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起我为什么会跑来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时,我竟一时语塞。我压根儿没考虑过这问题。华语片不大常有这种能让我轻易做出判断“决定是你了!”然后义无反顾的买票去看的。上一次还是将近两个月前的《绣春刀》,就凭借片名我就认定电影很靠谱。至于这部《亲爱的》,去年最有影响力且口碑和票房兼顾的较好的两部国产片的导演加在一起,产生的合力应该不容小觑。更不要提我还是黄渤的脑残粉(其实上面说的《绣春刀》,很大程度上我也是冲着男一号张震去的……脑残粉要假装理中客结果又失败了)。
电影一上来的“他大舅”算是个小彩蛋。当年黄渤和郭涛合演了部喜剧片《高兴》,全片最大的亮点就是最后黄渤唱的这两嗓子,我还专门把声音截下来作为闹钟铃声,后来在室友们的一致抗议下终于换了。
黄渤的一张充满喜感的大脸充满整个银幕,面无表情一脸正经的念着寻人启事。这本是一种喜剧呈现手法,看到这时影院里也确实有人笑了。我不认为这是导演玩脱了导致的意外笑场,我相信他就是刻意要这么干的。后面的互助团体聚会也是类似的效果。影片当中并没有多少刻意煽情的戏份,甚至我觉得他要的就是用这些喜感桥段来冲淡故事原本的悲伤色彩,让自己和观众都保持冷静。这一点跟前几年薛晓路的《海洋天堂》很像。他们是真的想让观众关注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社会现象,而不是想靠消费这些现象来赚取廉价的眼泪。当然还是有泪点较低的观众哭了出来,那更说明了导演的成功,没有刻意煽情,但是要传达的信息真的往观众心里去了。
前半部分最让人揪心的部分出现在黄渤去河北找孩子然后被骗子追杀那一段。影厅里之前还不时传来的讨论声和笑声到这里已完全消失了。主人公落水后一片沉静,银幕内外都是。所以我说导演不大可能玩儿脱。他把握观众情绪的能力极佳,想让大家安静时就一定能安静下来;之前观众能笑出来也是因为他允许我们笑。
影片的剧情像是个接力赛,不过最主要的选手就是黄渤和赵薇两人。交棒的时刻当然就是黄渤等三人去安徽找孩子那一段。而且那场追逐戏也确实是一场赛跑。黄渤不愧是在学生时代“拜眯施二妙屋”的运动健将,即使手上抱着孩子仍然一路遥遥领先;不过赵薇也不甘示弱,小燕子的轻功绝非浪得虚名,一直紧追不舍。她的好身手在后来去福利院夜探女儿时又再度施展。顺便问一句,最后两家争领养权时郝蕾那边请的那个律师是不是当年的柳红?我看着像,但不敢确定。
跟前不久的《猩球崛起2》有点类似,本片里也有观众情绪的翻转,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前半部分观众全都把情绪带入失去小孩的家长们身上,对人贩子恨不得千刀万剐。而后半部分随着剧情开始以赵薇扮演的李红琴的视角展开,观众们的情绪也会移到她的身上来,并从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之前作为自己情感载体的那些家长们。情绪在这两类人之间的转换所引起的矛盾和反思应该就是导演所要的效果。而最能强烈引发这种反思的就是李红琴在公交车上突然看到儿子跑去抱他结果被众人围堵那一段了。不过李红琴本人毕竟不是真正的拐子,本质上还是个普通的母亲,所以严格说来跟其他的家长们也不算是根本对立的两个阵营。这一点就不同于《猩球崛起》了。
来看看本片里出现的猿族。那个运输车上蠕动的麻袋,我一开始就断定不会是小孩。当时猜里面可能是狗。尤其是看到运输车牌照上大大的“桂”字,我自作聪明的以为导演这是打算扯上点玉林狗肉节的话题。打开一看,原来是只猴子。我觉得这个设定相当不错,因为正好跟之前张译扮演的韩总给大家讲的那个故事有关。
北漂的石小猛终于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了。他建立的互助会给了那些绝望的父母们一点希望,也是有他的财力支持,田鹏才能被顺利找到。他在做的是像蝙蝠侠一样了不起的事。我欣赏陈可辛为富人塑造的这种正面形象,去年的《中国合伙人》也是如此。钱不是坏东西,人才分好坏。只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普通人来说钱应该是多多益善。因为钱往往代表着选择权。片中的韩总以及他在现实中的原型因为掌握了更多资源,才可以去帮助那些不幸的人。能力越大的人未必总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也越大;但能力不够的人一定承担不了多大责任。跟好莱坞电影一样,为了体现政治正确,陈可辛在肯定富人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展现他们的局限性。一路带领大家,还曾用大棒子击退一大波靠近的村民的韩总,其实内心反而是最脆弱的,所以在田鹏被找到后,他竟第一个打破“坚决不生第二个”的会规。除此以外,这个富人还是“有罪之身”,他的“罪”就是吃猴脑。因此我看到后来麻袋中被放出来的是一只猴子时,没有替主角们感到沮丧,反而为韩总这个角色感到一丝宽慰。我觉得导演对他还是很仁慈的,特意给他安排一次赎罪的机会。
那个吃猴脑的故事,除了让韩总背上罪之外,我觉得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可爱的小生灵并不会因为机灵活泼的样子就免于悲惨的命运。进化形成的潜意识使我们觉得幼小的哺乳动物可爱而不忍加以伤害。但总有不吃这一套的。
韩德忠这个角色的加入让影片的前半段不至于充满绝望。饭桌上大家一起戏弄骗子那里更是全片最搞笑的戏份。不过影院里大家最关注的却是扮演韩德忠太太的张雨绮。老实说我感觉她那个角色还不如猴子有存在感。不过因为最近的新闻,画面里每次出现她都能引起一阵骚动。有些电影上映之前会搞点新闻出来制造宣传点。不知道这次王全安导演是不是为了支持自己太太的新电影才顶风作案的;可即便如此,连[哔]三天,夜御数女,能做到这种地步,他也算是蛮拼的了。
主角当中我最喜欢的是韩德忠,这个上面也表达的比较清楚了。其他角色,黄渤和郝蕾表现的好完全在意料之中。带来惊喜比较多的是赵薇的角色。赵薇这两年演员作品不多,再往前推,好像也少有特别出彩的大银幕代表作,这次可算是一鸣惊人了。如我上面提到的,导演刻意用一些带有喜剧色彩的表达方式来冲淡悲情色彩。李红琴算是影片中最不幸的角色了,但导演却没有让她像一些选秀节目参赛者一样拼命的卖惨博同情。这个一根筋的农村妇女被赵薇演绎的竟有几分蠢萌。角色首先要可爱,观众才愿意关心她的诉求。李红琴这个影片演到一半才出场的主角靠着赵薇不着痕迹的卖萌,迅速抓住了观众的心。
不过李红琴有句台词倒是让我细思极恐,就是他被派出所问话时反复强调的那句“我们都是很老实的人”。虽然她对于田鹏的身世早有察觉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里我相信她并不是在装无辜,她是真的相信自己和死去的老公都是很老实的人。李红琴的老公杨明富也不是什么构思缜密的拐子惯犯,就是个没有生育能力又渴望要儿子的普通人而已。而这种人有时却更加可怕。那些精于算计、为了利益做坏事的人还有可能在利益的诱导下弥补一定的损失;而这些自诩“老实人”的却往往更难预测,他们想法单纯,说的难听点,就是蠢,就算做了坏事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片中那个拐卖妇女的犯人还知道不能做拐小孩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当然也不是说拐妇女就不伤天害理了,但这伙计最起码专注,算是很有职业道德的一个人),而那些“老实人”却根本不会考虑这么多。还好,影片中的李红琴与她的原型高永侠都是理智又善良的人。
陈可辛是个真正反映现实而不是消费现实的人,他对现实当中一些敏感问题在电影里的展现既不扭捏也不夸张,就如同这部电影里其他那些细节一样,堂堂正正的摆出来,让观众自己去领会。这一点比起某些自认批判现实力度第一,却又瞻前顾后,又想装公知又想立牌坊的大导演强多了。片中出现的一些关于公职人员的戏份,估计大部分人看了之后都很感同身受。基本上[哔]察叔叔是给黑出翔了。虽然后来找人他们也出了力,可一开始如果不是他们不作为,压根儿不会出事。进一步推论,如果田鹏一早被救,他跟李红琴就不会认识,也就不会牵扯出杨吉芳的身世,两家人相安无事,各自抚养各自的小孩。就是因为田文军那一通报[哔]电话没被理睬,才有了后面两个家庭纠葛数年的悲剧。意外的,导演对于城管倒是手下留情了。“明天不许摆了啊!”竟成了对我来说全片最温暖的一句台词。
比起去年《中国合伙人》精准的商业片节奏,本片显得更流水账一些。但我这里的流水账并不含贬义。我去年就写过一篇文章称赞当时看的一部流水账电影。其实要把流水账拍好也不容易,而陈可辛恰好就擅长拍好看的流水账。《中国合伙人》也是如此,还包括更早的《甜蜜蜜》。这些电影一般时间跨度比较大,而且在电影中时间的流逝基本上是匀速的,而在这漫长的时间河流中,可能并没有一个像大瀑布一样让人精神一振的全片高潮,又或者可能有太多高潮以至于观众感到有些麻木了。但是即便没有一般商业片应有的高潮,电影四平八稳的走下来也不让人觉得无聊,因为陈可辛的电影里往往细节众多,信息量很大。这也是他不刻意煽情的原因,因为这么多的信息与细节灌注到观众脑子里,看进去了的观众自然会被感动;那些拿一首伤感的歌烘托气氛催泪的电影,当时可能观众哭的稀里哗啦,事后却什么也记不住。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导演最大的杀手锏就在于故事结束后原型人物的几个画面。我自认泪点较高,看到最后也差点晚节不保。真实已经足够打动人了,导演根本犯不上矫情的在电影中加一些对叙事毫无帮助的催泪弹。
