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极速车王 剧照 NO.1 极速车王 剧照 NO.2 极速车王 剧照 NO.3 极速车王 剧照 NO.4 极速车王 剧照 NO.5 极速车王 剧照 NO.6 极速车王 剧照 NO.13 极速车王 剧照 NO.14 极速车王 剧照 NO.15 极速车王 剧照 NO.16 极速车王 剧照 NO.17 极速车王 剧照 NO.18 极速车王 剧照 NO.19 极速车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1 15:02

详细剧情

基于真实故事,聚焦由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带领的一队美国工程师、设计师,以及他旗下的英国车手肯·迈尔斯,亨利·福特二世要求谢尔比打造一辆全新的赛车,希望能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锦标赛上打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法拉利。最终福特GT40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成功击败法拉利,并蝉联了1967和1968年的冠军。

长篇影评

1 ) 特意喷一下国内某些智障字幕组

一向懒得喷这次实在是太不爽了。

一定会有人说你白嫖还想怎样,按这种狗屁逻辑我看到上图土豆就立刻关闭把丫删了,现在有没有资格喷?

大概还有人说我就爱看这种抖机灵。吃屎也是种爱好我不予置评,但是我要求他给我拉屎了吗?

正片开始不过10分钟就拉了这么多,我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

既然这种人自以为有权利公开抖机灵,显然我也有权利公开喷丫挺的。

2 ) 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原载于“豆瓣阅读”官方微信号,//mp.weixin.qq.com/s/y9Lubbl6tM9xGC3dydzSWw欢迎关注“豆瓣阅读”,了解更多豆瓣阅读精品与热门电影~

1966年,福特在勒芒大奖赛上史无前例地击败法拉利,包揽了1、2、3名,创造了美国赛车的奇迹。《极速车王》既是献给1966年传奇的勒芒赛道战役的深情回顾,也是围绕着2020年的奥斯卡奖的命题作文——只看海报以及前期剧照的质感,以及卡司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就知道这肯定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这“好看”,硬件上说源自戏剧冲突十足的选题——片名直译为《福特大战法拉利》(乍一听,这像是拖拉机大战F1),软件上源自登场角色——也是一群赛车与汽车工业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十分叛逆。这种“叛逆”带来的荷尔蒙,不亚于赛车本身,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容易被观众忽略的英雄主义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酷的人,可以有多不听话?

并列男一号Shelby,叛逆的是自己的出身阶层。Matt Damon饰演的Carroll Hall Shelby,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优秀的赛车设计师之一,出生在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镇,从小就对汽车有热情,事业基础源于二战期间学会了开飞机。战后,他做过翻斗车生意,赔了;开过养鸡场,遇上鸡瘟,两万只鸡都死了。

Shelby的正经事业,是每天忙完养鸡场后,穿着工装去开赛车,养鸡场的蓝白条纹,后来成为了他的赛车事业重要标志。他加入了阿斯顿马丁车队,跑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个耐力赛,被称为4小时冲刺、20小时等死,总是有车手去世——严重如1955年的勒芒惨剧,赛车碰撞后的碎片飞入了观众席,导致车手本人和83名观众当场身亡,工作人员把尸体运走后,宣布比赛继续进行。

不过,因为心脏原因不得不退下赛道后,他开始建造自己的跑车。他开了一家公司,助理是女朋友,广告照片是在一家由旧厕所改装过来的暗室里冲洗的,雇员都是没上过大学、热爱赛车、充满“街头智慧”的实干派,就这样做出来了无比“高大上”的美国国宝级跑车Cobra。他们与福特的得意合作,就是《极速车王》中抢占大量戏份的GT40。它的零部件是横穿整个欧洲采购得来的,美国根本买不到;它的发动机,则来自福特本部的高精尖实验室;甚至,工程师们为它用上了此前从未在赛车设计中使用过的设备——计算机。当时美国赛车远不如欧洲发达,但GT40统治了勒芒赛道,它不仅是美国跑车的骄傲,甚至可说是美国梦的化身。

历史上,福特的高管Lee Iaccoca回忆说,他第一次与Shelby谈合作时,觉得他像个风流倜傥的衣冠禽兽——当时,Shelby假装自己富得像石油大亨。后来Iaccoca才知道,Shelby为了Cobra,已经资金很困难了。

这位Lee Iaccoca,则是一位叛逆的职业经理人。电影中,他始终在以微妙的方式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比如,体育精神——同时对福特二世、及保守派经理人的决策流露出厌恶,是个典型的“开明官僚”。历史上,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商业偶像,出身平凡,读过普林斯顿,从管培生一路做到福特副总裁;这之后,他又为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为公司赚取了巨额利润。

但他的叛逆离赛车太远了。若论真正的叛逆,要数整个家族都为了赛车肝脑涂地的恩佐·法拉利。恩佐从不认为自己是工业家,永远自称“建造者”。破产拦不住恩佐做赛车——恰如影片拍摄,他已经决定,只要能把持对赛队的控制权,他就会把给法拉利卖给大公司,哪怕是福特这样毫无赛车基因的美国公司。片中那场恩佐拂袖而去、并辱骂福特二世的谈判,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一模一样。

甚至死亡都拦不住恩佐做赛车——法拉利曾数次向Shelby抛来过橄榄枝,Shelby拒绝的原因是,他总觉得加入法拉利就是与恶魔签订契约:那个年代,他目睹了多名好友开着法拉利在赛道上丧命,她的车身是由赛车手的鲜血染红的。恩佐的长子Dino也是一名天才赛车设计师,24岁时死于肾衰竭,这场死亡让恩佐害怕目睹赛道上的死亡,从此不愿亲临比赛现场;但Dino设计的跑车,又支撑着恩佐继续赛车事业。

但恩佐如果在现场,定会像《极速车王》中展现的那样,于68岁高龄时看完全部勒芒24小时拉力赛,并在福特的车手把法拉利打得落花流水后,向那位值得尊敬的英雄脱帽致敬——而比他年轻几十岁的福特二世,不仅在历史上就确实早早坐私人直升机离开了现场,也拿赛车手当零部件看待。

(恩佐·法拉利,赛车之王)

比法拉利更叛逆的,唯有《极速车王》的主角Ken Miles,一个暴躁的二战退伍兵,一直没钱,一直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他也没有成为上述三人那样的成功人士——为了福特品牌的“荣誉”,他在勒芒大奖赛遥遥领先第二名4分钟后被迫让车,以成全“三辆福特同时冲线”的“光辉”伟业。否则,他会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同一年赢得Sebring(赛百灵)、Daytona 500(德通纳500)和Le Mans(勒芒)三项比赛的车手,这项成就至今还没有人实现。勒芒大赛结束两个月后,Ken Miles死于GT40的试车事故,他的离去,让象征美国梦的GT40,沾满了血污。

(二)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这几个角色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叛逆”,也就是“不服从”。某种意义上,人类的历史是由“不服从”者推动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让人们不再服从于神明、皇帝、教皇,转而服从人类的理性。当代商业社会,需要服从的对象其实是变成了“大型公司”,这种“服从”不再是源自动辄鞭打的强制,而是内化到了社会的运行准则中。

像福特这样的流水线发明者、为美国二战生产大量飞机坦克的巨无霸级公司,本质上就是一个“企业”权威。“企业”的伦理,鼓励着人们做更多项目、赚更多钱,如何实现呢?其实是要服从上级,服从“大局”……于是电影中的“不服从”,往往指向让观众倍感压抑的生活本身。在《极速车王》中,便是反派Bebee拒绝让Ken Miles参与勒芒比赛时的说辞:你必须有团队精神!

