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妻子试图自杀后,身为临时工的尼古拉的两个孩子也被迫离开他,并交由养父母抚养。一开始,这只是一项临时安排,然而在对尼古拉的住房条件进行评估后,塞尔维亚小村庄的社会福利办公室主任认为尼古拉太穷,无法为他的子女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寡言少语的尼古拉决定向贝尔格莱德社会事务部提出申诉,并且决定步行300公里到达首都,向当局展现他愿意为他的孩子们付出巨大努力的决心。导演戈卢博维奇通过展现真实、动人的影像告诉观众这个不平等的故事。主人公尼古拉不仅用自己平和且坚韧的性格丈量了这个国家,也探索了是非之间的界限。这位顽强的父亲决心不向绝望屈服,踏上了一段重新定义“英雄”一词的英雄之旅。
这个故事放在今天的现在也丝毫不夸张,联系最近的社会事件,甚至有种荒谬的现实感,穷人或者说平凡如尘埃的我们,能否在脚下的土地获得安全自由与尊重?当身穿防护服的人们为了所谓的人民去猎杀“人民”的猫狗时,当大人们都告诉你”灵活点,和领导们搞好关系”,此时的我们是否还是那个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男主走到首都用了三天,坐车回到家中却只用了不到三个小时,而人们想要获得安全自由与尊重的路又要走多久呢?联想到传言要统一tw,很多人欢欣鼓舞热血沸腾,谁想到如果真的发生,置身于时代洪流中的一个个真实的人呢,毕竟,我们应该爱具体的人啊
结尾会这么拍:
主角亲子团聚,泪如雨下,社会福利中心领导锒铛入狱,寄养家庭里的孩子陆续回到父母怀抱,社会部领导在电视面前讲话,重申以后我们要给孩子们更好的成长环境。黑屏,一行字幕打出,20XX年,韩国国民议会通过第XX号法案,宣布将重新严肃审视对社会福利中心的管理,加强对原生家庭和寄养家庭的资助辅导,一方面保证真正需要帮助的儿童在寄养家庭得到照顾,另一方面努力让有条件的原生家庭抚育自己的儿女。全片终。
然后此片资源流入国内,国内各大公众号纷纷以“惊!不亚于《熔炉》的社会现实批判力作”“8.8分!又一部改变现实的韩国电影”等耸人听闻的标题刊发营销文,豆瓣知乎微博等社交媒体热烈讨论后迅速转进至对国内现实的联想与批判。
但是实际的情况呢?我恰恰觉得这个不落俗套的开放式结尾让影片整体高度提了一大截儿。这部影片大部分时间里的整体基调是那种典型的国际电影节上的第三世界国家电影:有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底色,用公路电影的方式表现一个在主流视野里没有太多存在感,但同时又的确存在相当多社会问题的国家。官僚主义,徇私谋利,非法移民,底层失业,媒体良知,这些熟悉的题材的确都出现在了这部影片里,但当结尾落脚在对贫穷这个问题的思考上,你会发现那些社会批判的东西可能都不是导演最想说的。
我对结尾的两种解读:一种可以解读为导演对底层民众愚昧无知状态的讽刺,尽管在他们中有Nicola这样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敢于直面权力的勇者,但这样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更多时候他们不仅仅是沉默的大多数,甚至成为了吃人血馒头的帮凶。
另一种可以解读为导演把影片最后的落脚点放在了表现一个道德上的困境/难题。影片中福利中心的负责人Vasilyev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贫穷也是一种无形的暴力。如果影片的结尾是俗套的皆大欢喜,亲子团聚,在片刻的欢愉过后,谁又会思考这个问题:留在原生家庭的两个孩子今后真的会幸福吗?他们的母亲精神崩溃,严重烧伤,父亲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给人打短工赚钱,他们的居住环境恶劣艰苦,在这样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看似是拥有了家庭与亲情的浸润,但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成为影片中骑着摩托车在街上飞驰的浪荡儿?不会成为便利店里被人肆意讥笑愚弄的小店员?不会成为另一个拿走邻居物什的帮凶呢?Vasilyev的做法看似是自私的,但谁又能说他没有为这些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提供了另一条出路呢?
