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的父亲
他出生于1952年。
动荡年代里一个贫困的裁缝家里的长子。
在两个妹妹的眼中,他是意气风发,年轻俊朗的校队的主力后卫。
在妻子的眼中,他是写的一手好字,热爱摄影、象棋、小说的文艺青年。
在他父亲的眼中,他是随时一朵随时会变质或是受损的花朵。
大街上开始疯狂武斗的时候,他被溺爱的他的父亲紧锁在家里。
第一波的上山下乡号角吹响的时候,父亲又一次把他锁在家里。
若干年后,他说他恨那个不识时务的老东西。
又是若干年后,再提起父亲,他表露出的是无人透知的沉默。
17岁那年,他响应领袖的号召。胸怀光荣的使命,饿着肚子进京朝圣。
27岁那年,他在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工厂上夜班的时候,被伟大的无产阶级的车床斩断了两根手指。
29岁,他成功地勾搭上了同在一个车间里工作的一个南下干部的女儿。结婚那年,他几乎一无所有。婚床和新婚旅行都是老干部一手办置的。
30岁的时候,他有了此生唯一的一个儿子。儿子出生那天,是他发工资的日子。他觉得那是一个吉兆。20年之后,蓄着长发的儿子在一场家庭聚会上咒骂他是个懦夫。从那晚开始,每逢他酗酒的时候,开始多了一个理由。
41岁那年,他在企业改制大风暴到来之前提前宣告下岗。
48岁那年,为了要去上大学的儿子。他远赴南方的一个城市,重拾年轻时过的三班倒的车间生活。在煎熬了两个月之后,他满怀沮散地回到家。
60岁。他终于领到了期望已久的退休金。虽然只是区区的500多块钱。但他还是难掩兴奋地第一时间告诉了那个,他觉得的最重要的亲人。那天,他说他已经放下心里所有的包袱。其实,他身边所有人都知道。他还放不下已经年进不惑的儿子的个人生活。
他是故作神秘,总是优柔寡断的双鱼座。
他是复杂矛盾,却早已不合时宜的WG荒草。
他热爱精打细算,节缩减排的生活。
他依然是妹妹眼中的帅气的校队主力。妻子眼中的腐朽的文艺青年。
今晚,他的存在让我哽咽沉默。
2 ) 面对坎坷残酷的现实,更要追求更好的生活
我只是偶尔翻到了这部片子,更好的生活,我想说的也是类似于幸福来敲门这样的happyending吧。
但不是,实际上,它讲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感情。
在面对偷车贼的那一刻,他冷静的接受现实,没有抱怨,虽然显得有些懦弱,但这确实是生活中很多真实父母的写照。
父亲一直睡沙发,儿子睡在卧室,
一开始,父子之间的鸿沟就显现出来。
儿子的黑帮女友,哥们,其实与他自己本身向往是相反的,但是生活早已压得儿子看不到任何希望,很破的学校,不正之风盛行,很烂的球队……心中的不满到处都是,于是逃学,不在踢球,和黑帮为伍。
屡次说要加入黑帮,正是由于意外的偷卡车,让父子有了一起寻找的过程,故意耍人,还要赚50块带路钱的墨西哥人,不要一分钱把手机还给父亲的穷人,住满非法移民的窘迫旅社,还有偷卖卡车的圣蒂亚尔,曾经给过没有午饭的父亲半块饼,结果偷了父亲借钱买来的卡车。
一路追赶,面对黑帮,父子协作,终于拿到了卡车,结果,却被交警拦截,被遣返。
西装革履的律师,说是政府派遣来的,不要一分钱,但是还是在暗示父亲不如接受遣返。
父亲被遣返那天,儿子来了,父亲说起了“我们这么穷,为什么还要生小孩,为什么要有你?”因为我们身边的人都生小孩,我和你妈妈很相爱,但是,人会变的,当我给不了她要的东西那天,她选择离开我们,不过我还有你,我希望你能自己的意愿活着,这样我做的一切就都有价值了。
很感人,中国农村的父母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爱子之心,很多父母,最开始对孩子充满希望,但是当孩子逐渐的叛逆,沉迷游戏之后,他们不会像这位父亲那样,帮儿子走回正轨,他们只会放弃这个孩子,随他去的同时,把希望寄托在另一个孩子身上。
当然不仅仅是中国农村,在很多地方,很多人身上都可以看得到,比如英达,二婚生了儿子,就对大儿子不闻不问,或许,某些人天生就冷血吧!