“英雄”一词,Hero,在英文里,也有“主角”的意思。经典的电影主角,总能勇敢地去Push自己对抗那些大多数人想对抗而不敢对抗、力量又非常强大的“邪恶”之事——可以说,叛逆之所以性感,是因为释放了人们不敢去做的那些念想,所以电影总是在讲述盟军士兵怒击法西斯、洛城特警拒不执行上级命令、哈利波特违反校规,以及本片中Ken Miles直言不讳地批评福特高管伪善、制度官僚……他们代表观众去“出头”,去打倒压在广大观众头上的“高山”,追求公平与正义。

不过,“不服从”,当然不是反抗一切。有所不服从,就势必有所服从。在《极速车王》的情境中,男主Ken Miles,一直服从自己的人生追求与道德观,这给了他强大的精神支柱,让他能在其他人拼命为不认同的事情鼓掌时,甩出自己的意见:“我觉得你这台车就是垃圾。”他只爱更快更强的赛车,官僚别想让他停止说实话。他的好搭档Shelby亦是如此,这被《极速车王》的重头戏——Shelby的激情演讲点题:

不过,当眼眶湿润的Ken Miles以为Shelby说的是他时,Shelby忽然话锋一转,吹捧起了为他投资的大老板: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资本(与官僚),小团队有小团队的天赋(与缺钱)。Ken Miles很难靠自己闯出一片天,Shelby才是真正联动(官僚)大资本与(天才)小团队向前的人,一个懂赛车、也能低头的领袖,也是一个多少辜负了Ken Miles的朋友。我们该做哪种人?是坚定地不服从自己不认可的事情,只追求心中所爱?还是大局为重、息事宁人?抑或在其中寻找一个平衡?《极速车王》并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它只是促进了不同类的人,对其他类型的人的理解;甚至可以说,观众喜欢哪个角色,就几乎代表了观众所持的世界观。

不过,考虑到贯穿其中的(纵使惆怅的)英雄主义气息,与代表着人类探索精神的赛车题材,我更倾向于觉得,在2020年这个创业远远比六十年代更难、大企业远远比六十年代更大、人类不再上月球、阶层比六十年代更固化、最好的头脑纷纷去做广告推荐算法的年代,《极速车王》是在鼓励观众:哪怕你仍会觉得自己无法违抗上级、说出实话,但坚持叛逆、坚持自己、去拼尽全力面向未来,着实是再酷不过的事情。叛逆是英雄的特权,愿世界能给叛逆者更多的尊重与空间。

3 ) 丫不是亨利福特,丫就是一孙子

影院终于复工了。有了看电影的地方,看什么又成了新问题。看老片固然也是一种乐趣,但是肯定有不少观众不甘心只看老片。至于新片,一时间又实在没有太多够分量的。以传统的中庸思想为指导,我觉得大家可以考虑去看一部不老不新、既老且新的片,比如这部《极速车王》。

说这片子老,是因为它本属奥斯卡颁奖季,还拿下了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剪辑两项技术奖项;说这片子新,则是因为这次上映确实是它在国内的首映。好饭不怕晚,何况这碗饭上得也不算特别晚。同样是双男主、中文片名同样有“极速”字样的《极速风流》,当初可是隔了两年多才跟国内观众见面的。

有《极速风流》珠玉在前,类似的题材是没什么人轻易敢碰的。《极速车王》这个项目之所以这么迎难而上,敢同泽莫争高下、不向雷神让寸分,关键在于主创团队找到了“赛车双雄”这个模式的不一样切入点。本片中的双雄不是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少了赛场上的针锋相对,不代表本片的双雄冲突就一定得弱化。赛场之下,两人充满了激情互动,比如在草坪上翻滚摔♂跤,还有大晚上偷摸儿地背着老婆出去搞事情。最过分的还是他俩一黑一白那两顶牛仔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本片主演之一克里斯蒂安贝尔在《黑暗骑士》中的劲敌小丑扮演者希斯莱杰的另一部代表作。被裱起来的扳手也有挂在衣柜门上的两件套衬衣内味儿了。

《极速车王》是一部体育竞技题材的影片,但是涉及的主要运动类型是赛车而不是摔♂跤,所以纵然两位男主摔♂跤的场面再怎么吸引眼球,也只是起到点缀作用而已。影片的可看性在更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赛车场面的呈现。极力还原当年车型引擎轰鸣声的音效,使得安坐于影院中的观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收获类似置身围场的体验。在视觉方面,片中的赛车主视角镜头大多较低机位呈现,这显然是考虑到赛车底盘较低的特点。观众的眼珠仿佛“贴”在车轮旁,跟随赛车一起在赛道上飞驰。这种较低机位还带来一种“低空俯冲”的紧张刺激感,配合逼真的音效与适时响起的激昂配乐,带动观众的心跳速度随着影片主角赛车转速提升。

《极速车王》叙事的两大重点一个在赛场,一个则在职场。前者是以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肯迈尔斯为主,后者则是以马特达蒙饰演的卡罗尔谢尔比为主。迈尔斯和谢尔比都是顶尖赛车手,但是在《极速车王》的故事中,谢尔比已经退役转做赛车的研发与销售,换句话说,他从赛车手转变成了生意人。本片的英文原名直译过来是“福特大战法拉利”,负责跟福特这个金主爸爸打交道的自然是生意人谢尔比。远离赛道的谢尔比,开发出了新技能,在处理职场关系方面表现之老练,简直有点职场PUA的感觉了。无论是对大老板福特,还是对于替他出赛的迈尔斯,他都是连哄带吓,软硬兼施,既不会一味逢迎,也不会一刚到底,正是因为进退得当,他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关系所能带来的资源,促成工作目标顺利实现。这种在职场上若即若离又游刃有余的“渣男光环”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谢尔比工作之余的人生经验。真实历史中的谢尔比一生在婚姻关系中“七进七出”,但或许是为了避免与《极速风流》撞梗,所以他的风流韵事在片中半点也没有提及。当然,避开谢尔比的真实感情历程,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不妨碍上述“牛仔帽+扳手+摔♂跤”的组合拳,方便广大观众对两位男主的关系展开合理联想。

体育竞技的本质是和平年代的战争。人们热衷于观看体育比赛,就是希望看到人类的力量与速度之美能够在一种规则更明确、破坏更可控的前提下被尽可能地激发。体育竞技题材的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类似的作用,并且由于按照类型片叙事节奏对影像素材进行组接和呈现,因此观看门槛更低、受众更广。《极速车王》的主角们就是这样一群在和平年代参与“战争”的“战士”,赛场就是他们的“战场”。不过与他们的后辈们不同,这群战士们在自己的前半生里,还都曾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士。影片两位主角迈尔斯和谢尔比都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军,为人类反法西斯事业流过血和汗。甚至片中形象不甚光彩的大老板亨利福特二世也有过二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的经历。

对于那一代人来说,二战就是他们身为一个男人的成人礼。战后,他们继续带着打赢战争的那份骄傲回到各自不同的岗位去为这个他们亲手打下来的自由世界增添光彩。原来造坦克飞机的人,现在去造赛车;原来开坦克飞机的人,现在去开赛车。大家各司其职,这世界本该因他们的协作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高效。可惜,出钱的人与出力的人在这个世界里的话语权是不一样的。看台上掌握巨量资源的上位者一拍脑袋做出的任性决定,就可能让下面赛场上拼命搏杀的战士一番努力付诸东流。反倒是被他们美国人及其盟友征服的前轴心国的国民,还有些人真正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并能对哪怕是对立阵营中与自己拥有同样的热爱并且具备才能的人表达善意和敬意。“福特大战法拉利”这个英文片名看似是说两家制造的赛车在赛场上的比拼,实则是指两家企业的话事人人格魅力的高下判别。

和平年代里,人们不再进行直接的互相杀戮(至少不再是大规模的),而是用隐晦缓慢的方式去驱使别人卖命。运动员总免不了要受伤病困扰,有时一个意外甚至可能瞬间夺去他们的生命。演员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敬业的演员要在生理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外形条件去匹配角色,心理上也要不断地打碎重组自己的人格去把自己变成饰演的角色。《极速车王》借主角之口说出,当你达到7000RPM时,一切变得模糊,车子变得轻如无物,仿佛只有自己的身体在时空中穿梭……这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境界,我相信真正热爱赛车运动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这种境界。类似地,其他领域的竞技者、表演者或许抱着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决心,也会对那些健康的损耗、灵魂的损耗甘之如饴,只为追求自身技艺达到极致。而作为看客的我们,如果自认为花了钱就天经地义地成为了看耍猴的大爷,可以不必抱着敬意去欣赏,那就不但是在轻贱献艺者,也是在轻贱自己,任由自己堕落为一个被消费主义异化的巨婴。钱能买来行活儿,买不来灵光一闪、买不来奋力一搏、买不来会心一击。如果你有幸看到了那些需要消耗生命与灵魂才能达成的极致表现,那绝不是因为你花钱了,而是因为那些竞技者与表演者本身就有那份追求,实现的瞬间碰巧被你看到了而已,或者说顺便把那精彩一幕施舍给你了而已。

