反过来,对尼尔来说是刚刚认识男主角,但对男主角来说他已经认识尼尔几十年了。
男主角和尼尔见到了普利亚。
原来普利亚也是信条组织的成员,普利亚叫男主角去找萨塔尔。
其实叫普利亚做这件事的人正是未来的男主角,所以是未来的男主角叫普利亚叫现在的男主角去找萨塔尔。
但是普利亚只知道是信条组织的高层叫她这么做的,却不知道这个高层就是未来的男主角。
普利亚以为她在利用男主角,殊不知是未来的男主角在利用她。
男主角决定从萨塔尔的妻子凯瑟琳入手,而萨塔尔的手中有凯瑟琳的把柄,也就是一幅画。
随后,男主角和尼尔去自由港仓库偷这幅画。
值得一提的是飞机撞自由港仓库是实拍的,诺兰真的买了一艘飞机,然后让它撞仓库。
这一期间,他们遭到两个黑衣人的袭击。
一个黑衣人和男主角打了起来。
这个黑衣人打架是倒着打架。
就在男主角要杀了黑衣人的时候,尼尔制止了他,叫他留个活口。
黑衣人逃跑是完全不符合物理规律,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滑了出去。
男主角问另一个黑衣人的下落,尼尔谎称他把他解决了。
事后男主角再次找到普利亚。
普利亚一听就知道这两个黑衣人其实是同一个人。
普利亚还告诉男主角,钚241(其实是算法)现在在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手中,他可以靠钚241接近萨塔尔。
通过这番谈话,男主角发现普利亚什么都知道,却不告诉他。
男主角由此得知普利亚并不是全心全意帮他,而是别有用心。
男主角此时还是一个菜鸟,但并不是傻子。他一边按照普利亚的话行动,一边也在提防普利亚,但是没有表现出来。
男主角见到了萨塔尔,萨塔尔却想杀了他,男主角一句“你喜欢听歌剧吗”化解了危机。
次日,男主角说他可以帮萨塔尔抢钚241(其实是算法)。
晚上,萨塔尔的下属偷他的黄金被他抓住了。
黄金自动就从箱子里“飞”到了萨塔尔的手里,说明这是逆向的黄金。
再结合萨塔尔对男主角说的他小时候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萨塔尔叫下属把逆向黄金埋在指定地点,被年轻的自己挖到。
这就是普利亚说的“逆向时间胶囊”,未来埋进去的东西会被过去的人挖到。
这就是为什么小时候的萨塔尔挖到了一箱黄金,上面还有一张写着他的名字的纸,纸上还写着详细的攻略,告诉年轻的萨塔尔如何利用这箱黄金作为启动资金发家致富。
小萨塔尔挖到黄金不是巧合,是老萨塔尔知道小萨塔尔会去哪里挖东西,就把逆向黄金埋在那个地方。
男主角刚从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手中抢到了算法就被萨塔尔找到了。
萨塔尔抢算法这一段可能是整部电影最复杂的一段,相对来说最后的斯塔克12号大战都比较容易理解。
萨塔尔的车是倒着开的,他戴着氧气面罩,而凯瑟琳没有戴氧气面罩,这说明萨塔尔是逆向的,而凯瑟琳是正向的。
萨塔尔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后面艾弗斯说的“时间钳形行动”。
现在有两个萨塔尔,一个是正向萨塔尔,一个是逆向萨塔尔,他们要通过时间钳形行动抢走男主角手中的算法。
此时男主角能听到逆向萨塔尔说的话,声音是从箱子里传出来的,而且是倒着说话。
男主角看见后视镜是破碎的,结果逆向萨塔尔的车撞了后视镜一下后,后视镜却变得完好无损了。
逆向萨塔尔用凯瑟琳要挟男主角,叫男主角把算法扔过来。
我们看见男主角把箱子扔给了逆向萨塔尔,但没看见他还有一个动作,他是把空箱子扔给了逆向萨塔尔,然后把算法扔进了银色汽车。
这个过程被逆向萨塔尔看见了,他通过无线电告诉正向萨塔尔,算法在银色汽车里。
此时正向萨塔尔在红色房间旁边的密室里,他没有出去,而是叫下属拿走了算法。
男主角被萨塔尔的下属抓进了红色房间。
他看见对面的蓝色房间里,逆向萨塔尔逼问他算法的下落。
蓝色房间里的空气是逆向的,所以逆向萨塔尔不需要戴氧气面罩,正向凯瑟琳却需要戴氧气面罩。
男主角骗他说算法在宝马车里,其实此时两个萨塔尔都已经知道了算法的下落,并且已经拿到了算法。
这时,正向萨塔尔走出密室,出现在了红色房间,打了男主角一顿,因为他知道男主角在撒谎。
尼尔叫的增援来了,两个萨塔尔同时走进旋转门,然后凭空消失了。
男主角问:他去哪儿了?
艾弗斯说:他去了过去。
这种现象之前也发生过,男主角在自由港仓库的时候看见旋转门里突然出现了两个黑衣人。
这两件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
一个人从正时间进入逆时间,人们会看见两个他凭空消失了。
一个人从逆时间进入正时间,人们会看见两个他凭空出现了。
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我们等会儿再分析。
凯瑟琳中了逆向子弹,逆向子弹对正向人的伤害很大,她在正时间活不久,男主角提出带着她一起去逆时间。
男主角走进旋转门,进入逆时间。
他需要戴上特制的氧气面罩,因为正向的氧气无法进入逆转的肺。
此时,时光开始倒流。
鸟是倒着飞的,车是倒着开的,人也是倒着走的。
对男主角来说一切都是倒着的,对其它人来说男主角的一切行为也是倒着的。
比如男主角吃饭的时候,在其它人看来他不是把饭吃进去,而是把饭吐出来;
再比如他拉屎的时候……
男主角进入逆时间后,看见路边停着一辆银色汽车。
其实算法就在这辆汽车里,但男主角此时还没意识到。
男主角看见路边的空箱子,他把窃听器和追踪器放进了箱子里。
过了一会儿,箱子“飞”到了逆向的萨塔尔的车里,于是男主角就能知道逆向萨塔尔说的话,以及他的位置,从而可以追踪萨塔尔。
后来逆向萨塔尔又将箱子“扔”给了正向男主角,这就是为什么正向男主角能听到逆向萨塔尔说的话。
与此同时,算法从逆向男主角的车里“飞”到了正向男主角的手上。
男主角这才意识到之前他看到的银色汽车就是自己开的这辆,之前他把算法扔到银色汽车里,也是扔到了现在他开的这辆车里。
但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算法已经被萨塔尔拿走了。
逆向萨塔尔撞翻了逆向男主角,并且点燃了汽车。
汽车爆炸了,下一秒却结冰了,因为逆时间一切都是逆向的,热传导也是逆向的。
我们再从萨塔尔的视角回顾一下这件事。
正向萨塔尔家暴凯瑟琳后就一直躲在红色房间旁的密室里,等待逆向萨塔尔给他通风报信。
正向萨塔尔一直等到男主角被自己的手下抓起来才出现。
男主角在逆向萨塔尔的审讯下谎称算法在宝马车里,正向萨塔尔从密室走出来打了他一顿。
随后,正向萨塔尔进入旋转门,进入了逆时间,变成了逆向萨塔尔。
逆向萨塔尔开始审讯男主角,并且对凯瑟琳开了一枪。他的所有动作的顺序和男主角看到的都是相反的。
他走出蓝色房间后,在宝马车里找算法,却没找到。
他上车追正向男主角,看见正向男主角把空箱子扔给了他,然后把算法扔进了银色汽车里 ,于是他将这件事告诉了正向萨塔尔。
尽管男主角逆转了时空,也没有改变萨塔尔拿到了算法的事实。
这时,男主角才终于明白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就算逆转时间也不能改变。
诺兰的电影里多次提到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是不能改变的。
这就是“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
人可以回到过去,但是不能因此改变历史的进程。其基本含义为,我们的世界是已经被改变过的最终结局。
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在《信条》中频频出现,比如凯瑟琳看见有人跳海,最后得知那个人就是自己。
再比如男主角在自由港遇到的黑衣人,男主角看见有一辆银色汽车从翻倒在地变为了正常行驶,男主角最后看见有个人替他挡了一枪……
《星际穿越》也是类似的设定,男主角觉得有个人在帮他,后来才知道当初帮他的人就是他自己。
诺兰多次强调过去不可改变,就是为了表达: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逆向男主角回到了自由港仓库,这才发现当时他遇到的黑衣人就是自己。
这时他才明白,从对方的视角看,他是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前提下滑了出去。
但从他的视角看,他是被飞机的发动机吹了进去。
逆向男主角进入旋转门来到了正时间,尼尔扒下了他的面罩,发现他就是男主角,所以尼尔在男主角要打死黑衣人的时候阻止了他。
男主角再次见到了普利亚。
普利亚告诉男主角,未来有个女科学家发明了逆转熵的算法。
她就像奥本海默一样,一发明算法就后悔了,因为这个算法会让世界毁灭。
她只好将这个算法分成了9个部分送到过去,然后自杀了。
未来人仍然不肯罢休,他们用逆向时间胶囊和萨塔尔联系,指引萨塔尔去找这个算法的9个部分。
萨塔尔之前已经找到8个部分,如今第9个部分也找到了,正是男主角帮他从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手中抢到的。
男主角一直觉得这个行动中有内鬼,他曾以为内鬼是尼尔,现在他终于知道内鬼是普利亚,她表面上是信条组织的成员,实际上是萨塔尔的人,她的目的就是让男主角帮萨塔尔抢到算法,而她的阴谋也得逞了。
男主角说他是这个行动的主角,普利亚对此却嗤之以鼻,说他只是一个龙套。
男主角还得知还得知萨塔尔将算法的开关和他的手环相连,一旦他的心脏停止跳动,算法就会启动,从而毁灭世界。
萨塔尔想要自杀,并且让全世界给他陪葬,而时间地点就是他和凯瑟琳在越南度假的时候。
那天是14号,基辅歌剧院爆炸、斯塔克12号爆炸、越南度假都是这一天。
他们兵分两路,男主角、尼尔去抢夺萨塔尔放在斯塔克12号的算法,凯瑟琳去越南拖住萨塔尔,阻止他自杀。
男主角、艾弗斯在逆时间呆了一段时间后,等到14号那天再次进入旋转门来到了正时间。
尼尔同样是在逆时间里一直呆到14号,但是没有进入旋转门。
凯瑟琳则是一直回到13号,再进入旋转门。
男主角、艾弗斯、凯瑟琳已经变成了正向的,所以都不需要戴氧气面罩,而尼尔仍然需要戴氧气面罩。
越南度假的时候,正向萨塔尔和正向凯瑟琳吵了一架,然后都离开了游轮,其中萨塔尔去指挥下属去基辅歌剧院抢算法了,凯瑟琳则是去陪儿子了。
从未来来的逆向萨塔尔、从未来来的逆向凯瑟琳回到了游轮,他们都假装成刚刚离开游轮的正向萨塔尔和正向凯瑟琳。
只不过凯瑟琳知道她面前的萨塔尔是逆向萨塔尔,而萨塔尔却不知道面前的凯瑟琳是逆向凯瑟琳,他以为面前的凯瑟琳是正向凯瑟琳,因为未来的凯瑟琳已经被他用逆向子弹杀了,没法从未来来到现在了。
逆向凯瑟琳给逆向萨塔尔展示了她的枪伤,逆向萨塔尔瞬间就明白她不是正向凯瑟琳,而是逆向的凯瑟琳。
但他知道得太晚了,逆向凯瑟琳杀了他,处理了尸体。
逆向凯瑟琳跳进了海里,恰好被正向凯瑟琳看到。
逆向凯瑟琳杀了逆向萨塔尔,但是世界并没有毁灭,因为男主角这边抢夺算法的计划成功了。
他们计划分成正向部队(红队)、逆向部队(蓝队)两个小队用时间钳形行动抢夺算法,因为萨塔尔也有正向部队和逆向部队。
红队和蓝队同时进行,时间都是10分钟。
片名Tenet就是两个顺序相反的Ten。
红队和蓝队的时间是完全相反的,红队开始行动的时候,蓝队已经结束了行动;而蓝队开始行动的时候,红队已经结束了行动。
所以红队下飞机的时候,看见蓝队倒着从集装箱里走出来;
蓝队正着从集装箱走出来的时候,看见红队倒着下了飞机。
男主角和艾弗斯进入了基地,却发现门被锁住了。
男主角还看到地上有一个蓝队队员的尸体。
他想翻蓝队队员的包里有没有手榴弹,却看见他的包上有一个红色挂件,从而得知他就是之前(其实就是今天)在基辅歌剧院救了他一命的人。
就在逆向萨塔尔叫下属杀了男主角的时候,死去的蓝队队员突然复活了,替男主角挡了一枪,并且撬开了锁,然后在男主角、艾弗斯进门后关上了门,倒着跑了出去。
男主角、艾弗斯杀了萨塔尔的下属,拿到了算法。
