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改编自真人真事,描写诺玛·蕾一家都在南部小镇中的棉织厂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工人饱受资本家的无情剥削。后来总工会派来一名组织者协助当地组织工会,受到工人们冷嘲热讽和老板无理阻拦。但是对不合理事物具有挑战勇气的诺玛受到组织者的影响而站了出来,终于在工厂成立了第一个工会。
暗房工人联谊会是由一群热爱电影和现实世界的年轻朋友组成的观影团体。实际上,不仅对电影胶片进行显影的原初之地被称为暗房,电影最初被记录下来的摄像机胶片暗盒也是暗房,作品被观众完整欣赏的影院也是暗房。在这些暗房之间,电影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变化?这是我们好奇的。无论是经典还是当代影视作品,我们尤其注意这些作品被建构的过程,其与所处的历史与现实环境之间所发生的互动。因而也可以把我们的讨论视为对电影这一现实的显影。
影片简介
这部电影是1979年美国的一个电影。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女主角给我的印象非常深,表演也非常精彩,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当年的戛纳好像也把最佳女演员的奖项颁给她。这个电影其实是根据美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美国的工会历史上的确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她的经历跟电影里面其实就差不多。电影开头有很多照片,照片里的女性其实跟这个女演员不是同一个人,照片里的人应该是真实世界里的那个人的样子。
地点是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它是美国东南部的一个州,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比较传统的蓄奴州。19世纪末、20世纪前几十年,当地经济也主要是以棉花种植、纺织加工为主。所以可以说这个地方是比较典型的存在种族主义问题的这么一个州,我们在电影里面也会看到黑人和白人之间存在冲突。
我接下来就分别从女主角、外来的工会组织者卢本、棉纺织厂这三个方面去介绍下这部电影的内容。
女主角诺玛蕾是棉纺织厂里面的女工。这个小镇只有这么一家工厂,它可以提供这么多的就业岗位,所以很多当地的家庭可能一家人都在那个工厂里面工作。诺玛蕾一家就是这样,她的父亲、母亲,还有她自己,都是在那个工厂工作。
我们会看到她还住在父母家,有两个孩子。就是说在生活上会遇到很多问题。一个是因为工资比较低,所以她经济肯定没法独立。再加上她有两个孩子,不太可能带着孩子出去独自生活,我觉得主要可能是房子的原因。然后,因为她跟父母住在一起,也没有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在生活上会受到家里的约束。就比如像她父亲对她的约束,里面有一场戏,是说她其实想出去见她的情人,然后她的父亲还问她是去哪里,就是显得很紧张,而且一定要她说出她是去干什么。她其实在撒谎,就说她要去买些杂志,然后买一些内衣、卫生巾,就感觉家长对她的约束还是比较严格,虽然她早就成年了。还有情节展现她跟父亲的冲突,她说自己早就已经过了21岁,但是父亲还一直管她。这个应该跟当地的性别环境也有关。
不光是他父亲,就像她去旅馆见那个情人,就因为她跟情人提分手,那个男人就暴力对待她。而且他说的一些话也显示出他只把诺玛蕾作为性方面的工具。诺玛蕾说她在跟他的偷情里面得不到很大的快乐,然后他就说,但是你可以使我感到满意。就感觉这个男性还是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么一个人。
除了这个情人以外,社会上的舆论影响也比较大。很多情节都有体现,这个小镇上的人对诺玛蕾的评价,包括工厂想要放谣言去影响她,总工会派来的人想要调查她和卢本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他们的评价的意思是,诺玛蕾是一个性生活上比较放荡的人。这些都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这个性别环境会比较糟糕。
她在工厂里面的经历,可以看出她从性格上来说,是一个比较敢说、愿意向工厂提意见的人。大部分的工人可能都是忍气吞声的,不会跟这个管理层提什么意见,但是她就会去提,然后也因为这个,主管不是说她是大嘴巴么。后来工厂把她提拔为监工,就是要她去给每一个工人计时,但是后来她为了挽回跟其他工人的友情,还是辞掉了监工的工作,虽然这个工作可以给她带来收入上的提高,但她后来还是重新回到基层。
再往后就是她受到卢本的影响,开始积极组织工会。工会组织活动和她的家庭之间的这种冲突,她在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像会比较复杂。还是可以看出,她的丈夫是很爱她的,但是中间还是会有很多不满。就比如说有一段时间,她经常需要忙工会的事情,就没有办法做家务,然后她的丈夫就非常不满。那个场景我觉得还拍得挺好的,不光是工厂,就像那些白领女性,可能都会遇到这种问题。家里的孩子,然后做饭呀,购物啊,洗衣服啊,做这些事情,传统上都被认为是女性分内的事情,所以她去忙工会的事情,丈夫非常不满。
除了家务劳动的问题,在情感上面,电影把卢本和诺玛蕾之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的柏拉图,他们在精神上互相吸引,彼此帮助彼此成长,但是他们在性方面就是互相之间能够保持克制。中间不是还有一场他们在河里面游泳,其实这个怎么说,就按一般比较狗血的电影,可能就会发生关系了,但是他们还是保持了非常纯洁的友情。所以说这个挺有意思的,这种处理。她丈夫肯定也一直会猜测她跟卢本之间会不会有外遇啊,他其实后来也直接问了。
所以可以看到,劳动环境和性别环境,这些其实都非常糟糕。
从卢本的角度,他是一个外来的工会组织者,这种角色在美国的工会影片里面挺多的。我们上一次就提到了有一部片子叫怒火战线,也是这么一个角色,一个外来的工会组织者来到一个小镇,然后组织当地的工人进行罢工,组建工会。其实包括抱歉打扰,也是这样。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角色,但是这么一个角色,他为什么会存在。一方面肯定是现实因素,后面我会简单说一下为什么工会组织外来者的形象出现了,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
卢本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但他的职业其实就是工会组织。他会在不同的地方,只要是有工厂,有一个比较不平等的劳动环境。有组建工会的需要,他就去那边帮助当地的工人去组建工会,所以他会在不同的地方之间流动。影片的结尾也是说,他在当地组建工会成功以后,就跟诺玛蕾告别了,他也不是之后就一直在这个工会,他肯定又去到别的地方组建新的工会。
