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心灵奇旅 剧照 NO.1 心灵奇旅 剧照 NO.2 心灵奇旅 剧照 NO.3 心灵奇旅 剧照 NO.4 心灵奇旅 剧照 NO.5 心灵奇旅 剧照 NO.6 心灵奇旅 剧照 NO.13 心灵奇旅 剧照 NO.14 心灵奇旅 剧照 NO.15 心灵奇旅 剧照 NO.16 心灵奇旅 剧照 NO.17 心灵奇旅 剧照 NO.18 心灵奇旅 剧照 NO.19 心灵奇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7

详细剧情

  究竟是什么塑造了真正的你?电影将聚焦乔伊·高纳(杰米·福克斯配音)。这位中学音乐老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在纽约最好的爵士俱乐部演奏。但一个小失误把他从纽约的街道带到了一个奇幻的地方“生之来处”(the Great Before)。在那里,灵魂们获得培训,在前往地球之前将获得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决心要回到地球生活的乔伊认识了一个早熟的灵魂“二十二”(蒂娜·菲 配音),二十二一直找不到自己对于人类生活的兴趣。随着乔伊不断试图向二十二展示生命的精彩之处,他也将领悟一些人生终极问题的答案。

长篇影评

1 ) 灵魂不会击垮你 生活也不会

若论一部适合今年收尾的影片,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皮克斯2020年力作《心灵奇旅》,疫情尚且笼罩的当下,全球电影市场的式微肉眼可见,而这部好笑又好哭的治愈系作品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从整体观感来讲,可以简单粗暴地对标皮克斯以往口碑作品——《头脑特工队》和《寻梦环游记》,这样粗疏的划分大致可以勾勒出本片的剧情走向和创意灵感点,既拥有以具象实体表现意识流动和脑海(灵魂)风暴的手法,亦不乏以“心理科学”打底的现实主义情节展开,在套着“梦想、成长、亲情、人生”等诸多易流于阳光普照型的大词外衣之下,同时也关注着死亡猝不及防的到访对于自身成长和周遭人群的影响,均是老少咸宜的暖心电影。

不过相对而言,《心灵奇旅》所能覆盖的观众群体更广,观影门槛也更平易近人。男主乔伊显然怀才不遇,开场几分钟之内即高效交代其背景和抱负——然而只能被困于某中学乐团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在学生们怠惰的表现面前,他仿佛已接受碌碌无为的命运安排;唯有在母亲常规的碎碎念面前,才表现出一点反抗的勇气和追逐梦想的毅力,鉴于父亲难求名利的前车之鉴,母亲自然极力反对子承父业。因此,无意间获得与爵士名流同台演出的机会不啻于救命稻草。这样的开场貌似平平无奇,真的差点以为又要讲一个流俗而模式化的成长故事了——无非是以自身努力和实力向世人和家人证明自己。然而,凭观影经验看至此处的观众与志得意满的乔伊一样,一脚踏空进下水道,魂魄悠悠落入生死临界的中阴区!这个剧情拐点堪称本片的首个惊喜,也再次彰显皮克斯不竭的想象力和繁盛的创造力,依然是业内翘楚。

当然,中阴区的处理并非恐怖阴森的基调,而是在通往生之彼岸的“天国阶梯”上,无数亡灵前赴后继地告别尘世,尚未实现梦想、心怀万分不甘的乔伊努力逃出队伍,跌落到所谓“生前之地”(the Great Before)——在人类出生之前的灵魂聚集地。此地由所有名为Jerry的线条体掌控(他们能包容/契合任何形体,显然是更高阶的“生物”),他们对灵魂分门别类、计量排布,原来每个独特灵魂是这般批量训导出来的:加一点自恋,加一点自信,加一点勇敢,加一点怯懦……因成分比重的殊异,因心灵导师的引导驯服方式不同,而造就了人间每一个独特灵魂的存在。探讨这些不免流于抽象的概念,以动画形式更能达成易被理解的直观效果,在兼顾立意拔升和通俗易懂方面皮克斯向来拿手。

在浩浩汤汤奔赴人世之旅的大军中,唯有一颗不羁的千年老魂灵22(看编号就知道历史有多悠久)想方设法拒绝去往那百无聊赖的生地,将众多名垂千古的心灵导师们气得七窍生烟,天长日久Jerry们也几乎放弃对其劝说驯化了。而正是这样一颗弃生厌世的魂灵,与极度渴望重生新生的乔伊,却阴差阳错地成为“师生”搭档,共同演绎一出寻求生命奥义与终极火花的跨界悲喜剧,在红尘中感受生的愉悦和希望的不灭。

除了“the Great Before”,影片另一颇富创意的惊喜在于“忘我之境”——凝神忘我的临界区域,在人类完全沉浸于神思,灵魂脱壳自肉体之际,会别有一番开阔天地供你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能是精神获得愉悦和成就感的巅峰时刻;然而也正因这一份过于执拗的专注,容易让执念蒙蔽心灵和眼睛而成为游荡的灰色形体。这个“忘我之境”显然并非人人皆能拥有,它属于有实力、有志趣、孜孜不倦的人,既能享受到灵魂飞升的无上意趣,也拥有足够定力和理智退出灵肉分离的失神时刻。正是在这片神奇的区域,乔伊和22意外降灵到地球,然而却落入错误的肉身——22占据了乔伊的真身,而乔伊本人却成为某只胖猫的主宰,于是一些列笑料百出的事情发生了。

拒绝出生的22并未获得出生的技能,甚至连走路这样的基本技能也屡考不过,更不消说大千世界给她带来的种种冲击了。从无色无味无实体感的“生前之地”,空降到一个充满声光色影的城市,各种官能的调度被爆炸信息填满,22每一秒都在惊喜中迅速学习,她嗅着披萨的香味,舔着糖果的甜美,感受风掠过脸庞的微痒,手心触摸到叶子飘零的时间感——多么令人震惊,多么复杂多变,又多么美好的人间啊。虽说“灵魂不会击垮你,只有生活才会。”然而唯有又哭又笑的实感生活,才不枉我们来这世间一遭。22与乔伊过往的生活重合了,借助22出人意料的言行,乔伊在不知不觉间改变着看待世界的视角与态度;同时,顶着22外壳的乔伊也成功改写了自己在其他人眼里的形象,如鼓励想放弃音乐的学生继续坚持梦想,如与认识长久的理发师第一次在音乐话题之外交心。而厌世千年的22,也逐渐摆脱对“生”的恐惧,开始体会到走在阳光下、走在大街上是这般珍贵的体验,秋天的纽约真是迷人啊,部分场景犹如实拍,再次佐证皮克斯作为工业标杆当之无愧。