几千年发展,近代文明社会逐渐形成两种模式。一种小政府大社会,人们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发表各种各样的言论,不太好管理,靠法制维持社会次序。一种大政府小社会,公开场合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声音被允许,各种内外部力量的较力决定着社会发展方向、人们生活的难易程度……隐去国别语言肤色,这样的故事放在很多国家,也一样成立…… 只是,这里的父亲更执着,对家庭更有责任和担当。从上访路上翻高山硬着头皮闯过挡路的几匹狼可以看出父亲的决心与勇气…… 进入2020年,很多认识被颠覆,大政府强权社会,对突入其来的瘟疫,更有社会抵抗力……人类历史长河,瘟疫期不过沧海一粟,但是是时不时就会来一次的一粟。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也远没找到最优社会模式……正如电影的开放式结局,不知发展的方向…… 除了这个宏大课题,影片还反思了贫穷与育儿,养老等家庭伦理,虽然浅尝辄止,但毕竟影片容量有限。
演员表演很到位,细节把控很好。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寻味补影(xingge311402) 欢迎热爱电影的朋友关注,你想要的资源我都有。
工厂大院,
带着孩子,拿着汽油的女人。
女人前来为丈夫讨薪。丈夫两年前便已下岗失业,但之前的工资和遣散费却一直没给。
而现在家里已揭不开锅了。
情绪激动的女人威胁道:如果今天不给工资,便要在这自焚。
但,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这并没有唤醒老板良心。
女人果断地将汽油浇在身上,点着了火。
丈夫老尼(简称)听闻噩耗赶忙跑来,妻子虽被救下,但已躺在重症监护室。
两个孩子也被当地福利办带走。
接受过警察的询问后,老尼前往福利办准备领走孩子。但此时,又出现一个问题:
福利办的领导禁止老尼领走孩子,
因为工作人员认为他太穷了,不具备养育孩子的条件。要带走孩子可以,必须先证明自己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同时还会组织工作人员前去评估。
评估通过才可带走孩子,否则便把孩子送去给别人领养。
此时,这种悖论便出现了:
因为生活贫困不得不前去自焚讨薪,
可是领走孩子又要证明经济能力。
所有的人都知道老尼无法证明,所有的人也都知道他家是多么贫困。
但『贫穷者有罪论』让这一切变得仿佛合乎逻辑,即便它格外荒唐。
同时这种荒唐,又总能在社会法则里找到合理的解释。
他是贫穷的有罪者,也是贫穷的受害者。
但老尼仍在努力,
家里没电,就去邻居家借电拉线,
屋子太旧,就去买油漆粉刷一遍。
虽无法改变家徒四壁的窘状,也仍想让评估人员看到自己为了生活的决心。
可惜最终还是没能通过评估。
因为卫生间还没热水器,因为家里竟然还没台电脑...
正如评估人员所说,这都21世纪了,怎么还不给孩子配台电脑呢!
他们眼中的理所当然,对老尼来说却是比登天还难。
其实比贫穷更绝望的是无路可走。
老尼选择在福利办门口『绝食』以示抗议,但领导压根不会理睬他。
门口的保安看不下去了,偷偷的过来和他说了一个秘密:
国家有个政策,对于从福利办领养的孩子会提供一笔补助,而福利办的领导每次都会从中偷偷抽取30%的数额。
所以,表面上是人道主义的善举,
但背后只是为了借着法律的漏洞,利用自己的职位便利,从中赚取昧良心的钱。
更关键的是,即便大家都知道,但对于位高权重的领导,大家也只能默不吭声。
老尼不服,要提出上诉。
但别人一听更觉得荒唐了:别说上诉,老尼连诉状估计都交不上去,因为法院里都是福利办领导的熟人。
可是,谁也不能剥削我的孩子,
即便我一无所有!
老尼最终决定前往塞尔维亚首都:
——贝尔格莱德。
要将自己的诉状亲自交到国家社会事务部部长的手里。
可是他太穷了,穷到连一张车票也舍不得买。
于是灌了一大瓶水,带上一块干巴的面包,决定步行前往300公里外的首都。
从穷乡僻壤到高楼耸立的首都,
从衣衫褴褛到迎面西装革履的领导,
老尼用步数丈量着这个国家的宽度,
丈量着与正义之间的距离。
上访之路注定会无比艰难,
但纵然生命之重难以承受,身为一名父亲,他依然砥砺前行。
这是一条寻子之路,又是一条追问善恶是非,寻求公正和权益之路。
但这也是一条自我的『天真』之路。
《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2020 塞尔维亚
影片上映后,无论是在柏林电影节还是在上影节上都收获了不俗的评价。
这听着是一部苦情片,
甚至给人一种苦大仇深感。
但影片却拍的极其隐忍和克制,
更没一丝煽情。
全片没有配乐,就像在贫穷的底层下,人也会变得隐忍和怯懦。
只是隐忍的背后是找不到呐喊的窗口,
怯懦的背后是触不到可以依靠的墙壁。
你原以为在某一刻,悲痛来临时,情绪会带来喷涌式爆发,但却并没有。
这一路即便中途生病累倒、即便一个人面对狼群、即便最终领回孩子无望,他也没有黯然哭泣。
相反一只流浪狗却让他痛哭流涕。
在路上躲雨的一晚,
老尼碰见了只流浪狗。
短暂的犹豫后,还是分给了它点面包,帮它整理淋湿了的身体...