虽然拿到了算法,但是竖井上还有一个炸弹,会在第10分钟爆炸造成山崩,现在距爆炸只有10秒了。
眼看就要被山崩活埋的时候,天上掉下来一根绳子,将他们拉了出去,拉他们出去的正是尼尔。
原来,尼尔本来是蓝队队员,中途他改变计划了。
他进入基地里的旋转门,进入了正时间,扔下绳子,开车把男主角和艾弗斯救了出去。
他去往旋转门的时候我们还能看见一个倒着跑的人,这个也是他,就是即将去开车的他。
男主角被救出来后,看见尼尔背包上的红色挂件,他终于明白,救了他多次的人正是尼尔。
在歌剧院救了他一次,在自由港阻止他杀了另一个他,刚才又将他拉出了基地。
不仅如此,等会儿他还要再次进入旋转门。
这一次他进入旋转门的时候,看不到窗户另一边的自己走进旋转门,因为他这次必死无疑。
但他还是进入了旋转门,帮男主角、艾弗斯撬开了基地的门,并且帮男主角挡一枪,然后壮烈牺牲。
男主角问尼尔时谁招募的他,尼尔说招募他的人就是未来的男主角。
尼尔还告诉男主角,这整个行动就是一次大型的时间钳形行动,而未来的男主角就是这个行动的总指挥。
未来的男主角是这个大型时间钳形行动的红队成员,而尼尔是蓝队成员,他不是从10多天后回到10多天前那么简单,而是从几十年后回到几十年前。
现在尼尔还是一个小孩子,他要先长大成人,长大后被男主角招募,进入旋转门,然后回到基辅歌剧院爆炸那天见到男主角。
他独自在逆时间中生活几十年,然而才陪伴男主角短短几十天的时间就要为他挡子弹而牺牲。
而且结局早已注定,是不能改变的。
尼尔是从未来来的,所以对他来说他已经认识男主角很久了,但对男主角来说他才刚认识尼尔。
对尼尔来说他们的友情已经走到了终点,但对男主角来说这是他们的友情的起点。
这样的剧情让人联想到《终结者2》。
约翰·康纳遭到来自未来的T-1000的追杀,同样来自未来的T-800救了他。
而派T-800来救约翰·康纳的人,正是未来的约翰·康纳,而且电影最后T-800也牺牲了。
只不过《终结者2》是一开始就揭晓了T-800是未来的约翰·康纳派来的,《信条》则是最后才揭晓。
《终结者1》、《终结者3》、《终结者4》、《终结者6》也是类似的剧情。
电影最后,凯瑟琳看见一辆汽车在监视她,就把时间地点发了出去。
未来的男主角收到了时间地点,他回到过去在普利亚杀死凯瑟琳之前反杀了她。
他还说,他才是主角,其它人都是龙套。
男主角和尼尔的友情开始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友情结束的地方,他们的友情结束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友情开始的地方。
整部电影也是如此,一开始时间是正流的,从男主角被萨塔尔审讯时开始逆流,时间回到自由港那天,再回到电影开始的那一天。
整部电影就像片名Tenet一样是一个回文结构。
网上有个段子,说罗伯特·帕丁森收到通知去拍《信条》前传,约翰·大卫·华盛顿收到通知去拍《信条》续集,结果他们发现他们拍的是同一部电影。
最后再说一下电影里的几个细节。
1.萨特方碑。
人们在庞贝古城遗迹挖掘出一个石碑,上面写的是:
SATOR
AREPO
TENET
OPERA
ROTAS
这是一个回文石碑,不管你从哪个方向看它都是同样的5个单词。
而且这5个单词全都出现在了电影里。
SATOR就是萨塔尔,AREPO是凯瑟琳认识的画家的名字,TENET是信条组织,OPERA是歌剧,ROTAS是自由港仓库公司的名字。
2.尼尔可能就是凯瑟琳的儿子麦克斯。
片名Tenet出自庞贝古城遗迹的萨特方碑,而电影麦克斯曾去庞贝旅游。
尼尔和男主角第一次见面就问他:你会挟持女人和小孩做人质吗?
“女人和小孩”指的就是凯瑟琳和麦克斯。
当男主角提出要和凯瑟琳一起进入逆时间的时候,尼尔很爽快地同意了。
凯瑟琳不记得她和萨塔尔度假的具体日期,尼尔却清晰地记得是14号,连男主角都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的?
男主角救了凯瑟琳和麦克斯,麦克斯长大后又报答男主角,这也很符合电影中“因果循环”的议题。
在和男主角一起执行任务的时候,尼尔亲眼看见男主角多次拯救凯瑟琳,把凯瑟琳视为最重要的人,所以最后尼尔愿意牺牲自己拯救男主角。
至于尼尔到底是不是麦克斯,就像《盗梦空间》的陀螺一样是个开放式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3.电影中时间逆流的原理。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中熵只会增加,或者保持不变。
麦克斯韦假想过一种能和熵增相抗衡的能量控制机制——可以逆转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麦克斯韦妖。
《信条》中,未来人就发明了这种能量控制机制——旋转门。
从红色房间进入旋转门,人或物体变成了逆向的,在他看来整个世界都是逆向的,连时间也是逆向的。
从蓝色房间进入旋转门,世界恢复正常。
4.为什么男主角在自由港看见两个他同时出现,在审讯室同时看见两个萨塔尔同时消失?
约翰·惠勒提出了单电子宇宙理论,电影中尼尔也曾对男主角提到过该理论,而且蓝队的队长也叫惠勒。
所有的电子和反电子是唯一一个电子在时间中前行并回溯的结果。
截取整个宇宙时间线的任一时刻,这个电子会因为自身时间线在宇宙时间线中循环而被截取很多次,并且全都是这个电子。
既然有反粒子,就有“反人”,所以电影中可以同时出现两个甚至多个同一个人。
下面这张图,你可以将这条曲线看做一个电子,也可以看做一个人,其中竖轴代表时间。
假设这是一个人,他叫甲,他一开始在正时间,当时间为3的时候,他进入旋转门,进入了逆时间。
假如这个时候乙在旋转门外面,就会发现两个甲凭空消失了。
那么甲去哪儿了呢?答案是他去了过去。
这就是男主角在审讯室看见两个萨塔尔凭空消失的原因。
当甲在逆时间中前行,来到了时间为1的时候,他再次进入旋转门,进入正时间。
假如这个时候乙在旋转门外面,就会发现两个甲凭空出现了。
这就是男主角在自由港仓库看见两个他凭空出现的原因。
一个人从正时间进入逆时间,人们会看见两个他凭空消失了。
一个人从逆时间进入正时间,人们会看见两个他凭空出现了。
在时间为1和2之间的时候,这个世界同时存在2个甲。
在时间为2和3之间的时候,这个世界同时存在3个甲。
假如甲不停地走进旋转门,不停地进入正时间和逆时间,那么同一时间我们可以看见无数个甲,这就是惠勒所说的全世界的电子和反电子其实都是同一个电子。
《信条》确实太复杂了,比诺兰以往任何一部电影都更复杂。
如果你坚持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这部电影的确不止8.0分。
有时候一部电影的价值并不会一上映就被人们发现,很可能要很多年后人们才会发现它的价值。
就像《银翼杀手》,刚上映的时候人们都觉得它是烂片,几十年后才发现它是神作。
《信条》刚上映的时候, 人们纷纷说, 诺兰失手了。
也许未来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 这部电影被低估了。
也许《信条》的评分会像电影中的剧情那样,现在从8.5降到了8.0,过段时间可能还要降到7.5,但未来有一天它会从7.5重新升到8.0,从8.0升到8.5,再从8.5升到……
最近的院线前有《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重映,后有即将上映的《信条》,简直就是诺兰粉提前过年。
我们作为粉丝捧杀出来的“诺学家”,早在年12月份的时候,也就是《信条》第一支预告片发布之后,在几乎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就做过一期预告片解析视频。
今年5月份放出的新预告片之后,我们也通过仔细地观察,再结合网友们的帮助,成功捕捉到了《信条》的核心脑洞。
尽管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但当真正看过《信条》之后,仍然被电影里爆炸的信息量干懵了,而且这也是许多我们接触到的,都还对诺兰电影有些研究的,影评人群体第一次看完片子后的统一感受。
有点找回到了当年模拟考试的感觉,而且这次老师出得卷子有点超纲了,考点也非常密集。出了考场之后对答案的时候,也有个别觉得考的不错的,但是讨论之后发现,诶~好像有道大题没看着。
所以我们觉得在上映前介绍一下电影里的概念,有助于大家在看《信条》的时候,能腾出时间消化情节。内容虽然不涉及剧情,但也不能算是完全没有剧透。所以想要“裸考”的同学也可以先点个收藏,看过电影之后再来“对答案”。
好了,现在我们进入正题。
首先这回的《信条》并不像诺兰之前的电影里,比如《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那样,通过电影里的角色,去给观众做大量的讲解。
甚至用画图的方式,把每部电影的核心脑洞和科学理论掰碎了告诉观众。这恰恰也是以往诺兰电影被批评的地方,大量的台词对白给观众上课。这回诺兰算事有点放飞了,不多废话直接上剧情,全看观众自己的理解。
所以我们先从电影最核心的概念开始,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举个例来说,如果把冰块放进可乐里,只可能变成冰可乐。如果不做其他变化,是不可能出现冰块越来越冷,可乐越来越热的。这个定律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包括牛顿定律、电磁方程、相对论等等定理和基本方程都不一样。因为在其它的定理中,物体的状态都是可逆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观看一个球在光滑平面滚动的视频的话,其实我们分辨不出是正放还是倒放。但是如果有热量参与进来,它就一定是有方向的,过程不可逆的,所谓“时间之矢”就会出现,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时间前后的差别。
后来克劳修斯引入了一个参量,来度量热量的单向不可逆的过程,这个参量就是熵。
熵在孤立系统中只会保持不变或者增加,永远不会减少。在物理上熵也用来描述混乱的程度,也就是说事情总会朝着越来越混乱的方向发展。把你或者哈士奇关在房间里,房间只会越来越乱,只不过乱的速度不同。
宇宙作为整体来看,也是符合熵增加规律的。那会不会出现熵减少的反常现象呢,事出反常必有“妖”,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麦克斯韦妖”就出现了。
也就是预告片里,白板上的符号。而在电影《信条》里诺兰加入的第一条规则,就是类似“麦克斯韦妖”的技术在未来实现了。任何物体甚至是人,都可以进行熵减和熵增两种状态的切换。
伴随这熵减同时出现的就是时间反演,或者说是逆转时空,也就是预告片里呈现的“倒放”效果。
在时间反演成立的前提下,诺兰还在《信条》里加入了第二条规则“祖父悖论”。这个大家相对熟悉了,如果一个人回到过去,成功杀死自己的祖父。那么未来的自己就不会出生,也就不会发生刺杀祖父的事件,悖论就产生了。
关于“祖父悖论”有很多种理论进行解释,比如引入平行宇宙概念,其实被杀死的是另外一个宇宙的祖父,所以自己并不会消失,刺杀仍然成立。而在《信条》诺兰也提出了对“祖父悖论”进行解释,因为涉及重要剧情,等到公映之后在下一篇文章细聊。
只要接受了熵减的设定,就可以很顺利的享受电影缜密的故事线了,玩弄时间线也是诺兰导演的传统手艺。
《记忆碎片》里诺兰在时间线上改个刀,把回忆和现实穿插在一起。
《盗梦空间》是诺兰在时间线上抻个面,把梦中的时间一层一层的延长。
电影《信条》里,可以说就是诺兰带大家在时间线上调个头,注意哈是调头不是穿越。《信条》里根据熵减呈现出的视觉奇观和情节,以我的个人观影经历来讲,是闻所未闻的。借用国外网友制作的一张图,目前为止诺兰已经集齐了所有的宝石!
