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斯宾塞 剧照 NO.1 斯宾塞 剧照 NO.2 斯宾塞 剧照 NO.3 斯宾塞 剧照 NO.4 斯宾塞 剧照 NO.5 斯宾塞 剧照 NO.6 斯宾塞 剧照 NO.13 斯宾塞 剧照 NO.14 斯宾塞 剧照 NO.15 斯宾塞 剧照 NO.16 斯宾塞 剧照 NO.17 斯宾塞 剧照 NO.18 斯宾塞 剧照 NO.19 斯宾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2

详细剧情

  1991年圣诞节前,皇室成员相聚在桑德灵汉姆庄园,戴妃却迟到了。皇室冷漠古板、丈夫钟情他人,让她失去了快乐。叛逆行为是她无声的反抗。可是皇室只要她做个会微笑的工具人,对她本人毫不关心。服装师闺蜜被调走,和丈夫沟通失败,令戴安娜更加绝望。
  圣诞晚宴将至,华丽的礼服、精美的珠宝都成为锁住戴妃的藩篱。忍无可忍之下,她终于冲破束缚,公然从丈夫面前带走两个儿子,与他们度过了一个普通但快乐的,属于她自己而不是威尔士王妃的圣诞节。

长篇影评

1 ) 黛安娜王妃

个人觉着目前的豆瓣评分偏低了。

1. 选取的片段极好,就是戴妃和查尔斯分居/离婚前夕的3天(而且还是圣诞节)

2. 配乐很好

3. 忽略掉小K硬凹出来的英式口音,她其实很适合演备受抑郁症/暴食症困扰的戴妃,而且很让人信服,因为她身上有一种无法否认的真实感。缺点是她缺乏戴妃骨子里自带的那种明媚强大。小K的个人气质略偏阴郁。


黛安娜出生于1961.7.1,父亲是后来的第八代Spencer伯爵。在她7岁时父母离异。

查尔斯出生于1948.11.14,比黛安娜大了大约12岁半。

1977年黛安娜和查尔斯王子在一个派对中认识,1980年8月王子求婚,1981年2月24日,白金汉宫正式宣布戴安娜·斯潘塞女爵将会嫁给查尔斯王子,1981年7月29日,查尔斯王子和20岁的戴安娜于圣保罗座堂举行婚礼。

1981年11月5日,白金汉宫宣布戴安娜将于明年夏天迎接她第一个孩子。在1982年1月,戴安娜怀孕12周时在私人住宅桑德灵厄姆的楼梯上摔了下来。关于这段经历,戴安娜后来承认,她当时其实是故意从楼梯上摔下去的,因为她希望这样能挽留与卡米拉藕断丝连的丈夫。

1982年6月21日,戴安娜生下了的第一个儿子威廉王子。

1984年9月15日,戴安娜与查尔斯迎来了他们的次子,即哈里王子。

1992年12月9日,时任英国首相约翰·梅杰在英国下议院会议上宣布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正式分居。而正式的离婚,则是在1996年8月26日之后的事。

1997年8月30日晚,戴安娜与男友多迪·法耶兹在法国巴黎阿尔玛桥隧道中遇上狗仔队追踪,汽车失控越过行车线撞向灯柱和石墙后爆炸。戴安娜和多迪均在车祸中死亡。

黛安娜死时年仅36岁。彼时威廉15岁,哈里13岁。

以上内容来自维基百科。


1995年11月,戴安娜在接受BBC访问时,坦诚、温和地谈到了她作为王妃的社会职责、产后抑郁症(post-natal depression)、暴食症(bulimia)、还有婚姻。

以下是节选:

BASHIR: Do you think Mrs Parker-Bowles was a factor in the breakdown of your marriage?

BASHIR:您是否认为卡米拉女士是您婚姻破裂的一个因素?

DIANA: Well, there were three of us in this marriage, so it was a bit crowded.

黛安娜:在我们的婚姻里有三个人,所以有一点点挤。

……

BASHIR: What was the family's reaction to your post-natal depression?

BASHIR:得知您饱受产后抑郁症困扰,皇室的反应如何?