可是第二天一早,流浪狗不见了。
原来狗被路上的车撞死了。
老尼抱着狗的尸体不禁痛哭不已,这只狗仿佛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300公里,老尼用时6天,历经各种艰难后终于来到了首都。
可他太『天真』了,
他原以为自己的真诚可以打动社会事务部的工作人员,但却被要求『按照流程办事』而拒之门外。
因为按照流程来,首先他得把上访信交给窗口人员,再由窗口人员交到部长办公室助理手里,再由助理查阅....
或者,他得先发送邮件预约....
可是老尼等不及了,坚持要亲自送到部长手里,所以最终被工作人员赶了出来。
而他能做且仅能做的,便是再次用“最笨”的方法来维权。
——“耍赖”似的蜷缩在政府大门前不走。
眼前首都的车水马龙,老尼无法感知,毕竟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犹如另一个世界。
慢慢的,行人不禁被老尼吸引住了,
看他可怜,有人会给他送来食物和水,
同时,还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注意。
一时间,各路媒体蜂拥而至,
虽然都是为了博取眼球和流量,但也在客观上帮助了老尼。
于是,部长助理接见了老尼。
但部长助理对于老尼的遭遇也只是表示同情,同时由于当地独特的法律政策,他也无权去干扰老尼家乡福利办的决策。
他能做的,只是替老尼向当地福利办写封建议信,以及承诺可以让他先见到孩子。
可对于憨厚的老尼来说,以为这样就可以领走了儿女。
但现实世界并不会带着一颗主观的悲悯之心来对待命途多舛之人。
老尼带着建议信回到了家乡,任凭自己怎么求情,领导还是拒绝他见孩子,更别说领走孩子。
更关键的是,因为老尼前往首都上访,这让领导十分气愤。
甚至对老尼嘲讽:去再多次首都也没用!
不过还是有向善之人,一位工作人员还是偷偷安排了老尼和孩子见了面,虽然很短暂。
最终的结局也没有喜大普奔,
相反甚至是继续往伤口上撒盐。
独自一人回到家的老尼发现家里被洗劫一空,虽然早已是家徒四壁,但家里的桌子、椅子、锅碗瓢盆乃至能用的东西都被村里的人们偷走了。
因为大家和老尼一样都很穷,
大家都被穷怕了,大家以为老尼不再回来了,所以便纷纷前去各取所需。
老尼没有发怒也没有发火,平静的前往每一户家里,将东西拿回来。
因为大家都是贫穷的有罪者,大家都是贫穷的受害者。
妻子还在医院,孩子还未能领回。
老尼将桌子收拾干净,铺上干净的桌布,拿出面包。
一个人坐在这残缺破败的家里,
迷茫、无助、无力、无能围绕着他....
此时,虽没有剧情上的情感爆发,但巨大的悲痛感还是骤然来袭。
而全片也是以极力克制和隐忍的姿态去讲述着老尼的上访、寻子之路。
没有悲痛的歇斯底里,
没有绝望的“张牙舞爪”。
但在隐忍克制的沉稳节奏里,那股悲痛、绝望的冲劲和张力还是强势袭来。
你挡也挡不住!
就像表面波澜不惊,
但背后实则早已浪潮涌动,
没有刻意展现或者放大伤痛,
但背后早已伤痕累累。
真正的痛苦也许并不是歇斯底里的呐喊,
而是想呐喊却喊不出来!
