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1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2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3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4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5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6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13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14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15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16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17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18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19 希特勒的男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2

详细剧情

  1942年的德国,17岁的少年Friedrich(马克思·雷迈特 Max Riemelt 饰)努力训练自己,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加入纳粹的训练营。在通过重重考试之后,他获得了机会,然而他的父亲却极力反对,于是他伪造父亲在文书上签名,成功成为了训练营的一名成员,开始了每天艰苦的训练。在其中,他认识了Albrecht(汤姆·希林 Tom Schilling 饰),一个德国军官的儿子,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然而Albrecht却不热衷于纳粹,反而更喜欢文学和写作。Albrecht的父亲却希望儿子跟他一样,以后成为一名纳粹军官,两人矛盾不断。在训练营里,Friedrich和Albrecht发现了许多丑恶的现象,Friedrich的信仰开始有所动摇。而在一次水中训练中,Albrecht却再也没有从水中出来......
  本片获2003德国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长篇影评

1 ) 君子不器 (Ist schwach schwach?)

我看这个片子还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现在战场不是杀戮肉体 而是贬低人格 只有在商场职场 出人头地的人 才不schwach软弱 一个人 没有自己好好生活的空间 必须要不停的表现 不停地把别人踩下去 这样才很有用 很成器
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想法 所以不奇怪有的人去取得一些成绩 却说我只是想证明我自己 我不懂 有什么可证明的 又证明了什么 在我看 只能证明他屈服了 屈服于扭曲的社会的价值观
当然在纳粹军校中 像Albrecht这样的人是很少的 他离权力中心很近 所以才有条件比较容易的跳出那个圈子来用人的自然本性来审视
Albrecht的爸爸说他太软弱了 真是这样吗 他强的很 他的自我 他的本性强到放弃大家趋之若鹜的所谓前途 强到可以抵挡整个潮流 不妥协 强到可以舍得自己唯一的朋友
纪念这位善良 清醒 "软弱"的Albrecht.

2 ) 天使回去了

好久看电影没哭了,这部电影让我在回味的时候不禁落泪。不管它表现的纳粹教育是否到位,不管它表现的同性情谊是否细腻,都不重要了。它能打动我,在我心中那就就是最好的电影。
Albrech,一个唯美的吟唱诗人,可感性,细腻,善良与纯真在战争面前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他像天使一样的离开,宁可选择死,也不愿去面对一个缺乏人性的世界。真的,如他父亲所说,他太“弱”了,但我却鄙视那种冷酷无情的强大。生活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是天使的不幸,就当他回去了吧。。。。。。
现在的社会呢?不也是弱肉强食,不相信眼泪的吗?一些强大而丑陋的人在统治社会,善良有时显得太微不足道。但我还是愿意被某些所谓的弱者而感动,感动他们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去和世俗作斗争,感动他们用感性的心去歌颂世界的一切纯美,感动他们在功利当道的社会保持着清醒,苦苦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追求。
在战争使人们疯狂的世界里,他孤独的吟诵着美的乐章。
在功利蒙蔽人们双眼的社会,他们用纯净的眼睛发掘并歌颂着世界的美好。

3 ) 少年之死,少年之美,少年之情

首先看到这部片子是在美少年的推荐豆单里看见的,原为看美少年而来,但是看完后却泪流满面,许久都没有恢复过来。


1、Albrecht的死可以算是我所见过的最为凄美的死亡,这个清秀的少年隔着冰层与挚友对望,微微地摇了摇头,然后缓缓地沉入了属于他的黑暗与终结。在那一幕里,少年美得虚幻的面容,和整个世界的寒冷让人心碎地交织在一起,从此都无法在观众的记忆中消散。美的东西的破灭更加让人神伤。Albrecht的死是自己的选择,是他自己选择以自杀来逃脱父亲国家的控制,他用死来换取灵魂的纯洁与内心的安定。但是他的死的始作俑者却是纳粹的灭绝人性的政策。虽然Albrecht得死可以说是一个美好灵魂在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结局,但是在冰下安放自己的灵魂与肉体却是Albrecht的选择,是一个完全没有经过事先计划的行为,如果没有纳粹过冰河的严酷训练,这个少年或许会被鲜血弄污面庞,不会这样最为纯净的消失。
Albrecht的死的震撼在于他的纯净与唯美,这种纯净又都是依靠与之对立的黑暗背景和残酷的人们来体现的,这就是对比。我们看到了教官冷漠的态度和Friedrich焦急的对比,这是正反的两个方面对于美好消失得不同态度。纯净的灵魂与黑暗的河水,纯白的雪景和黑暗的现实,场景里面的物象都可以包含一定意义上的对比和隐射,于是就但是这个少年在冰水中飘起的一缕发丝,都能牵动我们内心的伤痛。


2、我想,对于Friedrich来说亲眼目睹Albrecht的死亡却不能去救他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痛苦的事情。这让人不由得联想在之前那个浴室(地点看不太懂是哪里。。。。)的扭打与拥抱,我猜那时的Friedrich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挚友的选择,他怪他自私地放弃生的想法,怪他就这样抛弃自己选择死亡,但是更多地是对这个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割舍不去和挽留。但是在他扭打的时候,他也同时知道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那个灵魂如水一般纯净的少年的破灭,他能做的只有紧紧拥抱这个脆弱的灵魂,将自己的所有痛苦通过嘶哑的哭泣发泄出来,我相信此刻的Friedrich和Albrecht的世界里只有爱和不舍。
当他们两人隔冰相对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心情呢?Friedrich是Albrecht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舍不得的存在,让Friedrich亲眼目睹自己的死亡绝对不是Albrecht所希望的,更何况是让他放弃救自己的机会,这对Friedrich来说就相当于亲手杀死自己,但是Albrecht只能这样选择,这个世界的黑暗迫使他放弃最后的一点温暖。他看着冰面上面的Friedrich,内心逐渐变得祥和,只剩下了对这个挚友的歉意与感谢:对不起我先离开了你,谢谢你成为了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点光明。
而对Friedrich来说,他的内心决然不会归于祥和。挚友就这样一点点消失,但自己却不能够去救,他的苦痛是难以想象的,这个从他的嘶喊和哭到变形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爱这个朋友,但是却必须亲眼看着朋友消失,从他的生命中永远的离开。隔冰相对的手,就是这两个情深意重的兄弟最后也是最为深沉的灵魂冲撞。
在这个场景咯,这两位演员的表演确实相当出色,Friedrich痛苦的叫喊与动作,Albrecht绝美的美容和宁静的表情,让这段死亡变成了一段沉重的一锤,震碎了黑暗,震出了观众的泪水。