这次贝尔又瘦回接近《机械师》时期的体型,而他在《极速车王》中扮演的迈尔斯除了是赛车手以外,确实也是个机械师。正是因为驾驶着自己亲手设计改造的赛车,才能在赛场上真的人车合一、物我两忘。《极速车王》之前,贝尔的上一部作品是《切尼传》,他扮演体型偏胖的美国前副总统切尼。从切尼到迈尔斯,体型的巨大跨度,再次展现出贝尔的“橡皮人”超能力。不过正如我上面提到的,这种自我折腾的毅力,如果是演员为了艺术追求做出的自愿选择,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需要特别警惕这种榜样遭到滥用,成为道德绑架其他演员的一件工具,进而加剧资本对演员的剥削。我始终坚定地认为,能用物质资源和技术力量实现的,只要能保证效果,那就优先借助外力,尽可能让劳动者多获得一些保障,让资本方把该尽的责任尽到位、把钱花到位。我看那《极速车王》中福特汽车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就是一个孕育着技术无限可能的地方。那座城市的汽车产业现在已经不太行了,未来却可以考虑在仿生人产业搏一搏,说不定能把影视行业的工作者们从高风险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

4 ) Ford v Ferrari的几处不同于现实的细节

本片改编自A.J. Baime的 ,Amazon可以买到电子版

1. Lee Iaccoca没有在1963年去Maranello参与收购Ferrari谈判,谈判由Ford资深副总裁Don Fryer亲自负责;

2. Enzo Ferrari因为Scuderia Ferrari的控制权拒绝被Ford收购并羞辱了Henry Ford II,唯一被证实的羞辱内容是Enzo称Hank the Deuce一辈子比不上Henry Ford,其余的都是编剧的艺术加工二次创作;

3. Ford收购破产后尽管一直有流言称Ferrari把Ford作为与Fiat抬价的资本,但Fiat直到1965年才开始入股Ferrari,到1969年才获得50%的控股权;

4. Carroll Shelby在GT40项目之前好几年就开始与Ford合作了,1961年的AC Cobra就搭载了Ford的V8引擎—Shelby一开始找的是Chevrolet,但是Chevy因为害怕给Cobra供货会影响自家Corvette销量拒绝了;

5. 有证据表明Henry Ford II确实试乘过Ford GT40,但肯定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头盔都不带穿着西装皮鞋就被Shelby拉走飙车了;

6. Ken Miles参加了1965和1966两届24 Heures Le Mans,其中1965年因为变速箱故障退赛,和他驾驶同一台车的队友正是第二年抢走他冠军的McLaren创始人Bruce McLaren;而1965年的比赛也是他儿子Peter Miles唯一现场观战的Le Mans赛事;影片里Miles坐在收音机前听完1964年Ford GT40因为变速箱和刹车故障全军覆没之后直接跳过了1965年的比赛;

7. 因此Ford内部,尤其是高管Leo Beebe拒绝Miles参加比赛的情节也是艺术加工出来的,尽管Miles和Shelby确实因为理念和性格问题让Ford很多人觉得难以相处;Shelby或者Ford也从未有Miles必须赢下Daytona来换取Le Mans参赛资格的说法;

8. 所以Miles和Shelby在草坪上一顿打戏也是编剧的二次创作;

9. Leo Beebe在本片被黑的体无完肤,Beebe与Shelby的对手戏很多是根据John Wyer与Beebe的冲突改编—在Aston Martin作为车队经理与Shelby一同赢下1959年勒芒的Wyer是1963-1965年GT40项目的负责人;Beebe在12 Hours of Sebring也没有对着Miles幸灾乐祸;公关专家Beebe确实在Henry Ford II默许下下达了三台GT40同时撞线的要求,而Carroll Shelby也接受了;

10. Enzo Ferrari并没有出现在1966年24 Heures Le Mans现场。在1955年和1956年接连失去了旗下最出色的车手Alberto Ascari和长子Dino Ferrari之后Enzo的精神受到极大打击,几乎从不去比赛现场指挥观战—法拉利的车手们多次抱怨如果Enzo能够到场会更好地鼓舞车队的士气。

5 ) 《极速车王》不止赛车那么简单

竞技类电影的最大看点,通常在于“竞技”。

但《极速车王》不同。

诚然,这部电影出色地完成了“赛场”部分的呈现。

前后三场赛事,每一场都有不同的设计。

特别是在声音方面,它没有一味追求酷炫,而是旨在营造一种逼真的临场体验。

人群的欢呼,引擎的轰鸣,车辆飞驰时的啸叫,以及渐次掠过耳边的风声……

所有的声音都经过精准的设计和组合,最终形成完美的混响。

也难怪这部电影能同时拿到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剪辑”两项大奖。

但另一方面,《极速车王》并没有想靠“激烈的赛车场面”躺赢。

它的野心更大。

它想重述一段传奇,并绕到传奇的背后,去展现时代风貌、人情冷暖。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但凡对赛车感兴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这段往事。

那是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福特车队最终战胜称霸多年的法拉利车队,创造了奇迹。

而奇迹的缔造者,正是影片的两位主角: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和疯狂赛车手肯·迈尔斯

这两个人与我们印象中的“英雄”形象相去甚远。

他们都有严重的缺陷。

谢尔比的缺陷在于身体。

他原本是个出色的赛车手,是此前唯一在勒芒赛事中夺冠的美国人,却因为患上严重的心脏病,远离了赛场。

此后他做起了卖车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但心中的赛车之火并未熄灭。

迈尔斯的缺陷在于性格。

毫无疑问,他是个罕见的赛车天才。

但他性格孤傲、偏执,不善与人合作,以至于没有车队愿意接纳他。

于是他只好独自经营一家修车铺,和妻儿勉强度日。

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么两个人最终扳倒了巨人“法拉利”。

这是个结局早已注定的故事,但又让人难以置信。

于是你会怀着极大的兴趣甚至质疑,去见证它到底如何发生。

既然是比赛,对手就尤为关键。

那么谢尔比和迈尔斯面临的最大对手是谁呢?

法拉利?

确实,此前的法拉利已经蝉联了5年冠军,风头一时无两。

同场竞技的车手?所剩无几的时间?

没错,这些都是难缠的对手。

但实际上,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车队的东家——福特公司。

这也是影片非常有趣的一点。

它让我们看到在通往传奇的路上,真正的绊脚石往往不来自外部敌人,而来自内部队友。

具体到影片中,就是福特公司的副总裁利奥·贝贝。

此人身居高职,被亨利·福特二世任命为车队的直接管理者。

可是他却不干正事儿,成天只想着排除异己,巩固权力

他看不惯迈尔斯的散漫作风,于是不顾他出众的能力,罢免了他的参赛资格。

他胡乱指挥,把“外行领导内行”的种种弊病通通显露出来。

他还贪功诿过,见车队成绩不好,立马甩锅;但凡车队有点成绩,就一脸胸有成竹,在媒体面前夸夸其谈。

他像极了一个傲慢的官员。

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就可以欺上瞒下,肆意妄为。

何以至此?

绝非他一人能够做到。

实际背后是整个福特公司陷入了一种官僚作风的积习里,积重难返。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谢尔比第一次去福特公司,见到一个红色的文件夹经历了无数人之手,才最终到达了福特二世的手中。

这一漫长的信息链条,就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损耗殆尽的原因。

谢尔比和迈尔斯要做的,就是带领这样一个衰朽的巨人完成轻巧的转身。

这谈何容易?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股力量暗中阻挠。

这股力量更为强大,它不止来自某人、某个组织,而是来自一个奔涌向前的时代。

什么时代?