DIANA: Well maybe I was the first person ever to be in this family who ever had a depression or was ever openly tearful. And obviously that was daunting, because if you've never seen it before how do you support it?

黛安娜:也许我是这个家族中第一个换上抑郁症的人吧,也是第一个公开流泪的人。这个病当然很可怕,因为如果你从未遇见和了解,那又谈何支持和治疗呢?

BASHIR: What effect did the depression have on your marriage?

BASHIR:抑郁症是如何影响您的婚姻的?

DIANA: Well, it gave everybody a wonderful new label - Diana's unstable and Diana's mentally unbalanced. And unfortunately that seems to have stuck on and off over the years.

黛安娜:它让所有人都能轻易给我贴上标签 - “戴安娜是情绪不稳定的”,“黛安娜精神失常”。不幸的是,这么多年来,这些标签一直伴随着我甩不掉。

……

BASHIR: The depression was resolved, as you say, but it was subsequently reported that you suffered bulimia. Is that true?

BASHIR:正如您所说,产后抑郁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又有媒体爆出您患上了暴食症,这是真的吗?

DIANA: Yes, I did. I had bulimia for a number of years. And that's like a secret disease. You inflict it upon yourself because your self-esteem is at a low ebb, and you don't think you're worthy or valuable...

黛安娜:是的,我被暴食症困扰了多年,这更像是一种隐疾,你自己饱受折磨,自尊心低到极点,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毫无存在感……

BASHIR: Did you seek help from any other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

BASHIR:您是否向其他皇室成员寻求了帮助?

DIANA: No, no. You have to know that when you have bulimia you're very ashamed of yourself and you hate yourself, so - and people think you're wasting food - so you don't discuss it with people.

黛安娜:没有。你得明白一点,当你患上暴食症,你对自己极端羞愧,痛恨自己——而且别人都认为你在浪费食物啊——所以你根本不愿和人讨论。

……

BASHIR: At this early stage in your marriage, what role did you see for yourself as Princess of Wales? Did you have an idea of the role that you might like to fulfil?

BASHIR:在您结婚后的初期,您是怎么看待自己成为威尔士王妃的?您是否了解您需要扮演怎样的角色?

DIANA: No, I was very confused by which area I should go into. Then I found myself being more and more involved with people who were rejected by society - with, I'd say, drug addicts, alcoholism, battered this, battered that - and I found an affinity there.

黛安娜:不,我很困惑于我应该进入哪个领域。然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与被社会排斥的人打交道——我是说,吸毒成瘾者、酗酒者、被社会打击的人——我在那里找到了和自己的相似性。

And I respected very much the honesty I found on that level with people I met, because in hospices, for instance, when people are dying they're much more open and more vulnerable, and much more real than other people. And I appreciated that.

在那个层面上,我发现我遇到的人的十分诚实,我非常尊重这种真诚,例如在临终关怀医院,当人们垂死时,他们比其他人更开放、更脆弱,也更真实。我很欣赏/感激这一点。

访谈原文://www.bbc.co.uk/news/special/politics97/diana/panorama.html


在影片中,有很多对戴妃状况的影射——

1. 安妮博林在影片中就像一个幽灵一样跟随着黛安娜——安妮·博林(Anne Boleyn,1501年-1536年5月19日)死时大约35-36岁。英王亨利八世的第二個王后,1533年9月7日生下女兒伊麗莎白,1536年5月2日被捕入獄,關進倫敦塔;5月19日以私通的罪名被斬首。11天後,亨利八世迎娶第三個王后。

安妮博林

2. 在餐厅吃饭时黛安娜在痛苦中吃珍珠然后又吐掉——暴食症的影射。

3. 自残/幻想中从楼梯摔下来——精神上的压力和苦闷。

但是当她和俩小王子在一起时,那种快乐又是如此纯粹而令人心碎。

总之,正如影片中女仆对王妃所说的那样:

Fuck doctors, what you need is love.

去他妈的医生,您需要的是爱。

Love, shocks, and laghter.

