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从宁夏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搬迁到玉泉营地区的移民们,从无到有地建设着他们的新家园,村干部马得福(黄轩 饰)操心着通电、灌溉用水等桩桩件件的问题,他足够努力,却不自信未来什么时候来。直到国家新的扶贫政策出台,福建对宁夏的扶贫事业进行对口援助,并建立了合作样板闽宁村,陈金山(郭京飞 饰)、凌一农(黄觉 饰)等一批优秀的福建干部、技术人员为闽宁镇洒下奋斗的汗水,帮助得福找到了未来的方向,白麦苗(黄尧 饰)、马得宝(白宇帆 饰)、李水花(热依扎 饰)等村里的年轻人也通过劳务输入、发展庭院经济等收获了自信。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寻根与断根等问题不断突显,对于马喊水(张嘉益 饰)、白校长(祖峰 饰)、李大有(尤勇智 饰)这些上一辈的人们而言,挑战和转变也在不断发生着。从西海固走出的人们没有忘记他们的初心,他们没有断根,而是把根扎在了这片更肥沃的地方,互相扶持着走上了康庄大道。
大家好,我是一名来自甘肃的学生,从小在山区长大,现在在北京读书。《山海情》这部剧,真的是完美再现了我个人的童年,也展现了家乡的变迁。虽然家乡还没有变得像剧中那样好,但是高铁马上通了,高速已经通了,一切都在变好。
关于这部剧,我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每次都被不同的细节,不同的理解所感动。
但是,每次看到17集,学生们在教室唱花儿《割韭菜》《绿韭菜》,大家的弹幕总是会跑偏,和股市联系到一起,所以。趁着周六的这个下午,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前,西北真的是缺水,大家又都比较穷,仅有的好地都用来种植小麦,玉米,洋芋等口粮以及经济作物。所以,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很稀缺。像茄子,豆角,西红柿,油麦菜,白菜真的很少,基本上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买一点。顿顿吃面。天天吃面。但是吃面会腻。你想想,一碗白花花的面条,既不好看,也不好吃。
于是,韭菜这个神奇的物种出现了。它不用占很多地方,在自家的土院子里随便画出1平方的地就可以种,我们那边叫一就像那个小男孩唱的一样:“院子里的韭菜不要割”。而且韭菜的根系特别发达生命力顽强,超级耐旱,你十天半个月不浇水也不会死,洗手的水随手浇上去也没事。此外,韭菜割了过几天又会长出来,所以基本上家家都会在院子里,地的边边角角种韭菜。每次吃饭的时候,割一点韭菜,洗干净切成小段,放点油一炒。面条下出来,调好盐和醋,再给每个人的碗里挑一撮炒好的韭菜,我们那边叫“颜菜”,一碗白花花的面条,立马就发生了质变。上面飘着淡淡的油花,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绿色的韭菜,让人食欲倍增。
所以,韭菜,对我们西北人来讲,真的是天天见,离不开,同时也有一种不同的心情。即使现在条件好了。可以炒肉、茄子、豆角、西红柿、油麦菜、洋葱、胡萝卜、木耳、蘑菇啥都有,但是,韭菜,大家还是会种一点,去菜店还会买一点,这是刻到骨子里的一种感情。
所以,我很理解为什么剧中的两个小孩子唱的花为什么都是关于韭菜。那是一种给平淡的生活能带来颜色,也带来味道的美好事物呀。
谢谢大家。
《山海情》中的演员每一个都非常出彩,被大家夸得最多的,应该就是热依扎饰演的水花了。
要说这两年,热依扎带给我们的惊喜不少。
《长安十二时辰》中,她饰演檀棋,在一众男性观众中,显得格外亮眼。尤其是剧中她换回女装,在烧热的铁板上跳舞那一场戏,真是惊艳。
而今,她凭借水花这个角色,再次让我们刮目相看。
首先,我们来说说水花这个角色。这是个非常令人心疼的角色。