但是好像刚才介绍这些不是很“量子”,现在搞科幻没有量子力学是不够看的。所以再介绍一个理论,是约翰·惠勒提出的单电子宇宙理论。
惠勒观察所有的电子,发现它们的所有性质都是一样的。惠勒的假想基于一个概念,就是单个电子在时空中的“世界线”概念。如果看过我们《星际穿越》那期节目应该记得,库珀在五维空间传递信息就是通过一个叫“世界管”的东西,而世界管就是世界线的合集,这也是《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在书中介绍过的电影理论依据。
单电子世界线(乞丐版)
而电子在时空中的世界线轨迹,在惠勒的假想里是迂回的,是在过去和未来来回穿梭的,所以当我们在单个时间点测量观察的时候,才发现电子有这么多数量。而其中逆时间方向的,都是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也就是最近经常被提起的“反物质”。
不过关于反物质和物质相遇,会完全转化成能量,相同质量下的反物质,爆炸威力是核弹的多少倍之类的性质,看电影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毕竟《信条》的导演是诺兰,不是迈克尔·贝,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还是要强调的是,即便你不理解上面的这些科学概念,依然可以通过大银幕的呈现,去感受诺兰所创造的这个概念下的世界给你带来的视听上的冲击。
大概念没有障碍之后,再介绍三个背景知识。
1.莫斯科歌剧院胁持事件
事件发生于2002年10月23日,超过40名车臣共和国的绑匪闯入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了剧院内超过850名人质。经过几天的周旋,双方的谈判破裂之后。俄罗斯军警和特种部队,使用了非常具有争议的方式——向大厅释放麻醉气体,然后才进行突击营救。
虽然行动整体上成功,没有让绑匪引爆炸弹跟人质同归于尽。不过有超过100名人质,因为吸入过量麻醉气体不幸身亡,这也是麻醉气方案受争议的原因。
2.军事术语“钳形行动”
意思就是把已方军队分成两路,从两个方向对敌方进行进攻,形成类似钳子的形状。这种战术从冷兵器时代有已经有了,单从找到的演示动画来看。
钳形行动的优势,可以迫使敌方两面作战,形成局部以多打少,逐步积累己方的优势最终合围。这个军事概念也在电影中被诺兰进行了全新的创造和展现。
3.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启动于1942年,是美国研制核弹计划的一个代号。该计划的牵头人罗伯特·奥本海默,也被后世成为“原子弹之父”。
不过当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奥本海默却有了一种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感觉。尤其在“胖子”和“小男孩”爆炸之后,他开始深深的反思,之后一直致力于反对美国氢弹的研发,推动世界原子能和平。
除了刚才提到的三个跟《信条》关联的背景之外,再说三个需要仔细注意的细节,相信也是看懂《信条》的三把关键钥匙。
第一个就是预告片多次出现的红色和蓝色,其实可以简单理解成红色代表正常时空,蓝色代表逆向时空。只要看准颜色,就不会被电影的奇观,还有视角的转换搞晕。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毒面罩和氧气面罩的区别。防毒面罩类似猪鼻子,氧气面罩类似象鼻。分清楚两只区别,就不会被电影里貌似出现的Bug困扰了。
第三个重要的细节,就是电影里会多次出现的小挂件,它是理解电影情节和角色之间情感非常关键的道具。
说回到电影《信条》的标题Tenet,最早出现在庞贝古城遗址里的,萨特广场挖掘出来的回文石碑上。其中可以读取出5个单词,Sator Arepo Tenet Opera Rotas,这几个单词在电影里都可以找到,可以作为彩蛋观看的时候收集。
最后,如果要说看《信条》之前,最适合回顾诺兰哪部电影。我们觉得并不是《盗梦空间》,而是诺兰早期成名作《记忆碎片》。看的时候可以重点练习一下,对故事情节和影像细节的记忆能力。只要有足够的记忆力,即便片中的物理概念一窍不通,也不会让你看得云里雾里。
以上就是《信条》解析系列的第一期——非剧透映前篇。接下来我们还会在《信条》公映当天,第一时间发布包含剧透的解析。紧接着还会出一篇,讲讲我们看电影时候发现的彩蛋和脑洞,以及网上可能会有分歧的争议点。
希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上期我有提到过,主角初次见到尼尔,尼尔有问主角,“你会威胁妇女和小孩吗”,这句话其实我有更脑洞的“过度解读”。
或许,可不可以阿雷波也是信条组织的一份子,是未来主角安排阿雷波回到过去,接近凯特,让凯特和她的儿子受到威胁,从而让整个事情按照未来主角既定的方向发展。 所以在片尾未来主角,才执意要保护凯特和她儿子的安全,因为从始至终,凯特也是未来主角的棋子,但凯特和她的儿子,是无辜的受害者。
阿雷波为何能和凯特如此亲近,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未来主角能把熟知凯特的印象,分享给阿雷波,从而让凯特在某一段时间,和阿雷波互为蓝颜知己。 所以阿雷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未来主角的投射。
在那块庞贝石碑中,只有萨托和阿雷波是人名,在全片只有名字的阿雷波,怎么就这么重要到能在石碑五句单词中有名字呢? 一个是反派的名字,那另一个名字不应该就是主角吗? 还记得主角的在影片是没有名字的吗,或许那位接近凯特的阿雷波,只是用了主角的名字作为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在决战前,主角给凯特一台手机,有危险便留言,给后人。 主角通过留言,逆行回到凯特留言的时间,救下了凯特。 我认为后人不止出现在结尾,而是贯穿着全片,后人代表的是未来的信条组织。 主角在开头不久吞下自杀药丸,镜头直接切到了在船上醒来,中间的故事被省去。或许就是信条组织(后人)的出现,完成了对主角的解救,种牙,送到船上,等待苏醒。
在追车戏主角和尼尔遭遇枪战时,尼尔呼叫“救兵”,这里的救兵就是胡子男军官带领的信条士兵,他们在主角差点要被萨托毙掉时出现营救,也是算好的。 而在主角逆转重新回到飙车出车祸后,他还是直接醒来,尼尔告诉他,信条组织的人把他救下。
以上说的,我们都可以理解为后人是提前知道,并将主角营救,在歌剧院尼尔用逆转子弹救下主角,尼尔也等于是后人。 用尼尔结尾的话说,就是全部事件,都是未来主角安排的时间钳形战术,后人其实已经默默直接或间接渗透在这条闭环时间线上。
我不少看过《信条》的朋友,总结一个词是“DUCK不必”。 《信条》刻意编织的复杂叙事线,过于解释性的对白但结果还是让观众脑子一团浆糊,最致命可能是角色在表面上沦为工具人,难以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力量。 这些说的都对,但也并不能作为《信条》是一部失败作品的标签。
到底看一部电影,是为了能看懂,还是看它如何用更革命性的做法去诠释故事,很显然《信条》没法做到传统电影给你的感觉,有多少人能说看一遍就能舒服的。 看《信条》时我更多思考的是诺兰的为什么,如果《信条》的故事用传统的手法拍出来,是否比现在我们看到的更成功,还是更无趣。 《信条》应该是诺兰目前作品中最诺兰的电影,非常具有个人作者向,所以自然喜欢的人会加倍喜欢,不爱的人中途犯困。 《信条》不会成为诺兰最好的电影已成事实,但它也并不至于是一部让人失望的电影,起码对于我来说不是。
诺兰希望把自己的学问和对电影的革新,都放置在《信条》里,从中我也能体会到诺兰对解构电影本身更大的野心。 推动角色与观众的催化共情作用,一直都不算是诺兰的强项,必须承认《星际穿越》算是诺兰做得最好的一次,而《信条》角色的情感力量,则被掩埋在过于负荷的各种逆转事件里。
但仔细回味的话,诺兰作品中的角色,都在有着人类辉煌的科学成就理论背后,付出着个人悲剧的代价。
《信条》中这些后人通过红转蓝,走在并不属于自己的逆行时间,回到过去,拯救世界,但最后这条蓝色的时间线,会埋没在历史正向的洪流中,信条组织(后人)也一样,被世人所遗忘。 未来的尼尔和过去的主角再遇见,尼尔救了主角2次,那些看不见保护则更多,未来尼尔就是过去主角的保护者。
而或许在主角的未来,主角成了尼尔的保护者。 在尼尔结尾有说到,对于他来说,曾经和主角相处的时光,那是一段美好友情的结束。尼尔用了结束这个字眼,如果尼尔这次逆行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死,为何会用友情结束这字眼,能解释的就是在尼尔逆行或出发前,未来主角已经去世。 但就像片尾主角不会告诉尼尔他会死,尼尔也不会告诉主角未来他也会死,只要任务能完成,他们这些无名的小人物牺牲就不算什么。 印度女也一样,她虽然对凯特没有任何恩怨,但她信奉信条的规矩,想要更安全锁死在演算机秘密,但却被主角阻止,主角亮出是信条创始人身份,印度女也恍然大悟自己并不是信条组织的最高领导人,这也意味着自己也得死,但印度女却毫无畏惧,在我看来,印度女也算是一种光荣的牺牲。
这就引到最后主角为何坚持要让凯特活下来,我个人的理解,凯特正是代表着铭记这些无名战士的局外人,就算全世界不知道,但凯特知道,凯特或许将来也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长大会继续歌颂这个传奇给后代,曾经有这样一群后人,他们逆行回来拯救过世界,虽然他们都没有名字。 片尾里凯特穿着蓝色调的衣服,她的儿子麦克斯穿着红色的衣服,也暗示了逆转门的红蓝色,象征了整部电影的开创时间钳形战术的信条组织。
看到这里如果大家认为角色的牺牲就是诺兰要表达的悲剧,其实还并不全面,《信条》更大的悲观哲学在于,信条组织的成员知道了宿命的存在。宿命论是一种极为悲观的理论,大到从宇宙诞生到毁灭,小到人的一生,都是注定好的。 影片中的时间概念被量化拆分,不管过去现在未来,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已经固定。
在宿命论的阴影下,其实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可怜的,就连片中只诠释坏到骨子里的萨托也是如此。 身患癌症的萨托,也只能用假画这样的事情逼着凯特和儿子不可以离开他,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看出萨托的孤独和脆弱。 在伦理道德甚至法律层面,凯特是在谋杀亲夫,片中的每个人都在被根本触及不到,甚至无从考证的未来人的威胁,相信了自己的宿命,在时间中变得扭曲和迫不得已。
诺兰在影片中用了大量的事件,让我们去感受那种不可阻挡的宿命悲剧,但,这就是诺兰想要表达的吗? 我们来看影片中那些对立的台词,“发生的已经发生”(代表宿命),“无知是我们的优势”(代表真实)。还有尼尔最后说的,“这是这个世界运作的信念(宿命),但不是(我们不作为)袖手旁观的借口”。之后主角问尼尔,你相信什么,尼尔回答“现实”。
透过角色们无畏的行动,我更能体会角色在即使清楚自己宿命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努力做到自己所坚持的信条和意义,相信他们所相信的,守护着他们愿意守护的,就算这一切已是命中注定。 就像尼尔最后说的,随便你怎么定义“宿命”,但我管它叫“现实”,活在当下,比什么都重要。
在《西部世界》中的接待员,一直追求的就是自由意志,摆脱自己早已被编写好的宿命程序,但更为重要的,或许是“现实感”。
自由意志是否真的存在,这是一道哲学概念命题,但真实活着的“现实”,是一种无法剥夺的体验。 如果我们的宇宙和世界,都是安排好的,我们的命运早已写成一本书,你愿意翻到最后一页看结局,还是保持着“无知的优势”,活好当下,体验现实呢?
