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经沉迷此中
关于此片,我最早看的一次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当时,我虽然是个小孩,对故事情节半懂不懂,但是依然为十方和小卓最后能不能在一起而挂怀不已.后来,我又把这部片子看了几遍,然而,长大的我却再也没有当初的那份感觉了.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是徐克的巅峰之作之一.徐克的电影总是充满着浓重的中国味,有着令人回味的幽深境界,还有道佛儒的哲理,这是其他武侠电影所不能具有的.
想着影片里的故事,我也曾经向往着有这么一段幽情.现在想来,实在是有点可笑.可是,我却又很怀念曾经的这份可笑......
2 ) 语录
积善最乐。
少废话,多做事。
达摩面壁三年才修成正果,你饿一天就呱呱叫。我罚你念五千次大悲咒,净化你的慧根。
有金佛护身就百无禁忌。
我很坏的,永远也不会改的。
如果没人入地狱,而我们又不够胆入地狱,那找谁入地狱呢?
念了一晚的经,六根很干净,但肚皮却一尘不染。刚才被太阳晒一晒,就魂不附体了。
我这个徒弟怎么看也不像出家人,善哉,善哉……
你还不走,我又怎么讨生活啊?大哥。
这样糜烂的生活,你不觉得堕落吗?人为了生活没办法,但你是鬼,有必要做得这么贱吗?
你们赖着不走,难道要我搬啊?
每个男人都喜欢做的,你却不能做,你不觉得做和尚是种损失吗?
我睁开眼第一个见到的是师傅,第一件衣服是和尚袍,我不当和尚还能当什么呢?
“你为什么拿着把梳子?”
“是弟子买的,用来……梳眉毛,很爽的!”
鬼魂在消失之前都是这么冷的。你走吧,我要休息一下,否则连鬼也做不成。
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帮你的。
你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了。
地狱跟人间一样黑暗,只要有实力,作恶多端也会有好报。
我比较喜欢脸长长的、笑起来有假哨牙、并且高我半个头那种类型。
拨开云雾打冲锋,春光四射炸险峰。
奋不顾身穿日月,闻鸡起舞狂敲钟。
来勾引我吧,我很容易受女色引诱的!
你经常这样跑来跑去,就算让你救回了,也会被吓得只剩半条人命。
“不如一起离开这里再说吧?”
“其实做鬼在哪里都一样啊。”
“不行,我习惯了。我以前受过苦,我宁愿像现在这样,过一天是一天,也总比你们好,连明天去哪里都不知道。”
“这笔帐可伤脑筋了,你的愚蠢加上无知,减去我的机智……”
“这样算也不够,还要加上你的市侩、没良心。算来算去,是你嫉妒我。”
没人帮忙,只好靠自己。
大师,捉老妖,放小妖吧。
想不到我们千方百计想分开,最后还是走到一起。
“我有急事先走了,将来再见吧。”
“真巧,我也有些急事,后会有期。”
3 ) 回归式的完结——《倩女幽魂3道道道》
把电影《倩女幽魂》系列看完的人应该都会感觉到“聂小倩”已然成为一个象征,在《倩女幽魂》第一部以后,她已然不再出现,可是因为女主角王祖贤并没有改变,所以当她出现时,我们也会和宁采臣一样,想起那个集妩媚和纯洁于一身的“幽魂”。可是《倩女幽魂》第二部(人间道)中的傅清风和聂小倩虽然容貌相同,却只有纯洁没有妩媚,毕竟她不是需要魅惑男人的女鬼。《倩女幽魂》第三部(道道道)才可算是聂小倩的回归:又一段人鬼恋。不知道导演徐克是否陷入第一部电影太深,第三部在情节上大致和第一部相同,只不过宁采臣换成了小和尚,女鬼们的服饰更加艳丽了一些,改变的地方都是一些讨巧的枝干末节,现实批判的程度低了,幽默和香艳的味道却更浓了,当然,有了这两者票房就起码有保证。我想,在幽默和香艳的气氛下重温一下第一部也没什么不好的!
4 ) 倩女幽魂三部曲的三个朝代
一直喜爱90年代香港古装片。觉得是难以复制的一次文化盛宴,倩女幽魂系列自然是这场盛宴上的重点之重!和大部分影评者的观点不同,我却觉得这三部曲更像是对中国文化中三个朝代的华丽致敬!
因为画了多年的插图,对一切视觉和服饰味道的潜意识敏感,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我觉得第一部的行云流水、萧索浪漫更像是对于汉代的致敬。削减一切俗套的点缀,尤其是主角的服饰和重点场景都无不肃穆高古,命运的颠沛无助和混乱无光的荒野丛林交织在一起,变成一幅大写意,徐氏电影手法中的流畅、古典将较为简单的情节放大至精致、迷离,节奏稳定、舒畅,堪称水墨精品!
