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第一年》原著漫画于1988年首次发表,作者弗兰克·米勒开创性地再造了蝙蝠侠的起源故事——他是什么人,他如何成为蝙蝠侠。
本作从布鲁斯·韦恩第一次回到高谭市为开端,为这个传奇人物的诞生打下了新的基础,成为正史中最重要的一页。作为一切故事的开端,本集讲述了各个人物的来历。哈维·邓特不是令人瞩目的青年才俊,而是屡败屡战的检察官;猫女赛琳娜·凯勒不是上流社会的优雅贵妇,只是一名出身街头的穷妓女。在他们生存的哥谭市里,官员们同黑帮勾结,警察是罪犯的保护伞。新调来的警官詹姆斯·戈登想在一个堕落的城市做一名好警察;刚刚回到故乡准备扫尽罪孽的布鲁斯·韦恩则在流血中懂得,惟有让人恐惧才能叫人尊敬。在深夜中,他悄然出现,又随着宽大黑披风带起的一缕微风而没入黑暗。有人说他是野蛮的暴徒,有人说他是嗜血的疯子,也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都市传说。一切传说都有它的起源……
我看过的第1411部电影,《蝙蝠侠:元年》我给7.6分。 《蝙蝠侠:元年》改编自美国著名漫画家弗兰克·米勒,1987年创作的同名漫画。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蝙蝠侠:元年》不仅有写实的画风,更有写实的内容。 《蝙蝠侠:元年》是一部讲述布鲁斯·韦恩,詹姆斯·戈登,哈维·丹特,塞琳娜·凯尔几位主要角色起源故事的电影,不论是蝙蝠侠的铁杆粉丝或是普通观众,都能从这部《蝙蝠侠:元年》中,了解许多重要的信息。
最近二刷了这部漫画改编的蝙蝠侠元年,第一次想写点什么。自己粉老爷还不到一年,深知自己对这部极具传奇色彩的超级英雄系列故事了解还不够深入,但想凭借老爷带给我的东西写一写。 与大多数其他超级英雄不同,蝙蝠侠不会让人联想到光明,他是彻头彻尾的黑暗。与他相对应的大超正是光明的象征,且具有坚不可摧的躯体与天生的力量,而蝙蝠侠是确确实实的普通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正如你看到的,他只是个披着斗篷的凡人。自幼亲眼目睹父母死于劫匪枪下给他的童年留下了不可抹去的阴影,这使得他对恶行极度痛恨,他发誓要改变世界,惩治恶徒,即使自己的余生要趟走地狱也在所不惜。失去双亲的痛苦改变了布鲁斯的余生。 在哥谭骑士的故事中布鲁斯曾远赴印度寻找应对疼痛的办法,疼痛的两种形式:外部与内在疼痛,它们都可以通过意志控制,布鲁斯离开后那个传授方法的老师说布鲁斯的疼痛已经超出她的能力,也超出了他自己的能力,因为他的疼痛总会带他走向他想要的一切。布鲁斯似乎学会了怎么应对外部的疼痛,内在的疼痛却依然在困扰他。这就是蝙蝠侠内心的痛苦,也是他的力量根源。 与近些年蝙蝠侠作品一样这部动画也沿用了阴沉昏暗的色调(别问为什么,因为是哥谭,因为在拍蝙蝠侠),同样不出意外的多次在表现这句经典的“民风淳朴哥谭市”,戈登到达哥谭后多次碰到新同事伸出的脏手,想当英雄初哥的布鲁斯也遭到了他们的打击,人们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城市降生,最有趣的是街上发生了爆炸,当地人竟会直接反应过来一定又是某个条子在关照乱穿马路的了。而戈登面对的,布鲁斯想要去改变的正是这样一个城市:民众对犯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警察在给黑帮、毒贩和皮条客当保护伞的哥谭。