在两“人”(毕竟其中一个是猫,贡献了大量幽默段落)磨合的过程中,不免产生误会与争吵,更兼有负责计算部门的Jerry为葆数据完美(乔伊死里逃生导致数据有出入)潜入“凡间”,时刻想引渡乔伊回归。所有冲突点终究要爆发,22生出留在此地的念头,盛怒之下的乔伊则在情急之下发出灵魂拷问:“你找到你的spark了吗?”这句话让回到“生前之地”的22成为一个不停质疑的游魂,她被重重沙尘包裹迷失了自己。所谓火花(spark),片中未详细阐述,大致意指每个人的天分所在、梦想目标、前行动力,是每个人得以立身存命的主心骨和精神脊梁,22长久不降世的原因正在于她不屑或不愿去确认属于自己的spark。

演出大获成功的乔伊,并未获得意想中的狂喜,拥有的喜悦不是最终的目标,却正是那跋涉路上的笑和泪,才让成功显得如此艰难而可贵。乔伊终于在音乐的忘神中再度遇到迷失的22,一同感悟到何谓“spark”,生命中的火花并不尽然是高大宏伟的事业,或光芒四射的成就,或千年难遇的天才,我们每个平凡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火花,或许卑微,或许微渺,或许不足以济天下,但惟其火花之故,才点燃每个独特灵魂的亮光,照亮了茫茫宇宙的黑夜。在每个灵魂飞奔到地球的路上,都曾充满了爱的希冀,生的期待,都曾那么认真而用力地想好好活下去,因此“珍惜当下的每一刻”才是所有凡人的不灭火花。乔伊怀揣这般通透的想法,将生的机会让给22,送她下凡的一段路真是相当催泪,唯有在彻底体悟生死的达观之后,才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以这样一部电影告别糟心的2020年,大概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慰藉。

2 ) 被误读的“活在当下”

创意还行,故事略硬,不够取信于人,至少没能取信于我。有种为了讲这么一个活在当下的主题,硬设计了这么一个故事的感觉。

不知有没有人有同感,全片整体都跟寻梦的发展路线太像,但后半部分却没有推上去,人物转变生硬,虎头蛇尾。以致于看完我莫名产生一种想模仿寻梦却没仿成功的感觉。

主角成功演出了一场,就直接开悟了...佛陀都没他悟性好。

他内心os仿佛是“追求了n年,成功的感觉原来不过如此!每天的地铁一样挤,汉堡也没变得更好吃!我之前为啥那么拼命?还不如拿那些时间看夕阳多美妙...”对此我的感觉是:这才迈出一小步呢就飘了...是真心热爱钢琴吗你,我咋看不出来...

总之,电影里这个所谓的“活在当下”的主题,有点假大空,说得就好像追逐目标就一定会迷失,珍惜每一天的分分秒秒、随时随地感受细节才是活着。

但是其实生活本身哪有那么简单,追逐目标的人就一定是那个不识眼前大海的鱼?感受分分秒秒的谁说就不会是享乐主义?它灌输给我的这个道理,出了电影院就不是那么相信了,因为现实不是那样。

现实是,就算你取得了小小的成功,可能你还是交不起房租,看不起病,人生需要抗争的事还千千万,那小小的成功什么都代表不了,没那么多时间喝鸡汤。如果条件到位,你当我真不会享受生活?我能在神州大地都留下五彩斑斓的脚印!

那这个主题就完全不可吗?我觉得也不是。

奋斗是生活,享受也是生活,痛苦快乐都是生活。活着就是不断感受的过程。只要能确信自己是真的按照自己心之所向在走,而不是被他人的社会的价值观绑架、以为自己想要这个而去追求他人眼中的成功,那怎样生活我觉得都是“活在当下”。从这一点上看,电影里讲得比较浅和片面。

------------------------------------------------------------

看到大家的评论~感觉可能我前边写的吐槽感比较强,意思没传达到位,遂补充~

片子肯定不是一部烂片,想象力、创意都不缺,制作水准也高,7分肯定是有的。打三星是目前评价过高了,平衡一下。

我也不是抱着要吐槽的心去看的,北京疫情的情况下我为了看它,上映第一天就去了!可以看出我对它的期待。

那我为何觉得故事没讲好呢?

1.剧本层面:

轻松娱乐没错,温暖人心更没错。但这部绝不是一部儿童向动画电影,不应当以儿童片的视角来评判。我为何说它不如《coco》,说它人物转变生硬,虎头蛇尾,阐述下观点:

全片是有一些巧思的,比如有朋友评论,主角到猫身体里换了一个视角看自己等,确实为后期在做铺垫。但到了电影高潮部分,反而开始后继无力,已经不是人物在带情节,而是情节在推人物走。两个主角的转变靠的是别人的“点化”,而非根植于自身行动,只是把“点化”这种说教包装得比较漂亮而已。感动人的是那句话,那种道理,而非人物。

22醒悟是机械降神,由别人来告诉并把火花还给她,然后投胎。人物塑造因此少了一环重要的动作,变得单薄轻飘,没有层次。(男主否定了她的火花她信了,男主肯定了火花她又信。能不能转变全靠别人,她自己的力量去哪了?说极端点,男主要是骗她,她是不是就永远迷失了。如果她是这样虚弱的人物,不投胎也罢,因为支撑不起全片给她的分量)

火花这东西,我认为到最后发现它“原来即使被拿走,也可以再度产生”会更好,因为它来自于个体灵魂对生命的悸动,应当靠22自己生成,这是更有人物弧光的。

同时,男主“收获了成功+回到人间继续活+同时体会到生活美好”的情节组合也很无力,他描绘的更多是一种刹那感受,而非主角的行动。男主没有对自己教书育人、跟配角小女孩师生关系等产生太多感受,因为他的处境实际上已经改变了,他无需再回归过去的生活。是,虽然每天还是一样吃喝拉撒,但吃喝拉撒的东西不一样。这让他最后那一通领悟的可信度降低了。说夸张一点,这有点像陈凯歌“上层人的悲天悯人”,无法打动真正身处困顿的人。最后那片叶子,其实也是为观众落的,让观众对于自己人生的“那片叶子”产生感触。这也是本片收获到很多带情绪的五分好评的原因。

写戏就是写动作,尤其是最后的角色自发动作,是融汇全片前期铺陈的关键点,也代表着全片人物是否能立得住,它缺的恰恰就是两个主角最后的动作。

其他角色更不用说,标签化的工具人,服务于剧情需要而存在。那些了不起的学者在片中呈现出来的状态单薄负面,去掉了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统一贴上了“无法理解普通人的高级人”标签,看了之后感觉这些人像阻碍22升级的小怪,观者不会留下好感。但现实中这些人绝大部分比常人更能体恤弱者,共情能力、毅力等都更强...基金经理贴上了“迷失”的标签,一个醒悟了不算,还要把所有人工作的电脑全推翻才行,潜台词“因为你们都迷失了!”仿佛只有他的道理是对的。这些细节都让我内心有一些抵触。感觉是把普罗大众按类型妖魔化,贴标签、搞对立。

片子创意是很好,制作精良,但这些掩盖不了它在人物塑造上的乏力。

2.主题层面:

