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布鲁斯·班纳(艾瑞克·巴纳 Eric Bana 饰)的父亲是美军的一位科学家,致力于研究通过基因改造让人类获得超强的能力,想以此为美军打造超级士兵。可是他的项目没有获得美军的支持,不能进行人体试验,疯狂的父亲为了完成试验就在刚出生的班纳身上进行基因试验。多年后,班纳成为了出色的科学家,专职为军方开发新型的高能炸弹。在一次例行的试验中,由于操作失误,班纳为了保护同事,受到了一场伽马射线的强力辐射。常人如果在这场射线爆炸下肯定必死无疑,可是班纳却活了下来。多年前,父亲在其身上做的试验也因这场核辐射生效。一旦班纳发怒时,就会诱发身体里的神秘力量,变为毫无意识的绿巨人,拥有超强的破坏力和反抗意识。因此,美国军方为了深入研究,开始围追堵截绿巨人……
所以美国人真的不会喜欢这样的绿巨人吧,走进电影院想看一部传统的特效漫威电影,结果被一个披着绿色皮囊的巨人灌输了两个小时东方哲学,而且最后发现superhero竟然这么悲剧。突然想到张黎拍的《武动乾坤》,观众以为是一部逆天改命的玄幻爽剧,结果是披着玄幻皮的哲学命题。这种对于自我表达的追求和讨论,是像李安和张黎这样的导演很难放弃的吧。
李大师真的很执着于展示人的困境,人与环境、与他人、与自我的格格不入,十几年前的他也还是喜欢讨论父子关系、父女关系,绿巨人是非常“李安”的电影。
很喜欢的几个镜头,当bruce第一次变成绿巨人,摧毁了实验室,撕毁一切之后转身,蓦然和父亲第一次对视;晚上躲在树后和女友对视。这两个镜头都没有对话,镜头节奏很慢,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彼此靠近和试探,以及用眼神交流。心怀怒气的绿巨人在这个号称是自己父亲的人和自己爱的人面前,努力想要维持最后一丝清明和尊严,努力想要证明自己的无害。
另一组很喜欢的镜头是bruce出逃之后在沙漠峡谷间飞跃,天地间感受到力量带来的快感和不受束缚的自由,就像他说的,i like it。从bruce到绿巨人的过程,也是他探索与自我关系的过程,是从外在到内在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中探寻。
影片中有很多画中画,可能是为了匹配漫画感,其实个人觉得不是太有必要,而且转场显得有点土气。不过这是一部内容大于形式的漫威电影,恐怕也是唯一一部把superhero的内心一点一点剖开了给人看的电影。在复联已经完结的现在再回头去看绿巨人,就会想,到底有谁是自愿变成superhero的呢?在成为superhero的路上,他们每个人都失去了生命中宝贵的一部分,大多数时候,他们也并没有其他选择,其实这也是普通人在生活中会面临的问题和选择。李安的视角看的是月之阴面,阳光下的阴影,不那么讨喜,但是永远存在。
真的觉得这是一部完全被低估的电影。电影里有一些恐怖的场景,半夜里昏暗的实验室走廊。而心理的那个浩克如果隐藏在某处,它就确实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我的心里有一个浩克,他(能量)是那么巨大,当他出现、我就是个无意识的傻瓜。我似乎无法改变他,却可以找到他的开关,了解他,而这,需要比浩克更强的心理力量,也许还要找到很多历史的线索。(回忆过去)我也很努力了。第一次遇到这样一个具象化的愤怒形象。也只有他具象了,我才可以对他做点什么。不然就像荣格说的,潜意识如果没有变成意识,他就是你(我)的命运。
评论里很多人说漫威无脑不能被拍成这样,其实换个角度,被拍成这样的漫威是想表达什么呢?就成立了。
毕竟有什么漫威一定要怎样的规定吗?就算有,这规定也太无聊了。它只是个工具才对。要工具统治人可太逗了。
但是人也确实没有自以为的那么想要自由,看看浩克,他付出了多少,承受了多少,如果自由如此沉重,确实被控制是更轻松的一件事。
看看被嫌弃的松子。她的心里是否也有个愤怒的浩克。她没有认出来他。于是这股愤怒裹挟着她过泥沙俱下的生活。那是她想要的生活吗?也许她过生活的时候,只是如浩克一样,没有感觉,没有记忆。
作者:罗杰·埃伯特 发表日期:2003年6月20日 译者:八月三十一 评分:★★★(四星为满分)
