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
看完电影,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杨大侠的这句话。 司法空档、个人名利、钱法交易蒙蔽了法律的公正和正义的维护。 影片中有一句话:复仇?你以为我要的是复仇?!不,你们还远远没有重视! 他要的是整个司法系统的重生,要的是人们对公正的真正重视。所以,首先就要以铁血的力量铲除旧的,以及那些维护它寄生于它的人。 就像《七宗罪》中John所说的:如果你要提醒别人,光拍拍他的肩膀是不够的,要给他一点震撼。 Clyde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人都应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 这些看似无辜的人,都无法逃避自己责任的责罚。 “正义就该是严酷的,尤其对于否认正义的人。” 死亡太重了吗?那是因为你们对温柔细微的声音充耳不闻,你们以蒙蔽大众蒙蔽法律蒙蔽公正为骄傲,光拍拍你的肩膀说是不管用的。 他们都是棋子是道具是阶梯是武器,即便这样会让多少人能听得到你的声音,能让多少人想要改善司法完善法律,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正义和公正? 公正自在人心,不在法律的条条款款中。 最后Clyde失败了,止步在了最后一步上,而市长那时正在怒吼:我不管需要怎么做,需要引用什么样难懂的法律依据,我不管要使用什么法律,我相信国土安全法中总有一项条款我们可以适用,在明天之前除掉他! 结果是讽刺的,并不是法律制止了Clyde,而是谋杀,不符合法律的暴力,尽管是他自己选择的,但是,并不符合法律,也未经审判。这难道不是绝大的讽刺吗? 而法律,真的能起它应有的作用吗?结果只是个问号。
2 ) 提几句这个电影的背景和主题
这部电影一开始请到的导演是弗兰克·德拉邦特,只提他的名字可能大家还不太熟悉,但要提到《肖申克的救赎》和《绿里奇迹》,大家就不可能不知道了。他最近上映的一部影片应该是07年的《迷雾》,而他的作品也一定会和主题发人深省,情节引人入胜联系起来。
本片的剧本曾深深吸引了弗兰克,由此就可见这个片子的深度和所试图反应的社会问题绝不仅仅是一句 ”年度悬疑动作大片” 所能承载的,它的诸多内涵需要我们仔细考量。而弗兰克导演离开是因为和电影监制意见不合,这使得影片不得不中途走马换将。但后来者出于对弗兰克导演的尊重,将他所参与指导的部分最大程度地保存了下来。
关于这个影片本身,我们能看到很多熟悉的桥段:
1. 《七宗罪》中的为了提醒世人,而宁愿自我牺牲的高智商罪犯。
2. 《绿里奇迹》中死刑非正常执行时犯人的痛苦表现。
3. 《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费尽心思挖出的通向外界的地道。只不过这里是从外面挖到监狱里。
但这部影片的主题却比以上提到的三部更具现实意义,它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美国的整个司法体系,从法官,地方检察官到律师,从头到尾骂了个够,好像这个司法体系只能为了高结案率而不停的在检察官和罪犯之间做出妥协,即使真相被掩盖也在所不惜。美国近几年关于司法体系反思的作品很多,比如《真相至上》,再比如《美国紫罗兰》,但这两部片子相比于本片,情节更加写实(实际上就是真实案例的改编)。所以可以这样说,这部片子用不可思议的情节和被神化的主人公探讨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3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先说硬伤。让我很不爽的硬伤有两处。
1. 后来被肢解的多比和尼克做控辩交易,指控和他一起的从犯为主要犯罪人,并且指控其杀人强奸。既然是两人一起犯罪,为何尼克在明知道多比是主犯的前提下和多比做控辩交易,却无视从犯?因为谢尔顿的昏迷供词不能作为证词所以两罪犯互为证人,既然是此前提,为何从犯不能做控辩交易指证多比?而且那个从犯从头到尾都没有认罪,直到临死还在用冤枉委屈的眼神表露出他是多么得死不瞑目。这说明只要有人作证,那个被指证认不认罪都得死。那为啥不能是从犯指证多比呢?当然这一切如果实现了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但这一点是非常硬的硬伤,搞得我感觉导演完全是为了自圆其说找个噱头说明多比为啥后面被肢解。一句话,死有余辜。
2. 牺牲的丽萨的男朋友切斯特给尼克写的那封信,一下子将其从完全无望的境地中扭转乾坤掌握主动权。这未必太扯了吧。导演一手塑造的牛逼得不行的谢尔顿,会因为那几处房地产的资料就出卖了自己的老巢?难怪一大堆人怀疑这个忽然出现的切斯特就是谢尔顿本人。但很遗憾,这里就是导演的硬伤。
不爽的硬伤说完。说说感受。
这片子看得我很不舒服。它完全没有标榜任何英雄。从头到尾它讲述的就是一个腐朽脆弱的司法体系,以及围绕着这个体系的所有人。
