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中的罪恶
最近没什么好片了,听说最近肉蒲团成焦点了,中国人这点出息真是叫人无奈,妈的,日本的AV看得还少么?不就那么点事儿么,肉蒲团能搞出什么彩来?真就不信了我。今天得空看了个瑞典的片,很不错的,其实看的时候挺压抑的,看完后也很郁闷,有必要写下点感受,原汁的。老不写东西,表达能力越来越差了。
今天看的片叫《恶行》,当时下这个片,完全是为了听听瑞典语。一个描写青春期少年烦恼的故事,孔夫子说过,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我是深有体会的,少年初壮,凶狠好斗,回想起自己初中时代,不禁唏嘘,几乎天天与人打架,有欺负别人的,有被人欺负的,初中时,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我的操行等地永远是中,后来自己就放弃学习了,中考惨败。今天看的这个故事,也是如此一个少年。极其凶狠,成绩却不差,好多学校都不收,最后一次被开除,那个校长对他说:真不知道你心里装着什么,如果有,那一定是罪恶。后来他妈妈变卖了家财,把他送到一所贵族学校。送他走前,叮嘱他,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再被开除,就没学上了。哎,想起当年中考后,父亲很认真地问我,还想不想上高中考大学?我说想,于是父母花了很多钱,还解决了某位校领导亲属的工作,才把我送进了他们曾经就读的母校,以全年级成绩倒数第五的排名。其实即使这样,那时候的我也没能真正体会父母的用心良苦,或许,这就是为人父母的痛苦吧,完全的付出,很难得到回报,这也是一个孩子成熟的过程吧,尽管很漫长,但依然会有。
ERIK就是这样一个少年,进入贵族学校后,成绩都是A,但行为依然很糟糕,那并非因为他与人争斗了,恰恰相反,他碰到了一群恶势力的不断纠缠与凌辱。那群人,高高在上,道貌岸然,用自己制定的所谓法制,控制着学生们,并且得到学校的默许。这是很可怕的事儿,恶人恶行,其实并不可怕,稍微勇敢一点的人都可以去对抗,但是,如果恶人背后,还有所谓的高尚在予以庇护的话,那就好像看着那些恶人为非作歹,警察却告诉那些被欺负的人,不要使用暴力反抗,要学会用头脑和智慧。而我们的社会,往往就是如此的,法律成了保护恶人的圣经,被凌侮的大多数人,只能默默承受,甚至还得学会没事儿偷着乐,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庸之道,所谓的头脑,所谓的智慧!多么可笑,却让人心酸。
ERIK知道自己来这个学校,要做什么,他只想好好学习,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面对那些恶人,他只能忍受着。无故被打、被烟头烫、被泼粪、朋友被打到退学,甚至喜欢自己的一个打工女孩都被无故开除……他不是不能打,他打起人来相当的迅猛,凶残。当因为自己,身边的朋友不断被凌辱的情况下,他出手了,打断了一个小子的鼻梁,打折了另一个人的手,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异常得兴奋,因为罪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ERIK也遭到了“正义力量”的迅速开除。他很无奈,最后,居然求助于法律,他成功了,毕业了,但是,法律也并非用的正当手段,而是用一种讹诈的方式。看到这里,我觉得很悲哀,特别地悲哀。因为,讹诈成功后,恶人依旧,保护伞依旧,而ERIK,只是得到了一种妥协性的不被开除。
影片中,有两次尊严的出现,一个是ERIK的游泳教练,一个是植物学老师。游泳教练说,去拿第一吧,你能得到尊重,ERIK拿到了,但没有任何改变,尊严的承诺成了不值一哂的笑话;植物学老师发现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主动退学后,咆哮了,他说,你们大多数人都是懦夫,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有尊严,而你们不敢反抗,没有任何尊严。ERIK说,老师,您了解情况嘛?那老师难道不知道,保护着恶人的,正是给他开工资的校长。呵呵,尊严,在现实面前,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如果有,那屠刀下就不会有那么多冤魂。尊严不是别人施舍的,只能靠自己去博取,很可惜,历史上那为数不多的为了尊严而绝不低头的人,都被砍掉了头颅,甚至成为大多数不明真相群众的笑柄。
ERIK一直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恶魔,让我觉得很憋屈,如果他真是恶魔,那早就该干死那些恶人了,让那些恶人用自己的血去洗刷他们的污点,在我看来,他是很善良的。他其实是这个社会,我们大多数人的化身,我们都在为别人活着,为了让亲人觉得我们是幸福的,优秀的,让人可以信任和依赖的,其实,扪心自问,我们在承受着什么?太多了,那些辛酸与屈辱。这,就是社会。你得学会如何生存。
伟大的铁木真汗曾经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追逐敌人,抢夺他们的财物和女人,让他们的亲人以泪洗面。难道不是这样嘛?我每每想到这句话,就有一种承担历史使命的渴望,虽然仅仅是一种令人掩口而笑的意淫,但是,我很认真的。
让所有加诸我身的罪恶,承受七十七倍的惩罚吧,我绝不会认为因为宽容,我会变得成熟或者伟大,那都是弱者无聊的自慰而已。卑微地活着还是骄傲地去死?既然身上流淌着野蛮人的血液,我的答案肯定是后者!