像这样全心全意爱儿子的墨西哥爸爸,也有,但是会有几个呢?更多的是爱自己的爸爸们!
3 ) 从《更好的人生》开始
看克里斯·韦兹的《更好的人生》(A Better Life),其实这不过就是又一个美国梦的故事。虽然这一次它涉及到了移民(偷渡)、父子等多个关键词。但挖掘显然并不深,总觉得像是又讲了一个温情的故事,而所谓温情脉脉不过又是一层面纱,因而并不真实。然而,过程中却总是想到60多年前德·西卡的那部《偷自行车的人》。虽然心里明知道并不太可能会有德·西卡那么牛逼,也不太可能有《偷自行车的人》那么优秀,但也还是不断感叹韦兹的深度和细致。而且,德米安(饰演男主角卡洛斯)的演技真棒。那些表情和眼神,细致而又绝不过分。
影片地15分钟左右,主人公卡洛斯干完一天的工作坐卡车回家,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卡洛斯透过窗户看到各式样人:带着小狗跑步的年轻女人,悠闲开怀的美国富人,穿背心却依然露出满目纹身的黑帮……这几个镜头一下子就触动了我。
到影片接近尾声,卡洛斯被关进监狱,即将遣送回墨西哥,却又担心起来。生怕导演也想无数中国影片那样,到最后突然来个“N年后”,然后就是儿子大学毕业,生活优越,回故乡寻找父亲,父子团聚天伦之乐……提心吊胆一秒一秒、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终于看到了最后。终于,“四个月后”的字样出现了,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儿。不过,韦兹终于还是证明了他的功力。影片的结尾当然还是展现父子的不同之地的处境和选择,不过并非所谓功成名就、大爱突现的结局方式,“更好的人生”当然指向儿子的未来人生,但更指向父子相互理解之后所溢出的希望。希望是之于未来的,韦兹并没有让其急于成为现实。虽然不若《偷自行车的人》的结尾那么有力,但至少没有想不少话语影片那样临了泄掉。
现实那么残酷,怎可能有如影片中那么陡转和温暖美好的结尾。不过是为了庸俗的一点儿眼泪和求得一点儿心安而已。我们中国人则向来是如此的,一方面见不得旁人大富大贵美满幸福,若眼见了十有八九是要仇之或吐酸水的。而另一方面,则又看不得太过悲惨的画面,总是期待好人好报能有美好,其实是由此联想到了自己,认为自己所经历之磨难之类日后庇护有好报,这说起来也是善良的迹象,但细想之下,却总觉得免不了“伪”的嫌疑。
想到冯小刚有一次谈到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的结局。说张艺谋最开始的结局根本不是如此,而是那些孩子们没有找回来。但我们看到的结尾是,孩子们都又回到了课堂上,电视台也来了,送来了城里人的“爱心”。有观众质疑说这样的表现不仅不符合现实,而且纯粹从电影艺术层面讲也是无力的。冯小刚的回应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总是比导演聪明,张艺谋难道不知道这种结尾是不可能的?是无力的?但不这么多他这片子能出来么。
这就是电影工作者的妥协,然而我们却并不能全然怪罪他们不去抗争,只知逆来顺受。我们还须知,一个好的电影环境和氛围对于影片和电影工作者是多么地重要,以及所谓抗争从来都并非只是导演们的事情而已。它与我们每个人有关,即便你也许并不常看电影。
4 ) [非影评]如果没有明天?
1.底层片都一样的梗,没什么谁抄谁的,穷人的日子都差不多.
2.配乐是老师傅了,抢耳的倒是选歌,选的都很符合情境的.
3.男主角上树那段,不知道有几成是自己爬的?
4.男主演得没话说,不过更厉害的是演小偷的,出场虽然少,那眼神够绝的.
5.姐妹偷拿家里的钱来接济,这个梗真是看得有感觉啊,有共鸣.
6.找小偷闯进一群黑户口的窝.