她学习成绩很好,可因为是女娃,早早辍学在家。
她本来和黄轩饰演的马得福是初恋,可是父亲却为了一头驴把她嫁给了隔壁村的永富。
她不想认命,跟着得宝他们一同逃跑,想要坐火车离开,去外面闯荡。
可后来,她又悄悄回来了。或许是因为担心他爸爸吧。
回来之后,她坚定地说:我嫁。
从此,她就认命了,或许她想着一辈子就这样过了。
她把得福悄悄藏在心里,跟着永富过着平淡的日子,两个人恩恩爱爱,也算幸福。
可是,天不遂人愿。
永富为了给她挖水窖,不幸残疾。
她并没有抛下永富和女儿,而是一个人走了七天七夜,去了吊庄,希望那里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
永富因为残疾不能干活,水花便一个人承担起家庭重担。
水花跟着得宝学习种菇技术,永富不同意,甚至骂她,她也不吭声,依然把他和女儿照顾得很好。
后来她给永富买了轮椅,可是因为菇价下跌,她卖了双孢菇也付不起轮椅钱,永富生气不要轮椅,可是她也默不作声。
她对永富说,让他不要再提得福,因为她已经是她的妻子,孩子的妈妈,她这辈子命运都和他拴在一起了。
片尾中,水花开了一家杂货店,想必也带着一家三口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吧。
水花这个角色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她的坚忍,代表了那一代传统的妇女形象吧。
她们善良、聪慧、能干,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她们不叫苦、不叫累,也从不认命,而是努力跟命运做抗争。
最后,她们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们从水花身上,看到了一个女人的韧劲,和无限可能。她一点也不坚硬,但却像水一样能够包容一样,并迅速地适应环境,迎风而立,向阳而生。
水花,令许多刚强的汉子,都偷偷抹泪。
水花,才是整部剧里真正的英雄。
我们再来说说跟剧中人一样伟大的热依扎。
她接拍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正值哺乳期,她没想到自己能够被选中,还特意问了导演:哺乳期的她可以进组吗?
得到导演的同意后,她带着孩子拍戏。
剧中,她把一个农村妇女饰演的惟妙惟肖。
她想要坐火车逃婚,正巧遇上来追他们回家的得福,她含着泪问得福:你要把我抓回去吗?一边说一边哭,泪珠子一颗一颗往下掉,瘪着小嘴。
得福把身上仅有的钱都给了她。她看着得福,还是不说话地哭,但是这个哭了明显包含了对得福的情谊。
后来她回来了,看到父亲被打破了头,明明眼中有泪,却硬扯出一个微笑,然后就晕过去了。
共情力十足。
后面还有她想要跟着凌教授学技术,却又有点害羞的样子。
还有她擦汗的动作,完全是那个时代的妇女形象。
虽然在哺乳期,但是她很敬业。
因为剧组的双孢菇是真实种出来,而不是从市场买回来的,所以那些有味道的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有一个镜头是,水花要和得宝一起把那些料放到架子上,水花披着一个破塑料袋,就那样直接往身上涂饲料。
怪不得很多网友说,热依扎应该凭借这个角色拿个奖。
因为演得太好了。
从《甄嬛传》到《长安十二时辰》再到《山海情》,热依扎总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
期待后面的水花能够得到幸福的结局。