影片最后田鹏进入了校园,但却还是操着方言。许多被拐卖的孩子即便被找到,再要适应城里的生活也非常困难。片尾出现的田氏父子的原型精神面貌看上去挺不错的,我想现实中的小男孩应该重新适应了与亲生父母一起的城市生活,这点很值得欣慰。不过片中的田鹏似乎并没那么好运,摊上黄渤这个老爸,我觉得他即便改掉了现在的口音,将来的普通话学习情况也十分堪忧。我年轻时的普通话说得一直都还算标准,直到看了《疯狂的石头》,那段时间跟基友们疯狂模仿片中黄渤的经典台词。从此我的口音就与高大上无缘了。今天电影散场时有光线的人在采访观众的感想。我也很厚颜的抢过话筒来说了半天。如果这一段有幸被保留并播出了的话,请朋友们注意 ,那个说话满嘴海蛎子味的热心观众就是我。
《亲爱的》电影中唯一的恶,是李红琴早逝的、面目不清的丈夫。导演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但实际上,生活本身要比剧本复杂得多,在人贩子之外,警方的不作为和维Wen的权利机器构成了悲剧又一个触发的原因。
彭高峰寻子的时候一直在写寻子日记,家长集体进京被抓、潮汕地区做假的新生儿户口……生活本身比电影触目惊心得多。
天涯地址:
http://bbs.tianya.cn/post-free-1370887-1.shtml#ty_vip_look[%E5%AF%BB%E5%84%BF%E5%BD%AD%E6%96%87%E4%B9%90]
彭高峰原文很长,电影里韩德忠的原型孙海洋同样写过一篇寻子日记,相当于是彭高峰自己经历的浓缩:
《孙海洋悲痛的寻子路》
本故事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是真实,欢迎任何媒体采访转载,本人愿承担一切后果15920054088
我叫孙海洋,出生在湖北监利县,2007年10月我带着儿子老婆一家3口来到深圳市白石洲开了一家包子店,包子店隔壁就是白石洲沙河中心幼儿园,10月3日我的包子店开业,因国庆节放假,等到10月8日我终于等到学校开始上班,儿子孙卓进到学校开始上学。这也就是我当初选择这间门面的目的。深圳白石州紧靠深南大道,紧邻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欢乐谷,旅游胜地,这里集中着全中国各个城市近30万人、选址在这里只要人辛苦点、东西卖便宜点,我想应该养家湖口是不成问题的。10月8日我兴奋不已、凌晨1点我就开始起来制做包子,儿子天一亮我也就望着他奔奔跳跳进了学校。
10月9日我照常早早起来开始做包子,可这一天我永远都记得,就是这一天彻底把我的平静生活,把我的梦想,把我的家庭打的稀烂。下午6点老师把儿子孙卓交给我,门面上也暂无生意,我带着儿子孙卓回出租房(离包子店门面10米远)吃饭睡觉。孙卓做完老师当天布置的一点作业,大慨在7点多,孙卓说太早了,睡不着,要出去看一看,我当时很累,躺在床上应了声,不要出去,该睡觉了,但是他没有回头,径直冲出去了,可就在我这躺一下的时间竟睡着了,就在8点半钟时外面门敲的特别响,我惊醒时孙卓妈妈告诉我孙卓被一个40多岁人用玩具车哄走了,这句话听了我毫毛都竖起来了,平时找不着孙卓,只是一时找不着他在哪个旮旮里玩,应该很快就能找着他,可今天就不同,是有人诚心拿玩具来把孩子哄走的,我很快向外冲去,目击证人就在包子店的旁边,他又帮我介绍了,他说小孩当时就在包子店门口,一个40多岁男子提着一个皮包走到门前时从包里随便拿出了个很漂亮的玩具车,递给了小孩,然后他们俩好象很熟,往北面一起玩去了,我以为是你家亲戚。一听他这话,当时我就可以断言决不是亲戚来的,如果是亲戚,肯定会进来门面上,因为当时卓妈妈就在店子里,或进来出租房,出租房离门面也不过20米远,哪有直接把孩子带走的道理?况且我刚来这里一星期,也根本没亲戚来,我马上拿起了手机拨打110反映了这一情况,自己拼命朝他们走去的方向那边跑去,并报警。当我按照目击证人指的方向追去,30米远处一十字路,我拼命从一小巷子冲进去从另外一小巷子冲出来时110就来了。他问明情况后就叫我等等,他进去对面巷子后马上出来,我以为他们办案员一定熟悉这里的黑帮,可能是有怀疑的对象帮我去问问了,我焦急的站在原来地5分钟过去了,没有出来,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后他们终于出来了,我赶紧跑上去问帮我打听的怎么样啊?他们说没有,他们说是在我报警前他也接到了一个报警,是对面巷子里有人吸毒,我们赶过来的,听了这话我急的马上要哭了,他们马上安慰我带我去沙河派出所,他说不要急,沙河派出所有民警150多个,帮我找起来很快的。 几分钟后我们就到了派出所,110向值班民警嘀咕了几句后,估计是在说他的孩子刚才被一名40几岁人贩子拐走了,然后110就驾车走了,可派出所值班民警说按照相关规定要24小时才能立案,叫我回去自己找找,我苦哭哀求,我说24小时后不知我的孩子弄哪里去了,在派出所的24小时坚持下等我再次赶回来案发地追时已经是9点半了。整个晚上我找遍了白石州大街小巷并张贴了寻人启示值到第二天我早早的等到了派出所,在还没有到24小时时我说尽了好话最后终于答应帮助我查,给我开了一个报警回执(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立案回执)然后安排何伟龙探长帮我查案,可是何伟龙说不要着急,明天就给你去查,在他的始终坚持下我还是没能把何先生请到现场来,下午我再次回来时我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他们终于从2000里外赶来了,在得知当地公安还没有一个人帮我时,姐姐妈妈来了也只知道哭,大哥就出主义要到处张贴悬赏10万元寻孩子的广告,要通过电视报纸不惜一切代价大面积的寻找,很快这些建议我们都用上,悬赏10万寻孙卓的广告在印刷社大量的印刷,深圳晚报商报晶报 特区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电视台,我们就像疯一样的到处跑,登寻人启示,报纸上仅一手屏幕大的寻人启示就有一天收600元的,有一天收900元的的不等,电视台更是仅下方限50个字以内晃一遍就收取高额的费用,给出租车司机广播一遍也是高额惊人的费用,一天下来百元大钞花去了一大捆,晚上悬赏10万寻孙卓的广告一家10几人又开始大街小巷到处张贴…
晚上8点多时我正从白石洲贴广告开始上公交车往罗湖区那边贴时候突然接到一个女孩电话,自称是宝贝回家网站志愿者,告诉我可以不需要任何费用的帮助我,并把孙卓丢失的详细资料照片等登到宝贝回家网站上发动更多的人帮助我,在我正喊天,天不灵,喊地,地不灵时突然接到这个电话,我激动万分,马上调回头在沙河小学门口见到了她,当时真的无法形容我的心情,她当时和我一起来到了家里,把孙卓的照片和被拐走的经过都详细的询问了后去了一个网吧当她打开宝贝回家网站时我大吃一惊,我原因以为就我一个人这么倒霉,孩子被偷了,事实上和我有同样遭遇的却是千千万万,看到这一幕我浑身有些颠抖,太可怕了,竟有这么多的孩子被偷,有很多父母为了找孩子多少年后都未能找回,还好,我这么快就碰到了这位志愿者,碰到了宝贝回家网站的这么多人的帮助,我一直还记得我妈妈问过我,问这位志愿者帮我们找孙卓她要多少钱呀?我说她不要钱,妈妈不明白的马上又接着问我,那她要什么?时间一直证明宝贝回家网站所有志愿者一直以助人为乐尽全力在帮助我们找孩子,挽救我们的家庭,虽然我的孩子未被找回,但宝贝回家网站是在我人生最落难时一直仍是我找到的一根最有力的救命稻草。
第3天第4天我们也照样一大家人紧张的在贴广告,跑电视台报社,求派出所到现场来周围询问商户,路人,到了第6天晚上我和我哥哥两个人从门店门口孙卓当时被拐的地方根据目击证人指的方向我们反复演示,我们走在离店30米远处的一个十子路上,我们反复的勘查人贩子会带孩子走哪条路才能最安全的离开现场?突然我看到十字路处的一家超市旁有一条小巷子,我想这就是人贩子带走孩子最安全的一条小路,为了引诱孩子,也许他还会走进超市买东西给孩子吃,刚好超市旁边上方还发现有个监控录象,我很快走进超市求老板把案发当天晚上7点30分的监控录象回放出来,老板对此深表同情,很耐心的帮我打开查看,刚看了一分种,7点31分一个我熟悉的画面闪过,走过的小孩正是孙卓,旁边走过的大人正是目击证人当晚看到的那名40多岁手提皮包的人贩子,我马上也喊来目击证人看,他说这就正是当天在店门口用玩具车哄走孙卓的那个人,我马上又飞跑去报告给负责办案的何伟龙警官,他通知了一名技术员来到了超市没多大工夫就拷走了7点31分孙卓和人贩子的背影画面,有了这份人贩子作案资料一家人喜出望外,以为公安局马上就可以找到孩子了,深夜我们不好再去派出所,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就等在派出所大厅,准备催促派出所急速到现场查案将人贩子绳之以法,近早把孩子救回来。可是何伟龙迟迟没有来上班,我们心很着急,在这之前我们每天有几遍去派出所,因为他一直是推着是明天去现场,已经推了好几个明天了,我们急的在大厅里都哭了起来,奶奶也跪在了大厅,可能是对所里的影响有些不好,值班民警马上就电话通知了何告知了大厅里发生的情况,可能是何在那端要求我接听电话,我接过电话,何质问我——你什么意思你?