不是说主题正能量,而我就要反对正能量。而是我认为,即使是“活在当下”这样一个略显俗套的主题,也可以讲得深刻,但本片没有做到,它只讲出了最表面的那一层,更多地呈现出的是浅显的二元对立(“追求目标、成功”与“感受生命小确幸”的对立,火花的误解含义、正确含义也放在这二者上),人物也因此而扁平了很多(尤其是22),这一点让我略失望。

它通过主角之口,传达出的这些感悟,看上去很美,但也很虚。

“活在当下”不是一个那么简单的主题,不仅是去发现和接纳生活中的美好一面就完事了,更多时候是你如何跟痛苦和黑暗的一面共处,但这些,本片放弃了探讨。

是,你可以不再执着于强求的目标,不再纠结于有钱没钱,选择去感受生活方方面面的美好细节,但是生活只有美好吗?当你冬天房租交不起被赶出来没有住的地方的时候,你能感叹雪花的形状有多鬼斧神工吗?当你面对疾病、困顿、死亡时;当你发现人生无论怎么过都事与愿违时;当你发现或许人生本无意义,所有意义都是自己强行附加上的时,你要如何跟自己和解,如何看待真正的“生活”?

我更希望看到这个片子能落地,能真正站在弱者的角度去体悟,去呈现,那作为观众的我自然会被打动。但目前我看到的故事,总有点像一个没真正经历过痛苦的人,去想象出来的“我一生只顾追求目标,最后发现不如活在当下”的故事,还把这碗假鸡汤放到我嘴边灌我喝下去。因此而产生的感动,我认为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自我感动,是自己说服了自己相信这套理论,而未经深思的感动。

几年前的我经历少,可能喝了也不觉得有啥不对。但当我在人生历程里,已经经历过了主角这一阶段的思考,但发现现实依然是铁打的现实,依然有无穷无尽的问题要去解决,生活本身其实也并没那么美好,这些感悟根本无法解决眼前问题时,对于这碗鸡汤,我学会了辩证地看待。

对我来说,生活是一个中性词,它本身是没有底色的。

而片子给我的感觉,就跟美国站着说话不腰疼宣扬的普世价值一样,告诉我生活的底色是美好的,活着的所有感受都是多么幸福,你怎么看不到?你怎么感觉不到?这种东西听听也就过了,放到生活里,当不得真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拙见~求同存异么么哒~

——————

对这些文字有共鸣的朋友欢迎关注公众号

放点个人创作的杂七杂八的东西,诗歌、影评、书评、微小说等,佛系更新随缘看

——————

隔了一年回看评论补充:友好探讨很欢迎,人身攻击全反弹。心中装着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你骂我,我还懒得骂你,看个电影还要当喷子,只觉得你很可悲。我追梦近十年,经历过像饺子一样在家无收入全年无休式创作的日子,也经历过好的坏的各种比主角还要跌宕起伏的故事(除了死过一次这部分哈),现在还在折腾,我自己就是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打怪升级走过来的,看这故事的角度自然跟一部分人不一样。而且人跟人想法本来就不一样,有不同观点世界才美妙,我也很欢迎针对电影本身的探讨。那些人身攻击的,我只能说劝你们少点时间臆测别人,多点时间过好自己

3 ) 看到荒漠,也看到微光。

如果你的2020年和我一样糟糕,年末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总结只能勉强交出一份“我还活着”的答卷,那么当你看完《心灵奇旅》这部动画片时,也许会在世界某个角落和我一起击掌——是的,一事无成也没关系,至少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慰藉。

皮克斯用第23部动画长片证明它在创新路上已走得更深更远。我一边享受视听、主题、情节各方面带来的震撼,一边又为之焦虑不已。看来它不打算做一个爆款IP,甚至不打算面向动画片的主要受众——孩子,而只是变成一小部分成年人的围炉夜话——来,我们来聊聊人生。

噢人生?有什么好聊的。尤其当30岁以上的成年人走进电影院时,大部分人不过想在平凡生活的罅隙里透出一丝张望,喘口气,大笑一场,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出电影院,继续回到现实。

可《心灵奇旅》多么过分。它不仅没有把你从现实拉出去——作为一部动画片,它放弃了制造童话般的奇幻仙境——反而把你又塞回那个熟悉的世界,喧嚣的城市、热闹的街道、拥挤的人群……你依然听着市声、被闪烁着灯光、在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中感受自己的渺小。

是的,这个主角和你一样平凡。乔伊,一个黑人音乐教师,抱有音乐家的梦想,却囿于学校音乐教室担任一份并不重要的工作,和根本不爱音乐的孩子们在一起度过一日又一日,才勉强得到一个被恩赐的“铁饭碗”。

他的母亲可能和你的母亲一样。嫌弃你年过三十都没有稳定的工作,依然要靠她这半生辛劳才能换得你相对的稳定。而你漂泊那么久好不容易获得一份有社保的工作后还要和她提什么梦想,她只能把眼前所做的一切奉献展示给你,让你望而却步。

是的,多么熟悉。就像我,或者你,我们的每一天。《心灵奇旅》放弃创造更美更好的童话,哪有什么冒险王、探索队长、勇士奇兵,我们看到银幕上的乔伊就像乔伊在另一个世界看到他自己——乏味,无聊,没有明天。如果他也有生命的“丰碑”,那座雕像并不因为死亡的赞助变成一个伟人。他依然是洗衣机旁坐着发呆等衣服洗好的一个人,只是变成了雕塑,毫无惊喜。

这种平淡的回望令人害怕。它确实抛出一个我们在以娱乐为目的看电影时并不想面对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

我甚至觉得创作者残酷。毕竟乔伊身为平凡人活着时还有一份执念,要做一名爵士音乐家,至少在梦想的舞台上发光,哪怕只有一刻。而大多数的人们……我们……如果连乔伊那样最低限度的梦想(或曰“人生目标”)都没有,那我们庸庸碌碌的每一天,又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残酷到让你不得不面对它、思考它、考虑它的答案的紧迫性,因为生命忽然有一天走到尽头,人生最大的偶然来临。那个无比熟悉的问题令人震颤:

“假如现在你就会死去,你是否遗憾?”