Q:主角到底是在未来招募尼尔,还是逆转到过去招募尼尔?好问题。 我本来想把尼尔是不是凯特儿子最热门问题放在最前,但我必须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主角到底是逆回过去招募尼尔,还是在未来招募尼尔,很严谨去分析的话,诺兰没有给出100%的答案,两个说法在影片中都有自己的矛盾点。 因为有了尼尔是凯特儿子的热门讨论前提,所以让大家更愿意相信主角是在未来认识并招募尼尔,但尼尔到底是不是凯特儿子,其实也并不是标准答案,既然前提没有依据,结论自然不能成立。
我们先看逆行派的说法,逆行派认为主角逆行回到过去认识更年轻的尼尔,之后招募尼尔并成立信条组织,并和尼尔相处一段美好友谊时光,之后尼尔按照主角的指示,去到歌剧院救过去的主角,然后再去印度和过去主角见面。 逆行派说法的证据是结尾尼尔对主角说的那句话,尼尔说:你(主角)在过去有个未来,对于我来说是多年前,对于你来说是多年后。 这句话表明主角逆行回到过去招募尼尔,这样也省去尼尔逆行多年回到过去的路程。
但矛盾点在于,主角在第三次去找印度女时,印度女有和主角最后两句台词,有说到:“信条组织是在未来成立的,并不是在过去。”所以如果按照影片的台词逻辑,主角确实在未来成立了信条组织,然后自己再逆行多年回到过去,为的是招募尼尔,因此成立信条组织和招募尼尔,并不在同一个时间点。
未来派人认为主角在未来招募尼尔,成立信条组织,之后让尼尔逆回到歌剧院那天救过去主角。 未来派的依据当然是比较认可尼尔就是凯特儿子,然后认识尼尔和成立信条组织在同一时间也更有合理,尼尔能从信条组织中获得锻炼和和成长。 其实不管尼尔是属于过去还是未来,对于主角的视角来说,都是未来,而对于尼尔来说,都是过去。
这里就看大家更愿意相信哪一种了。 所以我在上一期视频说尼尔就是来自未来并不是太严谨,这里更正一下,影片结尾应该是主角在他的未来,认识并招募了尼尔,于是尼尔按照指示,去歌剧院救主角,之后展开影片中任务。
Q:尼尔是不是凯特的儿子?呃...这个问题...先说结论好了,理性告诉我,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但我内心希望是。 网上现在目前铺天盖地的各种例子,严格来说不是证据,只是推测。 比如罗伯特帕丁森为了尼尔这角色染成了黄色,凯特孩子有提到去庞贝城玩,凯特孩子Max名字有“最大”的含义,Neil则有nil零的的意思。
还有一个文字游戏maximilien最大化的单词中,max是麦克斯,尼尔neil则是单词最后字母倒过来写,正好印证max和neil。 我内心希望他们是母子的原因,是因为尼尔回到过去,就多了一个层感动机,就是拯救母亲和自己。 而且结尾主角为何要力保凯特,也是因为凯特不能死,不然对未来的尼尔成长增加变数。
当然,要想推翻这个设定也有很多例子,首先就是第一个问题中尼尔如果是在过去被招募,那肯定就不会是凯特儿子。 如果尼尔是未来被招募,那我们算个时间差,在年龄上很难核对得上来。 尼尔在影片中有提到自己获得过物理学硕士学位,影片中尼尔看起来像30-35岁,那他从未来逆回到歌剧院,就必须在未来15-17岁就开始逆,在这之前他必须拿到物理学硕士学位,而且要在逆行时间待上15-17年,尼尔的人生有一半时间在逆行,显然有些不合理。 当然你可以说尼尔正好在逆行时间学习物理学,可以,但你要拿到学位,不是考个试就直接拿到的吧,总得去学校读几年书吧。
所以更合理的话应该是主角在未来几年后,认识了年轻的尼尔,那时尼尔还在读着物理学,并和主角度过一段友谊时光,然后年轻尼尔逆行几年,回到歌剧院那天。 那这样算下来,尼尔在年龄上就不会是凯特儿子。 当然,我直接这么说好了,这就是诺兰又一次像《盗梦空间》结局一样玩的狡猾,刻意让尼尔身世引发讨论。 但就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条确凿的证据,能让我确定尼尔就是凯特的儿子,甚至有人问过饰演凯特的女主伊丽莎白,伊丽莎白直接就否认,并说我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可能要等到蓝光版出来后,再来一帧帧去找线索,或者诺兰直接站出来谈这个问题
Q:既然发生的已经发生,未来人肯定知道萨托失败,为何还要尝试?这里值得注意是部分未来人不相信祖父悖论,相信平时宇宙说法,所以才去尝试和萨托沟通。 举个栗子,我们现在有时光机能回到180年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可以阻止这场战争,然后就有部分人去和1840年的人取得联系,并指导那人如何阻止鸦片战争爆发,但最后结论就是,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
Q:到底什么是时间钳形战术?影片中的追车审问和结尾红蓝队进攻,都是典型的时间钳形战术,但诺兰玩得比较复杂,因为敌我双方都有正反时间的人。 片中胡子长官对主角有解释过单向的时间钳形战术,他说到:队友先顺着时间观察,然后退回(时间)展开攻势。 比如机场仓库那,主角还没学会时间钳形战术,但萨托已经用了,萨托就是等机场撞仓库的事情发生后,让手下逆行回到之前,把画转移,以确保威胁凯特的画不受损。
如果还不懂,你就想着你现在要追一个女孩子,但因为你笨,你每次和女孩子搭讪相处的时候,并不是很成功,于是你利用逆转门回到过去,用未来的信息和咨询,来追那女孩子。 从女孩子的视角来看,她就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有时候你(现在)有点笨,有时候你(未来)又那么懂她的心,久而久之女孩子觉得你很可爱很精分,就喜欢上你了(逃...)。 此外有一部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男主认识女主的方式,和时间钳形战术有点点类似。
Q:未来人是把逆转门送回过去?还是现代人根据未来人指引打造的?逆转门其实本身就是一个祖父悖论的典范。 如果大家看过德剧《暗黑》就知道我在说什么,《暗黑》里有一台时光机,时光机的制造者是钟表博士,但钟表博士制造时光机的详细工程图纸,是未来人穿越到过去,把图纸给钟表博士,从而让钟表博士制造出来的。
所以同理得证,到底是未来人先研制出逆转门,把制造图纸送回过去让我们制造出来,还是我们先制造出来,未来人才能有逆转门研制技术呢? 如果你知道逆转门是一个悖论,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因为没有答案。
Q:逆转人怎么吃喝拉撒?就...正常吃喝拉撒呀,只是逆转世界的人,看到你的一切动作都是倒退的,你小便时小便会退回膀胱,你拉粑粑时粑粑会冲回你身体。 但有可能的是吃喝拉撒都要在空气是逆转过的房间才舒服,就像影片中逆转角色在特质密封的氧气房可以自由活动和呼吸。 所以逆转人在逆行世界真的挺痛苦的,有可能逆转人在没经处理的空气中,你越用力尿就会尿不出,你用力拉粑粑时,越用力可能受到空气阻力越大,那种感觉很奇怪就对了。 就像影片中说的,当你在逆行世界奔跑时,感觉风是往后吹的。
Q:印度女真的是信条组织的人吗?她有和未来人联系过吗?这个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印度女是信条组织忠实成员,眼尖的网友甚至还在印度女第一次说话时,她的双手做的就是信条组织交叉的手势。 而且在追车审问后,救兵到场时,尼尔也解释这些军队是印度女的,我们的人。 所以印度女就是现在这个时间信条组织的指挥官。
至于她有没有和未来人接触,答案当然是有,但印度女也有自己的遗憾,她和主角第一次在家中见面时,就有说道:我们每个人都能和未来人联系,但未来人会响应吗? 我的理解是印度女虔诚信奉着未来的信条组织,但当印度女想知道信条组织真正老大是谁时,却没有得到回应,而是接到一条条未来下达给她的任务,她深信不疑并严格执行。 直到最后她被未来主角杀死,才知道信条组织创始人是主角,但她依然愿意赴死没有质疑。
Q:尼尔结尾到底是怎么逆行进去开锁的,门口不是被炸了吗,开了后他又怎么出去?这场戏影片所呈现的是主角进入洞穴,门口炸弹爆炸,主角和萨托通话对峙,之后逆转尼尔开门,逆退出洞穴。 但这里很多人认为,尼尔退出洞穴,当时洞穴已经爆炸封死他怎么出去,换句话说逆转尼尔怎么进来的。 没错这确实像是一个bug,但诺兰也没展示这一段,可以自行靠观众脑部修复这个bug。
我们以尼尔视角看的话,尼尔为了让自己进去,要先把封死洞穴打开,因为热战已经结束,尼尔可以慢慢想办法弄开洞穴门,比如尼尔自己炸开,或者胡子男军官帮他炸开。 之后尼尔开始逆转,然后去到洞穴口,看到正向自己或胡子男军官,在弄开洞口石头的逆行动作,逆转尼尔在能进去之前进到洞穴,然后就是等待。 等到主角暗中从洞顶逆行下来,萨托手下从井里逆升上来,然后三人扭打在一起,此时门是锁着的,逆转尼尔赶紧开锁,等门开后,逆转的主角和胡子男军官逆行出门,逆转尼尔关上门,把自己和萨托手下锁在里面。 这时逆转尼尔正好站起来,萨托手下开枪击中挡子弹的尼尔,尼尔牺牲,主角和胡子男军官继续逆回出洞口。 也就是说,尼尔永远死在了逆行时间,萨托手下一开始进入洞穴时,就发现有具尼尔尸体躺在那。
Q:结尾到底有几个尼尔?如果你认为尼尔就是凯特儿子的话,有6个。 一个是孩童时期的尼尔(1),一个是逆转回到歌剧院的尼尔(2),一个是歌剧院救主角的尼尔(3)。 在史托斯克12市,一个是刚开始蓝队的尼尔(4),一个是蓝转红开车按喇叭警告,然后在顶上救主角的尼尔(5),一个是牺牲在里面的逆转尼尔(6)。
我们首先要清楚这部《信条》在讲什么,一句话概括,就是阻止未来人类要灭绝掉现在人类的故事。 在未来几世纪后的人类生存环境,沸腾的海平面上升,食物短缺,人类处在灭绝边缘。这个设定让我想到了1995年的《未来水世界》。 《未来水世界》背景也是冰川融化,地球几乎全被海水覆盖。
不过,《信条》人类的未来科技,科学家利用改变“熵”的方向性,研究并制造出了逆转机器,也就是影片中看到的逆转门。 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词汇,简单来说(我知道不太正确但只能简单说)就是让物品从无序状态回到有序状态,影片中的子弹射出打入墙体是无序,回到弹夹变回子弹状态是有序。 这里不需要大家太理解,我们目前要清楚的是,未来人类利用熵增和熵减的原理,可以让某物体时空逆转。
比如我只要是进入逆转门,我的熵量就会颠倒,从而变成了一个逆转的人,从我的视角来看,我的时间感和意识依然是向前的,只是我所处的环境和时间在倒退。也就是说,我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回到过去。 那么影片中的逆转门是如何运行的呢,根据片中主角进入逆转门,除了外面的金属门会旋转,里面的大圆盘也是会旋转的,在金属门旋转封闭的过程中,人会进行一个熵变,然后从另一个门出来,从而实现了逆转。 逆转门这样的设计构造,还有红蓝颜色的选择,其实也是从物理中的CPT对称获得灵感。
CPT对称是物理定律中一种对称性质,有此性质的物理量在电荷(C,Charge),宇称(P,Parity)和时间(T,time)一起被反向变换(即正负变号)后不变。 同样CPT对称理论知识非常庞杂没法简单说,大家只要明白CPT对称,可以引申得到我们宇宙的一个“镜像”,而通常科学中观测量子时,还有知名的麦克斯韦妖理论,这些动画造型和颜色,就是影片中的逆转门的造型或红蓝颜色。
关于逆转门的红蓝,最明显是出现在塔林追车戏港口的逆转门,红蓝是诺兰为了让大家更好区分正反时间用的,包括带氧气罩,除了更符合逆转原理,很重要一个因素也是让观众更好区分正反时间里的角色在什么状态。 虽然影片没有明说,在强调一遍,影片没有明说。 但根据角色们使用逆转门,我们又能进一步了解逆转门的使用方法,如果你要从正时间逆转到反时间,那么你就要从红门进入,转到蓝门出来。当你要从反时间回到逆时间,你就要从蓝门进入,转回到红门出来。 在机场仓库戏那一段,逆转主角为了回到正常时间,就是先进入蓝线门,然后从红线门出来,变为正向时间。 港口逆转门,正向时间的主角也是从红门进入,从蓝门逆转出来。