接着语气又暖和了些冒出了之前天天说的一句老话,——你不要急,我明天就去帮你查。当时我的眼泪只有不断线的滚落,我反复感觉到这个世界很黑暗,但我又很无奈,人们不是常说的有困难,找警察吗?正在这时一名像是领导的人走大厅里进去,发现了大厅里的这一幕,终于还有个有良心的民警推了我们一下,示意这就是派出所的领导,只有他才可以帮你们,我妈妈马上跪到了他跟前,果然他正就是沙河派出所副所长,他问清了事情的经过后也许他是真的还不知道这里已经发生了一起拐卖儿童案已经6天了,也许是同情,他当即表示此案不是再明天的事情,耽误一天我们也许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补救,他马上做了笔录不知道还写了些什么,接着电话通知了分局2位同志过来,用他当时的话说,就是把这个案子当杀人案来破,他们也真的马上就来到了现场。可是一天两天又过去了,没有收获,他们说遗憾的就是这个监控录象只拍到了他们的背影,要是拍到他的正面像就好了。到了第3天我又和哥俩人在案发现场来回考察人贩子当晚走过的路线,突然我发现超市旁边头顶上的监控,会不会拍到他还带有同伙呢?会不会之前他就来打探过了,也许里面还能找到什么线索,我又再次走进超市求老板把当天所录下来的内容全部放出来,时间定在7点31分,我们继续往后看时,仅一分钟后即7点32分孙卓突然回跑,人贩子也跟着尾随,我又惊喜万分,32分人贩子正面像清楚可见,在继续往下看时人贩子和孙卓来来回回却有7—8次,有买东西给他吃,有给玩具车孩子玩清清楚楚的画面最后他们一趟走时却是8点22分,这就意味着我当天报警时,人贩子还没有走出白石州,在8当40分拨打110时候,却没有的到警方的及时援助,反而耽误了我正在追人贩子时的重要时机,几分钟后110是来了,但是并没有帮助我追赶,而是叫我等等,最后又把我带地了派出所,等我再从派出所赶回来追时候已经是9点20分了,虽然我气愤到极点,但是我终于还是找出人贩子的正面相貌,也终于可以松口气,前天派出所就说了,要是找到他的正面相貌来就好查了,现在这么清楚的正面相貌找出来了,公安局要找到他还不是易如反掌?然而我们一次一次往派出所跑,却一次一次失望而归,派出所最后解释说,要是找到他姓什么叫什么就好了。
一个有着清清楚楚人贩子录象的案子在公安方面却是认为没有线索,在我的眼里却是找到了天大的线索,几天后我盘算着自己手上还有点钱,加上老家还有一套房子自己也多年没有回去,不如把房子卖掉来用高额的酬金吸引,毕竟人贩子是一个40多岁的人,认识他的人很多,只要把他的照片挂出,我想定会有人举报,在案发地的白石州村集中着中国各个城市的人近30万,我想这里一定有人认识他,没有和家里商量我就制做了一块(悬赏20万寻儿子店)的招牌挂到了门面上,再挂上人贩子照片,我要告诉全白石州的人们,就是这个人拐走孙卓的,另外我还在2个照相馆大量的洗照片制做小广告四处张贴,经过朋友找朋友,朋友又找朋友,我找到了某分局局长,求他帮助,虽然他没有直接出面,但他支了一招很管用,(不公开)又有朋友找到了深圳一位律师,律师又支了一招,(每个月的月底的星期3是市长接待日)。悬赏20万的招牌小广告公布出去后电视台报社也都由我原先高额费用变成了大幅的免费报道,仅招牌挂出第2天南方电视台就搬来了80多万元的摄影机自费摄影作了20多分钟的报道,从那开始也就把我忙疯了,手机每天下来总是挂在耳朵上,到处是线索,一会有人说孩子在这里,一会又有人说孩子在那里,可惜都是些假线索,我也不厌烦,千万条线索如果有一条是真的,我想我也是没有白忙,我也是成功的,有小孩在电话那端喊爸爸你快来接我回去,他们打我,仔细一听,应该是一个快10岁的孩子捏着鼻子在说,白天晚上24小时都有电话来报知道孩子的下落,要求都是必须先把酬金打到某某帐户上,可是每次多说上几句,对方却是漏洞百出,有一次我正在贴小广告的路上,突然来个电话,对方凶狠狠的,你小子竟敢把我的照片到处贴,贴的我现在门都不敢出,听这口气定是人贩子打过来,我非常紧张,生怕对方挂掉电话,我说孩子真是你弄走的?他说孩子此时正就在他身旁,一听孩子就在身旁,电话那端也的确是有个孩子在哭,毕竟30万对于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我头脑一急转弯,问既然在你身旁,你帮我看下孙卓手背上有个2厘米长的刀疤,你看是在左手还是在右手,如果说对了,马上汇15万过去,对方一听马上就有些含糊了,他说孙卓你不哭不哭我看看,过了一会他说是在左手,我说好象不对,对方接着又说再看看,马上又说是在右手。我型各色的骗子每天都要面对好几十个。如此折腾下来,一家人已弄的筋疲力尽,我想这也许就是对我当初没有看好自己小孩的惩罚吧。
经人指点每个月月底的星期3是市长接待日,10月27日我和奶奶两个人早早的等在市委信访办门口,将近等了4个小时后,10点时候终于开始接访我们了,奶奶拿着孙子被拐的相关资料和对某些部门不作为要求政府重视儿童被拐等几点意见。从大厅里一直跪行到了接待窗口,领导接过资料一看,原来是被拐了一个娃娃,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当即给我们解释说这是公安局的事情,你们应该去找公安局,我们说小孩被偷10几分钟后我们就报警了,就是因为我们的事情得不到帮助现在我们才来跪求您的,无论我们怎么哀求,领导坚持说这是公安局的事情,被迫我们只好流着泪回来第二天抱着一丝希望早早的又和奶奶去了公安局,可是这一回我们连接访的人都没有碰到,被挡在了大厅门外一问是被拐走了个小娃娃,他们把资料一看此案乃沙河派出所一案,属于南山分局管辖,坚持不让我们进,叫我们赶紧去找南山分局,他说就算我们进去找到领导了,领导也不会管这档小事。没办法我们和奶奶第3天早早的又去了南山分局,这可是我们最后能够希望的地方了,在路上我们就决定这次一定要见到领导,没想到还是被挡在了门外,他们说这是沙河派出所的案子,去找沙河派出所,我们说我们找他们已经找的很辛苦了,没有办法才来找你们的他们说就算你找到了我们领导,深圳2千万人口,每天都不知要发生多少案子,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有多少案子在发生,不是你们想要求怎么就怎么的,是沙河派出所的案件就归他们破,对于他们有难度破不了的案件他们自会来找我们的,不需要你这么急。第4天我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再次走到派出所,他们也许是有些同情,不断安慰我们,说不要急,孩子迟早会回来的,等回来时候又长胖了又长高了,也许人贩子到其他哪个地方一落网,孩子很快就会供出来的,你们先回去,如果你们一旦有了线索就马上报告我们,我们会去查的。就这样踢了一圈最后还是踢回来了,,向有关部门的反映折腾了好几天下来收益几乎是零,到了晚上时分,正当我一筹莫展,无路可走时突然奇迹出现了,电话那一端是一位要帮助我的人民警察,他说他很同情我的遭遇,他在深圳龙岗某派出所,在龙湖花园对面治安亭3号亭值班,他说他还有些公安方面的背景,叫我把更详细的人贩子资料给他,他承诺一定帮助我。听到这话,我马上刻了几份人贩子光蝶和其他些资料向他说的地方奔去,等我赶到地方时已经晚上11点了,此人在治安亭3号亭前,穿一身警服,自称姓朱,福建人,他说此案已经有了人贩子照片这么好的线索却没有破无非就是某些人不作为,这个小孩要是一个市长的儿子或局长的儿子,用不着3天人贩子就会落网,他说某些人的不作为是他的耻辱,他会帮助我动用一切公安关系把人贩子找出来的,我当时就像做梦一样,这世界上还真有如此好的警察,我激动的很想跪下给他磕头,我很认真的要请他去吃饭,他明白我当时的心情,他说这年头钱很不好弄,我们不能花冤枉钱,我们现在要花最少的钱把孩子找回来,能省钱的一定得省,他说他帮我找孩子是为了提升希望自己不要一直是在这个治安亭工作,他说帮我找到孩子了后送一个锦旗去就可以了。他又说他从现在开始就出去找线索和给公安的朋友打招呼大家都尽快入手查。但免不了要给同事要给帮助我们的朋友们买一瓶水喝和买一包便宜烟,叫我给一千块千他手上,他能省一定会省的,我当时完全没有犹豫,就掏了一千元加上手上还带的很多人贩子照片和刻的监控录象光碟等资料一大包都交给了他。回来后我更加有信心到处贴广告,我甚至把把人贩子照片一大堆一大堆的往东莞上海北京等很多朋友那里邮寄,把范围扩大寻找。可是3天后朱某来电话说他正和谢队一帮人在往东莞的路上赶,他说已经找出些眉目来了。需要我赶紧打一千元到他帐上,他能省一定会帮我省的,我答应马上汇,但我当时在一辆公交车上,在我没下公交车钱他崔了4遍问汇出了没有,使我起了些疑心,一个这么帮我省钱的人,要一千块钱要的这么急到底是要做什么?我马上换车再次去他所工作的3号治安亭,问福建人朱某某,值班员却都不认识,我又去了当地的派出所却查无此人,在这段时间里他至少打来了15次电话崔钱,我都一直在答应他马上就可以收到,我是在想一旦证实朱某的确是一名警察,这一千块钱我还是会马上汇出的,可是我刚刚找到的新希望就这么快就破灭了。
