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此刻难过的想不出标题了
以前上应宇力老师的电影欣赏课时,她经常提到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而影片的开头尤其是富有特点的出字幕方式通常能够直接体现影片的风格。《狗咬狗》将制作团队的名字置于似是集装箱的斑驳铁皮之上,覆盖着血迹,辅之以阴暗的摄影和沉郁的音乐,顿时将观者带入由导演一手营造的气氛中。
这片子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带有特别强烈的导向性,交待特定的信息,就像编码一样,如果你眨眨眼睛错过了,有可能到了后面就对不上号,影响对叙事的理解,它要求观者的解码过程严格跟随叙事的节奏,比如陈冠希进入餐厅后,前台小姐奇怪地看着他,这组画面要求观者立刻得出陈冠希不是该餐厅常客甚至不同于普通食客的信息,为后面逐步揭露他的身份、处境作铺垫;同时叙事又有所保留,每个镜头或每组镜头只是巨大叙事链条中不可缺少的几环,只有当你看完整部电影时,才能彻底收起这根链条。所以,看着好累,沉溺其中的累,因为你需要不断地对剧情进行猜测。与之不同的一些文艺电影则在叙事上有所保留,相反添加电影手段方面的额外信息,使得观者如入迷宫,即便结束了观影过程,也有可能错过半路上的风景,但并不影响整体的迷宫体验。总得来说,《狗咬狗》讲述了非常简单的一个故事:警察抓凶手。这一故事模型的叙事形式逃不出固定的套路,但本片最大的张力来源于超乎寻常人想像的、对道德和社会公正底线的挑战(虽然到了后面这些符号性质的东西都渺小的不值一提)。而且我觉得能够调动非常消极的因素来尝试触摸一些积极的意义,这招很牛B,类似骨头发芽、腐尸上开花。
说说几个煞风景的地方。一是垃圾女抱小狗的温情“诗意”段落,原本悬在心口耳边的音乐风格急转直下,乱世真情也不过如此,但在逻辑上严重损害了影片气氛的延续性;二是李灿森震惊时候张大嘴巴的表情,与他一贯的冷酷不符,尽管已经眼睁睁看着N个同仁死在凶手手下,于情于理作此反应都不为过,但他发现父亲贩毒实情时表情也变化了了。身为局外人的观者我,在这种时刻显然要比他更冷酷。三是看到父亲尸体时又给他表情的那个特写,实在是太煞风景了,身为一个理性的观片选手,这个镜头终于彻底拉开了我与影片叙事之间的距离。该有的悬念都过去了,我的心不再被吓得怦怦跳,我的情绪也不再被它左右,也不用再随时准备捂上眼睛躲避血腥镜头,只要安心等待揭晓过程,编码者自然会主动解码。
但那个温情到死的拥抱改变了一切。那个温情到死的拥抱让我想起了那句话:“找个男人如果他不会打架,那就等于找了个女人。”呵呵,怨不得金刚那么%×,连echo提到女主角时都下意识说“金刚的女朋友”。这段画面的色调暖得吓人落日也美得要死,在一个充满未知和期待的结局之前,我相信所有女观众的心都会随着再一次出来煞风景的外文歌飘向很遥远很遥远的某个地方……倘若真能如此,“免我惊,免我扰,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的套路可休矣,从明天起跟着你的男人流浪吧逃亡吧!
就这样结束了多好?女人的肚子都大了。他们带着同样的项链去看医生,却要为手术费而发愁。车子停下来,“等我。”这一句话一出口我就知大事不妙,叙事漏洞大显身手的时刻到来了,我们的孤胆警察同学肯定会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地从某个角落里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影片结束前与这个系着N条人命的杀人恶魔展开殊死搏斗,好给观众和社会公正一个交待。真抱歉我敲出这句话时难以掩饰的讽刺意味,理性的观片选手此刻也已经彻底站到杀人犯这边来了。果然!警察来了,还带着编号。我前面解码时候一定漏掉了什么重要信息,导致此刻应了上句话的景。女人临产,两狗终于面对面决斗。陈冠希扑上去,我以为他要跪下,结果却是肉搏。不过后来他还是跪下了。可我万万没想到女人自己迎着刀子过去了。我没想到!其实这样的结局也是很老套的啊,可我没想到……因为我是那么胆小,连美好的话都不敢不愿说出口。更大的意外是他亲手用刀划开了女人的肚子,抱出婴儿……这样的结局,太悲痛了,我睡觉去了。
2 ) 试论陈冠希的演员属性
在所看过的为数不多也不少的陈冠希电影作品中,除了那部个人发挥空间与电影影响力呈极端反比的《暗夜骑士》之外,陈君都让我觉得,至少,他是一个真正的演员。看完了《狗咬狗》,我的判断可以变成,他是一个好演员!
