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记述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情势的纪录片。美国因何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为何乐于卷入战争?乔治布什的政策与9•11事件的爆发有何联系?而他和本•拉登之间关系怎样演变至宿敌?片中用真实的历史场景,从某个侧面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
除了关注美国国内,镜头也对准了伊拉克战场。厌倦了战争的美国士兵、被耻笑的伊拉克俘虏、饱受战乱之苦的当地人民,人人都在这场战争遭受着不同的痛苦和煎熬。美军家中的善良母亲,准备去前线服役的热血青年,都对布什的政策、对伊拉克战争,开始沉重的思考。
在9/11事件过去后三年,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华氏9/11》上映了,它赢得了当年的金棕榈,也赢得了戛纳史上第二长的落幕掌声。
但是很奇怪,作为一个对9/11事件反思和追问的电影,它的开头,却是佛州人民庆祝戈尔赢得票选胜利的场面——绽放的烟花、满屏幕挥动的星条旗、人们灿烂的笑容,仿佛在为支持美国这个巨型机器照常转动的民主选举又一次成功而庆祝,一派典型的American style景象。
连我们的画外音都在问着:
Was it just a dream?
欢快的音乐响起,戈尔一路绿灯……嘿,等等,画面渐渐奇怪了起来:为乔治·布什造势的fox内部人员是他的表兄、其竞选委员会的主席同时管理着计票、最高法庭作出了“公正”的定夺……“我们有了一个新总统,小布什。”
而欢快的音乐依旧。
如果有一个众议员对此提出异议,他/她只需要一个参议员的联名签字支持。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众议员上前提出异议,计票异常、徇私舞弊、剥夺非裔美国人的选举权……
然而没有一个参议员联名签字。
So it goes.
在9/11前的八个月里,乔治·布什花了42%的时间在度假上,坐游艇、打高尔夫、遛狗、扮牛仔……堪称美版朱厚照(bushi)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支支吾吾的话语就像低配版《是!大臣》那样:
-你今天接下来的时间要干什么?
-凯伦·休斯要过来,我们有一些事要处理…她要来这里,我们要解决一些事,一些问题。我在处理一些议案…我们…你会明白的,我得在这里做一些决策,时机一到我们就会宣布的。
伴随着平淡的吉他声,总统、国防部长等政要节目开始前被工作人员整理仪表的画面与电影演职人员名单交替出现,片名也终于出现——
Fahrenheit 9/11.
一段长达数分钟的黑屏。只有喧嚣的背景音——先后产生的两下撞击声、坍塌的隆隆声响、物体坠落的声音、人们的尖叫与祈祷声——在不断地提醒着我们,那个悲剧发生了。
然后画面逐渐淡入,人们还在如坠梦魇般定定地望着画外,望着那个曾是一个人类文明富庶的象征的所在。
浓烟。碎片。寻人启事。
与此同时,布什在做什么呢?他在前往佛州一所小学的车上。在得知第一架飞机袭击后,他仍然没有改变行程。第二架飞机袭击后,白宫办公厅主任走进教室,附在他耳边说:“国家正遭受袭击。”
画面定格在总统茫然的,突然间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对现实的掌控的神情上,伴随着的是一段我最喜欢的纪录片旁白: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没人告诉他该怎么办,没有特工人员冲进来把他带到安全地点,布什先生只是坐在那里,继续给孩子们朗读《我的宠物山羊》。近七分钟过去了,没有任何人有所行动。当布什坐在佛州教室里的时候,他是否正思忖,要是他在工作上多费点心思就好了呢?要是在上任以来,至少跟反恐官员开一次讨论恐怖威胁的会议就好了呢?也许布什在想为什么他要削减掉联邦调查局的反恐经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乔治·布什仍坐在教室里,他是否在想“我一直和一堆坏人混在一起。他们中哪一个搞了我呢?是我老爸卖了他不少军火的那个家伙?(指萨达姆)还是我在当州长时跑到州里参观的那帮原教旨宗教团?或者是那个沙特人?妈的,就是这帮人,我最好怪罪到这个家伙头上。”
