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江滨造船厂女电焊工、劳动模范丁小亚,来到南方疗养院疗养。但是,她惦记着工作,更怕大家疏远她,第二天便离开了疗养院。丁小亚的行动,引起记者舒朗的注意。舒朗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上海,他从小生长的长乐村发生了许多变化。他意外地发现,丁小亚是妹妹舒秀云的好朋友。丁小亚准备带礼物去参加同班组女工朱丽芳的婚礼,却没想到朱丽芳因为她是劳模而未邀请她。在邻居中,另一位没被邀请的是曾经当过工读生的男青年杜海。长乐村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丁小亚和杜海显得格外孤独。次日早晨,大家还都没有上班,丁小亚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忘却了周围人对她的冷落。可组长陈金根和朱丽芳仍对她冷嘲热讽,这引起了舒朗的关注和深思。在船体合龙中,高吊坏了,丁小亚到动力车间求援。动力车间的小伙子提出和她掰腕子,声称她赢了谁,谁才和她去修高吊。钳工杜海故意输给丁小亚,然后带着另一名钳工黑子登上了百吨高吊。高吊出了事故,杜海奋不顾身救了黑子,但因他过去的“历史”,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丁小亚同情他,也了解了他。舒朗热情地帮助丁小亚,希望她能顶住周围的压力,从孤寂中摆脱出来。同时,他发现自己已倾心于丁小亚了。组长陈金根因丁小亚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便在一个大风天,故意让抱病上班的丁小亚到高空作业,结果丁小亚从船头摔下来,住进了医院。这次事故震动了班组每个人的心,陈金根在公休时独自来到厂里,将丁小亚的工作,继续下去。舒朗向伤愈的丁小亚表达了爱慕之情,却被丁小亚婉言拒绝。长乐村发生火灾,杜海、舒朗等奋力抢救。火灭之后,朱丽芳发现录音机不见了,便怀疑杜海所为。舒朗为杜海辩解,她仍然不信。真相终于大白,杜海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长乐村的人们。丁小亚紧握舒朗的手,感谢他关键时刻为杜海作证,原来她的意中人就是杜海。一个黄昏,舒朗完成了采访任务,要回北京了。他告别了长乐村的人们,带着生活给予他的启示和深思,踏上了归途。杜海帮助朱丽芳盖房收工后,拖着疲惫的步子走到家门口,发现丁小亚正在为自己生火做饭,两人默默地对视着,杜海慢慢地向丁小亚走去……
影片力图塑造生活中可触摸的、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它涉及了当代青年在生活中遇到的社会总是真实地表现了他们的快乐和苦恼、追求和向往,并以他们的经历和遭遇,用他们改变自身和周围状况的奋斗精神,向观众表明创作者对社会、对生活和态度和观点。
——来,拉你一把!
——哎呀!我们厂造的!去年下的水!
没听错的话,这应该是这部电影里最为清晰、响亮和动人一场对话。一句是知识分子对先进劳模质朴而诚恳的邀请,一句是先进劳模对知识分子兴奋而快乐的回应。
当先进劳模丁小亚弯下腰拾起《海滩》上的一对海螺时,我们在对「天道酬勤」感到无比欣慰的同时,或许也会因她对《摩登情爱》的一知半解而感到万分可惜。本该谈情说爱的年纪却满心系着工作,外人看到的都是她的技术、成就和作用,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她的汗水、泪水和委屈。
滕文骥这部主旋律作品在赞美和歌颂吃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不忘关注人的孤独,在「小岛疗养院」体会不到集体感与凝聚力的小职员为此必须返回工作岗位上去。在鱼龙混杂的都市里,一身黑衣的杜海是个另类,然而一身白裙的小亚又何尝不是呢?
如果说《电梯上》的「灯火」令文艺工作者感到亲近与温暖,那么《海滩》上的「台风」则时常将左右徘徊的知识分子推到风尖浪口——在上不上下不下的两难境地中,互相疏远和彼此绝望,而他们这种单纯而理想的婚恋观在「春城饭店」里也更为尴尬。
为此,与其将滕文骥在八十年代初期拍摄的三部市民生活题材的电影当做「现代企业三部曲」来观摩,不如将其视为「现代爱情三部曲」来欣赏。不仅因为《都市里的村庄》就是《锅碗瓢盆交响曲》的前奏,还因为工人阶级的「常乐小吃」已然在「春城饭店」改革之前就已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和差遣——顺势启航!