全剧除了几声可以等同于“狗叫”的鸟语发声外,饰演柬埔寨人的陈冠希几乎没有任何台词,却偏偏更凸显出他在眼神、神态、肢体等方面的表现力。
与他相较之下,素以性格演员著称的李灿森却在片中有种非常使劲却又未使在点上的观感,客观上他的角色亦被赋予了几乎毫不逊色于陈冠希的性格背景与发挥空间,理论上甚至存在他以其更夺目光芒而掩盖后者的不小可能性,毕竟片名中《狗咬狗》并未说明谁是主语谁是宾语。
全片演罢,比剧中角色下场更悲惨的是,李灿森并未摆脱配角演员的宿命,最好的写照就是那最后一幕“玉石俱焚独遗珠”的这场戏。作为警察,暂且可归为灰方(故事本身就不是黑白分明的警匪片)的李灿森死得简直就是一典型的恶人反角毙命模式。陈冠希也由此毫无争议地成为了观者各种情感的投注点。
而这一切,并不单单是由剧情所决定的。
如果要论述一位演员的演技,就如同要论述一个人的人品,这都是需要有参照物的,因为许多人都不相信存在绝对的善恶、绝对的优劣。
其实对于陈冠希,有一个参照物比李灿森更为适合,他就是谢霆锋。相同的年龄,相仿的背景,相仿的经历(此处摒弃由YZ门所衍生的微妙话题),甚至可以说陈冠希在从影之初是步着谢霆锋的后尘(or足迹?)一路走来(特警新人类1、2即是明证)。
到得2004年,两人第一次合力主演的《新扎师兄》让两人的表演功力立见高下。不知究竟是他的表演限制了他的角色多元化,还是他的单一化角色束缚了他的表演。谢霆锋在多部电影中总是不变的愤世嫉俗、不变的苦大仇深,愈加沧桑不羁的造型并未给他的表演添色多少,反而增强了用力过度的印象。
相较之下,谢霆锋还是更应追逐他最初的音乐梦想,当然,音乐梦想是无法给孩子(们)他爸带来足够的奶粉钱的。
所谓的表演功力,应该是由天赋与专业精神与经验三者浑然融合而成。在经验层面,陈谢二人应该相差无几,甚至,从绝对数量上谢兄应更占上风。至于专业精神,我也不觉得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兴趣爱好广泛且有自主商业经营的冠希能有多少时间放在琢磨演戏这件事儿上。那么,如此看来似乎只能归结为天赋了?
至于陈冠希是否是在凭借其个人魅力完成他的那些毫不拙劣的演出以及这种模式是否能够获得成为一个好演员的评定资格,这些问题本身就不具有意义,就像争论篮球场和足球场上那些天才球员是否是利用其过人的天赋去完成一名球员的工作。
若说陈冠希只是个性格演员,在电影中都是本色演出,那么留意一下他的诸多角色,其实面目不一,各具形态。且看《狗咬狗》那个在非人环境中成长的角色设置,尤其是开场时其在饭馆里目不识丁又恶狗扑食的场景,让人无法想象一个自小锦衣玉食的贵公子若无先天的禀赋或是后天的勤勉,可以毫无缘由地出演地如此到位。
如果有留心他在YZ门事件之前的采访视频,可以说他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ABC、海归“富二代”,说话含糊不清,举止吊儿郎当,眼神游移不定。整一个人绝难与电影中的那些角色联系起来。
如果说,陈冠希最本色也是最具有天赋性的角色演出,那当之无愧的还是他的那部受关注程度最高、搜索点击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YZ门系列视频。
3 ) “你太残忍了,居然给他们希望”——看《狗咬狗》
虽然看之前我就听说,这部电影是黑暗而绝望的,但当时没太注意,兄弟我是谁啊,压抑绝望的电影看得不要太多啊,想想看咱偶像是谁——斯通大人,熟悉他的风格就该知道我的底气了。但看完电影后,手脚冰凉的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刚才的话,我,真的是太自信了……