不几天后的11月12日我得到一个很吃惊的消息,深圳宝安一名1岁半小男孩大白天家门口被抢走,我马上赶到宝安去了解案情,希望能和孙卓案结合起来找出人贩子团伙,案子还刚刚发生一家人还在哭天喊地,家长莫盛敏说他儿子一岁半叫莫金昌刚会走路正在家门口,被一个潮洲口音人骑一辆摩托抢走的,当时摩托狂奔,他手指指点点就是走这条路又往那条路又转弯跑的,当时一边追一边打110,可是110半小时后赶到,摩托早已不知去向。我也马上就把小莫金昌的照片被抢经过等资料都上到了宝贝回家往,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在宝安区我还发现了一连串的怪事,孙卓丢前一点3岁半张家辉被拐,3岁半胡俊被拐,3岁半尤德勇被拐,1岁半陈明被拐,2岁吴玲妹被拐,周舒琪3岁被拐,5岁黄华竟是在大白天家里睡觉被偷走,其中吴玲妹周舒琪两小孩被偷走前后只是3天。家长们愤怒到极点,人贩子猖狂做案,政府坐视不管,11月底的星期3,深圳市委门口可能是首次出现了失踪儿童家长集体扯横幅(光天化日下政府不重视,警方不作为,幼儿常被偷)(第2天深圳电视台,香港东方日报等作了报道)虽然我们去了这么多家属,但市委领导还是坚持要我们去找公安局,称这就是公安的事情,最后还是和我一个人上访一样,踢来踢去,最后踢回来了。上访可能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但是每次的收益几乎是零。12月28日离孙卓案不远处的4岁涛涛又被偷走了,相同的命运把我们紧紧连到了一起,寻孩子几乎成了我们的职业,我们每个月市长接待日也都会去市委,但是我们从未见过真正的市长,派出所我们几乎是天天去,去了后他们也就是说不要急,有线索我们就会去查的。
时间就这样拖过去了一天又一天,家长们急的像疯子,只好到处贴广告,陈明失踪时附近租住不远处有一对多年未生育夫妇接着失踪,作为家长没有查案的技术手段和派出所掌握的权力,可是要求派出所帮忙查派出所始终未能行动,幸好孙卓案有了人贩子监控录象,我们每天到处贴人贩子照片,奶奶则是每天扛着寻找人贩子的大海报在人流最多的地方寻找,因为这是一个有明显作案人的案子,奶奶每到一个地方都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围观。就连小广告贴出去也是看的人拥成一大堆,因为上面还有一个很特殊公告,悬赏20万,这个酬金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有很多人站在后面看不到就由最前面的人看了往后传,一个传一个。如此一来我也就每天要面对一大堆的线索,有的是好心的建议,问我报案了没有,叫我赶紧报案,有的是好心有怀疑的对象,我也一一去落实,最多的还是骗子都是要求我先把钱打到他帐户上,有时我明明知道对方是骗子,也防万一他知道一点什么?也要弄好几天才结束。突然有个短信沾进来,说已经发现了我孩子的下落,确定是我孩子,但好处费是30万,我要求他提供我相信的证据,只要找到孩子,钱是没有问题的,突然他彩信来了一张照片,让我浑身来精神,甚至全家人出现了孩子丢失后从未有过的高兴,照片里毫无疑问就是我宝贝儿子孙卓,在别人家里头发变了,衣服也换了,但他的确是孙卓,我慌慌张张问他在哪里,钱我一分也不少,一定当面给清。但他坚持要先汇15万以免我见到孩子了不守信用,我也没问题,因为对于我的家庭15万也是个不小的数目,需要到朋友处拼起来才够,当朋友看到照片后一句话把我送到了冰冷的世界。他说这张照片你不是已经发到电脑各个网上了的吗?我说这孙卓穿的衣服家里从来没有,这他手上拿的手枪我也从没给他买,头发也变了,可是他说这是人家移花接木,只用了孙卓的脸蛋头发衣服手枪是借来的然后拼上去的。这样一说我真还想起来了,发布在寻人网上的那张照片几个月前的他的表情笑脸一丝也没有变,这是骗子的高超手段让我伤心不已也让我长了见识更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却有如此卑鄙无耻的一群人。—部分骗子相关资料我公布一下——他们都说的有板有眼睛,经过多天落实下来都是在诈骗
(手机15813791994称要10万)
(057588532115要部分钱)
(手机15165590874要钱) (
手机15980713055要钱)
(手机15877052840要钱)
(13130803789要汇10万)
(6228480120204201012户名黄振军)
(6227002920180134587户名邓建)
(13634830113要10万他并且说人贩子就是他爸爸)
(手机13612804568要打一半钱)
(6228480120246873414要汇款)
(6228481760547244416户名黄涛)
(6228481190328070410户名江旭芳) (
622840150068278517*** )(9559981980710173511王巧凤)—
正是罕见的大雪灾时,我的朋友宝贝回家网站志愿者们始终不放弃一丝希望,四处帮我寻找,站长张宝艳给我一个电话说宁夏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个走失的孩子酷是孙卓,我赶紧跑回家看电脑一看,孩子我越看越像,只是比之前瘦了点点,我想可能是宁夏那里太冷加上被拐跑了后受了一些刺激的原因,就连大人受了刺激都会有变化,因为在祖国的西北方离的太远,我马上请派出所帮忙电话到宁夏当时收留小孩的派出所,几天后他们经过来回询问说不是孙卓,已经被人领走了,我感到非常失望,可是多少天后我又在想要是宁夏的那个孩子是我孙卓就好了,是我孙卓我也就结束了我这样的痛苦,我的一家人也就从此又开始了正常的生活,但我又打开相片念念不忘,却越看又越像,我在次来到派出所请求他们是不是上次的询问有失误,请再次帮忙询问?可是几天后结果还是一样说那小孩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是人家的孩子。我又一次跌落,可是时间已经到了2008年4月,我向鬼使神差的又打开照片像着迷的天天看,越看越像,家里亲戚朋友劝我那根本就不是孙卓,不要在看了,但我有时看的笑又看的流泪,我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宁夏看看孩子,家里人也很支持,(为了不要让我疯掉了)5月1日我从深圳火车站出发转往郑州然后经过西安等地经过几天我终于到了宁夏,为了不打草惊蛇,我问了好多人首先问到了当时报道这则新闻的宁夏日报地址,然后我又打听到了这名报道的记者,请求他悄悄去派出所追查当时那孩子的去向,记者解释说那不是我的孩子,但迫于我毕竟是从几千里外的深圳去谋一丝希望的,他们还是按照我的一步一步调查的,最后我在一所幼儿园看到孩子时我的心一下子到了冰冷的世界,我喊了几声孙卓孩子也不知道我在喊他,也不认识我,我走近一看,身上的特征也没有,我的眼泪陡然不断线的直往外流,我的脚好象再也承受不住我的身体了,幸好我还看清了旁边有个沙发,记者及速扶了我一把躺到了沙发上,我久久不想再提找孩子的事情,我也不想回深圳,我也不想再叫孙海洋,我想彻底忘记我的伤心事,不要回到我最伤心的地方—深圳。我很想从新做一个人,但事实上我的家里还有养我成人的父母,还有孙卓妈妈也是同样失去了自己的宝贝儿子,我可以这么做,但我又给我的家人带来了又一次无限的伤痛。我在那里躺了2天最终还是拖着我承重的步子往深圳方向来继续我的寻子路。
题外话不得不说点——
正就是这些原因导致了中国无数儿童被拐卖无数家庭破裂,正因为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恶习对男女有着不公平的看法,自80年代起无数儿童被人贩子从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等地大批大批运往了东南的潮汕福州沿海一带,由于买方市场的需求量大,户籍部门也为这些来历不明的孩子敞开了大门,致使市场日益旺盛,人贩子们为了谋取暴利从中国各个地方把货运往东南,为了解决市场的需求人贩子就近从深圳东莞等地疯狂开始拐小孩,甚至光天化日下就直接冲进家里抢小孩事情不断发生,更是因为我国还有一本保护市场发展的垃圾法律,买方可以不追究责任,当人贩子偷走小孩后法律规定24小时后立案。给了充足的时间保护了人贩子把孩子的安全转移,正是因为当地公安的不作为视儿童被偷如猫狗,24小时后也迟迟不肯查案,才导致了震惊世界的中国60万人口被拐卖未破案件。
曾有一名记者(女孩)来我家采访我时,看到了我一段寻子故事,她私下问了我一句话。如果孙卓是一个女孩你还会这样情愿抛弃家产这样寻找吗?她这句话是有原因的,是因为他的父母就是我上说的中国人重男轻女有着严重恶习其中一位,他的父母由于连续生了几个女孩刚生下她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为了再次能生男孩就把才出世的她丢弃了。由于命运的安排,她被一对没有生育的好心夫妇收养了,由于养父母只有她一个孩子得到了精心的培养加上她从小聪明努力读书以至她刚20岁多一点就成了一个省电视台有名的一名记者。而她的生父母家的姐妹们却都没有什么作为,因为条件,因为负担,因为她父母重男轻女的恶习可能就是一个天才也会断送在他手里。作为记者的她,她感叹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无法改变的恶习,虽然我恨他,但毕竟他又是我的亲生父母,过年过节我也会常常去看他们。——我本人出生在农村,农村为了生男孩能够种地,为了发展势力必须生男孩,为了改变我的农村命运,为了不要再重复我父亲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夜辛勤劳动却只能得到一个温饱的一生,15岁时我就离开了,挣扎了出来。我有一个同学生了2个女孩生第3个时我在计算着就要该有酒喝了,突然看到他老婆肚子没了,生孩子也没听说,我就问酒跑哪去了,他说,哎、、倒霉啊、、又是一个女孩,一生下来就给人家了,我赶紧问给谁了,他说不认识。他说刚好我也负担不起,计划生育肯定也要找麻烦,在医院里碰到一个人,他说你们不欢喜我就拿回去给我亲戚养,我亲戚刚好结婚了没有生育,就这样给那人拿走了。也没留下什么号码。过了2年后他又电话我喝酒,他说终于生了儿子,他自己说现在做事好象浑身都有劲了。我曾还在一个酒桌上和朋友聊着聊着,他告诉我实言,因为自家代代当传(一代只有一个儿子)他生了第一个女孩后让他在村里很台不起头来,生第2个时又是一个女孩,孩子还在动,接生婆就直接帮我包掉了(弄死了)虽然我现在又有了儿子,但我一直心里不好过,良心责备,这都是上一代逼的。————他们却荒唐到如此地步,但虽然如此荒唐但我们那里好象不买别人的孩子,因为别人的孩子始终是别人的血脉,有了这样的认识,如果再有人买孩子回去就会招受无数人的指指点点,议论份份。
