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已经有很多读者提出JK Rowling在哈利波特里描写的摄魂怪与抑郁症的隐喻:"The metaphor is not lost on fans, with many deeply relating to the trials and emotions found with their own depression reflected in Dementors."[1] "A depression that makes you feel cold and numb and sucks all the happiness out of the world."[2]
今天早上突然想到,哈尔的移动城堡里面,荒野女巫施加在苏菲身上“不可言说”(「その呪いは人には話さないからね。」)的诅咒也是同样,这部电影其实不是关于哈尔——当然也是关于哈尔——但是另一方面其实讲述了苏菲患上抑郁症又在自己和其他人的帮助下痊愈(病情缓解?)的故事。
首先,从广义上来讲,抑郁症的成因普遍认为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和诸如内分泌紊乱的生理紊乱。心理因素包括: 家庭成因(人格形成、童年经历)和社会影响(贫困、隔离、生活社会和文化冲突等)。应激也是另一个可能的因素(生活激变、损失,如离婚、破产、亲人离世、改变生活环境等)。[3]
我们来看苏菲潜在的抑郁成因:
独自生活、隔离的家庭关系:在片头有显示店里的其他女孩子还有一位长辈一起出游,她们邀请苏菲一起去,但是苏菲拒绝了,独自在店里修补帽子。之后她遇见荒野女巫的场景也是同样,她独自守店,变成老婆婆之后家人(存疑)来关心她,她说在生病把对方打发走了,可以看出她人际关系的淡薄。
自尊低下:苏菲去找城里的姐妹Betty,谈话中聊到了魔法师哈尔,传说哈尔会吃掉女孩子的心。此时苏菲回答说:「大丈夫よ。ハウルは美人しか狙わないもの。」(没关系的,反正哈尔只会抓好看的女孩子。)之后陷入了沉默。Betty回答说:「またそんなー」(你又说这种话。)由此可见苏菲对自己的外在条件一直很自卑,并且长期伴有类似“我不好看”、“我不行”、“不会有人喜爱我”的自卑情绪。
战争一触即发的社会环境:片头第一次出现哈尔的城堡,随后因为战斗机的出现而隐藏在云雾里。后期我们也了解到,哈尔一直都在和轰炸飞机做斗争。所以这部电影同样也是一部隐喻性的战争电影。在这样战争一触即发,城市里居民都处于一种末日狂欢的生活状态,愈发让人感到荒诞与疏离。
其次,我们来看苏菲的抑郁症状和相关的隐喻。
很多研究表明,抑郁症的症状同时包含精神状态和躯体症状两方面。《国际疾病和分类》第 10 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将抑郁症划入心境(情感)障碍项下,分为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持续心境(情绪)障碍。其中是否伴随躯体症状、躯体症状的轻重不同也有细分。[4] 我也不是心理专业的学生,没有能力判别具体的症状,但是无论是否是躯体症状,我们可以把苏菲变老这个客观状态视为心理情绪的隐喻与外显。
荒野女巫的手下黑色橡胶人:抑郁情绪的具象表现。
黑色橡胶人第一次出现是在哈尔从调戏苏菲的军官手上把苏菲解救下来之后,黑色橡胶人穿墙而出,分裂出很多个,从每一个狭窄的弄堂口围堵而来。正如抑郁情绪的发作一样:“没有实体”、“蔓延迅速”、“无孔不入”。
而荒野女巫给苏菲下诅咒的场面也十分值得玩味。苏菲在昏暗的天色中从华丽奢靡的城里回到家(帽子店),锁好门,点上蜡烛,突然听见门铃响了,转头看见荒野女巫破门而入。荒野女巫的台词是这样的:「安っぽい店、安っぽい帽子、あなたも十分安っぽいね。」(廉价的店,廉价的帽子,你也真是足够廉价呢。)苏菲被这句话惹怒,回答说:「ここはしがない下町の帽子屋です。」(这里是穷街区的小帽子店。)接着,荒野女巫以半透明(失去实体)的状态从她身上穿过,离开了房间,同时说出了施下诅咒的话语:「この呪いは人には話さないからね。」(这个诅咒是没法对别人说的哦。)