侠影之谜里布鲁斯如是说道:“人们的漠不关心唯有戏剧性大逆转才能唤醒,身为布鲁斯韦恩做不了什么,我只是个血肉之躯,很容易被忽视、摧毁,但是成为正义的化身,我就永远不会被击败,永远正气长存。”受到蝙蝠启发的布鲁斯终于披上斗篷、带上尖耳头罩(不太想加上这句内裤外穿),成了哥谭的义务警员。这部作品也特意把蝙蝠侠amateur的一面展现给我们,因为这正是蝙蝠侠上岗的第一年,还不是那个警告罗宾什么都不许碰那时的老爷。另外我想说老爷斗篷挡脸蝙蝠群马上破窗而入这种镜头真TM的帅。 戈登来到哥谭的经历也占了很大篇幅,还没有看过电视剧,这也让我有机会了解一下这个角色。蝙蝠侠与当地治安官的眀争和戈登与同事的暗斗最后串联到了一起,这才有了后来的蝙蝠侠与戈登的通力合作。戈登与埃森的悲剧恋情的发生似乎从两人合作办案时就能看出一丝端倪,埃森好像总能在戈登推理到没有头绪时点醒他,而戈登很欣赏她这点。埃森同情他在职场上遇到的不公,被打动的戈登陷入情网,但戈登已有家室,况且妻子以怀有身孕,这时的戈登以身为人父,两人最后不欢而散。合适的人出现在了不合适的时候。有一个小细节,埃森在戈登一旁时,镜头刚好切在戈登手里拿的咖啡杯上,杯上写着:WORLD'S GREATEST DAD,后面也提到当一个男人成为了父亲,就永远不可能真正自由了。戈登选择对家庭负责。看完全片后,戈登高大的形象完整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他正直老实,做事不失精明,在哥谭这样的大环境下也没有放弃真我,犯了错敢于承认,更有对布鲁斯这样在暗地里行善事的人的理解。戈登是蝙蝠侠在明面上真正的帮手。 印象里蝙蝠侠对抗的反派都是那种真正的疯子,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着心理创伤,小丑、企鹅人、谜语人、贝恩、杀人鳄。。。这些反派在犯罪的同时也想在社会中找回自己的存在感,出面阻止的蝙蝠侠总是无奈得到疯子们强行施加给他的痛苦,像是要他感同身受一般。而布鲁斯都承受了下来,布鲁斯韦恩总会让你惊叹于他心智强悍的程度,蝙蝠侠对恶势力的震慑效果也许就来自于此。当这个黑影突然出现在你背后叫你名字时你会立刻回想自己近来的所作所为,在他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后,你还呆站在原地絮叨个不停回头一看时,他又像个鬼魅般消失了。 我一岁时失去了父亲,也没能和母亲一起生活,带我长大的是爷爷奶奶。失去双亲时我还没记事,所以我不知道那是怎样的感觉,但我也是和周围孩子一起长大的,看着人家的父母接送孩子上学说心里没什么触动又不可能。真的要感谢我的爷爷奶奶,他们让我仍然有个家。他们让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教我如何做人不愧对自己的人生。仔细想想和布鲁斯相比自己不是太幸运了吗?至少没有那么多的痛苦去承受。每一天重复着前一天,早上醒来时总想要这新的一天有些改变,但又不知道是什么。可能是当目光扫向街道看到那蝙蝠群涌过去的景象,或是蝙蝠标志的探照灯又在空中悬着,又或是那个长着尖耳朵的黑影在站在对面的楼顶上?说得对,没有人应该看低自己,加油。 当看到一辆黑漆漆的车向你飞驰而来还伴随着那某会飞的哺乳动物发出的刺耳尖鸣声,可要小心,里面可会蹦出一只翅膀张开有30英尺长的怪物呢!