1.主演殷亭如很漂亮,高鼻梁、大眼睛、樱桃嘴,具有古典美,而且五官又很立体,有现代女郎的风情。
2.黄梅莹电影里只有两套衣服,白衬衫黑裤子、白衬衫黑裙子,干练而飒爽,三十年后穿都很洋气
3.80年代弄堂的工人的孩子都知道要学小提琴
4.工人尤其是女工是电影的主角,那会的女工和现在的白领丽人的地位是一样的吧。
5.劳模有很多特殊待遇,可以疗养、可以推荐上大学,还有奖金,怪不得周围的人酸溜溜的,劳模需要有坚强的心脏,才能经受住别人的排挤、打击和疏远以及冷嘲热讽。
6.以前结婚时,被子可是必需品,要算作嫁妆的,一块布料就是不错的新婚礼物。20多元能买一大背包的糖。
7.男主角长相太阴郁了。
8.以前记者可是有点高高在上的职业,无冕之王不是盖的,到哪都会受到热烈欢迎。新华社记者去采访接待单位会专门给安排宽敞明亮能休息的办公室。
9.女主没有选择要抬着头看的记者,而是选了和自己一样的工人阶级做伴侣。
10.80年代初已经有出租车了,也有了个体的小饭馆。
第四代强烈的现实关注;也开始关注空间。第五代才真正成为主角。被叙述的空间,电影的造型空间,主题语言。
造船厂空间,现代化。vs工人宿舍区,上海棚户区。木质结构,狭小局促紧密的空间20世纪,劳工移民
——开阔的现代工业空间vs 狭小的棚户生活空间
现代vs传统;未来vs现实;富足vs贫瘠。
刘心武《立体交叉桥》生存空间的狭小造就了心灵空间的狭小
丁小亚,是劳模,先进工作者,技术标兵。
以前,阶级意识工人觉悟先锋性是劳模被强调的,在这里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和对劳动的热爱和能力才是劳模的标准。
时代变迁的主题:昔日产生的劳模,在新的生产结构中被大家用敌意去放逐。
双重社会价值放逐系统的男女、
被孤立的劳模女主vs被放逐的前科男主
丁小亚从核心主流前台的角色到被放逐
男主,封闭。工读生,不良少年,对青少年犯罪者惩戒。他因为这样一段历史被放逐。
被社会价值体系放逐的个体,彼此走近,走向相爱相互扶助的中国式的爱情。
都市里的村庄:1、都市相对于村庄,都市象征现代、进步发展中的希望,村庄则是传统,有待被现代化进程改造。在上海、中国的大都市,工业重镇。今天更加注重于贫瘠局促的物质条件,而当时瞩目于社群结构的传统性对现代化进程造成的阻碍。
电影作为一种记忆装置。
记录了时代的情感、心理状态,人们当时的文化想象。
敏感于社会暗示,准确地接受和把握社会暗示。同时,始终保持艺术家的敏感和真诚,内心经验的矛盾。
棚户区,有待现代化建设被改变,被放逐的角色被描述为“灯”,周围的人被描述为风,要吹散灯。
婚礼,被子作为财富陪嫁。火灾,大家都连着救火。棚户区的日常,是很细腻真切的。可以感觉到乡村是那样地紧密地连接。类似于亲情、亲属关系的,包含了小心思、丑陋、农村相互扶助的生命状态。
设置外来者,因工作而回乡的哥哥,知识分子,更具有批判力洞察力理性,更现代。但是他保存着矛盾,都市里的村庄应该被改造。上海滩被放置在未来的视野,象征都市化现代化过程。深圳的景观,吻合我们对现代化中国的想象。
导演精准捕捉了编剧提供的生活细节,社群的真实模样。比如丁小亚找钳工修,通过掰手腕故意输掉。逆光夕阳,丁小亚艰难爬上转头,后面的杜海帮他提起。一直试图低调的丁小亚穿上了红衬衫。这种情感的温度,让主题呈现了张力。
外来者,唯利是图的弟弟,把衣柜中的棉被,全部抱出去到受灾的人的家中。体现了知识分子话语本身的苍白。《海滩》中,这种矛盾和张力更加清楚。
——第四代导演一边决然前行,一边被故乡和亲情牵引。
一个大变革即将开启,大变革也许将要摧毁曾经的状态,这个时间节点上的奋然前行和怅然回收。
《中国青年杂志》谈论“劳模”的议题。那个更大的社会变迁,社会组织,社会生产的信号。
丁小亚和疏朗,对劳动的对话
(戴锦华笔记)