在影片里,一共提到了4个逆转门,分别是在奥斯陆机场,主角第一次碰到逆转人那个。 塔林港口,主角在红蓝房间被审问那个。 特隆赫姆外海,信条蓝队逆转的地方。 还有史托斯克12市,也就是尼尔偷偷进行逆转的门。
影片中时空逆转的原理,和时间穿越本质的区别是,时间穿越是瞬间进行,而影片则是真实时间的逆转。 比如我想买彩票发财,彩票一周后开号码,于是我就记下刚开的头奖彩票号码,进入逆转门,然后带着氧气罩在整个逆向时间过一周,之后把彩票号码给一周前的自己,然后我再通过一周前的逆转门,转回正向时间,再过一周,就回到了正常的生活。 所以在这一周里,会出现3个我,分别为正常的我A,逆行送彩票号码的我B,还有送完彩票的我C。 所以C的我想要回到一周后继续正常生活,其实自己已经过了3周。
因此比如我想回到20年前告诉自己,记得有钱就拿来买房,付出的代价是很惨的,因为你这样折返就需要花掉40年,而且20年还是逆向时间。 那么该逆转门只能人进入造成时间逆转吗,并不是,只要是物质进入逆转门,从该物质的视角来看,世界就已经开始时间逆转了,只不过说人是有意识能感知时空在逆转。 影片中未来的时间胶囊,就是通过逆转门后,然后被埋起来,之后随着时间的逆行,被片中反派萨托挖了出来。
让我们回到未来故事线,在未来某一段时间,有一位女科学家,她研究出了一套演算法,这套演算法比逆转门厉害,演算法可以让整个世界直接熵变逆转,从而会导致世界湮灭。 看到这大家应该也分清了,逆转门和演算法,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虽然它们都有“熵”变的概念。 影片中似乎没有具体提到是先有逆转门,还是先有演算法,我个人理解,未来人先研发出了逆转门,之后还是那群科学家中的一位女科学家,在逆转门熵变研究基础上,研发出了可以直接逆转整个世界的演算法。
注意,这个时候还是演算法。 于是当演算法发明出来后,当权者就认为可以把这套演算法实体化制造出来,然后送回到过去,在过去某个时间点启动演算机,让过去的世界湮灭,从而使得环境不受污染,这样未来的人就不用受苦了。 因为未来人认为是过去的人类不爱惜地球,才让未来的人类遭受地狱般的生存环境,这里诺兰玩了一个环保议题的主张。 未来人要毁掉过去的世界,就涉及到了著名的祖父悖论,那就是如果你回到过去杀了你祖父,怎么还会有你,如果没有你,你又怎么杀掉你的祖父呢,这是一个悖论,所有没有答案。
但未来人类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平行宇宙假说,可以放手一搏,或许这样可以改变未来环境或创造新世界,再不行最多就一起死,也没差,反正未来人已经对活着不抱希望了。 于是说干就干,当权者要求女科学家他们把演算法实体化,制造出了演算机,也就是片中的由9个部件组成的...像骨肉相连的金属串。 只要9个部件连接在一起然后启动,就能让全世界逆转,从而导致世界时空正反对碰,世界湮灭不复存在。
关于这个设定,我在《信条》预告解析中,有解释过正物质和反物质接触的后果,比核弹还要猛,在这就不展开了。 于是在未来,当演算机制造出来之后,女科学家后悔了,并成了反抗者,因为她认为如果过去世界被湮灭,未来也会不复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何让过去的人类历史,来承担这项罪名。 在影片中,印度女就把未来的那位女科学家,比喻成当年原子弹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罗伯特.奥本海默,奥本海默也被誉为是“原子弹之父”。 当时原子弹研制出来并轰炸广岛与长崎时,奥本海默曾经感叹道:“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同样的在未来,那位女科学家也认为自己成为了死神,打开了毁灭全世界的潘多拉盒。
于是女科学家把演算机拆分成了9个部分,她认为最好藏匿这9个部件的办法,就是利用逆转门把演算机逆转后,分别藏到拥有核武的9个国家的核弹安全房,因为这些地方是受到最严密保护的。 这九个核武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以色列。 藏好9个演算机部件后,女科学家就自杀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女科学家后悔制造了演算机,那么她直接当场销毁不就好了吗,还费事去逆转然后送回过去,这不是给敌人制造机会吗? Well。。。其实这样的逻辑动机,有一部分原因,当然是为了剧情需要。 但如果仔细想的话,或许这也是女科学家最好的选择了,影片其实用了极少的篇幅讲述未来,基本都是靠少量台词,来让观众自行脑补。 所以我的脑补推理是,当时在未来女科学家研制出演算机后,演算机自然不会一直在女科学家手里,就像二战时期如果奥本海默研制出原子弹后悔,他也没权拆除原子弹。 说不定女科学家还被软禁之类的,逼她制造更多的实体化演算机,所以女科学家不想服从才自杀的,影片中印度女也有提到,女科学家之所以自杀,这样她就不会被迫再打造一台。
总之女科学家没法当场销毁演算机,所以女科学家能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演算机分成9部分送回过去。 当然这一切行动不是女科学家一人完成的,在未来,一定也会有站在女科学家立场的人或组织,协助女科学家把演算机9个部分秘密逆转到现今的9个核武国的核仓库。 那在未来站在女科学家那边的组织,很可能就是信条组织的迭代后人。
于是未来的当权者,为了找回演算机,他们开始回顾历史,想找一位过去的人和他们进行沟通,然后让那人找到演算机并重新组装,未来人发现了在上世纪冷战苏联政局动荡时期,是最好时段,用印度女的话说,苏联解体前那些年,是核武史上最不安全的时刻。 接着未来人就做了一个时间胶囊,放了一些金条和一封写给萨托的信,埋在了萨托出生的地方,史托斯克12市,让萨托成为帮助未来人找回演算机并激活的人。
当然,从未来人的角度,他们其实不用找萨托这个人,因为按照影片的定律,发生的事已经发生,所以当未来人发现需要找一个过去人联系时,一查历史就能查到萨托这个人和需要放置时间胶囊的地址。 而萨托也从那时候开始,和未来人进行了沟通,在几十年时间里,萨托找到了8个演算机部件,还差一个。 《信条》的激励事件,就是萨托为抢最后一个演算机部件钚241展开的,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第一场歌剧院的枪战戏。
整部电影的视角,其实也还算清晰,那就是观众和主角一起,经历了如何从一名普通特工,变身成信条组织的创始人的故事。 对了主角从头到尾没有名字,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诺兰这么做也呼应了结尾最后那段话,那句话大概是没人知道这个世界差点毁灭,大家生活如常。 主角没有名字,或许就是为了表达救世英雄的默默无闻。
我们先来看第一场歌剧院的戏,这里需要清楚歌剧院事件时间点,是和结尾越南游艇,还有史托斯克12市热战发生在同一天。 如果看过第一阶的小伙伴,应该还记得我说的影片第一场歌剧院的枪战戏,是没有开头的。 我们现在就来补完开头内容。
在歌剧院枪战之前,美国中情局CIA的一名卧底,正坐歌剧院包间,他已经拿到了演算机的一部分,具体美CIA知道信条组织多少秘密,影片没有做太多解释。 但从后面主角被救后,CIA小领导说主角通过测试,侧面说明CIA和信条组织是有协助和合作的。
整个歌剧院的枪战戏,我认为(推测)其实一共有四波人,外加一个神秘人,每个组织都各怀鬼胎,各自为营,但目的都是拿到演算机部件(除了神秘人)。 这四波人分别是恐怖分子,乌克兰的军队,主角和其他三名CIA特工,还有萨托的俄罗斯雇佣兵,也就是搭载主角的那两名司机,当然或许那些恐怖分子里,也有萨托的人。
一开始,恐怖分子袭击歌剧院,随即乌克兰军队赶到,在歌剧院外等候多时的主角和其他三名特工被唤醒。 这里我一直很好奇,主角他们为何是被唤醒的,难道是之前被打了麻药,还是他们在睡觉?或者是诺兰想致敬一下自己的《盗梦空间》? 这个问题我们先留着。
之后主角的司机根据乌克兰派过来的特种兵的队徽,给了他们预备好的一种,我这里查了一下,他们预备的四个乌克兰的徽标,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可能这也是不想引起纠纷吧,因为在影片中乌克兰军方挺坏的,无视表演厅观众的生命。
CIA主角他们参与行动的一共有四人,他们跟着乌克兰军队混进去,目的是解救CIA的卧底。 在这里诺兰玩了一个细节控,如果大家想要区分主角他们和军队,其实主角他们用的防毒气面罩,内圈是黄色的,而乌克兰军队的面罩内圈,是没有颜色的。
之后乌克兰军队释放了麻醉毒气,把剧院内的所有人麻醉,其实这场戏影射和讽刺了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分离主义者,闯入莫斯科的文化宫剧院,劫持了850名观众,当局当时也一样释放了麻醉气体,麻醉表演厅所有人,之后强行攻入,击毙39名歹徒。 但也造成129人因吸入过量麻醉气体死亡。
让我们回到电影里,影片中军队释放麻醉气体后,醉倒众人,部分恐怖分子也醉倒,但还有部分已经备好防毒气面罩。 这时候军队强行攻入表演厅,主角和队友则趁机上到vip包厢,去找到卧底队友。 主角见到卧底后,说了一句暗语:“我们都活在暮光世界”,对接暗语下一句是:“黄昏时没有朋友”。 这两句暗语致敬了罗伯特帕丁森的《暮光之城》,这句话也是出自沃尔特.惠特曼的诗《草叶》。
对好暗号后,主角在衣帽间拿到了钚241,也就是演算机的部件,并一起在茶水间集合。 接着卧底和其中的CIA特工换了衣服,这时候本应该主角他们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顺着下水道离开就好。 但主角在救卧底过程中,看到了乌克兰军方想用定时炸弹炸毁整个表演厅,这样就不会留下任何证据,包括受争议的用麻醉气体,到时乌克兰军方也可以说是恐怖分子所为。。 所以主角在完成解救卧底任务后,又和另一名已经换装的特工,折返回到表演厅拆除炸弹。 在拆除过程中,被留守的一名乌克兰士兵看到,并警告主角离开不要多管闲事(说的是英文)。 这句话可以侧面说明,CIA其实和乌克兰军方私下可能互通过这次任务,但中途乌克兰军方反水,灭掉了CIA的特工和卧底,拿到了演算机部件钚241。
正当主角要被毙掉时,神秘人出现,用逆子弹干掉乌克兰士兵。 这里也不卖关子了,神秘人就是尼尔,不过此时尼尔并没有逆转,他的动作是正常的正向,只是手里的枪或子弹是逆武器。 有人会觉得,这里其实尼尔完全可以用正常手枪救主角,但影片为了开头有个惊喜嘛,所以用了逆武器,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尼尔不想在现场留下证据,用逆武器就是最好的选择。
之后主角成功把炸弹扔到包厢层,解救了表演厅的观众,主角在和队友回到车内,那两名司机反水,他们认为主角带着演算机部件,但其实没有,而且卧底也已经换装成特工。 于是就有了后面在火车轨道酷刑逼供的戏份,目的就是要主角说出卧底和演算机部件的下落,以及CIA接下来的计划。 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主角这时只是CIA的普通探员,他并不知道什么演算机,也不知道时间逆转,主角当时的只是执行任务,解救卧底而已。
于是主角在情急之下,吃下了前面那位特工偷偷露出的自杀药丸,影片出标题,之后主角正式加入信条组织。 TENET的标题,在预告片已经聊过了,是出自庞贝的一块来回文石碑,影片中凯特儿子也有提到过,去庞贝古迹游玩。 众所周知,石碑上的五个来回文单词,分别对应影片中的几个关键角色和元素。
TENET代表了片中的信条组织的名称或代号。 SATOR则是反派萨托的名字。 AREPO阿雷波是神秘假画卖家的名字。 OPERA歌剧院顾名思义指的是歌剧院事件。 ROTAS指的是萨托奥斯陆机场仓库的路特斯公司。 上面说的相信全网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我这里再多解释一些,庞贝中的SATOR Square 其实这些字母一开始不应该用英文理解,而是拉丁语,在拉丁语体系,这些词又蕴含着什么意思呢。
