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爱乐之城

爱情片美国2016

主演:瑞恩·高斯林艾玛·斯通约翰·传奇罗丝玛丽·德薇特

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剧照

爱乐之城 剧照 NO.1 爱乐之城 剧照 NO.2 爱乐之城 剧照 NO.3 爱乐之城 剧照 NO.4 爱乐之城 剧照 NO.5 爱乐之城 剧照 NO.6 爱乐之城 剧照 NO.13 爱乐之城 剧照 NO.14 爱乐之城 剧照 NO.15 爱乐之城 剧照 NO.16 爱乐之城 剧照 NO.17 爱乐之城 剧照 NO.18 爱乐之城 剧照 NO.19 爱乐之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1 15:04

详细剧情

米娅(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至今她仍旧只是片场咖啡厅里的一名平凡的咖啡师,尽管不停的参加着大大小小的试镜,但米娅收获的只有失败。某日,在一场派对之中,米娅邂逅了名为塞巴斯汀(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的男子,起初两人之间产生了小小的矛盾,但很快,米娅便被塞巴斯汀身上闪耀的才华以及他对爵士乐的纯粹追求所吸引,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 在塞巴斯汀的鼓励下,米娅辞掉了咖啡厅的工作,专心为自己写起了剧本,与此同时,塞巴斯汀为了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乐队,开始演奏自己并不喜欢的现代爵士乐,没想到一炮而红。随着时间的推移,努力追求梦想的两人,彼此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在理想和感情之间,他们必须做出选择。

长篇影评

1 ) 知道《爱乐之城》这89个梗,你就能了解大半个歌舞片史

歌舞片已经不像它们在上世纪30至60年代那样普遍了,虽然每隔一两年我们还是能看到几部,但这些屈指可数的歌舞片大都在原地踏步,已无法恢复鼎盛时期的天真与烂漫。此番《爱乐之城》能够脱颖而出,正是由于它返璞归真地采用好莱坞传统歌舞片的形式及法国导演雅克·德米(Jacques Demy)歌舞片的技法,去讲述一场通俗化的爱情故事。从服装、歌曲到编舞都在创造一种怀旧的基调,使人怀念旧时的歌舞片。不过它依然现代感十足,以免疏远当代观众。对于歌舞片的探索精神也延伸至故事层面,就像《艺术家》(The Artist,2011)的默片形式,《爱乐之城》是用歌舞片的子类型(包括:传统的米高梅歌舞片、华纳歌舞片、大爵士及当代的乐队片、演唱会电影)在各段落相映成趣,有传承,又能带出类型演变,拥有历史底蕴的积淀。它们同时又能服务于爱情主题,做到内外兼修。

导演达米安·沙泽勒深深知道如何保有过去的风格,还要朝前看。男主角塞巴正是这样一种怀念过去好时光的乐迷,与当代那些杰出的音乐家相比,他陷入了一个尴尬处境——沉迷于对传统爵士之中,无法自拔。片中组建乐队的塞巴同学(约翰·传奇 饰)对他说的那番话一语道破:“我知道,这不一样(指当代乐队),但你说你要拯救爵士,如果没人听,还怎么拯救? 因为你这样的人,所以爵士才在消亡。你在灯塔咖啡屋对着90岁的老人表演,孩子们在哪里?年轻人在哪里?你执迷于肯尼·克拉克和塞隆尼斯·蒙克,这些人是革新者,如果你固守传统,怎么能成革新者?你抱着过去不放,但爵士讲的是未来。”这是话中有话,影片也在借爵士乐去诉说歌舞片的未来。当代歌舞片不该默守陈规,应当在维系传统的同时去革新,使人呼吸新鲜空气,带来希望与荣耀,才能拥有闪烁、活泼的生命力,这才是它们曾经深受欢迎的原因。

相较于其他类型,歌舞片可能是最喜欢谈情说爱的,不同的是角色们都是能歌善舞的好手。歌舞片也最仰仗公式化的创作套路,因此常被批评“幼稚可笑”。这种看法,显然错失了用歌舞展现故事的魅力。歌舞片难就难在控制故事与歌舞(音乐)的均衡,《爱乐之城》成功把歌舞融入故事,推动故事,替代对白。不过在当今,能唱会跳又会演的明星几乎为零,高司令和石头姐都是非职业舞蹈演员,所以只能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好在导演懂得用画面扬长避短,效果看起来仍然非常好了。尽管不少技巧在前作《公园长椅上的盖伊和玛德琳》和《爆裂鼓手》中也见过,但此番效果和语境已然不同。当然,洛杉矶的城市载体也很突出。

剧作上,用四季比喻爱情、事业的不同阶段,探讨个人对它们的妥协与坚持,以及它们的无法两全。两人其实是用爱情为彼此的事业(梦想)树立了信心。用悲剧收场,避免了传统歌舞片对于大团圆爱情的天真描绘,那只存在于童话中。最后幻想的大团圆结局是一面镜子,从现实抽离又关照着现实。用歌舞表现幻想、造梦是歌舞片惯用伎俩,可以弥补遗憾,道出梦想与现实的落差,加深音乐的治愈能量。

自古歌舞片就喜欢幻想奇景,因为多数时候,它们都是角色内心世界的外化。说到底,歌舞片的柔情梦幻与现实世界是格格不入的,这也是为什么歌舞片在60年代后期由街头巷尾走向高山草原,由矿场学校走向歌楼舞厅,部部大场面的自然主义歌舞片应运而生之后,逐渐走向下坡路。因为触及真实,便会把它原来的浪漫本性毁灭殆尽。所以现在我们在很多动画片中,并不觉得它们突兀的原因,如《冰雪奇缘》《海洋奇缘》《了不起的菲丽西》等。

我们都知道,《艺术家》并不能为默片带来复兴,《爱乐之城》当然也无法对歌舞片带来革命,它有的一种情怀。简单、纯粹,每个节拍(场)、每个鼓点(幕)都能敲中听者(观众)的心。让人进入一个美妙世界,忘却现实的种种,我想这就足够了。

当然,《爱乐之城》更是一场精心为歌舞片爱好者设计的迷影电影,编导还把自己对于爵士乐的一点小趣味也藏在其中,玩的不亦乐乎。影片在模仿前人的姿态时,还能延续其精神,迷影、复古又革新。下面回到我的常规套路中来,展开说一下藏在片中的陈年老梗。我已经在脑(掉)洞(影)联(袋)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然而(不止本片)很多都得到了导演本人的承认。

ps:我给桃姐的时候是82个梗,晚上梦游时又补充了7个,剩下一个留着你们补充吧,最好给我强有力的论证。

1.

《爱乐之城》中的“西尼玛斯科普”
《圣袍千秋》中的“西尼玛斯科普”

首先,《爱乐之城》采用了古老的西尼玛斯科普式宽银幕立体声电影(Cinemascope),这是20世纪福斯于1953年推出的银幕系统,银幕比例是2.55:1,电影《圣袍千秋》(The Robe)由此成为第一部宽银幕电影,后来各大公司对于宽银幕的竞争激烈(此处省略一万字),使得《谍报飞龙2》(In Like Flint,1967)成为最后一部西尼玛斯科普影片。算起来,《爱乐之城》还是时隔50年之后的回归。

“舞王”弗雷德·阿斯泰尔最后一部米高梅歌舞片《玻璃丝袜》(Silk Stockings,1957)有一首歌就调侃过:“这个时代想让观众进电影院光有明星已经不够了,还要有Technicolor、Cinemascope和立体声。”

《爱乐之城》用的是超35毫米胶片,配合潘纳维新 (Panavision)两倍压缩比变形镜头(左右略裁)仿2.55:1画幅。所以我们在片头看到的是“Presented in Cinemascope”而不是“A Cinemascope production”。开头的黑白+4:3“顶峰娱乐”的厂标结束后,画幅慢慢拓展成色彩斑斓的西尼玛斯科普式宽银幕,已传达了它的复古定位(国内院线版在“顶峰娱乐”之后还加入了香港某公司的厂标,实际上破坏了黑白4:3的过渡)。

2.~3.

《纽约,纽约》

影片纵向比较的参照对象是《艺术家》,理由上文已说明;横向比较是马丁·斯科塞斯的歌舞片《纽约,纽约》(New York, New York,1977),那部片男女主角的身份是爵士乐手和歌手,同《爱乐之城》中爵士钢琴家、演员相似,同样围绕他们的爱恨交缠与人生困惑展开。其实,无论是百老汇音乐剧还是好莱坞歌舞片,都喜欢让主角在爱与工作中找寻幸福,两个目标交织在一起更是驱动剧情的动力。两部影片的共性还有很多,稍后再续。

4.~9.

《爱乐之城》
《柳媚花娇》
《名扬四海》

开篇那场一镜到底的洛杉矶交通阻塞,据导演本人证实,是从戈达尔的《周末》(Weekend,1967)、费里尼的《八部半》(8½,1963)片头和乔·舒马赫的《城市英雄》(Falling Down,1993)片头找寻的灵感。

但是人们纷纷下车起舞歌唱,是在呼应雅克·德米歌舞片《柳媚花娇》(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1967)的开场部分,让歌舞场面具有临场感。这场戏也与德米的另一部歌舞片《瑟堡的雨伞》(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1964)一样,所有对白都是唱出来的,好像他们生来就用歌声表达一样。仔细看能发现,这场戏的歌曲应该均为幕后配唱,这也是遵循《瑟堡的雨伞》的特点,演员不会唱歌,由幕后配唱。整场戏一镜到底(由三个镜头后期拼接而成)调度酣畅淋漓,充满活力。雅克·德米歌舞片就是将场景置于实景中,轻快、时尚、朝气蓬勃。当然,包括如嘉年华般的街舞、体操的融合,包括人们在车顶起舞,是借鉴了艾伦·帕克的歌舞片《名扬四海》(Fame,1980)

《公园长椅上的盖伊和玛德琳》

导演一直都是雅克·德米的死忠,在其处女作《公园长椅上的盖伊和玛德琳》开场,就能看到《瑟堡的雨伞》的印记。

《爱乐之城》

顺便说,米娅挡住了塞巴的去路,结下一个小小的梁子是典型的好莱坞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的开场套路,引出冤家男女的相遇方式。不少歌舞片也喜欢采取这种出场,比如《我爱马文》(I Love Melvin,1953)等。

10.