您需要的是爱、惊喜、和欢笑。

希望戴妃在天堂能获得久违的健康、平静和快乐。

2 ) 好的演员是对“演技”一窍不通的人

我们看到了她:站在空荡荡的餐厅,对着服务员说话。她的妆容、衣着,她的神情、动作,她的腔调、表达,我们不仅看到了,还听到了。这是多么奇怪,我们该如何相信这就是戴安娜。她显得如此矫揉造作,就像一次毫无准备的选角表演。无论这是不是因为戴安娜的形象已然“神化”,抑或无法接受这位理想人物的影像化,我们都无法满意这样的表演。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也许尽了全力,但她模仿戴安娜的举动,显然失败了。

也许不是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演技的问题,而在于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话题:历史人物能否通过表演重塑?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表演只能在与现实相背离的层面, “还原”真实:在戏剧舞台上,这借助于夸张与过度的表演获得,因为舞台预先约定它乃真实世界的模拟,因此戏剧毫不惧怕表演的失真。但在影视作品里,表演只能以素朴、自然的方式进行着,因为真实的环境取代了虚构的舞台。

帕布罗·拉雷恩走入了歧途。他将现实世界当作了舞台,将电影演员当成了戏剧演员,他用舞台表演的模式要求电影演员。看他是如何呈现人物的:让摄影机贴近演员,跟随演员运动,尤其是对准演员的脸,如实记录演员的一举一动。这是一种戏剧舞台上塑造角色的模式,而非影像表现人物的最佳方式。电影应该要设置情境。情境的意义在于,观众不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被动接受人物的形象,而是在情境里体验人物的状态,进而感知到人物。

借用一个比拟的话,情境就像导演在电影里设计的坑,诱骗观众跳进去,其结果是观众与人物的合一。当人物遭遇情境,陷入困境或做出反应,观众也能以同样的方式(陷入同一情境),体验到与人物相似的状态。这才是电影塑造人物的方式,而不是一味靠榨取演员的表演不断接近历史人物。重塑永远会失败,因为模仿永远达致不了原样复制的效果,只能沦为二流的再现。而且因此之故,观众也只能被迫接受导演为人物设定好的形象。

通过情境,新的人物创造出来了。由于不同观众对于情境有着不同的感知,人物的形象在每位观众的心里都是不同的。电影的诠释不再是单独一条途径,而有着无限种可能性。帕布罗·拉雷恩显然不谙此理,他就像卖力的戏剧导演,利用演员的表演功底,细抠每个举止神情,来达到他心目中戴安娜的形象。更加糟糕的是,他选择的还不是最优秀的演员。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表演即便不说差,也达不到好的标准。她把戴安娜演成了自己,而这与帕布罗·拉雷恩的意图显然不合。

3 ) 风中的烛光

我看之前没怎么了解过这部电影,连预告片都是在上周看法兰西特派之前被AMC强制看了一遍。当时看完预告觉得还挺完犊子的,小k在预告里依然是熟悉的吹胡子瞪眼,甚至有几个表情仿佛让我又看到了变成了meme的暮光之城倒番茄酱那一幕。对导演也一点都不了解,没看过他之前的作品,只知道他上两部都是传记片,然后就抱着会看一部平庸传记片的心态去看了。

也许是期望放的很低就会有惊喜。前三分之一我看得还是挺莫名其妙的,故意把节奏压得非常非常慢,但又慢得没什么道理,根本没什么必须要慢下来体会的,所以大部分时间我就只能盯着一些毫无意义的空镜发呆。一开始我很奇怪为什么小k全程都在压低了声音讲话,眼神躲闪东张西望,去快餐店问路演得像是去警察局自首。然后我发现这片子里的所有人都是用气声说话的,我想导演大概是想营造压抑的氛围?但对于我这样一连两周看了两部让我怀疑自己到底听不听得懂英文的电影就很倒霉了。小k在前半段的表演完全证实了我看完预告片的担心,就是可以说是和戴安娜毫无关系,除了做作没看出来演了啥。当然,她全片的表演都和戴安娜关系不大,但后半段情绪的传达我认为是成功的。看到后半段之后这片子也不像传记片了,所以我也不去追究她到底像不像戴安娜了。