一个消费主义的时代。

请留意影片讲述的年代——上世纪六十年代。

那正是二战后,婴儿潮一代成长为消费主力的年代。

他们新潮、反叛、有强烈的购买欲,于是新一波的消费主义开始盛行。

这一波什么特点?

品牌至上。

说白了,人们买东西,买的不再是产品,而是借由品牌获得一种身份象征。

这也就意味着,哪个商家能创造出年轻人追捧的品牌,就能迅速占领市场。

而《极速车王》的故事,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福特身为一家传统汽车公司,已经快成了“老古董”的代名词。

于是他们寻求转变,不惜花重金打造车队赢下比赛,从而把“胜利”、“激情”、“速度”这些美好的字眼儿也贴在福特的车身上。

这才是福特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真正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极速车王》在讲什么?

它实际在讲:当消费主义浪潮来临时,所有人是如何被裹挟其中的。

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福特公司。

他们急匆匆地投身于时代的大潮中,渴望着逐浪前行,经久不衰。

进而不可避免地,谢尔比和迈尔斯也被牵扯进来。

他们原本只是单纯的赛车手,加入福特只是为了追求速度,追求卓越。

可慢慢地他们发现,自己错了。

他们与福特看似有一致的目标,实际却身在完全不同的赛道。

一方为了赛车,一方却是为了卖车。

两者从起点就已经天差地别。

于是,才有了影片最后戏剧性的一幕。

出于品牌宣传的考虑,又是利奥·贝贝站了出来,建议让三辆福特赛车一起冲过终点,好留下极富传播力的照片。

这也就意味着,领先一圈的迈尔斯要放弃对速度的追求,自行减速,等待身后的队友。

迈尔斯会这么做吗?

看了迈尔斯的最终选择,相信很多人会觉得,他屈从于公司的安排,失掉了自己的坚持。

但我并不这么看。

迈尔斯的选择,实际和公司的决定毫无关系。

他是为了谢尔比才这么做的。

我们知道在所有双男主的电影中,人物的弧光实际都是纠缠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他们最终都会通过对方来补全自己,成就自我。

正如在《极速车王》中,谢尔比从迈尔斯身上学到了“强硬”。

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为了自己的信念,敢于向他人说“不”。

迈尔斯则从谢尔比身上学到了“合作”的精神。

于是在冲向终点的时候,他突然看向后视镜,只见那里空无一人。

他突然感到一阵孤独,于是才放慢速度,等待队友在后视镜中出现。

这是全片极富“象征意味”的一幕。

要知道,“后视镜”对于赛车手意味着什么?

那原本是只见对手,不见队友的地方。

可是在那一刻,迈尔斯却在其中期待着队友的出现。

这意味着他的眼中不再只有争斗,也有了合作和分享的愉悦。

当然,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他透过后视镜“看”到了站在更远处的谢尔比。

从前,都是谢尔比为他赌上自己的公司和前途。

这一次,他终于要为谢尔比做一件事了。

因此他的选择并不是妥协,而是对友情的回望。

影片最后,很令人感到气愤的是,迈尔斯因为等待而丢掉了冠军。

但是他真的输了吗?

并没有。

你看,正在二楼观战的恩佐·法拉利向他投来敬佩的眼神并脱帽致意。

那一刻,你就明白了。

其实胜利的,不是福特,而是三个看似失败了的家伙。

他们是谢尔比、迈尔斯,还有恩佐·法拉利。

因为最终赢得胜利的是法拉利一直倡导的理念,那就是对于速度的追求与对于赛车本身的精雕细琢。

而谢尔比和迈尔斯虽然身在福特,但他们正是继承了这一源自法拉利的理念,才得以最终超越法拉利,赢得今日的胜利。

所以你说,谁输谁赢呢?

在福特二世忙着和冠军合影时,谢尔比和迈尔斯已经走远了。

迈尔斯说:“我觉得车子还能更快,底盘还能更轻。”

谢尔比说:“那我们还在这儿干什么?等明年换个车队,把冠军赢回来。”

那一刻,夕阳正好。

所有的人群都涌向领奖台,只有他们两个人逆流而上。

这就是《极速车王》的故事。

它不止赛车那么简单,而是在讲述一种不为时代妥协的无畏,和一种对于极致、对于卓越的不懈渴求。

6 ) 详说该部影片的真实历史

福特VS.法拉利 恩怨的起源

1963年,福特副总裁唐·福莱尔带领众多高管和意大利的赛车狂恩佐·法拉利(1898-1988,意大利)谈判收购事宜。

当年的会议合影

然而,福特公司拟定的合同条款,是法拉利老爷子难以忍受的致命缺陷。最后,法拉利坚决拒绝。

法拉利异议的合同笔记

福特三百多万的谈判费和九个月的宝贵时间也因此付之东流。而法拉利车队的掌控权仍牢牢握在恩佐·法拉利的手上。

福特二世 | 恩佐·法拉利

博弈的失败激起了福特二世(1917-1987,美国)的怒火,他知道,唯有在勒芒大赛上碾压法拉利车队的夺冠之梦,他才能一雪前耻。

福特二世

多年前,临危受命的福特二世尽管没有早逝父亲的相助,可他仍然使亨利·福特(祖父, 那个用一把斧子砸烂墙门,把福特雏形车开上大街的男人)留下的家业成倍地扩大。

他有信心,自己一定能让法拉利颜面扫地。

亨利·福特

1965年及以前,法拉利车队在勒芒赛场上勇夺六次冠军宝座,奠定了其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

比起法拉利在赛车事业上的辉煌战绩,新生的福特赛车队简直不堪一击。福特公司甚至还不能生产出,能挑大梁的标准赛车。

GT40

卡罗尔·谢尔比(1923-2012,美国)

连续败北的福特二世决定,把在勒芒赛场上功成名就的希望压在谢尔比的身上,而谢尔比日后则是赛车/汽车设计行业中的扛把子,

谢尔比

初识谢尔比时,人们很难想象他小时候是个药罐子。7岁时,他被检查出来心脏有问题;长大后,他当过空军,油田工,还养过小鸡仔;再后来,他成了大红大紫的赛车手,也破过不少记录。

谢尔比的公司官网

1959年,谢尔比赢得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但这也使他的心脏更加脆弱。他不得不从赛场上退伍,自己创业开公司。还好柳暗花明,他也由此开启了自己传奇的设计师生涯。

老年谢尔比

肯·迈尔斯(1918-1966,英国)

迈尔斯是卡罗尔·谢尔比眼中的千里马。当时,谢尔比力排众议,坚持让迈尔斯征战勒芒24小时耐力赛。

迈尔斯

迈尔斯打小热爱汽车;青少年时期当过学徒,天赋异禀的特质让上司主动将他送到技校学习系统知识;二战爆发,他成了坦克指挥官;战后,他凭着好手艺当上了机械师。

这位在英国长大的年轻人,用他浓厚的伯明翰口音向众人表示:机械师是他职业生涯的方向,而开车则是令他放松的爱好。

福特大逆转

新生代福特GT40,高40英寸,流线型,机身却不稳;底盘,发动机排量都存在不少问题。在紧张的开赛前,谢尔比和迈尔斯只得不断改进,改进,再改进。

1966年,距离同法拉利谈判失败后的第三年,福特二世终于迎来了大逆转。

1966年6月20日,福特二世旗杆一挥,迈尔斯和布鲁斯·迈凯伦及另一名队友一起,开着GT40 MK2 ,同法拉利车队在勒芒一较高下。

勒芒24小时耐力赛凶险异常,无论刮风下雨,在每年的六月,总是如期举行。赛车道单圈长13.357km,小组内的三人轮番上阵,以超过300km/h的速度开车在道上疾驰。