英格丽·褒曼是贯穿米娅灵魂的人物,米娅的卧室床边挂有一幅巨大的英格丽·褒曼海报,后被撤下。在导演2013年完成的原始剧本中,其实有更多关于褒曼的故事:

① 米娅公寓的海报对应结尾结婚之后新家的海报(正片中新家并未再出现);

② 米娅和塞巴聊天时有详细讲过《美人计》中被褒曼表演打动的细节(正片只提到了她的姑妈小时候带她去看过很多老电影,其中包括《卡萨布兰卡》和《美人计》);

③ 褒曼在DOS的第一次试镜,米娅给这个试镜做了旁白。

④ 播放《美人计》那段经典吻戏时,米娅念褒曼的台词与银幕上的男主角加里·格兰特互动。结尾米娅还说了一句:“Here I am crying for a dead actress I never even knew. That’s L.A.”

尽管正片中已经看不出褒曼这条线,但涉及她的点还是散落于各处。

11.

《爱乐之城》
《卡萨布兰卡》

除去《纽约,纽约》,另一大致敬影片是《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1942),这是导演有意为之的。它虽不是歌舞片,主轴却有共通之处。对白约有两次提到《卡萨布兰卡》,

当米娅向塞巴介绍华纳片场时,指着咖啡馆外的窗户说那儿曾是褒曼和鲍嘉拍《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1942)的场景。仔细看,还能看到窗下一家名为“Parapluies”的店铺(法文“雨伞”的意思),这里一定是导演有意为之,因为这又是一处小小的对《瑟堡的雨伞》的致敬,《瑟》片名也有“Parapluies”的单词,女主角家也是经营一家伞店。

《爱乐之城》
《卡萨布兰卡》

《爱乐之城》最后20分钟充满深深的惆怅与遗憾,已经成家的米娅和丈夫偶然走进塞巴开的爵士俱乐部,他们各自实现了梦想,却与他们的爱情失之交臂。当两人的目光交织在一起,正是《卡萨布兰卡》情节的再现。“全世界有这么多城市,城市里有这么多酒吧(俱乐部),可她却偏偏来到了我这儿。”《卡萨布兰卡》中是里克夜总会,里克不得不对他的命运做出一次抉择;《爱乐之城》是塞巴爵士俱乐部,也通过臆想的方式做出了命运的另一版结局,它从现实抽离却又关照着现实,是一面镜子,映出梦想与爱情、现实与童话的落差。

12.

《瑟堡的雨伞》

最后一幕的错过与遗憾,也令人想起《瑟堡的雨伞》的凄美结局——多年后,已嫁做人妇的女主角在加油站见到同样已婚的男主角,但他们只能相视以对,默默离开。

13.

《爱乐之城》
《无因的反叛》中的葛瑞菲斯天文馆

塞巴和米娅的约会电影是《无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后来米娅提议去葛瑞菲斯天文馆,不只因为可以在馆内看到“繁星”(呼应主题曲〈繁星之城〉),更因为那是《无因的反叛》高潮戏的发生地。在影院看电影那场戏,刚好演到《无因的反叛》天文馆一幕。

14.

《匪帮传奇》删减片段_腾讯视频

石头姐和高司令之前拍《匪帮传奇》(Gangster Squad,2013)时,也有在葛瑞菲斯天文台拍过一段感情戏,不过最终成片被删掉了,可以在蓝光碟的删除片段里找到。对比看来,颇有前世今生的感觉。

15.

《爱乐之城》
《无因的反叛》

男女主角都穿过红夹克,红夹克也是《无因的反叛》中詹姆斯·迪恩的经典行头。迪恩在片中演一个反叛青年,那件红夹克可以说是年轻、反叛的象征。影片似乎有意把英格丽·褒曼视作米娅的精神符号,把詹姆斯·迪恩视作塞巴对于老电影的一种精神符号。在《爱乐之城》开始,米娅经过好莱坞大道旁的《You Are the Star》壁画时,里面也有一个穿红夹克的詹姆斯·迪恩。

16.

《爱乐之城》
《无因的反叛》

“繁星"在《无因的反叛》中的天文馆中也有出现

17.

《爱乐之城》
《百老汇旋律1940'》

在星空共舞的设计灵感出自《百老汇旋律1940'》(Broadway Melody of 1940,1940)中弗雷德·阿斯泰尔与埃利诺·鲍威尔共舞的场面。百老汇舞台的美术置景仿若星空, 两人轻盈无瑕的舞姿更是置身星空。

18.

《曼哈顿》

另外,需要知道的一点是——导演达米安·沙泽勒和摄影指导莱纳斯·桑德格伦(Linus Sandgren)都是伍迪·艾伦的粉丝(我甚至有理由怀疑导演可能也是单簧管手伍迪·艾伦的乐迷),这部电影你能看到很多深受《曼哈顿》(Manhattan,1979)影响的桥段。包括两部片对于城市和爱情的描绘,让人感觉鲜活无比。

《曼哈顿》有一场戏就是伍迪·艾伦和戴安·基顿为了避雨躲进一个天文馆,有场对话戏也是在星空的背景前展开。

19.

《爱乐之城》
《曼哈顿》

“冬天”之前那一幕,两人气定神闲坐在格里芬公园的长椅上,发现从未停下来欣赏过白天的景色,这又是一处致敬伍迪·艾伦《曼哈顿》的镜头,那里面伍迪也说从未真正欣赏过这里的风景。

20.

《爱乐之城》
《人人都说我爱你》

再说飞天戏,伍迪·艾伦的歌舞片《人人都说我爱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中也有歌蒂·韩腾空飞舞的镜头,不过两部片的最大共同点,恐怕还是用四季来代表叙事篇章了,只不过《人》没有明确用四季的标题来区别,但《瑟堡的雨伞》是分标题讲故事的。

21.

《爱乐之城》
《红磨坊》

云层之上牵手共舞的场面可参考的对象是巴兹·鲁赫曼的音乐、歌舞片《红磨坊》(Moulin Rouge!,2001)

22.

《爱乐之城》
《睡美人》

星空中的翩翩双人舞是迪士尼动画片《睡美人》(Sleeping Beauty,1959)的再现。

23.

《爱乐之城》
《雨中曲》

米娅和赛巴踱步到山上时,赛巴抓着灯柱开嗓无疑是《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52)中金·凯利唱着《Sing'in the Rain》在雨中绕着路灯起舞的画面,就差手里拿把伞了。

《我爱马文》

《雨中曲》两年后,另一位主角唐纳德·奥康纳在歌舞片《我爱马文》又照搬了这个动作。

《爱乐之城》里的好多路灯…

路灯是好莱坞歌舞片的常见元素,即便进入60年代,由舞台走向了真实世界,路灯依然是经久不衰的布景、道具,无论是60年代的《电话皇后》(Bells Are Ringing)还是70年代的《纽约,纽约》。

24.~29.

《爱乐之城》
《礼帽》
《篷车队》

《爱乐之城》山上的双人舞明显致敬了米高梅“舞后”和“舞王”——金姐·罗杰斯与弗雷德·阿斯泰尔,(费里尼的《舞国》(Ginger e Fred,1986)就是以他们俩为原型拍摄的),在导演的原始剧本中也是这么描述的:“dissolving into a Fred-and-Ginger-style dance”。金姐和弗雷德是统御30年代的歌舞搭档,他们从1933至1939年间,合作九次,十年后又又一次。他们主演的歌舞片,从剧情、歌曲到视觉韵律,完全随二人悠然自在的银幕人格达成。

《爱乐之城》这场舞遵循两人舞蹈场面的特点,用一镜到底的长镜,任由摄影机单纯跟随舞步,甚少使用面部特写,以便完整保留流畅的肢体动作。不过由于高司令和石头姐舞蹈功底不高,所以只好用慢舞呈现。

真正比较起来,金姐与弗雷德主演的《礼帽》(Top Hat,1937)是与之最接近的,其一,他们在中跳完这支舞后,才“化解”了之前结下的“小梁子”;其二,这场舞曾被雷声打断了一小下,而《爱乐之城》最后是被手机铃声打断。

公园和路灯的主场景又如《蓬车队》(The Band Wagon,1953)里的复刻,这两部老片梗也是得到导演本人承认的。

那个经典表情“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就是出自《蓬车队》。

《爱乐之城》/《黄金梦》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伦巴》

高司令和石头姐在海报上这个动作,颇像《黄金梦》(You'll Never Get Rich,1941)中弗雷德·阿斯泰尔和丽塔·海华斯的剧照(注意,是剧照,与正片有所出入)。至于米娅的黄裙能在百老汇歌舞剧《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和法国歌舞片《伦巴》(Rumba,2008)觅得踪迹。在此特别介绍《伦巴》主创合作的所有影片《仙女》、《伦巴》、《爱上冰山的女人》,都是非常棒的带有歌舞色彩的喜剧。

《爱乐之城》
《伴我婆娑》

米娅和塞巴坐在长凳上的舞步,比较接近的是金姐与弗雷德在《伴我婆娑》(Shall We Dance,1937)中经典旱冰舞的前奏小热身。

30.

《爱乐之城》
《伴我婆娑》

弗雷德·阿斯泰尔被誉为“舞王”,你能在《爱乐之城》中找到他多部作品的影子,帽子和拐杖(或棍子)是弗雷德的经典道具。塞巴在码头拾起一顶帽子,归还前用了几个简单的动作,这正是弗雷德帽子舞的入门级。帽子是弗雷德的符号,并没有明确的电影指涉。

31.~32.