他进入到这个小镇,其实也遇到了很多阻碍。一开始大家对他不理解,就比如说诺玛蕾的父亲。卢本刚去诺玛蕾家拜访的时候,在门口有一段对话,就很典型地反映了在一个工会不怎么盛行的南方的一个州,大部分工人对工会是一个什么态度。他们还是把工会看作是一个外来的东西。因为其实工厂在当地的时间是更久的,而且他们整个家庭可能好几代都一直在那个工厂干活,所以他们跟工厂的情感会比工会更深一点。工会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他们也不确定这到底是什么。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是资方一般都会动用一些舆论宣传去引导工人,就说这个工会其实并不一定是对你有利的,然后会说,你要交工会的会费啊,那个工会其实也是吸你的血啊,也会剥削你啊,就会有各种话术,说这个工会对你没有利,还不如不要组建工会。卢本的父亲对这个工会也是敌视的态度,中间有一个工人说,你到别的地方去推销你的工会吧。他用的推销这个词,很有意思,就是感觉工会这个东西不是工人自己组织的维权的机构,是个外面的东西,就这种外来的感觉一直都非常的强烈。
那卢本他是怎么样克服这个这种问题的?他需要首先在那个工厂里面就找到一些比较同情他、愿意组建工会的人,他首先瞄准的其实就是诺玛蕾。后来也证明,她的确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愿意在工厂内部跟他一起配合,也比较积极在当地的社区去和各种不同的工人去打交道,然后上门拜访。这应该说是一种长期的工作,在电影里面可能会觉得很快,但是其实像这种基层的社区工作,日复一日的,可能不一定那么有趣,有的时候会有些枯燥,但是就像这个电影的主题曲里面提到的那样,“这种日复一日的工作,最后能够创造奇迹”,它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态度。然后也可以看到,卢本他也会依托法律。就因为美国的法律基本原则是支持组建工会,但是它也会赋予资方一定的合法手段去阻碍工会的组建。所以就是两方,资方和劳方其实都有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利益,最后到底能不能够实现,就是要看具体的环境,但是两方其实都是有法可依的。这个后面具体也会再分析。
然后接下来我会说这个棉纺织厂它自己存在什么问题。
劳动环境还是比较恶劣。
影片开头,棉花四处飞舞的镜头好像很美,但是仔细想的话,如果工人缺乏劳动保护,很有可能会造成一些职业病,实际上也造成了。比如这个工厂里的噪声特别的大,所以诺玛蕾的母亲听力受损了,然后还有的工人得了肺病去世了,得了肺病以后也没有那种正规的工伤赔偿,说明缺乏保障。
还有就是他们的工资真的很低,卢本和诺玛蕾父亲的对话,说一个小时的工资是1.33美元。那是七十年代,我也不知道那个工资是什么水平,从那个台词来看,好像就是很低的工资。而且,也没有稳定的加薪制度。
他们还会有非常严格的劳动监督的制度。这个制度要求每一个工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所以诺玛蕾拿着那个计时表去测劳动的效率,这个其实会导致一些工人过劳。另外,就还有不给予女工月经期的休假吧。
中间其实卢本组织一些工人在一起提工厂的问题,那个情节里,有一个黑人提到种族歧视。他说那个主管专门给他派重活。
所以问题还是很多的,然后也可以看到,工厂、资方为了阻碍那个工会的建立,其实也采取了一些手段。就比如说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公告栏里面必须要贴工会的宣传海报,但是他故意把那个海报贴在非常高的地方,你站在平地上,根本看不见那个上面写的什么东西。然后,工厂其实对那些参加工会的工人进行了惩罚,就是增加了他们的工作时间,所以中间会有一些矛盾,工会组织过程受到一些挫败。还有一个就是挑拨不同种族的工人之间的关系。他会说,这个工会组建了以后,黑人可能会控制工会,然后对白人不利,就导致了有一个情节,一群白人工人他们在殴打一个黑人。当然还有一个手段,就是直接去解雇组建工会的积极分子啊,比较典型的就是诺玛蕾。当地的警方其实也很配合他。工厂说,诺玛蕾妨碍了我们的生产活动,所以后来警察就把诺玛蕾给抓到监狱里面去了。但是也可以看到,鲁本作为总工会派下来的一个人,他其实也可以根据法律程序要求警方把诺玛蕾给释放。美国的法律有法可依的,给你一定的斗争空间,但其实又在限制你的空间。
背景补充
可以看到整部电影其实还是比较乐观的,最后这个工会组建也成功了,也塑造了积极争取劳动者整体权益、努力弥合种族之间的裂隙、维护劳工团结的这么一个女工的形象。所以它其实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说黑人和白人之间可以团结起来,女性也能够比较积极参与到劳工运动里面,也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种乐观,其实有美国七十年代的背景。南方纺织业工会组建得比较顺利,这种环境其实也受到六七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以及第二波女权运动的影响。
我先从性别开始讲吧。其实美国的女性工人,他们组建工会也比较早了,是在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当时最早的一个女性工会应该是洗衣工女工的工会。之后逐渐的,女工越来越多的在那个服装厂里面工作,所以后来也组建了服装行业的女工工会。但是一直到二战以后,女性才逐渐被允许在一些比较重型的工业制造业里面工作,就比如像是汽车的制造业。在七十年代的话,其实是受到第二波女权运动的影响,但是第二波女权运动还是以白人女性为主角,他们主要有几个诉求。女性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堕胎,要求在工作场所里面的平等权利,比如同工同酬啊,包括女性生理期的一些劳动保障。有一些要求实现了,就比如说工作场所的劳动权利方面,性别平等问题的确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所以七十年代有一个现象就是女性在这个工会里面的地位提高了,参与度也变得更高了,更加积极了。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970年美国应该是发生了一个女性罢工,就她们完全就是为了争取平等的权利进行罢工,所以这个应该也是第二波女权运动里面一个比较标志性的事件。
民权运动的话,其实我们上一次也有提到。就是说六七十年代,除了公民民权运动以外,还有一些更激进的黑人运动,比如像黑人权力运动就是black power这些运动,其实对当时黑人的劳工运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马丁路德金,我们知道他后来是被暗杀死的,其实他被暗杀的地方就是他去支持孟菲斯的环卫工人罢工的地方。那次罢工工人大部分都是黑人。他是在那个罢工的演讲上面被枪杀的。