老尼的上访、寻子之路,从农村到首都,无论是环境的对比落差,还是一路上遇见的人和事,都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强烈讽刺。
毕竟这个世上有一种罪,
——贫穷。
其实不管你承认与否,『贫穷即原罪』它都是真实存在着。
听着无情,说着沉重,
但却存在于每一片土地之上。
他们是有罪者,但又是受害者。
所以芸芸众生或铤而走险、放手一搏,
或摸爬滚打、砥砺前行,
其实大家的初始目的都相通:那就是远离『贫穷的罪名』。
一部电影改变不了什么,
但将这种“罪名”稳健的呈现出来,
足矣!
在观影的过程中,总觉得还是有一点出戏。半路葬狗的剧情和黛玉葬花情调是一致的,属于精神的奢侈品,黛玉多愁善感离不开物质的富足和时间上的闲暇,而尼古拉没有条件。相比于生活,电影太过温柔。电影会感动我,但很难使我感同身受。很多电影包括之前的《隐入尘烟》忽略一个事实,最大贫穷不是物质上的。
电影里剥夺了穷人的众多财富,但却留下最宝贵的东西——爱和勇气。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展现的才是真正意义的穷人。不幸是经济上的贫困,不争是精神上的匮乏。要知道一个真正的贫困户不是缺钱,而是失去了爱的能力,穷人因生活的艰辛后者会被消耗殆尽。
尼古拉算不上贫困户,她的妻子也不是,他们有爱,有执着,有反抗。真正的穷人,可能连一句完整的话都难以表达清楚,不明白“上诉”的含义,不知道贝尔格莱德的方向。他们自私、狭隘,可怜又可恨,甚至让人觉得罪有应得。这才是贫困的可怕的地方,他们穷到使人憎恨。就像抢走尼古拉家具的的邻居,观众可怜尼古拉,却讨厌后者,而他的邻居才是生活中穷人的样子。
电影结尾很棒,因为更真实。我国电影缺的是对坏人能力的肯定,满足于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安慰——穷人也许连生活真正的样子都看不清。
塞尔维亚电影《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Otac 2020)大约是想表达贫穷是最大暴政这一主题的,它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大于电影本身。由于男主角尼古拉的妻子讨薪方式不当,他们的两个孩子被社会福利机构带走。为了要回孩子,尼古拉开启了上访之路。因为贫穷,他无钱坐车,所以他只能步行到达300公里开外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的惊人之举成了地方报纸的头条,到达首都后,又上了电视台的新闻,这为他要回孩子争得了广泛的社会同情。影片虽然演绎一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但它反映出了塞尔维亚社会的方方面面,启迪我们思考法律与人情相冲突时,我们应当如何取舍的问题。
除男主角的表演可圈可点外,有两处设计的确为本片增分不少,这两处也正是我们思考人性主题的关键所在。一是尼古拉善待流浪狗。在夜宿废弃房屋时,一流浪狗尾随而至,本来就不多的食物,他愿意分享一点给这流浪狗。清晨醒来,他发现流浪狗被撞死路边,他在无法埋葬它的前提下,将狗狗尸体用塑料纸盖好后才重新上路。如此情景设计是想说明什么?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想表明尼古拉是个好人吧,更是想告诉我们如下的道理:正常人性对待弱小动物是有基本的同情的,一个人性的社会对弱势群体也应有基本的怜悯,这是弱小的尊严所在。若人没有同情,社会不怀怜悯,那就说明人和社会都有病了。
第二处是尼古拉吃着好人施舍的食物时流下耻辱的泪。当尼古拉饥肠辘辘龟缩在首都街头时,一个好心人给他送了一盒食物,在好心人离开后,他立马打开饭盒狼吞虎咽起来,然而,吃了几口后,他突然崩溃,痛哭流涕。这里确实是泪点所在,反映出影片创作者对人性的高明洞察,若非身有体会,哪能有如此好的设计和表演。
一根筋式大男主,徒步三百公里,上访讨回孩子,途中社会群像匆匆一瞥。这题材完完全全的“柏林口味”,但拍得过于一五一十,和张艺谋一比相形见绌,流浪狗之死和家具被偷的戏码更是蹩脚。|SIFF2020第1场
近年来最痛苦的一次观影体验。劳动者的宿命就是行走在漫漫长路上,忍受无穷尽的苦涩,从这里、那里到世上每一个权力生成的所在。平静扎实的叙事,没有一笔可预期的煽情,但又层层加码到喘不过气。最后的镜头,在一切的残缺后,活下去,仍然就这样活下去。
8.7 溃烂到根了,就觉得熟悉了。siff
刚开始以为只是塞尔维亚版的《秋菊打官司》,但是结尾部分一下就把本片的立意和深度拔高了!最后男主默默从邻居们那里取回自己家产那段真的是又好笑又心酸!