米娅的女室友段落,如《油脂》(Grease,1978)+《巴黎之恋》(Les Girls,1957)中的女室友段落。

33.~37.

《爱乐之城》
《西区故事》

米娅和室友们共舞,她用窗帘围在身上做出一个女神打扮,60年代经典歌舞片《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1961)里的娜塔莉·伍德也用一条绸布裹在身上,扮演女神。

《爱乐之城》
《花鼓歌》

其中一名女室友的扇子舞来自《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1961),这是好莱坞屈指可数的以中国人为题材的歌舞片,片中除展现南方的花鼓歌之外,还有扇子舞。实际上,片中只出现了黄白相间的折扇,蓝色这把只存在于海报封面。

广告画《伞下的狂欢》

远处餐厅位置的黄色海报并非《雨中曲》的某款海报,它是广告绘画之父卡皮耶洛(Leonetto Cappiello)的广告画《伞下的狂欢》(Parapluie Revel),比《雨中曲》还要早。值得注意的是,法语"Parapluie"这个单词再度出现。

《爱乐之城》
《生命的旋律》

米娅和室友在大街上翩翩起舞,对应的是60至70年代的歌舞片大拿鲍勃·福斯的《生命的旋律》(Sweet Charity,1969)中天台那场戏。《爱乐之城》这场戏的优势在于色块的运用明亮饱满,编舞具有冲击力,且不失俏皮活泼。不过鲍勃·福斯对于《爱乐之城》并没多少影响,他的歌舞片多是将歌舞与故事分离,除了《生命的旋律》,他也并不擅长用色。鲜艳着装是雅克·德米歌舞片的特点,他以各种鲜艳的颜色去妆点角色,单从颜色就已经做到赏心悦目。

《爱乐之城》
《纽约,纽约》

威廉·克莱因在纪录片《百老汇之光》(Broadway by Light,1958)里拍摄的夜色中的霓虹灯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老电影在表现舞林酒池、声色犬马的场面时,也喜欢用这种霓虹灯的色彩与角色的行为进行叠化,这是一种惯用手法,老马的《纽约,纽约》里也有这种镜头。之前有国外网友剪的视频里指出这里对应的是《雨中曲》,我认为是不恰当的。

38.~41.

《爱乐之城》
《甜姐儿》

米娅那条黑色紧身长筒裤+白袜+黑鞋的造型,是《甜姐儿》(Funny Face,1957)中奥黛丽·赫本的经典款式。

《爱乐之城》
《一个明星的诞生》

米娅在独幕剧中穿的黑西装联想起《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1954)中朱迪·加兰演出歌舞剧时的那身。话说朱迪·加兰的女儿丽莎·明奈利也是鲍勃·福斯超级无敌牛逼歌舞片《歌厅》(Cabaret,1972)的女主角,石头姐可是演过百老汇版本的《歌厅》。

《爱乐之城》
《瑟堡的雨伞》

塞巴在片头、片尾两次身着咖啡色西装,应当还是参考了《瑟堡的雨伞》中男主角在中后段的那身服装。咖啡色也符合塞巴这个“怀旧人士”的象征。

《爱乐之城》
《瑟堡的雨伞》

米娅与塞巴有次夜晚散步,穿了件粉长裙,也借鉴自《瑟堡的雨伞》中女主角的长裙,尽管款式不同,但颜色和领口设计却极为统一,且同样出现了相似的构图和走位。

42.

米娅与塞巴相爱后的第一场戏,她在写自己的独幕剧,剧中角色叫吉娜维芙(Geneviève),此名正是《瑟堡的雨伞》里女主角的名字。感谢@汽车大师 告知,一度以为这是写信……

43.

塞巴在餐厅里演奏的音乐是耳熟能详的圣诞应景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和"Deck The Halls",在导演的原始剧本中写的曲目是《银色圣诞》(White Christmas),出自老一辈美国观众都曾看过的经典同名圣诞电影的主题曲。不过现在正片中用的两首更能俘获年轻观众,也更有喜感。

这家餐厅是在WB studio lot附近的Smoke House拍的,历史悠久,和好莱坞的联系也很深。大本的《逃离德黑兰》(Argo,2012)也有在这儿取景。

44.

《爱乐之城》
《葛伦·米勒传》

塞巴带米娅去听爵士乐那场戏,是向上世纪50年代的大爵士电影致敬,尤其像极了《葛伦·米勒传》(The Glenn Miller Story,1954)中摇摆爵士大师葛伦·米勒带妻子去听路易.阿姆斯壮(由本人亲自扮演)的音乐一幕。

《爱乐之城》

这场戏与之后的演唱会(炫目的灯光、躁动的观众)一幕戏形成对比,同时带出音乐类型片的演变(也就是现在的演唱会纪录片),暗示爵士乐时代的一去不复返,更加阐明了约翰·传奇那番话的精髓:固守传统,怎么能成革新者?(想来我这种“老片痴影患者”也是如此吧……)

《爱乐之城》

另外,60至80年代带有清新活力的音乐片(披头士、猫王的音乐电影和之后的乐队电影,导演初始剧本中描绘的是80年代风格)在片中也有出现(上图一幕),他们用流行歌曲丰富文化内容,为一成不变的歌舞片带来一股新风,对于音乐电影的革命也是标新立异的。

45.

《爱乐之城》
《蔑视》

很多影片都有通过背景墙的色彩变化来表现人物,金·凯利在歌舞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中也用过,戈达尔在《蔑视》(Le mépris,1963)中的使用保持了动作的连贯性。

46.

《爱乐之城》
《迷魂记》

塞巴家的夜戏几乎都是全绿色的室内戏,包括两人的第一次情感转折戏,是通过霓虹灯透过窗帘来营造效果。这显然是从希区柯克的《迷魂记》(Vertigo,1958)那里学来的,《迷魂记》中的酒店外拥有巨大的绿色霓虹灯,透过细孔窗帘映射在朱迪的房间中,使整个房间弥漫绿光。最经典的一场戏,当更衣后的朱迪走出浴室,视觉上感觉她变成了玛德琳,沐浴在朦胧的绿光下,如梦幻柔软的回忆,而史考特也在此时退出他的浪漫幻想进入现实。在《爱乐之城》中,绿色霓虹灯也突出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托朋友专门向导演进行了求证,导演的解答是:对,对,绿色的霓虹灯光从背景打过来。那其实是一个临时的主意,Lina,我们的摄影师想要这样一个致敬的镜头。这也说明就算在那样一个情感上非常现实的场景,你也想要一点点魔术,一点点老派好莱坞,整部电影的各个方面,都是这个来一点,那个来一些,保持一个混搭的状态。)

47.~54.

《爱乐之城》
《迷魂记》

《迷魂记》中的旋转多圈接吻镜头已经影响了不少影片,《爱乐之城》臆想部分的的开始段落也使用了该手法,只不过它的转速要比《迷魂记》快许多。

《爱乐之城》
《瑟堡的雨伞》

臆想段落中的红色舞厅是参考自《瑟堡的雨伞》中的舞厅,这里是水手流连的地方,注意左边那根柱子也得到了保留。

《爱乐之城》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通过小号转变的半圆黑洞,是参考自《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中的塞纳河畔的场景,半圆黑洞即桥洞。

《爱乐之城》
《红气球》

臆想部分的歌舞串联,出现了法国片《红气球》(Le Ballon Rouge,1956)中手持红气球的男孩身影。它并不是歌舞片,可能只是导演的个人喜好,不过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男孩发现一个红气球,它仿佛有生命,在它的带领下,男孩走过巴黎的大街小巷。影片充满超现实的风格,让人联想到保罗·克利以及杰昂· 米罗等画家的作品。所以放在《爱乐之城》臆想段落中,同时搭配艺术布景和巴黎的背景。

这场戏还有一位水手形象,水手可是歌舞片的常见角色,无论是弗雷德·阿斯泰尔(《海上恋舞》(Follow the Fleet,1936))、金·凯利(《起锚》(Anchors Aweigh,1945)、《锦城春色》(On the Town,1949))还是雅克·德米(《柳媚花娇》)歌舞片或多或少都有水手的形象。

《爱乐之城》
《甜姐儿》

《甜姐儿》(Funny Face,1957)中奥黛丽·赫本在凯旋门前的七彩气球也有出现。在形式方面颇有风格,服装以及摄影上鲜艳的色彩运用令人印象深刻。

《爱乐之城》
《雨中曲》

后台入口这个洁白空旷的大舞台,是《雨中曲》中两个元素的结合。

这场戏的舞台是典型的米高梅歌舞片的场景,并没有明确的电影指涉。值得一提的是,该场景在男女主角之前参观华纳片厂6号棚时已有出现(包括路灯、地球仪),所以说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而梦又是来源于现实。

55.~57.

《爱乐之城》
《1933淘金女郎》

剪影效果重现了试镜一段,这是舞蹈指导巴斯比.伯克利(Busby Berkeley)在《1933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 1933,1933)中的独特烙印。之前曾介绍过巴斯比(可跳转至:请您欣赏:肉山人海万花筒),他除了具有用摄影机运镜把团体表演转化成部队操练的本事外,最厉害的就是能将极具创意的摄影技巧融入舞蹈形式中。而男女主角的剪影最后相拥的镜头出自《广告员》(The Hucksters,1947)中盖博和寇尔的剧照(正片中并无)。

另外??