这个是当时的背景。其实七十年代还有两部工会电影,但是它们的整体基调就跟诺玛蕾很不一样。这两部也非常值得推荐。一部是当时一个女性导演叫芭芭拉库伯,拍了一部纪录片,叫美国哈兰县。说当时南方的一个煤矿,当地的工人罢工,但是最后是因为有工人被枪杀,所以工人的这个权益最终才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满足。还是挺震撼的。那个煤矿公司,他们雇佣的私人武装,还有当地的警察都是站在资方那边,那个总工会非常不值得信赖,就是内部腐败非常严重,然后不满足这个基层工人的利益诉求,就有点像是背叛了基层工人。是在一个很绝望的状态下,最终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但就是很悲壮的故事。这部电影应该也拿了很多奖吧,就很经典的一个记录片。还有一部就是更加悲观的,也是讲工会,叫蓝领阶级。故事是说两个黑人和一个白人工人,就他们三个人对工会一直都很不满,就觉得工会成为了一个摆设,并没有真正的去为工人的权益去斗争,工会内部也不时有这种腐败的消息传出来,所以他们很不满。他们自己的家庭生活非常窘迫,又遇到了一些很现实的困难,所以他们就决定合伙去偷工会的保险箱,结果他们把那保险箱偷出来以后,发现里面没有钱,只有账本,他们就从那个账本里面发现了工会原来在用工人交上去的钱放高利贷。这个问题还是挺严重的。他们就想用这个账本去敲诈勒索工会,但是工会的领导人,我觉得就真的跟黑社会差不多了,就通过各种手段,包括谋杀、收买,最后把这三个工人给瓦解了。所以是一个很黑色的电影。剧本也写得很好。
从这两部电影就可以看出,当时美国社会对工会的态度其实是越来越差的。一方面的确很多工会在建立起全国性的组织以后,会变得官僚化,甚至产生一些腐败的问题。另一方面,资方,包括政府,他们会更加支持打压工人的运动。所以还是比较悲观的。
我之前在群里发了一篇文章,算是对美国工会运动的历史的简单叙述,就从那个里面也可以看到,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美国工会的参与率越来越低,然后这种低谷一直维持。最近这几年,有一些好转,出现了一些小高潮,但是从70年以来的差不多四十多年吧,美国工人运动都处在一个非常非常低谷的状态,然后美国南方尤其如此。
美国南方一个是种族主义,传统上一直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资方很容易利用不同种族的工人之间的分歧去分化工人团结的力量。还有一个就是美国其实从四十年代末以来,南方的很多州都通过了一个法案,叫做工作权利法案。这个法案专门用来瓦解工会或者阻挠工会组织的。就是说,不加入工会的工人也可以享受这个工会带来的福利,然后也不用交会费,结果导致很多交了会费的工人、积极参与工会组建的工人觉得自己这么积极不值,还面临被资方被开除的风险,觉得自己划不来、很亏。所以说其实会阻碍工会在公司、工厂里面的建立。这个影片发生的地方是北卡罗来纳州,它其实就是最早的一批通过工作权利法案的州,1947年就通过了。
除了这两个困难以外呢,我前面有提到,就是工会的外部化,或者说体制化。
还有一个就是资方会舆论引导。我们在《美国工厂》也可以看到,工厂会运用当地的报纸控制舆论,政府可能会支持他,因为带来就业。然后,工厂也会雇佣一些专门处理劳资关系的那种咨询公司,去对工人做反工会的宣传。所以就会遇到很多方面的困难。
最后我再简单跟那个《抱歉打扰》对比一下。在主题上其实会有一些相似性,都是强调工会运动里面种族团结的重要性,就都会有这一方面的主题,然后在剧本上也有很相似的地方,都是说一个工会组织者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进入到一个具体的情侣或是家庭关系里面,然后改变了其中的某一个人。主角在跟工会组织者的关系里面,获得成长。都有这个方面的情节。
还有一部电影就跟这个很像,是肯洛奇的片子,就是《面包与玫瑰》。这部电影也是说服务业保洁的工人组建工会的故事。它也会强调种族,因为到了21世纪,有很多外来的移民进入到美国,就比如像墨西哥的移民,像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然后他们去充当美国待遇最底层的那些工作的劳动者。《面包与玫瑰》里面带有很多对性别问题、对职业工会工作者工作方式的反思。
我好像漏掉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有职业的工会工作者。这是回到前面关于工会外部性的讨论。我们看张跃然的那篇文章,里面也可以看到,其实美国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分别通过了两部有关劳动者权益的法案。第一部是罗斯福在任总统的时候颁布的,其实非常亲劳工,允许不同的工厂之间串联的罢工,然后也规定了一些社会保障,要去合法组建工会有很多便利的条件。但是到了四十年代,新颁布的那部跟工会有关的法案,被认为是亲资方的。就比如像一些野猫罢工,没有体制内工会去组织的工会,工人他们自己去组织的工会。没有得到承认,这就是非法的。然后也不允许二次罢工,比如一个工厂,它为了另一个工厂而罢工,就不允许这种跨地域的罢工。而且美国这种劳动法,他一直以来就是跟法国、德国那些西欧国家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它其实不允许那种整个行业的集体谈判,只允许在单个的工作场所,比如一个公司或者工厂里面去组建工会。这个时候怎么说,工人的权益会很难得到一个整体的提升,也不利于工人整体的这个团结,实际上是把工人分散化。
最后,这部电影里面,它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投票。它看上去很民主,但是其实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把工会给外部化了,好像工会是一个跟公司、资方平级的机构,它不再是工人自己组织的,不是一个自组织了。这么说,你必须要在资方和工会之间做一个选择,哪个对你最有利,你就选哪一个,就投哪一个。对,所以这其实也是一个离间工会和工人之间关系的手段。
我分享的就是这些,接下来就是我们自由讨论吧,然后大家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提。
影片与现实的联系以及优点
小碗熊:我想说一下你刚刚说的最后一点,美国人会很喜欢他们的各种组织中、包括工作场所的民主 (workplace democracy),但是我看的时候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这个工厂在不允许工会组织、不允许罢工的情况下,还要搞一出看似很民主的做法,每个人都可以投票。我当时觉得这就是作秀,但实际上想一下,我觉得还很符合美国人的精气神,包括他们在工作场所的这些制度,还有整个社会的感觉。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民主制度真的就是有那种非常浓厚、自视甚高的自信,蜜汁自信的态度。他们不仅仅是在外交上面,说我们要去给别的国家、给什么中东北非带来民主,他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弄这么一出。但是实际上,我会觉得,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它是用民主这一个幌子来去掩盖甚至抹杀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这种势不两立的敌对态度,反正就是有一种用民主制度、用公平投票来粉饰太平的感觉。反正我仔细想了想,南方州会非常亲资本,跟这个态度是一脉相承的。
小五:它们同样起到一种阻碍工会的作用。然后其实美国的工会,包括一些比较活跃的工人活动家,他们一直都想推一项新的法案,就是不要通过投票去组建工会,而是只要有超过一半的人签署那个工会的组织卡,只要签那个卡,只要签署人数超过一半就可以组建。对,就是这样会更容易一些。