我觉得这一段的表现十分精妙是因为,几年前我曾经有过因持续的抑郁情绪遭受困扰的经历,therapist告诉我的方法是当情绪发作的时候把身体的感受写下来,作为一种疏通和剥离。当时我有一段感受的记录是这样的:
我感到一阵薄雾,灰色的,又或者是没有颜色的,它就像滴进水里的墨水那样,我可以看到它逐渐发散开来的形状,我是可以看见它的。它把我包裹住了,像是一层膜,覆盖在我皮肤上,我觉得它缠住了我,我透不过气来。
如果把荒野女巫视作抑郁情绪的显性特征,我们不妨这样理解这段剧情:从无比Fancy的城里回到位于贫穷的城乡的小帽子店,苏菲心里是有非常大的心理落差的。这一天的白天,她刚在城里被一位帅气、潇洒又耀眼的男性所拯救,也许是出于仰慕,也许是出于自卑,她的心确确实实是被夺走了(心奪われてしまう)。哈尔不仅仅是把她从性骚扰的军官手下救了出来,也是把她从因为迷路而造成的焦虑、惊慌失措、恐慌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黑色橡胶人)中拯救出来,带她飞上天空,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疾跑。而当她从这种被拯救的幻境(Dream)中回到她的下町,她反而感到了加倍的虚妄和痛苦。此时,一直以来压抑的抑郁情绪发作了。情绪(荒野女巫)穿透她的理智防线(锁好的门),夺门而入进入店里(她的安全空间)。负面情绪对她自己进行了嘲笑与指责(“廉价”),她感到委屈、愤怒、恐惧、不愿意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此刻,抑郁情绪占了上风,变成黑灰色的烟雾,包裹住她,从此她的身上永远带上了这个诅咒的印记,无法向别人告解,痛苦永远无法被别人理解,这个诅咒也永远无法解开。(54:54 荒野女巫:「あら、だめよ。私は呪いをかけられるけど、解けない魔女なの。」我能施下诅咒但是我解不开哦~)
根据知乎用户远方的田野的总结[5]:
5-羟色胺浓度低于下限,则会出现情绪低落、思维反刍(负性认知偏向),自罪自责,无价值感,甚至出现自杀念头。高于上限会产生5-羟色胺综合症;
去甲肾上腺素低于下限,其精神状态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变差。躯体症状表现为:精力不足、肢体无力、嗜睡。高于上限则会出现失眠;
多巴胺浓度低于下限,其精神状态表现为:快感缺失、动机、兴趣减弱、语言贫乏。躯体症状表现为:运动抑制。过高会出现过度兴奋、躁狂,甚至幻听、妄想等;
皮质醇高于上限,其精神状态表现为:拒绝敏感。躯体症状为:睡眠易早醒、晨重夜轻。
变老的苏菲:躯体症状的外显。
在苏菲变老之后,经历了一整晚难以置信的挣扎,第二天一早她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看着镜子里满脸沟壑的自己,她说:「大丈夫よ。服も前より似合ってるわ。」(没关系,衣服也比从前更合身了呢。)这里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她“能够适应不完美的自己”,而是“变老”这一现实满足了她从前对自己低自尊、低价值感的焦虑。她终于得到机会逃离这个让她感到焦虑和格格不入的地方。
哈尔和移动城堡:接受、包容、被需要感、爱。
这两段我想一起论述。
抑郁的症状并不是不开心或是悲伤这种显著而有实质源头的情绪,而是失去了幸福感与意义的价值判断,陷入了持续的精神与躯体上的无力,对生活没有掌控感。而肉体的变老正是这种无力感、无能感的显性表现。抑郁的根源出在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陷入了一种负性认知偏差,而缓解抑郁的办法,在这部电影里就是哈尔和移动城堡所给予苏菲的东西:包容、被需要感和爱。
