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J·K·西蒙斯 J.K. Simmons 饰)和儿子贾伯利(卢·泰勒·普奇 Lou Taylor Pucci 饰)同样喜欢音乐,但是他们喜欢的音乐却是迥然不同 的两种风格。20多年年,因为对政治的不同意见导致贾伯利离家出走再也没回来过。如今,贾伯利落魄地流落街头,并发现脑部有肿瘤送去医院做了切除手术。但是这颗肿瘤已经彻底破坏了他的大脑,他失去了创作新的记忆的能力,他的记忆永远停留在活在1968年。为了重新走进贾伯利的世界,亨利邀请研究脑瘤与音乐的专家黛安(朱莉娅·奥蒙德 Julia Ormond 饰)来治疗儿子的病情。黛安发现贾伯利对早期的的摇滚乐仍然有感知。但这种迷幻时期的摇滚乐对60多岁的亨利来说简直不能接受,但为了与儿子的沟通,他开始研究起60年代的所有摇滚乐团。
B站解说视频:爸爸和儿子一起追星是种怎样的体验
//movie.douban.com/review/8048737///www.imdb.com/title/tt1613062/soundtrack?ref_=tt_trv_snd
原声专辑并未完全收录,下面的清单是电影中出现的所有歌曲,电影中出现顺序排列; 曲目排列按影片中出场顺序,每段第一行为歌曲标题,其余为歌曲的详细信息,包括词曲作者、演唱者、出版者。
*网易云音乐歌单 “《音乐永不停歇》完整原声(35首)” 是根据此清单整理的。//music.163.com/playlist?id=446056430&userid=130199520
以下为B站解说视频的文案,强烈建议直接观看视频,单独阅读文案可能引发各种尴尬及不适!
本片改编自著名脑神经学家,奥利佛·萨克斯的真实案例《最后的嬉皮 The Last Hippie》。
影片开始,一个老头枯坐在家里,听着收音机。电话一个劲响着,刚进门的老婆叫唤他去接电话,然而老头甚至连她的呼喊也没听到。
接了电话的老婆激动得热泪盈眶,夫妇二人赶到打来电话的医院。儿子躺在病床上,形容枯槁,两眼失神。
原来老夫妇的儿子已经离家出走二十年,好消息是如今被找到送回,坏消息是儿子当了很久的流浪汉,而在此期间,脑袋里长了个巨大的瘤,虽然是良性的可以手术切除,但是谁也不知道会产生什么后遗症。
手术结束,医生发现儿子的长期记忆停在很久前的一个点,这之后的长期记忆都没了,如今的他也只有短期记忆,还有一些行为认知上的小障碍,一句话,儿子变成了《海底总动员 Finding Nemo (2003)》里的多瑞,转过头就能把之前的事情全忘记了。
老夫妇开始照顾术后的多瑞,看着眼前这个执拗的大孩子,爸爸很快失去了耐心。多瑞小时候,乖巧地和爸爸讨论着歌曲;圣诞节收到一支小号的欣喜若狂……一幕幕回想在爸爸的脑海,对比眼前,真是无比地揪心和丧气。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不景气,爸爸还被服务了30年的公司给提前劝退休了。既不想去医院,也没法去公司的爸爸,只是了无生趣地躺在床上。
医院的护士给多瑞听了自己儿子喜欢听的流行乐,没想到半夜三更的,多瑞就用小号演奏起来了,用的正是放在病房的儿时圣诞礼物。妈妈似乎是意识到了多瑞一定能好转,她毅然决然地杀到了辞退爸爸的公司,用无可辩驳地自信生生争取到了一个秘书的工作(增加家庭收入)。极为不易,要知道妈妈自打嫁人后就从来没工作过,好在爸爸在这家公司干了30年,只请过2天假:一天是母亲去世,一天是儿子出生。虽说这片子唱主角的是爸爸,但是我忍不住先为妈妈大声喝彩,有礼有节,下得厨房,上得厅堂。
于是乎,妈妈要去上班,照顾多瑞就落到了不情不愿的爸爸头上。
爸爸郑重其事在儿子的病房贴了张便签:爸爸每天10点会来!受儿子听了歌以后能吹小号的启发,爸爸神来之笔:找到了大学里研究音乐和大脑关系的教授来帮助恢复。
经过不懈的尝试,教授发现只要放对了歌:比如The Beatles的All You Need Is Love(此歌的前奏用了法国国歌马赛曲,而此前教授发现马赛曲只能让多瑞兴奋7秒,百思不得其解……),多瑞就像按了启动按钮的引擎——滔滔不绝到停不下来。
教授兴奋地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夫妇俩,只要放1964~1970年的歌,就能让多瑞的大脑运转起来。但是爸爸表示不服。