孙卓奶奶自从孙子被偷后第2天就从湖北老家赶来了,为了这个孙子奶奶本来就瘦小的身体一下子苍老了10多年,先后一个人悄悄去潮洲找孙子多次,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她只能一个人瞪大眼睛在街上到处看,希望能看到自己丢失的孙子,然后她又只能一个幼儿园一个幼儿园去查找,有很多幼儿园不让她进,她只能偷偷的看,等学生放学了,她又瞪守在校门口一个一个看。由于一个城市的幼儿园上千家,在潮汕的幼儿园千千万万,几次她只有折腾的筋疲力尽无功而返,曾潮洲揭阳日报《宝贝、奶奶在找你》就报道过奶奶的潮洲行孙。奶奶的潮洲寻孙的确寻来了很多线索,但当我们一一去落实时基本都是些缺钱的骗子,我曾也多次去潮洲寻子,都无功而返。
彭高峰的孩子丢失——
2008年3月26日晚我正从一辆公交车上下来看到很现眼处一根电线竿上去贴了一张悬赏20万寻人启示时旁边突然冒出了5—6个穿黑色衣服的人,凶狠狠的瞪着我并命令我不准贴,我马上认出他们来了,原来他们就是整天在大街上把小摊贩们赶的鸡飞狗跳的城管大哥们。看势头不对我马上伸手撕下了寻人启示表示对不起并走时。突然接到一个老乡口音的电话,电话那端慌慌张张的还带哭声,我仔细一听他在昨天晚上在深圳也丢了一个小男孩叫乐乐,也是3岁半,他说当时报警可派出所到了今天都还是叫他自己到附近找找,很无助,我当时就告诉他赶快去派出所给他们下跪求他们,然后仔细查找周围的监控录象(他就是彭高峰)第2天一清早彭高峰就坐2个小时的公交车来到了我这里,一见面眼泪不断的流,心里是万分焦急,他说给派出所下跪也无效,找他们看监控他们说监控都坏掉了。听到这我不禁心里很酸,为了抓紧时间找到孩子我马上弄了两碟小菜和他吞了几口饭就带他去了曾经帮我报道过孙卓案的一名南方都市报记者那里他是一名老乡和我也成了很好的朋友,要求他马上作新闻报道出来,接着又带他去了曾报道孙卓案的深圳电视台深圳特区报等多个地方。很快他们都相继做了大幅的报道,可是几天后孩子还是没有一点点消息。警察也是一直未能请到现场来,时间就是和人贩子在赛跑,孩子失踪后最开始无疑就是查找线索最宝贵的时间,因为很多查案高科技设备权力等都不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很需要警察的帮忙,由于政府的不重视,警察的麻木,使得深圳幼儿接连被偷不计其数。4月1日一帮愤怒焦急的家长终于忍不住登上了去北京上访的火车,由于是临时买的票,我们上车后有没有座位就站在通道上有的就蹲在厕所的角落,深圳至北京长达27个小时,当我们一下火车正出站时候就有一辆车等在里面,上面下来几个当官摸样的人一见到我们表示很友好,他们说是专门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的,他们还说我们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当时听了很话激动的说不出来,我们正就是出大事了需要领导帮忙,我们感觉到北京真了不起,再大的困难只要一到北京就能解决。接着他们就让我们上车,车一直开一直开的不停,原来他们就是深圳公安局的领导于4月1日我们上火车后不知他们是经过什么途径知道了我们要上访后坐飞机追到北京把我们截住的。虽然上访是很失败,但深圳公安的确重视了,终于彭高峰的儿子失踪13天后深圳市公安局领导分局派出所开了好几辆到达了案发现场。可是因为时间过去了太久错过了最佳时机,案发时候派出所称监控都坏了经过多天后监控又都好起来了,终于找到6个监控录象拍到人贩子抱走乐乐然后上了一辆公交车,当后来找到这辆公交车时目击证人对13天前所发生的事模模糊糊都已记不清了。
一个孩子奇迹般的被人贩子送回来——
2009年6月的某一天,在我的寻子名单尽2000名失踪的儿童中突然河南女州市孙麒轩小朋友被人贩子拐走3个月后的突然一天清早天还未亮时被人贩子送到家门口了。各地失踪儿童家长被震动了,都想打听到事情的真相,都在期盼这种幸运何时会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当天晚上孙麒轩的家长但诚相告,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自己是当地一名刑警,当孩子被偷后自己觉得没有脸说自己是刑警,自己反复问自己怎么我的孩子也有人敢偷呢?案发后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当地公安局安排20名精英随他左右,就算是把女州市挖地三尺也要把孩子找出来。在这孩子丢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几辆面包车日夜不停开在女州市各个不同的地方挖掘人贩子,寻找孩子的下落,他说在女州凡没有正式工作者或有过犯案前科者他都进行过调查审问,终于人贩子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惹上了一个不该惹的人了,最终他们只好赎回孩子还回人家保平安。孙麒轩的家长说孩子不知是被卖在哪里,回来口音都变了,其他一切都正常,。在这段事情中我不想再说明什么?我只是在反复看我客厅墙壁上的尽2000个被拐走的孩子名单,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再也找不出某一个孩子的家长是这样一个的特殊身份了。这上面的家长多数为工人或者是做小买卖,有菜市场卖菜的,有开电话超市的,有做包子的等,为了生活为了节约都租住在拥挤不堪城中村。不时有人指责说这些穷人不看好孩子不重视孩子?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并不是有钱人就看好孩子就重视孩子?我们仅为了最基本的生活就得要使出浑身的力气,就说我本人自己,我是做包子馒头卖的,我每天必须凌晨1点左右就起来开始工作,以便包子发好了蒸熟了天一亮不被有人拿钱买不到包子吃,但我的店铺每天关门必须是在晚上10点后。我常常在想象这样的工作量下来长此下去,是不是对我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是不是会短寿??当然我中午还是抓紧时间休息一阵子。在我对面一个老师他曾发牢骚他说这世界太不公平了,他说和他一起读书的一个同学家里喂养了一只狗给狗请了一个保姆每月工资3000元,为什么我们弄钱就这么难呢?(我这里是深圳)我们试想一下有钱人照看孩子和我们照看孩子是有区别,我并不是在到处找理由,我是想告诉他们,我们丢孩子的家长租住的环境和家庭条件也是其中一个丢孩子的原因。
看完点映,我想给五星,并非片子已臻完美,而是为了这个题材。如果能够多一些这样的题材,以电影撬动(也许是敲动)现实,即便剧作不够完美剧情不够触动又如何?大陆的影院里可以放映这样的片子大牌的演员可以比较没顾忌(片酬和得奖压力)地出演这样的片子,即使商业立足点又如何?何况黄渤和郝蕾的演技已经无法用喜欢或者很棒来置评。
只是导演误把苦难当情怀。
提笔很重,落笔太轻。
我承认我哭了,但终究有隔靴搔痒之感。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现实中,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多得是,田文军和鲁晓娟这样的父母。
孩子并非一个超大版的钱包,而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的延续,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活下去的意义所在。
我们都无法体会那种丢失带来的巨大空洞感和绝望感。
只是你可以尝试去感受一下,从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里,触摸到丢失孩子为人父母的疼痛和绝望。
但是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不是一部讲失踪儿童父母痛苦或宣传打拐的电影,导演的立足点应是在伦理和法律的冲突上。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讨巧的点,也是在打拐背后隐藏的更大更深的关注点。