首先,声明一下,一定要看原声版本,原声版本很好的展现了西北的风土人情,看着才有味道,一定不要看配音版的。 科普一下,电视剧里说的方言为甘肃宁夏这一带的方言,和陕西方言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之处,就比如剧中的洋芋就是甘肃宁夏这一地区的叫法,洋芋也就是土豆。这部剧就是西北五省农村的缩影,以前西北地理划分为: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这五省,这五个省的方言都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些人就觉得像陕西方言,西北五省地狱辽阔 ,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越1亿,处在黄土高坡之上,西北也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抗战时期最后堡垒。
再说说剧集,看了两集,满满的感动,电视剧以一个村的情况来描绘了90年代西北的风土人情。像我这样土生土长的西北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来,电视的取景应给是甘肃宁夏这一带,地道的黄土高坡,也就西北了。口音也是甘肃宁夏这一带的口音,只有西北的人,听得特别舒服。 电视实景拍摄,画质真实,有些演员感觉就是当地的人。因为西北的气候和水土以及常年刮大风,所以以前西北的农村人都是黑红色的肤质,脸上,手上都有裂开的小口子,电视也原原本本的还原了。剧情节奏紧凑不拖沓,很好的还原当时西北的风土人情以及贫穷落后的状况,也展现了家乡人的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的精神面貌。 真的是一部制作精良,演员用心,看着真实,舒服的家乡剧,让更多的人了解甘肃,宁夏,青海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地理环境。
我是西海固人,穷是西海固撕不掉的标签,我的记忆中父辈们一直靠天吃饭,那时候父亲总是拿着那本老黄历发愁:“看今年的年景,九龙治水,三人分一饼”,那意思就是又旱了,因为老先人说“龙多了靠旱,媳妇儿多了没人做饭”,旱是穷的代名词,听父亲说旧社会西海固到处都是土匪,“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也是没奈何。
有人觉得水花拉着架子车拖家带口7天走300公里不现实,那是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小时候我们村有人步行几千公里上新疆、走西口。扒火车那段小时候我们村也发生过,有人因此被判刑。
我看到水花光着脚在和泥,什么是好演员,这就是好演员,热依扎就是好演员,记忆中小时候盖土胚房就那样和泥。
不要说西海固方言和陕西方言的区别,虽然我自己也感觉南腔北调,但西海固方言在外地人听来差比不大,即便是西海固,不同地域也有细微差别。
这个剧,是二十年来最了不起的一部戏。我写了很多字数、很多笔记探讨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可千言万语,不知道该怎么凑成一篇来谈。追完了这部,回头再看一次,这个戏百看不厌,看五遍都不嫌多。
每一集都有好几段值得回放,观摩它的成功因素,秘诀,或是挑剔个小缺点。譬第四集,陈金山对警察释放某一帮人感到不满,他对马得福表示自己:「非常不认同。」台词中「认同」是错误的,当年没这种普及用语,可能该改一下,表示自己很有意见或相当质疑之意即可。不是说绝对没有,在心理学书籍是有,但拿到坊间、媒体来用,近乎零。
「认同」是90年代湾湾某阵营所提出的煽动、操作议题的用语,一下子普及开来。意思是质问对手认同不认同湾湾、质问谁爱不爱湾湾,这多少是扣帽子的用语,意思是我认同、我爱,但你相反,借此鼓动大家把票給我。被问的一方就急了,落于下风(好比男女关系上,一方埋怨另一方「你不爱我,请你证明你爱我」,后者一解释就输了)。于是这个用语弥漫到今日,它是带风向用的,同时也应用于「我不赞同」之意。在90年代这个用语基本上还没传到大陆,就算知道这个用语的大陆学者百姓官员们也不会学着乱用。