3、很多人把Albrecht和Friedrich的感情解释为同性的爱情,而我却更加将他们当作为比友谊更为深刻的一种默契。
Friedrich相比其余那些受训的少年来说,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潜移默化较轻,而且他虽然崇拜军官渴望成功,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人性上的,也正是因为他的耿直和善良,才成为了一直在森严冷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Albrecht短暂生命里的唯一挚友。对于Albrecht来说,Friedrich是和自己灵魂相通的人,也只有这个人才能理解和分享自己的纯洁,可以说Friedrich是在经过了一次次考验之后真正进入Albrecht已经绝望内心的人,虽然在是否使用拳头上他们仍有矛盾,但是在最后他也用自己的死惊醒了自己的挚友。
而Albrecht对于Friedrich来说是第一个在军校里帮助他的人,是唯一一个灵魂保持纯洁,却最身不由己的人。Albrech的善良与仁慈是他和Friedrich之间最为相通的地方,也是连接他们的精神纽带。
他们两人之间必然具备着某种默契。那段看似斥责的对话,其实是是两个相通的灵魂之间的对话,Albrech的沉默就能让Friedrich知道了自己的决定,在那个时候,虽然是Friedrich悲痛而愤怒的控诉,但是同时也是这两个挚友之间的依依惜别,在那一个拥抱里面包含了多少痛苦和不舍。

对于Albrech来说,最为痛苦的时候可能就是在浴室的那次争执与拥抱,他在这个时候把结束一切的决定传达给了自己的挚友,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对这个世界表达所剩无几的爱的时候,愧疚和不舍肯定占据了他的内心,再加上黑暗现实对他的巨大折磨,这个美丽的少年此刻的苦痛是难以名状的。
而Friedrich最为痛苦的时候必然是在Albrech沉入水底的时候,还有Albrech什么能比眼睁睁地看着挚爱的人在自己眼前消失更为痛苦!他不愿意Albrech就这样死去,但是他也不能让自己的挚友痛苦的活着,所以他停止了救Albrech的步伐,他泪流满面地和冰面下的Albrech双手相贴,他透过冰面将那些时光积累的感情用这最后一次相接传递给了一生的挚友,他用自己的痛苦给了挚友最终的安宁。
Albrech一生都不是幸福的,但是他却最终让Friedrich醒悟,放下了拳头,他守护住了自己的灵魂同时又保持了另一个人的纯洁,也正是这样,他的死才变得更为悲情与伟大。这两个少年,虽然已经不能在人生道路上相伴走远,但是他们的友情却永远不会消散。



整部片子虽然是控诉纳粹的残酷与冷漠,但我却更加多地把关注点放在了这两个少年身上,他们的美,他们的善良都深深震撼着我。我想我将永远记住那个黑发少年在湖水中陨落的场景,和那金发少年令人心痛的泪。

4 ) 导演意欲何为?

如果是三年前,我会给这部电影打五星,然而现在,三星已是到顶(平心而论,两星半最合适,可惜豆瓣不允许半星)。
说什么止战三部曲,这部纳波拉与苏菲索尔的最后时光、帝国的毁灭相提并论实在是辱没了后两部。

电影开头纳波拉学生第一次出现,就张扬着冷酷、傲慢、跋扈的做派,随着电影慢慢展开,所谓的精英学校呈现出肮脏不堪的形貌——肥胖愚笨的食品商儿子可以靠走后门入学;学生拿自己妹妹的裸照交易金钱;学生间的等级压迫令人齿冷心寒;欺软怕硬遇难扔下学生自己逃跑、之后还照样在学生面前耀武扬威的教师..............相比之下电影刚开始时佛里德里希和他的朋友们以及拳击俱乐部中的教练,他们的纯良质朴相互关爱可谓分外动人。而尽管清贫辛劳,却反对纳粹不让儿子进纳波拉的佛里德里希之父,比起儿子死了也只是一句太弱了的阿尔伯特那纳粹地区领袖的父亲可谓天壤之别.......

我不知道导演拍这部电影究竟想表达什么,我只知道当初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的感觉是普通德国民众是好的,邪恶的纳粹,邪恶的是纳波拉这座纳粹开办的精英学校,在这座学校里学生无法保有良知,想要保有良知要么像阿尔伯特一样自杀,要么像佛里德里希一样离开。

我曾经一直这样以为,甚至最初看夜间空战头号王牌施瑙费尔的小传时对其中那句‘为人友善’嗤之以鼻,只因为他是纳波拉出身(小施我对不起你)。直到我接触了纳波拉的材料,巨大的反差曾让我一时间不知道该相信哪边,是相信电影还是相信史料,随着看过的东西增多,我对电影的信心也一点点动摇——若是德国人的书,还可以说作者是新纳粹,立场不对扭曲事实偏袒纳波拉,若是英国人的书该怎么说?作为纳粹德国的敌人,英国人也会偏袒纳粹?若是比利时人的书又该如何说?作为二战时被纳粹德国侵略占领的国家,比利时人难道会给纳波拉洗白?

喜欢帝国的毁灭,是因为导演的态度,既不会偏袒美化也不扭曲丑化,不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观者,仅仅只是描述发生过的事,而是与非、对与错,由观者品味评判。纳波拉的导演不敢恭维之处,在于他的刻意丑化。若按真格的,佛里德里希压根不可能进入纳波拉。纳波拉(Napola) 是Nationalpolitische Lehranstalt(民族政治教育学院)的简称,有时也被叫做NPEA(Nationaplolitische Erziehungsanstalt——民族政治政治教育机构——的缩写。)

