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纪录片用长达约4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了鲍勃·迪伦,这位美国民谣大师的传奇音乐生涯。鲍勃·迪伦,这位堪称美国六十年代反叛文化代言人的传奇歌手,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分析从他深刻寓意的歌词中可见一斑。影片聚焦鲍勃·迪伦在六十年代初期成为民谣英雄开始叙述,并穿插多段从未曝光的访问片段,首次真实地披露很多他鲜为人知的画面,记录下这位历久弥新的音乐大师从1961年到1966年间的的传奇历程。
由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首部人物传记长片《没有家的方向》,荣获2006年第58届黄金时段艾美奖其他和技术类奖项-非剧情类节目最佳混音、其他和技术类奖项-非剧情类节目最佳导演提名、其他和技术类奖项-非剧情类节目最佳剪辑提名等多项大奖。
早就想说说鲍勃·戴伦(Bob Dylan)了,从他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这种想法变得更加具体。 以民谣艺术家和摇滚歌手的身份,凭借独特精炼的歌词创作和对摇滚乐以及民谣的影响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这也是诺贝尔自开奖以来破天荒的事情吧。乘着这几期马世芳的《听说》都在说鲍勃·戴伦,我也来凑凑热闹。 我的第一次知道戴伦,应该是日本电影《20世纪少年》里的歌曲like a rolling stone,这首歌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听懂,第一次听的时候还觉得好吵,但是看戴伦的演奏视频,手上抱着一把吉他,脖子上架着一个口风琴,一边弹吉他一边吹口琴,像个游吟歌手一般,酷到没朋友。而且歌曲高潮的部分特别符合我当时的状态,"how does it feel?how does it fell?to be on your own,with no direction home,a complete unknown,like a rolling stone.(这滋味如何?这滋味如何?一直孑然一身,身心无所依归,默默无闻,像一块在路上的石头。)" 记得我那时有个BBK的手机,放音乐时外音巨响,有一阵我每天吃饭时都放这首歌,弄得有个大姐有一次忍不住埋怨:你这放的什么东西啊,吵死了。后来就换成了Dylan的blowing in the wind,此后大家相安无事。"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人要经历多少的路程,才能真正成为人?)"诗一般的语言。 2011年我在广州花都区,我所在的是一个地处乡村的地方,那时节经常下雨,还热。雨后路上往往摊着好些被汽车压扁的癞蛤蟆。经过几日的太阳曝晒,全变成干枯的壳。我走在路上,耳机里听着Dylan的Sara,脚下不时会踢到这蛤蟆的壳,这壳于是飘起来滑到一边,现在想来真是诡异的一幕,但是当时就是这样的场景。"Sara.Sara.so easy to look at,so hard to define.(莎拉,莎拉,端详起来如此的恰到好处,却如此的难于形容。)" 后来在一家旧书店里看到一本戴伦的回忆录《像一块滚石》,翻译烂的让人不忍卒睹,我怀疑翻译的人自己是否有看懂。 戴伦的歌,我听得比较多的就是以上三首。说实话,我不是太喜欢迪伦的风格,因为旋律基本上差不多,比较单调。很多歌词又比较晦涩。年前看马丁·斯科塞斯导演拍摄的关于戴伦的纪录片《no direction home》,里面受Dylan影响和影响Dylan的,都是比较牛的民谣或摇滚乐手。可见天才之出,必有云龙雷电之际会。而今,Dylan已经更多的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不随大流,我行我素, A fighter against society.
How much is the doggie in the window. 这首歌不是我们的现实,我们的现实是萧条,是无处不在的恐惧。
伟大的室内乐传统
69
当bob和哥伦比亚签约时,在业界是条大新闻。人们不愿承认,其实他们也那么饥渴。于是他们把它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他们攻击他,不然就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喜欢自己现在这样子。
People couldn't bring themselves to admit, that they're that hungry.
13230 演讲 机器
Beatles, Bob Dylan和Allen Ginsberg聚首。
18350
像你一样或者受你影响或者和你任何其他定位一致的针对某种社会问题或者其他社会难题的抗议歌手有多少个?