离婚夫妻面对孩子丢失所引发两个家庭的动荡,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生二胎是否对丢失孩子的背叛,为生二胎给丢失小孩开死亡证明的法情冲突,丢失孩子对人贩子养母的感情,找回孩子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感情和联系,得不到法律援助的农村妇女,善钻法律漏洞的律师与法律的冲突,无生殖能力的丈夫把责任推给妻子,司法的灰色地带,人贩子妻子的怀孕,以及埋的副线——教师母亲和罪犯女儿,包括你看到的法庭跟一般想象中威严庄严的法庭也不太一样。这些冲突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和冲突本身都振聋发聩。
有法律问题(打拐法的不健全),也有伦理问题,更多的是法律和伦理的冲突,这个内核是非常多好莱坞电影的内核,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讨巧的点。而意义自不必说,陈可辛导演是个文化导演,他和他的编剧思考得很多也很深。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思考产生的表达野心。
可惜的也在于此,太多想说的,反倒一个都说不好。
影片用了差不多一半篇幅讲丢孩子和找孩子的事情,但正如导演所说,剧情真正开始其实是在找到孩子之后。作为电影来说,这里面的冲突才是有意思和有力量的。但是塞进去的东西太多,显得太仓促。所以在镜头结束在赵薇饰演的李红琴在医院里因为怀孕而痛哭时,大部分人的反应是:啊,结束了!而我的反应是:我以为刚开始。
我知道这个结束的意味,但不认可。
影片提出了非常多的问题,也试图做了一点探索,但并没有提供导演和编剧的思索。
只是泛泛带过,然后终结在一种奇妙的荒谬感。
诚然,这个设计很精彩,但这样一个主题的片子落点放在人贩子老婆的怀孕上,无论如何都算是一种有意识的玩弄技巧。
哪怕是结束在孩子带着一口安徽普通话开始新生活上也好啊。
毕竟,这是一部曾用名为“亲爱的小孩”或者“打拐”的片子。
莫要为戏剧冲突走得太远而忘记最初想表达的东西。
至于编剧,细节处自是动人。包括黄渤诉说后来发现有人骗也是好的,包括片头在繁杂的网线里找红绳找网线的特意设计,包括小孩子去看溜冰、那种小孩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望甚至贫富差距,包括小孩学方言的细节(之前郝蕾一直希望小孩讲普通话,黄渤认为陕西人的小孩就该讲陕西话,最后找回来的小孩却讲一口安徽普通话),包括张译守在黄渤家门口,被黄渤发现时闭上眼睛装睡、然后给黄渤发的那条短信。
而演员,我需要用更大的篇幅容纳一些溢美之词。
黄渤对郝蕾饰演的鲁晓娟,有一句评价,“只是我认命,你不认命。”
太准确!郝蕾的美始终有一种不认命的决绝和凄婉。
我记得她下楼的时候,黄渤问她,“你说孩子被拐之后多久才叫她妈妈的呢?”她回头看了一眼,千言万语在这一眼,愤怒,悲伤,绝望,痛苦,怨憎,和无奈,终于她什么也没说地转身下楼。
我记得她在那个互助大会上,面对张译说,“请鲁晓娟分享一下。”一阵沉默。沉默是最难演的,而且在片子的开头,她是一个那么渴望说话会争论的女人,在这里她沉默了。很难得的一段留白,没有周围人多余的面部特写和台词(虽然对于没给特写这一点也蛮奇怪的),但是空气中存在的那种张力,直到郝蕾突然出声而崩裂。她哭着说,“对不起,是我把孩子弄丢的。”能够看到她嘴唇颤抖,缓慢地蹲下去。我理解这种内疚感,联想到她之前在派出所打黄渤耳光的一场,能够深深理解这种因为内疚而带来的巨大折磨,这才是她不吃不喝拒绝丈夫性要求的真实原因,她无法原谅自己甚至无法直面自己的错误。而这一刻,她的爆发,才是她痛苦的真正爆发。
还有黄渤痛哭那场,她拦住想要上前的张译,自然,无声,了然地看了黄渤一眼,将心中的情绪都慢慢地压了下去。
动人的,都是这些细节,感情,都在眉眼之间。看起来,举动都平常,细细想,却是大恸。
黄渤的亮点,如果要一一记录,我大概需要一个EXCEL.
我喜欢他含蓄的演技,在鲁晓娟蹲在地上抱住双臂痛哭的时候,他并没有像国产连续剧一样抱住她(像大团圆一样的温情),而是站在旁边,看着她,想要靠近,又并没有靠近,眼睛湿润,嘴唇颤抖,心里即便已经千山万水,然而终究什么都不能说什么也不要做,那种节制而隐忍的演绎,于无声处更见情深。
也喜欢他突然的爆发。找回儿子之后派出所的一场哭戏 ,虽然也是慢慢地蹲下来,但是和郝蕾细腻的哭戏不同,黄渤的痛哭是震撼的,翻江倒海的,这种在巨大绝望之后重获希望的冲击,在压抑了三年之后,都在这场痛哭里了。黄渤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偶像包袱的人,所以他哭得很难看,涕泪横流,但是你看着看着,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落下了眼泪。
黄渤和郝蕾,本是非常不搭的一对,从气质上来说,郝蕾若是清宫没落后妃,黄渤便是那市井中拉黄包车的,甚至都不如黄渤和志玲姐姐和谐。但是非常爱他们这一对夫妻。感谢导演的选人,让我感受到了这种演技登对带来的酣畅淋漓感(多一句嘴,俩人都是好戏之人,而且都是属于特别认真演戏认真到魔障的人)。
两个人的对手戏都很家常,绝无大喊大叫用力过度的演出,但功底正在这种力量的把握。也不用一一叙述,希望大家到影院去看。就说一场,田文军在店里,房东来赶人,一阵挣扎无果,房东走开,黄渤抬头,一眼看到鲁晓娟一身黑衣坐在街边,两人对视一眼,说句做作的话,真是一眼万年。而印象最深的是,鲁晓娟走进店里,问,“你睡得好吗?”黄渤说,“睡不着,真希望不睡。”鲁晓娟递给他一瓶药,“吃了这个能睡个好觉,要是好用告诉我。”从头到尾俩人没有对视过,言语中也无情感起伏。但是两句平淡台词,自然的动作,我相信,他们是真的相爱过。
真正难得的并非演戏,也非复原生活,而是提炼生活的日常,却升华为戏剧中的表现,让观者映照出生活和自我。
观影后,陈可辛导演说了一句,这个演员阵容真是黄金阵容。是,几乎是可以即使为了演员就买票的阵容。黄渤和郝蕾自不必说,赵薇也是一线中演技有口碑的,张雨绮虽然还没成大器,但举手投足都透出晶光来,张译也是个认真演戏的人,虽然刚上大荧幕不久,比起另几位还是有点电视剧范儿,但有非常值得期待的未来,佟大为演这种角色驾轻就熟,导演爱他,基本上都给他合适的角色,他也没掉链子,其余几个人,包括鲁晓娟丈夫、警察、两个小演员、四川工友,都可圈可点。
而值得庆幸的是,导演并没有浪费这个阵容(我们都知道,多少导演和片方浪费了好演员,常常让我们走出影院,吐槽无力,可惜了这演员阵容)。他几乎让每个人发挥了自己的潜力。
我说“几乎”,是,并没有完美。
这应该是赵薇从影以来比较大的角色挑战了,农村妇女,面目污迹不可辨,一口方言,没文化。看评论,也说她贡献了从影以来最大突破演技。我一向敬佩敢于抛弃偶像包袱可劲儿糟蹋自己的演员,她也实在演技和认真并在。
但是,这并不是个适合她的角色。虽然她已经努力作践自己,但还是没有那种糙的质感。或者我先入为主,总会在“小燕子”或者“姚木兰”的那张脸面前跳脱,她独特的念白方式和嗓音,即使在安徽方言面前也无法改变。
有一场戏,她穿着很土的衣服拖着行李从地铁站出来,她的打扮和这个繁华的城市格格不入。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穿越回了那部《姐姐妹妹闯北京》,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远,摄像老师残忍地给了一个脸部特写。
值得一提的是张雨绮,她从头至尾没几句台词,但气场强大。第一次出场一袭白衣女神儿范儿十足,而且是那种圣女贞德般的女神范儿。张雨绮最难得的是,把没台词都演出了戏。
张译我看过他一篇专访,也很喜欢他。
他有一场戏,在田文军孩子的生日宴,他说出妻子怀孕,然后走掉的一场,他一边走一边仰头,眼泪流下来。这部戏很多哭戏,但这一场,滋味难辨。
片子进行中,想到韩国那部叫《今天》的片子。同样思考案件背后的伦理与法,我认为《今天》在表达和思考上更胜一筹。
但我还是要像个水军一样打五星,因为我希望它是一个起点。
如果大家因为这部片子,对路上乞讨的孩子多看一眼,在网络或者电线杆上看到寻人启事多看一眼,少那么一点点的恶,多那么一星儿的善,那就足够。
我希望大家去影院看,希望它票房好,此后会有更多商业导演关注现实题材,希望这种类型的片子不会受资金掣肘,演员们也不会怕叫好不叫座愿意接演,我们也能有今天熔炉素媛告白或者更好的片子。
从无一日忘记,电影并非只有娱乐一个属性。
还清楚记得影院门口负责发票的女孩非常认真地核对我的姓名信息,然后另一个女孩微笑着提醒我看后发微博,一切有序又友善,我也因这细致劲儿感到高兴。
入座,开映。
影片的情节因为此前各种带剧透评论已变得不那么惊奇,但镜头下的叙事因为演员的精湛表演而生动,即便知道即将发生什么,还是会在发生那一刻牵动全身。从失子后鲁晓娟哭着打电话哀求二婚老公回家起,这种细节上的情绪调动就完全俘获了我,直至全片结束。
关于影片的品质已不用赘言,每一位演员都成为影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戏份最少的樊芸,沉默中的佛性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更不用说男主角田文军和女主角李红琴的双线并行之精彩,他们的每一步彷徨、勇敢、牺牲都将影片向前层层推进,此处前方并不是高潮,而是问题的核心:如何理解爱与承担?