我当年租旧房子给一擦皮鞋的,他立马转手租出去一间房给别人.后来我要卖房子不续租,他不肯搬,强调要住到年底,气焰嚣张.
我跟片里那傻儿子一样,冲进房里去,家里就一小男孩.
一时气血上涌,你丫不搬,你丫敢不搬?
找来找去没什么可砸的,后来看一小破黑白电视,砸!
小男孩,立马大哭.
还没几分钟,邻居跑过来说,你快跑,他们一帮人要来打你.
我还没来得及溜,就被一帮人堵住,结果邻居一家人出来帮我说理,那天也怪,跟很假的电视剧一样,一下子楼上都听到了,也跑来围观,我趁着人多,恶狠狠的指着他说,你强占我的房子还敢打我不成?我现在就去报警,一边转头就走.
那帮人还真够老实的,看着我逃走.
一周后,邻居告诉我,他们真的搬走了,不过随手把空调也抗走了,那年头还是窗机.
现在回想,当初那砸人家电视的胆子是哪里来的?
大概也是人穷极了吧,我那时候也穷疯了.
穷凶极恶这个词,挺对的.
今年春节在印度,被乡下人邀请参加婚礼,热舞得忘乎所以,把外套让个小阿三拿着,结果回头取过来,相机不见了...
那家主人,一把拉住那孩子,作势要打.那孩子看上去10岁最多吧,哇哇大哭.他家大人见了,过来护孩子,双方扭打在一起.
我和俩朋友面面相觑,人家好好一婚礼,被三中国人搅得鸡飞狗跳的.
我过去大喊,不要打小孩!找得到ok,找不到算了.
结果半夜里,一群阿三们把相机给我送到旅馆了,还真是那孩子拿的,
一傻瓜数码,在他眼里,是一稀罕物...
所以了,自行车也好,卡车也好,数码相机也好,甚至那位擦鞋钉子户,
都是穷人的梗.
艺术家们拍底层片,看片的都是些小中产.
看完了评头论足一下,明天再去看下部穷人片.
这片要和去年那个<冬天的骨头>比,没有后面那个好.
可是看骨头的时候,我还真没想到太多往事,大概还没穷到杀松鼠来吃的地步.
7.Demián Bichir和John Hawkes的演法差不多,按过去的老话说,深入生活啊.眼神焦灼,神态疲倦,挺符合想象的,就是长得还是帅了点,不够衰,看得我不是很入戏,大概因为他屁股太翘?
8.男主那鸭舌帽,和我的一顶一模一样,土黄色,深蓝帽沿,连破损的地方都一样!看得我赶紧去翻衣柜,不是偷咱家的吧?
看完了电影,决定把这破帽子翻出来再戴戴.
5 ) 以爱你的名义
一个人,站在高处,茫然四顾时、没有过犹豫,偶得佳境时、没有迷恋,只因心中有爱着你的名义
我们曾经那么相爱 但是people change 我没有办法给她想要的更多 但我拥有你 看着你成长 我亦欣然
我告诉你 告诉自己 你能来我很感谢 谢谢你的勇气 我的值得
走吧 这是我们的家 再一次以爱的名义 我爱你 不离不弃 由你的方向 就是家
*********
爸 背过身去听你靠在门框上的咿呀声响 我不敢合眼 愧疚之心使我无法直视内心的阴暗
爸 翻过墙去被你托起的瞬间 亦托起了男人成长的尊严
我不信宿命 你会回来 正如忘记过去不难 忘记你很难
6 ) 为了更好的生活,正直、乐观,永不放弃的努力着
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鲁迅
01
喜欢关于贫穷、苦难与正直的电影,它们让我知道,这世界有太多阴暗的,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有太多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被苦难碾碎了骨头和血肉,依然拼命挣扎着向往美好明天的人,它们也让我相信,不管最终能不能遇到更好的生活,都应该有为了更好的生活所做的最正直、最乐观、最坚韧,也最默默无闻的永不放弃的努力。
但这种电影也让人看得时候,心惊胆战,因为你总要替主人公担心,怕后面还有更大的苦难等着他们,怕他们偶然得到的那一点生活的眷顾最后是春秋大梦,怕他们耗尽气血的挣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付之一炬。