勒芒赛道图

起初,主力迈尔斯凭借高超的车技带领队友领先,当夜幕降临时,法拉利车队逐渐反超。一心求稳的福特二世要求迈尔斯保持速度,而迈尔斯却果断决定提速,打破了单圈比赛时速。

多亏迈尔斯的提速,福特二世终于达到目的——打败法拉利。

然而,迈尔斯并非这场比赛的冠军。

迈尔斯的成全

在比赛的后半段,法拉利车队因为机械故障全军覆没,领先的迈尔斯胜券在握。福特高层决定,趁这个扬名立万的机会,迈尔斯必须减速。

这样,全世界都能看到这一盛况——福特旗下的三辆赛车齐头并进,同时压线,包揽这场比赛的前三甲。 在最后的紧要关头,迈尔斯被迫减速,等待队友们追上他,他也因此错失了夺冠的机会。

按照赛制规则计算成绩时,队友布鲁斯·迈凯伦则成了最后的大赢家。 在参加勒芒赛之前,迈尔斯已经获得了1966年“代托纳24小时耐力賽”和“賽百灵12小时耐力賽”的冠军。

如果不是因为“谦让”而错失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桂冠。那么,迈尔斯极有可能成为这世上唯一一个,在同一年内同时获得这三项大奖的赛车手。

天才的离开

对于这项丑闻,迈尔斯并没有公开表示过对福特高层的埋怨,他反而感激自己和谢尔比共事的日子。

麦尔斯|饰演者克里斯蒂安·贝尔

两个多月后,迈尔斯继续潜心测试。当J-Car车疾驰到赛道的下坡处时,突然翻车起火,顿时,浓烟四起,迈尔斯被狠狠地抛出车外。

而他的儿子,皮特,就在不远处,看着他所崇拜的父亲就此消失在他的生命中。

皮特和他妻子

2019年,已是耄耋之年的皮特表示,他数十年都未曾想过重返勒芒,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

至于福特,在首次大捷之后,便一鼓作气,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又连续获得了1967-1969年的冠军。

电影《Ford vFerrari》(《极速车王》,2019)则是根据这一历史事件改编而成。

电影直译《福特大战法拉利》

影片除了突出表现谢尔比和迈尔斯对赛车的激情外,在细节上还强调了福特高层内部的官僚作风,福特二世这个阔佬的自负傲慢;

谢尔比(马特·达蒙饰) | 福特二世(崔西·莱茨饰)

恩佐·法拉利的执拗但对赛车的狂热和尊重;

法拉利(雷莫·吉罗内饰)

妻子对迈尔斯的包容。

莫莉(卡特瑞纳·巴尔夫饰)| 迈尔斯(克里斯蒂安·贝尔饰)

在此,小爷想要特别说一下迈尔斯的儿子皮特,电影中有关他的镜头还挺多的。

皮特(诺亚·尤佩饰)

他既是一位天才赛车手的儿子,充满了对赛车父亲的崇拜;又是一位赛车迷,体内藏有为赛车而狂的火种;他还是无数赛车手的童年翻版,向观众映射赛车梦想在赛车手幼年时萌发的始末。

编辑|小爷(码字的乐趣之一在于有人给爷点赞!)

7 ) 《极速车王》比《速度与激情》燃太多了!拍出不一样燃爆飙车戏,真实和电影出入大!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极速车王》这部电影感兴趣,完全是因为请到了两位实力担当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如果不是因为这两位演员,我可能就不会在意这部电影了。

目前《极速车王》获得一致好评,豆瓣虽然评分很少但达到了8.6分,烂番茄不管是专业评分或是大众评分,还有IMDB和metasore,都得到了极佳的赞誉,可谓是零差评。

但是,这样口碑好到爆的电影,却和几年前的《银翼杀手2049》一样,叫好不叫座,目前《极速车王》上映一周多,全球票房才6400多万,而影片预算是一亿美金,别说盈利了回本都显得挺吃力的。

基本上,《极速车王》是一部男人戏,不管从赛车还是从双男角色,亦或是从剧情展开的角度,影片都充斥着男性的思维模式,有人会说这应该更吸引女性观众才对,因为是男人飙车戏,雄性荷尔蒙十足。

我就说一点,影片花了不少篇幅,去详细认真研究一辆赛车的刹车系统,虽然我知道影片已经深入浅出说得很简单了,但对于我不懂车的人来说,也是很难进入情境的。

当然影片如此深入钻研的赛车理论知识,比《速度与激情》系列或《飞驰人生》这样的电影专业多了。

为何《极速车王》热不起来,坦白讲,是因为《极速车王》的故事,或许在西方或赛车界比较让人熟知,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基本就是个边缘故事了。

所以换句话说,《极速车王》这部电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赛车视觉商业电影,影片的英文名是《Ford v. Ferrari》,直译过来是福特VS法拉利,说的就是两个品牌车之间的故事。

《极速车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时间背景放在1963年,福特汽车想要突破汽车市场高端品牌形象,打算收购资金短缺的法拉利,但却被法拉利摆了一刀,还顺便羞辱了一番福特。

福特老总亨利.福特二世决定不惜重金打造福特赛车团队,挑战勒芒24小时耐力赛,于是福特公司聘请到了卡罗尔.谢尔比,由马特达蒙饰演,谢尔比曾经是1959年的勒芒大赛冠军,但由于心脏病退休。

于是谢尔比找到了脾气古怪在生活线挣扎赛车机械师肯.迈尔斯,由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

这两位演员为我们贡献了松弛和毫无表演痕迹的真实演出,尤其是克里斯蒂安贝尔,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为了角色自虐瘦身成这样了。

影片的主线主要就是从这两位人物的视角展开,戏剧性的讲述这两人如何打造一辆赛车级的福特汽车,来赢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的故事。

注意我用了戏剧性三个字,毕竟影片还是要按照一个比较商业结构的模式,去完善一部电影的起承转合。

先说观感,《极速车王》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很吸引我,无非就是讲述代表强大的美国福特,如何在那几年凭着一股热血的力量,打败常年在赛车界连胜的法拉利。

当然,最后影片在赞美福特赛车牛X的同时,也不忘最后甩脸反过来讽刺一下福特腐朽的内部制度。

而影片最重头和吸引人的部分,则是赛车比赛方面,这也是影片最商业的部分了,长达152分钟的电影,给足了真实赛车上的真.速度与激情。

上世纪60年代的古典赛车造型,简直太养眼了,就算你不懂车,但当你看到这些流线型的赛车时,一样会被当年的赛车设计所折服。

在赛车的动作戏份上,影片没有过多的夸张快速剪辑,也没有上天入地的飞车炫技,相反的影片用了很多平稳镜头,去贴近赛车的极限速度,去感受主角第一视角所带来的震撼,就如影片中的台词提到的:“当车子到达7000转时,一切都开始慢下来,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

在赛车类型影片并不少见的当下,不一样则是《极速车王》给我的感官刺激,影片的赛车部分,虽说不是完全打开一个前无古人的视野窗口,但影片却很好结合到了人物内心的世界,这或许也是影片真正高分所在。

说到人物,这才是《极速车王》真正的核心,影片说的是人而不是车,而由人物表达出来的主题,则是“荣光和尊严”。

“荣光和尊严”一直贯穿着整部电影,对外的是福特和法拉利两位大佬之间的尊严之战,对内则是谢尔比和肯迈尔斯之间的友谊尊严,去对抗庞大的福特臃肿虚荣体系。

《极速车王》非常细节的诠释了谢尔比和肯迈尔斯两人的心路历程,但这样的细节,有时候也会时常打断影片的节奏,这或许也是大多数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类型的一个通病,很多同类型的影片,都希望把所有细节和关键点全面完整叙述出来,从而在某些时间点迷失掉了电影主线。

比如肯.迈尔斯和妻子的戏份过于冗长,福特收购法拉利事件的几场戏份也不少,都导致了影片的顾此失彼,想让呈现得越多越细腻,反而在影片最后没法真正读懂这部电影要深入的是事件本身,还是人物本身。

这也是我觉得,《极速车王》在和殿堂级杰作电影比,还差一个档次的原因。

此外,影片故事和真实事件的出入也不少,为了增大电影的可看性,很多地方都经过了戏剧的改编,接下来就为大家指出一些比较重要的出入点。

以下均涉及剧透解析,3,2,1

1,福特公司确实差点以1000万美金买下法拉利,但合同因为有一条,是福特买下法拉利后,有权控法拉利在赛车上的预算。

于是恩佐.法拉利取消了交易,亨利.福特二世为了报复,决定花重金打造一支赛车队对抗法拉利,我想说有钱任性真的挺好的。

2,当时参赛的福特GT40,确实非常危险,虽然当时在赛车界,福特GT40堪称完美,但这辆车在空气动力和刹车方面,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这也是最后让肯.迈尔斯丧命的原因。