SATOR指的是祖先,创造者,神,在影片的结尾主角和萨托谈话中,主角就说萨托是个疯子,而萨托则说,或者我是一个神。 萨托在影片中,正是饰演一位关于人类存亡命运的破坏神。 AREPO阿雷波则是意味着死亡和重生的神。 TENET则是平衡和维持,在影片中信条组织的存在,其实也是一种平衡的维持。 OPERA拉丁语是意为工作和任务,也就是主角开头的任务。 ROTAS是轮换的意思,和红蓝逆转门很贴合了。
诺兰为何要在这段戏出TENET标题,其实这场火车铁轨拷问戏,有很多诺兰的私货表达在里面。 很明显就是火车,诺兰和谢耳朵一样真的太爱火车了。 在《蝙蝠侠》系列,托马斯韦恩就在哥谭建立了轻轨火车系统,《盗梦空间》的火车更是一个关键的剧情元素。
在《信条》中,主角在行驶的火车两边被用刑,两边的火车其实长得是一样的(我有仔细看),不过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在行驶,让观众有了一种来回的错觉,也暗示了影片的来回因果循坏。
雇佣兵把已经奄奄一息的另一名特工推倒,算是致敬了《盗梦空间》kick的动作。
之后雇佣兵调整时间,也侧面暗示影片和时间的关系。 这里或许有人不理解雇佣兵调慢时间是什么原因,在对话中,雇佣兵有说,等到7点,主角的队友就能成功逃离,估计就是带着演算机成功出境之类的,但其实主角队友已经被乌克兰军方拿下了,但主角和雇佣兵都不知道。 于是雇佣兵就想在7点前,对主角拔牙齿用刑,逼着主角说出队友的下落,主角认为只要忍到7点,雇佣兵自然会杀了他,自己也不用继续受苦。
但时间快到7点时,雇佣兵明知道问不出来,但对用刑意犹未尽,还把主角的自杀药丸扔掉,还故意回调时间,其实意思就是我就要虐你虐到死。 这时主角看到前面队友伸出一颗自杀药丸,于是主角扑上去吞了药丸。
这时候标题TENET出现,这部电影剧情虽然是一个来回循环,但一定要划上一个起点的话,在主角吞下自杀药丸出标题时,就应该算是整个循环故事的起点了。 下一场戏,主角被救了下来躺在船上,上司告诉他队友全没了,在他昏迷过程中,给主角重建了牙齿,演算机部件(钚241)也没了,任务失败。 但重要的是,自杀药丸是假的,主角通过了测试,可以加入信条组织。
关于这颗自杀药丸,有很多人认为是真的,因为如果是假的,影片后面萨托那颗CIA自杀药丸,吃下就不会死了。 这里我认为可以分2个假设去讨论。 一个假设是主角吃下去的是真的自杀药丸,但在还没死而是昏迷时,被信条组织成员或尼尔及时救下,但为了对主角保密,故意告诉主角吃了假的自杀药丸,这是一个测试。
另一个则是主角吃的,确实是假的自杀药丸,是未来主角调包安排的,因为未来主角知道会有这么一出受刑逼供环节,于是事先在把队友那颗自杀药丸换成假的,以至于当时主角吞下也不会死掉,但之后把这个说成是测试,以借机让主角加入信条组织。 在这里大家更相信哪一个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主角加入信条组织后,就带着观众一起了解信条到底是什么。 主角去到女科学家那,研究逆向的子弹,并从子弹分析出产自印度,从而找到印度女。
之后女科学家带主角参观来自世界各地的未来战争遗骸,有各种复杂物件,从而推断出未来的大型战争。 短短2个场景几句台词,却思细级恐引出了2个大的隐藏剧情线,一个是未来到底是怎么样战争,另一个逆子弹的来源。
我们先来看未来战争,女科学家认为这次研究任务,是阻止未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根据影片的定律,发生的已经发生,所以未来的战争必将发生,而且根据战争残骸的逆物件推断,未来人类使用了类似于核弹的逆武器,从而爆炸后辐射到了很多物件,让这些物件逆转。 也就是说,未来的战争是一场类似影片结尾的时间正反大战,但更为惨烈,使用的武器更威力。 比如可能有一方拿核弹直接逆转,然后再引爆,这样的威力就像逆子弹一样破坏性增加,或许逆转过的核弹爆炸,从而造成了核爆周围的物件被辐射逆转。
第二个隐藏剧情,就是那逆子弹,主角说和现代武器差不多,这也说明未来战争发生在不久将来,而且是持续性的。 更重要的是主角研究的逆转子弹枪支,是印度女卖给萨托的,萨托或许把这些武器按照未来人指示埋好,等未来人挖出来后,通过逆转使用。
不过,我还有另外一种推论,就是这逆子弹和枪支,其实和萨托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看过全片我们知道,印度女是信条组织的成员,和萨托是对立的,印度女每次和主角谈话,其实是一个引导主角的过程。 所以主角在研究逆转子弹时,或许依然还是未来主角安排的一个局,目的就是让主角从子弹的出产地,顺藤摸瓜找到印度女,让印度女来引导主角一步步去了解信条真相,顺便在印度认识尼尔。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断,因为在下一场戏主角闯入印度女家之前,其实后来的主角已经和印度女交流过了,印度女其实从头到尾都是按照信条组织指示行动的。 所以既然印度女是信条组织的人,自然也不会卖武器给萨托,当然不排除印度女是一个灰色的军火中间商。 但我更愿意相信,那些逆子弹,就是为了引领主角认识印度女用的。 所以让我们来复盘整件事情,可能是未来主角安排印度女逆转了子弹或枪支,然后放到女科学家研究所,女科学家研究出逆转枪支源自印度女,从而让主角根据这条线索找到印度女。
之后主角去了印度,认识了助手尼尔,这时尼尔是未来人,他逆转回来有2个目的,一个是引导主角,另一个是和主角一起完成该完成的任务。 影片其实有暗示,在主角和尼尔第一次见面时,尼尔帮主角点了一杯健怡可乐,因为主角的最爱就是健怡可乐。 尼尔在一开场,就说了两句类似于谜语的话,第一句是:“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最后能活着出来。”这句话其实是暗示了接下来的任务,可以在时间正反来回中反复进行,但必须活着,所以时间不是问题。
接下来尼尔第二句是:“你会劫持(威胁)妇女和小孩吗?”这句话暗示了接下来的任务,会利用到凯特,还有片尾干掉了印度女。但其实这句话还可以再过度解读就是关于尼尔自己的未来,也就是影片没有展示出的尼尔第一次认识主角的未来,这个我们放在下一阶聊(非常脑洞)。 之后主角和尼尔潜入印度女家中,当主角用枪逼着印度女丈夫说出逆转子弹的买家时,印度女说了影片中的第一句话:“泄露客户信息,会违反我信奉为准则的信条(tenet)” 说完后,下一秒印度女就和主角透露了萨托是她的买家。
那么印度女是不是违反了准则呢,其实恰恰相反,印度女第一句话说的,就已经暗示自己是信条组织成员,会按照信条组织的安排做好每一件事,这里的不透露客户信息的客户,其实就是信条组织的老大(未来主角但印度女还不知道),于是印度女接下来和主角的谈话,就是引导主角去如何认识萨托。 要认识萨托,主角必须要有一个新身份,新身份需要资金来源,接着主角去找了迈克尔.凯恩饰演的爵士,爵士出钱出力出咨询。
插一句爵士和主角所在的餐馆的服务员管家,就是诺兰第一部电影《追随》的主角。 爵士告诉主角,要想认识萨托,要先从形同陌路的妻子凯特下手,想要认识凯特,从一幅假画着手。 凯特作为拍卖行的鉴定师,经过她的鉴定,让一副假画流入拍卖行,并被萨托买走,而正好凯特和做假画的阿雷波关系亲密,这使得萨托很气愤,并以假画威胁凯特,如果离开他,就让凯特坐牢。
然后迈克尔凯恩给了主角一副也是阿雷波仿的假画,这幅假画隐约可以看到一只鹰,这仿造戈雅专辑F的《巢贼》画作。 需要强调的是,影片后面萨托用餐盘装的一幅女人和小孩的素描,是和主角拿在手上的《巢贼》是不同的,这里我已经多次确认过了。 戈雅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画风奇异多变,代表作你们一定看过,有《着衣的马哈》,《裸体的马哈》,《1808年5月3日》,《农神吞噬其子》等。
影片中的戈雅《巢贼》,创作于1812-1820年间,在现实中2010年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近134万美元售出。 画中内容是一位狩猎人正准备偷走鹰巢,而此时老鹰正叼着猎物回巢。 影片中的主角,或多或少就像画中狩猎人。
片中没有说出凯特是否故意让假画进入拍卖行,但前后理解,我认为是无心之过,从而让萨托抓住了凯特的小辫子,让凯特无法离开萨托。 而阿雷波因为和凯特过于亲密和贩卖假画,也被萨托给废了,不能走路不能说话。 之后在餐馆里,主角靠着这张画,说出自己的目的,如果凯特帮主角引荐认识萨托,主角就帮凯特把画偷走或毁掉,这样就能还凯特和孩子自由。
但这时萨托手下到场,控制欲很强的萨托,当然不会让自己妻子和别的男人接触,但正好在这场打架中,凯特发现主角身手不错,于是决定让主角帮助她偷画(或毁画)。 接着凯特引出了萨托在奥斯陆机场的秘密富人储存仓库,那幅假画就在那里。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主角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在利用凯特,主角压根就没想过要帮凯特偷画或毁画,主角后来和尼尔去奥斯陆机场仓库,也是想知道萨托仓库背后,是否藏着萨托和未来人沟通的秘密。
于是接下来就是主角和尼尔计划,并决定用挪威的波音747飞机撞向仓库,从而得到勘察空隙。 具体仓库遇险抽掉氧气这些就不多复述了,值得注意的是仓库的服务员,有提到仓库结构和美国五角大楼一样的。 说到这大家应该可以知道诺兰在影射什么了,影片中一架飞机撞向长得像五角大楼的仓库,其实就是暗示了现实中911事件,当时美航77号航班,被恐怖分子利用撞向五角大楼。
主角和尼尔在仓库这场戏,主角初次见到逆转门,以及逆转人,这里一起结合影片后半段主角再次回到仓库一起聊。 首先解决大家的迷思,为何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是逆转主角同时从两个方向出来呢? 这就涉及到我前面提到的参照物视角,这里我再细化一下。
影片初次展示的仓库戏份,是以主角和尼尔视角去看世界的,所以可以看到主角蓝线房间跳出一个逆转黑衣主角,行动都是逆向的,而尼尔另一边是红线房间,跳出来的是正向回来的黑衣主角。
但后半段重新回到这场仓库戏时,是以逆转主角的视角看世界,我们就能看到逆转主角看到的西装主角和尼尔,都是逆过来的,之后在搏斗过程中,逆转主角好不容易进到蓝线房间,等待着对面另一个自己出现进入逆转门的镜像,他赶紧跳进去进行逆转。 然后逆转主角转回到正向时间后,我们跟随逆转主角的视角,这时候看到的世界就变回了正常的样子,这也是为何尼尔追他时,他是正向奔跑的。
《信条》是我在意大利疫情缓和、娱乐场所陆陆续续重新开业以后,踏进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片子。作为一个影迷,半年时间因为客观原因无法进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件非常难熬的事情——倒也不是说需要一部多震撼的电影来拯救平凡的生活,而是当一个人养成了时不时去电影院看场电影的习惯以后,影迷和电影院及电影本身就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契约精神:你不偶尔去那边花点钱,心里就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对不起它。而诺兰的电影就是这种契约精神当中最典型的一个实例,首先,他的电影预告片有一个神奇的特性:你完全不知道预告片到底在讲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别人的电影预告片里,普通观众会觉得:“算了看不懂别看了。”但如果这是诺兰的预告片,它就会给人产生一种奇妙的心理暗示:“我倒是要去电影院里看看这部片子到底能有多难懂!”