以上是我凭我的人生记忆经验来谈,不见得全对哦,如果翻阅当年文史资料确实大陆官员也普遍用上了,且根本是大陆先普及的(好比「表态」一语在湾湾常被提及,其实很可能是从大陆学来的),那错的就是我。以下再举一例,我想我更有把握。
在电视剧《少帅》里,不当用语的状况可说是大泛滥,譬如杨宇霆这个角色不断提到「话语权」,表达各派系斗争时要抓话语权。当年没有人这样讲话的啊,听了我脑瓜仁疼。《山海情》的突兀用语并不多,顶多一瞬间、半秒间就过去了,不会影响收看时的专注度。
同理,违和的地方又好比,第三集马得福为了村子缺电的问题,在变电所前等待陈所长数天。有一个画面是,他在一个卡车前等待,一会儿来了几个工人请他让开,因为他挡到人家干活。「麻烦你让一下。」这是工人的台词。这种讲话的方式机率不大,太文气了。别说90年代,现今也不一定这么多礼。当然身为观众的我可以替它(这一小段)圆一下,只因马得福好歹是个村支书,他这个身份使工人得对他所谓礼遇三分。就算不知道他是谁,也可「直觉」是吃公家饭的人。所以说这段是小缺点,小小的不合理性,工人就算客气也不至于使用「麻烦一下」这种字眼。它和「非常不认同」在我第一次观看本剧时立刻就发现了,但这种缺点很小,不影响全局,不影响欣赏者的心情。电影就是另一回事了,小缺点也不容许。
从上一段来说,我们可以指出本剧有时描写底层小人物时,不够粗放(或粗鄙),不够真实。错,本剧很多地方有够真实,所谓穷山恶水、土妇刁民之言行举止,相当真实且传神。就说李大有(角色名),他有时不必鬼吼鬼叫闹事,光是他一副百无聊赖的散漫德行在那边走来走去、东看西看的贼样,那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写实!传神到原汁原味,无论乡下或城里都有这种人,还不少。他的表演相当精彩,在写实、真实、生活化的气息中有时略带夸张的戏剧效果,但你无法说这种夸张有违真实,甚至在「戏剧」中更真实了,更入木三分。这是演员的功力,必须控制到恰到好处。我们旁观说他怂,可笑,但他对村民来说有一定的信服力,大家愿意跟着他,为何?他身上有一种架式!这种架式他演出来了。别看他土里土气,人家可是雄霸一方的(小)人物。在村子里是大人物。
一般来说连续剧里的负面人物让我看了厌烦,没完没了,百分百是编导有意为之的善恶对照效果。但这部戏剧超越了这种刻板模式的操作,而是让我们共鸣「本来」就有李大有这样的人,他不是每次都要胡闹找事嘛,而是这个村子真的有事,对他来说是事在找他。这种艺术上的成功不光是编导演的厉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可以说是种「幸运」。因为扶贫的事迹,农村与底层的气息,大家都真的太熟悉了,缺水会怎样?缺电会怎样?想改变生活要不要押宝赌一把?牌打得对也需要手气好!这些事情不必硬编、强加,创作心态对了就一关一关过(村民关关难过关关过,编导也是和他们一起重新历练),套句球场的话:「一球一球打。」
李大有和马喊水,勉强可以说是「对照组」,但其实不明显,这使这部戏剧更杰出!套句文青用语,不是「扁平」的。只因马喊水其实心里也挺同意李大有的看法、想法,喊水时常内心矛盾,只是他决定信任上面的政策(问题也不是全信,就像球员信任教练但不一定完全认同他制定的打法,但不信任会更麻烦,身为球队的一员必须团结执行),所以马喊水没有全信但也是坚心要信。这个是社会主义的信仰,也是他必须挺儿子(这点在人物塑造上很有说服力)。吊庄这件事就算不是对的事但也不是坏事嘛!大家试试!冲了,拚了。
所以马喊水的表演并非演绎「正义」形象,这点非常好,故此这位演员(名字我省略啦)五官皱在一起的咂嘴神情相当内敛且感人!这是一种义气、情义、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此时和是非对错可能无关了,而是大家必须成就一件事,他要扛起来,当示范(样板、典型),他被迫带头冲。此外喊水叔虽然有点年纪,但五官深邃挺好看,演技展现魅力之际,那就所向披靡了。说到底李大有(演员名字省略)其实长得也算是帅的呢,哇哈哈哈铪。