改革开放后,时代的浪潮已然形成一道“海啸”,或者说是一道刺眼的光芒,推倒并且灼伤了第四代的创作种种。现代工业文明的茁壮成长所造成的贫富分化的加剧,已然成为一个再也不能去忽视的现实问题。第四代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不过在他们的叙述语境中,他们并不只是看到了所谓文明的兴起,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尽管已然走向了改革开放的大道,但仍旧有众多愚昧和落后的乌云,在城市上空徘徊。 《逆光》,在城市一隅的烟雨朦胧的小巷子里开始讲述“一个古老的中国与一个现代的中国”。 在经济高速发达的时代,在城市扩张如此迅猛的地方,竟还有这样的“贫瘠的土地”。主人公廖星明,就诞生在这样一个地方。自然,他本身便是第四代的化身,因为他有些崇高的追求——去创造,去追求更好的物质与文明。这是他区别于其他工人的标志,同样,这也是他失落于自己“愚昧想法”的“陷阱”。当他签署那份合同拒绝夏茵茵之时,他已然陷落于愚昧的过往,而童年的记忆和苏平的教导(一个喜欢画家雷诺阿的老师)拯救了他。他放弃了事业的一路顺风,选择了不会后悔的爱情。 而《都市里的村庄》中,这种矛盾的冲突更为明显。一边是充满着高度发达技术的大型造船厂,一边是喧闹、嘈杂、拥挤的工人草棚。工业文明的钢铁线条与棚户小区的杂乱无章构成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一幅文明图景。电影尾声的那一场大火,在平面卷轴式的画面中徐徐展开。那拥挤不堪的,杂乱无章的,狭窄缝隙中的“都市里的村庄”(愚昧)在这场大火中,伴随着文明的到来,而走向“毁灭”。而第二天,那条大船的下海,便预示着新的希望已随着黄浦江,在不久之后到来。 正如《逆光》中所说“我多么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啊”,看似是对生活的抱怨,可这何尝不是第四代的真情流露?《都市里的村庄》里,杜海那句:“我们都有过去,你想要保住它们,而我想要忘掉它们”便是第四代久久不能释怀的原因所在。
片头的镜头反复在黄浦江畔的高楼、城中村、工厂三处切换,最终由工厂的吊桥特写向下移动,俯拍巨型工业机械下的人,镜头再切,方以正常的拍摄视角开始工厂人的故事。这连贯的几十秒之澎澎湃湃令人激动,回溯中国影史,上一次看到把工厂拍得如此美丽、自信、高超,人和机械和谐共处,还是在60年代中期的《千万不要忘记》。再往前追溯,摄影机经由高楼大厦的对比,最终选择聚焦在城市平民区、聚焦于底层的,还是三四十年代的《马路天使》等左翼影片。因此,这几十秒该定下《都市里的村庄》艺术价值的调子,足以见得导演之功力。这是真正用到中国镜头语言、透出蓬勃生机的、属于社义的现代化理想的、被低估的作品。
不妨把影片理解为一个“相互拯救”、结构稳定的多角故事。记者舒朗开导了丁小亚和旧恋人、丁小亚引导了阴郁受排挤的工读生杜海、扳正了工厂里陈组长、朱丽芳等人的不正之风,工人群众又反过来教育了不够接地气的记者,最终在共救大火中完成了一场社义团结大家庭的团圆式书写(尽管这场团圆已经具有想象成分、甚或带有几分令人扼腕的绝唱意味)。这样的人物关系编织方式加诸于影片拍摄的时代,则颇为耐人寻味。
舒朗认为自己在与工农群众的交往中,找到了与过去驻外工作中与西方“虚无”截然相反的力量感(从而也将”知青伤痕”合理埋入历史的灰土),但事实上仍被自己的弟弟、自己所爱慕的女主人公指出存在“距离感”、并在爱情的角逐中输给了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仍然是要受工农群众再教育的、而且多少仍自觉的背负着由身份带来的“脱离群众”的原罪,这是一种自革命年代继承的典型话语。但在影片中,弟媳殷切的对弟弟表示,要培育新生的儿子成为“大知识分子”,就连陈师傅也在催促女儿招娣赶紧回家写完作业练violin(上海口音的),一种新的“身份秩序”已然显露“马脚”。
