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cogito ergo sum
动漫,常见的主题就是友情、励志、想象、奇幻,一般会偏儿童向,但日本把动漫演变出各种各样的主题,恐怖的(比如暗芝居)、黄色的(不提了),知识性的(比如工作细胞),甚至是哲学的,比如攻壳机动队,而且这部动画电影还是1995年——我的天24年前——出现的。
2008年这一版是在1995年版基础上重制的,建模、色彩、声优都有改变,很多人都觉得08版虽然制作技术变好了,但并没有增加好看程度,反而是95版那种质朴的画质,能让人更注意到本片的哲学性。我没看过1995年版,不会受“先入为主”的影响,所以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
但其实要我评价我也评价不出个所以然来。本片的哲学思索和赛博朋克风格较强,一定程度削弱了故事性,而我又是一个比较看重故事的人,比起视本片为神作的人,我对攻壳机动队的评价会稍微打个折扣。其次,攻壳机动队探讨的是古老的“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的问题,却结合了对未来世界的想象,这就非常有意思。未来世界里,不仅有高智能的机器人,人也可以被改造,片中称之为“义体化”。那么人和机器人的界限就被模糊了,就好像构成人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更新,那么当全身细胞都被更新过,虽然我保有了过去的记忆,我还是昨天的我吗?同样的道理,被义体化改造的我和肉身的我还是同一个人吗?让我们把这个问题极端化,假如一个人全身基本都被改造了,大脑连入了信息网络,他(无性别区分)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形式,就是他的思维(ghost),以及承载他思维的载体(shell),他是否还可以被称为“生命体”?
片中对此的回答比较模棱两可,也有可能它暗示了,但我没有看懂。但模棱两可是对的,哲学思考只有在不确定中,才会有所发展。
2 ) 身体亦属表象世界是不可靠且并非自身本质之物
一
“身体亦属表象世界是不可靠且并非自身本质之物”
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事物,人,物体,空气...包括自己的身体都只是我们幻想中的表象世界,表象世界是不可靠的,是可变的不是固定的,比如说你可能认为自己的身体很美,人们投来的都是羡慕,妒忌,和赞美的目光,但实际上可能你的身体很丑,人们投来的目光很可能是鄙视,厌恶,恶心,对你的赞美的话实际却是讽刺,咒骂,而你信任的朋友实际上也可能是处处在损你,你认为你所看到的真实世界只是你的大脑想看到的假象而已。
我们以前听到的种种关于超能力的传说,比如只凭想象就可以把勺子折弯或把杯子移动,一般来说这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因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大脑虚构出来的假象,而平时你想让勺子凭空折弯却不行,这是因为你从以前的表象世界中得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的大脑拒绝接受这个新的假象,但是经过你长时间的一番冥思苦想,你的大脑慢慢接受了这种假象,所以以后只要你一想,你所看到的将是,勺子马上折弯了,而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
第二种解释,因为所有你看到的现实世界都是你创造出来的表象世界,那么当然你想让现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它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你让勺子凭空折弯它就真的弯了,其他人看到的也是弯的,因为他们也是你创造出来的,从另一个意思说当你不想创造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消失,大概这就是“死亡”的意思,死了就是你的大脑停止想象的运转了,那么以前你所创造的这个表象世界,比如你的父母亲戚,朋友敌人,你拥有的失去的,本来因为你的存在而存在,也就因为你的消失而消失了。
就如不存在过。
“你我犹如隔镜视物所见无非虚幻迷蒙”
二
“物种进化树顶端:人类”
一般来说,这个意思就是:“肉体进化树顶端:人形身体”。
那人类怎么样才能再进化呢?
我们的身体给我们带来了种种便利,正是这种便利带来了人类超越一切生物的发展繁荣,却也带来了种种禁锢,正是这种禁锢限制了人类的进一步进化。
这种禁锢就是我们的身体反馈给大脑的假象,即快乐和痛苦,快乐比如美食,性爱,金钱,权力,假象的自由等等,痛苦就是伤痛折磨,孤独,压力,排挤等等,很少有人能够摆脱这种假象,而一旦摆脱了,就立地成佛了。正如佛所说:佛者,觉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
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佛教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是最先进最牛逼的,西方宗教“上帝”也好,“万能的主”也好,都只有一个,而在印度创立在我国发扬光大的佛教,佛法却说:人人皆可成佛。也就是说上帝在我们国家有13亿个!