大概看到吃珍珠那里,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很像闪灵,也很像小丑。人物和空间的关系很像闪灵,行宫里那些空空荡荡的走廊,幽灵般的仆人,永远是静止或者笔直推进拉远的镜头直直地望着人物,就像人为地给观众制造了tunnel vision,让明明空旷规整的空间变得好像很狭窄逼仄。直来直往的镜头多了连观众都有被框死的感觉,以至于戴安娜回到自己长大的庄园,在幻想中跳舞,镜头终于转了起来的时候,连我在银幕外都深切的感觉到了放飞的自由的感觉。

镜头总是怼着人脸拍,让我很回想起看小丑时的感觉。两部电影给我的感觉都是,把人脸上悲伤的表情奇观化,那么逼近的让我盯着一张巨大的人脸,太有冲击力了,就好像一定要我把这张脸上的每一丝悲伤都压榨出来。尤其是这部电影里提到了很多秃鹫一般的媒体和公众,戴安娜最大的反叛就是不愿意拉窗帘,这就让一直盯着银幕上她脸的我感觉到了微妙的媒介自反。

不过我特别不喜欢电影里几乎所有的意象植入。被轧死的鸟实在是太初级的意象了,主要是戴妃的故事实在是太被人熟知了,你在电影的一开头放一只被车轧死的鸟还给一个这么长的镜头,观众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再后来再一次次的出现,还让戴安娜跟鸟对话,还让查尔斯和威廉射鸟,这么浅显的意象一遍遍地重复就有点没意思。更不喜欢的是安博林,每一次出现我都无比的出戏,设计得实在是太匠气了。明明其他的情绪传达都很自然到位,结果到高潮时候安博林就出现了,然后观众一下就因为这个超现实人物抽离了,得不偿失。而且非要选一个这样的人物的话,我觉得这部电影里戴安娜的状态更贴近哈姆雷特里的奥菲利亚而不是安博林。

这部里情绪传达最成功的媒介是配乐。平静时候钢琴的音色就像行宫外冬天低饱和度的草地一样灰暗阴沉,情绪起来之后弦乐真的如泣如诉,最高潮的时候会有凄厉的管乐加入,配上管风琴层层叠叠的混响,就是戴安娜在哀鸣。

虽然如此,虽然有这么多要吐槽的,但中间我看哭了三次,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非常不寻常的。当然,戴安娜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寻常的人物。她是我童年一个很重要的女性人物符号。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正好赶上威廉凯特大婚,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这个的报道,几乎每一篇报道都会提到戴安娜,回顾一下戴安娜和查尔斯的“童话婚礼”,以及他们的婚姻是怎么破裂,戴安娜是怎么死去的。三年级又正好是我开始每天看报纸大量汲取外界信息的时候,连续好几个版面戴安娜长长长长的头纱裙摆还是很有视觉冲击力的。我又是地摊文学爱好者,而几乎每一本什么《世界未解之谜》之类的书都会有“戴安娜王妃车祸未解之谜“,于是戴安娜在我的心目中就同时变成了童话故事和阴谋论的主角,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双重身份。再大一点的时候看了一些她的纪录片,得知了她的痛苦挣扎,慈善贡献,时尚icon身份等等等等。

戴安娜逐渐在我心中成为了一个符号。她是一个时代偶像级别的人物,但她是让我觉得极少数甚至唯一一个真正“被动成为”时代偶像的人。给她带来名气和全世界瞩目的是完全不由她自己控制的婚姻,以及与之附加的完全不由自己控制的生活。在她自以为终于逃脱了她以为控制她的皇室的时候,媒体八卦小报公众摄像机闪光灯和狗仔构成了更无法逃脱的网,她最后也死于狗仔的追击。

她的一生完全是风雨飘摇大起大落,但最神奇的是她被人所知的形象似乎从未改变过。这对于一个每时每刻都在被无数双眼睛检视了数十年的公众人物来说简直就是奇迹。她被最开始被公众知道时的形象就是:一个美丽,善良,天真活泼,有些叛逆,热爱时尚的少女。她死时的形象似乎还是:一个美丽,善良,天真活泼,有些叛逆,热爱时尚的少女。这些形容词都不是什么难得的品质,但是始终保持这样是非常难得的。