这是一部勿容置疑的好电影,也可以说是我看过的华语电影中最绝望的一部。它天生的特质,注定不会被太多人欣赏,甚至会被很多人所愤恨、咒骂,因为它太纯粹了。比起这部电影,之前让我觉得冷峻残酷的《杀破狼》、《黑社会》(和这部电影一样,都是司徒锦源的作品),显得像浪漫喜剧一样放松。另外,对于这部电影,我不想从太多技术层面进行分析,是的,它的剧情老套至极,几乎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局,这不重要,一个饥肠辘辘且受伤的杀手神话般一天之内干掉了几乎一个组的警察,这样的情节即便为了表达意思,在这样走写实味的电影中也显得过分夸张了(又不是吴宇森,拿被爆的脑袋当礼花),但这也不重要,女主角的设置更是落入窠臼,但这还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明明能看出并且感觉到这些缺点,却还认同这电影,甚至它能让你像爱上心爱的女人一样,将这些所谓的缺点当成优点来爱,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
(涉及重要剧情,没看过不要看下面这段)
电影从一开始的影象,就奠定了整体的风格,以灰黄色和暗蓝色作为主色调,并且随着情节的变换会进行积极地调整(有一处情节似乎就是危机处理完毕后,由近乎黑白的暗色,转换成稍微温暖的黄色,但记不清楚是哪一段了),镜头在剧烈的晃动,如果说杜可风式的摇晃能让感觉到刻意,那么这部电影的摇晃是很自然,而且几乎全是局部特写的摇晃,让你觉得非常的不安,就好象一个始终没摆正的偷窥针孔拍下的内容。开场好几分钟一句台词都没有,让人看不清楚的镜头却迅速将剧情交代清楚。杀手被指派去杀人。到了杀人地点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镜头,它首先中景注视了杀手,这时候,是第三人称的,但随着杀手观察四周,镜头从杀手身边闪过,开始扫视周围的食客,这时候,没有切换,镜头变成了第一人称,再迅即回归杀手,又是第三人称。这一段变换很快,给我的直观感觉就是一种冷漠,人和人之间的,人和这个地方的。接下来,片中第一个暴力场面出现,杀手枪杀目标,尽管同期录音(应该是的)造成现场感并不鲜见,但看见杀手开枪后仍然走过去将枪抵在估计已经死亡的目标脖子上再补枪,我还是吃了一惊,那动作的连续,好象杀的不是一个人,像屠夫切下一块猪肉一样顺理成章。如果这一节还可以看作是杀死目标的必要的话,后面一场林雪扮演的警官的死就让人目瞪口呆,看多了电影都知道,被歹徒劫持为人质的那个家伙其实某种意义上是最安全的,别说被威胁的对象,歹徒根本不舍得杀,那是盾牌啊。但这个定律被推翻了,在几乎毫无必要的情况下,杀手将一根锥子扎进了林雪的颈动脉。我当时只觉得像是扎进了自己的动脉一样……我觉得导演在处理这些场面的时候,向北野武偷师不少,每次都故意地缺少戏剧铺垫,基本给你不会死人的假象,但实际上这种安静地反铺垫却为暴力迸发的时刻做了最好的基础,显得非常现实化,简直是007里那种喜欢废话的反派的最好反面,那么突然的一瞬间,暴力发生了,刚才还在开玩笑的人,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
这种暴力如果是一种极端,那么另一种暴力恐怕更难以让人忍受。李灿森演的年轻警察,为了破案对线人和证人的近乎虐待的逼供方式,那一刻他仿佛回归了街头地痞的身份,抬手的耳光和随便的一揣,想来就来,虽然这样的模式(能破案的警察都是不守规矩的警察)被用过无数次,但这一次他几乎不给你一点好印象,你根本不会对这个人物产生一点认同感,哪怕他能找到线索。当他的同事长辈被他感染也暴打着线人的时候,他赶到,并且带给线人需要的毒品。这里出现了一个小黑色幽默,线人哭泣着说:还是你对我好。年轻警察面无表情地说,我只是要你告诉我他在哪儿,随后是比他同事更为激烈地暴打。这些暴力谈不上任何美感,丑陋得异常真实,晃荡而且故意造出很差的构图让你觉得像是零距离的记者们在偷拍。但这样的暴力比上面的暴力更加触目惊心,因为上面是极端,而这些,真切地让你感觉到就发生在每天我们的身边,甚至我们自己身上。