教授只能邀请夫妇俩隔窗观摩她如何“点亮”多瑞:这次教授用了多瑞的最爱——感恩致死乐队的歌曲。隔着窗的一家子都回忆起了家庭分裂的那晚:儿子邀请父母去学校观看自己乐队的演出,一开始一切都很好,父母微笑着观看儿子的黑羊乐队在台上表演。然而这次演出其实是为了反战的目的举行的,台上的小伙子们在演出高潮的时候烧了一面国旗。保守的爸爸狂怒,回到家把儿子房间里的海报统统撕掉,唱片扔了一地。并对着多瑞破口大骂,你的名字是用我战死(二战)的哥哥的名字命名的,他用他的生命捍卫了国旗,而如今你竟然烧掉了他至死捍卫的东西。儿子不甘示弱,为了这场该死的战争(越战)送命的又不是你的朋友,随即愤而离家。
20年了,爸爸依然余怒未消,禁止教授再用这些垃圾音乐二次从他身边夺走自己的儿子,妈妈虽然保持着冷静,但是显然已经出离愤怒,对爸爸说,这也是我的儿;我不是对你生气,我是生自己的气,当年如果我多说两句,儿子也不至于离家出走,沦落成如今的模样。接着妈妈说了至关紧要的几句话。刚了20年的爸爸悔恨交加。
幡然醒悟的爸爸,把自己珍藏的唱片抱到唱片店,换了儿子喜欢的那些“很吵”的音乐。并且非常认真地和儿子一起品评这些唱片,多瑞在这些音乐的帮助下,越来越鲜活起来,他清晰地记起了听到某首歌时妈妈做的菜,某首歌时他的好友接到了入伍的通知书……多瑞还给爸爸仔细去解释,歌词到底写的是什么意思。虽然说的是同一种语言,然而当你不去理解那代人的时候,你其实和他根本没有活在同一个世界。事隔二十年,爸爸终于重新走进了多瑞的世界,在听歌的时候,爸爸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
多瑞也一点点好了起来,教授尝试着用节奏帮助他建立新的长期记忆,只要成功了,他就摆脱了多瑞的诅咒。快乐的多瑞甚至开始向餐厅里工作的Celia示好,每次自我介绍以后(因为每次对多瑞而言都是初次见面),多瑞都会哼唱起Cecilia来套近乎,友好的Celia每次都乐不可支。
一次交谈中,多瑞告诉爸爸,自己当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听到感恩至死的演唱会,爸爸默默地记住了这个心愿。和儿子重修旧好的爸爸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但是冠心病发作把爸爸也送进了医院。可就算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爸爸依旧悄悄地电话到电台,凭借自己恶补的乐队知识,赢取了两张感恩至死的演唱会门票。老爸兴奋至极,看得观众我都快心脏病发作。
多瑞回家过了圣诞节,爸爸不仅邀请了儿子当年的女友回来看望多瑞,还送出了演唱会的票子作为圣诞礼物,多瑞开心地就像个孩子……
主治医生对演唱会的主意极为担心,一个冠心病人带着一个七秒记忆,去听吵得要死的“感恩至死”,这不就是作死吗。可是爸爸感人肺腑的一席话征服了主治医生:我65岁了,我知道我怎么看都不像是感恩至死的歌迷,但是为了能走进儿子的世界,我甚至背下了乐队每首歌的歌词,我们需要这场演唱会(把儿子带回来)。
父子俩穿着狂热歌迷的T恤聆听了整场演唱会,结束了还意犹未尽地在车旁回味,俩人沉浸在共鸣中久久无法自拔:感恩至死是最棒的,他们不是在演奏谱子,他们制造气氛,他们能带你重温黄金岁月……
深夜回到医院,爸爸深情拥抱了儿子,迈着大步,骄傲而又满足地走出了医院……
下一幕,一身正装的妈妈,看着多瑞在病房里焦躁地找着什么,对前来的教授说,我不知道他要找什么,多瑞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隐隐感到什么重要的东西没了。善解人意的教授对多瑞说。泪奔,教授走之前,悄悄摘下了“爸爸每天10点会来!”的便签。
葬礼上,竟然有个环节是播放爸爸生前最爱的歌曲,出乎所有人、尤其是多瑞的意料,播放的不是Till There Was You,那是爸爸结识妈妈的曲子,这个故事被爸爸讲了无数遍。播放的是感恩至死的“一抹灰色”,多瑞终于想起了演唱会上(他终于有了新的长期记忆),爸爸穿得像个老嬉皮一样,和自己一起荒腔走板地高唱此歌的副词部分:我会挺过去、我会挺过去、我会挺过去、我会活下去……此时的多瑞,百感交集,哭得像个孩子。