这实在是很难解释,我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我看这部电影时忍不住将它和我以前看过的女性传记电影对比。然后我就联想到了最近看的一部,是《铁娘子》。我很不喜欢《铁娘子》,以及其他跟它一样只注重于表现女性主角情绪情感这一个切面的传记电影。把玛格丽特撒切尔这样叱咤风云的女性人物削减成emotional being在我来看是很冒犯的。但看《斯宾塞》的时候我却没有这样的不爽,尽管这部电影也仅仅表现了情感情绪。我认为是因为戴安娜这个人物放在所有女性名人里是特殊的。很难说她自身有什么撒切尔那样必须被表现的成就,如果没有成为王妃,戴安娜是一个普通女孩,当然,她还是一个上层阶级的贵族,但是她自身没什么特殊的。她的独特性就在于她的普通。她的王妃身份就是把一个普通女性所经受的痛苦放大,然后摆在公众面前检视。然后公众目睹了一个普通女性如何挣扎着但最终承受住了这些痛苦,即使她自始至终都是柔弱的,几乎无力反抗的,哪怕偶发暴力也只是通过自残内化地伤害自己,但异常的坚韧。

我喜欢这部电影也在此,通过完全聚焦在戴安娜的情绪情感上,它就是把这种内化的反抗过程奇观化,到最后戴安娜就像一个伤痕累累的圣徒。她是一个受害者,但又像一个殉道者。就好像the more pain she is in, the holier she becomes. 这是我觉得让我看得很emotional的原因,因为她所承受的痛苦,她的挣扎,是所有女性多多少少可以共情的。在看的过程中我有时想到自己,有时想到我的妈妈,有时想到我的外婆。这部电影挖掘了戴安娜这个被过度消费的公众人物最独特的一点,她潜在强大的情感能量。戴安娜的痛苦被表现过无数遍了,但她不只是一个纸片的悲剧人物,她面对这些痛苦的努力和挣扎才是这个人物最吸引人的地方。

她的人生真的没有比candle in the wind更合适的形容了,风中的烛光看上去每时每刻都有熄灭的危险,但她没有熄灭。

4 ) 风中烛火

现代性与导演意志

“国王是不自然的,其生活也必然如此”。

这是卢梭的论断,其归结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国王的生活不能够自主而必须要依靠他人才能完成,因而不符合“高贵的野蛮人”假设,也必然导致国王本身如此。环顾现今世界,采取君主立宪的民主制国家与事实上的单姓制闭关锁国的极权国家与事实上的独裁威权式即将闭关锁国的大号独裁国家相比,其君主只是名义上国家象征与代表而已。

不过象征与代表,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传统、榜样和约束,这样的体面需要很多的财力物力支持,也大致可以视为卢梭论断产生的根本原因。戴妃作为皇室成员,当然也可以说她的生活和她自己在如此的象征体系之中,是不会自然的。

人们喜爱戴妃。这就会产生第一个问题:人到底因为什么而爱戴妃?当然可以回答:是因为戴妃美丽。而这个回答引起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人们的)爱就是爱美(的戴妃),那么美该如何理解呢?大概可以回答:在此语句中,因为戴妃就是美........不难发现,“人们喜爱戴妃”陷入了一个不可辨别的内部循环的{爱是什么}的“黑箱”,推而广之,如果把{爱是什么}用在人自己身上来诘问,就会变成不可辩驳的人要爱自己。

而{爱是爱自己}与{爱是爱美},理所应当的推论是:自己就是美的。所以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国家等等也都皆然,所谓每个人都应该且必然爱自己的自爱情况之下,自己怎么会是不美的呢?所谓多元之美就是你我都美,而即便我实际是丑的,其实也是一种美的变相说辞罢了......这也既是意识形态,所以“人们爱戴妃”是因为戴妃是国家与身份的自己之象征,而自己的美是不用分辨理所应当的美,所以爱戴妃逻辑黑箱也有了不用分辨就已然不可辩驳的“理由”。