在城堡里,她抛下了之前生活中的社会身份:不被母亲关心的女儿、万人迷妹妹的土气姐姐、小破帽子店的管理者、贫困、廉价、被忽视、不被肯定。在城堡里大家不问她是谁,她从哪里来,她可以更自由地做自己,而不是去迎合外界的期待。同时,在一个脏乱差的城堡里,她承担了做家务打扫房间的工作,成为了一个有价值的人。也正是在第一次大扫除过后,她身上的苍老魔咒,变得年轻了一些。
第一次大扫除过后,她说「こんなところにこられたんだから。」(多亏来了这个地方)
苏菲这个会变年轻的设定我研究了很久,小时候第一次看觉得是因为爱,每次她为了哈尔奋不顾身或是努力争取的时候就会变年轻。后来重看很多遍,觉得又不完全是。(……)是因为被爱,让她有信心去接受年轻的好的那个自己。在哈尔提出搬家结果搬回到她从前的家,在她看到与从前一模一样的房间,大约是感到了哈尔无声的贴心。她一瞬变年轻了。她不是不想回家呀,她想逃离的不是这个家,她不过想要找到自己的居身之处(居場所)。
另一个点,哈尔在头发被染坏之后大发脾气,之后哭泣,最后坐在凳子上失去意识,房间变暗,巨大的影子影影绰绰,从他身体里渗出绿色的胶状粘液,铺天盖地,甚至都要把卡尔西法的火焰淹没。这大约是另一种形式的病状。脱去华丽的外表,他大概也只是一个小心翼翼透露软弱,拿所有法器保护好自己,显得自己百毒不侵的人。
影片后半,伴随着战争,黑色橡胶人肆虐,想要闯入哈尔和苏菲的房间。这时候的苏菲已经拥有想要保护的东西和能够保护的力量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两个抑郁症患者互相扶持取暖互相拯救的故事。以上。
虎头蛇尾了哈哈哈哈。就这样。
[1]Depression and Dementors: the magic of Harry Potter and grief. Link://medium.com/@lauren_victoria/depression-and-dementors-the-wonder-of-harry-potter-and-grief-40295fc7cbf7
[2]When a Dementor From 'Harry Potter' Lives in Your Mind. Link://themighty.com/2017/01/dementors-harry-potter-describe-depression/
[3] [4] 抑郁症——临床与基础.第二版. 蔡焯基 编.科学出版社. 2011.
[5]作者:知乎用户链接://www.zhihu.com/question/20181996/answer/367705587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霍尔的移动城堡》是迄今为止宫崎骏最深刻的作品。这部动画片情节跳跃,隐喻铺天盖地,和宫崎骏以往绵密、通俗的叙事风格截然不同。一部分观众表示剧情难以理解——这就是我写作此文的目的。我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我要把我的心得写下来,与所有热爱宫崎骏、以及胸中仍有不息的理想主义火焰的读者分享。
一、故事内涵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故事的基本内涵。这部片子使用了大量的隐喻符号,其中一个重要的隐喻符号就是移动城堡。移动城堡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在西方文艺作品中,城堡通常喻指自闭的心灵。比如剪刀手爱德华或吸血鬼德古拉公爵,他们常年孤零零呆在城堡里,期待着得到解救。在那些影片中,城堡是主人公自闭心灵的象征。那么,移动城堡指什么?我的理解是,移动城堡就是指霍尔流浪的心。移动城堡是火魔卡西法移动的,卡西法的法力来自霍尔的心脏,所以说,移动城堡实际是霍尔的心灵幻相。影片开头,一座城堡在平原上缓缓而行,四只脚爪撑起的金属城堡外型颇似一颗色彩斑斓的巨大心脏,烟囱和屋顶如同心血管一样密布。城堡在苏菲面前停下,发出高分贝的摩擦声响,城堡剧烈地颤动着,那是霍尔的心脏在颤抖——他终于等来了心上人。