是这样的电影,让我明白,生活中有太多不管怎么努力都无能为力的无可奈何,也是这些电影,让我在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时,多了一些顺从、接纳与包容,少了许多抱怨、愤怒与不平。
人生原本可以更糟,多么庆幸,那不属于你。
02
《更好的生活》,主人公是从墨西哥偷渡到美国的园艺工人卡洛斯,与14岁的儿子路易斯相依为命。
他不是一个温柔的父亲,对儿子说的最多的就是“读书很重要”“你要好好学习”“不要重蹈我的覆辙”之类的话,他不懂关心儿子,不知如何给予儿子想要的疼爱,不了解青春期的叛逆和敏感,也或者说是因为生活的贫穷、忙碌和辛苦,让他没有精力再去扮演一个慈父的角色,但是在卡洛斯深沉的内心,就像电影最后他对儿子“告白”的那样:“我爱你,对我来说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卡洛斯原本有一份稳定的园艺工作,可因为老板布莱斯卡要离开美国,他面临失业,布莱斯卡想劝说卡洛斯买下他的卡车和工具,“你不只是买一辆卡车,或者是做成一笔生意,你买的是美国梦,如果我卖给别人,你就没了这个工作,回到六年前我刚认识你的那副田地,和一群绝望的非法入境劳工们一起苦苦找工作,饱了上顿没下顿……”
可是卡洛斯没有驾驶证也没有买车的钱,他只能回到劳工聚集地,每来一个招工的人,就有一群劳工像饿虎扑食一样拥上去,他绝望的看着争先恐后的工友们,无助的叹息着。
终于,妹妹借钱给他,买下了布莱斯卡的车,生活一下子从忧郁的哀乐变得欢快昂扬了。
他先是去商店给儿子买了球服,又把卡车洗的干干净净,然后直接开到了儿子的学校,那份抑制不住的想要与儿子分享的喜悦呀。
父亲开心而骄傲地问儿子:“你觉得怎么样?”
儿子:“布莱斯卡的车?不错啊,以前见过。”
父亲仿佛要给儿子一个惊喜似的:“已经不再是布莱斯卡的车了,是我们的了。”
儿子却无动于衷地说:“啊,对你来说,真好啊。”
父亲:“不,是对我们来说。”
或许是因为年纪渐长,终于懂得父恩母爱的深沉与伟大,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管是电影里还是现实中,总是格外心疼那些父母。
“我要把这生意做出点名堂来,我会把它做大,那样我们就可以搬出这里,你可以上更好的学校,我星期天也不会再工作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共度一些时光。”
卡洛斯的眼里明明写满了欢乐、激动还有对儿子讨好般的爱,可儿子呢,几乎从头到尾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或许他也受到感动,却像父亲一样,不会表达了。
03
有了车之后,卡洛斯来到劳工聚集地想找一个合作伙伴,当成群的劳工像他奔来时,他毫不犹豫的选中又瘦又老的圣蒂亚戈,只因为某天一起等工作时,圣蒂亚戈分给过他半块饼。
受过伤害,见识过冷漠的人,才更敏感于别人的一点点善良,也更容易给予感恩与回报。
可生活真是会捉弄人,卡洛斯毫无防备的把自己的技能教给圣蒂亚戈,而圣蒂亚戈却趁卡洛斯爬到树上的时候,偷走了他的卡车和手机。卡洛斯绝望的嘶喊着,跌跌撞撞的追在卡车后,可车还是开远了。他的美国梦,他对于更好的生活的憧憬,他答应儿子的更好的房子,更好的学校,都再一次成空。
他们通过一个认识圣蒂亚戈的工友找到了他的住所,可圣蒂亚戈已经搬走,还把卡洛斯的手机以4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另一个人。
卡洛斯的善良、正直就在这找车的过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那个买了他手机的人主动把手机还他时,他并没有觉得理所当然,而是想掏钱给这个人。
当他们从圣蒂亚戈宿舍出来,儿子阻止他给带路的人钱:“不要给这个傻子钱,他又没带我们找到圣蒂亚戈。”,可卡洛斯说:“我们有约在先,他带我们来了,我也要遵守诺言。”儿子说:“不,给他一半。”他却突然冲儿子吼道:“不要再说这种混账话。”