2 ) 伪理想主义者的世俗成功之路

开宗明义,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从导演的上一部作品开始,我就不喜欢。充满了刻意的算计和讨好,好像是一个优等生对解题方法十分清楚,对批卷老师的口味非常明白,所以精心安排了整体的布局,任何可以安排高潮的地方,非常刻意的放置了迷影梗:比如对旧好莱坞的致敬,对片场制度的致敬,对传统歌舞片的致敬,对老电影院的怀旧,对老电影的回顾,对传统转场方法叠化和圆圈遮挡镜头的使用,对蒙太奇的使用,对环绕镜头和快速横摇的使用。问题是,满篇的致敬梗,不断让人出戏和跳戏,无法真正融入电影想讲述的普通的爱情故事里。

**爱情**

米娅完成最后一次试镜后,她和塞巴斯蒂安坐在天文台的长椅上。塞巴斯蒂安对她说:如果试镜成功,你就要去巴黎了。米娅对他说:我会永远爱你。塞巴斯蒂安回应道:我确信你一定会成功,这次试镜一定会成功,你要尽你所能。我会永远爱你。

这完全无法让人信服。

他们的感情从相遇到升温,到遇到波澜再到塞巴斯蒂安从她家劝她回来参加试镜,剧本层面上,已经完成了感情的破裂与弥合,不存在外部力量和环境对两个人感情的破坏和干扰。即不是双方父母阻挠两人在一起,也不是现实困境阻碍两个人感情的维系,也不是第三者的出现使得两人产生误解,感情变质了。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对梦想的追逐对两人的感情发展完全没有阻碍。你不能因为说米娅去巴黎拍戏,塞巴斯蒂安留在LA发展,两个人就预感到的感情就会破裂,无法维系。塞巴斯蒂安也不是中国人,不会因为护照和签证问题就没法去巴黎看米娅,这讲不通。剧本层面,从塞巴斯蒂安回到米娅家乡,对她进行劝说,到第二天清早,带米娅回来,感情的小波折就已经渡过去了,突然讲出我会永远爱你这句话,意味着电影前面努力营造的两个人的甜蜜情感在一个毫无信服力的理由之下如镜子般碎裂。

让我们来复盘一下吵架那场戏。首先,吵架那场戏,我很不喜欢。不断的正反打,不断的语音语调的提升,使得整个这一段在手法上很单调,在表现上很吵闹,和前面营造的一种浪漫的,轻柔的整体氛围不搭调,显得特别突兀。

米娅对塞巴斯蒂安说:你还要巡演多久?他回答:还得好久,你可以到我这里来排练。她说:哦,不行,我太紧张了,还有两周就出演了。他说:没关系,在哪里都可以排练么,我只是想要多点时间和你在一起而已。他说:你喜欢我做的音乐么?她说:挺喜欢的啊,你喜欢么?他说:挺喜欢的啊,观众也很喜欢。她反问道:是么?你什么时候在乎观众喜欢什么了?他回应道:可是观众喜欢,我能挣到钱,不是很好么,我也想成为一个更成熟的我,这样才能给你稳定的感觉。倒是你,没有观众喜欢,还能称之为演员么?

这句话击溃了米娅。

从两个人在酒吧第一次相遇,到在party上第二次相遇,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所有感觉都建立在后者是一个怀才不遇的热爱小众音乐的文艺青年追梦人的基础上。米娅在片场做咖啡店员是为了有更多机会试镜,参加了很多次不成功的试镜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成为演员,就像她在片场对塞巴斯蒂安讲的:有一个姑妈,是演员,从小带她看老电影,因此她想要成为女明星。她在遇到塞巴斯蒂安之前的种种困境,在遇到塞巴斯蒂安的那一幕时,都化作自我投射,映照在塞巴斯蒂安的身上,满足了她对于自身困境和际遇的全部想象和感受。

这是一个文艺青年在落魄时,或者北漂小演员在落魄时,最容易被打动的场景。你瞧,他也是文艺青年(我们志趣相投),他弹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充满热爱,执着追求),他被老板解雇(我们有才华,却没人赏识),另外,他还有点帅,尤其是在聚光灯下。在合适的场景遇到合适的人,米娅完成了自己孤独心灵的慰藉,找到了她认为真正爱的那个人。所有感情线的发展,都符合了LA LA Land的浪漫能给予文艺青年的最终幻想。电影院,天文台,路灯,踢踏舞,长桥,小酒馆,一切一切都为这两个人的浪漫之恋铺路。

但问题出现了?米娅究竟爱的是什么?

她爱的是塞巴斯蒂安,还是塞巴斯蒂安追逐梦想的样子,还是塞巴斯蒂安怀才不遇拒绝向现实低头,追逐梦想的样子?

米娅读了两年大学,放弃了,来到这里6年时间,不断的试镜,但基本没有收获。面试官对她爱答不理,同样参与试镜的女孩子个个漂亮,甚至可能也比她有更好的演技,那支撑她这么多年坚持留在这里的,只能被理解为是梦想。她遇到塞巴斯蒂安,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怀才不遇,现实不顺,同样坚持。人在困境时,往往想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的信念,因此,塞巴斯蒂安的追逐梦想,成为了米娅对自己梦想坚持的信念来源。她遇到的所有困境,所有挫折,都可以用这个人偶来寄托和慰藉,告诉自己,梦还在,还值得追逐,还可能成功。

塞巴斯蒂安的困境和努力,而不是塞巴斯蒂安对米娅的爱,构成了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感情的大部分的基础(肯定不是全部,因为肯定也有男女单纯的爱恋)。

这种困境和努力,以及塞巴斯蒂安对米娅不遗余力的支持,对她所谓才华的相信,仿佛信徒对上帝祷告时,获得的神启和神迹。这种神启或神迹,这种塞巴斯蒂安对米娅的支持以及他自己自身的境遇,构成了一个安全壁垒,使得米娅在这个壁垒里可以安心的做自己,做那个单纯的,追逐梦想的自己。这种温暖的包围,安全的小屋,会让人忘记现实的困难,让人误把创作激情当做创作才华,就像米娅被塞巴斯蒂安劝说开始写剧本那样。

两人吵架时,塞巴斯蒂安对米娅说:你只不过是在我落魄时,见到我喜欢我,能够使得你自我感觉良好罢了。我不同意这句话。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感情,绝非自我感觉良好这么简单。她实际上是把他当做一个更坚定的自己,一个更执着的自己。这种感情,与其说是因为男生的特质而喜欢,不如说是因为更爱自己而喜欢。她热爱自己,爱着那个不断追逐梦想的自己胜过爱那个爱着自己的塞巴斯蒂安。本质上,她是因为对自己梦想的不坚定,现实不断的打击而逼迫她寻找一个精神寄托。塞巴斯蒂安适时地出现了,他的那种落魄的形象,不屈不挠的斗争,都满足了她的自我安慰。换一个场景,换一个男人,只要能满足这个条件,她还是会动情,喜欢上的。这样的感情维系,如同普通人对超级英雄的喜欢,本质上是自我的放大,而不是两个灵魂的平等交流。

塞巴斯蒂安的看似招安,实际上是想成为一个更成熟的自己,在为现实妥协的同时,更好的支持米娅的梦想。人们常说,爱情里,两个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心甘情愿的为了对方,那个爱的人,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塞巴斯蒂安从头到尾都在鼓励她,支持她,这种鼓励与支持是无条件的,甚至为了她暂时妥协,这是为了爱情而做出的牺牲。反观米娅,从头到尾没有对塞巴斯蒂安有同样程度的支持,而是在自己的内心中固执的构建她想要塞巴斯蒂安成为的那个追逐太阳的夸父形象,那个追逐梦想头破血流却初心不改的形象。我从米娅的感情中,看不到真正的爱。

**梦想**

米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从她在咖啡店,看到女明星走进来的一幕开始,电影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米娅的梦想,并非对艺术的追逐,而是对世俗意义成功的渴望。因此,她才会因为塞巴斯蒂安的那句话而崩溃。

“如果观众不喜欢,那算什么演员?”

音乐可以独立观众而存在,因为音乐本身是面向自己的,是内省的,你得首先打动自己,让自己的灵魂愉悦,才能感染别人。因此,当米娅在live house看到那一幕,才会产生不适感,掉头走掉。

让我们仔细看看那一幕。暗场里只有塞巴斯蒂安弹钢琴,人声响起,米娅看得还是挺入戏的。突然,灯光亮起,艳舞女郎上台,人群开始热闹起来,米娅有点不适,但还能接受。中段,塞巴斯蒂安开始弹电子音乐,EDM,特别是表情和状态都挺享受,这个时候米娅开始对周围的观众产生不适感,退出人群。

让她走掉的不是塞巴斯蒂安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他弹着当初在party上认为严肃音乐家不齿的电子音乐,居然还乐在其中,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精神偶像崩塌了,借用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原来你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偶像的崩塌,让她产生自我怀疑,而塞巴斯蒂安的那句话,更是雪上加霜。

塞巴斯蒂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鼓励她,让她不要在乎观众看什么。问题是,音乐是内化的,是由内而外散发魅力的,你必须先愉悦自己才有可能愉悦观众。而表演不同,或者直截了当的说:当明星不同。没有观众喜欢你,没有人爱慕你,你自认为再好的表演也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因此,她才会在小剧场里因为听到观众对她的评价而崩溃,放弃,逃回家里。

塞巴斯蒂安的那句话,击溃了她内心中,潜意识里真正的梦想赖以生存的全部基础,动摇了她一切行为的意义。她追逐的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却在现实世界中渴求一个精神层面上的成功。这两者之间是撕裂的,矛盾的。

当她五年后成功了,成为了明星,走进原先自己任职的咖啡馆,同样的镜头语言告诉我们,她成为了别人眼中,嘴里的那个女明星。转头的一瞬间,她的笑容得意而满足。镜头再来到最终一场戏的酒吧里,她看到塞巴斯蒂安,满眼都是他们两个人如果一帆风顺,全世界为你们让路的蒙太奇。说实话,这段是非常恶心的。

这仿佛是一个家庭幸福又体面的中年妇女,看到小鲜肉,心中暗暗意淫:我真正爱的是那个才华横溢的追梦青年,而坐在我身旁的,给为带来幸福,体面,富足家庭的这个男人,只不过是我世俗中的老公,而非我精神世界的爱人。

这构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讽刺。米娅从来都没有真正爱过艺术,也没有真正爱过塞巴斯蒂安。她想要的,从头到尾,都是世俗意义的成功,只不过她用所谓精神层面的追求来满足自己贪婪的内心,掩盖和欺骗真正的自己。最后的蒙太奇,构成了最大的讽刺,因为,真正阻碍你获得蒙太奇里面两个人甜甜蜜蜜,全世界为你们疯狂的,是你自己。没有人阻碍你们在一起,没有人阻碍你获得成功,甚至没有第三者插足。当你功成名就之后,还要满足自己年轻时的缺憾,想要获得爱情的认可,这不是贪心贪婪是什么?路是自己选的,家庭是自己建立的,老公是自己嫁的,偏偏搂着老公还意淫着所谓轰轰烈烈的爱情,真是太贪心了。

回到当初米娅和男友吃饭,她一个小演员,费尽心思通过寻找有钱有地位的男友,试图跨入那个阶层,听着他们聊生意,聊五星级生态会所,已经暗暗告诉我们,米娅全部的心思,都只是想要成为那个阶层的一员,成为众人爱慕的明星而已。她的梦与塞巴斯蒂安的梦想相比,值得尊重,却不敢苟同。

**成功**

米娅究竟是如何成功的?