移动城堡是火魔卡西法制造出来的一个魔幻分身,内部的房间其实是霍尔在波特海文港口的家。苏菲刚进城堡,看见门楣上一块四方形的门钮,门钮四侧有四种颜色,蓝色朝上,门外是波特海文港口;红色朝上,门外是王宫所在地;绿色朝上,门外是移动城堡的路途,黑色朝上,门外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后来霍尔把家搬到齐平镇,把一个出口改为齐平镇的新家,另一个出口改为他的秘密花园。就是说,在霍尔的屋子里,只要转动门钮,门外可以是任何四个空间。这就好比一个枯坐在家里的人,幻想自己随时进入各种虚虚实实的空间,经历各种事件:出身于老家,混迹于名利场,在黑暗中反抗恶势力,与爱人共筑新巢,在纯净美好的心灵花园驻足,幻想拥有一个强大的堡垒与世俗抗衡……这种后现代的拼贴方式类似于《大话西游》。
本片的两个主角,其人性因素相当饱满,远超过以往动画片任何角色。苏菲是个文静善良的小姑娘,她对霍尔一见倾心,但是她自认为不漂亮,不敢奢望魅力十足的霍尔爱自己。她被荒野女巫施咒变成了老太婆,之后她来到霍尔的移动城堡,为霍尔打扫房间。她认为只要自己是个老太婆,为霍尔做任何事都不会难为情,所以她宁可做个老太婆。这就是她的心结,她的老态其实是内心消沉自卑的反映。男主角霍尔是个法力强大的魔法师,他品性善良,外表俊美,热爱打扮,又有点胆小,但是当爱人在场,他会勇猛无比。霍尔不愿为好战的王宫服务,四处躲避国王的征召,经常暗中破坏战争,所以说,他是一个孤独的反战人士。这个光环是宫崎骏特意加上去的,原著中并没有。
原著中霍尔只是一个拿了国王的酬劳去对付荒野女巫的魔法师,原著中根本没有战争场面。宫崎骏特意发展出一个反战主题,把霍尔的老师沙里曼夫人改写成好战专制的大反派,使得影片几乎成为一部反战电影。考虑到宫崎骏本人一贯反战,看起来霍尔就是宫崎骏的代言人。
宫崎骏声称:“这是我尝试为老年人创作的一部动画片。”这话不如说成是,“这是我为我自己——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创作的一部动画片。” 我相信,这是宫崎骏酝酿许久的的心灵诗篇,它在宫崎骏的心底里流淌很久了。
二、霍尔
霍尔是什么人呢?他是宫崎骏作品中最唯美的角色,他是一个为世所不容的理想主义者。
霍尔第一次出场,是在一条僻静的街道上,苏菲在街道上碰到两个调戏她的士兵,霍尔忽然出现,手指一点,就替她解了围。荒野女巫的手下追赶他们,霍尔拉着苏菲腾空而起,两个人踩着舞曲的节拍凌空缓步前行,把世间繁华景象踩在脚底。苏菲像做梦一样随霍尔降落阳台,霍尔手一挥,飞坠而下,消失不见了。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出场式。霍尔金发碧眼,眉目柔美,眼神迷离,文质彬彬,他英雄救美,温柔善意,来去如风,神秘浪漫,满足了少女对于白马王子的一切幻想。
霍尔第二次出场,是在苏菲变成老太婆以后。当时苏菲正在炉火上做饭,霍尔进门,看见家里来了生人,问:“请问,你是谁?”苏菲笑说:“我是苏菲婆婆,就是城堡新请来的清洁妇。”霍尔也没有多问,抢下苏菲手里的菜铲,“请你拿两片培根和六个鸡蛋过来。”苏菲把鸡蛋和培根递给霍尔,霍尔沉静地做饭,把鸡蛋一一打到平底锅里,再把蛋壳扔进火炉。油锅滋滋作响,火焰欢快地腾起,霍尔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随后,他们俩和小徒弟马鲁克一起坐下吃饭,就像一家人。令我惊奇的是,霍尔的第二次出场竟然是在做家务,他就像大多数单身男人一样会做饭!身为大魔法师,霍尔出得厅堂进得厨房,无疑是个好男人。