影片结尾的开放性,足以让人提出许多设问,把生活中的经历串联起来,也许可以更好地解读这部影片背后的现实意义。
-下流人生长什么样?-
所谓下流人生,并非道德上的下流,这里是社会的阶级。通过对孩子丢失寻找过程的描述,镜头掠过了一系列城市棚户区、三线城市无人区等街景,环境肮脏,镜头却平稳干净,没有任何嫌弃之感。
真实的下流人生如何,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以我的印象评断,这部影片给到了如实关切。
一个一无所有的平民带刀赴会,一个农村妇女面对警察权威、一个农民工面对风险……到后来一个女性绝境中最后的砝码——性,没有任何极端杀戮冲突。事实上,因为多数人也不敢造成极端事件,这是刨除猎奇接近真实的做法。
社会的贫富阶级划分没有纲常,却已经印在每个人脑海里。没有地位的李红琴面对千夫所指唯有跪下并叩着田文军的手哭泣,无力申辩,而此刻,她没有任何罪。
儿时母亲说过,在贫穷的生活里,没有每日新衣,也可保持清洁与美,一如李红琴一丝不苟的装扮和清澈的眼神。换句话说,这是尊严,下流人生里的里子,同样不可侵犯。
-更好的生活是什么?-
吉芳被换上崭新干净的衣服,住在漂亮的福利院寝室里,却总是趴在窗台等妈妈。福利院的态度天衣无缝,却蔑视人伦:吉芳不允许被送回有污点的家庭,既然有物质更优越的生活,何必回到下流的人生。
法官律师的语气直接而冷漠,只言片语里对法律的公正之外注入无情的注解。无罪的李红琴不能得到抚养权因为“社会舆论会怎么说?!” 舆论压力此刻竟如此轻易击溃法律,法理变成道德审判。
看似有理,实则各种荒唐。
试问什么是更好的生活?是福利院“为了孩子将来着想”,还是孩子期盼的母女团聚?福利院的孤儿最需要的是物质生活吗?还是无私的父母之爱?更何况已经建立的亲子关系?这样的问题折射出当下以及千百年来的中国家庭关系,家长总说明明是“为了孩子考虑而决定”,行动上却逆孩子心意而为,冠冕堂皇之外是无数家庭的亲子割裂,到后来叫苦不迭。如此循环往复!
遗憾的是,我们从片尾的纪录片中看到真实的李红琴没有得到吉芳的抚养权,孤独地生活在家乡。
-视如己出意味着什么?-
吉刚被亲生父母田文军和鲁晓娟夺回,李红琴在得知实情后没有也不能理直气壮,只哀求可以再相处几日,随即被警官呵斥。再到后半段李红琴发现吉刚跟亲生父母以及一群失子父母在深圳路边时,不顾一切冲上去紧紧抱住吉刚,孩子依然叫她妈妈,这时她的台词是:“孩子,你还记得我啊?!”爱得深沉,却卑微到尘埃里。
较之以亲生的父母因为疏忽或者过错令孩子走失,李红琴为了两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女拼尽了全力似乎成了反衬,但这其实并不是片中最大的角力。
最令人颤栗的,是很多爱孩子的父母骨子里其实只爱自己的孩子,爱的狭隘在家庭悲剧的挡箭牌下依然清晰可见。我们也许慢慢淡化了重男轻女观念,但血脉一说,依然根植在又深又实的土壤里。
人世间的视如己出,并不那么容易,它总带着普渡众生似的纯真和慈悲。影片中,首先被李红琴自发的抗争和牺牲命题出来;然后是鲁晓娟打破此前婚姻中她不想再有其他小孩的想法决意收养吉芳;到最后,韩德忠对吉刚充满父爱的长长的一吻把他从内心的自私阴暗面中拯救出来,也完成了他与妻子吃斋念佛修成正果般的仪式。
视如己出,是带着谦卑与尊重的,眼下,特别与每一位老师共勉。
后记:对比着电影中的悲惨人生,想到自己生活在平淡有序偶尔波澜的社会族群中,是会不自觉地怀有感激的。正因如此,影院门口工作人员的友善细致才打动人心,她们既是这感激的原因,也是结果。
评价《亲爱的》是件矛盾的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相比挨刀子的《投名状》或反被聪明误的《武侠》,这部电影并不坏。哪怕是第一观感以及价值取向上,它也比《中国合伙人》要端正得多,应该值得推荐。
陈可辛变通求生存的功力令人刮目,作为一个纯内地化的社会问题选材,陈再次斩断了与香港电影的所有联系。田文军被骗一段,镜头扫过火车站的周遭环境,也捕捉到形形色色的底层国人。一反整体节奏,有如异端组织出现的寻子会,其实是把富人和中产阶级也拖下水了。通过这些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手段,陈可辛令他们一起出现在这个寻子打拐的现实故事当中,构建了一个银幕上的当代中国,碌碌众生相。
如果稍加注意,这些年的中国院线片热衷于抽离现实,规避风险。哪怕是一些号称接地气的青春题材,其实也都是胡编乱造。相比《失恋33天》之类卖座片的空中楼阁,《亲爱的》有真实事件改编为基础,没有了商业类型片的浮夸和不切实际,几位演员的表演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没有明显短板。导演试图在一个法与情的纠缠当中,令当事人和观众的情感得到超越升华,不再有单纯的善恶之争,爱或者恨,人与人的情感超越了法律和血缘。
从深圳的城中村开始,田文军寻找一根红线,隔壁家寻找一只猫,引出了潜伏的寻找主题。田文军和妻子因为没有明说的原因离婚,但观众看到的是,他们被分割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从工作场所和居家环境可以管窥)。另一方面,失踪的孩子也引出了另一个更大的阶层鸿沟,从新兴的大城市代表深圳到落后的江苏农村,从良心觉醒的事务所律师到自保其身的农民工,他们暂且达成了来之不易的和解,收于一张大网。
然而,由于拐卖方的面目模糊,包括在李红琴身上投注的同情,《亲爱的》又很容易让一些观众左右为难,满足于奇情,满足于煽情,满足于感动。本是天经地义的打拐行动,突然变成了伦理道德的夺子大战,这是陈可辛的聪明之处,消除了黑暗、屏蔽了丑陋,但这亦是这部电影的最大软肋——居然没有一个主要或次要人物是被憎恶的。
同《中国合伙人》的视点游弋一般,《亲爱的》也完成了一个突如其来的逆转。电影中段,第一视角从田文军变成了李红琴,最后看着,它又更像一部群像戏。如果题材更为深入一些,那么,田文军和妻子应该反过来思考为人父母的责任。寻找孩子,不如说是寻找父亲和母亲身份的意义所在,而不只是简单的寻找亲生骨肉。但陈可辛显然有着更大的野心,李红琴被处理成一个缺乏文化但又拥有母爱的人物角色,她被封建传统的生育压力所拖累,求子不得。然而,这种案例在儿童拐卖案例中显然是极其罕见的存在,并且,也拉低了整部电影的立意和调性。一个软绵绵的《亲爱的》,它要的其实还是今天你有没有哭。如果对比寻子的关键情节和李红琴独闯福利院,那么,《亲爱的》完全倾向于人物内心的情绪酝酿,制造着情感阻隔,而非打拐过程的困难重重。它没有被拍成一部特色类型片,而是一部华语专有的通俗文艺片(文艺片≠艺术片)。 大概是下三滥的煽情电影看太多了,拥护影片的观众特别害怕有人说这部电影煽情,仿佛一旦和煽情发生关系,整部电影的格调就上不去,票房也不会卖座。但说实话,这些都是杞人忧天。由于立足现实主义,《亲爱的》会揶揄叱呵公检法系统,也会关注到那些久治不愈的现代病,令中国的社会状况和政治、经济交织在一起。哪怕《亲爱的》只是引发公众对路边乞讨小孩的关注和实际行动,那么,它也超越了许多没心没肺的院线电影。并不是说,电影一定要有警醒世人的作用,兼负道德标兵。可是,歪风邪气的中国电影,确实欢迎《亲爱的》,无论你是沉溺于伤感无法自拔,还是为那些依然在寻子路上的人们而有着清醒的感动。 不出意外的话,《亲爱的》大概会成为仅次于《甜蜜蜜》,最受好评的一部陈可辛作品。做出这样的评估很简单,连《中国合伙人》都能让内地观众集体高潮,那么,《亲爱的》显然会cry me a river。 无论是黄渤的独角戏,还是赵薇的大眼睛煽情,或者是张译那无言的沉默,每个观众被击中的地方不尽相同,但相似的结果,大概是会在电影院里落泪。 这样说的原因当然不是为了鼓吹《亲爱的》有多经典,它并不是陈可辛最好的作品,只是,它出现在这个国庆档,出现在2014年的中国电影市场,那么,它是一部生逢其时的电影。 如果说,陈可辛在前作是有所投机,那么,即便这一次依然是聪明取巧,他也是站在了更妥实的地方,不仅政治正确,而且情感正确。这部电影没有呈现出《盲山》那样的压抑恐怖气氛,也没有变成《追击者》那样的快节奏电影。几乎可以说,整部电影没有一处场面跟恐怖或者阴郁沾边——除了张译讲述的吃猴脑,把普遍典型的社会问题归为了一个人的因果业报。在这种明亮氛围下,《亲爱的》让明星饰演普通人,让观众感受那些周围的事。 这一代年轻人,在他们的成长记忆中,几乎都有各种人贩子拐卖小孩的传说或流言。有些事确实有其事,有些则父母吓唬小孩的玩笑伎俩。在我的家乡泉州,作为儿童拐卖的一大流入地,它的名声不甚光彩。原因就在于此地封建思想残余势力严重,重男轻女,妇女更是被生育负担所绑架,香火不能断。如同那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如果没有市场,也绝不会有拐卖。《亲爱的》避开了拐卖的真实罪恶,转而选择了以亲情化解难题,稀释观众反感的社会阴暗丑恶。但现实中,人贩子是绝对不可能帮你养小孩,小孩留在身边就风险,必须赶紧脱手。 小孩被拐走的事情我没见过,不过,那些因为不同原因(例如躲避计划生育政策)而寄养在农村某家的小孩倒是有好多例子,亲眼目睹。寄养三五年后,当风声过去,小孩子到了学龄,这个时候,父母的出现就会引发一场撕心裂肺的情感争夺战。不过,由于血亲压倒一切,即便收养的老人有再多不舍,他们也知道孩子不是己出,无力扭转。相反,孩子由于不谙世事,他们会表现得更加强烈的痛苦,甚至会有成长阴影。某种程度上,如果去掉拐卖这一恶名,那么,《亲爱的》其实正是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情感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所以,我不太认为,《亲爱的》的力量是来自于那些泪水,是煽情的洪流。在我看来,当黄渤以为自己终于赢了,结果发现,自己反而是个输家时,他的痛苦才是更加真切的。相似的还有赵薇,当她以为终于有了赢了的希望和可能,结果她也发现,自己一直是个输家。对孩子的爱不仅捆绑了这几个人,那些离散的家庭,也捆绑了无法挽回的人生时间。这些反反复复的迂回当中,《亲爱的》正视了中国人的情感真空和道德困境,这在眼下的院线电影里是极其罕见的。好在,电影毕竟不同于现实,电影强化了情感的撕扯,激化了矛盾的冲突,而在现实中,生活自有一套应对难题的解法。