小碗熊:我觉得真的是意识形态上做得很好,很多工人认为工会是一种外来的组织,不会认为工会可以维护他们的权益和利益。从大家敌对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而且资方不会把工会宣传的传单或广告贴在很显眼的地方,还会用各种抹黑的办法,阻拦大家用正确或者精准的渠道获取信息。那就是说,这样的投票也未必是公开透明的,因为大家对工会一开始就有一种敌对的态度。我还有一点想说,我看的时候,听口音可以听出来是一个南方的州,但是我还是想问哪个州会有这种口音,当你说北卡的时候,我觉得,北卡是这种口音吗?像路易斯安那州,直到现在还会在街上插着邦联的旗子,还会禁止堕胎。但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北卡在南方各州里面算是比较先进,是比较开放的一个,所以我就觉得还蛮神奇的。而且在这几个月BLM的集会和游行,在北卡的夏洛特也有一些比较激烈的武装冲突。所以我觉得它相对一些南方州,还是要开放一些。女主的口音,我一开始听,觉得是南方口音;女主真的很厉害,她本人是加州的,但是这个口音我以为是南方土生土长的。当年它可以获得奥斯卡,包括在欧洲主流电影节获得认可,其实欧洲我倒不是很意外,我只是觉得为什么这种题材在如此资本至上的好莱坞居然也能够获奖。
小五:嗯,我也觉得很奇怪,就包括我前面提到的那个纪录片,就是《美国哈兰县》那部也是当年奥斯卡的最佳纪录片,但是那部就真的把当地的警察黑得很惨,看完觉得就是走狗啊,很恶劣的那种形象。
小碗熊:就是这样,尤其想到16年大选的时候,好莱坞大部分人都支持希拉里而不是更偏工人更社民的桑德斯,就觉得非常诡异。这部片里,诺玛蕾站上桌子被警察押送出去的时候,她的意识非常好:虽然她自己说她从小出生长大一直在这个镇子、总共去过两个地方,但后面保安/警察出现的时候,她让警察纸面保证一定会送她回家,然后一出门看见警车,她一下就反应过来了。我当时都没有反应过来,觉得她还挺厉害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有这种意识,一下子就知道警察并不是站在她这边的。可以理解为主角光环(? 但在一个小镇子,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方面非常保守的大多数人可能真的会听信美国的主旋律,会认为警察和军队都是为他们好,保护人权,完全没有想过警察的本质其实是为了保护资本,而不是保护人权的。女主这方面意识非常先进。
小五:确实,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她生了这么多孩子,她一个人带着,后来想,可能也跟当地不太允许堕胎有关。
小碗熊:嗯 我觉得影片很成功的是,塑造了南方小镇这样一个民风淳朴但是又对外来者非常警惕的状态。包括直到现在,半个世纪之后,都觉得非常神奇的是,他们一方面污名化女性的性经验,一方面年轻女性身在其中且又乐在其中的样子。你看诺玛蕾,她有一个私生子,她跟情人也一直没有结婚,然后鬼知道还有多少别的情人,“海王”的状态。她爸妈好像对这一点没有多大意见。然后呢,她二婚的对象好像马上就接受了这个孩子。我就觉得非常神奇,其实我也没有去过南方,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尤其想说,如果是别的州像阿拉巴马那种,你们知道有一个说法是Sweet Home Alabama,但是在美国流行文化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乱伦。就不知道为什么阿拉巴马会出现很多兄妹乱伦的情况,而且阿拉巴马是禁止堕胎的。美国南方真是一个矛盾集合体。
关于女性主义,关于70年代第二波女权运动围绕的“女性要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影片最打动我的一个片段——除了她站在桌子上,以及最后他们道别握手的时候——就是,她第二次结婚后搬到了桑尼家去,她发火他不做家务的那一段,女主情绪的渲染非常到位。那种做家务做到崩溃的感觉,正好呼应第二波女权运动平衡家庭工作的核心。另一个角度,为什么女权主义非常重要,因为抹黑一个女人最好的方法是对她的贞洁和贞操进行攻击,甚至可以是莫须有的玩意:不管你有没有真正做,我说你有就有。导致当她被警察抓走的时候,我一度非常担心他们会不会强暴她。就真的挺可怕的。另外诺玛蕾被那两个工会的头子说的时候,她那种低眉顺眼、好像全盘接受莫须有的指责的态度让我觉得还挺难受的。因为她在片中别的方面,不管是面对工厂领导,还是她爸,她永远是一种斗志昂扬的状态;但是一到性方面被抹黑,就整个人都蔫了。这些指责真够别有用心了,仿佛这个就是她最大的软肋。不过那场戏里面,卢本的反应也非常好,立马翻脸,二话不说,完全没有表现出对女工、女同志一点道德上的怀疑。还挺棒的。
小五:性生活方面的攻击,对外来的工会组织者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怒火战线》里面其实也有类似的情节。
小碗熊:对,你有提到这部电影里卢本和诺玛蕾的关系是非常柏拉图的,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剧情发展的一个悬念吧。他们下河游泳的时候,我也在想,这两个人会不会发生什么?但影片处理得很好的是,它把这个悬念一直留到最后,直到他们要告别的时候,我都觉得至少可以抱一下的吧,但两个人只是非常克制地握手(捂脸)。其实也挺好的,因为他们也不需要对谁证明两人是清白的;同时我觉得影片完全没有撮合两人的意思,这点也做得非常好。确实有点难得,一部片里男女主从头到尾都是朋友、战友的关系。《疯狂的麦克斯4》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夸这一点,说纯粹的战友关系值得为人称道。这个概念放在七十年代真是相当先进。电影介绍卢本出场的情节也非常搞笑。诺玛蕾在汽车旅馆被人打了嘛,卢本给她敷冰的时候,他说,我是犹太人,然后诺玛蕾说,我以为你们都长角呢。确实南方会有较激化的种族矛盾,不仅仅是针对黑人或者后来的墨西哥移民,针对犹太人是自古至今一直都有的。卢本也非常圆滑地接住了这个梗,他说没有,我们只是割过包皮而已。就是这个态度,我觉得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七十年代反越战的示威活动还有性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这两人之间的插科打诨还蛮好玩的。还有一段关于亲密关系的对话里,诺玛蕾问卢本,如果是你的女朋友多萝西,会怎么做,卢本直接说 “戴套”。这个回复非常符合卢本对多萝西的描述,就是纽约高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是个律师、会读纽约时报,她们对避孕的意识是足够主动的。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反堕胎的话题,诺玛蕾之所以会有如此沉重的经济困境,一大块是出于没有合理避孕/不给堕胎,所以她才会有这么多孩子要养,才会有这样的家庭负担。对比来说,纽约受过教育然后阶层稍微高一点的律师精英,她们就会有避孕的意识。虽不说天上地下吧,但在女性意识方面的发展,是差了个几十年的样子。
小五:南方州避孕也会有道德方面的约束吗?