综管历史,真实的戴妃无疑是极其美的,其扮演者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上镜性亦同样也是满分,电影中的故事上演的是圣诞节前后三天,小K饰演的戴妃在已经很熟悉但又仿佛身在非地的心境变化,王室在此要维护象征体面的意识形态,与戴妃的心之向往显然是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的,这构成了戏剧张力。可但是,前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帕布罗·拉雷恩显然并没有解决,戴妃的孩子、可能是父亲多年前留下的大衣、回顾以前更自由的身份想找寻的心灵慰藉、甚至她多年知心好友兼仆从喜欢她的同性恋插曲带来的身份女性认同......统统都是在她属于她自己“所有物”的“属己之物”的范围之内,在拉雷恩的镜头之下执着找寻的依旧是属于自己原来真正属己的Spencer,而并没有超出爱自己与爱美,暨自己就是美的问题范式,这个因而无爱的黑箱精神世界,用罗曼·罗兰的名言:“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可以概括为,在一种寻找本真看似打破自爱意识形态的形态下,显现出所谓“爱真生活就是爱真自己”的勇气。

但仔细再读这句话,罗曼·罗兰说的难道不是即便经过审视后的生活也依旧不值得过的生活之彻底悲观吗?如果这句论断是对的,那么爱生活之真相既是对抗虚无,而再问什么是虚无则成为生活即是虚无的再次逻辑黑箱;而如果这句话是错的,那么生活就有一个可以真正去爱的非虚无的非属己对象,而爱才能真的实现,这也正是,爱和爱的对象是根本意义上的两回事、两种存在和两种实现的区别。

不过上述的“对错之分”,即便是看起来无解的逻辑论证,其实也并非真理的知识性辩解,真正判别对错的是来自他人共识的承认,来自外部的表明。所以,拉雷恩的一整套所谓心理外化式调度与表演调教、以及历来切入视角毒辣的作者巧思,其实都谈不上庸俗或无聊,而更是心理内化存粹不可能的画蛇添足式注脚,就像所谓“我们的电影要加强心理表达”这种狗屁性指导的无用味道一样,我想象不到有什么电影不用表达人的内心的,除非是那些人只是没有灵魂和思想的应声虫,或者只是为了某些人被迫牺牲宣传的生产资料。那个在《斯宾塞》结尾上扬,给予观者浪漫怀念和看似解决戴妃困局的“根据真实悲剧改编的寓言”,则标志着卢梭假设更棘手、也更深重的问题。

5 ) 痛苦的艺术

贵族的日子不好过,这点在戴安娜的身上是成立的…… 不谈自由的权力是虚假的,想象所有的一切都被规则包围,佣人是麻木的、房间是冰冷的、服装是违心的、宴会是死气的,“这里只有一个时态,没有未来,过去和现在都是同一件事”,“我已经准备好把我的未来当做硬币上的一张脸来代代相传”…… 物质富有,精神空虚。 佣人比不上玛吉,房间抵不过荒宅,服装不如破衣,宴会不胜快餐,何为天堂?何为地狱? 当玛吉说喜欢戴安娜的时候,一个瞬间的惊喜就能打破所有阴霾,使人重获新生,因为这对她来说太难得了。 影片通过行为尤其是面部表情的刻画来展现女主的痛苦焦躁,例如将扯断的珠子吃下、音乐声刺耳、暴食、撕开窗帘拼命呼吸、自残身体、试图从梯子跌下等,给人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 戴安娜厌倦了千篇一律,厌倦了在大众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厌倦了灵魂不能自由,厌倦了这个称为家的地方。她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要么逃,要么死。

6 ) Run, Diana, just run!