这部戏在中段左右,进入了一个影视史上的华丽展演,可说相当于NBA季后赛的东西区决赛,或相当于足球赛的两个死亡之组,西北边是可以去福建但放弃,决计留在老家大战蘑菇的马得宝。东南边則是在福建当女工的白麦苗!这是她率领一队姊妹在电子工厂当技术员(台湾称法,大陆叫啥我不知)的战役。相隔遥远加强了浪漫性,两边都简直打成了圣战,至少是展开两场盛宴。一头是臭味熏天的蘑菇棚(但凌教授和水花姐给了得宝支持),另一头是香喷喷的女工(但生活可不是乳白色的护脸膏和护手霜)。他俩分头迎战眼下的人生困境与怀抱希望去战胜,却恰恰也成了得宝、麦苗两个人在隔空「交战」(并相爱!可他们很久没相见了!反而更生情调)。这个已然不是流于戏剧性操作了,而是真实人生就是这样。同时观众也会有点担忧他俩会不会在一起?追求麦苗的人貌似出现了。这种「貌似」的处理非常高明,为何高明呢?这我分析略下,这篇不想太长。
在这段又老土又华丽的展演中,参与的人物,无论是农业教授及其助理小黄(这两个人物相当之精彩),以及威严的女工班子主任(此女甚美,又高冷又低坏到没人性?)、福建工厂老板的气息作派(和湾湾去大陆开制造业工厂的老板气息近似,草莽中疑似粗俗但又热情精明),这些安排之成功,我只能说真是服了,这戏真是神了。这个神,是神髓到让人吃惊且拍案叫绝。像是传统戏曲中的武戏一个筋斗比一个筋斗漂亮,或不输另一个场子的对台戏,所谓打对台。也是唱功戏的名角们或歌唱比赛的歌手们互飙高音,一波波、一山山压上。我不是在耍文笔,这一段华丽展演可能是电视史、电影史(因为本剧不输电影且很多地方是电影拍法)、影视史上的一个空前出手,得宝一波流,麦苗也一波流,「杀」得观众是热血沸腾又屏气凝神。「得宝团队」好到不行!「麦苗团队」也好到起鸡皮,秋红姊(就是爱省水、啥东西都想打包带回家乡给孩子)等女工的表演,连群众演员或龙套也都那么好。
整个大段子里层次丰富,又如白老师和麦苗的父女通信,编剧的文笔素简入味,口白(旁白读信)稳重,有東方老爸的殷殷说教味却又有白老师向来的开明,挺真实,老爸味很够。只因前几集对白老师的塑造就很成功了,那么他给麦苗的信也就真的形成鼓舞的价值。而得宝面对村民的眼光、老哥的质疑和操心,这也是他必须承受的。而哥哥有点质疑他却也很高兴弟弟来真的,这是欣慰感,但他是全村领导,蘑菇之战能否攻克,想当然耳他是忐忑的。陈金山也需要这个成功,凌教授是定海神针,又有小黄的忠诚辅弼,这个戏又真实又乌托邦。很美好!但不是乌托邦,是不折不扣的脱贫(挣钱)战役。每一集时间不算长(45分钟)但讲了好多事情,叫人目不转睛,因为层次丰富,两边的「团队」都有各种主将、副将、功能性球员、板凳暴徒,以及不同「敌人」和「战术」之交手。
在第十集收尾的段落,得宝、凌教授、黄助理等人,搬运蘑菇上车「出征」的一串镜头,配上抒情低缓的音乐,小卡车在乡间道路上奔驰,背景是一列火车,这实在美得很,美得很。教授的草帽飞了,风太大,我想观众们都和我都感受到这个风势,很憨,很辛苦,很甜美的清风或野风……得宝用他的青春活力拔腿狂奔去捡帽子,跑回来时先戴自己头上,顺势空出两手去爬上车尾。车子再行,得宝发明老土的叫卖腔调,没啥创意却可爱极了。这些安排是一气呵成,导演之强,我们很难推断导演是否叮嘱得宝:「你捡帽子后要戴自己头上才够喜憨。」浑然天成的作品很难分析,这段好成这样。全员都融入了。黄教授(居然)叫小黄也来喊,于是小黄用他的福建口音也喊了起来……这戏好成这样。
搬运蘑菇上车,用了优美流畅的空拍运镜,转到卡车奔驰在乡野,外加若有似无的温暖配乐,这一段的分镜我回放时做了笔记。这不是因为啥我是不是专业创作者,而是想觑出这段为何这么美。然后跳到十一集,第一次做成生意,全部售罄,凌教授发现得宝喊自己师父,开他玩笑之后准备打道回府,得宝却不上车,凌说欸!?有点不满他不赶快点,但之后却灿笑了。这个「笑」是人情世故的会意,因为得宝自掏腰包买了两只土鸡提回来,肯定是庆祝之意。整部戏都和人情世故有关,拍得真是好。回程把两只鸡放在公车走道上,这画面真土到够味,镜头带上,得宝在睡觉中甜笑,教授坐窗口累到酣睡,阳光洒入之美,他用草帽遮住脸,挡太阳光。此时音乐之美,夸大来说不下于电影《走出非洲》。