这真是一个谜题。我无法说服自己相信一个6年来不断试镜,却始终被面试官打断的追梦女孩,如何突然获得了一次非常胡闹的面试机会,从此就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我只能解释为,这是在暗讽好莱坞的明星来的就是如此容易,如此随机。一个看似不靠谱的机会,就成就了一个明星。

艾玛斯通的演技绝对是非常出色的,尤其是在电影中第一次试镜时,当她被别人打断时,那种微表情的变化,极其精确到位。那问题就来了,既然演员的表面如此出色,面试官全完全无法get到,那究竟是演员表演的不够好,还是说本身面试就是很随机,甚至有潜规则的。

当米娅在小剧场演出后,在后台听到观众对她演技的反馈时,我迷惑了。电影中观众是对米娅的演技完全不认可的,这种不认可,不承认,一方面与米娅6年来不断试镜却从未有过什么真正的表演机会的事实是吻合的,但从另一方面,更加说明后来的试镜机会来的如此没有根基了。既然大家都不认可你的水平,为何会给你机会?如果从艾玛斯通的表演维度看,又更加奇怪了。既然你本身的表演如此出色,为什么大家对你的表演如此不认可?这中间产生的认知偏差,是怎么让米娅突然就成功的呢?

最后的试镜更是胡闹。电影没有剧本,参考表演者自身演绎而进行创作。米娅就讲了一个烂俗的鸡汤故事,偏偏这样就获得了成功。在这里,我只能理解为,这是导演的自我表述了。本身有才华,却不被欣赏和理解。最终还是通过一个俗烂的鸡汤故事,打动了制作人,获得了机会,取得了成功。这简直是对好莱坞的莫大讽刺啊!我并非因为才华而获得认可,仅仅是因为符合你们的套路和需要,就能获得认可,这本身难道不是对好莱坞的明星体制,IP炒作的讽刺么?

如果在小剧场里,安排台下观众对米娅表演的认可的戏,或者最后试镜的机会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交待,我是能够承认米娅是因为怀才不遇,努力奋斗,却没有放弃,最终千里马遇到伯乐,获得成功的故事的。但这些都没有,她的成功来的如此随意。一个不靠谱的试镜,一个五年后,成功便唾手可得了。那这种轻易的成功和两个人当初的感情对比起来看,更显示出,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只是米娅成功道路上的点缀。在需要的时刻(成了角儿,带着丈夫来酒吧)随时可以拿出来过个瘾(最后的蒙太奇),这种感情对塞巴斯蒂安不公平,对观众来说太轻浮了。

如果这部电影,潜意识想讲述的,是一个平庸的女孩子费尽心思嫁入豪门,成为女明星,但在追梦路上遇到一个单纯的文艺男青年,产生了一段露水情缘的故事,仿佛这一切就可以讲通了。

**天文台和最后的蒙太奇**

我实在不觉得最后的蒙太奇有什么惊艳的,更多的是干扰,是一种画蛇添足,除非它就是我认为的导演的潜意识里的对米娅的讽刺。只有这一层面的蒙太奇,我才能认可它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最后的意淫越华丽,越浪漫,越令人迷醉,也就反衬处当初的米娅对塞巴斯蒂安的感情多么虚伪,多么空洞。

如果导演并没有这么一层意思,那这段戏完全是废戏。只需要米娅到达小塞酒吧的门口,穿过酒吧看到台上的塞巴斯蒂安,四目相对,塞巴斯蒂安有点惊慌失措,酝酿许久在钢琴上弹出《繁星之城》的前四个音符,那这个故事就闭环了,圆满了,再多久会显得多余,非电影了。

另外,天文台一场戏我也不喜欢。突然升起进入星空,从简单的文本层面来说,是没问题的。繁星之城,两个人的感情升华,浪漫,唯美,世界在我身边,群星为我们而舞动。但问题是,升起的很不自然,突然出现的星空和剪影让整个段落变成了迪斯尼的卡通片,而不是好莱坞的歌舞片。电影的诗意,最好体现在细微的地方,仅仅是把普通生活拔高一点点,突出一点点,抽象一点点,千万不能多,更不能全面改换。如同《雨中曲》里,绕着街头的路灯跳舞,只是画龙点睛的一笔,让诗意在生活中,在寻常的景致里,超拔出那一点灵性即可。脱离了现实的诗意,却配合这样一个很俗套的爱情故事,会显得形式和内容之间产生了脱节。我甚至觉得,星空乱舞那段还不如两个人刚到天文台,处于画面左侧时的嬉闹更美。

**表演和技术**

表面方面,高司令不过不失,这种文艺青年的路子,对他来说毫无难度,量身定做,只是正常输出而已。艾玛斯通的表演确实值得肯定,非常出色,想到大陆她这个年龄段的那些女明星,在演技上的差距,真是天渊之别。

《繁星之城》在电影的中后段,用的太多,太频繁。主题音乐不能滥用,你得配合你的场景和想表达的意义使用。《繁星之城》里讲,所有的星星为你闪耀,实际上是一种浪漫的爱情表现,以及对爱人的无限肯定与赞美。音乐又透出一种不被认可的追梦人,互相慰藉时的带着忧伤的甜蜜的感觉。两个人感情好,来段繁星之城,两个人闹矛盾,来段繁星之城,两个人多年后相遇,又来段繁星之城。感觉有点抓着一首好听的旋律不停的使用,生怕你记不住的感觉。

歌舞表演,我只喜欢米娅在公寓里那一段。开场的舞蹈有点跳戏。在还未给我建立起任何情感坐标,世界基础时,就突然加入一段舞蹈,让我有点措手不及。米娅在公寓里的那一段,镜头的运动和场景的转移很流畅,很显功夫,展示了导演对电影技术的掌握。四个姑娘对好莱坞经典舞蹈的戏仿和致敬,配合歌曲及歌词,也能很好的表现追梦少女们的热情和魅力。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在party后的那一段踢踏舞,不能说不好,只是两个人毕竟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踢踏舞的很多动作,同步性和细节没有表现的特别好。当然,我也不是对演员吹毛求疵,我认为他们其实表现的已经很好了。只是这种功能性的段落,一是在致敬雨中曲的时候,没有更好的通过编舞和动作给出舞蹈中蕴藏的活力,和两个人的互相挤兑的感觉;二是两个人跳舞时大多数段落分的太开,缺乏眼神之间的交汇和互相cue时产生的火花。其他的歌舞段落,说实话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高司令的钢琴确实弹的很赞。

另外还有个问题。很多旋转镜头和快速横摇镜头,焦都没有跟上,看imax时眼睛很难受。开场舞小伙跳到厢式货车那段,后面的很多段落里,跟焦都好像有问题。

整部电影使用了太多的tricky,太多的致敬,仿佛是对好莱坞的那些人讲:你瞧,我多懂你们。对你们的历史,你们的经典,如数家珍,悉数奉上。我都这样了,你还不拍个手,叫声好?我不能分辨这是导演的本意还是导演的热爱。但事实上是,这样的安排在好莱坞人眼中看来,是很懂事很聪明的选择。好莱坞急需要造星,造神,年轻有很有技术,更关键是更懂得话语权和话术的达米安,对好莱坞这样一个奉行美国价值观和造梦原则的机构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无论是机缘巧合,还是有意所致,今年的奥斯卡,好莱坞肯定会对达米安大加赞赏,如同是朝廷对宋江招安,毕竟,谁都喜欢懂事又会做事儿的人不是。

3 ) 精心包装的陈词滥调

看这部电影之前,一位女性朋友忠告我带上纸巾,免得哭鼻子时没纸。结果,这包纸巾根本就没开封。我期待这部高分电影带来一个惊喜,结果拆开音乐剧的包装,只看到一出彻头彻尾的陈词滥调。

我能理解为什么朋友喜欢这部电影。电影的男女主角都是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想着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洛杉矶赢得世界的关注。相似的心境让两人坠入爱河。当事业开始起飞时,男女主角又不得不各奔东西。中国观众早已熟悉类似的主题,比如“北漂”。不少观众可能正经历类似的遭遇:胸怀梦想而生活拮据,充满热情却不被人理解。看到男主角被亲人质疑时,我们都想冲着屏幕喊:

走开,别管我们年轻人的事!