【刊发于《南方都市报》& 搜狐】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请勿转载】
跟朋友逛街时一时兴起走进了电影院,正巧这部片子马上开播,便买了票。之前对这部片子没做任何了解,看名字还以为是爱情片,所以,一开始我是抱着看爱情片的心态最终看完了一部亲情片。不,应该是道德伦理片?众口难调,那就干脆就叫打拐片吧。
老实说,作为在父母亲爱的关爱包围下长大成人的90后,对于“拐”这个字的理解仅仅限于字面意思,不曾接触不曾了解也就更不曾体会了。
影片一开头氛围挺诙谐,离了婚的夫妻,天真可爱的孩子,跟很多普通离异家庭大同小异,甚至在鹏鹏说着一口安徽方言“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时,我看到一点和谐的色彩,谁要料不到这正是后面悲剧的铺垫。导演这点运用的巧妙,让观众知道这是发生在安徽的故事主人公是安徽人,并且这唯一的一点和谐色彩与后面发生的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观众先调整到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
还有一点,整个鹏鹏被拐的过程,导演可以说是一笔带过,就一个镜头,稍微不注意一个走神甚至还有可能忽略掉这个镜头,这里也处理得很棒。不拖泥带水,并且一个小孩被拐也往往就是一个瞬间的时间。
从这里,一个家庭的悲剧就开始了。
从最开始的家附近寻找,到全城寻找,到录制视频网上寻找,再到全国寻找,无法想象这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绝望的过程。当一个本就不富裕的父亲,舍弃掉一切,带着最后的钱孤注一掷的走进一个百分之八十是骗局的地点,密密麻麻的人群,各怀鬼胎,他没办法,他只能牢牢抓住这最后一根稻草。然而,是骗子。他绝望,他挣扎,他想守住自己唯一的救命钱,他还要靠着这点钱继续寻找,他逃不了,他甚至拿出了武器直到他不管不顾的跳进了河里。这场戏我印象深刻,因为黄渤出色的演技,让我完全进入了电影,我仿佛在跟他一起经历那种绝望的凄凉。
他没死。他找到其他跟他一样失去孩子的家庭。他们可能经历不一样经济情况不一样但他们的绝望都是一样的。
直接跳过这个过程,他们找到了鹏鹏,抱着孩子亡命的奔跑。牵引出了另一个悲剧——李红琴。剧透已经那么多了,就不描述她是如何的悲剧了。
这个故事讲到的亲情,不仅仅是失去孩子的亲生父母的亲情,还有李红琴这个角色对于非自己亲生孩子所产生的亲情。还有两个人物角色的设定不得不提到,一个是张译的角色另一个是佟大为的角色。
并不是所有失去孩子的父母都会沉浸在伤痛中不愿意走出来,拒绝再生一个。每个人想法不一样,他们也经历了寻找,充满希望直到绝望的过程,他们无奈,他们悲哀。张译的角色大概就是导演想表达这个方面吧,也没有拖泥带水,简简单单。
佟大为,小律师,不受重视,唯利是图。社会上相当一部分这样的人的存在,他们又何尝不是悲哀的。当然,在他帮着李红琴的过程中,他的认知也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
里面主演的演技都在线上,导演想表达的也都算到位,短短120分钟的电影,表达了那么多也算不容易了。佩服导演功力,轻重缓急都分得很清楚。
打拐。简单两个字,却是天下无数家庭一生的悲剧。
对一个人最深的诅咒是什么?无非就是 妻离子散 家破人亡。你偷走人家的孩子是一瞬间的事,然而却毁了一个家庭一对父母的一生。我不知道拐卖小孩的人是以怎样的心态存活在这个世上,但我知道,天道轮回,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愿,天下无拐。
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煽情,最抓人的还是法理与人情间的矛盾。找到小孩后视角的变化会让人情感产生割裂,作为商业导演,陈可辛还是喜欢大而全的照顾到故事的各个方面,而放弃孩童与家长间的情感修复。最后,《一次别离》式的楼道长镜结尾。
催泪程度相当高,全片满布泪点,尤其前半部分。导演很懂如何抓人心的软处,并在关键时刻给你一击。这是部很催泪的电影,却也只是部很催泪的电影。就像那个缺席的人贩子,影片隐去所有关键元素,并补以温情。尤其前后的割裂,以及过度的人文关怀。如果只想看亲情与苦难,结尾那几分钟真实记录更感人。
再想想当天的首映 心酸
那个邪教一样的互助会反倒显得比较真
孩子的身份认同夹在生与养的二元对立中,一边是家长的悲悯与坚持(对家长的伤害),另一边是养母的悲悯与坚持(对孩子的伤害更大),让观众分别对生、养双方产生认同,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交换式道德模糊值得注意,就像西部片《搜索者》和《恩怨情天》对待印第安人的态度一样。
用商业电影的手法展开了一个新闻事件,最爱的题材,在变态的审查制度下能点到各个雷区,实在不容易。故事讲得好,演员演的好,主线明朗,逻辑合理,情绪饱满,主题清晰,这对国产片真难得!对现实的控诉令人叫好,对人心的拷问令人心碎。
电影远比预告片克制,并没有刻意的催泪,还有预告片之外更多的故事情节。寻子故事只是个大背景,故事中每个人物心理转变才是最大的戏眼,母爱不分血缘,法理难断人情。剧本的扎实加上陈导以小见大的功力,让本片远不止感动那么简单,一众内地实力青年演员的表演也堪称叫绝。最后的真实故事原型才是催泪
“难舍难离,心无归期” 温暖通俗,就像是《妈妈再爱我一次》遇见《如父如子》。赵薇/黄渤/郝蕾/张译/佟大为演技爆发,让每个角色在这样复杂的线索里迸发不同光彩,多样人情串起多种辛酸,没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三个泪点:1.生日会上张译亲吻鹏鹏 2.赵薇对黄渤说孩子吃桃过敏 3.结尾真实人物对比...
演技是是最好看的部分 赵薇已逆天 但是故事浮于表面了 没有态度
没有夸张的煽情,两个视角出发,踏实讲故事。拐卖儿童的社会话题,情与法的纠葛始终让人觉得虐心。黄渤和赵薇的演技赞,今年的一部华语佳作。
赵薇演技入骨
希望这不仅仅是部电影,如果真的能对国内拐卖儿童的案件有所警示和帮助就更好了。
《亲爱的》。演员集体该得表演奖。黄渤坐在台阶上的哭,张译放弃寻找后的茫然,赵薇第一次被审问的惶恐,表演都棒极了。编剧张冀很赞,写群戏尤佳,生日宴、法庭……后半部视点略散,但不算太大遗憾。陈可辛,重新赢回我的喜欢。#看完《亲爱的》再看香港,她是另一个失而复得却更显无助,亲爱的小孩。#
导演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对待赵薇的角色,使得影片并未刻意煽情、用力过猛。这也是有些人觉得郝蕾“演“的比赵薇好的原因之一,导演给了郝蕾更多演的机会,情感跟她站在了一起,而对于赵薇这个角色导演聪明的并没有表明立场,只是远远观看,所以如果你觉得赵薇演的朴实且真实,那么赵薇就立住了!
陈可辛的聪明之处在于懂得启用大陆优秀演员,而不是像某些香港导演抓着已过气的港台明星不放。
从头哭到尾。谢谢亲爱的爸妈将我弄丢,我也一定一定不会将自己弄丢。
起初看名字以为是爱情片,不知是这么沉重的电影,看得揪心,难过,内心气愤憎恶,忍不住掉泪。孩子丢失父母本来就够痛苦啦,有些人还在趁火打劫,让她们雪上加霜,个别人的愚昧无知,不懂法导致犯罪全部展现在这短暂的一部电影中,里面的演员都演绎的很好,让你纠结在其中,痛心伤感。
电影分好坏,「好电影」里也分好坏。这就是一部典型的「坏的好电影」。
陈可辛的变通和讨好可以让我在三星和四星中陷入两难,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节奏、瑕疵、植入广告在影片即将带来的社会影响面前不值一提,演技均正常发挥。觉得郝蕾的前妻角色才是最难处理的,她要比黄渤、赵薇的情绪更复杂,一个站在现任和前夫,孩子和悲伤母亲角色之间的女人,陷入两难,不能自拔。
除了佟大为那条线有点虚,其他都不错,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中国合伙人》那种假大空的粗暴,郝蕾、赵薇、黄渤表演都好,黄渤能够驾驭多种类型电影,是个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