如果仅仅是镜头上的冷峻,那不过是一部玩花活的电影而已。但更为残忍的是电影镜头下所表现的。三个主角勉强可以分成三条线。来自柬埔寨的杀手,从小就在垃圾堆长大,从小被训练成打黑拳的打手,可以为一口吃的杀人不眨眼,可是他的眼神却异常澄澈,他的世界,只有活下去这个要求,除此之外全是多余的。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无极里的昆仑(“跟着你有肉吃”),但不同于后者的失落过去,前者就没有关于自己是人的回忆。另一个主角,年轻的警察,守着自己被打成植物人的“英雄”警察父亲已经一年,脾气暴虐得没有理由。但到后来(我警告你,你如果没看电影就别看这段,你会后悔的),我们才知道,他的父亲是被他打伤的,因为他发现一直被自己当成英雄的爸爸,居然在贩毒,居然是个贼……这两个角色,一个是本来就没有希望的,一个是本来充满希望,但迅速被命运推到反面,很难说两人哪个更可悲,但问题是两人又这样水火不容地相遇了。另一个,也就是我所说的很俗套的女主角,是杀手逃亡中在垃圾堆的破屋子里无意发现的一个有点智障的女孩。他发现她的时候,她正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压在身子下面。她总是那么顺从,哪怕上一刻还被暴打,下一刻,就会没来由地微笑着。是的,这个角色显然可以看作是希望的象征,看成是一个符号,但这个符号并不简单,虽然她没有很多自我的意识,但她却能始终有生的欲念,虽然看起来她什么都不懂,但她却能理解。她像飘到地狱中的一根羽毛,轻飘飘地将杀手往天堂上带。同样,可以批评这是对女性角色的弱化,但我并不觉得这是对女人的贬低,省省吧,要有光,她就是唯一的光,在这电影中。
中间有个很微妙的小插曲,杀手发现女孩好象没穿裤子,他将短裤递给她,女孩还懵懂地不知所措,杀手就帮她穿,然后害羞地扭过头去。害羞,他还懂得害羞。一点点人性的影子被唤醒。我也不清楚为什么女孩会跟他跑,也许像刚出生的小鹅会对第一眼看见的活物叫妈妈一样吧,当她概念中理所当然的依靠——父亲,被杀手杀了,她本能地靠向了杀手,杀手一次次拯救她的肉体,她却在这过程中给杀手带来更多的人性。看起来很美好?被忘记了,这过程不是孤立的,这相互的救赎恰恰是以一个又一个尽职的警察被残忍杀害为代价的,当一个个的同事无声地倒毙在身边,年轻警察一次次地被往地狱里拖拽,当他们歹徒一样拿痛打女孩作为引诱杀手的方式时,他们已经和魔鬼无异,而他得知同事全部殉职,自己的父亲也以死作为救赎的代价时,他终于被彻底打入了地狱之中。别责怪李灿森一次又一次惊恐地咧开烂牙密布的嘴的表情,想想看,自己的亲密战友一天内一个接一个死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还有心情做出什么表情吗?什么叫崩溃,这就叫。
影片最后的字幕:一个生命的生存要以另一个生命作为代价。当杀手越来越像个人的时候,年轻警察已经不是个人。这也是生命的代价。虽然结局有点俗套的出现了婴儿,在阳光下,在鲜血的洗礼中诞生,但你真的觉得那是希望吗?想想看那些打黑拳的孩子,杀手自己不也是这样度过童年的吗?这个婴儿只不过可能又是一个在地下拳击场里被教育成杀人机器的——饿狗。想到这里,你还真的觉得有希望吗?希望!你自己的意想罢了……
说到这里,这电影已经可以说是绝望到了极点,在几个主角身上,你最多会同情与爱怜那女孩,但你根本不可能找到一点点认同感,过分有洁癖现在还热中于《小王子》的人也许更是会皱起眉头。但别责怪导演郑保瑞,要责怪,就去诅咒这本来就该去诅咒的生存法则,和认可这个法则的人类社会,残忍?这只是将全部的残忍化成了一场一天一夜和一个热天午后的希腊式悲剧,这社会,只会比电影更残忍。杀人,还不见血。
ps:这部电影的演员都很赞,特别表扬陈冠希,我几乎没认出来是他。
4 ) 简单到绝望
这部电影我是分两次看完的,因为很少看这种类型的电影,情绪上有点扛不住,很少看到像这样一部绝望的电影,让我觉得好像除了死亡,我看不到电影里那三个人别的出路,他们都太简单,简单到太执着,执着到不在乎任何代价。
我一直觉得陈冠希的演技还是很不错的,在这部电影里也是如此,从头到尾他也没有几句话,可是把人物刻画的很好,可能他就是比较适合说话比较少的角色吧,他是个好演员,然后我也不觉得他是个不好的人,毕竟那些事情都是他的私生活,他能把角色演绎到我们觉得好,他就已经尽到自己的本分了。
至于影片中的李灿森和别的演员,说实话,我总感觉有点脸谱化,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太过突出了,总觉得不完整,不过总的说来,这是不很不错的电影,我想,再看一遍,还是会很震撼
5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跟旺角黑夜相同的是,它的主体故事也是发生在一天一夜.