长在脖子上的大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它的发达是我们领先于其他动物的原因,比如说我们的大脑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用来储存记忆。但是因为大脑驻扎在个人的身体里,所以它就有一种“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是人自私自利的表现,一个人越追求自由,就会越禁闭在“自我”里。
而当我们的意识,或者叫记忆体,俗一点就叫灵魂,离开我们的身体,抛弃“自我”而独立存在的时候,就是人类进一步进化的开始。这时候他就不是人了,而是“神”,或者叫“佛”!
3 ) 炒冷饭也那么嗨 原著光环很强大
其实现有的《攻壳》系列,不论是哪个导演的感觉都很不错 只是观众群的不同喜好及不同导演的风格差异。但个人更喜欢1.0。《无罪》中押井大叔展现了过多的个人情感,难免给人感觉不知所云;不过就个人而言还是蛮喜欢的,就当蝉文一段慢慢品味也不错。
感觉还是优秀的原著奠定了这一系列的高品质。给这么高的分数还是出于对1.0余温的感觉。
4 ) GHOST OUT OF THE SHELL——反讽的复刻版
某大师年轻时创作了一幅油画,被博物馆隆重收藏。数十年后大师再次造访博物馆,看到自己的大作突然面红耳赤,强烈要求当场修改,馆长惶恐之至,遂亲自安排。大师挥毫泼墨一番后心下大慰,飘然离去,留下馆长和众人面面相觑——此画原先饱满狂野的色彩踪影全无,只留下一片蓝莹莹若隐若现。
据说人类的视网膜有时会衰老的很厉害,导致感光神经出毛病。该大师就是一例病患,对蓝光反应迟钝,因此把一幅绝世作品改的只有病人看了才满意。
看到Innocence那金碧辉煌的画面时,我就想到这个故事,现在又想了一遍。“押井守的视网膜也衰老啦?”这个问题立刻被立食师列传否定——那个饱和可是調到最低,一股旧照片的酸味。那么答案就是:丫绝对故意的!
1995年版Ghost in the Shell我看了20遍。我太喜欢这个电影了,它让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生命啦,经验啦,生命和经验啦,还有虚拟生命和虚拟体验啦等等。虽然最初看的是画质很烂的VCD(已经看坏掉了),但是那种画面、那种姿态、那种手绘表达的无机物的空洞感,深深打动了我——生命因此生生不息,是的没错!
可我真的全然没有把2.0重看一遍的欲望。很多评论說2.0的画面和声优多么华丽多么精美多么用心多么能完美诠释Ghost in the Shell的精神内核,我看着3DCG的素子从高空跃下,只感到麻木,或者說,整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麻木。
饱和度高的吓人,刺目感直逼十面埋伏(对不起押井守我也要说,是的这个版本顶多是张艺谋水准),3DCG……妈的,知道IG向来自诩日本动画界的技术先锋,但是你丫以前好歹晓得啥样的技术该配啥样的剧情,啥样的技术该怎么个用法,怎么现在全拧了呢?3D在TV版里采用赛璐璐贴图,是很恰当的,现在这样,除了让素子有一种“肉肉的感觉”之外,一点意义都没有!我注意到荒卷办公室墙壁也从厚重的黑楠木变成暴发户式的大理石了,拜托那是公务员大楼不是五星级酒店,醒一醒啊押井!
我特别反感一些人对3D技术的盲从,没想到聪明如押井也落了俗套;我特别反感一些人专门收集精致DVD然后显摆,没想到石川光久也难逃其咎。跟朋友讨论了一下,大概可以想象以下场景:
石川光久:大拿,立食师把我吃穷了。
押井守:啊咧?你不会想跟我要钱吧?我也靠你发工资。
石川光久:of course not~!i have a good idea.