戴安娜的全名叫 Diana Spencer,结合电影的片名以及结尾处的对白就可以看出,比起亦步亦趋的王妃,她更喜欢自由自在的平民,比起世人皆知的戴安娜,她更愿意做那个无人知晓的斯宾塞。

不同于普通传记片的做法,这部电影只截取并展现了戴安娜一生中看似普通的三天。由始至终,影片的镜头都执拗地聚焦于那张美丽的脸庞,以及隐藏其后的那个脆弱的灵魂。

比起故事情节,这部电影更关注人的情绪。这是一部“情绪流”的电影,戏剧冲突几乎全部来自于角色内心,观影的过程就是感同身受的心灵之旅。

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在嫁入皇室的那一刻,悲剧的宿命便已注定。

就像那张便签上写的,“爱你的人不止我一个。”就像那首歌里唱的,“我所需要的只是奇迹,我所需要的,只是你。”

看完影片,联想到现实中可怜的戴安娜,我在心里默默地喊道:Run, Diana, run!

Just run!

短评

小K要冲奖咯!演技真是磨出来了,但是我好难和这版戴妃共情。片子直接、重复地展示一团浆糊的情绪,我全程很悬浮地焦躁难受着,不知道是哪儿出了问题。

6分钟前
  • 此间小吉
  • 还行

远不及Crown里的刻画

9分钟前
  • 范妮莎
  • 还行

这不就和马思纯演葛薇龙一样惊悚吗,去IMDB看了下,6.8……果然豆瓣评分已经不能看了

14分钟前
  • 没有创作瓶颈
  • 较差

说到底,叛离皇室与重返家族压根是两回事,把戴安娜不幸的出口寄托于父亲、祖宅、旧时光、中产生活、肯德基,未免是创作者太一厢情愿的粗陋勾连,一种庸俗的心理主义对主人公简化。全片俗不可耐且无话可说尴尬尤其体现在对Anna Boleyn的空洞召唤上。从《第一夫人》降级到《斯宾塞》,剩下的只是一套静态的肖像美学,真正的叙事和人物动作已被精致姿势所瓦解。

19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格局小了点 戴妃神经了点 音乐大声了点

20分钟前
  • floofbagel
  • 还行

我有点共情不了戴安娜,反倒是觉得做她的下人应该很辛苦,人家也不过是来打个工,还要被她这么三天两头的无端搞事情…还是傅雷那句话,没有经历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22分钟前
  • 曳尾.avi
  • 还行

Lady Di之所以被人喜欢,我相信绝对不是因为她婚姻不幸福。但是导演竟然选取一个同情的视角让在伦敦barely living的我们去同情一个有着无数珠宝首饰、在肯辛顿宫住着大house的王妃。这样矫情的视角淡化了戴妃本身的人道主义光辉,反而显得粗浅而无聊。毕竟没有了所谓礼仪和财富,普通人婚姻里的一地鸡毛说不定比戴妃拥挤的”三人婚姻“更shocking的多。

23分钟前
  • 愚人一哥
  • 还行

电影呈现的是一个叫斯宾塞的女人,不是一个叫戴安娜的王妃。她渴望窗帘后的天空和藩篱后的自由,她向往与儿子在泰晤士河边吃炸鸡和一次不守规矩的圣诞节。皇室的繁文缛节和循规蹈矩,如同电影贯穿始终那低沉压抑的背景音乐,让人感受着这个女人的压抑与绝望。倔强和叛逆,是再华丽的衣服都盖不住的,也许正是这份性格,才让小K演绎有了共通性。

28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个人感觉真实人物改编的片子做“小”比做“大”好(也不是什么新手法了),没有执意在展现戴安娜的悲剧而是一种走向决绝的心情的转变上。这种终于走出来了的感觉才是在都知道戴安娜的真实结局的前提下最大的悲剧。与安博林的幽灵的对话;在镜子中发现真实(这很《闪灵》),在这样幽闭的空间中的窒息感、自我质疑感才溢出屏幕。KS的表演确实惊喜了。(好不好看可以直接通过现场鼓掌时长判断,首映鼓掌很长)