此外,福特GT40不完全是肯.迈尔斯和谢尔比的功劳,打造一辆赛车是一项极为专业的工程,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搞定的。

但影片为了能更突出两位主角对赛车的影响,所以故意引导观众认为,福特GT40的打造,只和谢尔比和肯迈尔斯有关,连福特高层都差点不支持他们。

3,这就聊到福特赛车队的总监比奥,在影片中屡次和肯迈尔斯过不去,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毁掉肯迈尔斯的职业生涯。

这些当然是虚构的,在现实中肯迈尔斯因为脾气火爆,曾经一度让福特的高层很难做,也就造成了双方屡次出现摩擦。

4,关于福特和法拉利这两位大佬,影片中有一段戏是谢尔比带着福特二世体验飙车,真实历史中并没有发生过,毕竟福特二世可是大老板呀。

而且法拉利本人,也从来没有出席过勒芒24小时耐力赛现场,法拉利本人都是通过传媒来观看比赛的,影片把法拉利本人放到现场,完全是要制造两军对决的紧张感。

5,在影片最后的比赛中,有一个争议点是福特赛车中途更换了刹车系统,这个在现实中也是饱受争议的,甚至很多人指出,这是福特赢得1966年勒芒冠军的关键。

因为福特当时更换如此重要的系统而不是零件,这让赛车的性能基本重新回到出厂设置,赛车也能更持久稳定高速的运作。

总结下来,如果你喜欢赛车,喜欢这两位男主,那么影片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最后我给《极速车王》7.8分,其中很大一部分分数,是因为两位主角的同台飙戏。

8 ) 飞刀遇快剑:江湖无差别,热血又孤独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说说这部电影。

二刷,《极速车王》在大银幕上绝对是值得再看一遍的,不为别的,被称为“地狱驾驶”的残酷耐力赛中的爆棚赛道效果,轰鸣马达声,奥斯卡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外加最佳混音提名)认证,大银幕效果用那天空飘来的五个字来形容:谁看谁知道。

当然,除了大银幕效果之外,这部电影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地方,那就是颇具传奇性质的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风驰电掣的竞技之下,2家汽车公司的对决、2个男人的情义、1个不可能的冠军。

我认为《极速车王》与几年前那部《极速风流》,是最好的赛车电影,二者不相伯仲。注意,俺这里说的是赛车电影,那些非竞技类的飙车电影,请不要算进来。所以下面就敞开了与大家聊聊这部电影,从现实赛场到电影感受,说说这部电影究竟好在哪里。


24小时战争的背后

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一个与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和WRC(世界拉力锦标赛)并称为世界三大汽车赛事的比赛。

1966年的勒芒,之所以传奇,就是因为赛场之外的福特VS法拉利;

福特汽车,发明了汽车生产流水线,革新了汽车工业生产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赛车领域,在电影故事发生的年代,可不是谁都能与法拉利车队叫板。

因为大众级汽车与赛车二者之间并不是同一概念。因为赛车相较于普通汽车追求的稳定性的特色,赛车强调的是竞技,除了稳定性之外,对动力、油耗等有着极大的要求,说白了,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汽车综合实力的最高体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生活用汽车与赛车之间的差异,大致等同于民航客机与战斗机之间的差异,一个追求稳定,一个强调指标。但无论哪种汽车,不断更新换代、参与各种比赛追求大奖的终极目的,一言蔽之,就是为了“卖车”。

勒芒24小时耐力赛,当时被称为“红魔主场”,自从法拉利250TR58于1958年夺冠之后,1960年至1965年法拉利不同型号的赛车蝉联冠军,这里就是红色的天下,法拉利在这里夺冠就跟“串门一样简单”,当时这项赛事就已经变成了“打败法拉利”为主题的比赛了,就跟现在各国选手挑战中国乒乓球队一样。

但与之对应的,就是法拉利厂商尴尬的处境,因为赛车太烧钱,法拉利超跑也相对小众,靠卖超跑、赛车拉赞助的钱,来养活赛车研发团队,这条路被法拉利越走越窄。

反观福特,在同期可谓“如日中天”。

电影中出现的那位“福特”,是福特二世(Henry Ford Ⅱ),他接过公司的时候,因为战争的原因福特公司几乎要破产了,这位公子二代,展现出卓越的经营能力,凭借一己之力扭亏为盈,并在1960年代迎来10年黄金时期。

缺钱的法拉利,急需打入欧洲赛场的福特,二者一拍即合,但这桩几乎天作之合的联姻,最后确实崩了。这一点电影展示的很清晰。虽然《极速车王》中福特的形象较为负面和官僚,但究竟是电影艺术二次加工,还是真实情况就那样,咱们暂时不做论断,还是以电影为主。

只有一点可以确定,比起看上去很美好的宏图前景,官僚作风的福特,桀骜不驯的法拉利,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就这么简单。

这也成了电影最大的突破口之一,用句俗话来说,世间安得两全法。那些看上去两全其美的事情,偏偏并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样,而一些木已成舟、板上钉钉的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

这是《极速车王》最现实的地方,从车队对决,过渡到车队背后的人物身上,是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也是纯真热血与金钱物欲的24小时战争。


文戏武唱,武侠大片

“细雨初降,乌云悬垂在法国乡间起伏的道路上,黄昏微光穿透云层散落在三台飞奔的流线造型跑车上,它们以凯旋的姿态先后冲过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终点线。”

这是1966年福特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之后发布的新闻稿开头,是不是很有意境?一场赛道酣战的结局,过程远比你想象的更加复杂。

本片的导演詹姆斯·曼高德是一位很有情怀的导演,从他的《决斗犹马镇》和《金刚狼3》中就能看出,他很擅长刻画角色,擅长营造冲突,也很念旧old school。

所以这部“Ford v Ferrari”,在看之前我就知道肯定是要“写人”的,且几乎确认其为《极速风流》式的双雄对决,但我想错了,写人不假,但没有料到是这种形式。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类似的观点:小弟看竞速类型的电影,无论是如本片这样的赛道竞技,还是如《速度与激情》那样的公路飙车,我都能看出武侠片的感觉。

集胆魄与魅力于一身的车手,就像大侠;各式的赛车就是他们手中的武器,在高速的赛道上的对决就是高手们的华山论剑,而赛场之外整个世界,就是整个江湖,赛场上的快意恩仇、一入江湖岁月催的感慨,以及赛场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现实,在这个故事体系和人物塑造下,显得尤为突出。

时间回到上世纪60年代,被法拉利摆了一道的福特,显然咽不下这口气,决定要一雪前耻,打击法拉利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勒芒赛道击败对方,但这谈何容易。

★首先,在欧洲赛场上,福特充其量算是外力势力,更不要说已经连续五年蝉联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的法拉利,这项赛事对于人家来说几乎是主场。

★其次,欧洲几乎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GT级别赛车和车手。单纯的算勒芒24小时耐力赛,几乎没有欧罗巴大陆以外的车子问鼎殊荣。而且在这项“击败法拉利”的赛事上,宾利、阿尔法-罗密欧、布加迪、捷豹、梅赛德斯-奔驰、阿斯顿-马丁、玛莎拉蒂...福特面对的全明星对手何止是强悍,凭什么是你?