霍尔还有一个优点,他说话很有礼貌。他说话经常用“请”“麻烦你”等礼貌用语,举止温文有礼 。在王宫,面对强敌沙里曼夫人,霍尔明知接下来将有一场恶仗,他仍然弯腰向沙里曼夫人行礼,说:“老师的精神不错,令人高兴。我依约前来了。”风度从容不迫。
只有一次例外。一天,苏菲不小心动了浴室架子,搅乱了魔法,霍尔的头发再也变不回漂亮的金色。他围着一条浴巾,跌跌撞撞冲下楼,向苏菲发脾气:“苏菲!你是不是动了浴室的架子了!看,头发变成这种古怪的颜色了!”他绝望地大哭,颓然倒在椅子上,“没救了,真是奇耻大辱……假如不美,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他死一般倒在灶台上,身上汩汩冒出绿黏液,屋子里阴气森森,黑暗精灵纷纷舞动,房梁扭曲颤动,绿黏液流了一地。苏菲不得不把霍尔抱上楼。这场戏略带喜剧性,揭示了霍尔孩子气的一面。
霍尔日常懒惰消沉,不讲卫生。苏菲刚进入城堡的时候,看见城堡里脏乱不堪,房梁上积满灰尘,到处蜘蛛爬虫。我们知道,城堡是霍尔的心灵幻相,城堡里脏乱不堪,说明霍尔的意志非常消沉。但是,霍尔虽然意志消沉,仍然坚持每天去战场拼杀,他是一个坚定的反战人士,一心要阻止战火破坏城镇。
影片开头,在苏菲的帽子店里,姑娘们纷纷议论霍尔:“听说南町的那个叫玛莎的女孩,心脏被霍尔拿走了,好可怕!”传说中霍尔是个恶魔,人人谈虎色变,这就好像金庸笔下的一些侠客,比如萧峰,金蛇郎君,黄药师,虽然都是顶天立地的人物,却被“名门正派”视为大魔头。在世人看来,特立独行的人都是古怪的,而特立独行又极有本事的人,几乎便是灾星无疑了。连王宫御用魔法师沙里曼夫人也认为霍尔非常危险。但作为和霍尔朝夕相处的人,苏菲深信霍尔不是坏人,可是为什么所有人都把霍尔说得那么可怕呢?
影片末尾,悬念终于揭开。城堡溃散了,苏菲跌落谷底。她绝望间,发现手上霍尔送给她的戒指在动,戒指的光芒指向城堡的门,她打开城堡的门,走过一条长长的隧道,走进一间屋子。屋子里有一张桌子,上面铺了写满字的纸,那是霍尔的字迹。她走出屋子,发现外面就是霍尔的秘密花园,天上流星道道划过,流星砸到草地上,落入水中,发出丁丁的声音。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远远走来,那就是童年时代的霍尔。苏菲惊呆了。小男孩站到草地中央,天上一颗流星落下,落入他手中,撞出耀眼的火花。小男孩微笑地捧住流星念念有词,似乎是在许愿,接着,他仰头把流星吞了下去。苏菲远远望见这一切,几乎不能置信——那就是所谓的契约,所谓的交易。那其实不过是孩子的一个许愿而已!男孩皱眉弯腰,捧住胸口,然后,他把一颗燃烧的心生生捧出来。火焰熊熊燃烧着,男孩手捧着燃烧的心,静静站在草坪中央。这是全片最经典的一幕。一瞬间,苏菲明白了一切。
我们应该记得,高尔基笔下有一位英雄丹柯,为了带领族人走出黑暗的森林,丹柯取出自己燃烧的心,为族人照亮出路。丹柯是一位具备强烈救世情怀的英雄,他是高尔基笔下最有名的角色。只要提起把燃烧的心捧在手里,我相信所有知道丹柯的人马上会想到丹柯。和丹柯一样,小男孩霍尔也把心捧在手中,但他不只是为了救世,也是为了救自己。他不愿为王国效忠,不愿意战火迫害人民,他想要争取一个自由和平的环境。因此他将自己的心托付给流星,让流星成为火魔,依靠火魔的力量制造出一座强大的移动城堡。此后他整日躲在城堡里,一面逃避国王的征召,一面随时出去阻止战火蔓延。其实,霍尔的心愿只是一个普通孩子的愿望,但就是这简单的愿望,在习惯于奴性和专制性的成人世界看来竟然是十分危险的。当霍尔将自己幼小的心挖出来,远观的苏菲明白了一切。地下忽然裂开,强大的时空要吸苏菲回去,苏菲忍不住喊:“霍尔,卡西法,我是苏菲,等着我!我一定会去找你的!在未来等我——”她知道他将面临长期孤独的处境,她要给他一个爱的约定。霍尔惊异地回过头,看见一个少女沉入地下不见了。就在他把心交给火魔的那一天,他感受到爱的召唤,于是他一直等待着苏菲,等待着他的心上人。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城堡里来了一个自称清洁妇的苏菲婆婆,他知道那就是他的爱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抢下她的菜铲,为她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