一般看来,可以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视为DC漫改电影重新崛起的开端。这三部电影的火爆不仅带动了DC与华纳对真人电影的进一步开发,而且还反哺到了二次元领域,使得蝙蝠侠动画电影呈现出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模样,更原创、更精致、更丰富的特色成为了新时代蝙蝠侠动画电影的特色。《蝙蝠侠:哥谭骑士》、《蝙蝠侠:红影迷踪》都各具亮点,上下两部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更是堪称经典。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讲述起源故事的《蝙蝠侠:元年》。
《蝙蝠侠:元年》改编自弗兰克·米勒的原创同名漫画。提到弗兰克·米勒,应当说熟悉美漫的观众无一不晓,《蝙蝠侠:元年》、《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罪恶之城》、《斯巴达300勇士》等重量级作品奠定了其在漫画圈的地位。如果说1986年出版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塑造了一个激进而强硬的老年蝙蝠侠,并为神化蝙蝠侠,令其成为DC最强者开了风气之先河,那么后一年出版的《蝙蝠侠:元年》则为蝙蝠侠这个人物的起源作了重新设定,是蝙蝠侠出版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作品。
这一前一后两部精彩作品的诞生,使蝙蝠侠的人气有了极大的提升,挽救了从六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蝙蝠侠漫画的低迷销量,同时亦让蝙蝠侠的整体风格回归到了最初黑色晦暗的基调,而且更具现实主义色彩。蝙蝠侠面临的敌人比从前更加狡诈、疯狂和强大,而他自己的精神创伤也一再被强调,变得越来越孤独彷徨,日益走向偏执与黑暗。
对布鲁斯·韦恩而言,最大的精神创伤是什么?无非是年幼的他和父母看完电影回家时遭遇歹徒,并当着他的面残忍地杀死了他的双亲。我们在许多关于蝙蝠侠的影视作品中都看到过这一幕,那个夜晚深深烙刻在他的心灵上,成为了他永恒的噩梦。《蝙蝠侠:元年》中,在外漂泊历练十余年的布鲁斯回到哥谭,自以为找到了拯救这个罪恶都市的方法。但现实让他更加失望,第一次走上街头打击犯罪便以失败告终,想要搭救的妓女(未来的猫女)反而帮着皮条客对其拳脚相向,而收了保护费的警察又开枪将他打伤,无比的沮丧和痛苦几乎使他崩溃,更甚于儿时的黑暗记忆。
遭遇挫折的不仅是布鲁斯,还有初来乍到的詹姆斯·戈登。本片的故事分两条线齐头并进,而且虽然挂名「蝙蝠侠」,但戈登反而是戏份更多的POV人物。从来到哥谭警局履新的那一刻起,戈登便已然觉得这是座令人绝望的城市,到处充斥着混乱腐败的气息,政客、警察和黑帮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尤其是自己所在的警局,非但不是维护城市安定的卫士,居然还成了罪恶的渊薮。正直的戈登自然不可能与他们同流合污,于是遭到了同僚们的威胁乃至围殴。
一如《蝙蝠侠:元年》的画风,它的最大优点便是写实。英雄并不完美,英雄也是凡人,包括布鲁斯·韦恩和詹姆斯·戈登。前者有自己的焦虑、无助和彷徨,直到受到一只破窗而入的蝙蝠启发,才重新振作精神,找到了打击犯罪的方式。后者亦然,事业迷茫的时候甚至还陷入了与女同事的婚外情,并被黑恶势力抓住把柄作为要挟,好在他及时醒悟、向妻子坦承了一切。
虽然都站在罪犯的对立面,但毕竟戈登与蝙蝠侠的立场不同,戈登一开始还被警察局长指派前去拿获蝙蝠侠。然而在追捕的过程中,处于人生低潮的戈登逐渐了解到了蝙蝠侠的所作所为,也认清了在哥谭执法中警察力量的有限。作为警察他必须遵守法律,但蝙蝠侠却不必。不仅他需要蝙蝠侠,哥谭市也需要这么一位黑暗骑士。因此,两个不完美的人、两个同样渴求正义的灵魂开始惺惺相惜,最终成就了一段伟大的「革命友谊」。
在诺兰拍摄《蝙蝠侠:侠影之迷》之前,华纳曾有计划将《蝙蝠侠:元年》搬上大银幕,由原著作者弗兰克·米勒编剧,并让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执导,但遗憾的是连剧本都已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最后又被华纳放弃。据弗兰克·米勒透露,华纳管理层想要的是那种合家欢式的蝙蝠侠电影,而不是一个偏向黑暗的故事。当然,后来大量借鉴弗兰克·米勒作品的「黑暗骑士三部曲」还是打了华纳自己的脸,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位漫画大师的不凡功力。
♑
全片是由一些蜻蜓点水式的片段组成的,这种叙事方式本无可非议,但是角色的塑造也太薄弱了,角色们被塑造得比2D平面动画还要平。
电影《蝙蝠侠前传》的蓝本啊!!!经典!!