生活出现巨大的裂缝,这本是吹起激昂号角的时候,男女主角的应对却一点也不主动。男主角莫名其妙地加入到一个成功的乐队,放弃自己对爵士乐的坚持,获得经济上的成功。他最终靠着乐队的收入开了自己梦想的爵士乐吧,但在我眼中,这一成功充满了讽刺的味道。如果说男主角的成功还能起到点反省作用的话,女主角的奋斗简直玛丽苏到家。她之前的面试毫不成功,社交中也清高自傲,创作的话剧恶评如潮。当然,剧本不敢随意枪毙女主角,所以还是生硬地安排一个星探“发现”女主角的才能,给了女主角一个面试的机会。面试的题目是讲一个故事。女主角思忖良久,开始讲:

我的阿姨跳进了塞纳河……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女主角接下来絮叨了一堆关于梦想的大道理,似乎所谓的梦想就是做跳入塞纳河这样常人不做的事情。但没关系,电影里的女主角还是因此获得机会,并成为大明星。

整个电影就像女主角讲的故事一样,看起来饱含深情,细想起来却没什么道理。男女主角的爱情也是如此。两个“北漂”的爱情故事,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题材。电影中男主角对女主角说,“你最初爱上我,或许是因为我那时的落魄,能让你对自己的感受好一些”。我当时以为电影会以此为契机,探索更深刻的面包与爱情的道理,没想到电影接着在世俗故事里无法自拔,再不愿深入讨论。电影的最后,女主角成为大明星,和丈夫一起来到男主角的爵士酒吧。男女主角幻想着另一种生活的可能。这原本是升华电影主题的一个好机会。可惜的是,幻想的生活中,两人的爱情继续依然要建立在物质成功之上。似乎除了成功,生活再没有其他可能。如果我是剧作家,我大概会把幻想的桥段换做两人在贫贱生活中相濡以沫。毕竟,那才能衬托出所谓成功的本质。

但导演一定不想这样。他想要的,大概只是载歌载舞的励志MV。

4 ) 幸好,你们分手了

据说看《爱乐之城》一定会痛哭流涕,我提前准备了两包柔软亲肤型纸巾,可惜还没找到机会用上,电影就结束了。

这让我怀疑我是不是进入到了一个麻木又冷漠的人生阶段,面对原本可以“圆满”的结局,我竟然没有以泪洗面,竟然没有感到什么遗憾,我只想起立鼓掌并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幸好,你们曾放开了彼此的手。

剧情很简单:

两个生活在洛杉矶的文艺青年,相遇了,相恋了,最后却因为都要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分手了。五年后偶遇,他们都成为了当初想要成为的样子,最终以相视一笑泯恩仇结束了这段意外邂逅。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如果把洛杉矶改成北京,人物原型就是这样的:

一个小剧场跑龙套的女演员和一个十八线地下音乐人相遇了,他们啃着煎饼果子,在某live house贿赂了检票人员入场,并省下一周的饭钱买了一瓶绿棒共饮,在愤怒的摇滚乐BGM下,他们眼中闪烁着泪花互相鼓励,“你一定能行的”,“你也是”。

故事的结局会是一样的:跑龙套的也有春天,她最终成为一线小花女艺人,十八线音乐人也不再忧伤,他在鼓楼开了一家酒馆,虽然小众却经常人满为患。

他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但还是在相遇的那一刻不可控制的在颅内剧场里上演了一出人生AB剧,若是当初没有分开,他们现在已经一起走上了人生巅峰。


就是这一幕,唤起了多少人内心的渴望,让多少人达到了情绪高潮,他们想起了那个曾经放弃的人,那段曾经错过的感情,拍着大腿恍然大悟:我得到的都是侥幸,我失去的都是人生啊。

你可千万别把这一刻当真。

你怀念的,你感到惋惜的不过是一场关系没有走到尽头,至于那是不是真的爱情,另当别论。

电影跟回忆一样,总是会美化我们的经历。多年后,你会忘记过去一起遭遇的贫穷,患难时对彼此的嫌恶,忘记曾为鸡毛蒜皮争吵,忘记冷落和失望,就算记得,这些不快的经历也会像加上一层柔光镜,顺眼了不少。

唯有那些美好会被放大,它们在你心里变得越来越特别,不同寻常到似乎眼前的一切都比不上。

这是陋习,也是共性,我们总是对失去的、错过的东西另眼相看,仿佛只有不再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

却忘记了,你当初有过无比坚定的要放弃的理由,你曾信誓旦旦认定自己不会后悔。

在那时那刻你比较过,你衡量过,你取舍过,就别怪命运弄人,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所以,那段蒙太奇的假设不过是镜花水月,是永不可能发生的幻象,你可曾想过,如果电影中的一对爱侣没有分道扬镳,是否还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否能在实现梦想后依然相看两不厌?

人造的另一完美结局肯定魅力无边,就因为它脱离了逼仄的真实,完美的跟假的似的。

所以,何必伤怀?你追逐的、你想要的,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做出了抉择。

既然选择了梦想,就应该付出代价。

其实,提到人生目标、理想、梦想等类似的词,我总觉得这些概念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荒唐。

我们从小到大被培养出的“理想观”、“梦想观”似乎都是只关乎于自己,且大多只聚焦职业、事业、工作,要成为科学家、舞蹈演员、要环游世界、要拍一部伟大的电影、要登上月球…...

这些梦想很好,只是太单薄了,它们只照射人生的一面,却跟家庭、爱情、生活方式这些维度没有丝毫关系。

大多数人的梦想都是狭窄的,我很少听过谁的梦想覆盖到未来的爱情或是家庭生活。

我们没有在梦想中给爱情留下一席之地,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梦想总是跟爱情互斥,为什么在两难境地当中,更多的人选择放弃了爱情,去实现梦想。

因为在我们的语言文化环境中,梦想这个词本身就比爱情高级。

时代不一样了,舍弃爱情投奔理想的也不只是男性。

亦舒写过一个故事叫《迷藏》,同样面对爱情和事业的抉择时,女主角王维元的妈妈问她:“像你这样进退两难的年轻女子可多?”维元答:“满街都是,车载斗量。”

不是只有电影里和小说里的人儿才会接受现实的考验,平凡如草芥的你我他,都可能有一天面对如此尴尬,左转是爱情,右转是梦想,你就站在岔路口,内心如煮。

我倒不觉得一定要为理想放弃爱情,毕竟理想常在,爱情却如鬼魅。

这或许也是影片中的二位没有修成正果的一种可能,他们之间确有深厚感情,但那未必是爱情。他们相互吸引,相互倾慕,但与其说爱上对方,不如说更爱自己。

米娅就是女版的小塞,小塞就是男版的米娅,他们都是怀着一腔热血,他们都贫困潦倒,他们都热爱艺术,他们都怀才不遇,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这也正是片名LA LA LAND的一种释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正因为境遇如此相似,他们才会有那么多相通的感受,有那么多相似的看法,有一样的偏执和神经质。

他们爱上对方,其实更像是顾影自怜,他们为对方着迷,其实更像是肯定自己。生活已是如此的艰难,有一个人跟自己并肩作战,总是好的。

王小波曾在给李银河的诗里写: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

就是这种想要用叠加的勇气和坚韧共同抵抗人生艰难的愿望,支撑着他们携手并肩,可一旦光景好了起来,他们终于在旁人眼光和俗世里得到肯定,LA LA LAND便成了乌托邦,所谓的爱情便成了鸡肋。

于是,米娅和小塞终于现实了起来,你演你的戏,我弹我的琴,就此告别过去一名不文的自己,连同那段患难感情。

或许,我们的生命中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人,他只是来陪你走一段,只是跟你共赴人生的某个阶段,而一旦结束了那个特定的状态,他的任务完成了,他送你到下一个渡口,最后的告别就是看着你离开。

当米娅和小塞再相逢,谁也不必为他们遗憾。在收获梦想果实之后,在你变得更自信更成熟之后,你找到的归宿才更接近于真实生活中的爱情——不是为了找到自我,也不是为了互相慰藉,只是为了找到纯粹的爱,白头偕老。

你看,不是所有的错过和分离都是一种遗憾,因为有时恰恰是错过和分离,才让你实现了你的梦想,让他成为了他想成为的那个人。

5 ) 最是重逢一霎那,看到我们错过的人生,具体而微

刚刚看完La La Land(中译名为“爱乐之城”),真是年末的小惊喜。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探讨的话题也似曾相识,从思想层面上并没有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在情感的处理上,却非常动人。

从爱情角度讲,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式boy-meets-girl的故事类型。女主角Mia (Emma Stone)是一个还在到处试镜到处碰壁的准女演员,白天还要去咖啡馆工作来维持生计。男主角Sebastian(Ryan Gosling)则是一个一门心思想演奏爵士乐的钢琴伴奏师。两个都不得志的人相遇相爱相互鼓励,度过了短暂的浪漫时光。故事总要有转折,年轻人不得不成长,白日梦要醒来,生活要出现变化,而这里的变化始于Sebastian签约了一家很火的乐队做键盘手。这个乐队做的更近于流行音乐,到处巡演,是一份稳定的、薪水可观的工作,但和Sebastian所向往的音乐,想完成的志业(开一家爵士乐酒吧,演奏真正的爵士乐,传达爵士乐的即兴与变化之精神),基本毫无关系。Mia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而Sebastian却觉得他在努力做一个好男人、好伴侣,满足Mia的期待,而Mia对于他成功的不满,是因为他事业有起色了,导致Mia和他相处时优越感降低了,所以才会不满。俩人那天晚上不欢而散,第二天Mia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首演(基本没什么人去),Sebastian也因为工作而错过,Mia对自己的事业和爱情都失望到极点。这时候出现了一个试镜机会,Sebastian说服Mia去了。试镜之后,Sebastian已经预感到了Mia未来的成功,和即将到来的分离。影片的结尾,则是五年后各有人生的Mia与Sebastian再度重逢。

影片也可以算做是young adult的成长主题。YouTube影评人Chris Stuckmann说,很多观众觉得这部电影是一封写给洛城LA的情书,因为La La Land本身也是洛城别称。但在他看来,这部电影其实一封写给passionate people的情书,写给那些怀有热忱坚持梦想的人。——这也是我说这部电影在主题上并没有推陈出新的原因。坚持梦想vs面对现实,实在是一个太老套的话题了,感觉已经被各路文艺作品和鸡汤文章换了八万个角度切入,怎么选都有理由,都可以理解,但让人甘愿去追逐、并为之目眩神迷或黯然心碎的,是一个学名为“可能性”的骗局,是一个标着“what if”的鱼钩,是平行世界里的你我。

