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司机德子(余皑磊)离婚后认识小雪(左百韬),但两人交往没多久,德子就开始嫌其有一堆毛病,慢慢与她拉远了距离。不久,在街上拉活时,德子又结识漂亮时尚的大学图书馆管理员苗苗(陶红),对其风度、气质和性格都非常着迷,而苗苗也对德子充满好奇,两人遂有了美好的一夜。
苗苗介绍来自河南的打工妹郭顺给德子认识,德子才知他对苗苗的爱情只是一厢情愿。“失恋”令德子迎来无比苦闷的阶段,他开始更加拼命地拉活挣钱,就在这时,小雪割腕自杀的消息传入他的耳朵,他知道小雪曾被人强奸过,且始终摆脱不了那个阴影。自此,德子对爱情完全死心。
粗粝的镜头,浓厚的市井味儿夹杂着导演对于女性的关怀。
出租车穿梭在九十年代老北京的大街小巷,镜头扫过街头时髦的广告,各种名牌商铺以及灯红酒绿的夜店;拂过一座座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楼,一直伴随着的画内音,广播广告(瘦身变美广告,护肤广告,艾滋病防御,金钱与地位的美国大亨广播……),出租车公司股份制,各种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迁让北京这个大都市跟随时代与资本越来越物质化和现代化。
转型时代的北京,人也一样,感情、婚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变成一种快消品,德子以收入还不错出租车司机身份的混迹在各种小妹身边,乡村的、城市的、高知……离婚结婚谈恋爱随时随地
公园里老人们的生活百态,大大小小的广告传播,人们为了生活、健康、婚姻祈福企图治愈生活的不快,生活就是这样,压力是人生常态,每个人都在积极的生活戴着面具,就像平时要操着一口普通话播音主持人,私下里也会卸下面具开怀大笑,不顾仪态。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转型,北京这个政治中心也逐渐表现出国际大都市的包容性与物质性,大街上不时涌现的外国品牌商店,到北京高档酒店的布置以及名称都表现出西化特色,还有聚集在一起的各色外国人,他们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与混在一起穿着时尚的中国人一起舞蹈,此时的北京更像是碎片化的拼图拼凑出来的,去地域化的特色在这里让我们看不出北京独有的风土人情,无不表现出一股异国情调,而此时的出租车司机面对着这群新鲜的异国面庞满带着新鲜与好奇甚至更多的是蒙圈状态,似乎忘记了刚刚去世的女友与生活的苦闷,一时的新鲜感使之迷失其中,但却疏离于人群之外,归根结底这是时代的结果,底层人游离在都市之中,困顿于城市之外
经历了看过了“沿途风景”的出租车司机,最终选择与相貌平平的普通女子结婚,没有恋爱没有拍拖更没有一时激情…回归正常的生活,这好像本是生活常态,后来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女人,美丽的、青春的、阳光的、时尚的…但在德子看来他已经选择回归生活的轨道"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憔悴这就是爱的代价"
夜幕降临,汽车穿过夜晚繁华的北京街道黯然神伤……一座城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步伐一切终将过去,但这个夏日“暖洋洋”。
看了影评,和站台是一个类型的,在大时代下,一个人的遭遇和心路。
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奇怪为什么开出租车感觉这么光荣呢?还有德子对自己车的骄傲,看影评原来在那个年代,出租车司机的地位是很高的,我喜欢最后一段在高档餐厅的迷茫感,周围是一群陌生的比自己优秀的人,自己仿佛陷入了一种陷阱,在等待着猎人的捕杀,而且和德子说的话,说自己什么高档地方都去过正好对比,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崔健有一首歌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里面有一句,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真的挺形象的。其实这样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且面对这种阶级差别,自己真的是什么办法也没有,也许我们已经尽力做自己认为最对的事情了,但是阶级就这样产生了,一个选择和认知问题,而且现在的社会信息流通那么方便,认清自己很快,但是接受自己很难,像圆桌派上说的,这个世界给你了解这个世界的机会,让你看这个世界的美好,但是你得不到,机会的增长让你的欲望也在增加,也许只是更加的迷茫而徒增痛苦.