在流星满天的花园里,小男孩霍尔手捧熊熊燃烧的心火,走向远方。这一幕如此感人,又如此令人悲伤。苏菲在时间隧道里往回走,边走边哭。那只是一个孩子单纯的愿望,却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霍尔自此被世人看作眼中钉,他放逐自己,驱使城堡穿越无数大山大海,寻找他的爱人。现在,他的爱人终于来了。苏菲走出隧道,看见霍尔化身为大鸟,静静守在山谷里等她,她上前,拨开他蓬乱的羽毛,亲吻他血迹斑斑的脸庞,说:
“霍尔,对不起,你在这里等我,而我却一直到现在才来。”
这是最感人肺腑的表白。她才知道他一直在等她。他受了那么多苦,孤独地战斗了那么久,她却一直没能为他分担。她感到歉疚。
然后,苏菲解除了霍尔和卡西法的契约,把心脏塞回霍尔的心房。霍尔收回心脏,卡西法也活了下来。他们重新制造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堡。支配这所花园城堡的,不再是霍尔那团孤愤叛逆的心火,而是霍尔与苏菲的爱情。这个大团圆的结局虽嫌老套,倒也说得通。仔细想来,也许只有爱情才能拯救为世所不容的理想主义者,也许只有爱情才会让沉浸于英雄梦想的男人回家。
这就是霍尔的故事。我喜欢这故事。每个理想主义者心中,都有一个霍尔。一些人已经找到爱,一些人尚没有,也许终生得不到。那些得不到爱的人,很有可能变成荒野女巫那样的恶魔;或者一部分人会像英雄丹柯一样,倒地死去,悄悄地死在世人的漠视中,不为人知。
三、对白
苏菲回到霍尔的童年时期,亲眼目睹霍尔捕捉流星、取出心脏,这一幕是宫崎骏添加的,原著中根本没有。影片绝大多数精彩桥段都是宫崎骏所写。这是一个精彩的剧本,一些深刻感人的对白耐人寻味。
举个例子,在王宫,沙里曼夫人对苏菲说:
“他(霍尔)是我最后一个入门的弟子,那孩子天资聪明又有才华,我还暗自高兴总算找到一个能继承我地位的人。没想到那孩子的心让恶魔给夺走,并且离开我身边,变成了一个只为自己利益才施展魔法的人。那孩子非常危险,他没有了心,却拥有过于强大的力量,再这样下去,霍尔将会变得跟荒野女巫一样。这个荒野女巫曾经是个才华横溢的魔法师,但是她跟魔鬼做交易,长久下来,不管是肉体还是心灵都被吞噬。现在我们王国再也不能纵容这些异端魔法师在外胡来。霍尔如果愿意来这里为王国效忠,就要跟恶魔断绝往来,我会教你方法。如果不来,我将废除他的魔力,就像那个女人。”
这番话开头部分有点玄奥。沙里曼夫人一口咬定霍尔的心是被恶魔夺走了,霍尔没有了心,却拥有强大的力量,是个十分危险的人物。沙里曼夫人表明自己的立场,她的意思是,魔法师就该为王国效忠,所谓“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要是魔法师不愿受统治者支配,那就是危险分子。她威胁,如果霍尔再不来王宫报到,她将废除霍尔的魔力,就像废除荒野女巫的魔力一样。这话就有点杀气腾腾了。
虽然苏菲尚不了解霍尔和火魔卡西法之间是怎么回事,但出于对霍尔的了解和爱护,她愤怒地站起反驳:
“我终于知道霍尔为什么不想到这里来的原因了。这是个奇怪的地方,请人过来却让老人家先爬上一段阶梯,又带到奇怪的房间,这不是欺负人吗?你说霍尔的心被人吞噬了,他的确是个任性而胆小的人,脑袋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是至少他直率坦诚,他想过自己的生活。霍尔不会来这里,也不会当魔王,他一定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跟恶魔之间的问题,我相信他会的!”