TO FUCK OR TO BE FUCKED,THAT IS THE QUESTION!
2 ) 熟悉又陌生的霸凌
话题类影片少有的,相当真实又有冲击力的画面感,瑞典之秋配合精心打磨的构图,极具冷肃氛围。
导演亦把对比发挥到了极致。母亲的爱对比父亲的恶,纯洁友谊爱情对于三人成虎的霸凌,也不是一般扎心。
回到主题。一是本片里的规则与老马概念下的法律相似,都是统治阶级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治理的工具,而此处统治者正是高年级或有背景的学生,肆意滥用规则破坏规则,如同手中把玩的橡皮泥,用来满足自己膨胀的自恋和残缺的内心。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他们亦跟常见的校园霸凌颇有不同,像成人般不停想要支配的动机却只是一群披着狼皮的孩子。二是家庭暴力。中规中矩地塑造了男性社会下男性作为主要压迫者的形象,顺便兼具了几乎病态的完美主义,加剧了家庭里令人窒息又极端残酷的现实状态。三不言而喻即是男主作为革命的化身,被美好的品质和知识洗礼,对恶势力忍无可忍之后的爆发。不可思议地通过理性诉诸必要的暴力和法律。他全盘算好,却放下屠刀的那幕,固然俗,却特别震撼人。
我也永远相信,这世界大体是美好的,人性的另一面仍是个案,是它真实的一面。
3 ) 《邪恶》
一个人的“暴力”成长史。影片从西方擅用的基础理论探讨了来自于家庭、校园对一个人人格不确定的确定。其冷酷的基调也只有北欧人才能如此自然的表达。
但影片又不仅仅是一出简单的讽刺剧,更像一出寓言;不仅仅是对社会等级、制度极端的缩写,因为最终“解救”主人公的来源于更高一层的制度:法律,但当真正身处法律所维系的某种政治体制下的国家、社会、人生,又有什么能对其进行约束呢?
在影片技术层面,最令我难忘的是镜头运动的深度,不少反常规的走位、伸缩、推进,营造出畸形的人物关系和暗潮涌动的情绪效果。而且全片剧情推进还始终蔓延着一种悬念片的气质。
可惜米凯尔·哈弗斯特罗姆 Mikael Håfström到了好莱坞同样快被废掉了。
4 ) Boarding school:霸凌者制定「校园规则」
想来谈一部03年的瑞典电影,「校园规则」,按片名Ondskan来直译的话应该是邪恶。本片比较大的成就应该是提名了7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作品值得一看,但个人觉得挖的不够深,脚丫子在校园霸凌的题材上划了划水,浅尝辄止。一句话概括全片就是,家庭不幸的男主在寄宿学校的霸凌下坚强地撑了过来。
以上,是我吹毛求疵的言语。
但我的确想来说一说那该死的校园暴力。
原来,你真的会对人生中的某段时光充满怨恨,甚至怨恨那个时候的自己。
你以为你经历的一切早已过去,你以为你早就看清一切,云淡风轻,可总有某个点会突然打中你,那些过往如洪水般侵覆你的理智。你甚至会因为曾经那位霸凌者过得惨惨戚戚而获得扭曲的欢喜。其实那个人早与你毫无关系,当愤怒褪去,TA早就被你丢进记忆的垃圾桶里。
在我的印象里,boarding school一直会和校园霸凌联系在一起。多兰在ins上有发过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在寄宿学校,霸凌和被霸凌反复交替。其实全世界的人性都相差不大,校园这个密闭环境形成一方天地,权力掌控者一方面骄傲于自己对其他同辈的控制权,一方面又要想方设法维持自身的地位。所以他会时常作妖来威胁人,以恐惧感烘托自身形象。如果有人拒绝顺从,那就伤害了他的骄傲,那一定要火力全开往死里整。本质上,这类人走的就是成功人士的路子,我很厉害,你们都羡慕我,你们都怕我。只不过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做人做事多少会委婉些,以良性的方式拥有一批簇拥者,犀利不失佛系。但像霸凌者那样三巴掌打不出一屁来的人,寻求暴力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我觉得电影挖的不深的原因也在这儿,电影只探讨到权力拥有者是如何享受并维护自己的权力的,没有深入到权力和人性的关系。欲望能够改变人性,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守的东西,但这个情形是可以改变的。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一般是潜移默化的,“毫无底线”不是一朝形成的。有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书写了一部人渣养成记。