另一部电影也是写出租车的,确实东西方文化差异,罗伯特演的很的明显个人主义,人的价值及迷茫,虽然也是大环境但是确实处处彰显着个性,而这部,是中国首都北京经历着最大的变化的时候,一个人应该是最自由和彰显个性的时候,但是只能随波逐流,被这个社会选择,这种无力感很受不了,我记得高晓松的有一个节目吴晓波做嘉宾,里面谈吴少年时候的北京生活,发现另有一种生活,带着一种浪漫的夸张奢侈的生活,而且有种西方文艺复兴的感觉,原来有很多的生活当时,但是我们的电影好像偏于拍这种小人物在无力的漂泊,而不会拍有些人在北京风生水起,也许那只是小部分人吧,但无疑也是中国的现实,是小人物和悲惨的对立面是另一种人生,这无疑是中国的一块空白。
再来说一下这里面的女性人物,虽然都是德子的猎物,最惨的就是自尽的女孩,由德子一手造成,也一下让德子明白现实,外地女孩,知识分子等等,好像她们组成了这个世界的壁垒,物化严重。
北京三部曲中的最佳。
《找乐》的演员都做得非常到位,但是艺术上的提炼没有做出来,也显得有些圈地自嗨的高冷感。
《民警故事》的问题在于对事件设计的鸡贼和猎奇。
而这部《夏日暖洋洋》,问题其实也肉眼可见,就是剧作上的一些点显得生硬及突兀,一些演员的不自然和前半部分某些剪辑的凌乱。但是电影对于北京在世纪之交的变化的敏感把握,是非常珍贵的。在放下知识分子的凝视后,真正的贴近了小人物的内心,这让这部电影有了真正现实主义的基础。而中后段的轻微魔幻荒诞感,又给电影注入了艺术精神的能量,使得这一部真正得以超过前面两部的杰作。工地、民工、农民工、舞女、黑帮、广播和电视中的广告、相亲启事、气功热,晨练、阶级的展现,都出现在世纪之交光怪陆离的帝都和这部影片之中。
这样的电影在内地并不多,贾樟柯在截至三峡好人的时候,是难得呈现这种特质的导演,《小武》《任逍遥》和这部电影都有着一些相似的小人物气质。正是这样的电影,才让经历过的人有了缅怀的凭证,才让没有经历过的人有了眺望的通途。
电影讲述的背景时间是99年,那也是我第一次去北京。上映是2001年,那一年,我和你都离开了故乡去完成学业。兜兜转转20余年,我们早早就分开了,你留在了你的那里,我离开了我的那里,也曾想过在北京城立足,最后还是回来了家乡。时光荏苒,关山飞渡,没想到你我还能再遇见,也没想到你我还能再分开。
电影感很好,纪录式跟拍,财富焦虑,婚姻不合,职业动荡,地产兴起,工地中国,民工遍地,一片热腾腾,乱麻麻。67分钟版本删了公园征婚,以及餐厅等戏份。
好像坐着一块六的出租车回到世纪之交的北京转了一圈,宁瀛的镜头总能捕捉到帝都鬼魅的一面,既熟悉又不愿被提起。从现在依然堵成傻逼的东大桥到还是大工地的望京,这个城市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会儿不管怎样挣到的钱还很搂花,天上人间的辐射下各种娱乐场所犯罪活动都很直接,没有网络下的人们在接触中单纯还有着那股热情,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务工人口的涌入到定居,换女友一样的前仆后继,迷茫的冷对看不懂的躁动。公园庙会拍出了东南亚的神秘感,西餐厅派对有着欧洲风情画一样的荒诞或真实。歌曲和配乐用到飞起串联并不连贯的剧情节奏。资料馆。
中国版 出租车司机,里面女性关怀更多,原来是宁瀛的作品
北京版 出租汽车司机。宁瀛的《北京三部曲》都很好,可惜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崔子恩登场太震撼了。
过猛
更喜欢“民警故事”,不过该片对大众更容易接受,忠实记录2000年的北京,借用出租车司机这一职业的便利,在德西卡的语言里混入了马丁的叙事。
对北京当地出租车司机、东北服务员、河南打工妹、知识分子二代、叛逆小蜜的刻画特别脸谱化,现在看会显得比较虚假。只拍符号,不拍人,有点经不起时间考验。
后三分之一放弃了故事,变成了世纪之交的帝都风情画。出租车司机也得猛踩油门,否则曾经的金钱梦必然破灭。影片以东大桥五岔路口的车水马龙开始,彼时的望京新城还像个大工地,脚手架森林方兴未艾。德子遇上6个姑娘,前后视角均都有反差不同。流行曲是不错的情怀标签,但也阻碍了情感的深化。
那个时候出租一块六
王菲的歌~
真实的城市和真实的人
曾几何时,这是我想要拍的电影...
摄影、剪辑生猛流畅,还有敏锐的嗅觉。
扔菜婆媳斗,窄屋合家欢,翻窗吸尘器,群架古惑仔;无政府的士大会,夜舞,风筝……离婚开场,婚纱照结束,生活越过越绝望,“师傅,你失过恋吗?”
褪去了浓厚的真实色彩,披上了故事性的外衣。
宁瀛的”北京三部曲“从故事到风貌,都是足以为北京世纪末的10年树碑立传的作品。新世纪的北京,变化更大,却再也找不到足以彰显这座城市性格的电影作品。
很多地方纪实感很强,剪辑略逊,但瑕不掩瑜,一部好片子。
宁瀛的意大利风得到了施展,短片集式的集锦片段,有意为之的剪辑跳帧,剧本随意拍得即兴,镜头感很强,把京城的精气神儿拍的活灵活现~
我爱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