所谓的雅利安血统只是进纳波拉的前提,纳波拉学校里所有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是经过纳粹党审查的纯血统,然后是年纪未满十八岁,被所在中学推荐——中学的推荐是进入纳波拉的必备条件,已经退学的佛里德里希不可能有参加纳波拉入学考试的资格,这不是纳波拉老师可以帮忙的事,因为有资格参加纳波拉入学考试的学生必须具备三点:学业成绩优秀、体格出众、品行没有污点。换成通俗点的话说就是德智体兼备,没有学校给出的这三方面合格证明,连考场边都摸不着。入学考试极其艰难,每年仅有约四十人可以通过严格筛选进入那波拉,可不是电影中那般显示下体格、运动能力就能过关,纳粹开办纳波拉的初衷不是找运动员,而是收集德国青少年中的精英集中培养。纳波拉并不是未来纳粹领袖的摇篮,那是奥登斯堡的活,奥登斯堡是政党性大学,开办目的培养将来的纳粹党领袖,而纳波拉则以培养军队领导者为目的。然而纳波拉并不是军官学校,尽管原本被预定为军官学校,因此虽然没有被建成军校但军队传统依然有几分延续在这里,纳波拉的学生们穿制服,组织纪律奉行军事化路线,学生内部论资排辈有军队类型的多种等级存在,学生们被叫做‘Jungmannen’(起源于古老的条顿语,向学生们暗示他们是胸怀大志的骑士)。纳波拉学生们要接受的是高标准的教育,不是电影中那样读读德国文学,学学人种论进化论就算,而是各学科的知识,他们每天上午要花四个小时在学术上面,下午才是体育锻炼,包括体操、田径、越野活动等等,范围之广匪夷所思,举例来说,纳波拉学校里有各种奥林匹克竞赛用船只,学生们甚至要学会熟练使用各种竞赛船只。纳波拉也与海外的教育机构互访,连英国的公立中学也在内,当然战争爆发后与英国学校的互访已经停止。纳波拉的教育中有劳动实习的部分,学生们要去德国的农场、煤矿、锻造工厂实地劳动来体会劳动者的辛劳。我原先以为是做作样子,后来发现不是,是实打实的劳动,施瑙费尔就曾在鲁尔的矿山结结实实挖了一个月的煤。
除了高标准的教育外,学生们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学习如何领导军队以及军官所应有的品质——电影里那个老师是不可能出现在现实里的,且不说他这种人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军官,德国军队是否会要他培养出的军官,单说他这贪生怕死的劲儿,可不是纳粹能容忍的。

至于电影中走后门进入的学生...........纳波拉的招生标准中不考虑学生父母的社会地位,甚至连父母是否反纳粹也不是问题,要的是学生本身够出色。当然父亲地位很高权势很大——比如电影里的阿尔伯特之父,有可能走后门把儿子塞进纳波拉(纳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长子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就是纳波拉毕业,不好说他是不是老爹走后门才进的纳波拉,不过他后来的表现证明自己不是靠老爹撑腰),然而一个食品商的愚笨儿子靠老爹是卖食品给学校就能进入未免太扯,就算进入也撑不过去会被淘汰——纳波拉以给高智商少年定制教育而闻名。

类似电影中校方安排学生猎杀手无寸铁的俄国男孩的情况,在我阅读过的书籍中没有提到过,事实上纳波拉真正让人诟病的是学校里的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可仅仅只有纳波拉如此吗?不是的,当时德国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如此,不单单是纳波拉。佛里德里希和阿尔伯特以前上的小学、中学,全都如此,那个时代所有的德国孩子都是作为希特勒的青少年被教育,男孩们年满十岁就被强制加入希特勒青年团,满十八岁就去服帝国劳动役(其中包含大量的准军事训练和建筑战壕之类的劳动),他们所接受的大多数教育不是来自家庭而是来自政府,他们不属于家庭而属于国家,国家的青少年们受制于从无间断的强制力。被选出的青少年精英要更进一步的接受意识形态教育并不奇怪吧,不仅是纳粹,无论哪个独裁国家都会如此作为。

可若说纳波拉是单纯的洗脑机构,看起来效果似乎没有那么理想。英国作家曾对纳波拉的教育下过如此评价:‘为高智商、身体健康、富有想象力和抱负的少年们量身定制,对德国男孩们来说入选纳波拉是一个梦,进入纳波拉的幸运儿中多数后来加入德国军队。’
施瑙费尔是纳波拉毕业,1938年进入巴克南纳波拉后转入波茨坦纳波拉(最早的三座纳波拉学校之一),他是学校里的尖子特优生,且他进入的部队是空军,希特勒曾说过‘我的陆军是反动的,我的海军是信奉基督教的,只有我的空军才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就看看施瑙费尔这个接受了纳波拉全套教育的空军军官如何吧。

按照电影里的标准看,他绝对没法从纳波拉毕业——首先他不够狠辣冷血,击落第六架轰炸机后,他在检查战果时被敌机机组人员的尸体震撼,从此以后都是尽量瞄准轰炸机机翼射击以便飞机解体较慢,给轰炸机乘务员更多时间跳伞逃生,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他要承受被敌机尾部机枪击中的风险。其次他政治立场不够明确,从来没有提过政治和种族主义,甚至跟他接触过的人异口同声证明他在民族立场方面相当开明(真失败.......)。最后他谦逊友善乐于助人到让人发指——把功劳归于部下;为帮助后进宁可自己丧失扩大战果的机会;说话从不严词厉色,就算是部下犯错他有理由大发脾气也难得说句难听话;对待任何人都亲切慷慨,虽然获得高位勋章、军衔快速提升依然保持质朴谦虚的本色,因此在下级中、在同事之间大受欢迎,人乐为之用。甚至战后他一边忙着重振家族生意一边还不忘帮助旧时同伴,经常把生活困难的前同事拉进自己公司。

曾担任过施瑙费尔副官的乔治•费恩格勒如此言道:“我所知道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如海因茨·施瑙费尔那般才华横溢、那般让人敬慕。他具有极高的智慧,是一个光辉榜样。他的意志非常坚强,总是在工作中起领导作用。我们这些飞行员总是很惊奇,当我们什么都没看见的时候他已经击落了一到两架轰炸机了。他是个极卓越的领导者,愿与部下一起出生入死。人人都毫无例外的赞美他,我从不曾听到任何关于他的批评言论。然而同时他又极无私、极谦逊。”
第六夜间战斗机联队第一大队队长(相当于陆军的营长)彼得•斯伯顿评价施瑙费尔是‘一个如同里希特霍芬一样的传奇,一位英勇的骑士、一位理想的德国军官’

作为在西线作战的飞行员,施瑙费尔对付的是盟军部队,说得精确点就是英美空军。美国空军上校雷蒙德•托立佛在其名作《Fighter Aces of the Luftwaffe》中称施瑙费尔为“一个伟大的英雄”,并对施瑙费尔的人格下以‘可贵’二字为评语。
战时作为英国轰炸机部队的导航员,彼得•欣奇克里夫曾被德国夜间战斗机部队击落差点丧命,他在战后为施瑙费尔立传,在文中以正直之极、对个人道德标准要求极高这样的文字描述施瑙费尔,甚至在写到施瑙费尔死亡时用了这么一句哀叹“德国乃至全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飞行员和英雄。”