乔伊在通往“生之彼岸”的大道上拼命往回奔。我万万没想到在皮克斯动画片里会看到这样恐怖一幕,它预示死亡的必然,预示生命的有限,预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我却毛骨悚然如坐针毡。

我甚至迫切地想要做点什么,赶紧思考出我的答案,回到我可以追溯生命的某一端,重新开始,找到生命的火花,无悔地再过一次……

恰在这时,皮克斯给出它暖心的一面。“生之彼岸”有多令人恐惧,“生之来处”就有多让人充满希望。在这里你是崭新的,自由的,开放的,充满任一种可能。在这里你可以畅想如何活着,无知无畏地开始一趟旅程。

不过不要放松警惕。思考生命的意义没有因为“心灵学院”的温馨环境变得无关轻重。

重要人物22终于登场,她已经活了几千年,心灵苍老到不报任何希望地“活着”,且仅以这样庸碌无为地“活着”为乐趣。

这可能是我在动画片里至今看到最“邪恶”的人物。尽管她长着一副软萌面孔,她的内心却黑暗至极。她比任何一个正邪二元对立动画片里的“坏人”都要令人心惊,因为她不是某一个别人,可能恰恰就是我们内心里的另一面,另一个自己。

代号22,她代表了无望、自卑、封闭、畏惧、偏执、仇恨、……任何负面情绪在她身上都有理由,她并不打算去活一趟。在“心灵学院”她已成了一个冥顽不灵的老滑头,人类几千年历史中的各种伟大灵魂都打动不了她,她具备一种黑暗至极的能量——没有希望。

在动画片中,没有希望已被说得太过委婉。没有那个“通行证”,没有生命的火花。生死概念被描绘为一个具象世界,没有灵魂即没有火花,不过在银幕上没有闪烁一下。可是在我的抽象意识里,她的没有火花已代表无涯的黑暗。

打造这生死两端的具象空间并非多么有创意,毕竟前有《寻梦环游记》,皮克斯已经用卓越的技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壮阔的幽冥世界。然而在《心灵奇旅》中我得到创新的震撼来得突如其然,因为在这里,生命似乎多了不少维度,除却生与死,在生死之间依然有某种混沌,需要生命的个体自己去跨越。

我们在电影中可以感知到的:

一,确切以肉身活着的现实世界。

二,生之彼岸,即排队通往死亡的大道。

三,生之来处,即心灵学院,生前塑造人格的虚拟世界。

四,生死之间,忘我之境。

如果仅仅是在活着与去死的二元世界来回穿梭,我不会说这个故事多么有新意。但是当三和四出现并变得具象丰满时,它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面镜子,在观察活着的人乔伊、尚未成形的灵魂22时,连同发现自己生命的多面性。于是连我们自己也不禁要向那些代表界限的“黑洞”张望:在不同维度的世界里,我又是什么面貌?

一个执着于成交的基金经理?一个疯狂的街头艺术家?一个为人类贡献一生学识的教授?还是一个吃吃喝喝睡睡无聊至死的某某某?……

因为有了距离的观望,生命的轮廓变得清晰。乔伊从具象的人变成抽象的灵魂,不仅看到自己一生的幻象,甚至变成猫,看到活着的自己的肉身。

因为有了距离的观望,灵魂22号也获得了新的审视生命的视角。不仅可以看到那些伟大的灵魂导师外有多么无聊、平庸的人活着(如乔伊这般),还可以看到他们既然如此平凡还执着于活着,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问题到这里,“我为什么活着”,已不单单是“我想作为音乐家闪耀一次地活着”。这是一个平凡的主题,在不少故事里都已被讲述过。如今在《心灵奇旅》中,这个问题已演变为,“我注定无法闪耀地活着了,可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问问题的过程就像剥洋葱,在剥到明明看似快剥完时,已经感到快要得到答案的欣喜。就像乔伊总是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音乐家,可以有一天在心爱的舞台上忘我地演出一次。因此他充满热情地活着。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个问题还可以剥下去。答案背后还有问题。

乔伊如愿从心爱的酒吧走出大门时,他曾说“我死而无憾”的事已经实现了,他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演出。可是生命并没有因此更加丰满,更加有意义,更加闪耀,他就像女音乐家说的那样,想要看到大海的鱼,一直以为眼前的不过是水。

可大海本就是水啊。生活本就如此。

洋葱剥到最后,答案如此无味。你想要的生命中的闪光一刻,以为是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竟也不过是音乐家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度过。而那么闪耀的她,竟然此刻也和你一样,也在这平凡的“水”中。

乔伊注定是失望的,我也失望。当你渴望半生的某个目标终于实现后,除了在那一刻得到的快感,剩下注定是无尽的失落。因为往后的日子,我将以何目标而活?我还为什么要充满热情地奔赴每一天?我不知道。

这个问题的抛出让我感到了某种强烈的空虚。它是如此熟悉,以至于我开始想象故事创作者的面孔,他也是和我一样30岁以上的人,在某一天画着动画或写剧本时问自己,哦我如此擅长画画或写作,我生来就应该做这件事,可是人到中年我竟然怀疑以它为目标的这大半生,我是不是真的要继续做下去?谁又定义了我应该一直做这件事而不是别的事?

质疑的力量在动画片里不是必要的,它总会把矛头对向某个具体的敌人而不可能是自己。但是在《心灵奇旅》中,我清晰地看到,敌人就是我们内心的另一面。另一面充满疑惑、不安、焦虑、否定,它像灵魂22号一样,轻易就推翻了你认为伟大或有意义的一件事。而你曾不懈地为之奋斗付出过这么多,以至于你已经不能面对付出的过去只能劝慰自己,是的,只有这个目标才是我活着的意义,我只能、必须这样走下去。

我说这是一小部分人的围炉夜话,因为这个问题的抛出已经带有门槛。它的前提是,我已经奋斗过了,也尝过了获得的滋味。比如当我梦想美满婚姻与相爱的人组建家庭后发现生活如此乏味;比如当我日耕夜作终于得到升迁加薪后依然做着重复的工作等待每月发薪日的到来;比如我渴望的一次声名大噪、一次天降横财,它们都通过我的努力和幸运得到后,我发现也不过如此……

接下来,问题就是接下来,我该为了什么而活着?我活着的真正目标是否还是它们?答案已被推翻。我推翻了我自己。

这种空虚感就是乔伊走出酒吧大门时,他感受到的——以及我感受到的。我从未想过一部动画片把人生的意义、目标、执念、动机这些抽象的东西,剥到最后,只剩尴尬的空气。

生命在这一刻根本是无意义的。它变成了别人的一个转身,而我抓到了“空”。

因为这一层空虚,我向《心灵奇旅》投去共鸣。它不是酸楚的泪水,不是幸福的喜悦,不是为幽默的开怀大笑,种种情绪都被超越了。我竟然在一部动画片里感到了现实中曾经有过的空虚,甚至再一次逼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然而没有人能给我们答案。乔伊的偶像不会给他答案,他也需要自己追寻。反而是那个曾经执着于空虚的人物22步入现实后,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具备了意义——多么讽刺!