「校园规则」的切入点是男主的家庭。司空见惯的设定,懦弱无能的母亲+残暴不仁的继父。继父殴打男主的时候,母亲幸福快乐地弹起猫和老鼠主题曲。好吧,开个玩笑。这是很刻板地交代人物背景的方式,好处在于,简捷有效。但就像我不喜欢写作文用排比句,三段式一样,优美是优美,总少了点灵气。
人生惨剧之一,莫过于无家可归。惨上加惨的是,自己有家还比不上无家可归。和谐的家庭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给成员带来力量,稀巴烂的家庭么,可能只能带点茶叶蛋壳了。
男主在学校里表现得无所畏惧源于他无所依靠。死猪不怕开水烫,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他唯一收敛的时候,就是在和母亲通话过后,心中有了想守护的东西,便狂妄不起来了。有的时候,一个人忍耐是为了守护他所在乎的东西,如果你太嘚瑟,让他一无所有,他可能真的会找你玩命。到时候谁叫谁爸爸可不一定。这个社会,有太多同归于尽的例子。从校园暴力事件中,可以以小见大。
好吧最不想提的,就是本片的感情线。虽然不多,格外鸡肋。只得感慨一句,文化差异啊文化差异,算是给电影润个色,具体怎么样,见仁见智了。尺度也是相当照顾青少年,CCTV6曾经引进过这部片子,在电视上欢欢喜喜地放过,纯洁程度,可见一斑。这辆车就是通往幼儿园的,中学生请下车。
压轴要说的是“老师”。年少时向来会把“老师”当成一种身份,成年之后,“老师”便蜕化成一份职业。你的老师之所以成为老师,并不是因为他与你有什么不同,恰恰是因为他与你没什么不同。温饱问题不得不解决,人际交往,溜须拍马,生存之道。该怂的时候就要怂,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校园霸凌事件中,老师往往不见踪影,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有所作为成本太大。
被霸凌者常常痛苦于老师的冷漠无能,年少阴影教会他们的不是尊重师长,有所信仰,而是如何自立自强。学会自救,要么忍受,要么反抗。总之,自求多福。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乏老师职业的人,缺的是有老师价值的人。但让人困惑的地方也在这里,没有一条明确的规则来界定老师身份的标准在哪里。学生喜欢的老师未必是老师家长喜欢的老师,业绩丰厚的老师未必值得信赖。
最后,歌颂一下男主和他室友的友谊。有矛盾但是没有背叛。这大概是一段情感最珍贵的样子。
愿所有时光里有阴霾的人,兜兜转转,终能回到最单纯最向往的时候。
5 )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很少评论电影,但这部电影看完后很让人深思,男主身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忍辱负重,在学校要忍受高年级学生们的欺压,在家受继父的毒打,他为了能顺利毕业,选择了忍,对自己的母亲,特别孝顺,母亲让他好好学习,真的算是痛改前非,最后拿出了优异的成绩给他的母亲,对于朋友,是个很讲义气的人,为了不让自己的室友也是学校唯一的朋友不受学生会的欺负,甘愿让他们用烟头烫自己的身体,毕业以后也还跟室友保持联系。对于感情也是很真诚,最后为了拿到写有那女生的地址的信封,甘愿去得罪校长,最后电影的结尾更是达到了升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6 ) 当《校园规则》遇上《浪潮》
——要么跪下服从,要么站起抗争,不要一边跪着一边反抗——
刚看完《校园规则》就来写影评,首先赞扬一下这部电影,这绝对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而且是一部被忽略的经典作品。这部电影的气质,让人不自觉的联想起《浪潮》,但我认为这部电影要比《浪潮》好,而且逻辑更能自洽。如果说《浪潮》所展示的是个人对于组织的集体无意识,那么《校园规则》所展示的就是结构性暴力。