押井守:me too.
石川光久:okay!just do it!
那位眼睛有毛病的大师把自己的画改烂了,毕竟他是用自己的双手画出心目中的景象。这个2.0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了,然而他是用计算机把自己的ghost格式化了。
5 ) 傀儡师的配音
撇开画面色调风格差异不谈,部分95极端粉对08重制版的不满还体现在傀儡师的配音变化上,这原本各随各的喜欢,但硬要攻击这一处理不如95版配音“深刻”就真让我有点莫名其妙了。
95版对两性融合隐喻的表现当然很精彩,但细究的话,傀儡师有生理性别么?他的本质是体现在男声之上吗?某种意义上说过于直白、浅露的“男女”交融反而妨碍了更进一步、更深入的思考,相信导演也正是出于此种考虑才作了修改,换成女声配音实则更为含蓄、邃远,如何能想当然地反指08不如95“深刻”?
6 ) 一些不成熟的随笔
比前一版画面不知道美到哪里去了,95版肢体非常僵硬,一看就是假人,这一版肌肤纹理逼真,更富有美感,傀儡师的声线也换成了女声,削弱了原来更多与一见钟情之类相关联的解释。相比tv版更多展现了社会与政治相关的议题,剧场版更多地是对人和生命本身的思考。
代码也能诞生出ghost,如果承认其为生命,是对进化论的部分否定,人类究竟有何独特性存在于世间。同时,片中又盛赞意识才是生命的本质和进化的形式,如同傀儡师融合后从生到死得以变异和传播,这才是超越肉体存在的人类终极进化方向,也是一直以来形形色色宗教和信仰所向往的,和tv2中久世的想法不约而同。片中无论科技如何进步,肉体如何强化,人类如何能改造环境和自身,ghost才是定义生命存在的关键,一切发展方向都要回归到意识的超越,非常有宗教思想。无罪中继续探讨了这一问题,片中反派把人偶和动物视为等同神的存在,人类的自我意识过剩是其痛苦的本源,呈现出反科技发展回归自然的需要。
不如1.0
虽然2D3D的衔接差了点 虽然世界观依然没懂 虽然让我想到合金装备
攻壳机动队2.0 超级华丽的变身...
可谓是炒冷饭 但再改造后呈现给我们的是更为精美的画面和新鲜感
没想到只是重制版而已...就是开始那制造过程乳头比旧版粉红而已。。。
华丽!
华丽的完全重制版。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 攻壳全系时间轴就是SAC、GIG、GIS、SSS、innocent了,不过傀儡师和SSS里面的傀儡回在一起比较容易混淆,倒是颇为难定的翻译
第一部:傀儡师的故事。
神作!美国黑日本的科幻片总是有强大的世界观做背景!为什么*********!
能够直探意志与表象之世界之真的一部动画,即使是复刻,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为艺术。正如片中“人形师”所说,自我复制无法产生变异和个性,算不上生命;真正的生命,乃是在不断的死生循环中变异传承,生生不息,不可灭绝……其实这也正是叔本华所说的生命的意欲……
这重制诚意满满啊,哪里不好哪里不好!
2.0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押井的攻壳2,自以为高贵的含混色调,就如下面某篇评论所说的——“押井守的视网膜也衰老啦?”——还真的是会有同感的人。
原来我看的不是95年版... ...哲片
还行,新作的3D场景没有任何不和谐的地方。
到了2008年,大冢叔喊“MOTOKO!!!!”都已经……喊习惯了。
不要拿外表迷惑我,那只是一个壳,与我交往请用心!
《黑客帝国》的故事灵感来自此部动画片。脚本及概念牛逼。片头曲及配乐超赞!片中的城市设定为日本,却画成香港的街道,诡异而亲切。晦涩又深刻的内涵,不愧是日本动画片的巅峰之作,更是押井守自己都无法超越的神作。真正的成年人动画。脑海里都是“震撼”二字
3.5,在旺角拍的吗
可能我一向不喜欢三D这种质感的动画的缘故,3D的逼真不是一种梦幻的质地。幸好宫崎骏从不拍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