工人群众内部也存在”勾心斗角”的问题,这也正是影片的主要内容,影片因之可视为“改革文学”产物。某种意义上,丁小亚如何受排挤、嘲笑乃至暗算,是在“一体化”中消失的左翼“暴露”一脉的大胆回归——影片的选材不仅已事关“能不能暴露”,更是在用“有问题”直刺“有没有问题”的论争。但是这种回归仍然相当的适可而止,以丁小亚的受伤而消解了一切矛盾,以一场大火及互帮互助实现了不容质疑的坚实团圆。
这种温和性还体现在舒朗的记者身份设置与使用上。电影即是看与被看,而记者的职业是“看客”,带到镜头里应该是拿着镜头帮观众去“看”、去满足观众的窥秘心理,但是我认为在本片中记者和镜头是分离的,舒朗并不具备太多的窥密性质(从介绍信到实地采访,影片将他的整个工作过程复制为社义体制下的传统方式),他只是一个诱导丁小亚“说”的角色,是镜头在窥探并展现丁小亚和她的周围,也在窥视舒朗本人及其社会关系和过往历史。如果联系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同样拍摄于1982年并具有左翼色彩,其中林子祥饰演的主人公,才是真正与摄影机共生的那种记者。
影片尽可能的回避了过去历史的创伤,包括始终未提舒朗与旧恋人知青时代的爱情悲剧,只以舒朗对迷茫的旧恋人唯物主义式的开导,蜻蜓点水地为“无悔”青春做了确认,看似是从过去向未来的典型过渡方式。但是,如果说整部片子全然暗合了“改革文学”的风潮,实际上也未必。工厂里的一切矛盾和转变,都没有任何“上级”的关注和介入,靠的是内部的自我反思和改变;挂靠的不是改革改制,而是传统社会的人情人性。而工厂里以人情为基点的自理自治,与其说是改革,更像是对过去十年“失败”了的“自己当家做主”的一种事实上的修复、重塑。如果说“改革”是一种西方现代主义思维下,对于程序、效率的要求,则“自治”则仍是属于“前现代”的特征。
深入分析影片逻辑,丁小亚所遭遇的危机,挑战的不再是“工酬制度是否足够合理”这一在当时本应顺利成章触及的、事关“现代焦虑”的问题,而是回归到了“个体与传统社会如何相互适应”的伦理问题。明明是“劳模”,却反被猜忌、疏远,这恐怕是身处于儒家社会所特有的“困惑”,影片前半部,丁小亚领了二十元奖金、却花了二十二元给工友们买糖,实际上是在试图的“合群”。丁小亚的角色完全可以和《今天我休息》里的马天民形成对照组——二十三年过去,对于“奉献”的理解,已经从无可置疑的天理,变为了百般挣扎后才能确认合理性的难题,某种“绝对真理”其实在悄然崩塌。
男主舒朗和女主丁小亚开头同样格格不入,但丁小亚最终与传统社会互相再接纳,舒朗却最终选择了完全符合鲁迅笔下“离去—归来—再离去”的那种归乡路径。“有人说人生是无数圆圈,也许你还会再回来的”“不,我希望朝前走”,从台词来看,舒朗似乎是因为已经接受了工农阶层的启发、获得了“在地性”,因此有勇气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但如果丁小亚选择了他、则他事实上将会留下。因此,舒朗实际上并未被传统社会所真正“接纳”,到头来,这个角色在演绎上无时无刻透出一种和城中村截然不同的孤高,他属于城市而不属于村庄。走”实际充满难以发掘的逻辑悖反。影片中喧闹之外、长椅上的那次相遇实际就已经达成了二人一体两面的结构性作用,表达的是一个个体的两种可能。
特别值得夸奖的是影片对生活细节的刻画。无论是巷子里摇铃提醒卫生检查、台风将至的老头,还是逼仄饭馆里的婚礼,还是丁小亚和杜海走过的田野与飞舞的蜻蜓,依旧如毛尖常倡导的那样,人民鲜活的生活与情感在山水中早已不言而喻。依旧要叩问,这些优秀的电影语法与表意传统,现在的影片,怎么总是忘记了?