第二部无论是故事的破碎感还是寓意丛生,都更像是春秋战国的味道。历史上的这段时期不仅仅是烽烟四起、分离聚散无定无常,偏偏也是经典丛生、成语由来的时代。这和片中的定位有异曲同工之妙。前一部主角的衣饰简洁、高古保持了下来,在第二部中和魔怪造型的诡异多变甚至天马行空形成强烈反差。躁动不安从开始贯穿至片尾,颠沛流离、无助无依较前一部更甚,徐氏电影语言的手法更加多变多样,甚至像烟花怒放开来。我觉得这一部电影如果是完结版,会觉得余力无踪,前劲过足了,幸好有第三部。
其实我觉得如果你看完第三部,仍然想要继续这场盛宴的话,不妨可以和青蛇相连来看。因为第三部是将第二部中的纷乱迷离定了下来,静中求变,里边的功课做得极其足够。不是第一部的翻版,也不是什么差强人意、美中不足。女主角们的服饰便是明证,日本浮世绘中的头饰加上第二部中妖僧服饰中诡异华丽原素,其实确切的来说,低胸开领、西域头饰是来自于盛唐,敦煌壁画里便有明证,而华丽夸张犹如蝴蝶和金鱼的宽袖则来自于道教神仙服饰。再看唐风十足的场景和音乐,晚唐行脚僧的打扮和强盗的西域风情交织在一起,以及最后的唐风鬼殿黑山老妖,这些原素放在一起,其实就是一场文人玩味性质的精致传奇,大有盛唐风韵,因此风情、精巧的盛唐工笔图便展开其中。这和后面拍摄的青蛇在定位上多少有近似的味道。
徐克是一个梦幻诗人,他的热情不光是情节和激烈,除了如诗如画的视觉,各个方面的细节功课都很精彩、齐备才是他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点,我相信从事绘画和音乐或者摄影、文字的人都会深深认同的。因此才子铸造盛事,盛事形成文化,而还原成最最简单的说法,还是个体铸造了经典,影响了他人,引出了其余的才子。我想这就是90年代古装片可以这样辉煌灿烂的原因吧。
5 ) 有缺点的肉身与灵魂,掩藏着的赤子之心
百年之后,民风淳朴的郭北镇全员持械,明晃晃的刀子在街头攒动,小和尚十方随师父白云护送金佛,阴差阳错在兰若寺过夜,由于当年燕赤霞没有将树妖斩草除根,如今树妖又把持着乱葬的骨灰坛用女鬼们吸引路过的男人。
十方遭遇了女鬼小卓,与小倩不同的是,小卓内心有自甘堕落的成分,但是她仍然被十方的正直打动,忍不住救助了他。十方也因为对小卓的怜惜,屡次保护她,却因此导致白云双目被毁、受困树妖。十方无奈找来有燕赤霞之名的市侩道士,俩人再闯兰若寺,最终一起击败了树妖,十方化身金佛也在血战中彻底消灭了黑山老妖,带着小卓的骨灰踏上前程。
相较于前作,本片的人物设定不再理想化,反倒是增加了不少看点,小和尚十方有一丝狡黠,女鬼小倩有一丝妖冶,道士燕赤霞有一丝贪财,或许人性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去恶向善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在宿命论的视角,前作假扮佛祖的蜈蚣精此世成为高僧要历经苦难来守护佛法,前作失去肉身的知秋一叶则投胎最终继承了燕赤霞的名号,因果循环之中,也暗藏着无限的宽谅与劝慰。
金佛虽然可以轻易摔碎,但邪恶终究抵不过赤子之心的闪光。
6 ) 《倩女幽魂3:道道道》怀念那个认真的时代
倩女幽魂3,道道道,4分
因为一直都听说《倩女幽魂3》和宁采臣聂小倩已经没有关系了,只是借着招牌圈钱的作品,加上口碑不如前两部,就一直没看,今天是当做无脑烂片打发时间看的,结果却远远超出预期,让人不由的发出赞叹
道具走心,特摄超赞,看得人舒服极了,比现在的电脑特效强了太多太多,真实感爆棚(其实就是真的)当时香港鬼魅电影的用心程度不由得让人佩服,可能是没有强大的电脑特效,所以在实物效果上花足了心思,这次选择了两个输出,在打斗场景上也更加炫酷
晚上的雾气,白天的风,都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氛围到位
黄霑的音乐依旧那么的震撼感人,非常好听
祖贤女神,学友哥,梁朝伟等人的表演也都很不错,人设性格都很明显
只不过剧情上逊色了一些,没用的地方也多了点,不如前作
比如本来小卓不离开的原因是因为跟着他们没有着落,看到这我还高兴了一下,还好没说骨灰盒在姥姥那,跟第一部不一样,还是个有主见的女鬼,结果后来还是那一套,就很失望了,如果没有第一部的话,也能说得过去,有前作对比就有点不好了
加上小卓和十方为了给观众看床戏墨迹半天,燕赤霞也跟着瞎起哄,让剧情跳了
小蝶为了用段子而让性格变化,前后不一致(导演的锅)后期也没做好腹黑小姐妹的情节,存在感太低