诺兰的电影又与其他难懂的艺术片、文艺片不同,他喜欢在电影里暗藏许多解谜线索。他一边用深刻的剧情、炫丽的画面和出彩的配乐为观众编织谜面,一边又在显而易见的地方书写谜题的答案。在《盗梦空间》里,女主角艾伦·佩吉饰演的艾里阿德妮是一位“造梦师”,为团队打造梦境迷宫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艾里阿德妮(Ariadne)这个名字取自于希腊神话里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爱上了要去迷宫里斩杀牛头人的忒修斯,于是交给忒修斯一个线团,帮助忒修斯顺利走出迷宫。因此,在希腊神话中,艾里阿德妮也被称为“迷宫的主人”。诺兰在《盗梦空间》里还特地为艾里阿德妮安排了一场手绘迷宫的戏,用一根线描出了纸上迷宫的出口,和她在希腊神话中的形象不谋而合。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诺兰电影里的一切细节都是有意为之”、“诺兰的电影一定要二刷、三刷”。他在电影里建构的一切巧思和暗示,都能让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回家路上的时候、洗澡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反复回味和思考。这种通过电影余震带来的观影体验,正是诺兰电影的魅力所在。
《信条》作为诺兰的最新作品,可以说是将这种观影体验发挥到了极致,让人惊叹于他对于电影细节的考究。在整部电影里,任何诺兰镜头中故意让观众看见的、故意重复多次的台词和人物名字,那些着重拍摄的宏大场景和艺术作品、符号,都是诺兰为观众布下的谜底。在《信条》的预告片中,诺兰给出了两个重要的线索:第一,正是英文版电影标题《TENET》本身,它既是谜面,也是答案。它是电影里主角所在的间谍组织“TENET”的名字,从字面上来看,这也是一个字母对称的回文单词,无论是正向拼写还是逆向拼写,都能书写成同一个单词。第二个线索,是主角的一句台词,提示观众:“不是时空旅行,是时间逆转。”
一切还是要从一块诺兰未曾在电影里给大家展示的石板说起。
这块石板名为“SATOR方形(Quadrato del Sator)”,起源于西欧、碑文以拉丁文为主,由五个单词组成:SATOR、AREPO、TENET、OPERA和ROTAS。这五个单词分别对应了《信条》中的俄罗斯人Sator、仿制戈雅画作的画家Arepo、间谍组织Tenet、发生爆炸的剧院Opera、以及Sator在自由港保存艺术品的公司Rotas。虽然诺兰没有在电影里直接展示过这块石板,石板的喻意却穿插了整部电影。多年以来,这块石板都是欧洲的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难以解开的谜团,它曾被人在西欧的各地遗迹中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庞贝古城罹难之前。
石板以回文书写,第一行SATOR 倒过来拼写就是最后一行的ROTAS,第二行的AREPO 倒过来拼写就是倒数第二行的OPERA,在正中间的TENET 本身就是一个回文单词。
Sator,作为电影里最为残忍的反派,是一切谜团的源头,也是摧毁世界的始作俑者。无论你正着看、还是倒着看这块石板,Sator永远是石板上的第一行单词,在拉丁语里意为“耕种者”、“创造者”,与电影情节中Sator在世界各地收集资源、打造传送门相对应。
Arepo在电影里是伪造戈雅画作的艺术家。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面,他的名字却在主角和迈克尔·凯恩以及Kat对话的时候提及了数次。在碑文上,Arepo同样也是最神秘的一个单词,因为它从未在拉丁语记载中出现过。有一种猜想是它可以延伸解释为拉丁语“arepennis”,解释为“土地的一小块”。
TENET在拉丁语里是“持有、掌握”的意思,opera既可以解释为歌剧、歌剧院,也可以解释为作品。
最后,rotas可以引申为"ruote",意为“旋转/滚动”或者“轮子”,在电影里是Sator的公司la rotas的名字,同时也是电影里第一次出现圆柱体传送门的地点。
石板上的碑文整体可以解释为:“创造者把持着天宇的轮转”,sator是整句碑文的主语,同时也是电影的关键角色,他创立了rotas、引爆了opera、通过arepo的画认识了主角。所有的事件交织在一起、所有的单词组合在一起,恰好排列成了整部电影的标题:《TENET》
竖排与横排的TENET组合在一起恰好是一个十字图形,在古罗马,十字图形是太阳神的象征。十字图形也可以被视为十字架,十字架在有些文化里有驱魔的作用。TENET在电影里,被用作正义的一方的组织名字,与邪恶做对抗。
石板的秘密不止于此。
从字母排列来看,世界各地挖掘出的石板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碑文书写有着严格的规范。每个字母必须一样大、所有字母上下左右的间距必须相等、所有单词组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正方形。
这样严谨的书写方式可以让对角线上的字母组合都保持回文形态:
回文书写法也呼应了《信条》最重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扭转、回溯。
在石碑上画一个圈,路径上的单词也还是回文。
前文说过,俄罗斯人Sator是整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人物,是碑文的主语,石板即使倒转过来看,排在第一行的单词也永远是Sator。那么反过来,Rotas(轮子、旋转)作为Sator的倒装单词,在电影里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Rotas,在整部电影指代的不仅仅是Sator的公司名称,同时也以“轮圈”作为一种符号,贯穿了整部电影。诺兰以基辅歌剧院之战来开电影帷幕,用特定的摄影角度让观众看到了主角是如何绕着圆弧形的走廊和看台搜索爆炸物的。同样的拍摄手法也出现在了主角和Neil从Rotas公司出逃的过程,镜头加深了他们绕着走廊追逐的视觉效果,仿佛在一个狭窄的圆形迷宫中奔跑。也就是在这个场景里,圆形的传送门首次出现,以旋转门的方式让人们完成时间扭转。
在此之前,还有一个让人看的时候不明所以,回想起来也是一种伏笔的场景:主角、Neil、飞行员站在奥斯陆的大街上商讨作案计划,镜头以仰视的角度,绕着他们一圈一圈地转着拍,命运之轮就此滚动。
影片后半段,为主角解释时空扭转原理的女战士名字就叫“wheeler”,意思是车夫或者制造车轮的人。
基辅歌剧院取景于爱沙尼亚塔林的Linnahall,原本是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的活动场馆,里面还内设了音乐厅。Linnahall在十年前被废弃,诺兰看中了Linnahall的建筑外观,认为它非常适合《信条》的拍摄需求,因此花费了很大的力气重新打扫、修缮了Linnahall,修复了音乐厅的照明设备、座椅和地毯。Linnahall是一座非常典型的粗野主义建筑,这种毫无花俏装饰的朴素混凝土建筑也被称为野兽派建筑,由于它强调实用性、成本低廉、在视觉上具有统一和连贯性,因此在二战之后的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十分受欢迎。粗野主义建筑看上去就像是没有完工、来不及加上装饰的建筑,建筑表面粗糙,体形巨大,给人带来一种冷血的压迫感。这种设计语言也被诺兰运用到了传送门的设计上,和其他科幻电影里充满科技感的传送门不同,《信条》中的混凝土传送门尽管是来自于未来的智慧,它的造型看起来却沉重且粗糙,倒更像是部落文化的产物。
有人认为,粗野主义建筑体形过大,是极权主义的表现,用这样压抑的造型来威吓潜在的敌人。没有加工过的混凝土建筑表面在经过日晒雨淋后,会印上水渍、长苔藓、变色和腐烂,影响城市和社区的美观,遭到了许多人的厌恶,世界各地的粗野主义建筑和Linnahall的命运一样被废弃或者推倒。除了Linnahall,影片最后爆发战斗的沙漠基地也是粗野主义建筑群,取景于鹰山的废弃的沙漠鬼城,在现有的建筑群的基础上,诺兰还带领他的团队建造了许多全尺寸的粗野主义建筑,扩大建筑群的同时保持了鬼城衰败的气氛。电影中的两处粗野主义建筑两处粗野主义建筑群在影片中承担了以Sator阴谋为主导的战火场地,它们和传送门的设计都指向了冷血的反派Sator,展现了Sator生活的正反两面:他是拥有豪华私人游艇、在奢华餐厅就餐、经营高级艺术品、在风景如画的海岸边上度蜜月的富商,同时也是心狠手辣、买卖武器、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残忍恶魔。
最后,我们来说说画:诺兰为什么选择戈雅的伪作,让主角交给俄罗斯人的妻子Kat呢?
诺兰曾经在他和泰特美术馆的访谈中表示,他最喜欢的画家是弗朗西斯·培根。培根作品中阴暗低落的情绪和扭曲的笔触是他在《蝙蝠侠》中打造的希斯·莱杰版小丑妆的灵感来源。
戈雅是西班牙十八世纪的著名画家,创造了大量西班牙革命运动时期现实主义的作品,用画笔描绘了西班牙人民反抗欧洲暴政的英勇行为。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导演在一开始始终没有给戈雅的伪作一个正面的镜头,它首先被迈克尔·凯恩塞进购物袋里交给主角,随后在Kat拿起画作,仔细鉴定的时候也依然没能让观众看到,这到底是怎样一幅模仿地唯妙唯俏的戈雅画作。直到Kat和Sator争执,Sator质问Kat与男主之间的关系时,侍者端上来了一道菜,递到Kat面前,像扯去了她的遮羞布一般揭开了菜罩——一幅戈雅的伪作,画着女像的素描躺在餐盘上。Kat倒吸一口凉气,谎言无处躲藏。
当我们在研究戈雅时,戈雅画作中的女性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戈雅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城市和上流社会的女性角色开始发生了变化。他描绘了当时社会中自由女性的千姿百态,记录了许多从家中隐秘的角落里走出来的女性的状态。其中,最具争议的画作是《裸体的马哈》,和大多数古典主义的裸体油画不同,戈雅画中的马哈慵懒地斜靠在垫子上,看起来像是在炫耀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戈雅的这幅作品被认为是影射了当时皇宫贵族之间的风流韵事,而在戈雅的其他宫廷画中,王后的威风也总是掩盖了一旁的国王。
戈雅笔下的女人代表着开放、权力、风流,这些恰恰是暴君Sator无法忍受的。他用暴力和手段掌控着妻子Kat,直到Kat收到了这张改变她命运的画作。
饰演Kat的伊丽莎白·德比茨基看起来既有韵味又保持着一种有距离感的古典美,不知道诺兰是不是故意选了一个腿这么长的女演员,Kat以毫不遮盖的绝对身高优势压过了所有的男演员……
电影里还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员就是罗伯特·帕丁森。有些外表帅气的男演员可能会被外表所拖累,因为他们只能演单薄的美男角色,这也是过去我对帕丁森的印象。现在,你竟然能在电影里看到他的演技,光是坐在那边点杯可乐,都能产生一种让人好奇又不敢靠近了解的气场。据说电影里的打斗和汽车特技全都是帕丁森自己完成的。
因为疫情关系许久没有踏入影院的朋友们,可以像我一样把《信条》当作是拥抱影院的契机。诺兰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影院观看优秀电影的体验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被流媒体取代的。他的电影足够精彩到让人无法快进、让人不想错过画面中眼睛能够捕捉到的任何一个细节、让人驻留在漆黑的影院里看上两遍、三遍,让人逐字逐句逐帧地感受关于电影的一切。
《信条》长达150分钟。我有足够的时间和闲暇,去观察观察周围观众的反应:
他们几乎都是面无表情,深度麻醉,一副诺兰你说啥就是啥吧——是要♂上体位还是♀上体位,随便……来吧。快一点。结束了事。
为什么诺兰作品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为什么诺兰的电影出现这样的反应会是很危险的信号?