如果以施瑙费尔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来衡量纳波拉的教育,是不是该说纳波拉教育得不错?
我绝不会这么说,毕竟施瑙费尔这样被敌我双方都如此赞美的不多,或许施瑙费尔只是个特例,然而他毕竟证明了纳波拉出来的人并不是无血无泪的屠戮机器,精英学校里的纳粹意识形态教育并没有压倒他在家庭中接受到的待人待物开明友善的教育。

彼得•斯伯顿的中学同学进了纳波拉,斯伯顿也曾接触过很多纳波拉出身的军官,在当时想尽快成为一名军官,进入纳波拉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斯伯顿的看法是纳波拉毕业的人总得来说较为冷漠一点且功业意识更强,但这些人依然有心有感情。

纳粹德国外交部长的大公子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父亲是纽伦堡审判中的十大战犯之一,他自己是纳波拉毕业又进了武装党卫军,是否够典型?然而他本人的风评却相当不错。

说了这么多,真正想说的只有一句:导演意欲何为?

对纳波拉教育的刻意丑化是为了什么?对平民(佛里德里希的父亲、还有拳击俱乐部的教练——佛里德里希要进纳波拉时他的表情明显黯淡下去)的刻意拔高又是为了什么?
自然,纳波拉毕业的人中肯定有犯过战争罪的存在,战时的德国民众里也肯定有佛里德里希父亲这样的人存在,可比率分别是多少?而电影如此极端的对比给观众的感受是什么?平民有良知,反纳粹,就算进入纳波拉也不是什么为元首服务而只是想改变生活困境;纳波拉的教育抹杀良知,因为纳波拉是纳粹开办的精英学校(联系电影开头时善良淳朴的佛里德里希和伙伴们,无形中洗白了当时一般中小学的教育形式,好像那些学校里就没有纳粹教育一样),错误的是纳粹不是人民。

当年看这部电影时的感慨和震撼,现在多成嗤笑。导演费劲心思表达出来的东西,在真正的纳波拉学生的肺腑之言面前显得肤浅。

库尔特•迈尔(跟武装党卫军那位将军只是同名同姓而已),1921年生,是施瑙费尔的同学,二战时是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的军官(波茨坦纳波拉的学生是给德国空军培养的),他在接受欣奇克利夫采访时如此说道:
“一般德国民众都不想听关于那个时代的任何事,虽然当时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支持国家社会主义。对犹太人进行了可怕的残酷压迫和血腥屠杀是‘纳粹’——不是国家社会主义者——以德国的名义。在战争爆发前的岁月里,任何事都很好,所有东西都很美,任何事物都很吸引人,全部的一切都让人骄傲,从不曾听到镇压和屠杀。当战争结束,盟军获得胜利,所有的事物都转到对立面,人民被教育成只要与阿道夫•希特勒那个时代有关的所有东西都邪恶可耻。当我还是一个年轻人时我作为军官曾在近距离见过这个人,你不会相信这个‘天才’后来的‘撒旦’放射出的超凡魅力,身处其中你很难不为他感动,1938到1939年之间欧洲所有的外交官和教皇的罗马教廷大使都对他恭敬奉承,这丝毫不令人惊讶。所以海因茨•施瑙费尔也是一个热心的国家社会主义支持者,诚实来说事实上所有出生在1920到1928年间的年轻人都是如此,他们作为希特勒青年而被教育,并被灌输NSDAP的思想。被精选出来送进纳波拉的学生要接受更深程度的类似教育不是一件让人吃惊的事,我们享受与众不同的显著教育,同时接受类似苏格兰塞伦学校的艰苦纪律。我们这些德国人知道集中营的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过什么,所以背信的是‘纳粹’。我们不知道政府的阴暗面。但是我们应当明白发生了什么,我们不要盲目地遵循领导人的花腔。希特勒,没人可以控告他不将秘密告诉他的人民,因为他的每一次讲话里都说到要清除犹太人种族。为什么我们没有在那个时候反对他?”
“战后揭露了奥斯基辛等集中营对犹太人的可怕屠杀——首先是盟军展示给我们的照片——所有的德国人都被深深震动了,意识形态上直到那时依然支持国家社会主义的人也受到了冲击,然后,德国开始了忏悔。我作为那个时代曾信仰国家社会主义的人,毫不犹豫地承认我如今以纳粹用德国名义犯下的罪行为耻。
海因茨·施瑙费尔定然会有与我一样的感觉,因为我们两人有相似生活轨迹和思维认识。你问我我自己的想法和我在战时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态度?我将给你一个毫不含糊的明确答复:直到战争最后一刻我都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忠诚支持者。海因茨也一样。我可以想象战争结束后当海因茨得悉纳粹犯下的罪恶时他受到怎样的冲击,他绝对会自问是否服务了错误的主人。就象我和现在依然活着的纳波拉学生一样。他会经常想到这些,纳粹犯下的罪行会使他非常抑郁,但是直到战争结束那一刻他都相信元首,就如同好几百万德国人那样!”