穷人的正直,总是让人肃然起敬,不管处在什么境遇,他总能坚守着属于自己的做人的原则与尊严。
终于在一个饭店找到了圣蒂亚戈,却得知他早已把车卖到黑市并把钱寄回老家,儿子路易斯气愤的对圣蒂亚戈拳打脚踢,卡洛斯为了阻止儿子冲动的打了儿子一巴掌。
卡洛斯面对圣蒂亚戈时,眼神里流露着的不是仇恨,不是怨愤,只有无奈与委屈,他似乎并不恨这个偷车贼,或许是因为记得他的“半块饼的恩情”,也或许是理解这个偷车贼同样的生活不易,大家都是苦命人,又何必互相为难折磨呢。
世上总是有一些如此让人心疼却又不得不敬畏的人,就算自己身陷囹圄,却依然看得见别人的苦难,即便没有人对自己同情、伸出援手,甚至还落井下石,他们却毫不吝啬自己对别人的怜悯与宽容。
04
最后,父子终于找到了卡车,并合作偷车成功,儿子兴奋的尖叫:“太疯狂了,你太彪悍了老爸,这是我见过最难以置信的事了。”卡洛斯则微笑着感激的对儿子说:“路易,谢谢你和我一起来。”
然而,真正最沉重的一击还在后面,当他们还未彻底的从偷车成功的喜悦中平静下来,警察出现了,儿子大喊着,让卡洛斯继续开车逃走,可他却在警察的命令下乖乖停车。
生活似乎总是,先给你一点小小的惊喜,紧接着就又扔给你一次重创,卡洛斯被遣返回国。
临走时,他对儿子“告白”:“你问我,为什么生你……在小乡村,你只是做大家都会做的事情,找个女朋友、结婚,然后向北走,我也是这么做的,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选择,所以我们来到这里,有了你,因为我和你妈妈非常相爱,但人是会变的,这里的一切都和我们在家乡时不同,你妈妈变了,我给不了她想要的,所以她离开了,只剩下我和你,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带着一个小孩,没有钱,没有固定工作,我心里有很多愤怒,但让我度过了这一切的,是你!想要照顾你,想要看着你长大,因为我爱你,对我来说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I want you to be able to be anything you want to be,如果你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我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爸爸也想做一个完美的爸爸,可是爸爸无可奈何啊。
儿子嘶喊着:“答应我,你会回来,答应我你会回家。”虽然生活的苦难没有停止,但父子之间,终于雪融冰释。
电影最后,儿子穿着父亲买给他的球服在踢球,而此时,卡洛斯正和一群偷渡者准备再次偷渡到美国,他对着前方的漫漫长路说:“let’s go home。”
他走在回家的路上,也走在继续追求更好的生活的路上。生活没有停止,就决不放弃挣扎,大不了再卷土重来。
作者简介: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微博@柒月暖阳,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7 ) He just wants a better life
这是一个独特视角来讲述美国梦的故事。一个非法的,墨西哥父亲的美国梦。看完全片,颇觉得心疼。生活残酷,诚然,但是你听不见父亲的抱怨和绝望。他付出许多信任和义气,对神虔诚,对人宽容和气,却一直遭遇背叛和遗弃。
不过这对他不算什么,他只是一直努力着追逐着他的梦想,给儿子更好的生活。
我本来以为父子之间的故事会很沉闷压抑,我原本没有指望这样体裁的片子可以真正打动我,尤其是几乎没有背景音乐煽情,没有帅哥美女,没有深刻浪漫的爱的表白的情况下。但是,不知为什么,就是在儿子一个又一个冲动尖刻的质问,父亲连串茫然的眼神,苍白无奈地嗫嚅一句
‘Don’t say that.’
‘Don’t ever say that.’