尼克是这个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不能简单以好人或者坏人来定义。诚然他是个人,有着人最基本的良知和道德感,但最关键的是,他是生存在这个体系里的人。就算他知道有不妥的地方,他也得照着执行。说到底,这个体系靠他这样的人来捍卫。
谢尔顿作为一个体系的挑战者和颠覆者出现了。导演在表现谢尔顿为何从一个“守法公民”变成体系的颠覆者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妻女被强奸杀害,真正凶手却逍遥法外。任何一个观众,在影片一开头看到这一幕都会义愤填膺并且相信这是一部复仇片。
但其实,这一切只是为了说明,谢尔顿为何会成为这样一个延续上百年的古老司法体系的挑战者,甚至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这个体系纯粹就是个bullshit。(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理由说服观众站在谢尔顿这边,很难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好端端地要破坏赖以生存N多年的体系。并且不惜以数十人的生命为代价)
作为复仇者,他的使命在活锯了多比以后,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就是他作为颠覆者来挑战者整个bullshit的体系。因为他认为,让他妻女不能鸣冤的真正幕后黑手,是这套体系以及一切执法者。所以他告诉尼克 “你到现在还没明白?如果我要复仇,我有十年的时间,不必等到现在。”
体系捍卫者尼克成为他挑战这个体系的对手。他一次次地用人命和尼克做交易,一次次地颠覆尼克以及其他执法者的既定思维。
他像猫玩老鼠一样玩弄着所有的执法者和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尼克在这里面的表现尤为明显。当跟了他十年的丽萨表现出迷惘:“我不知道我坚持相信的一些东西对不对,但是我会一直跟随着你。”(大意)。随后可爱的丽萨就OVER了。
然后再丽莎和其他人的葬礼上,另一个同事也提出这样的想法:这一切到底对不对。尼克马上说:我们是对的。他不能放弃这个想法,不然他肯定会崩溃。毕竟为了这个信念,死伤了数十人。
谢尔顿从头到尾都在“教唆”尼克和他做交易:他就算杀了所有人,尼克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他杀的,最后只能放了他。包括他在法庭上忽然貌似失控地对着审判官大喊大叫。其实他并不是想出狱,他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挑战这个bullshit的司法体系。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就算尼克遵守了1点钟送餐的时间,或者真的在6点钟把谢尔顿放了。他也一样会把人干掉以示这个“交易”的体系对于杀人犯是靠不住的。
所以当最后尼克拒绝最后一次跟他交易,他显得非常放松和欣慰:你终于学会了。到这里我认为他的欣慰不是因为成功“教育”了尼克。而是尼克这句“我不会再和杀人犯交易”,说明了他所坚持的以控辩交易提高定罪率的做法就是错的。所以最后尼克虽然把谢尔顿搞死了,但其实他是loser。他所坚持的信念被谢尔顿用血淋淋得的事实证明是矛盾的,甚至是bullshit。
而谢尔顿为什么到最后还要拨那个电话?很简单,他不仅要摧毁这个体系,还要搞死所有这个体系的死忠捍卫者(别忘了那个黑人女市长是如何声嘶力竭义愤填膺地要让全城民众觉得他们的司法系统是安全的,是可靠的,人民不能对他们失去信任。而事实上讽刺的是恰恰是这种“让人民不能失去信任”的系统,把民众送到了这样一个草木皆兵的状态里。)对他来说,这一切也是个信念。支持这种信念到底的就是破坏所有这一切。所以在他成功证明了尼克的信念是bullshit以后他还要继续最后的胜利,可惜最后的他失败了,但他顶多是failed。却不是一个loser。如果他不死,才是最这个体系最大的讽刺——就算他杀了市长和所有人,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是个杀人犯”,“必要时只能无罪释放”。
导演最后的意图是,这场战斗,是精神和生命的双重战斗,有的人精神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肉体被炸成粉末了,但他用自己极端的行为,证明了他的信念:这个有病的bullshit的司法体系其实是多么地不可靠,多么地不安全,那些和杀人犯做交易的执法者,干都是与虎谋皮的破事。
4 ) 狗血一地
1、影片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马克思佩恩,但是男猪脚所谓挑战司法制度的举动,却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傻逼检察官身上,真是蛋疼。编剧太扯了。
2、神一般的男猪脚却连自己的地下通道被入侵都不知道。
3、男猪脚安好了炸弹,又跑回监狱干嘛,脑残啊,是我就把车停在市政厅不远的地方欣赏烟火表演。
4、对那些高科技了如指掌运用如神的男猪脚,布置的炸弹却被一群整部电影拿自己没办法的二逼短时间拆除.....