不抱目的地活着,却得到了活着的意义。那么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片落叶?一次奔跑?一根棒棒糖?还是一次躺在地上的仰望天空?……似乎都是,似乎都不是。

当乔伊弹出流动的音符时,我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只能感到情绪中的某种空洞重返充实。明白那微妙差别就像他真正在用音乐谈话——音乐,归根结底是表达自我的方式,我们的主人公并非为这种表达方式而奋斗。他要去自由表达的,是为之动容的生活的细节、记忆的触角,让他感到生命的酸甜苦辣的一切渺小与伟大,最后都会融入音乐,成为“火花”的一部分。

因此,音乐本身不是要去实现的目标。而是通过音乐,乔伊可以实现表达的自由、灵魂的放飞。他可以既活在尘世中,又可以超脱尘世,因音乐感知生命的丰沛,通过独属于他的方式,触到活着的意义……

嗯,写到这里,对我而言看似混沌的一切似乎有了一点清晰的指向。《心灵奇旅》不是一个典型的主角追求梦想的故事。这个故事在生死不同维度空间里都有不同的标准。如果说《寻梦环游记》里我们还可以亲情为依托,找到一根绳索通往“生之彼岸”,那么在《心灵奇旅》中,我们感受到的孤寂只能是在第四空间中荒芜的追寻,个人自己的追寻,没有同伴。

电影是心碎的艺术。当第四空间里的灵魂荒漠出现时,我所获得的感动比乔伊在闪耀舞台上弹下流动的音符带来的更多、更复杂、更难以言喻。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在这片荒漠中执迷,而我们却不能为谁伸出援助之手,只能靠自己苦苦探索。假设并没有航行的船,没有那片飘落的叶子,也没有什么化解你忧愁的灵魂舵手,在生死之间、忘我之境徘徊时,终究只有自己去辨明到底哪一部分是执着,哪一部分是偏执。22号灵魂,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她是活着的幽冥。

这场晦涩的对话终要结束。从生谈到死,从死谈到生,假使给你有限的生命再来一次有限的旅程,也未必获得真正的意义,来人世一遭本就是一片混沌。

但我想不是所有故事都要告诉你,意义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成败又是什么。在这场对话里,令人慰藉的是,失败者不是可耻的,渺小而孤独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可耻的,都有了存在的理由。《心灵奇旅》如其名,只是带我们的心走了一遭,看到荒漠,也看到微光。

4 ) 没有人不配活着,精彩的人生,平庸的人生都值得被歌颂。(22号灵魂究竟代表什么意思?)

观看此片一定要明白一个关键的问题——核心角色第22号灵魂究竟代表了什么群体?为什么一定是第22这个数字?

超级适合今年的电影,可以这么说,这是迪士尼皮克斯献给绝望之年的生之狂想曲!

迪士尼的画面和情感冲击+皮克斯的脑洞和哲思,绝对是最无敌的!

2020,死这个字离我们前所未有的近。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让我们疲惫不堪。而这部迪士尼皮克斯的《心灵奇旅》来的正是时候,电影很好看,也很催泪,全片里最精彩的部分预告片里一点都没有出现,皮克斯这次真是留了一手。

如果说关于灵魂要训练然后才能重归地球,灵魂研修世界概念的设定精彩程度是A级,那么最后一波波关于生活中火花绽放的情感冲击,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这些看点都让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立刻飙到S级!让每一个曾经爱过生活又对生活失望过的平凡打工人飙泪!

这部100分钟的电影做到了让你看完电影后会对生活有全新的期待,关键还不是猛打鸡汤那种振奋人心,是一种穿越骨头抚摸你灵魂的温柔与安慰,是一种对你和生活勇敢搏斗却失败过的认可,仿佛一个智者轻轻的拍拍你的肩告诉你,没有人不配活着,精彩的人生,平庸的人生都值得被歌颂。

观看此片一定要明白一个关键的问题——核心角色第22号灵魂究竟代表了什么群体?为什么一定是第22这个数字?

皮克斯随机取的?显然不是。

一,22这个数字和塔罗牌有关。

塔罗牌恰好有22张主牌,从第0张的“愚者”开始到第21张的“世界”这22张牌象征了人在不同阶段的各种命运,各种人生状态,以及展现的各种性格,22张塔罗牌代表着一段完整的人生旅程,代表着生于死的轮回,代表着生命的生生不息与周而复始,也为接下来第22号灵魂展开一段前所未有的地球人生之旅的剧情做铺垫。

二,22这个数字代表着一点邪恶,代表着坏,在影片里代表灰暗,消极的一面,代表负面情绪

古以色列国王耶罗波安从公元前930年到公元前909年统治了一共22年。此后的公元前874年至公元前853年的22年内,亚哈国王同样统治了以色列。他被认为是犹太史上最恶的国王,而且在他之后被认为是第二坏的国王亚蒙在他22岁的时候开始了他的统治。

在影片里,第22号灵魂一开始真的很坏,很讨厌,她洋洋自得的告诉爵士男主joe之前自己曾经成功“搞垮”过n个正能量导师,那些导师都是我们人类世界响当当的名人,包括特蕾莎修女,拳王阿里,林肯总统等等,第22号灵魂拒绝他们的帮助,表示自己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提不起自己一点点的热情,是一个负能量爆出天际的灵魂,是一个丧文化千年终极学者。

三,22这个数字似乎代表了22岁的心智年龄.

虽然22灵魂号称自己已经存在千年,但她的心智就像一个22岁的臭屁小孩,22号灵魂代表着美国年轻一代,垮掉的一代,他们总是对什么都无所谓,对什么都提不起自己兴趣,能力没有多大,脾气却大的不得了,然后还觉得这样的自己很酷。

理解了22个数字带个22号灵魂的含义,让我们更加理解了这个角色与爵士男主的反差。

不同22号灵魂灰暗的,消极的,厌世的一面,男主是正向的,阳光的,闪亮的,最勇于追梦的那一类人。

两个性格反差的角色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活法。

有意思的是,爵士男主从一开始不接受现实,刚死掉进灵魂“修炼场”里时始终说着我不能死,我绝对不能死!而最后呢?这里先不做剧透了。

精彩的人生和平庸的人生,你会选哪种?

精彩的人生是——我的人生已经足够精彩,就算我即可赴死,我也别无遗憾。

平庸的人生是——我碌碌无为度过平庸的一生,但我仍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没有哪一种人生比哪一种人生更好,更高贵。

不是每一个人一出生就会有自己的绝活,有自己的闪光火花之处,不是每一个人都一定会成功。成功的人生是少数,失败平庸的人生是多数。比起瞩目,耀眼的人生,那些认真生活,发现生活,热爱生活的平凡人生更值得被歌颂。

那些爵士男主与22号灵魂在重归地球生活后火花瞬间的闪回让我们感动不已。

人生的火花不仅仅是那些闪耀成功的瞬间,更是那些平凡的瞬间。

那些瞬间是人生第一次体验味觉的披萨,是理发店的棒棒糖,是妈妈的缝衣针线,是给地铁站流浪歌手的面包,是纷纷落下的金黄秋叶,是街角的第一缕阳光,是夜晚天台绽放的烟花,和母亲在海边散步时的夕阳。

这些男主joe和22号灵魂生活里火花的瞬间之所以让我们想哭是因为这让我们想到自己的生活,这些瞬间我们曾经也紧紧抓住过,但慢慢的,我们因为忙碌的工作,因为跟随世俗的匆忙结婚生子,因为对于金钱权力的不停追逐,这些美好的瞬间都被我们都淡忘了,被我们亲手丢弃了。

你问问自己,你有多久没有一个人好好欣赏下你下班回家时的日落了?