本期节目献给所有为了孩子不惜一切的父母们。也代表孩子,恳请父母们区分一个概念: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片中的妈妈活得极为通透:喜欢,是把孩子改造成你想要的样子;而爱,是无论孩子怎样,你都会包容他、呵护他,全力以赴支持他。理解万岁!
所有名字与音乐有关的电影我都无法抗拒,但看完了才知道,这是一部借着音乐的外壳,讲述有关父爱的电影。
父亲亨利和儿子贾伯利都喜欢音乐,然而两人喜欢的音乐风格迥然不同。父亲喜欢的是四五十年代的怀旧老歌,儿子喜欢的是六七十年代的迷幻摇滚。儿子一心想做音乐,父亲却要求他上大学,但他还是在大学的入学晚会上拂逆父亲的意思,逃去看他最喜爱的乐队Grateful Dead(感恩至死)的演唱会,但最终没有赶上演唱会,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儿子的乐队在学校的音乐会上焚烧美国国旗,以此反对战争,提倡和平与性爱,此举彻底点燃了父亲的怒火,对于在爱国教育中成长起来观念保守的一代人,焚烧国旗是一件不能被容忍的事,父亲与儿子的家庭战争一触即发。
在父亲眼里,对于经历过二战洗礼的他们来说,国旗是他们老一辈人用生命捍卫的精神领土,父亲的兄弟也曾战死在战场上,你玩音乐可以包容,你偷跑去看演唱会也可以接受,但你焚烧国旗,践踏我们用生命守护的东西时,扑灭你的叛逆火焰不由分说。儿子也早就受够了这个家庭顽固古板的氛围,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
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后,医院通知老两口找到了你们的儿子,你们的儿子却因脑瘤压迫神经失去了创建新记忆的功能,也就是他对于眼下的人与事都不能再记住,近乎处于痴呆的境况,并且他的原始记忆也永远停留在了1968年。
父亲亨利了解到音乐能对损伤的大脑起到一定恢复作用,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于是他找到了研究该项目的专家戴安,来协助对儿子进行治疗。
戴安也果然发现,只要一播放贾伯利曾经喜欢的音乐,他痴呆的大脑就立即活跃起来,甚至能够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他能对这些他曾经熟悉的音乐侃侃而谈。但父亲仍不能接受儿子喜爱的这些迷幻摇滚,他把它们视为精神毒药,甚至要赶走专家戴安。
但回到家,妻子终于再也受不了他的顽固不化,儿子之所以变成今天这样子,正是因为你当年的强势一意孤行,作为父母你们从来只是禁止他做什么,却从来没试着去理解和接受他所喜欢的东西,你总是说自己听的音乐是多么美好动听能让你回忆往事,却对儿子所热爱的音乐嗤之以鼻,难道他所爱的不正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吗。
亨利此时才如醍醐灌顶,他终于能够放下成见,去学习欣赏儿子所喜爱的音乐风格,他把自己收藏的老唱片都拿去卖了,换了儿子喜欢的音乐风格的唱片,他每天都去疗养院里,陪儿子一起听他所喜欢的音乐并试着去理解他的感受和思想。即使自己被查出心脏病住了院,他也仍把电话拿在手边,准备随时抢两张“感恩至死”乐队演唱会的门票,以弥补儿子当年错过演唱会的遗憾。
功夫不负有心人,躺在病床上的亨利回答对了主持人提出的有关“感恩至死”乐队的问题,顺利拿到了演唱会门票,然而医生却禁止他带儿子去,理由很简单:你们一个心脏病,一个失忆症,怎么放心让你们两个人去看一场吵吵闹闹的摇滚演唱会。
然后亨利用这样一段理由最终说服了医生:我不管儿子喜欢的是哪支乐队,如果儿子有喜欢其他乐队,而他们的歌能帮助儿子康复,那么我也会是他们的粉丝。他只要儿子能够康复,不管什么样的音乐风格他都是能够接受的。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
父子俩终于成功去到了演唱会现场,演唱会上,儿子在为台上的乐队狂欢,而父亲则深情地注视着俨然像个正常人一样的儿子,在他心里,儿子能够恢复健康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儿子也说,跟父亲一起看“感恩至死”乐队的演唱会,是他生命里最愉快的时光。