追看过同人文的都知道,同人的一大动因就是,what if. 如果你们没有遇到,如果你们早一点遇到,如果你们晚一点遇到,如果换一个时空换一个地点遇到,故事都完全是不同的打开方式了。而这个电影的结尾十分钟,就是一个完美的“what if”命题作文。

五年后,Mia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为人妻为人母,事业有所成就,在LA定居。某个傍晚,和丈夫晚饭后散步,无意间进入一家爵士酒吧,恰好便是Sebastian开的,Logo用的还是当年俩人热恋时Mia给他设计的。俗套吧,煽情吧,但真的很好哭的。Mia从Sebastian上台弹琴开始,就恍惚间看到了另一条人生轨迹,Sebastian也一样。如果,如果当时吻你,当时抱你,如果我当时没有签约乐队,如果我出现在了你的首演现场,如果我陪你去巴黎,我们会不会已经是一对眷侣,是一个宝宝的父母,晚饭散步后来到这家酒吧,看另一个做着音乐梦的人年轻人琴声悠扬,而台下的我们十指紧扣。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真的一下子想起来我学妹和我讲过的一个场景。当时她和喜欢的男孩子面临各自东西的毕业,她要回国,而男孩子将去欧洲,俩人都心知肚明没有未来,只有抓紧眼前,一响贪欢。俩人一起去旅行,去住在大森林里的小木屋里,过几天与世隔绝的日子,各自都已经讲好,回来后便不留遗憾地各奔前程。可不巧,回来没几天,男孩子生病发烧了,本来讲好再不见面的,他却撒娇耍赖也要学妹来照顾他。学妹没办法,去陪他,给他煮粥做饭,叮嘱他喝水。那一天结束的时候,他们难过极了。

学妹跟我讲,”因为我突然清楚地意识到,我所不能拥有的,是怎样的一个未来,是我和他之间怎样的一种可能性。“那么日常,那么具体,清清楚楚让你看到体会到,你要放弃的,是怎样一种生活。这比抽象的”我不能跟他在一起了“要让人心痛多了。

La La Land的结尾也是这样一种具体的心痛。如果说此前的分开只是一种概念,而分开五年后的重逢,却吊诡地让你意识到,不在一起了,分开了,是怎样具体而微的事实,是从此丧失了有你的人生,是你再没有可能成为我孩子的父亲,是我们便只有这台上台下相望一眼的缘分。

怡微写《玻璃之城》的影评,讲到”人生有你一定要走完的缘分“,说这部电影其实就是讲人人都会遭遇的爱的难题,明知早晚会分开,为什么会在一起?明知再撑一下也许会有未来,为什么就拿不出一分一厘的意志力?——那么其实,La La Land,讲得也是相似的故事。没有误会,也没有天灾人祸,但人与人的相守相爱,就是那样难,连吃餐饭都是要珍惜的缘分。

如果我知道我们只有这一小段缘分,我们那样全面又细致地走进过一个人的世界,然后又不带片缕地走出彼此的生命,如果我可以知道我真正放弃的是什么,错过的是什么,——至少,我们曾经在洛城玫瑰色的日落里共舞过,被这城市的璀璨星光照耀过。

感谢有你陪我发梦。

6 ) 爱乐之城不是深刻的影史杰作,它是能触碰到心灵伤口的酒精棉球

虽然没有拿到最佳影片,但爱乐之城依然是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仔细想想,虽然爱乐之城的呼声最高,但是没有拿到奥斯卡也不难理解。上一次拿到奥斯卡的歌舞片还是14年前的芝加哥,对比芝加哥针针见血,拳拳到肉的辛辣讽刺,爱乐之城还是太小品了一些。
更何况奥斯卡最佳电影酷爱探讨生命,尊严,少数族群,宗教,地域矛盾等深刻议题,而两个青春大好,家底殷实,身怀技艺,面目清秀的白人小儿女在梦想与爱情之间的那点抉择,也实在很难称得上分量。

我完全不觉得爱乐之城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个人真的很爱很爱。奥斯卡颁奖礼后就进入影史故纸堆的深刻严肃作品还少吗?但爱乐之城,我是可以反复看上几年的。




第一印象的好感来源于两位主演。

第一个把两位主演Emma Stone(石头姐)和Ryan Gosling(高司令)组成情侣档的人简直是天才(虽然这是他们第三次合作了)。



这个情侣档的搭配堪称完美。身高搭,体态搭,气质搭,甚至发色都搭。
石头姐的代表性角色基本上都是外表有点小风骚的知性美女,总会附加一个体面的背景,比如律师,差点成为律师的演员,市长女儿等。
高司令的代表角色是人格强大的文艺男青年。他演的花花公子都有一整套服务到位的泡妞流程,他演的才华横溢的钢琴家梦想是一步步拯救Jazz。总之,这个文青,他绝非俗物。
所以这两个擅长饰演知性和文艺角色的演员搭档起爱情片来,非常火花四溅,相较于上一波的爱情片巨星们,少了一份甜腻,多了一份清新。



石头姐是个神奇的演员。她拥有一双大到惊人的眼睛,和及其舒展纤细的骨架,这帮助她拥有了演员的很多个层次。当她淡妆特写的时候,她是个眼睛过大,五官有硬伤的普通少女;当她浓妆特写的时候,她的雪肤红唇中和了眼睛的比例,她看起来是个艳丽的美女;当拍到她的半身的时候,优雅的脖颈,性感的锁骨和完美的肩部线条,又让她成为一个大美女;而拍全身的时候,她伸展纤细的四肢和完美的肌肉走向,让她成为一个优雅灵动的女神。一重又一重,这种冲突感,就是演员的苗子。

所以Mia这个角色简直是为石头姐量身打造。她需要用普通青年的喜悦哀伤和支离破碎让观众共情。她也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变身大美女,这样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才更让人信服。最后,她还得成为大明星。五年后那场戏,导演拍了她从车上下来买咖啡,只拍了她的体态,仅从她的腿,背影和腰身,观众也能知道,她成名了。换了别的演员,这一系列的丰富的层次和蜕变不会如此有说服力。

我们来看,

怎么把石头姐变丑(拍成悲伤蛙)?突出她的超级大眼,用宽袍大袖遮住颈部和肩部线条。


怎么把石头姐变美?拍半身,露颈露肩穿纯色剪裁流畅的衣服。


怎么把石头姐拍成女神?低机位拍全身,穿裙摆到膝盖上边缘的短裙。





高司令也是一个气质大于美貌,骨架大于颜值的人。高司令童年时是迪斯尼童星,出身于“米老鼠俱乐部”(同时诞生了Britney Spears,Christina Aguilera 和Justin Timberlake等一群偶像),童星出身难免经历转型阵痛,尤其是20出头时的高司令相貌平平,而童年玩伴们外形靓丽早已大红大紫席卷全球。虽然光彩熠熠的童星和备受瞩目的演员新星之间隔了十几年,但出道够早的高司令红的也不晚,24岁凭借《恋恋笔记本》一鸣惊人,26岁凭借《半个威尔森》提名奥斯卡影帝,和希斯莱杰并列最年轻影帝提名者。

不知是否是这段经历的影响,他身上有一种不招人反感的自信。他成为明星的银幕魅力也来源于此。他身上糅合了不被赏识和理解的落魄感(也可以说是文艺气质吧)和自知绝非池中之物的强大人格。
他在《恋恋笔记本》和《爱乐之城》里演穷小子的时候没有看低自己的“屌丝感”,在《疯狂愚蠢爱》里演花花公子的时候也没有猥琐和油腻,反而有点孤独忧郁的气质。

另外所有爱情电影的男主角们都应该好好向高司令学学怎么演出深情。相较于无数邪魅狂狷的霸道总裁们,眯起眼睛装犀利,用充满攻击性的方式来告白,高司令演出深情的方式是微挑眉毛,表现出孩子般的童真。配合他的蓝眼睛,形成一种很专注,卸下心防的效果。






缺点是,相比较之下,高司令的表演虽然放在正常的剧情片里合格,可是在歌舞片里显得太含蓄了。歌舞片是需要夸张效果的。
要知道歌舞片里随时可能唱起歌跳起舞,如果演员塑造的氛围是正剧气场,那突然开始歌舞得有多尴尬?所以石头姐的悲伤娃表情,在花瓣飞舞的街道上奔向电影院,面试独唱等等环节,放在一个剧情片里,100%太做作了,但是在歌舞片里是绝对的加分项,撑起了整个电影的饱满氛围。
石头姐相比高司令在颁奖季的表现更优秀,也是因为《爱乐之城》总体效果上歌舞片的范er特别正,除了歌舞本身在水准之上,石头姐的演出占了一大半功劳。


不得不承认,歌舞片的黄金时代已经永远地过去了,它永远也不会复兴,但也永远不会消失。甚至每隔几年还能再遇佳作。
看过雨中曲的朋友们一定记得,当时正值电影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过渡时期,男主角唐的新电影遇到了很大的冲击,女主角琳娜提议,为什么不拍成歌舞片呢?




这就是歌舞片最初的动机,也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歌舞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盛一时,到了六十年代以后又急速衰败。歌舞片代表了电影从无声世界,迈入有声世界的时候,用声音玩出的第一个特效类型。
而受限于技术和成本,当时的视觉特效几乎玩不出什么花来。到了六七十年代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动作片,科幻片,魔幻片,漫改英雄片,开始层出不穷,歌舞片作为一种最早类型的电影奇观,已经渐渐不具备作为电影工业中流砥柱的资格了。


从现代观众的角度来看,歌舞片当剧情片看太闹,当特效片又太没看点,它永远回不到那个黄金年代了。可是唱歌跳舞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娱乐方式,在歌舞片掉线的这些年里,音乐和舞蹈一直都是在发展的。歌舞片始终不缺最好的素材。

所以你看,
改编一下最成功的百老汇音乐剧,就有了《芝加哥》《悲惨世界》《歌剧魅影》
混个经典流行歌串烧,就有了《红磨坊》
套上乡村音乐的人物传记,就有了《与歌同行》
拍成迪斯尼动画,就有了《冰雪奇缘》
只要有戏剧感,舞台感强,情绪饱满夸张的剧本,配合好音乐,就可以有好作品,更不用说,每过几年,人们内心那个唱歌跳舞的角落痒起来,歌舞片就可以小小的回春一把。



歌舞片的长处是善于做情绪渲染,要比一般的剧情片更容易感性上打动人。
安妮海瑟薇演的芳汀的悲惨悲惨,用一首《I dream a dream》难道不胜过千言万语?
如果没有《Let it go》,Elsa的自我觉醒会这么鼓舞人心吗?
芝加哥里,Roxy一边唱着蛇蝎诱惑的《funny honey》一边让丈夫为她頂杀人罪,这样的讽刺效果剧情片能够轻松达到吗?