5、沙拉死之前说的那句:他(指她的朋友)还没准备好露面,大家不觉得暗藏玄机吗?我还以为沙拉和男猪脚是一伙的,结果她就那样死了,留下一地狗血。我宁愿相信她所谓的朋友是男猪脚。
6、寄录像带去吓唬小孩子,有意思吗?不觉得安排让他们全家一起看对二逼检察官更刺激吗?
7、实在没办法不对结局多么失望,难道安排男猪脚最后在市政厅的烟火表演中驾车离去不是更好吗?就像斯坦森在《乱战》里面最后潇洒逃脱。
8、所谓正义,难道就是那个被形容成发情母狗的法官,那个道貌安然的市长,那个二逼检察官来代言的吗?
9、这是一部被阉割的复仇剧,上半段让人热血沸腾,下半段让人失望透顶,杰拉德啊杰拉德......
10、在二逼检察官强调“永远不要想碰我家人”的时候,我想起了男猪脚对着杀害他女儿和妻子的凶手说的一句话:现在你知道无助的感觉(大概的意思)...请问,当男猪脚目睹妻儿遇害的时候正义在哪里?请问,二逼对他说要和犯人做交易的时候正义在哪里?去你麻痹的正义!
11、影片开头和前一段一直重复出现的“你无法对抗命运”,难道是告诉大家:你无法对抗制度,这就是命运?
5 ) 为何无人关注主角的职业背景和杀人计划的“神奇”
看了很多评论,大多停留在最后的邮件、正义善恶之类的角度,我想从其他角度谈谈看法。
该片就观感体验来说无疑是精彩的,但是逻辑硬伤和主题的观点不清还是阻碍它成为一部真正的经典。
简单的逻辑漏洞不再赘述,我比较在意的是大家好像没怎么关注克莱德是如何做到这些匪夷所思的布局的,一个开头看似平凡的工程师后来被“定义”成隐藏身份是特工间谍之类的“杀人专家”,如此转变非常突兀,暂不论他若是立功过的高级特工尽然对自己身上的惨案如此无能为力,却要走最基本的法律程序,请问他的上级在干什么,发生这样的惨剧却完全不交代主角的职业背景会带来怎么样的情节发展。好,即使这一切都一笔带过,那请问就算主角是个出色的特工专家,靠他一个人能精准地安排如此庞大、夹带大量偶然因素的谋杀计划吗,显然把一个“人”神化了。他的职业背景不足以支撑那一系列精准神奇的杀人计划,这是最大的逻辑问题。
主题的争议性也决定了它无法达到类似《肖申克的救赎》那般的高度,但凡被奉为经典的影片,往往主题深刻但并不复杂,影片所要传达的东西应该是明确的,而不应有这样那样的截然不同的理解。本片双雄的行为和思想都不够明确,造成主题的语焉不详、倾向不清。
期待更多的人能讨论一下上述两点。
6 ) 《守法公民》:谎越撒越大
SDMS评分:78.5 分
这是一部非常聪明的电影,它用无数个峰回路转来做戏剧张力上的自我挑战。当我们在电影的第15分钟,第30分钟,第45分钟……分别开始疑惑导演接下去还能讲述什么故事的时候,更广袤的天地却在下一扇剧情之窗打开的地方,洋洋自得般地等待着我们。所以先别去想那个泄气的结尾,不得不承认,这是部最近少有的能让人看得如此投入的电影。
男主角十年的卧薪尝胆,只为嘲笑那个可悲的司法制度。这种情节设计原本就像一种金庸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戏剧套路,好比《碧血剑》中的袁承志,闭关几十年,出关即是无敌于天下。又似爱德蒙·唐泰斯,当他再次现身的时候,谁都得毕恭毕敬地叫他“基督山伯爵”。看这部电影的感觉就像银行账户上的零存整取,让人心中无比满足。
而且值得交口称赞的是《守法公民》的影片主题绝对不能说浅薄,对司法制度合理性的探讨,以及对于何为正义代价的追问都使得这部电影与单纯的以暴制暴划清界限。当杰拉德·巴特勒饰演的Clyde Shelton先是义正言辞地说服法官当庭释放自己,又理直气壮地嘲讽唯证据论的司法观念存在明显漏洞的时候,那种胜在思辨的宣泄感,比起肢解杀妻仇人来,更让人感到畅快淋漓。