我为什么会喜欢这段话的原因,也许正是在于它失去了我们stereotype中纪录片的那种客观、理性,而把它的政治属性拨到了最大。它更像是一篇讨贼檄文,一个充满讽刺、戏谑、质问、批判的急就章,一首饱含愤怒却又无比克制的诗。
全美航班被叫停,上百人在机场遭到拘捕,仅仅因为他们来自中东,而与此同时,本·拉登家族却得以乘机返航。
导演为此配上了绝妙的bgm:
We gotta get out of this place,if it’s the last thing we ever do~
接下来的影片聚焦在了布什曾经与本·拉登家族的利益往来上,其中最震撼我的是这样一个事实:
本·拉登家族投资了卡莱尔集团的一个防务总公司,这意味着,如果美国提高防务开支,那么本·拉登家族将凭此获利。
我想起了《第二十二条军规》。约赛连行走在破败死寂的不朽之城罗马,他想道:“我抬起头来,就看见人们在捞钱。我看不见天堂,圣徒和天使,我看见人们利用每一次高尚的冲动和每一场人类的悲剧大捞其钱。”
是啊。卡莱尔集团在9/11后六星期上市股票,在一天内赚了2.37亿。
而在9/11发生之后,布什仍极力阻止对该事件相关调查的启动,甚至为沙特大使馆配备了可以说在驻美使节中最充足的防守力量。
9/11事件发生的第二天,高层官员们开始向下属暗示对伊拉克发动攻击,派往阿富汗的兵力却是微不足道。
他们只向阿富汗派了11000人,连曼哈顿的警察都比这多。
美军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都没有进入本·拉登藏身的地区。
高层官员们在对外反恐没有丝毫成效的同时,却在国内发布了大量恐怖袭击的预警,一时间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就像影片里的那位心理学家说的那样:
你可以制造一种持续不断的恐怖气氛使民众恐慌。他们把我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们制造一些让人快要发疯的含混不清的消息。当民众恐慌的时候,你可以让他们做任何事。这就像训练一条狗。
这样,政府反而获得了进一步监视民众的权力,因为为了和恐怖分子作斗争,这是他们“必要的牺牲”。
伊拉克战争发动了。
全美又陷入了狂热的爱国浪潮之中,人们对正义与民主继续深信不疑,而没人会在意这场战争的目的。他们天天在新闻上看着局势的一片大好,却看不到阵亡将士棺木运送回国的镜头,看不到伊拉克普通百姓的悲恸与愤怒,看不到战士们兴奋感慢慢被血腥的现实冲淡后的痛苦与迷茫。
伊拉克变成了另一个越南。
而在美国国内,失业人口却在大量增长,军方开始在贫民窟招募底层人民参军。布什政府一边表达着对战士们的敬意,一边又在提议削减战士的薪资和军属的补贴。
一个士兵战死,陆军部寄回他这个月的工资,但是少了五天,因为他死了,缺勤。
太他妈荒诞了。
影片的最后部分放在了一位母亲身上。
作为一个典型的美国人民,她勤劳、爱国、信教、充满希望,盼望着战争的胜利。她曾经仇视那些反越战的人们,认为他们是在侮辱自己的信念。
直到她的孩子战死的消息寄来。
她收到了儿子的最后一封信,表达着对多了一个侄子的喜悦,也表达着对前途未卜的恐惧,表达着对总统的愤恨。
我现在精神很好,一切正常。我很想念你们大家。谢谢你寄来的圣经,和书还有糖果。我们都觉得最近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我等不及要回家,回到原来的生活。
因为工作的原因她来到了华盛顿特区,她想随便看一眼白宫。她看到路边的一个外国女人坐在地上,喊着,“布什杀了孩子。伊拉克的孩子。”
她回应道,“我的孩子也被杀了。”
女人说着,“谎言是会杀人的。包括你的孩子。他们在伊拉克已经无事可做了。所以他们杀着年轻的美国人。为了什么?为了石油。布什是恐怖分子。”
她赞同着,逐渐哽咽。
旁边走来了一个女人。她喊着,“她在演戏。他不是恐怖分子。”
那位母亲转身看向走来的女人,“我的孩子被杀了。”
“在哪里死的?”
“你告诉我我儿子的死不是演戏。”
“在哪里死的?”
