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城的电视台在圣诞节前夕,也是革命纪念日当天准备录制一档关于城市革命记忆的节目。故事从清晨开始,电视台台长正为录制节目而做着准备。其中一位嘉宾玛尼斯古是一位历史老师,刚从宿醉中醒来,随即开始四处借钱补贴薪水,为此他还向昨夜喝醉后辱骂过的华人道歉。另一位嘉宾皮斯科斯,退休后独自生活,邻居来邀请他扮演圣诞老人,他欣然应允。按照约好的时间,节目录制开始了。玛斯尼古讲述了当年罗马尼亚革命日他们的革命事迹,此时却有不少观众打来电话驳斥他的观点并说他在撒谎。现场的争论气氛立马活跃了起来。在这小电视台讨论的大革命的问题究竟会有怎样的结论呢?
1.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白雪变污泥。 一夜变天,就像齐奥塞斯库倒台,鞭炮(礼炮)声起,独裁者(慈父)落。旧秩序轰然倒台,人民狂欢,观念倒转。可16年过去,看那鸽笼式的筒子楼和脏兮兮的街道,一切真的改变了么?想起《无声婚礼》中“共产主义将农村改成工厂,资本主义又将工厂改成度假村”的讽刺。姓资姓社?罗马尼亚人都不鸟。 2.潜文本中抛出的问题,到底是不是人民选择了革命,或者说,人民在革命中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两种历史观,一、人民是墙头草,只选择胜利者,是精英集团利用的工具。二、即便起哄架秧子破鼓万人捶也是革命的一种形式,如路灯明灭,量变质变。 3.真相不可得,记忆不可靠,对于那次革命,现实中的失意者想要彰显,现实中的得益者却想要隐瞒,对于真正的殉难者,却没人关心。大多数人,只关心柴米油盐粮食蔬菜,大时代记忆与生活琐碎搅成一锅粥。 4.首尾路灯的隐喻,可以理解为路灯逐次熄灭,也可以理解为路灯同时熄灭(将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平行展示的剪辑手法),用电影语言造就了暧昧性。全篇的电视访谈式机位,人们在镜头前出出入入,好像都是摄影机前的真相,有人想要挤进来露把脸,又人想要逃出去。
以1989年12月22日12点零8分作为分界点,罗马尼亚的现代历史教科书将分出两个篇章。前一篇章是介绍齐奥塞斯库时代的(此处省略若干字。。。),后一篇章将是介绍人民在获得西方民主之后的欣喜若狂和资本主义的天赋优越(此处省略更多字。。。)。然而,对自己生活更有资格评价的应该是人民自身,人民发自内心的声音,而不是他们发诸喉端的,更不是印在教科书上的铅字。无论是1989年12月22日12点零8分之前付印的,还是之后。 虽然追究事物的表象相当无意义,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人会基于各种原因追根究底于人们发诸喉端的声音或是显而易见的外部行为,以便下某些结论。Jderescu —— 一个电视台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晚间节目的主持人就是其一。或许是为了完成本地节目的时段填充而策划了这个访谈节目,目的是深究在1989年12月22日12点零8分之前,Jderescu 所处的这个小镇是否曾有人通过人类的喉端向政府公开发出过诘问或是通过人类的肢体语言明确表达过无歧义的抗议动作。有的话,那这个乏味无趣的节目将可得出一个具相当历史严肃性的结论:本小镇发生过革命。这就是影片的主题。 在访谈中,独居老者 Piscoci 说他不知道,身为历史教师的酒鬼 Manescu 说绝对有,然后更多的电视观众说绝对没有。Manescu 声称自己在12点零8分之前就走上了镇政府广场和同事们一起抗议示威,因此本镇是发生过革命的。