小碗熊:可能道德上面倒没有那么多,更多是一种风气,会觉得多子多福。近几年更白热化的讨论是美国缺乏全民医疗保险,它的药价也很贵,比如假设你有更想用的避孕方式,保险公司甚至可能拒绝给你买单(中国的医保也几乎不包含避孕措施)。南方对避孕要求还没有堕胎那么严,但是这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再岔个题,70年代末80年代初纽约的犹太人,我觉得他们应该会认识伍迪艾伦(捂脸),这个群体就非常伍迪艾伦。
小五:我其实是第二遍看,看到那个经典的段落的时候,真的有想哭的感觉。
小碗熊:她站到桌子上那里。
小五:她举着那个牌子,就是对着那些正在工作的工人,她不停调整自己的站位和方向,然后每个方向的工人就随着她的转向,把机器关掉。最后,整个工厂就从很嘈杂的机器声里面完全安静下来,太震撼了。
小碗熊:而且这个段落对于女主Sally Field拿奥斯卡,说不定有直接的帮助,因为她真的在用眼神逼视每一个人,眼神所接触过的人都受了感染,然后开始罢工,直到最后一个女工直接把插头拔掉,整个工厂都静下来。我上一次看到这种站到桌子上的震撼场面,还是《死亡诗社》。很多人站在桌子上的震撼感觉,诺玛蕾一个人完成了;同时很好的是,她知道怎么样用声势浩大的姿态来唤醒大家的意识。她一个普通女工,被很多管理层、又高又壮的男人包围着,她还拿起笔在纸牌上写了"union"。反正我非常敬佩这个女人,得知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就更加敬佩了。
小五:其实里面还涉及到宗教问题,不过我没有查更多资料,我也不是很了解。
小碗熊:我昨天截的那个图,就是诺玛蕾在教堂门口问牧师说,能不能用你们的场地,然后牧师不是拒绝了嘛。后面说那个教会是浸信会。美国新教里面有各个教会的分支,我其实了解没有特别多,但是就印象而言,每一个教会在不同的州的人数和地理分布不一样,浸信会比别的要稍微保守一些。它们还恐同,会引用圣经来反对同性恋,比如会说是“亚当和伊芙(所以只能异性恋!)”,然后一些支持同运的人就偏要说是亚当和斯蒂夫,是个男的,哈哈哈。恐同和反堕胎肯定是一起的。其实我也有点好奇,诺玛蕾她具体是怎样完成了这样的一种转变。因为台词里面说她从小就来教会,还是唱诗班的,我就比较好奇。
小五:你说怎么从宗教徒变成一个如此坚定的工会组织者的?
小碗熊:对,我觉得她从一开始就没有特别抗拒这个事情,因为她待遇不好,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非常垃圾,卢本第一次去敲她家门的时候,她爸在那里骂人,但是她在后面就只是静静看而已。所以我觉得可能一开始,她意识上就松动一些?
小五:可能工会组织者也是挺关键的,他首先自己是一个一定程度上具有异性吸引力的形象,至少塑造成了这样,而且也是一个比较知识分子的形象。诺玛蕾是一个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工人形象,在这个里面会有一种“学习”的感觉。
小碗熊:如果我们再开一个脑洞的话,我会觉得说,她作为一个单身母亲的身份会让她对于弱势群体有更多的共情,对于这些外来的概念更为接受。你看卢本跟她去各个地方给乡亲发传单,有一幕是好多那种上了年纪的大老爷们围在一起,大概七八个人,全是白人,只有一个黑人坐在角落。那一群大爷很多是拒绝了传单,就是不感兴趣的态度。所以我觉得体现了男性气质和排外、种族主义,这些乡亲父老对于外来事物的抗拒,对于生存现状没有反思。但是因为诺玛蕾她一直都是处在这样的被忽视、甚至被白眼、被羞辱的状态,所以有可能她不会认为现状是一个特别需要被维持的东西,反而会有很多这种反思的能力、对抗的力量。
小五:她对其他相对弱势的群体共情的能力也会更强。
小碗熊:因为单身母亲真的很难。她最后把所有的孩子叫醒,然后给他们看照片,她也说她做这个事情,就是希望孩子们的生活能比她的好,我觉得确实这就是女性主义的力量。很神奇的是,这部影片没有特别去围绕她作为母亲的身份来搞文章,反而重点关注她的社会经济身份,她是一个工人,她作为一个女工的独特、进入公共场域的叙事,而不是把她圈在家庭这种私人场域。她的婚姻和她的家庭反而是这部片里比较次要的叙述,是更加完善地刻画人物的辅助,而不是把她框在一个家庭的叙事中说她是一个多么好的母亲。影片做得非常成功的点,在于你不仅仅可以看到她在公共领域的表现,同时也完全不会丢掉她是一个好母亲的形象。私人场域的刻画是点睛之笔,增加了这个人物的立体性和复杂度。这么一说,我倒能理解了当年为什么可以获得奥斯卡的青睐。
小五:说到这个方面,就她的丈夫,我觉得其实也是挺罕见的吧。当然有个转变吧,他后面就变得很支持他的妻子去做这些工作。我当时想到另一部女权主义的电影,叫《女性参政论者》,你们不知道有没有看过,就是拍英国当时一些女性去争取女性投票权的一部电影。里面有个主角是被警察抓进去坐牢然后放出来,丈夫就要和她决裂,不让她回家,不让她见她孩子,让她走。这一部的这个丈夫,诺玛蕾从监狱回来以后,而且是跟着卢本一起回来的。我觉得那场戏也挺微妙的,就是她丈夫在前景镜头里面,然后卢本在远景里面,在他们家的门口,他们两个之间对话,就能看出她丈夫的那个脸色,其实也不能说不好吧,但就是有一些奇怪,说了一些话,就感觉肯定心里是很不爽的,但是也没有怎么透露,就从脸色上没有透露出来,语气上也听不太出来。后来回到那个床上的时候,他还跟诺玛蕾说我的脑子里只有你。我觉得这个丈夫就有点塑造得,怎么说呢,感觉这种人其实很少吧,在现实生活里面。
小碗熊:而且难得的是,她的丈夫虽然一直担心老婆出去搞事之类,最后那个表白还有点恋爱脑的感觉,蛮神奇的。国内就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角色,尤其近几年,永远只有女人恋爱脑。我还蛮喜欢当丈夫去问卢本说,诺玛蕾为什么打电话找你却没有找我,卢本的回答非常机智,她知道我能把她保释出来。卢本这种直来直去的思维,我觉得很有趣。