请人过来却让人先爬上一段阶梯,这在历史上很普遍。比如旧中国,臣子觐见皇帝,必须先爬上一段阶梯,还要三跪九叩,行跪拜之礼。这其实是等级社会人压迫人的常见现象。但是这一切在苏菲看来极不合理。她明白了霍尔的心意,他不想溶入等级社会,不想受压制,也不想压制别人。他不愿意来王宫,是因为他要维护自由和尊严,但是专制的统治者却认为他“非常危险”。苏菲不禁为霍尔大声辩解:“至少他直率坦诚,他想过自己的生活。”这话掷地有声。
这段精彩的辩论,揭示了影片正反双方冲突的根源,那就是专制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专制主义者看来,一个有本事的人不愿溶入社会,整天在外游荡,常常做一些违反政策的事,那就如同把心交给了恶魔,是非常可怕的。而在自由主义者看来,他们拥有支配自己生活的权利,他们是在为道义理想而战。为了实现道义理想,他们宁可付出代价,即使流血牺牲,也决不能充当等级社会卑微的一份子。
说到这,我们要详细分析一下火魔卡西法。火魔卡西法隐喻什么?我们知道,他的前身是一颗将死的流星,而流星,在一般人看来是许愿的对象,霍尔把心交给流星,等同于把心灵托付给了愿望。也就是说,火魔卡西法其实是霍尔心头的梦想之火。
那么,霍尔的梦想是什么呢?据片中沙里曼夫人交待,“那孩子的心被恶魔夺走,从此变成一个只为自己利益才施展魔法的人。”就是说,霍尔取出心脏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自由。他不愿听命于王宫,不愿受人摆布。他离开了沙里曼夫人,他要用心头的梦想之火,去建立自己的城堡,以实现自由和平的愿望。霍尔的梦想,就是自由及和平。
在影片中,卡西法被称为“恶魔”,不仅沙里曼夫人如此称呼,苏菲如此称呼,连卡西法也自称:“我是一个恶魔!”这很有意思。卡西法是霍尔和苏菲的朋友,他是霍尔心头的梦想之火,但在世人看来,他是个恶魔,因为他“会吞噬人的身体和心灵”。仔细想来,倒也不无道理。理想主义本就是一把双刃的剑,一个孩子用任性的心灵固执地追逐梦想,如果他一直拒绝向现实作任何妥协,长此以往,迟早变成疯子。所谓成长,就是对现实不断妥协的过程;所谓成熟,就是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转变。世上本没有绝对的自由,如同世上没有永久的专制。一个人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沉浸太久,终将消沉颓废,或者恣意妄为,无论肉体还是心灵都被吞噬。这方面宫崎骏见解独到,看起来他不只是一位整日呆在工作室里做白日梦的动画师,他还是一位思想家。
虽然宫崎骏坚定反战,可是他似乎并不热衷于当英雄。影片后半段有一场戏,霍尔和苏菲的新家遭受炮火攻击,霍尔决意死守家园,他对苏菲说:“苏菲,你留在这里,卡西法会保护你,外面我来守护。”苏菲急急上前拦阻,“等等!霍尔,你不能去,留在这里!”霍尔悲凉地说:“下次空袭就要来了,卡西法也阻止不了攻击。”苏菲提议,“逃走吧,不要和他们战斗!”霍尔安详而坚定地回答:“为什么?这些年我已经逃够了,好不容易身边有个非守护不可的人,那就是你。”说完,他飞身出门,义无反顾投入硝烟弥漫的战场。