跟杀破狼相同的是,它里边的警察一样有着难以界定的罪恶元素.
跟三岔口一样,警与匪在集市里有一场较量戏,虽情节安排迥异.
跟暗花一样,通片下来几乎没看清过人脸,黑暗与粗砺,昏黄与血红构成视觉。
其实,它和上面几个电影,很不同。更残忍,更简单,更粗暴,更血腥,也更人性。
关于人员:
编剧司徒锦源,杜琪峰的御用编剧,《暗花》、《杀破狼》均出自其笔下。导演郑保瑞,香港新生力量的导演代表之一,过往影片风格以恐怖暴力见长。
主演之一李灿森,有评论说其在片中表现内空,似乎在《香港制造》里已用尽其逼人灵气。我却以为尚可,他的暴戾始终带有一股市井之气,是阴仄潮湿的。
主演之一陈冠希,从《青年干探》开始我就已讶异于他身上所酝酿的能量和悲剧的色彩,即使在《无间道》和《江湖》后依然不被人所提及,然而在这个电影里终于重拳出击,不用力,然而自始至终让你沉浸于角色的凶狠戾气,以及无法抉择的悲剧命运里。冷静沉着的表演,充满张力和内敛之气。
主演之一裴唯莹,年仅18,在剧里扮演被父亲强奸,略带弱智的垃圾山少女,仅仅是几个迟缓不协调的手脚动作,时时绽放的笑容,时而天真,时而幸福,时而希望,及至到最后母性的坚忍,是影片一大亮点。略微像日本电影里常出现的少女,恩,很日本。
关于电影:
当我跟别人叙述时,开头总是很难表达:“来自柬埔寨的杀手,在茶餐厅伏击目标时,先叫了一桌吃的,风卷残云后动手,并在临走时从被害妇女的丈夫手里抓过一把虾饺而去。”是不是会觉得很搞笑?就是这么听起来好笑的情节里,你看下来却是毛发悚然,并且对他充满悲悯的情感。
这就是这部影片的能量所在,一个不带枪的杀手,在众人眼前杀人,在警察面前杀了人质,在警察面前杀了警察,一个夜晚,整组的警察都死了,除了李灿森.有多夸张?放心,电影会让你觉得,这一点都不夸张。一个末路狂逃的杀手,和一个弱智少女,在语言都不能交流的情况下,一夜之间,成为彼此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会不会有点牵强?放心,它就是那么顺理成章,并且会感动到你。在这样一部暴力电影里,着墨还无须太多,就几个细节,足够。
关于暴力:
残忍的手法似乎是顺延的,《杀破狼》里吴京在球场杀人的那种狠辣得以重现,将刀缓缓从侧面刺入喉管,甚至在垃圾场的一场戏,警察开车而来,竟连掏枪的机会都不曾有,就被活活从车里拽出来一顿暴打到昏迷,而陈冠希扮演的杀手,就连对自己都狠得令人咋舌,为了从警车里逃生,硬是折断一根大拇指将手从手铐里挣出;为了救下被当做人质的少女,硬拼着挨了一枪将碾盘砸在持枪警察身上;为了获得一艘出逃的小船,干脆就把船上的人都杀了。这个电影的狠是真实和血淋淋的,而不是夸张的动作和大堆的血浆搅和的。难怪在评级时直接因太过暴力被评成III级。
对于警察的另一面的刻画似乎也是编剧的偏好,已不仅仅是《杀破狼》里的以暴制暴,在这里升级了,到最后,失去理智的警察孤注一掷的把受伤的少女挟持在手上,来逼杀手现身。
到最后,所有的人都失去了理智。
关于黑暗:
黑暗不是暴力,他是比暴力更残忍,更精神层面,更绝望更没有出路。
而失去了父亲,失去了所有队友的李灿森一定要是复仇的。要不然他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这也是我觉得电影最终提升一小步的地方。在陈冠希杀了所有人后带少女逃离,这里原本也可以当做一个结尾了。可是它没有。