绿巨人在漫威超级英雄中是罕见的,因为他的能力是一种诅咒,而非优势。当愤怒战胜了布鲁斯·班纳博士,且他变成了一只比原来大了很多倍的绿色怪物时,这不是为了对抗邪恶或捍卫美国,而只是为了痛扁那些折磨他的人。就像它的前辈弗兰肯斯坦(注:又译作科学怪人)的故事一样,《绿巨人浩克》是对那些玩弄生命的奥秘的人的愚行的警告。它是关于拥有你不曾追求也不曾渴望的力量的痛苦。班纳告诉他唯一的朋友贝蒂·罗斯:“最让我害怕的是,当它发生时,当它发生在我身上时,当我完全失控时,我却喜欢这种感觉。”
李安的《绿巨人浩克》(电影名省略了“the”)是最近的漫改电影中最健谈、最引人深思的一部。与其说它是关于一只绿色怪物的,不如说它是关于自大狂们的两个受伤的成年孩子的。班纳(艾瑞克·巴纳 饰)的父亲是一位科学家(尼克·诺特 饰),他对自己的DNA密码进行了实验,并将因实验室事故而发生转变的基因融入到他儿子体内的绿巨人中。贝蒂·罗斯(詹妮弗·康纳利 饰)是班纳的研究伙伴;他们几乎是恋人,但没有结果,她讽刺地说“我对情感上疏远的男人有着莫名的迷恋。”她冷酷的父亲是罗斯将军(山姆·艾利奥特 饰),气势汹汹,决心摧毁绿巨人。
这两种对立的俄狄浦斯式的冲突是《绿巨人浩克》的核心,令人感动的是,在很多场景中,我们基本上是在看受伤的孩子们。当绿巨人的神奇力量变得为人所知时,军方当然会试图杀死他(这是大多数关于外星人和怪物的电影中的常规解决方案),但还有另一个反派有更阴险的计划。他叫塔尔博特(乔什·卢卡斯 饰),一个贪得无厌的企业家,他想利用班纳的秘密来制造一种可以自我修复的士兵。从中可牟取暴利。
这部电影提出了关于基因实验、对科学研究的滥用以及我们对不合群的人的本能地厌恶的问题,并实际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请记住,李安是《冰风暴》和《理智与情感》以及《卧虎藏龙》等电影的导演;他试图在这部电影里真正处理绿巨人故事中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切换至无脑的特效。
这样也好,因为绿巨人本身是这部电影中最不成功的元素。他在特写镜头中很有说服力,但在远景中稍显匆忙而不连贯,奇怪,就像他的精神表亲金刚一样。有时,他的运动略像用于创作《金刚》的定格动画,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故意的;金刚的运动有种诡异的感觉,比现代计算机生成的生物的流畅运动更令人毛骨悚然。
《绿巨人浩克》中有大量对经典电影的引用。《金刚》无疑是李安的灵感来源之一,而《弗兰肯斯坦的新娘》(注:《科学怪人的新娘》)则是另一个,例如在一个场景中,绿巨人看到了自己在池塘中的倒影。《化身博士》显然是原作的灵感来源。其他引用包括《公民凯恩》(绿巨人摧毁实验室)以及《太空先锋》(一架喷气式飞机飞得如此高,以至于可以看见星星)。罗斯将军也有杰克·D·里佩尔将军(注:《奇爱博士》的角色》的影子,前者由艾利奥特饰演,技艺高超地展现了克制且专注的近乎夸张的表演。
这部电影中有大量动作场景,例如向绿巨人发射火箭,而他以击落直升机作为回应。还有我们在超级英雄电影中所期待的必不可少的著名地标,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金门大桥,纪念碑谷,当然还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秘密实验室,在那里,人们可以把绿巨人困在一个浸水的封闭空间里,同时提取他的DNA。
但这些场景相对于电影的核心剧情而言是次要的,后者是关于两对父亲和孩子的。班纳对童年创伤事件的记忆被压抑着,在多年后再次见到他父亲后,这记忆终于被唤醒了。诺特看起来像一个急需理发师和跳蚤粉的人,他饰演班纳的父亲,作为看门人与班纳在同一个实验室工作。他用DNA测试来确定这确实是他儿子,在一次私下的对话中,他告诉他:“你得注意自己的脾气。”康纳利饰演的角色与她父亲之间也有很大的矛盾——她在不该信任他的时候却信任他——有趣的是,这个角色的困境与她在《美丽心灵》中饰演的女人的处境非常相似。两次她都爱上了才华横溢的、直到失控为止都是可爱的、且认为自己受到政府追捕的科学家。