然而就像当年我眼睁睁看着我表弟把谎越撒越大一样,这个故事的后来也像一批脱缰的野马,不知道从何收尾,也不再具备那种极具说服力的震撼性。从这点上说,《守法公民》与《禁闭岛》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Clyde Shelton失去了正义的初衷。
那两个十恶不赦的罪犯是该死的,也许那个辩护律师和那个临死前还说“法官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女人身上也有点稍显刻意的犯罪因子。但随后那场六名政府官员的汽车炸弹大屠杀就有点让人感到不安了。尤其是那位美丽的女检察官还刚刚说出了“我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就是为了高的定罪率”这句堪称整部电影中最大义凛然的台词。
再到后来那个谋杀市长的炸弹计划,我惊讶地发现,那个充满理智和思辨能力的司法制度的嘲笑者,变成了一个因为丧失妻女而报复社会的恐怖分子。这种人物情绪上的割裂让整部电影辛苦搭建的思想楼宇自毁于无形。
很多人看《守法公民》的时候,应该都会想到另外一部类似的电影《死亡裁决》,凯文·贝肯饰演的父亲同样不满于司法判处,而自作主张地走向了以暴制暴的不归路。后者将整个电影的高潮放在了复仇过程的B级血腥之中,手法虽然下作了一点,但这部电影同《守法公民》一样验证了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观众喜欢看到正义以超越常理的方式得到弘扬。这可能与每个观众自己都多少受过一点窝囊气,并在幻想中一次又一次地血腥虐待那个恶棍有关。
其实在这样一部电影中,我最想看到的,是Clyde Shelton对于所作所为的道德反思,还有Nick Rice对于检察官的职业拷问。我多么希望这两个人最后能好好地坐在一起,就这个话题深入地聊一聊,就像电影《饥饿》中那场关于绝食和生命的聊天一样,而不是一见面就互相威胁或攻击。我觉得这会是一个更棒的高潮,并不会比爆炸乏味。
我突然很想拍这样一部电影,情节和《手法公民》差不多,但我会把节奏放慢,我会把人物的内心起伏表现得彻底,我会让男主角有序和聪明地杀数量有限的几个人。然后电影的主题也许是控诉某个执政党的政治迫害。扯远了,说回到《守法公民》上,最后那个炸弹居然被Nick Rice放在了Clyde Shelton的床下,我觉得这是很没有脑子的一件事情,一个检察官怎么会存心杀人呢?这样一来他跟Clyde Shelton有什么区别呢?也许导演只是为了最后那场凤凰涅槃一样的爆炸,Clyde Shelton坐在四下蔓延的火堆之中,确实有点堕入炼狱一般的感觉。
7 ) 很久才发现这部电影,写一些自己的观点。
1.影片开始的时候,Bray和Nick在街上相遇。当他向Nick询问朋友Willis那件儿童案的情况时,Nick说他没有接那个案子。因为案子没胜算,而他的定罪率从95%提升到了96%
释义:Nick想表达的是他的定罪率很高,没胜算的案子不接,颇有些炫耀的味道在其中。
2.当回到办公室时,Bray吐槽Sarah的调查技巧有问题,而Nick在本子的一页丑化Bray的形象,左手拿着天平,天平左下右上,意为不公。右手拿着高尔夫球杆,高尔夫球袋上还写着哈佛的英文。
释义:Jonas Cantrell(帮Nick在记者采访前正衣的老大爷)和Nick在走廊里吐槽Bray,意思是Bray平时顶着高学历的头衔,从心底里看不起自己的同事。而自己才是那个有能力的人。