小五:而且那个时候卢本对诺玛蕾丈夫说了一句挺震撼的话,是评价诺玛蕾,原话什么来着,“要么你就选择自由……”
小碗熊:大概是说“她可以自由选择出去做她想做的事情,你要么配得上她,要么就配不上她”。
小五:还有一句,他说“当她站上桌子的那一刻,就是一个自由的女人,她要么一直自由下去,要么不”。有一种你一旦选择自由就不会再回头,告别过去受压迫的生活的感觉。
小碗熊:是挺震撼。我还想到另外一点 最低工资。我们知道七十年代到现在有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电影里的最低工资是1.33,可几十年后,现今美国联邦标准最低工资也仅有$7.25/小时。我一个大学朋友,她去田纳西,也算是南方的州,在大学实验室打工,一个小时拿7.50,就觉得好绝望。东北部一些经济比较先进、社会比较开放的州,工资会涨,但是,以我2019年还在麻州的学校给教授打工的工资水平,是一个小时11.5。想想从七十年代到现在,物价涨了多少?尤其比如大学学费是翻番的。放到物价上涨的角度看,就会觉得这个最低时薪不是人能接受的。所以美国现在很多无产阶级面临的状况是,要么他们没有工作,要么他们有工作,却完全没法以此谋生,连付房租都不一定够,就挺糟糕的。之前竞选总统的桑德斯和纽约州最年轻的女议员AOC (Alexandria Ocasio-Cortez),他们作为偏社民的派别,号召把全国标准的最低工资提升到15刀,这样在美国主流政治里依然寸步难行。
小五:你说这个,其实我有想到美国前几年有一个运动,每小时15美元吧,英文名叫“fight for 15”,当时参加运动的大多数都是非裔美国人,在服务业啊,就是少数族裔为主。当时这个运动跟blm也是联动的。
小碗熊:电影里资本家挑拨离间,引起种族争端,这个我觉得也是非常典型的手段。在南方有这样的社会土壤,随便教唆一下,就可能有黑人挨打。真的是别有用心,太险恶了。
子津:我刚刚想到一个问题,电影里的外来工会组织者是男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女性作为工会组织者的这种电影?
小五:我没有看过这样的。目前看到的比较主动、比较有能力去影响其他人的,就还是《抱歉打扰》里面那个女主,她已经算是比较主动的积极的。
小碗熊:抱歉打扰的女主自己就会上街涂鸦,挺酷的。可能可以从创作者的女性意识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找古早一些的影片,可能就很难拍出来积极的、发起运动的女性角色。但是你越到近几年,越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女性角色,只是一个猜测而已。
小五:是有一个发展的脉络。我们上次分享的时候其实也提到一部四十年代的电影吧,是叫《社会中坚》。那部电影其实说的是,当时那些男性的煤矿工人因为新的劳动法案的通过,他们不能够参与到这个罢工纠察队里面,所以他们就退出了,但他们又要继续把罢工进行下去,不能让外面的工贼进入,所以就是由他们的家庭里面的女性来承担组建罢工纠察队的任务。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女性当时还是男性的替补的角色。再比如像这个《诺玛蕾》,她就是更加主动的这么一个角色,虽然是受到工会组织者的影响,但是她在工厂里面是一个领导者的角色。然后在这个《抱歉打扰》里面的话,那个女主角她其实会主动有自己的主张,去采取行动,她也不是说受到这个工会组织者的影响,她一直就是做这些。这感觉还是会有这种变化。
小碗熊:想到一点,跟南方社会族群的脉络有关的是,卢本一开始作为一个外来者发传单,没几个人出现,但是到后面诺玛蕾走亲访友去找她的父老乡亲,带着卢本去的时候,就感觉大家的接受度稍微提高了一些。放在南方小镇偏人情社会的环境里面,女主作为一个本地人,在很多传统理念里,女性通常是要去承担起串联人情、保持邻里之间关系的任务的。影片很好的一点是利用了诺玛蕾在地的女性身份,来串联起乡镇的父老乡亲还有邻里关系。如果你是外来人,想要组织一个大型工会,恰恰最需要的就是这些本地的、可以跟你一起战斗、可以帮你一起组织的同胞。我越说越觉得美国南方很像中国大部分的村庄。
安爽:之前看过肯洛奇很多电影,里面也提到工人运动,提到左翼运动和教会的冲突。可能除了警察之外,另一个绕不开的机构就是教会。而且相对于警察或者资本家,教会的领导人牧师或者神父更有话语权,在当地也比较有影响力,他往往代表着一种反对性的力量,和工会、左翼政党之类的,有非常直接的冲突。这一部电影没有直接表现,但是牧师面临两难命题时,就直接把诺玛蕾赶出了工会。我觉得可能宗教它在美国,在资本主义国家,它本身也不是说是一种前现代的组织形式,它已经变成了资本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本身的伦理可能已经融入到了这个资本主义的秩序和再生产中了,是再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工会组建其实是合法的,它在美国是受法律保护的,它不会和法律、当地政府有什么直接的冲突。去唤醒工人的阶级意识、斗争意识,让工人阶级意识到他们是一个整体,有被剥削的这种意识,这也是一种文化上的或者是思想上的革命,就这一点上看,我觉得工会和教会的冲突是比较直接的冲突吧。好像电影里面也很少见到基督教马克思主义这种比较有进步思想的神职人员,一般都是非常保守的,是和既存的秩序站在一块的。
小碗熊:这个角度感觉值得多谈一下,说得很有道理。美国社会很多时候绕不开的力量就是宗教,尤其在南方一些保守的州,除了家庭,最有效的社会机构应该就是教会,确实影响很大。
小五:后面是那个牧师他不同意他们用那个教堂是吗?