同时毫无疑问:自己当算是一名革命的斗士。但要拿出旁证,对不起,没有。同这个教师说法相对立的是大量观看直播的观众,人们给节目拨打热线电话证明在12点零8分之前的镇政府是空无一人的,而他 —— Manescu ,则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话精。面对诸多人的指责,Manescu 相当尴尬,似乎没料到这个他本以为乏味无比、收视率低下的节目居然会有这么多人在关注。面对主持人的穷追不舍,Manescu 还是一口咬定了自己的说法,尽管能明显的察觉出他表情中的犹豫和底气不足。 Piscoci 老爹说真实的革命就像路灯,由一个中心部位向四周扩散,总有先后。确实,罗马尼亚事件是从基米绍尔开始的。在那里,压抑时久的人们首先向齐奥塞斯库表达了发诸喉端的声音和明确无误的肢体行为。之后,各地如星火燎原一般。。。但这一切是否包括了影片中的小镇?无证可考,在很多人看来这也是个相当无聊的节目主题。然而有聊的人(包括 Jderescu)认为这是个重要的,可用来对某事物进行定性的依据,同时也是个不可多得的能填充版面的素材。在一旁附和,乘机捞外块的人(Manescu)则认为这是个重要的,可用来改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酒鬼形象的天赐良机。无所谓,抱着与人为善态度的人(Piscoci)则认为自己只须帮助主持人捱过这段无聊节目的时段填充,充当一下临时人形道具,昏昏然的附和一下即可。于是焦点都聚集在了当年的那个特殊时段上。 1989年12月22日12点零8分我在哪里?作为观者的我,不禁想到了这个问题。 影片的开头是路灯的依次递灭,控电中心关闭了整个城市的路灯,标志着一天的开始。影片结束则是路灯的依次点燃,控电中心打开了整个城市的路灯,标志着一天的结束,同时影片结束。 很多人说:齐奥塞斯库是在12点零8分被赶出总统府的。也有很多人说:他是主动出逃的。作为个人,我更愿相信他是没有勇气面对当时那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民众,就像我同时也相信这部影片中众多电视观众对 Manescu 的指责一样。1989年12月22日12点零8分之前,作为历史教师的 Manescu 是不是真的如其所述,怀着无比的勇气走上了罗马尼亚的街头进行了公开抗议,影片没有给出最终答案。但无论答案怎样,正如我们所知,罗马尼亚确实被改变了,就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之后。在那之前,虽然我们还不确定真有人在镇政府广场举行过游行示威,但我们至少能够确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这之后,民众自发的聚集到了广场,庆祝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关于改变的原因,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做所谓的学术探究,更有相当多的人还在为此愤愤不平且无法释怀。当看到了影片中的路灯,令人不能不想到的是:在傍晚,只要有一盏路灯被点燃,那就意味着黑夜的无情袭来,而不管其他的路灯是否也被点燃。无视这点,想要肢解路灯线路或者把所有的路灯都砸碎,然后说:“看到了吗?路灯没有亮,所以现在还是白天”的人似乎得观摩一下这部影片。
一、首尾对应
1. 配乐:开头结尾均为片中乐器坏掉的小男孩所拿乐器奏出,演奏的曲子是受到小电视台台长禁止的拉美歌曲。
2. 路灯明灭(与老头在电视台的话呼应,革命与路灯一样,是一盏盏亮起的)
3. 白车(是为了表示停滞不前、当政者不管是谁,人民生活依然故我吗?)