“他死在卡巴拉。4月2号。那不是演戏。我儿子死了。”
外国女人仍在愤恨地喃喃自语,手挥舞着。
女人沉默片刻,回答:
“那里有许多人也死了。怪基地去。”
母亲离开了那里。她告诉导演:
我们面对着无知,那些普通人的无知。因为他们不了解真相,人们以为自己了解了,但其实不是这样。我曾经觉得自己了解,但事实不是这样。
她还是忍不住哭了。
我想起《圣经》里的那句:“当下耶稣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可是宽恕太难了。难到一个坚强的母亲也无法承受。
得知参议员中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正在服役,迈克尔·摩尔决定做些什么。他拦住一个又一个议员,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军。他们面带尴尬的笑容,生硬地离开了,或者干脆没有停下来。
镜头里是迈克尔·摩尔,这个大胖胡子男徒劳尝试的身影——就像他之前得知《爱国法案》,限制人们权益的法案未经国会审批就得以施行时,在国会门口念完了《爱国法案》全部的内容那样徒劳。
也许是因为那个母亲的话,也许单纯是因为心中的悲悯与愤怒,他拍摄了这个纪录片。他的行为总让我想到萨拉马戈,想到他的那句话:“我过的很好,可这个世界不好。”
我还想起萨拉马戈曾希望自己墓碑上能刻的一句话:“这里躺着一个愤怒的人。”
最后,引用影片最后的旁白吧,它也是一段引用,引自乔治·奥威尔:
问题不是在于战争本身是不是师出有名。胜利是不可能的。战争不是为了赢的,而是为了持续下去。一个等级社会的存在是建立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的。这是过去的翻版,而且与过去毫无二致。大体上说,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社会处于饥荒的边缘。战争是统治集团发起的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而它的目的不是对欧亚大陆或者东亚的胜利,而是维持当今的社会结构。
The end.
“对于战争的态度,恐怕只有争议区域的人群才算是近乎理性的。对于这群人而言,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就像潮水浸过身体而又退去,转而又席卷过来。”
“他们根本不会关心胜负的结果,也不想知道到底鹿死谁手。他们心里清楚,政权的更替无关乎他们的福祉以及社会地位的改变,他们依然要为新的主子做牛做马。”
——乔治·奥威尔《1984》
“战争即和平”是奥威尔在《1984》里提到的一种治国理念,乍一听似乎匪夷所思难以理解,但其实是一种相当高明的政策——战争是服务于政治的工具,它最大的用途是为了稳固现有社会阶级,也就是所谓的和平。从古至今,历史无一不是如此。
而这部纪录片正是通过21世纪伊始美国对外的两大战争作为切入点,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战争即和平”的概念。
本片从“911”事件作为切入点,向观众展示小布什总统政府对两个中东国家的不同态度,一个是基地组织领袖本拉登的家族所在地沙特,另一个是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伊拉克。
同时导演还结合文件资料、新闻发言等证据,深度挖掘布什家族和沙特家族的关系、戳破反恐战争背后的谎言,并通过采访和战争影像资料,揭示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民众们的影响和伤害。
导演在试图探讨一个问题——美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政府口中所谓的“正义和自由”?还是上层阶级的利益?
如果是前者的话,911事件发生后,在所有民用和商用航空都被管制的情况下,为什么留美的本拉登家族成员可以第一时间被运送出国?这个时候,正义在哪里?
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有相当的证据表明“911事件”和本拉登有关系,询问相关人证是符合司法程序的吧?导演给我们抽丝剥茧梳理了布什家族和沙特家族的商业利益关系,这或许可以更好地解释政府的这些行为。
那反恐战争的受益者是谁呢?是美国或者伊拉克的老百姓吗?当然不是,是战争中出售军火和通讯设备的商人,是战争结束后负责伊拉克重建和开采石油的商人,是向笼罩在恐惧阴影下的老百姓出售安保系统的商人......受益者都是特权阶级,属于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也是发动战争的人。
战争真正受害的是谁呢?是从未侵略过美国也未宣称要恐怖袭击美国的伊拉克老百姓!可能有人会说,在萨达姆的独裁统治下,伊拉克的老百姓生活本来就很悲惨,美国出兵正是为了解救他们。但20年过去了,他们的生活有变得更好吗?战争只不过是在老百姓的伤口上撒盐罢了!在美国号称的精准打击下,不少平民沦为战争的牺牲品,他们应该感谢美国带来的“正义和自由”吗?
同时受到伤害的还有奔赴战场的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庭,他们大多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例如导演的出生地——密歇根州的弗林特,由于常年的低就业率导致很多当地家庭的成员(包括女性)都将当兵视为最好的生活选择,但如果他们不贫困,他们还会选择上战场吗?
导演对国会议员的街头采访就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当政府号召人民为国效力、派专人在贫困地区征兵时,政府官员们却几乎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上战场。
在一场战争中,上层阶级负责动动嘴皮子并从中获取巨大利润,而下层阶级则负责承担所有的痛苦,一边赚得盆满钵满,另一边不仅要承受生命风险,甚至连补贴预算都被缩减。如此一来,阶级进一步固化,战争即和平,真是太妙了!