多少个?我觉得大概是136。
大概是136?
要么136,要么142。
工资就是他们付给你让你忘记你的梦想的东西。
没有城市文学的原因是我们没有青春期。青春期是搞乐队、收集手办、车库,哪怕是科学实验,但都没有,我们在做题。而很可惜,做题不是青春。最多,我们有个电子游戏。
列侬曾经公开道歉过一次,起因是他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上帝,但知道Beatles。对他们来说,Beatles比上帝还伟大。最后半句上了报刊头条,被人指责,虔信度高的美国人发起了抵制,集中并烧毁他们的专辑(看着巨心疼)。最后,列侬不得不出来道歉。看到这些,我就想,我宁可得罪众生,也绝不会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道歉。脸面和声誉倒在其次,心态和少年气被影响了才可怕。Bob Dylan在现场唱民谣转摇滚时,底下骂叛徒,他把音响开到最大,说:搞他妈的个震耳欲聋!
就是这样。
一部长片,静静地在我硬盘里躺了快十年,居家无事,那些熟悉的旋律又萦绕耳畔。
曾经我以为我很了解Bob Dylan,他获得诺奖时我曾断言,Bob不会领这奖,领了他就不是Bob了。然而事实证明我并不了解Bob,他不仅领奖了,还发表了长达三十分钟的获奖感言…
影片开头就是Bob的童年,然后离开家,去念大学,他没有避讳自己不学习的事实。他认识了一些朋友,然后偷了一些唱片,虽然说偷书不能算偷,但偷唱片那肯定是偷。采访中能看出,亲历者对这一事件已经当做笑谈,how many years must albums sing,before they stolen by Bob Dylan. 一个不玩乐器的唱片收藏者和一个如饥似渴的创作男孩,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都能做出抉择,但物主的心情我们也能理解,他甚至会把自己带入农夫与蛇的故事里。
有一个片段Bob说自己很少想起自己的故乡,片名叫No Direction Home, 这里的Home肯定不是指故乡,应该是一个令Bob心安之处吧。也许年轻的时候就都有那样一个阶段,很少想起家乡,尽管漂泊在外,但总有各种新鲜的东西充斥在你的眼前,恨不得每一分每一秒都去抓住些新的,活色生香的东西。然而在Bob说起这番话的时候也隐含着一层,现在的自己和年轻时想的也许不一样了,I‘m so much older then,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Bob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他的那么多言论和作为都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全片有很多类似的前后对比,所谓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看着居然有点好笑,下面试举两例例。
Rotolo说Bob很会抓住机会,在一群人中他一下子就能找到那个话事人,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渴望成功很好理解。然而后面Bob为盛名所累,用电吉他被嘘,被Seeger喊着要砍电线(注意用电安全),被记者反复追问歌曲的内涵。有个镜头Bob说我写的是抗议歌曲,我写的全都是抗议歌曲,后面他却要与左派人士们割席。Bob希望成为一个歌唱自己想歌唱之物的歌者,而被奉上神坛之后他却只能歌唱左派人士想让他歌唱的东西。那人家左派人士说了,华盛顿集会你唱火了,现在翻脸不认人了,哪有这种事。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原来你没火,你写刘和珍君,写落水狗,现在把你捧红了,你不写那些了,开始写百草园,三味书屋,社戏了?这哪行!
比较神奇的是Bob居然真的从神坛下来了,然后坚持巡演了那么多年。影片里特别重要的角色可能还有两个,一个是Woody,另一个不恰当的比方,美国民谣的古文运动发起人。他的歌曲里的平民意识,批判思想,激励了多少年轻人,从访谈中也不难看出,有很多人在模仿Woody, 曾经有一个阶段,Bob不是他们之中最好的,即使没有Bob,也会有Tom,Bill站出来,这可能就是群众史观吧。然而在一次旅行后,Bob不仅模仿,他还超越了,属于龙场悟道了。另一位关键人物就是Joan,Joan的父亲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酷爱收集民歌,受其影响,Joan对音乐也有独特的品味,听听Barbara Allen就能感受一二。Joan是Bob的恋人+战友,片中她无数次闪过,民权运动中他们如影随形,然而最后因为道路不同分道扬镳,Ten years ago I bought you some cufflinks, you brought me something. 很遗憾的爱情,Without no seams nor needle work, Then he'll not be a true love of mine. Bob 是个非常复杂的人,像他自己说的,他是有背面的,Joan尚且不能完全理解他,何况我呢?