3.在走廊吐槽过程中,当Nick说自己做了笔交易。Jonas很吃惊的说了句他们杀了一个小女孩,而Nick回答他说法制系统并不完善这句话来搪塞。Jonas说我们也是人无完人,你要打赢这场官司。Nick说我不能冒这个险。
释义:其实已经黑化了Nick,为了更高的定罪率,和犯人达成协议。后来这个错误决定,成为了男主人公Clyde复仇的导火索。(我不明白其中一点,主人公Clyde和Nick在交谈中,当Nick说已经做了妥协交易,为什么之前没有和原告男主人公商量讨论)
4.在Nick和男主人公Clyde交谈后,Clyde表示凶手Darby最多关五年就释放了。影片跳到十年后,在帮凶惨死在处刑台后,Nick和两位警探在汽车中,观众得知杀人凶手Darby在监狱里只关了三年。
释义:帮凶在十年后处刑,凶手关押了三年时间。十年这个期限应该是解释男主人Clyde挖地道,复仇的准备时间。
5.在Nick和Clyde在“鸟笼”里交谈时,Clyde在言语的组织能力上完胜Nick,这样的认罪录音在法庭上根本站不住脚。从Sarah调查资料上看,他是一个技工,小发明家,工程师。家里却放着法典的书籍。在法庭上Clyde为自己辩护,可以保释,得到了女法官的无奈同意,后因蔑视法庭被取消保释。
释义:从十年时间上看,男主人公不仅买了房产,做了准备工作,挖了地道,还阅读了很多法律书籍,由此看出男主人公的决心。
6.在男主人公用T骨牛排的骨头杀害狱友,进入了单独禁闭室。工作室查到Clyde和政府的合同款项有关联,Jonas动用关系,后与Nick一同见到了间谍,从他口中得知Clyde失控了,他是一个天才杀手。Nick和Clyde再次在鸟笼正面对决,男主人公说出Nick8点上班,他老婆送女儿8点15分上学的细节。
释义:男主人公可能是大隐隐于市的天才,过着和政府合作的项目的日子,家人却遭到凶手的残忍杀害,故而爆发。这里就可以解释男主人公寄给Nick家的DVD没有引起怀疑,因为之前,Nick女儿的演奏,Nick都没去过,都是在家和家人一起看的DVD。
7.在男主人公下最后通牒要求早晨6点释放他,徒弟Sarah和师傅Nick在监狱的临时工作室有这样的一段对话。Sarah:这个十年前的案件,重新再来一次,你会做什么样的决定?
Nick: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做出选择。
Sarah:但是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了吗?
Nick:我们做了正确的选择,对吗?
Sarah:我不知道。我35岁了, 在某些事情上我没有潜力了。这是协议的一部分,别误会我,我喜欢为你工作。我只是想确定放弃这些东西,不仅仅是为了高定罪率。
Nick没有回答这个选择到底正确吗?在短暂的安静之后,Sarah问Nick你还要咖啡吗,Nick说了NO,这段对话就戛然而止了。
在停车场,Jonas问Nick我们该怎么处理接下来的事情,Nick的回答是我们会阻止他。接着发生了爆炸,Sarah失去了性命。
释义:Sarah和Nick的这段对话,还是没有得到结果。Sarah给我的感觉可能是要离开这个只为了高定罪率的团队了。
8.在墓地去新闻发布会之前,Jonas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出决定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承受得住。之后Jonas被谋杀。而这之前,Jonas还用了一个罗马帝国皇帝的典故,在出巡的时候,有个专门的仆人在旁边提醒皇帝,你只是个人,只是个人!
