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好的电影不在于让人哭或者笑,而是让人思索
知道这部电影是在《晓说》第一季,聊华裔移民历史,知道很早,最近才看。看过之后,感觉让人思索的地方挺多的,有点深沉,但又必不可少。
首先从叙事艺术上来看,它有几处亮点。
1,故事不是起源于猪笼的开始,而是起源于前一个猪笼的结束,这本身就是一种循环。而且,一直在喊“都烧死了”,也是在为下文伏笔,在关键时刻恢复记忆,倒叙出之前猪笼的经验,说明老外不把中国人当人是多么普遍的现象,并非偶然,另外也给当时船上的中国苦力们堵死了一条路----本来想要烧掉船,同归于尽,后来发现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电影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可能。这一点很像《终极面试》里那个女面试员腿上伤疤那一桥段。一个简单的设置,开启无限的循环。这就是叙事的力度。
2. 那位张先生几次表示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后悔,本身反映出骗猪笼这一勾当的邪恶,也说明民族败类也是分很多种的,这样的相比另外两个,还是有悔恨之心得,而另两个在招摇撞骗之时却很自在,实在是龌龊!另外也为下文他的报应伏笔。他自作自受,把自己的儿子打晕当成猪笼。这一点的叙事张力足以打动观众。这一环节让人不禁想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两个电影的情节何其相似!可是后者整个故事都是围绕这情节展开的,更丰满,但是前者比后者早出现近30年,这又足以说明中国电影本有很好的基础,也有能力制作经典。
从故事内容来看,电影也是可圈可点。
1. 我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之前都以为中国南方男性很儒雅柔弱,可是看了《海囚》和《甲午》之后发现,南方男性铁骨铮铮大有人在。上次在伦敦参观那一座商船博物馆,船上画着中国南方抗震杀敌的情形,也是很感触。
2. 另外,很多东西的好坏都是比较出来的。之前看《甲午风云》我哭得稀里哗啦,后来《甲午海战》更是力图全面、客观的反应当时的真实情形。我哭得很厉害,也很痛心疾首。可是看了《海囚》才发现,这部电影更上一筹,为什么?因为他并没有像前者那样直接赤裸裸地揭露清末中国历史的腐败,而是更有技巧的让观众去思索。中国百姓可以在反抗卑鄙的外国侵略者时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可以称为民族英雄,可是在面对昏庸无能的清政府,尤其是阴谋的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相互勾结,以体制性的腐败来剥削和控制甚至是欺凌、压迫时,中国百姓能怎么办?本以为登船之后,没有了自己祖国的支撑,我们的生命就失去了后盾只能任人宰割。可是回国之后不仅没有受尊重反倒是被判为囚犯,并以儆效尤地判处死刑。整部电影大部分时间是在叙述这些猪笼是怎么出现的,矛头一直指向外国侵略者,也把90%的精力放在了反抗上,最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大英勇的民族英雄形象。可是电影最后10%才是导演真正意图之所在----费那么大力气塑造的英雄,最后却无奈的在以一位外国侵略者和一位红顶官员为符号的勾结中悲壮地被杀戮。这是悲壮,是凄惨,是昏庸,是痛心,更是无奈。导演最后一个镜头处理得也很妙,没有出现杀头场景,也没有血腥,可是镜头后面的血已经流成了河,泪已经湿透了整个江山!
3. 这部电影更让人想起美洲奴隶制的出现,当时如果仅仅凭着去非洲贩卖奴隶的几个白人,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什么奴隶制的,剥削黑人、贩卖黑人、背叛黑人的不是白人,而是在非洲土地上有能力组织性的贩卖黑人的当地非洲所谓的掌权者,或者民族败类。这部电影中揭露地也很清楚,如果仅仅凭着白人,那是不可能弄到猪笼的,只有出现民族败类,才会出现大规模的、体制性的人口贩卖!!
4.而且整部电影既有铁骨又有柔情,表面上每个人都在瞧不起那位妓女出身的女子,可是在电影中她才有真正的情谊和气节,而那些表面光鲜亮丽的人背后却在做不仅缺德而且背叛国家和民族的勾当,把妓女和这些人并置,只是在说他们出卖的是自己的灵魂,而妓女是被迫出卖自己的身体,他们有什么资格来看不起那位女子?没有!!
这部电影值得再思索的地方还有很多,最后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导演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只能说导演的高度决定了电影的高度。而轩乐的话更是一语中的,“一部电影就是一个导演的独角戏”。
补卡,曾经的记忆
BD蓝光碟 居然买到这样达奇老片看看
就为了这句话记录一下:我们十二个弟兄,每人花了二十块大洋来的!!!叶承祖啊叶承祖
很好,拍的很认真
现在拍不出来这种血性电影了。国人被卖猪仔,得罪洋鬼子,空中吊到头皮撕裂,被扔进大海这种情节,跪舔族不会认的,影审也通不过,太暴力血腥。
前半段两大姓氏之间的械斗才是看点。
在80年代初的国内电影里绝对是大片了,题材很好,很奇怪这么多年来,竟然无人重拍。
当时是巨片,一般般。
我竟然看过
很有感触,弱则受欺,唯有变强
中国电影越拍越娘了。
贫弱的国家注定无法保护人民,更可悲的是和侵略者一起欺压百姓。久远的年代可以让我可以忽略它的缺点。
记住一个词,猪仔
达奇我以为尤勇呢,还想这岁数也不太对啊
不记得几个月前为什么标想看了,可能是题材:抓猪仔、船斗……拍的很长,很正,时代印记也太重。结尾还挺悲剧的,抗争了那么久,最终还是船被炸、人被杀。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AyMTc0MDA5Ng==.html?spm=a2h1n.8261147.0.0&s=cc0ab0ec962411de83b1
起初是当武打片来看的,很快就变成恐怖片,压抑愤懑。儿时阴影之一。
非常火爆,套麻袋打闷棍。板斧。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的情景,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傻,但当时是个大片。现在想想不合理的地方:他们居然在舱里放火,不闷死才怪。
一部可以硬扯上关于澳洲的片子 和1980年代刚开放开始的彩色故事片一样 我想是两手都硬的模范 人物的感情和价值观是如此坚定而单纯 和再早年的同类题材相比 演员的演技有了极大的突破 其实从这些电影就可以看出第五代电影人的出现是刚好各种力量都已经积蓄好的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