看完他在诺奖获奖典礼的演讲,提到了白鲸,西线无战事,奥德赛。都是我曾经很想去看但没有看的,这一拖,怕又是十年?
歌曲基本上都是准确的,可是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提Edie,对工厂也只闪过了一个镜头,马导和滚石乐队那么熟,对工厂却讳莫如深,真是匪夷所思啊
长的又帅唱歌又好听又会弹吉他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07j_cTKPYCs/ B面: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REe-T6-BHQ/
首先作为一名老Bob的歌迷,给五星那是一定的。婴儿肥,邋遢,公鸭嗓,怪异起伏的调调……喜欢果然是盲目的。还在不停的悔恨4月没能去北京听场他的演唱会时,一晃竟也过去半年了,也不知他有生之年我是否能如愿以偿的去听场现场。p.s Joan Baez这老太太咋越老越好看呢- 0 -真是是个有范儿的老太太啊
马丁大叔不止是影迷还是乐迷哦
斯科塞斯关注点更多在迪伦的音乐形成和转变,其他懒懒一表,不太有感触。他被拥趸为民众期待的政治领袖,差点走上天朝艺术家的道路。他朝着上方,张狂歌唱,像是面对一面涌上来的石墙。感激那场车祸,拯救了他,也清醒了民众的狰狞可爱的憨样。
why would i become someone you are expecting me to be?
年龄,只会给没有内在气质的人带去为难和困扰,而他们是不老的。
除了黑帮片犯罪片传记片,马丁·斯科塞斯就喜欢拍点儿音乐纪录片。而且拍的都是传奇大拿。这部三个半小时鲍勃迪伦纪录片说实话挺不错的,集中展现了鲍勃迪伦成名前后的那段时期,也可以叫《60年代的鲍勃迪伦》。访谈、音乐、演唱视频穿插剪辑。不过对鲍勃迪伦没有热爱之情的我就不怎么感冒了
说话都想唱歌一样好听~老了有点儿像chancellor 我不是故意的 哈哈
一个人的历史,也是一个时代的历史,也是一段传奇的历史···吹口琴的男人好迷人···How does it feel,to be on your own,with no direction home,like a complete unknow,like a rolling stone?
作为纪录片接近完美..以前不感冒的Dylan原来也很酷!娱乐媒体不管哪个时代都一样让人想扇他们~
how does it feel? like a rolling stone!
你本来要的只是鲍勃.迪伦,马丁.斯科塞斯却给了你鲍勃.迪伦和他的时代——这就是老马丁的大格局。
细致而客观,可惜以前对他不了解。。
我終於明白妳為什麼如此愛他了!
除了确实是了解文学史/音乐史/社会运动的一课之外迪伦对我来说主流得有点无聊(还不如读迪伦托马斯
长达3小时的纪录片。个人觉得比我不在那儿要好。大量的原始影像资料。穿插大量的乡村,蓝调,民谣歌曲。大量的人物访问实拍。很纯粹地记录了鲍勃迪伦半生的音乐旅程。值得收藏。
乔布斯无比崇拜鲍勃迪伦,就像鲍勃迪伦无比崇拜伍迪革西一样,看起来鲍勃迪伦倒没有那么喜欢乔布斯,不过这部纪录片仍是Apple presents。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家庭背景,都是辍学生,依靠伟大的个人魅力和才能引领时代。偏执、自负却善变,他们本身就是艺术品
虽然吧我第一次听bob dylan这名的时候大哥已然七十多了= =不过我那会儿看过的所有关于他的书、照片还有听的所有歌全都是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所以我每次看到他七十多岁的样子都有一种特违和的穿越感= =不过还是太喜爱大哥的声音和各种萌!!!他那声配上口琴和吉他high的不能够了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