————————————————————
PS:简要介绍下第三帝国时期纳粹为德国青少年精英开办专门学校的历史背景,以及学校分类。

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后决定改造教育制度,宣扬国家民族主义思想,根除魏玛时代的颓废文化。纳粹教师联盟的领导人汉斯•舍姆宣称:“谁控制了青少年,谁就控制了将来”。
除了在各级学校实行纳粹教育外,纳粹党人也看到寻找德国青少年精英将之集中教育成国家社会主义者以及未来国家领导人的必要性。纳粹专门为青少年精英设立了三种学校,那就是奥登斯堡(Ordensburgen)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Adolf Hitler Schulen)以及纳波拉(Napola)
奥登斯堡取自中世纪条顿骑士的城堡之名,可以看成政党性大学,目的是精选出优秀学生作为将来的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学校则是直接从希特勒青年团选取补充军校学员进行大量军事化训练,这些孩子一般都在十到十四岁之间,当他们年满十八岁后,成绩优良的学生有进入大学的资格,也可以进入奥登斯堡。纳波拉的性质则介于二者之间。第一批纳波拉学校有三所,开办于1933年,分别位于波茨坦、普隆和柯斯林,到战争结束时德国各地大约有20到30所纳波拉学校。纳波拉每年都有一个星期选取新学员,为期七天的考试周里学生们要接受的入学考试极其严苛。学生父母的社会地位不被考虑,当然如果他们有政治上的可靠性更好,男孩们必须是纯粹的雅利安血统,这是基本要求。一个德国男孩如果是纯血统,未满十八岁,在学校里学业成绩优秀、品行没有污点并且体格出众,他就有资格被学校推荐接受纳波拉入学考试。然而入学考试是极艰难的,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通过考试进入纳波拉。有趣的是,德国人羡慕英国的公学制度,构建纳波拉时,是以或者至少部分是以英国公学为标准。纳波拉学生被称为Jungmann。这个词和Ordensburg同义,起源于古老的条顿历史,反映出纳粹党全力强调德国传统。。Jungmann指的是将成为骑士的青年。
纳波拉的师生都必须是通过党审核的纯血统,但是否是纳粹党员不是成为纳波拉老师的必要条件。
纳波拉学生上午时光花费在学术上,下午是他们的室外活动时间,他们进行体操、游泳、田径以及越野活动和障碍跑训练等准军事化训练,当然这些运动都是高标准的。纳波拉学生们在户外活动时穿着灯芯绒马裤,长筒靴,橄榄绿军上装,上装上装饰有肩章(肩章是区别学生是哪所纳波拉的标志之一,举个例子,巴克南纳波拉的肩章上是红底白杠,波茨坦则只有红底),并佩戴饰有帝国之鹰的橄榄绿军便帽。参加典礼或跟希特勒青年团一起活动时他们穿的是希特勒青年团的黑色制服。而在正式场合(比如舞蹈练习、参加舞会、出席首映礼),他们穿的统一制服是由侧面装饰着黄金穗的黑色长裤、棕色上装、白色亚麻衬衫、黑色领结、白手套组成。此外还有一件棕绿色斗篷,下雨时披在制服外。冬季则是两件厚大衣,一件是希特勒青年团风格,另一件与纳波拉学生户外活动时的制服相配。

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历史照片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4837416/

5 ) 独裁统治之下对人性的摧残

前段时间在微薄上看到有人说希特勒除了屠杀犹太人以外,几乎是个完人。呵呵。事实上国内崇拜纳粹崇拜希特勒的人非常多,毕竟纳粹德国没有直接侵略中国,甚至在1941年前还援助过中国,种种原因让不明真相或不想知道真相的国人对纳粹政权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毕竟不是我们自己的历史,影视剧则是获取信息的一大来源。Napola并不是一部典型的二战德国片。典型的是什么样的呢?一部典型的二战期间讲述德国的电影,就是有一群德国人,一群犹太人;德国人是坏人,犹太人是好人;德国人杀犹太人,犹太人好可怜;最后德国人被打败了,犹太人得救了。“政治正确”使得这样的电影逃不开这种套路,当然并不是说该屠杀犹太人,只是人们往往忽略了那个时候德国人自己过的日子如何,就像抗战时期日本国内的普通民众,日子过得和中国人其实一样惨。
而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德国人自己的故事。全片没有犹太人,最多也只有“成分”不太好的德国人。成分这件事想必我们中国人理解起来毫无压力。Friedrich Weimer是个优秀的青年拳击手,但是父亲反对他进入精英政治学院。也许父亲觉得掺和纳粹政权太多不是好事,又或许只是单纯地想让儿子上班赚钱。
这里有一个被删掉的镜头。Friedrich和长官说父亲不容易自己去Napola,于是Napola或是当局的负责人去找了Friedrich的父亲,向他施压,所以最终Friedrich才得以入学。你看,体制想要一个人,或不想要一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做到忽略你自己的意志。
然后Friedrich入学,和Albrecht相遇。Albrecht是个官二代,他爸的官起码大到在迎新会这样的场合里老师需要专门介绍他。然后和渴望进入Napola的Friedrich不同的是,Albrecht并不像来这样一所学校,他可能就想写写诗,然后以后学个文学什么的。可是作为官二代,他也无从选择,人来到了Napola,心几乎已经死了。
Albrecht当然没有完全放弃文字,这里又有个被删掉的镜头,就是他去应聘校报编缉。可是在那个年代,其实在建国后的中国也一样,文科都是不被重视的,只有理工科受重视。所以在Albrecht自己家里,Albrecht自己的爸爸更喜欢Friedrich,因为Friedrich显然是“有力量的元首的精英青年”一类的人。Albrecht想读诗则被活生生地打断,哪怕是亲儿子。
尿床男之死是改变他们的因素之一。尿床男搬着被尿过的自己的床垫到操场之后,并不是自己尿出来的,而是在教官呵斥之下类似小便失禁而尿出来的。我想尿床男此时心也已经死了吧,所以他会奋不顾身地去扑在手榴弹上。看看他扑在手榴弹后那个眼神,看看Friedrich被溅一脸血之后的眼神,永远无法让人忘记。那是他们第一次直面死亡,如此地近距离,如此地血腥,如此地惨烈。至于有些影评里提到的教官自己往坑外爬,我觉得并没有什么额外的用意,本能就是如此罢了。
第二次面对死亡则是被派去追击苏联逃犯,直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了手无寸铁的未成年人。这时内心动摇最厉害的就是Albrecht了。他会想,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事先骗他们说对方有武器,也没提到有未成年人。此时这些精英学校里的青年们,于体制来说也不过是一些工具罢了。那些苏联逃犯没有被看作人,而自己的青年们一样没有被看作人。
Tom Schilling之后演的《我们的父辈》里的角色最终的结局和本片中Albrecht的结局很像,他又自杀了。带着绝望,抛弃前途,在众目睽睽之下自杀了。又一个体制的牺牲品。然而自杀这种事是为体制所不齿的,Albrecht的死,在那样的环境下,几乎没有作用,连自己的父母也羞于提起。
Friedrich的心也凉透了,以至于拳击赛上不还手,任对方随便打。最后被扔出学校。走的时候是冬天,他却穿着夏天刚来时候的夏装。当初主动招他进来的学校,此时却像扔垃圾一样把一个他们自己的精英青年扔了出去。因为这些青年本来就是工具,事实上所有人都只是工具而已,即便是将军高官,也只是元首一句话就可以枪毙,更何况一个青年。
看到有人说Friedrich走的时候穿短袖短裤是因为耐寒什么的,我心想,你们真是天真得可笑啊。
==================================
除了上面提到过的之外还有几个被删的镜头。
1、几个同学整理仪容时讨论过种族政策
2、他们被教官刁难不断地在短时间内换装。
3、Friedrich和同学往即将出行的人的鞋里拉屎,但是对方没有时间再清理了,于是穿着有屎的鞋子列队出行。
4、Albrecht带Friedrich参观他的房间。
5、Albrecht和餐厅女在酒窖接了吻。
==================================
Albrecht在那个时候内心万念俱灰,而重新将其点燃的则是Friedrich。Friedrich让Albrecht觉得人世间还有些乐趣。这两人的关系,放到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他们就相爱了。但是在当时,别说爱了,同性恋的念头有都不敢有。剧中对他们俩的关系的表现还是到位的,没有过多地去渲染基情这件事。
==================================
故事发生在1942年,那个时候大后方歌舞升平完全是现实的,Albrecht的父亲是高官,而Napola又是精英学校,因此物资短缺也还暂时轮不到他们。场景设置没有问题。
==================================
这种题材的电影应该多拍一些。德国这里还好,描述战时日本国内境况的电影几乎就没有了。在高压政治统治之下,人性早就被磨灭光了,每一个人先是被迫成为体制的工具,再是自发地争当体制的工具。(看《我们的父辈》里最后那个一个劲地想冲锋的12岁小孩)。而在高压统治之下,肉体上弄死一个人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分分钟一个英雄就能形象尽毁,今天是副统帅明天就是叛国贼,今天的公安局长明天就进了外国的领事馆。生前是伟人,死后被继任者全面否定。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同样的事并不是只有在德国发生过,然后好多国人如今却还想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
所以如今德国为什么立法严禁纳粹意识形态呢?因为纳粹伤害最多的,还是德国人自己。
==================================
花絮
为拍电影,演员们事先还要训练一些列队型这样的事。对于中国学生来讲从小做到大的事他们压根不会啊,还有转弯转错方向的。
冰下游泳是在真实的冰天雪地里拍摄的,当然人是下水后导演就喊咔了。Albrecht自杀那一段则是在水池里拍摄的,不过也是真的水,因此还是需要他自己憋气几秒钟。
那个城堡在捷克境内。
==================================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Tom Schilling实在是太美了!!!