儿子享受着与父亲共度美好的时光,但他的记忆还停留在1968年,他不知道父亲已经悄悄变老了,并且患上了心脏病,终于在某一天的上午,母亲只身一人来到疗养院,儿子却困惑不解,指着墙上的记事板,急迫地说:爸爸每天早上10点过来。
他不知道,他的爸爸再也不会出现了。儿子在父亲的葬礼上痛哭流涕,母亲搂着他的肩膀告诉他:这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总有一天要面对最爱你的人离去。
看电影的时候我哭了,这篇影评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也哭了,因为我父亲的爱也跟电影里的这位父亲一样深厚,也许天底下所有的父爱都是这样深厚。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对来自他人的爱太后知后觉了,等到失去的那一天,才会意识到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父亲在的时候,儿子亨利对每天父亲的出现习以为常,等到父亲不在了,他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最深厚的爱已经不在了,他再也不能跟父亲一起去看“感恩至死”演唱会了。
小时候的我有时会梦到父亲死了,然后梦里哭得稀里哗啦的,早上醒来眼睛就肿了,我无法想象如果父亲不在了我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现在我长大成人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时常跟父母意见不一致,这是两代人的思想碰撞,因为两代人成长的社会环境不一样,就像电影里父亲跟儿子,是不可调和的。但再激烈的思想碰撞,意见向左,一旦触碰到亲情的底线,便都不再重要了,就像父亲对医生说的:我不管他喜欢哪支乐队,我只在乎他们的歌是否能让我的儿子康复。
这就是父爱,为了儿子我可以放弃自己的喜好,为了儿子,我可以喜欢任何一种音乐。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面向高分小众电影的影评推荐,让我们认识更多国内大荧幕上看不到的好看电影。
《音乐永不停歇》影评
很庆幸这样一部片子没有好为人师地普及摇滚常识,也没有煌煌巨论流派纷争,每一首柔情抑或愤怒的曲子架构起断断续续的回忆,它关乎二十年前两代人的政治分歧和音乐隔阂,关乎二十年后父亲的救赎和儿子的“重生”,关乎爱和理解。
摘除脑瘤之后的儿子仅有“金鱼记忆”,唯一能唤醒封存片段的只有那些往日熟悉的旋律。一如我们每个人年少时那个威严而不可忤逆的父亲,老亨利起初始终坚持自己灌输给小加里的主流音乐才是也该是他所爱的。所以在复健计划初始,加里闻乐兴起,精神抖擞地吹奏长号,然后一脸无辜地扭问父亲曲子的名字,老亨利以为是马赛曲,其实是拥有相同前奏的《All You Need Is Love》,那是六十年代的披头士,是加里的摇滚启蒙。
我时常在想,音乐连同其他喜好,比如颜色和气味,究竟是以怎样一种机制溶入偏好它的血液。有人喜欢金属,有人喜欢民谣,有人喜欢爵士,有人喜欢蓝调,而我喜欢某种高而不亢低而不靡的气质。最初的动容在那个“要做爱不要作战”的年代,那个宣扬“和平、反战、博爱、平等”的年代。电影中Buffalo Springfield的《For What It's Worth》低吟浅唱,歌词里一直向孩子追问枪声的究竟,这让我想起同样一首反战经典,The Cranberries的《Zombie》,画面里有一颗被缓缓吊起的头颅以及慢慢被带走的孩子。
摇滚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有大而化之的格局,也有具体而微的情怀,共性是有直抒胸臆的真实,不会矫揉造作也容不得委曲求全。它是一把衡量理想和现实的尺子,只要差距存在,我们就永远需要它。音乐不止,摇滚不灭。
You can never imagine.