奥威尔的《1984》本来写的是独裁国家的社会现状,没想到在“民主自由”的美国也不遑多让!无论政治和战争包裹上什么外衣,它们都只不过是一块遮羞布,遮住的是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贪婪、自私和残酷。
片尾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镜头,当失去儿子的母亲前往白宫时,一位路过的大姐大声质疑其痛苦的真实性,并毫无同情地说道:“你应该怪的是基地组织!”,全然不理解他人的痛苦。全世界各地都存在着愚蠢和无知的人,发达国家也不过如此,这些人是阶级统治的产物,等级社会即是存续在这种愚蠢及无知的基础之上。
回到这部纪录片本身,它的剪辑逻辑非常自然流畅,各种素材的利用和穿插都恰到好处,而且在结合配乐碰撞出的鬼畜效果可谓是讽刺至极。哪怕抛开它的社会意义,仅从制作内容上来看,这也称得上是一部上乘之作。
但这部纪录片在发行时却遭遇了不少挫折,原制片商迪士尼公司宣布退出该片在美国的发行,并禁止下属的单位米拉麦克斯公司发行,中途索尼公司也停止该片的发行计划。最后,米拉麦克斯的公司老板自掏腰包买断《华氏911》,和狮门影业与IFC电影公司一起才得以发行这部纪录片。
这些波折缘何而起,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但庆幸的是这种声音最终还是被听见了,这对“一言堂”世界来说,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和难以想象!任何声音都是主观的,带有“个人偏见和政治倾向”的,这部电影的导演也是,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影片中选取的素材其实也都带有一定的偏向性,它们都是证明导演的观点而存在的。
我们先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但最起码它拥有被表达的权力。理想的社会不就是——所有声音都有发表的权力,且都可以互相尊重和理解吗?至于要不要相信这些声音,那也是个体的权力。
以上!
尽管历史上有着这么多前车之鉴,后来者总能不负众望地继续重蹈覆辙,权当做记录吧!毕竟是明事理以来“经历”的第一场国家级战争,等过几十年来再看看后世的评价!
写于2022.4.22,俄乌战争的第58天,冲突不断升级,谈判仍在继续但进展缓慢。
时在广州
爱国中年摩尔
江奶奶也有把小梳子
纪录片的效果就在于震撼世人
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能够拍出华氏911呢
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纪录片,迈克尔·摩尔的政治倾向性突出,从手法和内容上都有违传统纪录片中立客观的特质,但还是感染力十足。前半段揭露布什从当选、“黑金”丑闻到反恐的多处黑幕,后半段批判伊拉克战争。全片将幽默感与沉重感并置,通过剪辑、配乐、旁白将对比和反讽运用得炉火纯青。(8.5/10)
1.政治阴谋,真相难寻。越是耳熟能详人尽皆知的“日常”,越是不会让人去怀疑所谓的“合理性”和“真相”,于是人们昏昏然生活在谎言中,那是所有人的“真实”;2.不公平,是不可挽回的真理。
前半段很有意思,另类解读。
批判的不僅僅是美國。
我就是信了,怎么着吧!
那些相信所有的此类影片都是为特定政治集团服务的人注意了,中国有这样一群导演,他们看不到任何能为之服务的政治集团出现的希望,却仍然孜孜不倦地追寻着事实,不管你如何轻视他们
扑通跪倒在鬼畜的剪辑面前
议员们是不会让自己孩子上战场的
美国李敖有话说
那个傻比演的真好。
第三世界的国家高层们看后会有什么感想呢?
歹毒的死胖子要整死布什个B,哈哈~~~
很强。对布什的表情记忆犹新。
相比胖子其他的作品,这一部获得金棕榈奖的片子倒是没有多么的喜欢,当然胖子一贯的水准摆在那儿是没可能差到哪儿去的。一如既往的,他带有强烈倾向性和引导性的用旁白和剪辑抨击着小布什政府,配乐依然给力到想揍他。对于一针见血的讽刺,胖子表示已经习惯了。【纪实】?算了吧,本来也不是个老实的!
我曾以为这是一部纯粹讲述“911事件”来龙去脉的纪录片,以至于9.11这天特地观影时,前面的十几分钟看得我有点搞不清楚状况。随着观影的继续,我不太敢相信所看到的一切,原来事件的背后有这么多我所不知道的纠葛?惊讶中!《华氏9/11》获戛纳金棕榈奖后北美票房大卖,布什拿了金酸莓最差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