回村后,原来得宝买的一只鸡是送给水花姐的。而给水花姐的工资也是给得很周到。得福叮嘱得宝,该给水花结账,得福的严肃郑重,也是好。得宝表示那当然,水花姐那么努力,何况她跟你好过。得福有点严肃的说我是你跟就事论事嘛,这个端正(或回避感情伤痕)的神色也是好。得福顺手打了得宝脑袋一记:「看你这怂样子。」得宝笑着。得福这个哥哥的架式,以及弟弟敬畏老哥的菜样,拍得真好。后来全剧的后段,兄弟俩就可说平起平坐了,这种成长的轨迹拍得真细腻。基于这些铺垫,全剧倒数阶段,弟弟给哥哥罚酒一段,那就更是经典的双雄交心了。
第二十集兄弟喝酒的对手戏中,得福讲的当年爸爸「抓阄定命」其实有点煽情,真真假假,以父亲的角度来看兄弟俩谁适合读书怎会看不出?但我想观众包括我在内都不会计较了。这场戏长达8分多钟,了不得,美得很,美得很。其实两个人命都不好,但都別无选择,直面了自己的生涯。如此来体会,这部戏献给人民的意义并非唱高调,而是用了心。它是主旋律,但超越了主旋律,实实落在人生境遇上。
这篇我不写太长,白老师的部分(十七集「第四单元」开始挑大梁)就省略了。至于贫穷的主题,在此我亦省略,如果大家常看我豆瓣,早在山海情播映之前,我不下一次写到93年我第一次去大陆在大小城镇转的记忆,以及97年在吉林市的寒冬中住满30天,林林种种点点滴滴……这些画面、事件、情状、惨烈、奋斗、瞎事、荒唐、可爱、大气、智慧、坚毅、不可思议的焦头烂额、意料不到的悠然美好,其实山海情都讲到了,这戏不光让人感到身为中国人的尊严,也是很勇于批判的。
要说山海情没讲到啥,这个要求有点多余;要说山海情的画面还不够真实,这也是不大懂「作品里的现实」(当年的村子可能更破烂、服装和发型可能更古早或老土,甚至今时当代也有破烂寒伧的景象,这都没错,但不见得合适放在电视剧里,原因我略下,这涉及创作一下子讲不完。要看破烂可以参考80年代电影《老井》,背景也在西北,或《黄土地》也可,90年代的《小武》也成),——只是说能引起讨论可见这戏有多成功了。
在追本剧时,我一边在豆瓣广播上写了些笔记,其中有一句我写本剧很多「刁民」,后来追到22集时,竟然马喊水气呼呼修理了得福一顿,只因巧得很,得福也讲到了「刁民」(跟我隔空唱合?)。喊水对刁民二字拒不接受,发了雷霆怒火。诚然,我和得福的用语皆非不敬或歧视之意,但喊水骂得好。哇哈哈哈哈哈铪。这对我是种学习了。其实张书记对得宝也有观念训斥过,那个也很好。得宝朝陈金山反对贼的定义,也是好。这些都是观念与体会上的学习。
鄙人尻老汉,将本剧在湾湾脸书「張萬康」推荐给脸友们,一连写了数篇,也欢迎大家有缘拾梯一阅,或看我豆瓣广播上做的笔记亦可。有的脸友在我介绍后,看了本剧那是赞不绝口,启动追剧模式。且有的脸友在我力推之前就比我先追完了,跳出来呼应叫好。这些都是好现象。亦有大陆脸友看了我的脸书发文,留言表示原本只当本剧是死板的內容不感兴趣,听了你一说,「我一定要去看个究竟」。这我欣慰,这是我能为本剧做的一点事儿。
此外我建议本剧在油管能加上外语字幕,例如英法西日韩俄语,和阿拉伯语全都来,让不懂中国的老外有一个认识中国的机会。不然就外交力推各国来买这部戏在该国电视台播映。千万不要以为老外看不懂。要有自信!要愿意去相信。
千言万语,我代表我自己、我的台湾姐妹哥们,向本剧致上我们的情感,与敬意。
看《山海情》最惊喜的大概就是看到水花这个西北女人。
这部剧的优点不必多说了,最近的好评不少,人物接地气,故事正能量。尤其是人物,在符合,也充分展现一个个小人物和命运的抗争感,还显得非常真实。
尤其是热依扎扮演的水花这个女子,简直是近期影视剧中难得一见的女性形象。
不是古装片的倾倒众生大。
不是职场片中的女权主义。
更不是都市片中吸引男人又自强的新女性。
水花就是一个活在宁夏乡村的西北女人,甚至比村里其他女人还要苦。
家里太穷,嫁人后丈夫残废,她就更穷了,一个女人拖家带口。
可是《山海情》中,这个命苦的女人却好像一道光照进吊庄村村民的心上。
水花第一次登场,是她和弟弟妹妹一起出走,准备逃婚。
曾经的初恋马得福寻过去,水花躲在车厢里委屈地说,“你是要带我回去嫁给那个人么”。
那个委屈的表情,会说话的眼睛,看着真是心都要碎了。
只是可怜,又怎么会成为女神呢?