有很多所谓成功人士告诉我们,这些都是虚的,这些不能让你吃上饭,

但我想说,这些生之花火绽放的瞬间虽然不能让我们填饱肚子,但却足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变得不贫瘠。

《心灵奇旅》里另外一个高光片段是“忘我之境”的设定,也就是灵魂暂时停留的地方。

可能是濒死体验时的灵魂出窍,可能是禅修时的入定,可能是疯子的神游等等。

这个有趣又结合现实世界里宗教学,神秘学的设定更加体现了皮克斯立足在现实之上的疯狂想象力。

在忘我之境里,有两种人,两种状态。

一种是投入状态时忘记自我,一个是迷失状态下没有自我。

这个我太有感触了,投入一件事可以让我们的灵魂从乏味的世界里短暂的超脱出来。

投入一件事是解决我们人生中大多数空虚浮躁时刻的好方法,生活中那些火花随即咔咔绽放,可能是一次浮光掠影的大银幕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可能是一本书里代入主人公故事人生的醉生梦死,可能是一次游戏里通宵战斗的刀光剑影,也可能是一次赌下所有勇气的爱恨情仇。

很多事情你之所以觉得无聊,只是你没彻底投入进去罢了。Joe对爵士乐的投入让他进入忘我的快乐源泉中,生活中的你也可以,一旦投入做一件事,做作业不会无聊,做ppt不会无聊,上班不会无聊,烧菜不会无聊,跑步不会无聊,谈恋爱更不会无聊。进入状态后,连在家里拖个地板都能独自舞上一曲华尔兹。

所以,朋友,投入一件事,彻底投入一件事,享受它,并为之奋斗,为之疯狂,慢慢的,你也可以像电影里的爵士男主和22号灵魂一样,找到你生命中的终极火花。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一个人。

最后讲一个故事,我一高中音乐老师,很凶,几乎每天都穿黑色的衣服,他曾在我们不听他讲话,在课堂上胡闹的时候当场砸了他的吉他,我永远记得他那天愤怒的说,我在这里教你们这班兔崽子音乐真是浪费我的青春。我也永远记得多年后某个夜晚,那天我和同事们去一家酒吧喝酒的时候遇见了他了,他剃了一个光头,穿一件亮亮的花衬衫,和一帮光头朋友,在舞台上自在的唱着夏日爵士乐。

他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火花,找到了自己生活里最关键的那块拼图,看完电影的你呢?

5 ) 醋栗与……活在当下

看完这电影,脑海里盘旋着……契科夫的短篇小说醋栗。

那个故事,说的是一对兄弟,其中的弟弟一生的梦想就是有一个小小的庄园,雇几个仆人,然后可以在庄园里种上自家的醋栗吃。他的哥哥对他的梦想不以为然,但弟弟的确就在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省吃俭用,不断攒钱,还娶了年老难看的寡妇——然后,等寡妇死了以后,他终于有钱购买了土地,庄园,仆人和醋栗。

这个时候,他们都已经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哥哥去看弟弟,去看那个终于变成了地主,实现了梦想的亲人:“他苍老了,发胖了,皮肉松弛。他的脸颊、鼻子和嘴唇都向前突出,眼看就要发出像猪那样的哼嘘声,钻进被窝里去了。 ”

是的,弟弟是非常幸福的,他自认为自己是个老爷,甚至不再记得自己曾经只是个公务员,以自己祖上都是贵族自居,并且用自己亲自种的醋栗来招待哥哥。

“尼古拉·伊凡内奇眉开眼笑,足有一分钟默默地、泪汪汪地看着醋栗,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他把一枚果子放进嘴里,得意地瞧着我,那副神态就像一个小孩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哥哥也不得不承认“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人,他梦寐以求的理想无疑已经实现,他已经达到生活中的目标,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他对自己的命运和他本人都感到满意。”

故事的前半段,就让我想到了在人间吃上第一口披萨的22,她吃着披萨,喝着可乐,看着蓝蓝的天,这样的人生幸福吗?无疑是幸福的。活在当下的确足够让人幸福,醋栗里的弟弟,品尝着他拿又酸又硬的醋栗都可以热泪盈眶,简直是活在当下的典范了。

但契柯夫则在质疑下一个问题

“实际上,心满意足的幸福的人是很多的!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压抑的力量!你们看看这种生活吧:强者蛮横无礼,游手好闲,弱者愚昧无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到处是难以想象的贫穷,拥挤,堕落,酗酒,伪善,谎言……与此同时,每一个家庭和每一条街道却安安静静,人们心平气和。在城里五万居民中,没有一个人会大声疾呼,公开表示自己的愤慨。我们所看到的,是人们上市场采购食品,白天吃饭,夜里睡觉,他们说着自己的生活琐事,结婚,衰老,平静地把死去的亲人送到墓地。可是我们看不见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听不见他们的声音,看不见在幕后发生的生活中的种种惨事。一切都安静而平和,提出抗议的只是不出声的统计数字:多少人发疯,多少桶白酒被喝光,多少儿童死于营养不良……这样的秩序显然是必需的;显然,幸福的人之所以感到幸福只是因为不幸的人们在默默地背负着自己的重担,一旦没有了这种沉默,一些人的幸福便不可想象。这是普遍的麻木不仁。真应当在每一个心满意足的幸福的人的门背后,站上一个人,拿着小锤子,经常敲门提醒他:世上还有不幸的人;不管他现在多么幸福,生活迟早会对他伸出利爪,灾难会降临--疾病,贫穷,种种损失。到那时谁也看不见他,听不见他,正如现在他看不见别人,听不见别人一样。可是,拿锤子的人是没有的,幸福的人照样过他的幸福生活,只有日常生活的小小烦恼才使他感到有点激动,就像微风吹拂杨树一样。一切都幸福圆满。”

当然有可能在这个电影里看这段文字,会显得有点矫情,但是我在看电影的时候的确在想,如果有的人当下,并不快乐,他曾经吃过披萨了,喝过可乐了,看过蓝天了,但是他现在不得不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因为如果他向那个顿悟的基金经理一下把电脑砸掉,他可能连下个月的房租也付不起,而供到他读大学找工作的父母可能只有几百退休金,根本不敢得大病,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更负担不了一个成年的孩子,失去工作了以后在家啃老啊……

这个电影,如果是20年前看见,我大概会打五星,因为我实实在在就是一个奉行活在当下的人。我基本上不加班,敢和老板吵架,阳光好的工作日下午会请假去公园,在打工之余看闲书,听音乐,谈恋爱,我会兴之所至坐长途去吃昆山奥灶面,穿大半个上海给男友送一瓶咳嗽药水。

但是,现在,我没有这个自信,因为我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我当年没买房,我现在是什么样的生活。因为认识过一个和我差不多大,毕业就入外企的前辈,因为一直看空房产,所以……

还好去年年底房地产贷款政策又有改变,应该在抑制炒房一族,否则去年年第的房价变动,差点把人逼疯了。

能一直持续的活在当下的幸福,是不是建立在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运气上呢?我这潇洒自在的人生,多少是我自己的选择和想开,多少是沾了历史洪流的光和好运之神的垂青?