这部电影有着优雅的视觉策略;在无数导演失败之后,李安想出了如何让分屏技术发挥作用。通常它们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噱头,但在这部电影中,他使用移动的框线和画中画来暗示漫画的动态叙事技术。某些镜头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前景和背景相互作用,揭示彼此。还有另一种更微妙的、让我联想到漫画的技巧:他经常在同一特写镜头中的不同角度之间切换——不是切换至下一个镜头,而是从一张脸的一个角度切换至另一个角度,就像平面艺术家在需要另一个画面来处理较长的对话时所做的那样。
很难说《绿巨人浩克》能否吸引到它的主要观众——青少年科幻迷。毫无疑问,它将在周末创下票房纪录,但它能否吸引到会对其野心做出反应的观众?李安大胆地采用了漫画故事的大框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目的;这是一部面向那些不喜欢漫画电影的观众的漫画电影。
-拍完卧虎藏龙以后拍绿巨人浩克 你有故意把武侠片的元素带进科幻片吧 -我没有啊 -那为什么绿巨人会轻功 -那不是轻功 那是他跳得高
只有李安能把超级英雄类电影拍成这个样子。。。
所以,这个故事就讲最强生化武器是怎样炼成的。有利的,就是超人,不利的,就是怪物。李安作为一个华人导演,影片里面确实有一种细腻的东西,那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无关剧情,只是一种气氛。不过这也导致故事讲得黏黏嗒嗒的看得不痛快。
恶评如潮,可居然把我看涌动了,丑陋的绿大个多么忧伤啊!
从没有看过一个超级英雄无时无刻不在逃。一个超级卑微超级迷茫超级痛苦超级渴望的超级英雄。
要是没有Jennifer Connelly就再扣一颗星
米国老师说:“你没看绿巨人?因为评价不高?但你要是喜欢李安,一定得看绿巨人,它和其他所有科幻片都不同。” 我笑。。今天忽然想起久远的建议。。可爱的安大叔,男主总是与世无争睁着迷蒙温柔大眼的样子。在卧虎藏龙里没飞够,安叔就让绿巨人也会了轻功。再次证明世上只有两种电影:奇特的,狗血的
李安每次都体裁不同,主题相同
李安的细腻确实不适合这种不需要脑子的电影
这个大个子的故事没有各种没过小个子吸引人啊
D+ / 虽然小学生科教碟片一般的分屏很好笑,虽然自愈的虫合很好笑,虽然绿巨人的美术设计很好笑,虽然一毛钱的特效很好笑,虽然有些文绉绉的台词很好笑,但李安水平还是在线的。以及最后才发觉我看的莫非是《湮灭》前传?
当我听说这是李安拍的,我崩溃了……看来真是每个导演都拥有古怪的过去……
有点怀疑自己是喜欢这出戏还是出于对李安的迷信。评论那么烂,可我还真是觉得不错。那个傻大个被世界抛弃,自己在空中大地疯跑的场景令人难忘
李安活生生把一美漫拍成了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只可惜优等生这次终于摔了跟头。李安不是不懂美国(且看[冰风暴]),但这部片子和[伍德斯托克]说明他对大众文化的处理尚有问题;同时也不是因为他不媚俗或者太文艺,号错脉了而已。李安终究是Hulk一样的他者存在。真好奇Hulk的内裤是什么材质的……
节奏很不对。李安真是不适合拍商业片。但是赋予绿巨人如此忧郁的眼神,也太难能可贵。
感觉李安在以一种七八十年的恐怖片风格去处理这部影片,怎么说呢,看着很不过瘾,不过结尾他父亲变闪电人的那几处定格实在是神来之笔。
一点没发挥出李安的风格。|23.5.12重看,确实糟糕的一塌糊涂,感觉导演就署了个名一样,一点点也没看出来他的任何东西啊!尤其是像PPT一样的转场剪切风格,滥用到不适的地步,真的无法想象李安究竟为何要拍一部这样的片子?
只有东方人眼中的超级英雄才是悲情的;可我觉得这片太冗长了,而且剪辑像PPT。
东方人理解中的美国英雄,带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在披着的科幻外衣下,是李安对于个人和家庭命运的敏感忧虑
2012.08.23 破坏力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