6 ) 纳粹,孩子,死亡与永生

电影真是如此奇妙的语言。
只看了一遍《NAPOLA》,德文版无字幕。我自然不可以听懂所有的对白,却依然被深深吸引。
电影的副标Elite fuer den Fuehrer,“培养元首的精英“。一群孩子,有的是被抛向、有的是执念着成为最勇敢男人的卫国梦想不顾家庭反对,走进这个Nationalpolitischen Erziehungsanstalt-。Friedrich便是后者。

他有着天赋的强健体魄,拳击技巧和不可多得的坚韧性格,这样的他原本也许有机会在此登上纳粹德国精英的最高席。庆幸的是,在经过其中一系列刻骨的体验感受,他最终自己选择离开--而不是一味地寻求非人性的胜利快感。

在这个培养纳粹精英的军事学校,一群尚未成熟的青年与少年,接受斯巴达克斯般严酷的身体训练和纳粹划一地纪律为本的心理压制与扭曲,求同灭异。
影片有三处直面死亡
第一次,是Friedrich的同学Siegfried难堪军官无尽的心理压迫与凌辱,在一次训练中扑身抱住同伴扔出的炸弹,血肉溅满其他同学惊悚的身体。
讽刺的是,他的死由于保护了整个小组的生命受到了嘉奖并成为其他学员为组织“献身”的楷模--这也许是他生命里唯一“光荣”而致命的牺牲,实际却是他无路可走后最终的归宿。在最后的一瞬间,我们在他的眼里看到的是终于可以结束这一切的渴望。
第二次,是小组受命进行杀人训练,在黑夜的树林朝与他们同龄的苏军俘虏的孩子射击。Friedrich最好的朋友Albrecht看到自己究竟干了什么,发疯而无助地给被射得鲜血淋漓的“敌人”止血,直到他做军官的父亲冷酷地推开他,补射一枪,结果了那个孩子幼小生命。
第三次,也是最终决定Friedrich心里完成最终回归的一次,便是Albrecht的死。冰湖的游泳训练,似乎成了Albrecht这个被做高级军官的父亲忽视的"zu schwach"的孩子“一线生机”。只有死亡才能使他脱离这个可怕的世界--这个没有感情只有杀戮的弱肉强食的世界。他唯一不舍得的,也许只有隔着那层美丽冰花声嘶力竭呼唤他名字的Friedrich。

严酷的反差,是在强大的心灵扭曲和残酷的身体训练中,导致这些非正常死亡的无疑是前者。是如何泯灭人性的教育,能够使一群孩子自动放弃生存的本能,并在生命最后一刻露出解脱的平静面容?
又是什么力量,使得原本永不言败的Friedrich在拳击台上最后地一刹那,最终无力地放下拳头,转胜为败.

还好导演 Dennis Gansel和许多其他的德国导演一样,最终是积极地,仁慈地给主人公最后的自由,让观众在经历115分钟揪心的回忆与叹息后松一口气.

看过影片,不得不提Albrecht这个我认为是全片最打动人的感性的角色.他以一个软弱的形象出现,与做纳粹军官的他的父亲和魁梧的Friedrich形成鲜明对比,他难以成为父亲希望的儿子--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如此.而他的灵魂,始终指向着爱,无论是对亲情,对友情,还是对"敌人"--正常的说,也许这些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敌人、为什么要射杀和自己一样的人.他的真,使得自己也曾经怀疑过而试图得到父亲的欢心。然而他终究是影片中最为执著自己的人,最终他的死也表明了这一切--他是脆弱的,也是最坚强的。所以他的死才无比的美丽和平静,冰封的湖面下,他以死逃避人间的恶,也是最后的反抗。
Albrecht的扮演者Tom Schiling,也因此另我着迷。