我一直认为,世上很多事情并非可以单纯用“道理”解决,有时候暴力是必要的,这就是革命的历史合法性。有趣的是,在面对学长有组织的暴力时,主角在反抗与忍受之间摇摆不定,然而他的室友却劝他学习甘地。——跪着反抗:既要反抗,又不能打疼欺负我们的人。然而,最终颇具嘲讽意味的是,学习甘地只能引火上身,别人看到你既不驯服又不敢反抗,只会变本加厉的欺负你,因此那个“甘地室友”最后只能无奈转学,而在学长们的百般折磨之下,主角畅快淋漓的暴力反抗反而是最有效的。由此不禁让人联想到甘地和曼德拉,这些被殖民者捧上神坛的人,他们的确让殖民者毫发无损的光荣体面的离开了殖民地,但是印度还是印度,南非还是南非。因此,这部电影其实说出了一个真相,在某种环境中,不反抗是不行的,像甘地那样反抗,同样是不行的,因此主角从甘地走向暴力,最后对他的继父也饱以老拳。我们发现,暴力反抗看似激烈,然而成本却很低,而看似和谐但却长期持续的忍耐奴役与压迫,其代价反而是高昂的。
值得思考的是,何以高年级学生能够实现对低年级学生的压迫?我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校规的以及学校的各个部门按照他们的意愿运转,而另一方面,就是高年级学生高度的组织化。组织可以带来权力,没有组织就没有力量。高年级学生组织起来,分工明确,因此他们集体欺压着低年级。而低年级学生却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但求苟免。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低年级学生像电影《浪潮》那样也组织起来,去回应来自高年级的压迫,谁胜谁败,恐怕殊难预料。所以反抗有两种,一种是剧情中那样,主角的匹夫之勇,或许这样可以令主角个人免于压迫,但毕竟力量有限,而且难以消除高年级整体上对低年级的压迫。第二种这是像《浪潮》那样形成组织,这样能根本上推翻高年级的暴政。
当然,电影也有缺憾,就是没有说明高三学生的权力是哪里来的,以及何以他们能决定谁被开除谁被退学,而校长和老师群体,这些本应是学校真正的权力者们,他们在高三学生群体面前却显得如此怯懦,这不太符合人们的日常逻辑。而《浪潮》的缺憾则在于没有讲清学生们为何会对浪潮组织产生如此强烈的皈依感,因为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会无条件的归属某个组织而为之奋斗,《浪潮》的缺憾就在于没有展示出人的这种能动性。
但总体而言,这些小瑕疵不能遮盖这两部电影的光芒。
7 ) 秩序的形成与打破
这是关于一个男孩与校园暴力斗争的故事,这是一个以忍耐对抗暴力的故事,这更是一个新秩序挑战旧秩序的故事。
校园,无疑是整个社会简略版的缩影。他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有自己的等级制度,特别是他的群体天然是教员与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这样简单的关系,也就更容易把人类社会的一些特性表露出来。
我们知道人类是从猿类进化而来的。我们的祖先在无数代的竞争中经过了一个又一个岔路,我们今天才有幸在这里大言不惭,议论感慨。然而我们身上的社会性却自猿类到现代鲜有实质性的进化。
猿类社会是具有很强封闭性的,一个群体一旦建立,就很难接纳新成员。如果先把一群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过一段时间,再加入一个新来者。那么这群猴子就会集体威吓、殴打它,抢夺它的食物,骚扰它。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接纳它。
然而更加有趣的是,当又有一个新猴子被放入这个群体后,所有的猴子的欺凌对象就会转向,而参与欺辱行为最凶狠的,正是比新来的猴子早来几天的猴子。
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并不新鲜。一些知名高校的组织,如兄弟会、俱乐部等,新入会者也必须接受一些被欺侮的行为,如脱衣服,喝恶心的饮料,被体罚等,才能入会。而哈佛的“骨头人”(小布什等一些政要正是其中成员)传言更会举办一些神秘的仪式,如必须独自一人前往墓园,掘出一根已故著名校友的骨头研成粉喝下去,才能入会等等。
无论是何种古怪与暴力的方式,这些行为似乎都指向一个信号——无条件的服从。为何如此?因为这是维系阶级的最直接简单的方式。