这里就有点《灌篮高手》的味道了,福特挑战法拉利,就像湘北击败山王一样,充满着不可思议。

马特达蒙扮演的美国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是一位在赛车方面很有远见的人,但出于身体原因被迫退役后,转而找了份汽车制作和销售的工作来做,通俗的讲,这是一个退出江湖的人。

但这位设计师素有“疯子”之称,让福特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击败法拉利的主意就是他出的。而谢尔比的“筹码”依靠的则是出生在英国的天才赛车手肯·迈尔斯,也就是克里斯蒂安·贝尔饰饰演的这位脾气古怪却拥有着超高水平的机械工程师,同时也是福特GT40的驾驶员和试车员,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成功了。

可以看出,谢尔比与迈尔斯,一个疯子一个天才,大致等同于湘北队的流川枫和樱木花道,他们之间不断摩擦火花,但志同道合,最终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击败山王(法拉利)。

假如电影按照这么发展的话,那就是单纯的竞技大片了,但《极速车王》的矛盾之处,就在于这里,来自人性复杂的商战与油渍飞舞的赛道之间“相撞”。因为比起赢得比赛,两位天才在场外要应付的,不亚于赛道内的风驰电掣。

从一开始,偏执的车手、疯子设计师,就与福特的高层发生了激烈的矛盾,福特二世授意谢尔比负责勒芒赛事的任务,但却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这就是影片的巧妙之处,在资本主义官僚和工人阶级英雄之间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鸿沟,从而形成了类似武侠小说中,官府鹰犬与江湖侠客之间的对弈。

这样一来,这部电影的故事,就超出了《灌篮高手》的提纲了,毕竟漫画里,并没有显示安西教练建队方针与校领导之间的冲突(倒是在全国大赛里,丰玉教练北野的支线里有着类似的故事)。

该片更像《笑傲江湖》里的世界。挑战法拉利的福特,就像去围剿日月神教的五岳剑派一样,充满了尔虞我诈,而我们的主角,大致等同于令狐冲、曲洋、刘正风这样的不羁之士。

众所周知,《笑傲江湖》的世界是充满了江湖内外的势力隐喻的,五岳剑派和日月神教可以看做两个世界的对抗。同样,处于不同大陆,经营方式都有所不同的福特与法拉利,也是如此。而不同理念和模式的对抗。最大的特点和规律就是,不激进的被激进的排斥,极端的被更极端的淘汰。

片中的极端人士就是两位主角,这两个人对组织的理念已经产生了不认同的态度,同时也被组织或明或暗的边缘化,谢尔比在福特体系里,当时已经说不上话了,而迈尔斯几乎被抛弃。

他们大可离开这里,但他们无法抛开赛车以外的东西,想要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最为愉悦的世界里,就必须身不由己,正是他们的激进,通过不懈努力成就了“福特GT40”这只超级怪兽,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片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场景,就是谢尔比说服亨利二世的那场戏中,没有多费口舌,而是把后者肥硕的身体塞进了狭小的驾驶舱内,带着老板兜了一圈,把这位感动(吓)得老泪纵横,以父之名,促成了谢尔比带队、迈尔斯开车,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这是典型的“文戏武唱”,大侠身段,场内风驰电掣的飙车,场外火星四射的飙人,颇具江湖的风范,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极速车王》像武侠小说的原因。


飞刀与快剑:身不由己

在武侠小说中,迈尔斯就是传说中的“武痴”,眼里只有武道,其他一切不顾,是“不成疯魔不成活”。而谢尔比,则相对重情重义,更懂得世界的驳杂,明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是武侠大师古龙创造的,《三少爷的剑》中燕十三说过,《楚留香传奇》里楚留香说过,然后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李寻欢也说过。

《极速车王》里这幅逆袭大戏里,塑造了如《笑傲江湖》一般的错位江湖,但对于角色而言,更像古龙式的。

起初,我想将谢尔比与迈尔斯比作笑傲江湖里的曲洋与刘正风,比较都是与体系格格不入的,但二刷之后,感觉他们的人设,更像古龙笔下的英雄,比如李寻欢与阿飞。

因为他们都经历过孤独。

李寻欢,小李飞刀,例不虚发,他重情重义,驰骋江湖多年,体会了太多人间疾苦;阿飞,天下第一快剑,坚定不移,眼中只有武道,宁愿和狼打交道也不愿和虚伪的人打交道。

谢尔比与迈尔斯的关系有点像李寻欢和阿飞,迈尔斯认识谢尔比是一生幸事,而希尔比发现“武痴”迈尔斯,也找回了最快乐的时光。

而这部电影对二者的友情刻画,其实并不是很多,但让人感同身受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两个彼此欣赏彼此信赖有着共同梦想的同道中人,他们的友情之所以让人心潮澎湃,是因为突破了世俗的界限。

《极速车王》的故事体系,其实就是讲了一个反常规的逆袭过程,赛场菜鸟福特击败红魔法拉利,当所有人都站在福特这一边时高呼逆袭,却发现实际上本质还是资本的博弈,是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如此一来,两个为了纯粹的精神共鸣惺惺相惜的人就显得格外高尚纯洁,而返回头来说,他们彼此又是孤独的。

说白了,但赛车竞技离不开金钱博弈,在荣誉的背后,这项运动几乎就是为“卖更多的车”而存在的。但在这样激烈且危险的赛事中,我们仍然能看到热血和纯真在金钱重压之下的瞬间绽放,大概是赛车的危险系数和不断挑战的竞争,让侠客们冷却多时的血,再度热了起来。

就像迈尔斯破纪录之后,看台上的恩佐·法拉利对他脱帽致敬,迈尔斯则点头回应。

而当迈尔斯出事之后,谢尔比继续卖车,被迫去给富人们说着点“吉祥话”,这样的结局让人感慨。假如谢尔比与迈尔斯在法拉利旗下的话,是否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可惜事实没有假如,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江湖是热血的,在深夜的街头独自挥舞着刻着自己名字的剑,像风一样潇洒;江湖也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挚友喋血黄沙,自己只能十年面壁;江湖最终是孤独的,为了当初的承诺,宝剑出鞘,至死方休……

李寻欢不愿阿飞再想这件事,忽然抬头笑道: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

阿飞道:嗯。

李寻欢道: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冻结。

因为他数过梅花。他了解一个人在数梅花时,那是多么寂寞。


彩蛋:全类型导演曼高德

《极速车王》这个项目我很早就听说了,最早是由《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的导演杰森·凯勒写了剧本,但没能拿到导演职位,福斯打算让《盗火线》的迈克尔·曼执导(好像老曼还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可惜这位一味地钻研数字摄影而走火入魔,连砸了几部大片,也就没机会执导该片了(不过本片还是保留了迈克尔·曼的制片人席位)。

后来该片选定的导演,就是《遗落战境》《创战纪》的约瑟夫·科辛斯基,故事也重写,科辛斯基这个局攒得非常不错,男主角是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福斯高层非常看好,结果一核算,发现超支了,只能忍痛放弃。

如今的詹姆斯·曼高德,采用的是最早杰森·凯勒那个剧本,以一个在预算内的成本,拍成了引人入胜的巅峰对决。

詹姆斯·曼高德。没听说过?没听说过就对了。他是好莱坞少数实力大于名气的导演,而且是稀有的全类型导演之一。

犯罪剧情片《警察帝国》,文艺片《移魂女孩》,爱情喜剧片《穿越时空爱上你》,心理惊悚片《致命ID》,音乐传记片《与歌同行》,西部片《决战犹马镇》,动作片《危情谍战》,漫改片《金刚狼》第二、三部。以及是为歌舞片《马戏之王》完成补拍,据说拍了不少。

我之前在一篇写已故导演乔·舒马赫的文章里,称老乔为“杂家”,说明这个导演什么都能拍,但没啥特点,作品质量参差:

好莱坞最强“杂家”导演,这8部电影鲜为人知 但都值得一看

但同样是什么都能拍,曼高德显然比老乔强一点,就不能用杂家来形容了,他显然无法达到“全才级”斯皮尔伯格、库布里克这样的高度,比起另一位全类型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他也缺乏点特色,总之詹姆斯·曼高德是标准的“匠人”型导演。

他可以自己写剧本;经常和一线明星合作,而且能为明星提供发挥空间:安吉丽娜·朱莉通过《移魂女孩》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瑞茜·威瑟斯彭通过《与歌同行》获得最佳女主。他的作品很少犯错,缺点是缺乏个人印记。