我对影院观众被《星际穿越》煽到满面泪流印象深刻。自然而然,屏住呼吸看《盗梦空间》,或者在《敦刻尔克》睡去,都是诺兰带给影迷观众的众多反应。
到了这次的《信条》,诺兰释放的信息,无疑是糟糕负面的。 以电影结尾的高潮蒙太奇为例,一边是俄罗斯404核子城市的攻防战,一边是越南近海的度假游艇。两边都在试图“命悬一线”,关系“世界毁灭”,无奈的是,两边场面看下来,都没有任何紧张压迫感,剪切再频繁,密集强度、再高,我也建立不起来对人物一丝一毫的共情。
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信条》里,人类世界灭亡,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我就看到在世界各地开会,嘴皮子的生意,它甚至不如灭霸那响指来得直观。尽管说起来,灰飞烟灭的漫画夸张手法,已经有点儿戏,那人家也是世界毁灭的样子好嘛。 女主角那边的家暴和护犊,就更是比肥皂剧还致命的灾难了,完完全全是直塞给观众的莫名情节设定。女主到底怎么爱儿子,暴力钚男又是怎么个残暴无章法,《信条》给的信息,全是背影细枝末节,或者来一条皮带。在那些闪光的记忆闪回碎片中,我们很容易回想起来,《盗梦空间》时代,小李子对爱妻的思念,也是这种火车过境般的倏忽倾轧感。问题在于,盗梦空间有不断增强的情感体验,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得得失失,混成一团。 拯救自己老婆、情人、初恋女友,无论一个生活再乏味的死宅观众有没有经历过,它都可以带入设想,是人之常情,是千百年来的文学经典,已经像上世纪的流行歌曲,今天的智能手机一般,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大脑记忆。
可是,拯救别人的老婆就不一样了。那就意味着,你们俩得有一些特别,与众不同的故事,并且,这个点,这条线,是能拉扯到观众的神经,否则,你干脆要拯救希拉里的,观众也还好津津乐道一些。 显然,在这个事情上,《信条》就拍得非常之刻板、无趣,严肃的时候开一些绿帽奴的生硬玩笑。搞笑的时候,又来一些007天要塌了的特工斗智斗勇悬念战。黑哥怎么就看上了女主,女主怎么就难以摆脱家庭桎梏又不好放手的,这种语焉不详,自然可以处理得高级,或者被当做高级留白来处理,但这个东西,是要支撑主人公前行,不能用观众是在看完电影还会去回想撸一遍故事的基础上,况且即便真是如此,我也回想不起来,电影有给这个骨架填充血肉与细节,他们俩也不存在情感火花。这种不可信,也会像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令一个失真的梦境,迅速坍塌。
抛开那些知乎式或物理课本的公式讲解,电影不就是要讲一群人要拯救世界,男人想救女人这么两个事情嘛。把两个事加起来,依然都还是再简单不过的——在电影领域被摩擦了几百上千回的玩意,偏偏诺兰非要塞足大道理,来它个故弄玄虚。 有人一定会说,怎么你到《信条》这里就高标准高要求了——我想反问的是,不就是诺兰昆汀这些导演才值得我们苛刻严厉吹毛求疵么?
就还是结尾那次红蓝大战。电影人物在打什么?是《盗梦空间》第三层梦境的NPC士兵么?当年,诺兰拍摄动作场面的糟糕程度,已经让我印象深刻——我说的就是《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群氓街头王八拳打烂架。
但不知为何,诺兰在《信条》里似乎就是了然于胸胜券在握的姿态了,正序看一遍,倒序再来一遍,这样做的结果,并不是帮我理清楚了故事逻辑,而是通过倒放,证实了诺兰拍摄的动作场面,确实非常糟糕。不要试图逃过一群看着香港电影枪战动作长大中国影迷的眼睛,诺兰拍的动作场面,无论追车,走廊缠斗,还是最后的攻坚战,真的是稀巴烂。 客观来说,《信条》也有拍得好,但不多。像开头的歌剧院,敌我难分,黑白难辨。歌剧院有大全景,也有小包厢,有里外,有配合。但电影在其他多数地方,就是一副“莫得感情”的画虎烂样(注:闽南语词汇,指老虎的丁丁)。
在我看来,《信条》的崩溃,并不是出现在正反循环的tenet设定,也不是凛然正义的拯救世界实则假大空,而是诺兰强迫症一般,对时间概念的痴迷,对表、调拨世界时空、对最后一秒种营救的无解。因为愈是精确到秒,分秒必争,机不可失的,结果观众已经失去对人物情感共鸣的基础,时间就会变得可有可无——大家已经陷入了麻醉的昏迷状态。偏偏,有人把这种大脑短路的断片情况,理解为看不明白电影的高智商烧脑。在我看来,这是对诺兰电影的最大误解了。试想,如果诺兰真是一个物理学家,那他更适合去bbc拍科学教育纪录片。 所以,花太多时间、太复杂的长篇累牍,去讲了太少、太简单的,题为“拯救”的俗套故事,这就是《信条》。至于那些设定,TENET这种词汇,无非套中套,套中人。
或者更通俗一些,《信条》之于诺兰,就相当于《双子杀手》之于李安。他当然可以玩,去尝试,但作为观众,没必要因为电影是用来感受的陈词滥调,而争相害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好电影也许是变得稀少了,却没有必要全耗在诺兰这颗子弹上。
对尼尔来说他已经认识男主角很久了,但对男主角来说他才刚认识尼尔。对尼尔来说他们的友情已经走到了终点,但对男主角来说这是他们的友情的起点。尼尔在基辅歌剧院救了男主角一次,在自由港阻止他杀了另一个自己,最后又将他拉出了基地。不仅如此,等会儿他还要再次进入旋转门。这一次他进入旋转门的时候,看不到窗户另一边的自己走进旋转门,因为他这次必死无疑。但他还是进入了旋转门,帮男主角撬开了基地的门,并且为男主角挡了一枪,然后壮烈牺牲。尼尔来自未来,这也意味着现在尼尔还是一个小孩子,很可能就是凯瑟琳的儿子。他要先长大成人,长大后被男主角招募,进入旋转门,然后回到基辅歌剧院爆炸那天见到男主角。他独自在逆时间中生活几十年,然而才陪伴男主角短短几十天的时间就要为他挡子弹而牺牲。而且结局早已注定,不能改变。
“别去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真的被诺兰逼疯了,感觉智商完全下线。和他之前任何一部电影体验都不一样,不是简单玩技术或结构,你必须完全进入到逆世界的设定里,看他把扭转时空和悖论的东西在缜密逻辑和高速爆炸的信息组合后进一步复杂化。第一遍基本只能看看视觉奇观和故事脉络,待多刷后再尝试理清逻辑吧。
概念和结构压倒一切,诺兰这回是真的一根筋走到底了,用简单的核心设定编织出复杂精细的故事。遵循了谍战类型片的种种俗套,但动作戏和高潮场面却拍得没劲(尽管将倒放这个古老技术用到了极致),人物情感和性格转变在高速剪辑和繁复规则压迫之下自然也就荡然无存。唯有帕丁森的角色立住了,自知宿命却坚持逆行,很容易想到[终结者]和[降临]。时间悖论因果循环的核心也同质于[星际穿越]。对于评分,我比较纠结。一方面,谈到所谓“烧脑”,即需多刷才能完全“看懂”的电影,我更倾向于奥特曼[高斯福庄园](以写实而意味深长的人物关系、前史、对话与隐晦暗语为重心)和林奇[穆赫兰道](以梦境逻辑与真实可感的情绪氛围为核心)这两种类型,纯粹理工解谜性质的[信条]并不合我胃口,但在一个方面如此极端且尚有新意的电影,值得四星鼓励。(8.0/10)
诺兰的信条,就像李安的双子杀手,亲手拍出自己导演最不好看的电影。一个纯粹用台词堆砌起来的故事,如果消音,观众能够得到的信息量几乎为零。这点在盗梦空间当年上映之后就一直被业界批评,看来诺兰是听都不想听,还把缺点放更大了。所谓的七国取景,全是些家门口就能找到的地方;所谓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看起来也像普通间谍事件般小打小闹。因为保密演员无法阅读完整剧本,以致许多人表演时只是单纯念台词,自己也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
看完电影出来下楼差点走了上行的电梯
诺兰:“有关。”记者:“请问这部电影和时间穿越有关吗?”
就像《盗梦空间》用多重梦境重构侠盗片,信条》则以时间逆转的方式赋予特工片新的可能。其实回头看,剧情并不特别复杂,包括矛盾构成也很常见。但引入时空逆转概念之后,结构上的花样就更多了,会有意误导观众,就有意思了。此外,本片是典型的高密度叙事,信息量极大,剪辑又很跳,这种强叙事密度,让观众一开始完全没时间去思考和理清思路,所以才会觉得难懂。而最后,影片又一次注入情感元素,煽情一把,也是很诺兰了。另外,帕丁森、华盛顿、德比齐的表演,也为本片增色不少。喜欢这种实拍的硬,是特效无法带来的体验。
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看不起在公园里倒着走的大爷大妈了,原来人家都是从未来回来的权贵。
诺兰的片子有个最大好处是配乐足够恢弘磅礴,只要音量开得足够大,我就可以听不到周围的那几条观众评论音轨~
诺兰的电影作者化风格非常强,他就像是时间的管理者,这部新片依旧非常的烧脑,观影过程中看似好懂,但当五方最后那句台词一出来,故事立刻变得烧脑起来。【信条】就像一集豪华美剧的首播集,挖了一个巨大的坑,在时间里穿梭的故事线让人想到Netflix第一神剧《暗黑》,有着一样的时空悖论和错综复杂的时间线,烧脑也是源自这其中的时间线和人物身份。一部电影演完了,结果你发现这才是信条宇宙的起点。诺兰套用了007电影的模式,演员嘴里科普着科学原理,还带着诺兰标志性的英式幽默,这些台词就是解释一下关键场景所需的叙事逻辑,对观众来说就是不明觉厉的观感,而类型套路也没有时间让主角思考,叙事只是快节奏的一路往前推,能不能消化就是电影结束之后的事情了。诺兰的电影,好玩的就是解读它如何烧脑,又到了广大网友秀学识和智商优越感的时间!
。己自了估高也,众观了估高兰诺
荒谬之下你我在最美的时候相遇。正反双打拍的很妙,但毕竟是悖论,逻辑上无法自恰于是从头到尾都在突突突,文戏寡淡,女主那么多戏份比不过帕丁森的一个回眸。可能是今年院线商业片之光了。*乱世拜信条* A: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你见遇光时的好最:B
我虽然没看懂但我绝对不能打三星
非常诺兰,非常符合粉丝口味。在一个复杂逻辑下讲述的逆熵故事,而且诺兰仍然拒绝解释,观影门槛比以往更高 ,甚至于它根本不烧脑,而是颜面暴击直接把你锤懵。在表故事的单纯和里故事的晦涩之间,诺兰找到了足够的空间来放那些奇观化的动作戏,顺便嘲讽观众“看不懂就睡一觉”,挺欢乐的。(配乐加分(德比茨基的头身比真的吓人
看别人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辣鸡编剧辣鸡导演全是漏洞。”看诺兰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不行不行我脑子都烧坏了等等我得再看一遍。”
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诺兰,但也是在视觉呈现、叙事结构上再赋新意、再造巅峰的一部。从来只有单讲时间逆转和时空穿越的,却从来没有在一个画面里把正向和逆向时间同时呈现的。它如《盗梦空间》的那个折叠城市,首尾完美张合,开头即结局。最后一场大战,将为IMAX观影带来前所未有、目瞪口呆的银幕体验。两男主的相遇,勘为一道恍如隔世的弧光,泪目。看完《信条》你会产生一个这样的念头:诺兰所有的作品,将以《信条》为中心,形成过去和未来的完美交互。它是一个圆点和轴心,也是导演对自己创作理念的终极倒放和正反打。(就不用担心评论剧透了,想剧透可能都无从下手…
大!脑!在!燃!烧!时间的顺流和逆流都不稀奇,但把顺流逆流放在一起组成时间的咬合状态并利用之——这就是诺兰牛X的地方了。太多隐藏在细节中的魔鬼,就像一场信息量的核爆,想说剧本写得这么繁复究竟有没有必要?(我看电影不是为了爆炒脑花啊魂淡)
诺兰在新片中又玩了一次“魔术三步骤”,把视觉奇观和超高速的叙事节奏作为障眼法,掩藏住了那些本该显而易见的伏笔,到了后半程才逐一揭晓。看完电影才发现片名的精妙之处,整个叙事结构也是TENET式的,这个太妙了。整体类似于《盗梦空间》,用007、碟中谍式的间谍动作类型元素为“量子逆转”的科幻概念做框架,至今仍然高度保密的全片高潮戏我是张着嘴看完的。
你要真让我说最直观的感受:帕丁森他妈的帅疯了。最后一幕我竟然看出了一种《大话西游》结尾的感觉,《一生所爱》放这儿毫不违和
罗素兄弟:不能让别人看真剧本防剧透。诺兰:人手一本啊!大甩卖啊!看懂算我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