作为组织的领袖,最怕的就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维系地位的有效方式是什么呢?仅仅靠能力是不行的,因为领袖会变老、会变弱。而且总有后起之秀可以比自己更有资格领导。所以更聪明的方式,是建立起一套机制,让新来者服从后来者,那么作为前辈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拥有特权,保护得到的利益;而后来者尽管会受到一时尊严的丧失,和利益的损失,然而因为后来者的加入,按照他们所接受的“阶级规律”,他们也可以一步步增加特权,最后甚至可能成为领袖。所以他们也逐渐乐于接受这样的排序规律,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秩序更替,通过暴力方式确立“规矩”变得越来越顽固。
正如Eric一进入寄宿学校,学生会的会在就告诉他,“一年级住最差的宿舍,每高一年级,就能住好一点,最后你会住进叫做奥林匹亚的最好公寓”。想想这个名字吧,“奥林匹亚”——众神的行在,可见那些6年级的学生把自己放在一个多高的地位。
比起猴子简单的暴力,人类的暴力,更为含蓄,也更为残酷。因为它的惩罚机制是看起来“有道理的”。在Eric的学校,规矩是这样:
1如果学长觉得你有错,你要欣然接受他用餐具打你,以示惩戒;
2如果你拒绝学长的惩罚,你将被要求周末留校,不得回家;
3如果你拒绝留校,你将接受学生会的审判,以劳动、留校、禁闭,加重你的惩罚;
4学长可以在任一时期,要求你到“拳击场”接受惩罚,你可以还手,但是你要面对两个打你一个;
5如果你逃避“拳击场惩罚”,你将被冠以“老鼠”的侮辱性称号,全校学生一起执行。
在这简单的惩罚机制中——比之真实社会的惩罚机制,隐藏着众多维系阶级的诡计。
1首先,你是否“有错”,是学长决定的,提出异议只会加重你的惩罚。
2你开始接受的“餐具惩罚”从痛苦上说,是在人的接受范围之内的,所以人会有一种“忍一下就算了”的心理。然而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你接受惩罚机制的开始,无论后退1步,还是100步,你已经放弃了你的判断和独立人格。
3所谓的“审判”,看似有合理性。然而实际上只是你独自一个面对一群人的指责。一群高高在上的人,给你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你无从辩驳,还冠冕堂皇的给这样的行为披上一层“法”的皮。
4你可以选择“不服从”,但你必须独自面对强大的暴力。一旦你在压力下“主动选择”了暴力解决,那么他就会以自己最强大的暴力把你打得体无完肤,以儆效尤。
归而言之,他们不会以赤裸裸的方式打击你,而是处处占有优势,让你一步步在他们定的规矩面前被玩弄,直到丧失勇气,丧失自尊,丧失思考的能力。
面对如此冷冰冰的阶级制度,Eric最让我佩服的不是他以暴制暴的能力。而是他在有这个能力的前提下所表现出的克制与忍耐。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目标:顺利毕业。因为他知道,在这个社会上,他必须先取得一张起码的门票,而那也是妈妈的愿望。所以无论面对何种羞辱与欺负,尽管他处处“不合作”,也明确的以行动申明自己的立场,他始终没有用暴力去反击暴力。至到他最好的朋友被逼走,他才在“规则的前提下”,用暴力让施暴者低下了头。
特别欣赏他在“拳击场”的表现。“你最想打哪里?你用哪个手搞?(自渎)”“好,就打你的鼻子,打断你的右手。”先承诺后果,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兑现诺言。整完两个狗腿子后,一手指着学生会会长的鼻子暗示:下一个,你。
而这种无畏和暴力的能力,也在后面的桥段中把装腔作势的学生会长吓得跪地呕吐。对一个已经尊严扫地的人,Eric都懒得动用暴力。胜负已分,高下立判。
学生会长是一个残酷的人,然而某种程度上他也是可悲的人。他在发现Eric的顽强后,转而对付他朋友的时候忍不住说过一段话: “其实这一切都是没必要发生的。你是何苦呢,大家都是这样的,为什么你非要特立独行呢?”可见,他也经过了从被凌辱者到施辱者的过程。他只是觉得自己在理所当然享受忍耐之后的特权。他不明白,为什么Eric就不接受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则呢?