但歌舞片也有两大雷区。
一类是歌实在太难听(《魔法黑森林》:???)
还有一类是言之无物,为了歌舞而强行剧情。

说到这里不能不讲一讲爱乐之城的故事。爱乐之城是一个歌舞和剧情搭配合理的正确示范。
爱乐之城的故事,非常简单,但它在爱情片里也算独树一帜。

2017年,个人意识高度觉醒的年代。爱乐之城探讨的就不仅仅是爱情里的风雨波折了,它把一个过去被糊弄过去的问题拿出来探讨:“个人意识”和“情感联结”孰重孰轻?


传统的爱情片,一定是要happy ending的。男女主要么出身显赫,不愁生计(你看紫菱结婚后可工作过一天?);要么爱情与人生发展总能高度匹配,仿佛事业是爱情闯关中随机掉落的战利品;要么随便努力努力,加一段配乐快剪就登上人生巅峰了。太过童话。
如果是剧情片,十有八九是苦大仇深,高度写实,爱情身上遍身的凡尘烟火,已经不存在让人在电影院里脸红心跳的粉红泡泡。

爱乐之城画龙点睛的结尾就把两者做了结合,获得了两者加成的效果。如何能让爱情电影既不烂俗,又能讲出happy ending?先让男女主角因为不同的人生追求而分开,再在重逢的时候在女主的脑海中把两人的爱情故事重剪,所有的不愉快和纷争,全都修复,所有的快乐和和睦,全部加倍。

这种时空胶囊式的超现实拍法一点也不新奇。很容易就可以回忆出很多,《末代皇帝》里日暮西山的溥仪在龙椅座位里找到了当年的蛐蛐盒子,打开盒子,一只活蛐蛐爬了出来,好像几十年的改天换地不曾发生。《泰坦尼克号》结尾时露丝在梦中重回床仓大厅,所有乘客全都活了过来,满脸喜悦地祝福她和依然少年面目的杰克……

但爱乐之城无疑是耳目一新的,因为它是歌舞片,它可以把这一幕表现的极尽夸张,而且越夸张越美好,我们的心越痛,因为我们这一刻潜进了Mia的心里,最后的十分钟里所有的恢弘,欢乐,深情,温馨都是假的,是我们此生回望,可忆而不可追的美好。
一句简简单单的以乐景衬哀情,借着歌舞片的抒情优势,被发挥到了极限。

电影结束后,有人议论为什么他们不能努力顾全梦想和爱情呢?因为梦想对专注的要求如此之高,而爱情对陪伴的要求如此之高,两者几乎天生相斥。
那么,若难以两全,你选择什么?

我相信,很多人选择了梦想。爱情是甜蜜的糖,梦想是果腹的面包。若是没有糖,我们的生活只会暂时地果然无趣,而如果没有面包,我们可能一天也活不下去。


可这不代表放弃了爱情的我们是无心肝的渣男浪女,曾经做出过,或者隐隐担心作出这些选择的我们,心里也有深深的内疚和自责。


为什么电影院里许许多多的观众会在色彩明亮,音乐欢快的结尾里痛苦流涕?
我想龙应台在《四郎探母》里说透了,

“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
艺术像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种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那是一种共情在联结。我们终于在银幕上读到了导演为年轻人在爱情与梦想的选择中,吟唱出的悲天悯人。那一刻,在尘世中颠沛流离,梦想与爱人,终难两全的我们,感受到了理解的带来的感动和温情。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又有谁忍心责怪。谢谢你,爱乐之城。

————————————————————————————————————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 欢迎关注。

短评

这部电影有多好呢?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二十年后的一个傍晚,你开着车(或者车载着你)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扬声器里开始放起这首电影里的旋律,听到第一个音符的一瞬间,所有的情绪全都涌上来,就好像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你第一次听到它们的时候那样。

4分钟前
  • C.W
  • 力荐

前一个半小时都在出戏 从5 years later之后才有点感觉 觉得想找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画风失败 想找伍迪艾伦的文艺失败 想找宝莱坞电影一言不合就歌舞失败 唯独成功是最后的平行世界桥段 算是能赚观众一点同理心

9分钟前
  • Mo
  • 还行

本年度最被高估的片子就是La La Land了 一个八五后导演的野心之作 可惜阅历不足 剧本各种尴尬俗套 各种故作姿态 浪费了两个优秀演员的表演

13分钟前
  • paul屋
  • 还行

年度十佳!最后在情字上找到了一个引人共鸣的点,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逐梦想的旅程,在某个时间点上,一个人遇到一个人,他们一起成长,相互鼓励,有美好,有痛苦,有成长,有遗憾,这就是人生。导演非常成熟老道,不仅有野心,也有足够的才华,歌舞元素几乎就是整个歌舞片的发展史,适合迷影爱好者。

1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各自梦想实现之时,发现梦想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假如可以重来,我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吻你,推掉工作来看你的第一次表演,随你搬到巴黎去,巴黎也有好的爵士乐,在把孩子丢给保姆的夜晚,开车带你去吃饭,然后一起走进酒吧,听别人弹奏我曾经做梦都想弹奏的曲子。可惜,现实中没有如果,但电影和想象里有!

22分钟前
  • L'automne
  • 力荐

最动人的永远是梦想和爱情。但我们没有在一起,这就是现实。

24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今年最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很多段落让人有重温“雨中曲”的感觉。是爱乐之城,也是星光之城,还是梦想和现实缘起缘灭的地方。事实证明有个好的结尾多么重要,它让原本平淡无奇的叙事一步登天!多一星给石头,明年奥斯卡影后坚决站定你~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分开以后,生活中我们未必会再相遇了,但在记忆里,我们都还很年轻,我们坐拥无限可能,敢说爱,敢说永远。其实啊,有过,才是永远。谢谢你啊,把我变成了更好的人。祝我们各自幸福。

33分钟前
  • 宋小君
  • 力荐

二刷。又悲傷又溫暖,藝術互相影響生命。最後一幕用一場夢、一場電影彌補愛情的遺憾尤為動人,二人因對藝術的喜好相識相知,互相影響、鼓勵、成就彼此的夢想,感情雖沒有開花結果,卻在各自生命留下不可抹滅之印記。哭著離場。

35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同比《纽约,纽约》类比《艺术家》,返璞归真用音乐、歌舞片形式讲述一个通俗化爱情故事,主要技法登峰造极。串联影史不同音乐、歌舞类型分支(米高梅、金姐弗雷德、大爵士、雅克德米及当代乐队片、演唱会电影)在不同段落相映成趣,既是传承又带出类型演变,复古又革新,且能升华爱情主题,内外兼修。

3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我们在穷困潦倒时爱得一塌糊涂,却无法在各自功成名就时手拉手出门散步。

43分钟前
  • Safina_
  • 力荐

看這部片會想起的那個人,一定是忘不了的

47分钟前
  • Noe
  • 力荐

最后两人一吻上,眼泪就完全止不住,最后一直是痛哭。那段蒙太奇展示的就是电影的魔力啊!生活给不了的,电影可以给你,是那么浪漫、那么神奇的情感再现,最佳的电影造梦时刻。而至于理想、爱情、迷影、歌舞片、怀旧等等其他元素和小技巧反而可以放在之后了。最感慨的仍是电影的魅力,做一场电影梦吧!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不过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复古还真的一点都没看出来,把洛杉矶拍得像instagram旅游号,高司令从头到尾一副刚睡醒的样子,和那些经典音乐剧电影比起来缺少太多质感。现在连卖给少女的春药都是那么的廉价。

50分钟前
  • 奇奇弟弟
  • 还行

你可以无限接近电影,当演员,写剧本,挨着英格丽·褒曼的照片睡觉,在《卡萨布兰卡》的阳台外上班,但生活永远不会成为电影。梦醒时分你看着与你共浴亦真亦幻的泡影中人,转头,微笑,离开,这或许是人生最像电影的一刻。

5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我们那些曾经错过的美好人生啊……

53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验证了语文老师的话:只要开头结尾精彩,中间无所谓。

54分钟前
  • 寇国威
  • 还行

感情戏想到的是《阿黛尔的生活》,更猛的是那段“回忆杀”,直接串到《泰坦尼克号》片尾重逢,《艺术家》式对经典的致敬天衣无缝。用音乐和歌舞串起所有往事,假如…或许…可能…梦想与现实冲突的拉城,却让心灵相契的人拥有最美的回忆。2016年度最佳!

5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十年前一部恋恋笔记本,十年后一部爱乐之城。说的都是错失的梦想和爱情,演的都是浪漫的不着调男文青和性格张扬又复古风格的美国小妞。今夜愿你们都与爱人共舞,永浴浩瀚星河。

58分钟前
  • 枫小莫
  • 力荐

预告片里说得没错,已经没有人在拍这样的电影了。即使不是年代戏,手法和色彩运用也极具年代感。满足了外人对这座城的一切幻想,又为身在洛杉矶的人拍出了这座城会让你遍体鳞伤的事实。他是真的很爱洛杉矶。 在洛杉矶看La La Land真的是太奇妙的体验。很特殊的感情。

59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