囧!!!求外挂中文字幕。。英文始终看的好吃力啊!!
感恩致死!the grateful dead!
我很欢喜台湾翻译的名字 最后的嬉皮 以马赛曲为开头的Love Love Love(The Beatles - All You Need Is Love)内段真是令人大飙泪啊
音乐能唤醒美好记忆,心爱的人儿或是未知的明天,毫无疑问。
很喜欢这种有诚意的小片子,温情,治愈,似乎发生在我身边。影片用音乐唤起往日的回忆,或快乐或悲痛,父子间的隔阂也随之平复。不需要过分的煽情炫技,这种平凡的感动就触到人心底~
音乐回忆恐怕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私密记忆吧。听到一首老歌则想起一个熟悉的场景或是一个曾经的生活碎片,一切都是那么清晰。
歌曲真不错,父子之情也可刻画很到位。
I will get by。喜欢这类音乐为主线的片子,摇滚乐我听得最多的也是60-70年代,爱死那个年代了。
不把音乐当做生命的都不是好歌迷!
感人至深的电影。数十年前的音乐流淌在荧幕上,呼唤回忆,也在搭建父子俩隔阂多年后的桥梁。很美妙的,当真是喜欢的歌曲一旦响起,过往场景也就历历在目了。电影太多美好片段。想到当年老爸不喜欢我听有悖他审美的香港流行歌,也觉荼毒,非到后来才改观。嘿,哪位父亲不曾固执呢?
好看到我想给六星,也许有一天,我们都老了,会发现连接我们生命中那些时光的其实是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听到的曾经感动过我们陪伴我们成长的音乐,推荐所有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孩子都看一看这部电影
一开始以为是一部音乐片,其实更多的是关于亲情,以音乐为载体的父子关系的修复,让人感动的更是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虽然还是感觉略显冗长,但仍有不少画面段落能够很真切的让我动容。★★★☆
1.60-70年代最棒的摇滚乐;2.你熟悉的每一首歌,记载着每一段开心的、悲伤的回忆和往事;3.即使你老无所依,还有音乐可以陪你;4.不要停止我的音乐,The grateful dead:苟且的活着;5.旅行并不是到达终点,而是再路上欣赏沿途的风景。
嘿,我可能会忘记曾经认识你。但是再见到你我肯定会很开心。因为那是初遇。
最后的嬉皮。不要停止我的音乐。。。
60-70年代最棒的摇滚乐;2.你熟悉的每一首歌,记载着每一段开心的、悲伤的回忆和往事;3.即使你老无所依,还有音乐可以陪你;4.不要停止我的音乐,The grateful dead:苟且的活着;5.旅行并不是到达终点,而是再路上欣赏沿途的风景。
“I will survuve,I will survuve”
没脑子的时候还真是时间飞逝啊。
影片中选取的音乐太有说服力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父子代沟的修复,这是两个人鲜明的时代印记,父一辈的二战子一辈的越战,两代美国人的精神世界完全不同,父子代沟的和解还是靠着能唤起父子不愉快经历的歌曲,用歌曲讲故事太绝了!剧情虽拖沓了点,但人们对父子亲情和音乐的共鸣确实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