【4.5】Kevin Conroy legendary icon印象深远,只好不断催眠自己26岁的蝙蝠声音不会过于沉静。利用超声波召来大群蝙蝠脱身电影里也曾出现,漫画式日志叙事若不熟悉原著会造成结构松散的错觉,Gordon与Bruce的对立旁白双向进行敌友模糊阶段融合恰当好处,动作场面甚是给力。可惜一小时太短,总也留不住
冷峻,深邃,饱满,在各大漫画人物的电视电影动画中是上等的作品;虽然是蝙蝠侠的系列,但却是以戈登警长的视角展开,给人以另类的观感;可以看出,诺兰的前两部电影中借鉴了大量这部作品中的设定。
忠于原著。
戈登的第一年
片尾字幕穿插了原作漫画,跨越一个时代的历史感与传奇色彩扑面而来。
完全忠实于Frank Miller原著的迷友宅向改编,甚至连分镜都没糟践。最大程度的将原作主视角叙事与大量心理描写还原于动态影像之上,令写实,冷峻,节制的基调跃然于银幕前,而对节奏,剪辑的处理也毫无生硬不妥之处。如果能在画面色泽与质感上再下些功夫,这将是迄今为止DC系最令人称赞的动画改编范本
忠实再现了原作几乎每一个分镜,并且试图创造一种贴切的、可延续的风格——虽然失败了。只论作画量,Year One甚至还在TAS之上,但哥谭市不可能如此干净,更不可能有那朦胧而神圣的光源。哥谭市不会存在于CG软件之中,永远不会。
总是感觉太仓促
节奏快,但不乱,非常干净。
与原著符合度极高,我就纳闷了,老美改变自己的漫画都贼忠诚于原著,改变其他国家的东西就搞得面目全非
猫女怎么长这样,一定是打开的方式不对,回想一下安妮的容貌,稍稍平息这份不适。高登市的黑暗诡异也是整个故事走向的基调。蝙蝠侠初次登场,布鲁斯第一次认清今后的道路。没有坚不可摧的身躯,只有一具血肉之身,没有超能力,只是初级装备。这是蝙蝠侠的成长,也是布鲁斯的蜕变。
阴暗、深沉、诡异,接近成人世界的动画作品,如同一部写实的犯罪片,动作打斗凌厉,节奏掌控最是出色,丝毫没有因零碎的日历叙事和时间上的大跨度而显得拖沓,唯独结尾因太忠实原著导致高潮稍弱,当然情感的递进仍是饱满而令人满意的
我向来觉得,漫画就该用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真人版始终不够味儿。打斗场面动感十足的线条,大起大落的镜头运动,寥寥几笔勾勒的人物性格,都是动画才有的优势。另外一方面,看惯了迪士尼皮克斯之类,再看看DC的,硬汉粗糙式的画风倒是耳目一新。三星半。
非常喜欢 蝙蝠侠并不是主角 猫女这条线索完全可以没有 画风缺少了阴郁感
170 和前传三部曲的第一部太像了 应该都是照着同一本改编的吧~
我可能是动画片的外行
戈登更像是主角
黑暗的哥谭才是最原汁原味的哥谭!还是那句话DC动画比DCEU的电影强到不止几条街!原作漫画由弗兰克·米勒编剧,大卫·马祖凯利绘画,是蝙蝠侠漫画的经典,其他漫画家遵循的圣经。诺兰的《Batman Begins》电影里也借用了不少其中的桥段。而这部动画版,就是对原作漫画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