7 ) 转一篇译文:电影与历史的偏离——一位历史顾问的补充建议

2003年的二月中旬我接到了慕尼黑OLGA电影公司的一个电话。他们问我是否曾经在一所“N.P.E.A.”(国家政治教育院,一般称为Napola,那儿的学生被叫做青年团)待过五年,还写过一本关于那段时光的书。他们征询我是否愿意从历史顾问角度,看看一本类似这样的Napola的电影剧本。我同意了。当我后来收到Napola的剧本时,我发觉,剧本中所写的东西与历史的真实明显背离。

不考虑1942-1943年的战况,一个来自柏林14岁的国民学校学生能够去偏远的N.E.P.A.上学,这与当时的事实并不一致。电影片面强调了“消灭”对手的拳击比赛和其他更多言过其实的情节。片中那个尿床学生(Siegfried),显然已经在Napola待过很久时间。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允许的。他会被直接逐出学校,而不是不断进行惩罚。投弹练习在Napola将立刻展开,并使用实弹手榴弹;让孩子们全副武装地去抓捕逃跑的战犯也将同时开始进行。冬天学生们必须在结着冰盖的湖下游泳。


在与导演Dennis Gansel的一次例行工作谈话中,我提出了Napola的典范:他们应该向英国公学院学习。在那里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位绅士,并在这个过程中与严酷的身体训练相结合。在提出许多批评意见和细节问题后,2003年五月,我最后提出应该删掉那段关于一个思想简单而具有拳击天份的年轻人和出身显赫的Nazi子弟之间,出于纳粹统治时期的种种束缚和限制而产生的友谊的意见,而仅仅展现一个虚构的精英学校。而这段故事对Gansel显然是无法放弃的。那之后我们再没有进一步的探讨译注1。(Gansel和Maggie Peren是电影的编剧).


现在我看过了电影。显然影片标题Napola是出于广告效用对下面敏感的副标题“元首的精英”的补充。原本14岁的刚从国民学校毕业的主角被一个已经从学校毕业三年而且没有任何学徒经历的17岁年轻人代替:依律国民学校毕业后,有义务去职业学校上学并在“希特勒青年团”登记。而这个17岁年轻人却在煤店做临时工挣几个小钱,还在Wedding一家民办拳击协会训练,而没有因此惹上任何麻烦——这在纳粹德国是无法想象的。他父亲为何在年青的Freidrich毕业三年后才给他找了一份学徒工作,这一点缺乏根据。看样子这里的情节应该是初始剧本的内容。主角接下来的经历,历史上也站不住脚。即使除过“希特勒青年团”和“帝国体育训练联盟”,还有一个“Wedding拳击协会”存在(在一个“平民”被认为是骂人粗话的国家里,这类体育联盟组织是不可能的),即使波茨坦N.P.E.A.拳击队存在(事实上根本没有),波茨坦的学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跟一个“民间协会”的选手比赛(另外,1942年在波茨坦和柏林之间也没有小公车)。Friedrich的主要对手,在比赛前去更衣室故意滋事的大言不惭的行为也令人无法想象。在所有外出活动中Napola都有严格的纪律。而影片中多次以“恶劣的纳粹”形象表现他们。

Napola的挑选过程分为很多等级,需要通过一个“考试周”的决定。考试将进行智力和身体素质的多项测试。每个教养院按照地域划分。Allenstein是虚构的,电影拍摄地在Warthegau。现实中这种考试非常严苛,而Allenstein在柏林一所体育馆的考试非常亲切轻松,如同电影希望表达的那样,Friedrich通过了种族鉴定、室内体育测试和一个简单的统治阶层理论知识的考试。Napola的教育程度相当于现实中的高中。另外还有入伍前期训练(包括滑翔飞行和驾驶摩托车)、强化体育项目和一些礼仪、交谊舞课程译注2。八个年级(称为“组”)的学习时间大约应该从10岁开始。像Friedrich这样,只相当于国民学校的毕业水平,想要进入一所Napola,必须先进入指定所谓的“进修班”,通过两年的“特殊培训”,使他们能在譬如拉丁语课程,跟得上其他学生的进度。

影片中这所学校位于一个城堡内,活动场所周围的环境非常简陋,对于真正的精英教育是不可能的。寝室拍摄成与兵营类似的样子,卧室和衣柜-行李储存室混合在一起,分不清哪里是学校工作空间,哪里是自由活动区域。教室里也缺少专业学习必要的设施(生物、化学、物理、音乐)布置。课堂里的情节显而易见不是为表现精英教育,只是为了证明纳粹的野蛮理论灌输。另外“Napola Allenstein”没有专门的运动场。晨练和一般训练(跳高)在城堡前的石块路面上进行。唯一的一个训练场是拳击场,好像那里是一所专门培养精英拳击手的特殊Napola。在餐厅也没有寄宿学校通常的由男生担任的“Essenholer”(打饭工?),而是由一个年青女孩代替,这根本是胡说八道。除去让17岁的少年透过没有遮掩的窗户观察她点着明灯的房间,这个女孩在片中没起任何作用。

新学年致辞情节里,校长、后来出现的Gauleiter(省党部领导)和一个党内官员声称Napola的教育宗旨是为世界范围的帝国培养人才,不是指梅克伦堡,而是指华盛顿和开普敦。这更像是级别更高进修结构“Ordensburg”领袖发言,“Ordensburg”在纳粹德国只有两处,其目的是为纳粹上层培养后继接班人。Napola则应该是按照传统普鲁士军官学校的方式,为军队(国放军?)和国家(政府?)培养接班人。电影中另一不合理之处在于,1942-1943年的战况(特别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在伏尔加河的突围),事实上是定期向学校通报的。而电影中抹去了这一点。译注3


片中另一高潮部分的错误是Napola出现了牧师的形象。他为Napola的学生带来亲人“英雄牺牲”的消息。然而在非基督教政权统治下的精英学校的学生原则上是与教会脱离的。学生们在14岁将庄严地晋升为“骑士”,而不是行“坚信礼”(鉴于学生父母的热切盼望另有特殊规定允许他们在N.P.E.A 区域外见面)。译注4


因为Dennis Gansel电影中表现的Napola教育在重要问题上与史实不合。影片更多的是通过刻意粗糙的方法,大略地展现不同层面内在的国家社会主义思想灌输所造成的实际危害。而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电影Napola令人遗憾地从一个错误的角度表现了第三帝国的这段历史。因此我向OLGA电影公司坚持去掉“历史顾问”的称呼。

Hanns Müncheberg

2005.05.15.