殷婷如不愧是她那个年代的极品!主演原来就是好爸爸,怪不得如此眼熟。
当年“前卫”的第四代作品,从当下看却显得格外四平八稳。于我而言,这部影片的最大价值来自某种纪实性:大船上的工作场景或许在电视节目中有所见闻,但我鲜少见到上海都市的角落里由外来移民组成的棚户区聚落的日常生活图景——以“内卷王”小亚为轴散布开一张人际关系网,描绘出一组生动鲜活的群像,里头有温情、有信任、有扶持、有妒忌、有诋毁、有悔过……——摄影机对环境细节的捕捉着实有“震撼”到我。
人心似铁非是铁,百炼钢化绕指柔
劳模和其他工人,杜海和邻居,记者和开饭店的弟弟,构成“工作,邻里,家庭”三组矛盾,辅以劳模,杜海,记者,记者的同事的四角恋,情节烈度都很小,有反类型的意思,但是流于散漫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遭遇能让观众共情。
确实经典,人物很鲜明,很多桥段的自己冲突设置的很有趣,清明上河图一样的作品,留下了时代的痕迹。
有的人看见了今天中国的变化,可有的人却陷在昨天的伤痕中抬不起头来,丁小亚成了劳模却被工厂同事排挤,杜海因为黑历史被撤销救人奖励,新华社记者舒朗借工作之际追求丁小亚,还嫌弃弟弟舒家麟为了赚钱贪心不足,现而今丁小亚恐怕会选择舒朗而不是杜海,过去工人还有疗养院,现而今毛线都没了。殷亭如穿裙子的造型很是漂亮。
殷亭如--好演员。1982
工人们的形象塑造得非常生动,有小心眼的、有大大咧咧的、有心思重的、有大方可爱的,整体来说有点像当年的文章,工整且非常用力。记者同志热情过度,像个天真的色情狂。大船下水的时候还是被感动了,感到一种久违的集体精神。几乎由各种人物关系和鸡毛蒜皮的小事构成这么复杂的故事,挺不容易。
和《赤橙黄绿青蓝紫》类似,女性再一次作为拯救者的形象出现,男性再次作为被拯救者,一场大火再次成为男性的成人礼。这难道是那个时代的创作情结?
改开前的众生相,喜欢这类讲生活的故事。
先进劳模被排挤这个设定还真是有点古怪。宁可相信大众劣根产生于对她美丽的嫉妒……而这又引出了除女主台词念白之外的第二争议的问题:用殷亭如这样颜值身段的女演员演一个高级电焊工是否有说服力?
被孤立的劳模,既得利益而不自知的知识分子……这两个点抓得挺有意思
从一场婚礼开始,到一场大火结束,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有一些缺点,更多是时代洪流下的无奈吧!可是他们是心底里美好的人,我看到了小时候生活时邻里的样子。看的过程中一直有种隐隐的感到,到最后还是泛起了泪花!
剧本可圈可点,风格清新自然
思想还活在过去和想和过去告别的人,都被时代排挤,正直、勤劳抵不过拜金、虚荣,改过自新也并不容易,因此人和人之间隔阂越来越大。当然还cue到了那代人的悲伤和彷徨,全片重点就是两个记者的那几句话,为什么人都变了?很好表现了那个时代,但国产老电影质感太不适
人群又有什么不同呢
6,殷亭如真的是越看越美,一张小脸单看着就极具表现力,更不要说还有一米七的高挑身姿。
难得一见的主旋律反类型叙事佳片。生动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社会风情,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记者舒朗、劳模小亚、杜海、家麟等一大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导演滕文骥立意高远,相比同时代(1982年)同类题材的类型电影,该片极具创新、超前的精神, 这使得本片极具观赏价值。
再看。宁静而淡淡的忧伤。舒朗,和三个主要人物,工作伙伴肖怡、弟弟家林、采访对象小亚,之间的对话值得玩味,令人难忘。
昨夜CCTV6~一九八零年代作品,与《赤橙黄绿青蓝紫》《快乐的单身汉》一样,以大上海产业工人的工作生活为题材,特别是像《赤》,连男主人公都比较相似。但本片格调更为深沉,人物很多,连主角都有两对,故事线条也多,配角也有独立的故事,但都成功地安排在篇幅不长的影片中,论艺术水准,似乎更胜一筹。男主角的设定,也会让人想起《少女与小偷》。在片中还能看到1980年代初的大上海风光,令人新奇,变化真是太大了,那时的中国真是太穷了,首屈一指的上海都市也不过是如此面貌,不过现在从一些老建筑上还是能认出一点昔日的影子,如今它们已作为审美怀旧对象而存在。属于那个年代影片共有的抒情优美风格自然也体现于本片。国产电影,我最爱的始终是1980年代前期的作品,在我看来,这几年拍的电影,有一种空前绝后的优美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