回到柬埔寨后的陈冠希成了通缉犯,被组织所抛弃。他带着少女开始了一段公路逃亡之旅。昏黄的色彩,如同美国60年代的公路片,几个片段后,他们终于在一个小村庄落脚。
失去一切的李灿森追到柬埔寨,为了复仇,他完成了这个片子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他从警察变为贼,他为了找到编号***的陈冠希,在脖子上被纹下一个有着相同性质的编号,在这个组织里打黑市拳。
女孩怀孕了,宫外孕,需要钱。于是二人无可避免的相遇了。
最后一场厮杀,依然只有生死,没有美学。
最后他们都死了。
那个孩子被剖腹取出,啼哭声里,电影ending。
我又想到《香港制造》,最后李灿森死时那个电话,我曾经认为最后的关怀是陈果的一个败笔,让电影在90分钟的抗争后竟然回归主流怀抱。
那么到了现在,我反而平静许多,因为到这里,我也实在想不出还该有怎样的结局。郑保瑞曾说,他还设想过另外一个结局,在剖腹的过程中,陈冠希支持不住而倒下。李灿森接替他完成了新生的这一过程。然而他觉得这样的结局太过戏剧性,有做作之嫌。所以放弃了。
所以眼下的这个结局,已经是能想到的最恰当的了。不然还能怎样呢?!
所以这不是一场救赎。作为杀手的陈冠希和作为警察的李餐森,他们都已经没有办法活下去了,而代表新生的,只能是那个尚在母腹的婴儿,这是一个很绝望,但是没有办法的希望。
在另一个暴力电影《稻草狗》里,导演引用了一句老子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同样适用于本片。
关于爱情:
结尾的时候想起了you are my sunshine。现下我亦在反复听Marvis的you are my sunshine.这个爱情真的只要几个细节便足够:
-他帮他砍倒施暴的父亲,他给她穿上裤子时,她看着他,痴痴地笑了
-他问她码头在哪,语言又不通,便画了个轮船给她,她拿到后那么兴奋,拿笔涂抹许久,他拿过来一看,却不是什么码头,而是船的上面有两个小小的人手拉着手
-他带她至码头,她已经陷入昏迷,他这才发现她在逃走中脚底被铁钉钉入,他拔起,足足5公分长,而她竟然一声未吭,只是看着他,那么恬静的微笑着
-在柬埔寨的一路逃亡里,那个汽油站,她跛着脚走到他身边,轻轻擦拭他手臂上的伤口,而他抱着她,那一刻,这个沉默的杀手终于找到他其实一直都在渴望的,生命中不能失去的真情。
-最后那一场戏,她又被李灿森抓住做为人质,当他为他第一次扔掉了武器,束手就擒时,她扭头撞向架在她脖子上的刀,她说:
妈妈死了
爸不让我走
爸不让我走
你来,带我走
走不了了
……
我死了
你就自由了
you are my sunshine my only sunshine
you make me happy when skies are gray
you'll never know dear how much i love you
please don't take my sunshine away
you are my sunshine my only sunshine
you make me happy when skies are gray
you'll never know dear how much i love you
please don't take my sunshine away
please don't take my sunshine away
......