安爽:诺玛蕾对牧师说,你如果支持的话,我还是这个教会的成员,还是信奉上帝,就觉得上帝是和正义站在一块的。如果说你不支持这个事,你的立场是站在另一边,那我就只能退出,你就听不到我的歌声了。牧师就说“你不用再来了”。
小碗熊:我突然想到另外一点,就是卢本他不仅仅在族裔上作为犹太人和这些人不一样,同时他还是“异(于基督教的)教徒”。每个特点都在凸显他的外来者身份。
小五:他们后面去的教堂是什么教堂啊?是不是另外的教会?
安爽:他们第一次集会,好像也是在教堂。
小碗熊:除了最后一次是在诺玛蕾的家,其它都是在教堂。但我也没有特别注意是不是另外的教会。
安爽:好像是有黑人教会。
小碗熊:从六十年代民权运动一直到现在,教会在黑人群体里面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像马丁路德金就是一个牧师。教会和宗教领袖会有一些特殊的影响。(这是不是其实也暗示了种族团结对于劳工团结的重要性。)
影片存在的问题
老林:我觉得影片虽然描述了组建工会的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冲突和张力”,但没有把将这些张力的化解过程讲得很清楚。举例而言,为什么诺玛蕾会变得这么坚定?诺玛蕾在运动中面对着许多经常的张力,包括与丈夫的矛盾。比如,诺玛蕾因为工会工作的原因不能兼顾家庭,这个张力是如何缓解的呢?影片没有交待,观众只能脑补一下也许是丈夫最终选择包容。再举个例子,在诺玛蕾进行宣传时,有一个工人就提到说加入工会之后,工厂就针对我,让我薪水减半、工作量加倍。再就比如资方利用种族分化组建工会的力量。诺玛蕾他们到底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还有一个令我映像深刻的困境来自运动的组织内部。影片中的工会组织者自身也在一个高负荷的、甚至可能不亚于工厂工作的劳动强度中。卢本自己的情绪也会有很多波动,诺玛蕾甚至会明说“你现在越来越暴躁了”。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运动当中肯定会遇到的、而且需要集体去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电影当中,好像很少具体探讨和展现他们怎么去用集体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因为没有展开,我们就会用自己的意识形态视点把它补完。比如,我们会把它放到个人的努力和个人的某种特质上面,觉得是诺玛蕾和战友通过某种坚强的努力克服了困难。这就导致这个反抗和组件工会的故事变得有些模糊和断裂,工会运动者的具体的策略、团队合作等等都不那么清楚。因此,当最后要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建立工会时,我对于工会一方胜利与否是完全心理没底的。因为回顾前面的铺垫,都没有讲明遇到的困难如何获得解决。虽然说投票结果宣告了胜利了,但是我会觉得就这个胜利有点突然,因为之前并没有展现工会壮大和巩固的具体过程。这是我看下来的疑惑。
小五:我也觉得这部电影其实是通过一些情节的设置,在回避一些现实运动里面可能很难去处理的矛盾。就比如我们说到这个丈夫,他这个丈夫是非常理想化的,现实中我觉得就是很少有这样的丈夫。然后你想想她把这么多时间投到这个工会里面,这个家务,我感觉后来很多时候就变成她丈夫去做了。她丈夫是在一个加油站还是什么地方工作,我不确定,如果要按照那个剧本走的话,他的工作时间是要比他妻子少的,然后他才能够有时间去照顾孩子、做家务。剧本是通过把这个丈夫设置得很好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在这个现实里面,如果没有这样的丈夫,这个丈夫不是这样的一个人,那诺玛蕾她就没有办法继续去做这些工作,她要么就是再次离婚或者怎么样,但是再离婚的话,她的经济负担也会更重。我觉得可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为什么突然工会投票就赢了,好像很容易。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应该是诺玛蕾的父亲在工厂里面工作的时候猝死了,让那些工人更加愤怒。其实那是一个转折点。当时工会其实出了很毒的一招,就是专门针对那些积极的分子,调整他们的工资,然后增加工作时长。所以当时内心其实他们是有很多抱怨,但是突然出了这么一件事情,最活跃的工会组织的领导者诺玛蕾她的父亲死了,而且是因为猝死,而且是因为这几个管理人员对他的身体状况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没有让他及时休息。这就是资方很大的过失,我觉得可能是发生了这个事情,对这个工会最后组建成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小碗熊:她因为做这个被炒掉,在工友眼里也会是非常激发愤怒的事情。
小五:但是可能现实当中的确就是没有那么容易。可能某一个人被炒了,其他人会更害怕,就不敢去继续参与这个活动,也有可能,现实中反而很多情况就这样发生了。
小碗熊:影片对于配角的叙述,确实是服务于诺玛蕾一个女主而存在的,像劳工这些角色就是支持性的角色。既然片名叫诺玛蕾,它关注点确实是围绕这个女人,没有把特别多的关注给其他劳工。
老林:我想再引申一个刚刚说到的点。每次组建工会的力量遭遇危机,尤其事精神上的危机,组织者的办法主要就是给大家打鸡血、鼓励大家坚持下去。比如,诺玛蕾从监狱出来的时候情绪有些绝望和低落,战友就说“有多少人比你更惨”。工会超负荷工作的时候,诺玛蕾提到说“我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在这里,我付出很多”,战友也不是去安慰她的情绪,而是说“你一定要坚持下去”这类的。怎么去解决组织工作给内部成员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比如团队内部的争论或是高强度工作带来的情绪问题呢?这部电影没有怎么讨论。不妨这样提问,如果最后就投票失败了,大家努力的结果是一个阶段性的失败,他们要怎么面对这样一个结局呢?