如果如主角那样在小酒馆演出了一场就心满意足觉得自己死不足惜,阎王爷也没给他开后门的话,那么那个开着裁缝店照顾完丈夫又照顾着儿子的妈妈,她还能继续活在当下么。

当然这是一个好电影,对于能够活在当下的人来说,享受当下,享受每一刻的幸福,就如同20来岁的我一样意气风发。

但是,我也想说,有些人的当下真心无法享受,没有人替他们负重前行,没有力气去改变当下的生活,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我们每一个暂时当下幸福的人,享受之余,应该也多体谅一下那些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的人,允许他们对当下的迷茫,愤怒,甚至嗤之以鼻。

在当下和未来之间如何平衡,在享受和努力之间如何进退,这个答案没有那么容易找到。虽然契柯夫在醋栗的结尾里说,“您永远不要感到满足,不要让自己麻木不仁!趁您年轻、强壮、朝气蓬勃,您要不知疲倦地做好事!幸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如果生活中有意义有目标,那也绝不是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幸福在于更明智、更伟大的事业。做好事吧!”

但更大的事业是什么,我仍然不知道。

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现在只能希望自己记住,我并没有找到答案,我要带着这样的迷茫去审视这个世界和我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幸福,有没有建立在无视他人付出的基石之上?

6 ) 心灵奇旅:把寻常的人生过好,才是最不寻常的事情

在皮克斯的最新动画大片《心灵奇旅》中,主创团队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审丑路线”。影片中没有一对俊男美女,每个人都生着一张肥嘟嘟的脸。如果你敢歧视胖子,那就让所有出场角色都变成你讨厌的样子。这样的设定,难免会让人有些头大。不过熬过开场一段“磨合期”,相信你很快就会接受这群可爱的小胖脸。继而感慨,为消除刻板印象,剧组也是拼了。

类似这般“反套路”的设定,影片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多次使用。比如男主乔伊的死,因为死的过于……嗯,都没法用不可思议去形容,所以感慨万千。你以为但凡这种造型萌萌的动画电影,主角还不得好生折腾一番,不说上天入地,起码冒个险开个挂啥的,要死也死得轰轰烈烈啊。然而事实却是,他以一种很搞笑的方式掉进一个坑里,让观众先是哈哈大笑,接着集体懵圈……啥?他死了?

是啊,他死了。他就这样摔了一跤,然后死了。你甚至还没来得及吐槽一句,美国也有偷井盖子的吗?他就这样死了。观众这才开始严肃了起来:死亡就是一件如此简单的事情,而且离我们真的很近。就连金基德这样屡次挑战上帝禁忌的疯狂导演,一个新冠病毒也能轻易带走他的生命。

然后你以为要跟随乔伊去死后的世界了?对不起,出门左转,请去《寻梦环游记》片场。影片此时又玩了一个反套路,让主角进入了一个“生前的世界”,从而结识了“女主角”,一个类似“精灵”的小东西——22。这是一片幽蓝色的世界,由量子规律维持运转。如果没记错,这应该是个前无古人的想象设定。

阴差阳错中,22进入了乔伊的身体,而乔伊变成了一只猫。这对奇葩的CP组合,开启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生命之旅。这里主创团队又施展了一种反套路设定:自始至终,电影里都没有一个反派。毕竟那个量子世界派来的“追击者”,无论如何也无法划分到反派的范围内。尽管如此,电影仍旧拍得跌宕起伏,我们仿佛跟随两个主角进入一种徜徉他人生命之海的体验中。并且每每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沉浸式的参与感便会愈加强烈,甚至开始拷问自己脆弱的人生。但凡生命,必有遗憾。我们之所以在乔伊和22的生命旅程中感到快乐或悲伤,只因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是芸芸众生中的凡夫俗子。我们会为欲望牵连,也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欢呼雀跃。是的,我们卑微,我们渺小,但谁也无法阻止我们,爱上这个悲喜交加的世界。

22在“毫无价值”的乔伊身体里,体会到生命不同寻常的意义。讽刺的是,这种不同寻常,恰恰潜藏在最最寻常不过的生活中。麻木的人,把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睿智的人,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捡起吉光片羽。正如保罗柯艾略所说,要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掘出视而不见的秘密。然而这些所谓的秘密,在被欲望缠身的现代人眼里,却注定无法被珍视。比如本片最重要的一件物品——黄色落叶,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它的美妙呢?

不得不承认,树叶是个极好的道具,也是别具象征意义的一件事物。古人用“一叶知秋”,来感知大自然的变化,判断事物发展的规律。敏感的人,却从中体会到一种生命盛极而衰的感伤。高晓松写了一首《白衣飘飘的年代》,有句歌词是“当秋风停在了你的发梢 在红红的夕阳肩上 你注视着树叶清晰的脉搏 它翩翩地应声而落”。这般意境,和22在阳光下拾起一片落叶时的心情,多少有些相似之处。无独有偶,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经典电影《两生花》中,也有一个小女孩看手中一片树叶的特写,此时画外音响起:这是春天的树叶。春天到了,所有的树都会长叶子的。看更亮的那边,一些小的叶脉和很好的绒毛……

不是只有艺术创作者才心有灵犀,人类的悲欢,也终有相通的一天。如果你在22捧起这片树叶的时候,和她一起沉醉于慵懒的阳光下,看树影婆娑,耳畔似乎传来沙沙作响的声音,脸庞仿佛有双温柔的手在抚慰……那么索性闭上眼睛,默默感受这一刻生命的美妙吧。就像无论乔伊成为知名的钢琴爵士乐手,还是普普通通的一名老师,都是妈妈的骄傲那样。与其抱怨生活的艰难,不如反思是否索取的太多?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要去想,忘掉那些无谓的烦恼,将自己视为人生旅途中的一名体验师,像22手捧这片树叶那样,去体会,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好。至于答案是什么,这并不重要。

没有人有资格嘲笑你平庸的生活,除了你自己。当22终于找到它缺失的那块拼图是什么,乔伊也总算明白成功并不能换来一种叫做幸福的东西。忘我当然没有错,追求梦想也是,但永远别忘了,把寻常的人生过好,才是最不寻常的事情。当你在欲望面前举步维艰,或者身处阴沟找不到北时,请喝下这碗叫《心灵奇旅》的鸡汤,也许它能唤醒你那失落已久的灵魂。

短评

你不会知道,那个街边转招牌的人的心中,存在着一艘巨轮。

4分钟前
  • 汤吉
  • 力荐

真的真的不必觉得排片少,目前口碑扩散还需要时间,中国的电影市场只是反应有延迟,晴雅集那股粉丝劲一过,就是这片翻盘之时,作为院线工作者很淡定地告诉大家,这片子不是不爆,只是时候未到。票房反超晴雅集甚至屠榜仅仅时间问题而已,毕竟有太多优秀动画片都是长线放映一两个月。