6 ) You are my fucking sunshine
有好久没有看过这样一部从头到尾让人喘不过气的片子了,作为一个有那么一点港片情结的人来说,心里是很感动的,仿佛又找到了小时候对着电视机看香港电影边看边抹眼泪的那种回忆。
陈冠希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每个眼神都到位,他的世界只有生存,没有善恶,没有好坏,因为他没有选择。
看到那个弱智少女抓着他满是淤青的手臂流眼泪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在女孩的眼里,只要他温柔,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暴力。
他们都不曾被当成人来对待,而他们所想要的只不过是像人一样去简单生存而已。
忽然有点羡慕这种爱情,那种只有彼此,无法去相信这个世界还存在任何替代的感觉,大约只有电影里才能有了吧。
彻头彻尾的黑电影 没什么忠奸善恶 只有你死我活的搏命 电影是血腥的 我酷嗜这种真实 结尾处You are my sunshine伴随新生命啼哭时 我有点被感动 任何电影都喜欢李灿森多点 不过这部陈冠希也非常给力
演员演得过于卖力,故事匠气太重,主题表达也是比较浅显。
很不错,暴力中透出的点点温情,才是动人~
很久没有这样被一部港片所深深打动了,片子拍的极赞,尤其前85分钟精彩纷呈近乎完美,可惜结尾部分不给力,彻底沦为败笔。即便如此,本片仍可列入新世纪港片十佳。4星半。P:李灿森和陈冠希都贡献出了最佳表演。郑保瑞单凭此片就足以秒杀彭浩翔,成为最值得期待的香港新生代导演。
陈冠希最好的表演!
黑暗氛围,绝望情绪,激烈打斗,贯穿全片。最赞的一个片段:在You Are My Sunshine的音乐中,冠希灿森二人如疯狗般,撕打到死。迄今为止,陈老湿演员生涯最好之作。再多几部,说不定真能把脱下去的女孩内裤,一条条穿回来。
哑女画的船上两个小人很好。配乐很好。打架有虎狼之声。但是,但是仅此而已,虽然我无所谓善恶,但是也太超出我的底线了。郑保瑞控制得很好。
缺陷很多,但掩不去暗黑香港的慑人冷光。崩溃的人界是恶狗与家犬的天地,从大法官买凶杀妻透露出的精英败坏,到垃圾场继父发泄兽欲的狰狞面孔。这条凶饿的狗穿越到从高至低的社会,将不同的狗种带入自己的杀戮场视野。两条狗后面,是咕咕的新生,和渐凉的母体。你的生活只是一线之间,崩塌是必然的。
陈冠希最上乘的表演献给了此片!
这部电影好看是因为猫和老鼠的界限模糊了,双方都拥有让观众动恻隐之心的某个时刻,有可爱也有可恨,就注定最终会走向毁灭。
如果能有个happy ending该多好。血腥暴力充斥的画面中弥漫的那种倔强和无畏让我眼眶湿润。最黑暗最绝望的生命,都会有属于你的信赖和寄托。他跟他,一个不懂人性,只有赶尽杀绝,一个失去人性,只想千刀万剐。仇人永远都不会防过,唯一的出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除了开篇吃饭戏,对人物状态毫无把控,仅凭着一股狠劲往前冲,只此一点便可看出本片非银河作品。其后加入银河的郑保瑞突然掌握了机械性的运用,一家有魔力的制片公司。
三星半,蛮暴力,也很阴暗,但在这故事里还透露这温情,很不错,两个男主角其实都是不幸的人,也正因此,两人狗咬狗的过程中才更多了几分悲情的元素。
补录。其实倒不觉得整部影片有多么好,反倒是很多细节处都看得出有瑕疵,陈冠希的表演如果只是放在自己的作品中比的话,当然属于上乘,反而是李璨琛的表演令人发指,和小女孩的感情戏份和“狗”的象征意义是全片亮点所在,很多光影和运镜都有杜琪峰的影子,这也是影片不那么让人触动的原因之一。
杀了这么多人却因为长得帅就在那里带节奏说没有善恶正义反派之分我也是服了你们。节奏松散 打斗戏质量差 李灿森演技并没有想象中好,胜在cult片的镜头语言真心丰富 实际上讲的谁没牵挂谁就赢了的故事。全片铺天盖地的绝望氛围 就连“孩子”这样的意象也不代表什么 毕竟这样的大环境下 充满了希望的“孩子”也还会沦为黑拳打手罢了。
陈老师是个好演员,出乎意料的实力演技。片子后半部分一直鼻子酸着看完,是一部有灵魂的港片
陈冠希最好的电影
这样的香港电影误入歧途!!!
我从很远的地方来找妈妈,妈妈死了,爸不让我走;爸爸死了,你把我带走;如果现在我死了,你便可以走了——这台词,刻骨铭心
陈冠希癫得很,好看又能对自己的好看显得满不在乎的人就比较癫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