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是建党百年献礼剧献礼剧,1959年夏秋,一场大旱无情吞噬林县,河塘、水库干涸,庄稼大面积枯死,人畜用水陷入极端困境。林县县委一班人在县委书记杨桂带领下,决心彻底改变林县祖辈缺水困境。经过缜密实地调查,县委决定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彻底改变林县人民自古缺水困局。杨桂和县委一班人带领林县人民,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重重困难,顶住部分人冷嘲热讽,千军万马、战天斗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历时十年,终于在太行山腰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
2018年前往红旗渠参观学习
真的是震撼
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红旗渠纪念馆,大家观看了当时使用的工具、施工场景模型等展品,对红旗渠的建设背景、建设过程和历史意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凿井无泉,引水无源,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上世纪60年代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在环境极其恶劣的艰苦的条件下,数万人组成的修渠大军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奋战了10年奋斗,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开凿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2225万立方米,终于在太行山上建成了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
为红旗渠精神打五星。何况我还是安阳人。
政治意味太浓了,但林州人民这种自力更生解决用水问题的伟大意志还是使得红旗渠成为新中国最伟大的工程之一,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看完就麻了,劳动人民是最美滴人
那个年代真的是,有梦填山海,山海皆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