——————————————————————————————


作者Hans Müncheberg ,生于1929年,1940年进入波茨坦Napola。15岁作为儿童战士被送上战场,在1945年5月2日受重伤。他曾作为戏剧顾问和作家在前东德电台工作。在前东德禁止的情况下,他十分艰难地记下了这些回忆。1991年之后,缩短的文稿才在得以继续编辑,并在柏林Nora出版社出版(nara-verlag.de)

译注1:这里Müncheberg的原意是说当他提出删掉剧本中F/A友谊部分的建议之后,Gansel和电影公司方面就再不跟他讨论了^_^ 电影毕竟不是史实。



译注2:Napola与普通高中的重要区别在于,加入了很多军事、野外侦查定位、行军和射击训练。例如在Köslin和Postdam除去一般学校体育,还设置了飞行课程。专业体育项目在每周38个课时中占8课时。电影中Allenstein有滑翔飞行课,后来还有一群八年级学生应征加入德国空军。



译注3:Ordensgurg直译是(宗教)骑士团的城堡。原文看来是说另一种为帝国培养更高级人才的机构,Napola的“就业方向”显然低于Ordensgurg。这段结尾一句话意思是Müncheberg本人于1940年加入Napola,但是"Inschutznahme des Nordens",我实在不明白特指什么事。



译注4:Schwertleite,历史上指骑士的晋升仪式,以剑击头,并将此剑赠与骑士,表示有骑士随从正式晋升为骑士。Napola的这种仪式大概与此类似。Konfirmation,是在教堂举行的新教成人仪式。



原文Links: http://www.filmstarts.de/kommentare/kritiken/Napola/

翻译: Jeanne






短评

”在我梦中,我曾是从恶龙手中拯救公主的骑士,将世界从恶魔手中解放的英雄。我们昨天去寻找俘虏的时候,我突然想起那个梦想着从恶魔手中拯救世界的小男孩。当我们回来,我意识到自己就是那个恶魔,那个我想要将世界从他手中解救出来的恶魔“

7分钟前
  • 多余
  • 力荐

他在冰冷的水中放手那刻,还是极美的。

9分钟前
  • 左明情
  • 推荐

洗脑,要从娃娃抓起;醒悟,要从青年开始。

13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雅利安男孩真好看啊,我的审美纳粹化了两小时

15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少年时光,纳粹军校,同性情谊,时代悲剧,暗流涌动的人性挣扎,这简直就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题材节奏,可惜德国佬那种不温不火的叙事风格太文艺,反倒是让两位美颜正太的纯情同性友谊大方光芒,却削弱了大时代背景下的真善美主题,有点可惜。

18分钟前
  • Meow_see good
  • 力荐

少年之殇美则美矣 这么好的题材本来确实可以挖掘得更深一些

21分钟前
  • evonne||芝士命
  • 推荐

当男孩在冰冷的河水中松开手的一瞬间,我在他眼里看到了一种比冰水更纯洁的东西。而这种东西也同时拯救了另一个男孩。

25分钟前
  • 李卡
  • 推荐

对了解Napola是个很有意思的起点,但为什么该冷酷绝望的片子却变成了一部纯情的类型片?舒缓饱满的弦乐无节制地使用,柔光、叠化,无怪乎被看作一场同性攻受浪漫曲。

28分钟前
  • novich
  • 还行

看他们如何一点点摧毁男孩们的同情心和人性,他们只要胜利,不择手段的胜利,这种狂热令人窒息。导演还能在这种冷酷环境中将人性的脆弱和美丽展露无遗

33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贵族文学青年文弱别扭受和贫苦拳击手天真忠犬攻……对不起,我的眼里只有攻受之间的火花~撒花ing~补充一句,以导演三十出头的年纪拍出如此smooth的片子真是不错呢

36分钟前
  • 砚小朵™
  • 还行

腐女同志、正太控、制服控都快点来看这片儿,啊,萌点太多了> <

39分钟前
  • 代码24
  • 推荐

他选择松开手沉入冰湖底,是对于不义做出最后的无声呐喊与抗争。他后来放下手臂任由被打,是对于朋友做出最后的讣告与哀悼。关于纳粹和二战的片子多如牛毛,本片题材还算新颖但是并无太出彩之处。但命运的无常和历史的残酷让人真切同情训练营那些不由自主的年轻生命。盲目狂热与自我否定需要时刻警醒。

4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三星半。Friedrich的反抗,与其说是对纳粹本质的觉醒,不如说是因挚友猝逝的哀伤;而Albrecht的反抗,也与反纳粹无甚关联,更多是出于对爱的诉求。本片选择了一个极佳切入口,只是太过清浅,把反纳粹整成了[放牛班的春天]或[死亡诗社],但又少了后者的普适性。

42分钟前
  • 朱熠
  • 还行

黑暗版的放牛班的春天,黑暗版的池塘之底,帅哥开大会~

46分钟前
  • AshtrayGem
  • 力荐

只有死亡才能使他脱离这个人性泯灭冷漠残酷可怕的世界;这个没有感情只有杀戮的弱肉强食的世界。他唯一不舍得的,也许只有隔着那层美丽冰层上声嘶力竭呼唤他名字的Friedrich。

47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Abrecht说:“我帮了我自己。”其实,他不是一个人,只是,代价很承重。

48分钟前
  • 推荐

6/10。德国军官之子才是真正主角,父亲打断体格脆弱的儿子为他庆生的诗歌,兴奋拥抱胜利的拳击手,猩红灯光下扭曲的面孔丝毫不理会战败的儿子,教育体制把荣誉强加于投掷手榴弹训练中奉献集体的牺牲品,却没有人像他一样解救雪地射杀的童子军战俘,战争机器肢解个人意志的主题早就被[全金属外壳]说尽。

4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德国电影,永远这样表面平静却让人心潮澎湃!

53分钟前
  • neeeeeverland
  • 推荐

官二代富二代少爷与农场家大男孩的美少年之恋。又是一个傻弟弟!希林又演了个悲天悯人,胸怀人道主义善心,以自杀方式摆脱战争束缚的男孩。希林盛世美颜,冰清玉洁,小马哥甜美嫩白肌肉佳,这俩国民CP已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沉落冰冷的湖里,凄美惊艳,令人心碎开裂。人们只会关心胜利,胜利之外的东西,他们毫不关心。

55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力荐

其实有点怕这种——不是说什么什么残酷之类的——而是美少年之殇的类型

56分钟前
  • 饕餮狐狸 可你别怕啊我比你更傻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