在这个层面上,学生会长正是代表当时瑞典社会的一种状态——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一个有纳粹种族论残余的社会,一个存在贵族与平民的社会,一个男权暴力横行的社会。
最后,Eric被卑鄙的方式算计,勒令退学。这个时候Eric并没有如我所想的那样,将他一直压抑的暴力完全释放出来,而是去求助于一个更高的规则——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最终让自己得以顺利毕业。而Eric的志向,也是要当一名律师。
所以Eric正是代表了超越等级的新秩序——法的秩序。他与整个学生会的抗争,正是新的高端文明的法制性,与旧的人类动物阶级性抗争的缩影。
孩子们,当你们被欺负的时候,请握紧你们的拳头,也保持住自己的头脑。因为有一天,你们会变得很强大,会让那些丑恶的嘴脸倒在你们脚下。这些话,与年龄无关。
为了说满一个故事什么都往里面填
崇尚暴力的人通常都是最没用的胆小鬼;看似胆小怕事的优等生,其实心里常常住着一个截然不同的自己;为人师表的老师和校长其实都是道貌岸然的家伙;麻木不仁且早已无是非观可言的众人是时代的牺牲品。这个时代需要绝对的变革者。
之前在数字频道好象看过这片子,印象到现在还有点,男的外型很优!
想到了爱沙尼亚电影《班级》,当然没有《班级》那么冷酷那么残忍啦,基本上还是通俗情节剧来的,所以批判力度也没那么狠。可能是腐女会喜欢那种电影类型……
绝对的瑞典佳作
该有的压抑有了,该有的爆发也有了。还是差一口气吧,似乎虐的不够惨,又似乎合理性不够,总之差一口气!
在启蒙时期莫名淘到的第一批好片子之列,这次重温高清,依然激动 Gustaf Skarsgård reprise
暴力的本质是权力,权力的本质是让他人服从的能力,一言以蔽之曰“控制”。无论是校园暴力、家庭暴力,那些对他人施以暴力者,内心一定藏有对失控的恐惧。能控制自己内心,能淡然面对客观世界失控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而那些向他人挥舞拳头、掩盖恐惧的人,不是。
校园规则 这是校园潜规则吗?他最后有去找那个芬兰女孩吗?
7/10。家庭聚餐讨论成绩单均以拉镜头表现父权,母亲演奏钢琴是掩盖体罚的和谐声音;准许以下犯上的拳击场、强迫劳动代表逾越国家法典的封闭体制,区分种族优劣的授课、游泳赛冠军瓦解了荣誉和身份的价值(小树林的甘地式非暴力恐吓,摘掉戒指来奚落贵族),香烟象征权力最后律师要求校长还信时也抽着烟。
也不是说不好,非常干涩的片子。。。。简单到令人发指,完全不相信这是2003年的电影,风格和叙述方式完全就是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信息点太少,素材运用的感染力很差,修辞方式也是小学生中心思想级别的,简而言之浪费时间。最后冲突的解决方式无力吐槽
不爆发比爆发更深刻。一咬牙,给四星!ps,不自觉联系马粥街,显然比后者强很多。AW的处女秀。第一眼觉得有点像麦扣癖但比他帅,缺点就是有点儿矮。
禁忌的青春 荡气回肠的电影
不错,但是不够深刻,对社会还抱着一丝温存的希望
高年级学生控制着学校 令我想起了《Another Country》老师上课用学生做样板讲人种区别的时候亮了。不喜欢男主 冲动暴力愤青自负 不就是守规矩大家都好办事嘛学生会长已经再三饶他了…这么拽拖累同伴有必要嘛 他一开始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啊………
所谓的朋友不过就是一句再见,打抱不平,充当好人,不过就是安抚自己那颗正义之心,who TM care !六年级的初中生,就算再坏能坏到哪去?贵族学校常有的事儿,谁没搞过制度,欺负过低年级的学弟,这些随着年龄的成长回过头来只觉得当年真是可笑。男主角有点像某个国际名模,打的带感!
你后爹拿皮带抽你时,你亲妈在外屋弹钢琴。甘地在很多时候是个笑话。暴力发源于兽性,只证明低等和愚蠢。而政治手腕+等级压迫存在的根源在于高等动物的邪恶兽性需要可持续地有组织有纪律地长久且缓慢地彬彬有礼地发泄下去。(挨打时墙上黑衣女人的背影特写)面对不公,请直视敌人,永远不要背过脸去
某种角度可以看成是健身宣传片,毕竟壮一点终归是有好处的。
这是我们期待的公正
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最后的爆发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