我竟然被打动了。
监狱里一番坦诚相见,我完全被打动得一塌糊涂。没有任何铺垫,就这么突兀地,父亲带着手铐被带出来,他一坐下,就单刀直入地回答儿子最尖锐的问题。是的,我觉得好突兀,但是,好真实。父亲从来不是善于表达自己人,他的这种不长言辞,不懂酝酿气氛,把握情绪的笨拙,恰恰提升了人物表白自己时候的动人,因为显得,特别真诚纯粹。他什么人都不怨,因为大家都难。他回答不出来儿子的好多问题,但他记着老婆从前的好,他回报半块面包的恩情,他知道要想法子供儿子去好点的学校。
这个片子多少让人联想起《当幸福来敲门》,同样的苦逼的,混迹于社会底层的父与子,同样的一路的坎坷很想让人放弃,《幸福》给了一个无比阳光灿烂乐观向上的happy ending. 而此片,却更是一种开放式,充满希望,粗犷却生命力旺盛的沙漠背景,化作一个非常具象的‘生活’,印在每个人的心里。对我们每个人,生活又何尝不是一场在沙漠中的辛苦穿行,那带着身上不得不负担的水与食物,多像父亲一路坚守的道德法律。
我们亲吻胸前的神像,带上亲人准备的包裹,向着希望的前方,努力吧。前方将会是a better life.
Let’s go home.
悬着的心总算是随着预示着美好未来的结尾放下了。很喜欢这部真切的电影,没有花里花哨,父子间的冷暖节奏也把握得非常到位,一点也不拖沓,德米安的本色演出十分出彩,从冷静事理淳朴的小镇村民到为人父的责任与亲情流露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多谢演员工会,没有成为2011年的遗珠。
还是没能有力的给出我想要的答案。
让人为之动容。看到希望的曙光,随之跌入更深的困境,一次又一次,但不会放弃希望。
印象最深的是穿着邋遢的父亲在灯红酒绿的club里迷茫的眼神。电影很感人,只是我接受不了"有爱的人在的地方才是家"这种结尾。。。
父与子
“偷汽车的人”,这种故事真正无奈的地方在于你无法依靠政府和警察,反而他们是对立面。对这些非法移民来说。要么就进入一个私下的秩序——黑帮,要么就一直这么穷着。故事不错,有几处很精彩的转折。绝望的故事,父子情很感人。导演竟然是《暮光2》的导演,反差好大。
克里斯韦兹总是游走于主流大烂片和独立佳作之间,很难想象此人拍过【暮光之城2】,这部故事类似于【偷自行车的人】的亲情之作很动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即使现实更残酷了,父子之情却弥漫开来。影片的后半段节奏很棒,甚至有股商业片的味道。★★★☆
也不是懦弱也不是善良也不是原则……其实就是个试图当个好父亲
怎么看怎么和吕丽萍那说教片有几分神似……
大陆二三线城市及农村人民进京上广指定配套教材。
墨西哥非法移民版《偷自行车的人》,平淡是其优点,却也是其缺点;美国政府怕是对这片子喜欢不起来。
最佳男主的提名不是盖的,虽然墨西哥叔的苦逼脸我看得实在好难过。PS:大烂糖看过这片儿么?
好莱坞每年总有几部直击人心过目难忘的小制作,这个影帝提名还是有含金量的。
亲情处理的很好,有些细节让人不胜唏嘘,与《非法入境》相比更加温情。
故事很真实,叙事方式也很朴实无华,父子情令人动容。一辆破旧的卡车对这个家庭来说真的太重要了。生活多留些希望给那些善良的低层人群吧。
周日听了闾丘露薇的讲座,提到如果想让世界对自己好一点,自己就对世界好一点。更喜欢这个男主的表演,不过我预测男主会被锅匠的男主拿到。
挺感人的,Weeds里的墨西哥黑帮老大摇身一变成了可怜的非法移民爸爸,父子情感人至深,小人物在移民路上被折磨得惨不忍睹,剧情还是可圈可点。但是这只能算是题材的优秀,论起摄影剪辑配乐表演其实都只是一般。果然故事的优秀大过电影本身。末了,也有些许同感,都是这条路上的不归人。
生活啊就是能层出不穷的让你感受到真实的绝望和痛苦 亲情的动力薄弱但是却很绵长 我非常能体会到那种逆境里一浪接一浪的那种绝望所带来的绝望 这就是底层人民的生活
人人追求更好的生活。
人人都渴望过更好的生活,拥有更美好的人生。而这条路,曲折蜿蜒,布满荆棘,阻力不断,让人期许同时也让人失落,反反复复,充满魔力,让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