步行300公里的勇气,标题即剧情。
霍 贵塞都不截访的啊……唉 /美罗城
这剧情,这设定,即便换到当下脚下的土地也毫不违和。这世界到底已经撕裂和分化到了何种境地,我不知道,也没有一个真实、准确、可视的数据但我知道:一面是流量明星的代孕丑闻冲上热搜占据各大版面;一面是东北五六线小城的疫情导致差点断粮却无人问津……一面是豪门二公主凡尔赛自诩撕掉“名媛”标签出道唱跳rap;一面是年轻人因贫穷在出租屋内去世的罗生门……不是我不想理解这世界,只是这世界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吃人血馒头乃至直接吃人的分裂
到海南电影节第一天看的入围金椰奖的塞尔维亚影片,非常不错,“哪哪儿都对”!编导演均十分扎实出色,如果今年的评奖不是因疫情取消的话,它应该有所斩获。导演是个屡获殊荣的中年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实力不凡。值得推荐观看。
#siff2020# 非常稳,看得揪心。这哪是张艺谋,分明是一个达内式的故事再套用一个泛公路片的类型,男主角的表演相当精彩,隐忍、怯懦、偏执,来自底层和陌生人的善意,甚至将隐含的阶级问题也处理的舒服且自然。这个故事或许还有另一个结尾,忍无可忍的男主角终于奋起反抗,一夜之间血洗全村后再一把火烧了社工中心,但现实只能是,他一个人落寞地坐在残缺不全的“家”里,看着周围的一片空寂,无助、无奈、无能、无望。
编剧挺厉害的,让这个角色一路上遇到的问题不断的突破底限,最后用了一个神来之笔的结尾,直接戳到了社会问题的根源。这样的题材,这种力度的故事,我们国家的导演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前面还是比较传统的现实主义路数。后面突然有了些讽刺和寓言味道,整部影片也一下子就高级了。
#Berlinale70th 33# 我太脆弱了,我根本抵抗不了这样的题材,我哭了个全场,哭到隔壁观众频回头看我却也控制不住。
终于有一天 你不必再向命运行乞。底层人民总是越温顺越老实越讽刺~
感觉还成啊!至少儿童权益是在政府关照范围内的,而且一路都有人帮助,媒体可以报道,而且至少没有遇到拦截,说明政令是不能够顺利在各个部门之间通行、配合无阻的。而且体制内有良心的人是存在的。
其实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男主应该没走到贝尔格莱德,甚至还没出村就会被寻xin滋shi拿下了。
一贫如洗的家庭,他们要求电脑。空徒四壁的房屋,邻居赶来劫掠。翻山过川,原来在哪里都是穷光蛋。想给妻子苹果,想给孩子巧克力,想给自己一个家,竟都这么难。上了电视有人送来便当,可他不想当乞丐。想有尊严地活着,却只能伤害自己。像黑狗一样惨死,像汽油一样自燃。把桌椅扛回原位,假装家还在。
#70th Berlinale# 全景单元观众奖剧情片第一名。德国观众竟然投出来这么一个[一个都不能少]式的东欧片我也挺吃惊的。对父亲这个人物塑造得极为讲究,沉默寡言,并且相信政府(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到了几乎逆来顺受的程度了,而且非常重要一点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只提最最基本的要求(比如灌点水),而只有一次反抗、一次哭泣、一次爆发,细节做得非常妥帖,而且里面各种人的好、坏与鸡贼都拿捏得很有分寸。影片结尾实在是太亮了,完全神来之笔,这一个段落把前面讲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根都挖出来了。
惨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塞尔维亚版“秋菊打官司”,开放式结局和背后的寓意都很有意思。“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想问国内影展到底会不会起名,不但敷衍而且有文盲之嫌~~~~~~
换个国家的话,男主连村口也出不去
#SIFF 2020# 十分苦涩,与其相比肯·洛奇镜头下的英国底层人民都要幸福许多。十分隐忍,很写实地描绘出“穷即原罪”的社会法则。一直在等像《我是布莱克》和《开战》那样的爆发式高潮,却一直没等来,镜头中只有一个父亲在用力地活着。十分感慨,自己今天能坐在影院里看到这部影片,是何其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