她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可怜女人,更是一个懂得承担的女人。
如果水花是一个为了自己不管家庭的人,也许会更快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她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回家嫁人。
只因为她是一个有担当的女人,她不想因为自己让爸爸受伤,村里人被人唾弃。
她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扶起被推倒在地的爸爸。远远地看着自己曾经心爱的那人,好像是诀别,又好像是释然。
那神情,不像是委曲求全随波逐流,更像是一种蜕变和重生的样子。
告别过往接受现实,勇敢承担未知的将来。
这个时候的水花脸上已经多了一些光亮了,显得更加美丽。
水花的出场几乎让人忘记她原本可以抱怨悲苦的命运。
水花的每次出场都好像一幅画。
她的生活很苦,可每次都有本事把苦化作越发光彩照人的动力。
尤其是,水花拖着拖车带着残废的丈夫和孩子,在戈壁滩步行几百公里,来到吊庄移民点。
她开心地笑,那是真的闪闪发光的一个女人。
容颜和衣装早已不像少女那样温柔美丽,却透出更多的内在之光。
那是一种勤劳女人不屈从命运的坚韧美丽之光,也是勇敢坚定之光。
水花真的带来了光明。
六十户吊庄居民不够通电指标,水花来了刚刚好。
她还真是帮了大家一个大忙。
“我从来没有那么金贵”
主任和马得福感谢她,她还有点羞涩。
有种美而不自知的美好。
相比大有叔有点自私的小聪明,水花就很顾全大局又智慧了。
她懂那些年轻孩子的想法。
曾经想要和他们一起离开乡村,到更远的地方去。
后来终究还是没有离开,承担起家人和自己的命运。
她依然还是明白弟弟妹妹的想法。
麦苗问水花,是在家等得宝的信,还是去福建打工闯荡。
她说自己也想去打工见世面,麦苗应该去见世面。
“只有自己争气,见世面,让家人过的好才重要”
麦苗被她说的豁然开朗。
水花敢闯,接受新挑战。
不逃避穷,尝试学种蘑菇,是和得宝一起拥有第一桶金的人。
得宝种蘑菇,犹豫是不是真能做好,对自己很没有信心。
水花说,你聪明着呢,多看看书,多学,很快可以学会。我和你一起干,我有信心,你也要有信心啊。
得宝把水花当亲姐姐。
扶贫的领导也都喜欢水花,她好学又聪明,心灵手巧,还能鼓舞人心
村里的邻居也都喜欢她。需要帮忙的时候,谁都愿意帮她。
是因为她可怜么,
也许有一些,但更多的是,她自己就很自强有能力,让人信服和尊重。
她不是都市剧里的女强人,也不是古装剧里倾倒众生的女人。
她只是一个平凡却发着光的平凡女人。
在扶贫重地,宁夏银川吊庄,她这样的女人很多也很少。
有很多自强乐观的农村女人,比如秀儿,又比如麦苗。
她又和她们不一样,在最难的日子里,依然活出自己的色彩,她像是吊庄人的女神。
看见她的笑,听她说入心的话,艰难日子似乎没有那么难心灵也好像被治愈了。
《山海情》中的女性角色有好几个,让人最入心的恐怕就是水花了。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久违的中国传统女性的吃苦耐劳,善良勇敢品质。
更有新时代与时俱进又敢于承担的女性形象。
她还有一种灵性的美好,有情义通人心。给了很多人心灵力量。
见到水花,不太愿意用传统女性,女权主义等来定义她,她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让人喜欢的女人。
也许女人身上的那些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活出自己人生的味道来。
你喜欢水花这样的女子么?