这里搬出木桶理论,短板固然重要,但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了你的上限,说白了你是不是大师。詹姆斯·曼高德没什么短板,但“长板”对于他来说,是否是大师我不敢断言,但从《极速车王》乃至《金刚狼3》这一趟下来,这位导演绝对观众值得铭记。


WX: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WB:乌鸦·火堂

短评

导演依旧很稳,可惜他太三好学生,虽然能力不错,还是没什么野心,我已经厌倦了好莱坞电影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一切都带着强烈的目的性,人物塑造个个脸谱化,这种讽刺的力度止于第一场戏。这就是一部完成度不错的商业片,亮点是那几场充满速度感的飙车戏吧,剪辑和混音非常出色,引擎声打底悄无声息地叠加上配乐用的很巧妙,可以让观众的心跳跟着音响效果一起加速,让人热血沸腾,但这部电影也就只剩这些技术方面的优点值得一夸了,其他方面真没什么竞争力。

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剧本结构扎实,是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喜欢这种让角色失去却仍然能达成目标的结尾。贝尔演得太好了,情感一切都围绕他展开,而达蒙就是达蒙。剪辑很棒,只是情节稍微有点长,如能再缩短15分钟或许会好很多,应该减少儿子的戏份。

1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直男热血赛车片,不玩虚的,咔咔就是干。最后一部分长达几十分钟的赛车戏真是过足了瘾,紧张又激动。车手对速度与刺激的追逐,刚好与福特高层的温吞保守形成鲜明对比,才让这些追逐巅峰的车手,超越普通人,变得更加伟大。克里斯蒂安·贝尔又一次出色的表演,不但再次瘦身,眼神都发生了变化,看了原型照片,还挺还原的。马特·达蒙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同样很出色。这个片,是真的拍出了激情与速度的感觉,一阵一阵的嗨。希望内地也能上吧,虽然,有点长。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跟热血的福特大战法拉利相比,人性的争斗、赛车精神和官僚企业文化的斗争才是最触动人心的主题。每个疾速如风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厚重如山的男人,贝尔和达蒙成就了彼此,尤其是达蒙——演技巅峰啊!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看过七千转以上的风景,恐怕过不好七千转以下的人生。那些阅读转了四手文件的人,试车没到一小时的人,营销三车共同越线的人,乘直升飞机吃晚宴的人,如何看到周围变慢的风景,听到穿梭时空的声音。那声音说你是如此可怜,命中注定逃不掉着火的赛车。那声音又说你是如此幸运,找到了人生必须要做的事。

20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也不是神作,但是情感上如此喜欢的一部电影。贝尔塑造的Ken Miles是一个如此完美的角色,是一门心思的高手,浊世的输赢污染不了他。He doesn't need to prove anything to anyone.

22分钟前
  • 踢迩达
  • 力荐

真实赛车手事迹拍摄,剪辑可获奖,其余乏善可陈.。

2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超好看也超生气,买车绝对不会买福特了#所以福特是怎么同意这片上映的…

26分钟前
  • 虫拜女神银
  • 力荐

毫无疑问是今年颁奖季一众片厂命题作文里质量最好的之一,不仅文戏在水准之上,成本到位让几场重头的赛车戏也让人过足了瘾,尤其是那场雨中夜赛(迈克尔曼署名executive producer不是没有原因的),而相比之下Rush就因为成本的限制打了折扣。片中Shelby和福特高管之间的矛盾显然是导演与片厂斗争的自况

31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结构工整,节奏稳健,全片一气呵成,赛车部分更是让人血脉喷张,结局则让人唏嘘感叹。由真实人物事件改编,讲述福特汽车公司在和一名汽车设计师以及一名英国赛车手的合作下走进赛车市场的故事。影片几乎挑不出毛病来,从导演拍摄到演员演技,可以说得上面面俱到,是相当不错的一部传记片。P.S. 垃圾甲方不是人啊!!!怎么可以这样做事!!气死我了!!!

32分钟前
  • Rocrw
  • 力荐

优缺点很明显,赛车场景一级棒,秒杀前几年看的某华语片…

34分钟前
  • 逢澶Ty
  • 还行

站在看台上的法拉利向赛道上略显落寂的迈尔斯脱帽致敬,那个平静的瞬间才是这部充满马达轰鸣声的电影最重要的时刻:标题里赢的人实际输了,输了的人却真正赢了。迈尔斯、谢尔比和法拉利一样,纯粹到极致,在这个铜臭味的世界里竭力保存住最后一丝关乎自我的忠诚。

3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贝尔拍副总统胖了起来,拍车王又瘦了,果然是橡皮人

39分钟前
  • 杨昊
  • 力荐

#LFF#首映 四星半。贝尔的变脸颠覆式表演看来是永无穷尽的了,演什么都是全新的状态,太牛批了。呆萌相比中规中矩,但也有不错的爆发点和走心处。罚叔的出现、造型和表演是惊喜。前半段剧情较为cliche,但抛去内容,赛车题材和卡司的外壳也值得享受。之后缓慢渐入佳境,车门bug新奇,全片最高光处应该就是Ken疯狂加速后在最后一圈放下自傲,真的减速和同事车手齐头并进,给了人颇大的情感冲击。然后结尾的又反转又意外又BE就像把观众的感受踩碎又揉烂,满面惊异和疑惑地看完结束。中间有一段,呆萌载着福特老板飙了一圈车,停下后老板大哭,以为是被吓的让全场笑声不停,但后来说的却是:好遗憾我父亲没能体验到这样的成果。笑容就瞬间全凝固在观众脸上,就突然想到菲编对喜剧魔力的读解,深以为然。ps.见到诺亚弟弟真人很惊喜了

42分钟前
  • LEのn个晴天
  • 力荐

片名不该叫Ford v Ferrari,Shelby American v Ford才是正解。赛车不是重点,讲的更多的是对系统的反抗。Ford II就是个孙子,还比不上Enzo给Ken点的那下头。

44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推荐

太过瘾啦!赶紧引进吧,谁引进谁发财!

47分钟前
  • 潘萌SoPhia
  • 力荐

六七十年代的赛车真的太美了,古典和速度,激情与理论,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擦出了不少惊喜的火花,显然《极速车王》比其他赛车系列要挖得更深,但赛车戏份丝毫不逊色。两位出色的演员也很好补足了影片剧情的些许零散化,影片的成功,一半功劳给两位主角。

51分钟前
  • 大聪
  • 推荐

根本是意外惊喜。完全不是无脑热血,更多的讨论了现实层面福特公司中的官僚主义所实施的种种压力。虽然VS法拉利,但是却在小细节里塞满对法拉利公司赛车精神的尊重。贝尔的演绎完美展现了陷入对职业的热情是什么状态。只是前期公司内部的争斗感觉消磨掉重头戏勒芒的对抗燃感,最后马特达蒙的结尾也有点轻飘飘的,整体人物也没有出来

52分钟前
  • Metronome
  • 推荐

有时候真的是很佩服好莱坞的,其实这个电影本身的故事可以说是热情败给金钱、体育精神败给商业运作的典型负能量案例,没想到还可以拍得如此热血沸腾哥俩好,两个半小时啊!我是没挪过眼,前面各种铺垫也不觉得多余(比赛部分其实就是最后半个多小时)。是挺满足的商业片体验了。贝尔和达蒙都很有银幕魅力!

5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导演并没有通过贬低法拉利来捧高福特,恰恰相反,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福特高层却自私、虚伪、世故。当勒芒宣布冠军是迈凯伦的时候,所有人都去为迈凯伦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肯脱帽致敬。恩佐·法拉利都68岁了还在勒芒现场看完了整场比赛,是真正的赛车迷;亨利·福特看了一半就坐直升机走了,直到比赛快结束时才回来。福特副总裁利奥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肯不像其它人那样对他毕恭毕敬,让他感到很不爽,所以要用卑鄙的手段报复肯。假如肯能夺得勒芒冠军,他身为副总裁脸上也贴金,但他宁愿自己脸上不贴金也坚决不要肯好过。这就是贱的最高境界——损人不利己。打败肯的不是比他更优秀的赛车手,而是商业运作和官僚主义,是黑暗的人性和腐败的体系。赛车手和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那些违背体育精神的企业和人。

5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