子津:我觉得这部电影,它在工会的具体组织工作上,不是一部特别写实的电影,或者可以说它重点并不是在这里。我会觉得它是一个特别大框架的,特别能够给人鼓舞的电影,但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特别多组织经验的。而且我感觉,与其说它是一部工人影片,不如说是一部女性主义影片,就是它确实是更突出大女主诺玛蕾的,而且涉及了很多女性主义议题。
安爽:我就觉得这个电影提出了问题,但它没有想着把这个问题解决。包括说失败了怎么办,我觉得失败了,只能就是离开。当时那个工会有两个人来找卢本,说这个地方发展不太好要不就撤吧,而且之前有人说卢本好像蝗虫一样,就是每隔三个月,或者每隔三年都会来一次。就说他之前肯定就来了不止一次了,来了很多次,建立工会如果失败就走了。如果说这次投票失败的话,我觉得这个男主角可能最多走,因为他也是工会的工作人员,他只是拿工会的薪水,可能就去另一个地方。工厂里很多问题,包括过劳这些,解决得都比较偶然。还有工友遇到的家庭上的压力,全都展现出来。女主角的形象也比较特殊,她本身就不太顾及这种世俗眼光,包括她自己对丈夫也非常坦诚。就是她丈夫问她和卢本有没有上过床,她就说没有,但是我觉得我心里是有他的一个影子。而且她跟孩子说她自己的处境,说外面会有各种流言蜚语,说你们肯定会听到很多,说她自己也不是一个多好的人,但她就是为了你们以后能够有个很好的环境。我觉得都挺现实主义,唯一一个浪漫化就是那个诺玛蕾站在桌子上那一段,就非常有感染力,没说什么,整个工厂就变得非常沉默。我觉得这有点像那个《死亡诗社》。最后诺玛蕾家庭遇到的困难也没有减少多少,工会也只是一个雏形,我觉得电影挺现实的,哪些问题都没有解决,也没有提供解决办法。某种程度上成功了,但是那些矛盾冲突依然是这样。是非常现实的。
必須的「母親」身份。受啟蒙的素樸正義,男女主角的「愛情」結晶成了工會。
开展得有点温吞但全片看下来真是蛮精彩啊 Sally Field演的太好 高潮处女主拿起工会牌组织罢工的时候都要被震动哭了
讓我觀後思考良久的電影,除了社會的真實寫照我還看到生活、家庭、人性的細膩演繹,Norma的性格,跟她的主題曲一樣,很特別的感覺。PS:AFI推薦+奧斯卡獲獎電影,打分的人居然不足300…
但是对不合理事物具有挑战勇气的诺玛受到组织者的影响而站了出来,终于在工厂成立了第一个工会
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人,虽然不完美,但能够用她自己的力量来鼓舞大家,让她成为一个人们心中的英雄。就像这部电影,虽然不完美,但足够振奋人心,个人还是很喜欢的。萨莉的表演真的相当出彩,把一个坚强又不失脆弱的不完美的女性刻画的淋漓尽致,奥斯卡影后实至名归
Sally Field.
讨厌闷片,没意思
Union! Union! Union! 工会是唯一的答案。Sally Field真好!“我并不完美,我也有过去,可是孩子们,我想让你们第一个从我这里听到真相”... T_T 在我看来Norma Rae就是完美的...
这大概就是当年的“斯皮尔伯格式主旋律”,莎莉•菲尔德这样表演只要学院审美不疲劳,每部拿提名都不费力,本片堪称送给那些志愿做编剧的最佳范本
就喜欢这样式儿的铝的,局气,倍有面儿!
本片获第5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原创歌曲奖,并获最佳影片和改编剧本提名。在我们国家,这种人通常会被鉴定为精神病,然后关起来。因为这种人太不河蟹了,都不知道对工厂的领导、首长们感恩戴德,要知道是谁每个月发工资给你的,居然敢挑头组织工会?!
莎莉·菲尔德的表演激情四射,充满吓人的爆发力。她让这部半纪实的电影脱离了本该的平淡与枯燥,粗野农妇参与工会运动史并在纽约客男主惺惺相惜中成长的过程是电影的主线,两人友达以上爱情未满的感情是遗憾也是美好的。
莎莉菲尔德是一个特别会演思绪转换的演员,我以前看觉得她的这个剧本真好,给其他好演员也许一样可以得到表彰,剧本赋予人物的血与肉是自然生长在骨骼(演员)上的,这类角色不用谈塑造,她很快的就是注入演员的灵魂,那么莎莉的拿手本领为这样的角色带来什么,她下河游泳、她在看板前决定抄写、她去给孩子们解释自己的行为,里面无数的这样的时刻,摄影机就是停留在她身上,不给与多余的提示与细节,这个小过程的转变,由莎莉灵动又接地气的表演自然的完成,这种完成为这个和谐的主旋律式的剧本提供了最落地的情节上的实际部分,从而完成表演上的高峰,当她站在台上高举牌子,文本经由莎莉”接地气“表演的铺排,真正的冲向了一个灵魂高处,这是十分聪慧的运用自己表演的对比产生要义。
4.5/5 影片前半部分对于诺玛的个性、工作、生活等做了近乎详尽的描写,使得影片略显无聊。但这也使得后半部分诺玛的转变顺滑自然,再加上诺玛抄写通知、站上桌子、对孩子诉衷肠的令人深刻的表演,使我对本片的好感度骤然上升。最后紧张计票后的宣读、狂欢让我热泪盈眶,尘埃落定后的简洁醇厚的告别桥段又让我会心一笑。“接下来你打算干什么?”——“生活。还能做什么?”。
martin ritt的电影只要和工人阶级挂钩就要拍成半纪实,内容平铺直叙比较枯燥。和《蓝领阶级》一样都是关于劳工与联邦政府对峙,却没有《蓝》的深刻与尖锐。角色很容易出彩,sally的影后实至名归,主题歌也很好听。
还是很成功的角色塑造,莎莉菲尔德的表演是真的接地气,片中很多小细节的表现,生动且自然。也正是这些细节的表现,与后面女主角的挺身而出,相互呼应,成功的把人物个性立了起来。
小时候,90年代初,在我大央视,佳片有约看的。
当莎莉菲尔德手举写着UNION的牌子那段表演,就应该被记入影史。
你们的工人并不笨,他们只是太累了——所以在残旧破败的机器轰鸣声下,那群目光呆滞的纺织工人们望着Norma Rae举起的牌子,他们的眼神逐渐找回了愤怒、找回了生气,一个又一个毅然地关掉了身旁的机器——这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其中一幕
An account of courage, also an account of the truths in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