@怡姐话电影,热经典冷思考,探秘天地众生
(前排提醒本剧有普通话和方言两版,勿喷配音)接档大江2播出,正午又一诚心力作。扶贫题材不好拍,这部没有尴尬地空喊口号,讲述了福建宁夏对口扶贫、建设闽宁镇的那段历史,还原了当年的真实故事。制作很有质感,选景布景真实,服道化良心,造型也很用心,方言原音版也很有乡土风情。演员阵容非常强大,除了黄轩张嘉益闫妮热依扎黄尧郭京飞祖峰之外,还有姚晨王凯白宇的客串,角色配适度也都很高。PS.梦幻联动沉真,白麦苗丁世俊仿佛另一个世界好好活着的江阳和张晓倩啊。
一群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在大田野上狂奔着追赶火车的一幕实在是太有张力了。真正的青春,什么都敢想,怎么都好看。
感谢宁夏卫视 东南卫视可以听到方言版
接替大江大河的开年之作
长这么大我还是头一回看宁夏卫视!
水花和得福之间就差了一头驴!!我恨不得变成一头驴给得福!
大家一定要看宁夏台的原声,其他卫视的配音实在太尬,太出戏了,张嘉译、闫妮那么正宗的陕西话。
我实在理解不了评论里为啥啥都黑 还有说倪妮配音?????倪妮演了吗???我觉得这个剧好好看
孔笙出品必属佳品,这画面感让你不服都不行!
看山海情的第一天;看山海情的第二天;看散害情滴滴散舔。
目测宁夏卫视和东南卫视将会因为方言版而迎来台生巅峰。
方言版突出一个酸爽,追起来
正午阳光出品一向品质为王,侯鸿亮+孔笙的组合也十足期待,大江大河2余热犹在,看了两集,还不错,每个人物都性格分明,有血有肉,全明星阵容,老戏骨张嘉译和尤勇发挥稳定,撑起全部笑点!这部剧摄影真的不错,有电影感~
扶贫剧拍出这样的水准可以说拍案叫绝。既无限贴近残酷真实,又兼顾艺术的凝练升华。有为了一口窖一头驴卖掉女子的父亲,就有徒步几百里奔赴新生活的女儿。有穷惯了苦惯了对未来不抱希望的农民,就有眼里有光心头有血脚下有路的新青年。马得福骑着自行车在黄茫茫的土地上穿行,少年们狂奔向通往外面世界的铁路,麦苗登上一去千里之遥的大巴车,他们走啊走,想把贫穷和苦难远远甩在身后。西北人的坚忍,热血,浪漫,像蒲公英一样随风撒向大地。一部剧,拍出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浓烈调性,拍出了刻骨的穷,也拍出了动人的情。现实性是它的基础,诗性是在此上开出的花。黄轩真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演员,他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的表演,让马得福这一人物更加耐咀嚼,耐品尝。他给了马得福一双异常明亮清澈的眼睛,注定这个年轻人会比别人看得更远。
目前看绝对是2020年最好的剧,可是再看评论区,伤心透了,因为普通话版评分太伤了(大家帮忙顶一下,到前面让进来的人都看到,别看了普通话版又来打底分)
看了第一集原音方言版这节奏才是电视剧的节奏啊!好久没看这么爽的紧节奏的剧了,而且是和全家一起!目前全员演技在线,黄轩张嘉译祖峰土到认不出来原音方言完全不违和,节奏好快一秒废话费镜头没有!
没想到扶贫剧居然这么好看!!!演员都好接地气啊,都好赞!
大家一定要看原音的啊,东南台和宁夏台!!!!!!!!!
方言完胜。兰州人黄轩加油,棒棒哒。
那个说人家“福建宁夏都弄不明白的”,搞清楚了吗?这剧讲的就是90年代福建对口扶贫宁夏的故事,人讲啥都没弄明白就打一星还振振有词上了?配音也是专门做了两个版本,不习惯看普通话版去。至于包办婚姻啥的,真实表现那时候贫困山村存在的问题行不行,不表现问题后面咋表现如何解决问题和女性成长,急啥呢?看个一集就把你看出优越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