7分钟前
  • 百代过客
  • 力荐

电影好残酷,都说应学会放下,但倘若从未得到过,又有什么资格说不想要?有机会挑拣快乐的人都是曾爬上巅峰看过风景的人,而平凡如我们,只能将脚下俯首即是的通通当作快乐,欺骗自己生命已足够美好。决定笑着告别,将生命拱手相让,不是爱的传递,而是心已死、梦已碎。一部纯粹的情绪电影:如果得到了,再多表达一点都会破坏这种得到;如果没有得到,不会寻找原因,只会感到遗憾。

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理发师用剃刀也能救人危难,造型师用针线也会缝补梦想。枝头掉落的树叶,街头鼓起的排风,地铁里忙碌人群中的歌声,角落里饥肠辘辘时的披萨,当你爱上生活的一刻,就找到了激活生命的火花。原来每天有那么多灵魂经历个体的锤炼,性格的塑造,奋力冲向地球。也会有无数灵魂被生活压垮,迷失进漠漠荒野。

1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皮克斯献给“打工人”的年度治愈之作,这才是真正适合圣诞节和年底看的心灵大片。如果让我选一部电影跨年,我会推荐《soul》,它不但让我想要珍惜那些生命中的小美好,更是让我想要感谢那些生命中照亮过我的人和事。以及不得不说,音乐太适合灵魂这个主题了,全片的音乐太动人了。

17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灵魂不会被压垮,压垮你的是生活啊。”三十岁的社畜看的内心澎湃,但为了维持成年人的体面又要在黑暗的影院里哭的默不作声。22迷失后,黑暗内里一句句话砸过来“你做不到”“找不到火花”“这不是目标,这是平庸的生活”和抑郁症发病的自我攻击好像…戳的我好久没缓过来。沉入心流和陷入执念只有一线之隔的设定好赞,基金经理被黑的又搞笑又辛酸XD~但故事和人物塑造还是比《寻梦》的完成度差一点点。

18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看完没有被鸡汤到 反而失落的很 我热爱生命 敬畏自然 保持一双发现美与善的眼睛 我的家人爱我 朋友支持我 我特别健忘什么事情都不记得 我不控制食欲想吃什么就马上吃 可是我都觉得活着好不开心啊 没有“火花” 没有梦想 没有热爱 没有一技之长 赤裸地来赤裸地去 又何苦非要白白走这一遭呢

21分钟前
  • t0psh1t
  • 推荐

因为Disney+Pixar这样的存在 才使我对现代动画充满向往 我不仅向往那每一帧的画面 更向往那群创造奇迹的地方

26分钟前
  • 84交座人柔变器
  • 力荐

《头脑特工队》关于情绪,《心灵奇旅》关于性格与灵魂,皮克斯已经不屑于讲述简单“物”的故事,而是用最直接形象的方式拉开生活哲学命题,那是得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才能捕捉到的细节,完美幻化在作品里。执念的灵魂在忘我之境无去无从,而“我会享受活在当下的每一分钟”。

2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又挤又破的地铁,黄色的出租车,雄壮的布鲁克林大桥,哈德逊河上远眺万家灯火,曼哈顿的秋色,小酒吧里的爵士乐,这就是纽约啊。理想如果都实现了,那然后呢?你会继续问自己,人活着最重要是什么?不是爱,不是恨,不是痛,也不是成功与失败,而是感知,有些人把它看作是庸俗的生活,有人却认为它是活着的全部意义。两首歌太好听了,听完瞬间觉得生活美好了起来。

33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一部极有可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原创配乐的电影;一部迪士尼皮克斯近乎满分的作品;一个出品23部长篇动画电影,拿下10个奥斯卡奖杯的工作室;排片2%

37分钟前
  • Woody
  • 力荐

我顶着豆瓣9.2我也要说,皮克斯就这?还碰瓷头脑?车3都不如;故事主题是挺安慰社畜的,可是这剧本写的就有问题还没讲好;全电影都很赶,和看2倍速一样,全是剧情推着角色在走,打npc呢?皮克斯这点一直都不改;故事感情就摸了一下树叶这么简单就懂了?结尾还大团圆?主角牺牲的意义呢?不如《头脑特工队》和《Coco》一颗脚趾头…连《赛车总动员3》里面主角的退休的感情都比这部有感染力…

38分钟前
  • KD6-3.7
  • 很差

高纳终于实现了梦想,但他突然发现,他追求了一辈子的东西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高大上。他突然发现,他为了他的爵士梦,错过了太多太多。他错过了和母亲相处的机会,错过了丽莎……错过了除了爵士之外的一切。很多电影都是给我们灌输成功学、心灵鸡汤,讲述主角努力追求梦想,最后就实现了梦想。仿佛在说,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如果你没成功,就说明你还不够努力。皮克斯却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有多么伟大的成就才算活着,就算没有成功又怎样呢?恰恰相反,一味追求成功而忘记了享受生活,这才是最遗憾的。无论是看天空、走路,还是和家人相处、和爱人看海……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实都十分精彩而美好。生活的真谛不是什么宏伟的梦想,恰恰就是那些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追求梦想是最不重要的,看天空、走路、吃披萨才是正事!

3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一部“圣诞福音”动画,和《生活真美好》拥有同个内核,档期应景。片中的“生之来处”并非基督教的“天堂”,而是来自宇宙高纬度的“量子空间”,甚至只要忘我就可以投魂而入,接近“天人合一之际”的概念。千年的厌世灵魂在世间走一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过着无趣日子的“音乐打工人”也在变换人生后,意识到生活的本质不是苦追目标,而是“活在当下”。“在世”也确实如此,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生的光阴就在每一瞬,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很多时候是“时隐时现”的,“隐时”如风吹过,“现时”啃个披萨。没有目标就是目标,没有意义也是意义。

42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4分钟前
  • 石狩川
  • 力荐

的确在今年看,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但也就抚慰了不到3分钟吧~

48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我听过关于一条鱼的故事。小鱼游到一条老鱼的旁边说:“我要找到他们称之为大海的东西”。“大海?” 老鱼问:“你现在就在大海里啊。” “这儿?” 小鱼说:“这儿是水,我想要的是大海。” 目标不是人生的spark,生活本身才是。看完此片,关掉电脑,所有曾经拥有的Spark,纷纷涌上心头。

52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着,梦想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喜欢看天、走路、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皮克斯送给社畜社恐的一记摸头

55分钟前
  • 礼拜六的两脚兽
  • 力荐

你以为所有的故事都被讲完了,皮克斯给你讲一个所有元素都见过但前所未有的故事。终于梦想和目标都不再重要,feel it

57分钟前
  • 懒懒牛
  • 力荐

3.5。凡尔赛动画,男主体验了得尝所愿,享受了人生巅峰,回头规劝大家平平淡淡才是真,能活着就是美好。???

60分钟前
  • 可露丽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