姥姥神神叨叨磨磨唧唧,智商总是不在线,完全没有了大boss的样子,身边就没一个正常手下,自己傻,手下还没用,来了就为了死
都让整体掉价了,以至于对比那个年代的作品除了效果好一点之外,不管是剧情还是其他都不行,只能说是一部平淡无奇的片子,但是对比现在的作品已经算是可以了,仍然可以看看
真正好的东西才会受到重视,而不是跟风起哄,那个年代真好啊
7 ) 对剧中佛心的一点感悟
为什么小和尚在结尾时会飞天而不坠地呢?因为他那时候真的具有了佛性。所谓佛性,就是对有可能有慧根的事物,包括鬼都怀有慈悲之心。小和尚怕小卓魂飞魄散,果断把丝带松开,他当时并没有认为自己不会下坠,只是希望小卓可以全魂。可当他舍己救小卓时,佛性就出现了。这也是他可以引来太阳战胜老妖的原因之一。正印证了老子的话“以其无私,故成其私”。
最终又有多少人还是选择了妥协和得过且过?要离开自己的惰性是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反反复复的挣扎与努力?对我们自己而言,我们是怕,正如小卓所言,我们怕我们离开了现在,就连明天去哪都不知道。而对想要帮助我们的人而言,如果我们自己不给我们自己信心,就是别人也只能爱莫能助,因为大家都只是“自己
经典,看过很多徐克的电影。当年的王祖贤是真美,现在的审美也不一点不输给其他女演员。现在回头看看,几个主角都是现在的大咖级人物。
这部比其他两部多了搞笑和娱乐,不得不说梁朝伟挺适合拍搞笑的,《倩女幽魂》每一部我都喜欢看。
这些大牌年轻时候的演技也比当下的小鲜肉们强出上百条大街。人鬼情这种题材简直就是屡试不爽的题材。坦白讲,这部的剧本最好。
今晚还是不看了~~~基本上这个故事和宁采臣聂小倩已经没关系了
果然还是更喜欢第一部啊,这一部虽然在造型上更下功夫,但已经接近CULT片的怪异风格了,西方有蒂姆伯顿,东方有徐克。小倩变小卓,我还是更喜欢白衣女鬼的简洁着装,这部太艳丽。终于理解那么多人都萌张学友和梁朝伟的CP了,如果是说这部的话确实很有说服力。看到老虎和小贤舌吻好不开心啊~
“身量高挑,肤白若雪,挺鼻朱唇,眉若远山,眸似秋水,风情万种,绝世佳人。”第三部和第一部一样好看,谢谢徐克。王祖贤已经在银幕上留下了那么多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面容。这些美丽的面容印在胶片上,将久远地保存下去,这就是电影,它令得时间留驻,令得情感永恒。
王祖贤绝对是我心目中的第一美女
经典,以前的电影都很有感觉,故事都很凄美,现在的……不忍直视
倩女幽魂完结篇,其实故事还是走的第一部的套路,不过本应给张国荣的戏码,现在给了梁朝伟.王祖贤演的女鬼还是一样的美艳,张学友简直就是搞笑王.凭良心讲,本部是三部曲中最没有份量的一部了,看在整个系列的份上,三星之
哈哈哈梁朝伟很可爱
何必有三。
没有了张国荣,这个系列还怎么……啊,真香。梁朝伟和张学友喜剧天赋满分,王祖贤利智还是美,不管故事单薄与否,加入了和尚这个元素竟然给系列平添了一份纯真的感觉,这部也是三部曲里我看的最嗨皮的一部
第一部最纯;第二部最雷;第三部最炫。
梁朝伟加张学友都颇显喜剧天赋
我最喜欢这一部的老王,小倩是落难的官家小姐,清婉,有点愁,有点苦。青风是会武的忠臣之女,家教严,有大姐的派头但其实还是个小女孩。但小卓就很好玩,皮得不行,胆大妄为。说起来这三个人里,活得最苦的是她,但笑脸最多的也是她。这一部比起第一部,现代性更强,像是两个消极员工联手,一个坑垮了自己公司,一个坑瞎了自己上司哈哈哈哈哈哈
梁朝伟这个和尚演的又萌又色( ‾᷄꒫‾᷅ ) 王祖贤这部俏皮可爱 三部里面唯独这部春心荡漾啊 不恶心好评
徐克与程小东合作的《倩女幽魂》,拍到第三集时作了一个相当大的变动,原来的书生张国荣与道士午马退出演员阵容,改由梁朝伟饰演的十方和尚担纲,张学友饰演的燕赤霞则以他的偶像命名,而原来的倩女王祖贤和姥姥刘兆铭则保留,加上性感的利智饰演冶艳女鬼。就是诱惑来诱惑去,没多大意思。
黑山老妖单身了这么多年还是没娶成……
第一部的鬼想做人,第三部的鬼只想当鬼。“我以前挨过苦,我宁愿像目前。有一天过一天也总比你们好,连明天去哪儿都不知道。我在这吃好穿好……我先走了。” 太讽刺了。老王兜兜转转一大圈还是回到姥姥身边,也许姥姥才是真爱。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姥姥宠爱的鬼都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