32分钟前
  • SaynomorE
  • 推荐

戴安娜应该是「死于」不按时吃饭、不按顺序穿衣服以及经常迟到。

35分钟前
  • 令希丰
  • 还行

三星从小k在炸鱼薯条店第一次开口就定调了,表演能让人部分忘记她自己,但未免过于矫揉造作了。镜头频繁怼脸可以理解,毕竟拍的是全程Chanel高定秀的顶级美女,可惜太像郭敬明拍《小时代》。全体演员演技集体扑街,小演员有狠狠尬到我。演到隐秘的同性之爱时全场英国观众在小声窃笑,突然明白《斯宾塞》不过是满足了观众对英国皇室的窥伺欲、和小k转型的胜负欲,难怪看起来既讨好又疏离,既用力又随意。悲惨的仍是早逝的戴妃,若干年后依然被消费。但片中呈现的惊悚幻觉仍是亮点,服装值得盛赞,可惜不懂收放,更爱《王冠》里稍纵即逝的世纪婚礼华服,更收敛沉淀,《斯宾塞》里满屏的Chanel反而显得暴发户了起来。

37分钟前
  • candybarrrr
  • 还行

最难过的点是看到最后电影里的她终于开心地做回了Spencer,但照应在现实中她的生命已经开始了倒计时......厨房场景那么多但没看到一样比炸鸡更能勾起食欲的东西,不愧是你大英

39分钟前
  • 九月
  • 力荐

蛮好的,像是一部科幻片,Diana被一个叫Kristen Stewart的人附体了,正在努力适应这具身体中。

41分钟前
  • 刘浪
  • 还行

我很惊讶,像我这样的矫情逼都觉得KS的处理太矫情了,竟然短评里都是夸奖…幸亏长评还能见到不少批评的声音。KS一如所有爆红后试图证明自己演艺能力的明星一般,拼命重复自己表现某种情绪的过程,而具体方式就是不断耸起肩膀靠近脸颊…没了肩膀则演艺事业直接结束。前半段关于情绪表达不畅的错误表现方向延伸到后半段就进化成整个故事的矫情,查尔斯、女王、管家都开始说人话了,戴妃一句人话不听,情绪还在往上堆,观众的共情就完全跟不上了——最终就感觉她确实难受了但是所有「别人不让你做所以你忍得很难受」的事她全都做了。这变成作了呀。我相信表达戴妃遭遇的压抑与痛苦,一定有更准确的方式和程度。而这部电影仅仅只是用压抑作为演员展示表演能力的舞台,而罔顾真实世界中人必然存在的情绪自控和这之下的失控,那才是真实的醍醐之味。

46分钟前
  • 岚月
  • 较差

重复渲染的部分剪掉一点,没有展开的地方再展开一点,就好了。很多地方情感已经到位了,有的地方不够。但总体还是很牛逼

51分钟前
  • 陈凭轩
  • 推荐

拍戴安娜最后的落脚点就是她想当个跟儿子吃炸鸡听流行歌曲的中产阶级之女吗?也太矮化这个非凡又独特的女性了...我觉得小K跟戴妃唯一像的地方只有腿。

56分钟前
  • 踢迩达
  • 还行

皇家芭比。国民玩偶。连服装师都无权选自己称心的。其实老公出轨什么的,真的还在其次,那种“我”的无处安置和完全消失,才是痛苦的根源,整个系统没有谁在乎你的感受,只拿你当妥妥的工具,把你展示在风光的橱柜里。贵为王妃,内里也不过是个缺爱的小女孩而已。看到她寝宫的窗帘被缝上的一刻,我在画外也感到了等量的窒息。而带着两个儿子飞奔出宫的一刻,忍不住替她飙泪。暮光女的戴妃只能停留于静态欣赏,一旦动起来,肢体和仪态太尴尬了,驼背耸肩缩脖子,啊……这是香奈儿也修正不了的灾难。

1小时前
  • 匡轶歌
  • 还行

威尼斯主竞赛第五场,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她只想做回斯宾塞小姐,而不是当威尔士王妃。斯图尔特演的很棒远超我的预期。我最想知道的是那件高定Chanel礼服的花费。

1小时前
  • 花花
  • 推荐

用各种形式来描述枷锁,服装、致敬、运镜等等,甚至音乐。让观众如她一样压抑和焦虑。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小k把黛安娜演得像一个自由斗士 随时随地都会爆炸 而没有隐忍克制焦虑崩溃 总而言之她把黛安娜演得像自己一样(

1小时前
  • 一粒盐严言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