首:
尾:
二、政治背景
老师暗喻罗马尼亚政府,身处欧盟,却欠中国大笔外债。
三、电视台台长的懦弱
摸鼻子暗号切断电话。害怕得罪权贵,做节目只是为了收视率而不是还原真相。
四、历史的真相无从得知,今日的雪,明日就会变成泥。(年轻人的死距22日仅一天,)
一直都当它是严肃的片子来看,虽然老爷子也叠纸船,教授撕废纸令人发笑,但直到那位女观众打电话来说,今天的白雪,明天就会成污泥,才察觉他们关于革命是否发生过的讨论多么荒谬、可笑和不必要。最后那个48分钟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太牛逼了。
第一,回忆往往是不靠谱的,回忆中呈现出来的基本上不是过往的事实,而是我们潜意识里希望的样子;第二,比回忆更不靠谱的是革命,革命好比冷笑话;第三,如此枯燥的形式能拍出如此有趣的电影,导演牛逼。
后来的革命还是革命吗?当下对于历史中革命是否发生这一事实产生了根本性的质疑和动摇,我想到这种devastation都觉得难以面对。今日雪,明日泥,人的记忆无从考证,而历史的记忆之于个人都是意识形态的板上钉钉,将认知钉死在特定框架里。全片各部分对青年导演都颇具指导意义,剧本格局小而巧妙,三个人物平分秋色,故事线由简单明了的单一事件组成,却足以提出尖锐问题,并借啼笑皆非的视听元素将问题问得很到位,这作为小成本政治/社会批判电影来说就绝对足够:影片所需要的就是花90分钟提出好问题,并将解答空间全部抛给观众。
太碎了,属于上等的那种鸡肋。
革命是什么,还是用伪革命去充实无聊的人生?由无聊滋生出的荒谬在争奇斗艳,却怎么都争不够…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去欣赏那些安静与美丽,什么时候风景才能被真正看透…结尾很舒服,同样赏心悦目的还有演播室里那些手持、虚焦、故意不专业但不目眩过头的长镜头
革命就像城里的路灯,有的亮得早一点,有的亮得晚一点,但黑夜里一定都会点亮的。
散客并不是无知的群氓而是最聪明的怯弱者。他们希望过得更好,却又畏惧于旧有的威权,想得到却又不愿意付出。大多数情况庄家是稳赢,多年的积累手段都是本金,以本伤人再容易不过。闲家只有两种机会,庄家身边有个二五仔能帮你出千。或靠自己的本事说服所有的散客都下到自己边,才有本钱和庄家赌这一把
通过一出电视直播讨论来重返历史现场,各种推翻、威胁和坚持已见。革命到底有没有在这片地方发生过,到底他有没有参加过,彷佛都成为了不解之谜。看似没有答案,但是影片借助一些人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中国人说罗马尼亚人自己内斗的问题,其实时非常善意的提示,他觉得人们不应该抓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这也不是否定别人的理由。纺织厂现在是电视台话语权的决策者,以前安全局的员工在通话中表示自己是厂长,发出一系列的威胁,这样子直接对阶层差异的讽刺真是拉满了。开头结尾路灯的灭亮的循环的互相照应又像是宿命般地将历史和现在对接在一起。
8.1 革命发生过吗?可能有,可能没有,无法定论。这很讽刺,也很现实。人们往往只愿意相信他们所认为的历史,把回忆打扮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归根到底,这重要吗?还不如放眼当下,改变停滞不前的现状。去看看窗外的雪吧,不要让它变成了污泥。
雪花变污泥,你注意过街灯亮吗
1、一场一镜,罗马尼亚小镇革命往事探佚2、圣诞老人依旧接着扮,酒鬼还是那个酒鬼,体制内的发了财矢口否认,丧子的母亲活在当下,路灯迅疾点亮或是依次点亮,人群顺势涌向广场或许就像享受圣诞的狂欢,小城从来就不是漩涡的中心。
好好享受此刻吧!明天,雪花将会变成污泥。
回归到那棵圣诞树的镜头很不错,意外地平复了刚刚结束的尴尬。很多人大概是想说倒台无济于事,希望他们一辈子吃屎
那段节目看得好纠结。
【C+】能看出导演在剧作上的用苦良心,但可惜的是本片结构实在是太碎了,近乎彻底毁掉这些文本与题材上的先天优势。
其实都发生了,历史已经是每个人写的。最后的镜头很美。
谁能告诉我到底是1989还是2006啊啊啊!!!
历史永远是人类思维基于自我保护规划出来的东西,电影何尝不是?
三重发问,询问-审问-叩问。“你是如何参加革命的?”,“如何证明你参加过革命?”,“革命革的是谁的命?”。被强力挤压的室内空间,被无限扩散的声音语言。从单场景固定机位到直播间的犹疑晃动,叠船、撕纸、镜头拉近,顾左右而言他是人的本能,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今日白雪,明日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