释义:Jonas在整部电影中,像是Nick的导师一样,一直告诉他该怎么找到用法律伸张正义的初衷。而Nick则在他高定罪率的成绩面前沾沾自喜。
9.Nick在电脑上,收到邮件。这里是10年后Sarah的调查技巧起到了效果。个人并不认为男主人公是Chester,不然当回到禁闭室时,男主人公也不会一脸惊讶,包括之后寻找床底炸弹的动作。(注意收件人是Sarah,寄件人是Chester)对比金额后,找到了在监狱旁边的属于Clyde的仓库,并且发现了密道。在电子中枢那发现了一段普鲁士军事家冯·克劳塞维茨的话,要取得胜利必须把所有的兵力放在力量和机动上,即敌人的重力重心。后Nick发现炸弹位置,并将炸弹带回监狱。
之后在禁闭室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男主人公Clyde很吃惊表情发现Nick也在。
Clyde:我从没期望过有人来访,我本该收拾一下的。
Nick:我从来没见过有人挖地道进监狱,单间禁闭室的把戏很聪明。
Clyde:赢家就是这么玩的。我们让其他人相信他们的决定是正确的。你抓到我的同伙了吗?
Nick:是的,我们抓到了,你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你耍了我们,你玩我们玩的真好。
Clyde:谢谢你,我很高兴你终于欣赏我在这件事情上作出的努力。
Nick:你这么做不就是为了证明一件事,你成功了。
Clyde:不,人们还是不懂。他们不感激我所说的,但是他们很快就会明白。
Nick:一个我在意的人曾经说过,我们不能撤回我们曾经做过的决定,我们只能影响今后的决定。
Clyde:你想拯救我吗?
Nick:我在给你出路。很大的区别。坚持你一直宣扬的原则。我们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你。我们为什么不做正确的事情呢
Clyde:我正在做正确的事情,你只是必须这么看这件事。
Nick:通过谋杀这些人吗,你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毁掉你女儿的记忆,让其他人也陷入和你一样的痛苦之中。
Clyde:那你的建议是什么?再做一笔交易?最后的机会,就是这个吗?
Nick:我不会再和凶手做交易了 ,是你让我学到这点。
Clyde:最终学会了,干得好,也许我并不是一个差劲的老师。
Nick:如果你坚持这么做,你可能余生都要背负做出这样的决定。
Clyde:我很抱歉,尼克。i'm sorry,nick.
Nick:我也是。me too.
之后地道被警探封闭,大门被尼克关上,却还在寻找电话的声音,纠结那个上锁的公文包。实在是败笔。最后男主人公无奈的笑了一下,被大火包围了。
释义:其实看到影片结尾,我有两种看法。
一种是Nick洗白,找回初衷。因为他说了那句我再也不会和凶手做交易了。同时他也登上了检察官的职位,重新主持正义。让我失望的是:这份洗白到最后,他还是欠男主人公一声对不起,因为他的决定导致凶手逍遥法外。
一种是Nick仍然老样子。将炸弹放在床下,所以他说了那句我再也不会和凶手做交易了。这里的凶手特指Clyde,他有信心将男主人公逮捕或者凭借这颗炸弹毁掉主人公。所以他也不用和凶手做交易了。
吐槽一句:男主人公设计了很精密的机器人,那颗炸弹却被Nick带着到处跑,怎么说如果移动炸弹也会爆炸之类。
最后导演安排Nick和老婆在看女儿的现场表演,我也是一愣一愣的无语中。
整体上看这部电影,复仇的过程很精彩,烂尾烂的漂亮。
不巧,伟大的西部牛仔麦克雷说过:正义可不会伸张自己。23333333
8 ) 《守法公民》续集《修法公民》:Law Amending Citizen
《守法公民》最后爆炸的禁闭室还有另一个出口,克莱德没有死。尼克的女助手复活,原来克莱德就是她的“男友”chester,她一直在协助克莱德教育尼克,但最终未成功(尼克企图非法炸死嫌犯)。尼克因为监狱爆炸的渎职而入狱,克莱德在其牢房中重新现身,将其救出,继续与他玩司法职业道德教育的游戏……
这次游戏的第一战从市长开会的录像开始,在克莱德的录像机里备份的录像被寄到了尼克远在郊区度假的妻儿门口,尼克接到电话要求交易:要么录像送到媒体,市政府面临破坏司法体系的丑闻,尼克也因报复嫌犯身败名裂;要么克莱德自首,承认是他自己爆破了监狱,并为尼克洗脱罪名,重新扶他坐上州总检察长的宝座,唯一的条件是——尼克必须在这个职位上听克莱德在狱中的指令。
这次尼克答应了交易,保住了市长的声誉,同时自己重新当上了总检察长,而克莱德从狱中发出的第一个指令便是——公开起诉市议会,并重新修改刑事诉讼法,取消诉辩交易制度!否则,尼克的妻儿将受到生命威胁。
尼克舍不得刚得到的宝座,不敢提出诉讼,反而背信弃义的加快了对克莱德的诉讼程序,欲将其置于死地。这时诈死的女助手出场,在尼克妻儿躲避的郊外度假山庄将她们掳走,并留下了过场录影带。
看到录影带的尼克发疯般的冲到监狱准备质问克莱德,而克莱德却又一次从戒备森严的监狱里不翼而飞,牢房的墙上写着:Sue the law house!
尼克来到市长的办公室寻求支持,而这时却传来了三位市议会议员家里同时爆炸的消息,媒体开始深入报道克莱德十年前的案件,市民更加焦躁不安,要求修改诉讼法的游行开始爆发,游行群众举着巨大的标语:“No bargaining for bilateral evil!”
市长派出了大量的警力配合尼克寻找他的妻儿,并捉拿克莱德和他的女助手。游戏的第三战又回到了市长身上——尼克接到了用市长换妻儿的邮件,发件人又是chester。
尼克会坚持所谓的“法律规则”继续扮演“忠于职守的检察长”么?还是会被克莱德的离间计打动,指向市长呢?他的妻儿会被解救出来么?修改法律的议案能被提出通过吗?克莱德的野心有多大?
市长拨通了通向白宫的电话,电话那端却传来了一个惊天内幕,原来十年前的入室奸杀案的主犯多比是联邦特工收买的杀手,克莱德的真实身份即将揭秘……
《修法公民》的最后一个镜头:尼克手持公文包,穿过游行的群众,走向了议会大楼;而满脸坚毅神情的克莱德与以前的技术合作者握手之后,吻别了女助手,坐上了去往巴拿马的游轮……
请看第三集:《造法公民》Law Producing Citizen!
博客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4433c0100gxe9.html
有逼格的复仇,看的很爽,讨厌自大自私的黑人律师。
很暴力,很制衡。
司法的黑暗
至少精彩了大半段
可惜了这啥结局啊!
以身护法,杀生成仁
主角这么牛逼却只去感化一个费城的司法人员 浪费人才啊
不得不说,看的很爽,有仇报仇,结局烂尾了
结局弱了点。如果克莱德一步步引导出一位正直的检查官,站出来捍卫正义,从而达到改善司法腐败现状的目的,导演至少应该点明那位神秘邮件人切斯特就是克莱德本人。不过这真是一部久违的智能犯罪佳片,快意恩仇的主角很迷人。
HIGH
我年轻的时候,很想改变这个体制,我想抗争,不惜代价,做到最好。但是这里让一步,那里让一步,最后陷入到这个游戏中。最后我意识到,我想改变的这个体制,却改变了我。
后来,他们一个去了特勤局,一个当选为总统,但为了剧情需要,一定要在不同的宇宙才可以啊!
不得不承认,我就是有快意恩仇的不健康不理智情结。
从来都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
你要批判制度,那就应该让反角充分利用制度漏洞,开那么猛的外挂干嘛?
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生活领域的规则是珍惜,假若只剩下了社会领域如工作和成就,那么心就会被异化。
前半部看下来,一环扣一环,让人颇为期待,以为又会是一部智谋连环犯罪的类型好片。可惜,结局实在太唬烂、太敷衍了,优劣有了360度的转变,感觉是导演把洞挖得太大,难以自圆其说,唉= =
我不喜欢这个结尾
一个复仇丈夫和父亲的爆裂技。开始以为是司法伦理片,可惜吹得太好莱坞式的神奇,给人感觉失衡。
高智商犯罪电影,就爱看这么牛逼的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