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在遇到爱人之后勇气倍增,在战火纷飞的时刻勇敢地担负起守护全家的重担,这着实令人感动。但是,孤身抗战是守护爱人的正确方法吗?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能阻挡一个庞大的军团?归根结底霍尔是个固执的理想主义者,自以为好男儿当战死沙场,不应临阵脱逃。但是苏菲不这样想。当苏菲看见霍尔在空中遭受攻击,痛苦地大声悲嚎,她大惊失色,当即要求卡西法搬家招回霍尔。她说:
“只要我们还呆在这里,霍尔恐怕就回不来了。还是当个胆小鬼比较好。”
苏菲的意思是,她不想要霍尔当英雄,她只想要大家平平安安,他们不如逃走,逃到安全的地方。她不要霍尔和敌人死缠烂打,她宁可霍尔是个胆小鬼。苏菲的话语深得我心。如霍尔这般脾气的人,生活中多半是文人艺术家,一个书生,岂能扭转战局?杀戮机器一旦启动,不是杀人就是被杀,小人物的自我牺牲值得几何?明智的办法就是如苏菲般选择逃跑。我非常认同苏菲的观点,虽然我更喜欢霍尔。
以上两场对白,是影片思想的精髓。这两场戏表明,对于理想主义,宫崎骏的认识非常深刻。
四、情境
作为宫崎骏作品中内涵最丰富的角色,霍尔有很多造型。刚出场时,霍尔穿着色彩斑斓的长外套,戴绿宝石长耳坠,金发披肩,碧眼迷离,像童话中的梦幻王子。后来外套变为浅色,发型变成直发,仍然很漂亮。霍尔的头发变回黑色之后,形象朴素起来,连漂亮的长外套不穿了,只穿白衬衫,有点家常化。不要小看这个变化,这意味着霍尔在苏菲的感化下逐步摆脱了自恋虚弱,走向成熟。
片中很多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场景是,霍尔静静睡在床上,身穿白色衬衫,他双目紧闭,床四周挂满各色奇异的玩具,色彩金灿梦幻。此情此景,仿佛一个纯洁的白衣王子睡在孩童的璀璨梦幻中,令人想起克里慕特的油画。
另一个情境是霍尔发脾气召唤黑暗精灵,他身体惨白倒在灶台上,像得了重病的孩子,忧郁的绿色黏液流了一地。周围暗影绰绰,光线变暗,屋内房梁家具扭曲不安。画面张力很大,色彩浓重阴郁,风格有些类似蒙克的版画《不安》。
这里要说一下本片的制作。本片在制作上有了一个飞跃,虽然人物造型还是手工绘制,一部分布景、道具及光线首次使用了电脑三维技术。由于人物依旧是手工绘制,片子整体轻灵单纯的风格得以延续,但是画面却常有油画或版画的韵味。这真是惊人的突破。影片中木材,木门,木柱,石砖,墙面,玩具等材质,细腻逼真有光泽;光线也像真实光一样自然渗透,甚至光线里的灰尘都清晰可见。如此画面,不能不令人想起威尼斯画派或者荷兰画派的作品。这样的效果令人惊叹。
在这部野心极大的动画片里,宫崎骏放弃了最擅长的大型战争场面。熟悉宫崎骏的观众应该记得,宫崎骏非常擅长大型空战的场面操作,可是本片根本没有值得称道的空战戏。倒是霍尔化身为灰色大鸟,在硝烟弥漫的夜空中孤愤地飞翔的身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夜空中炮声隆隆,一架架飞行艇被炸得粉碎,天空变成一片火海。霍尔展翅飞来,他金发怒撑,双目圆睁,巨翅平张,像巨鹰一样有力;他掠过硝烟弥漫的夜空,如同海燕划过乌云密布的大海上空,尖利且迅捷。
霍尔的飞翔造型,近景像巨鹰,远景像海燕,应该不是偶然的。鹰和海燕都是高尔基笔下有名的飞禽。“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都记得这句名言。《海燕之歌》和《鹰之歌》是高尔基最有名的散文,一度被传颂成“无产阶级革命浪漫主义”的名篇。考虑到霍尔手捧心火的一幕非常像高尔基笔下的英雄丹柯,我有理由推测,宫崎骏在构思时受到了高尔基的启发。显然,霍尔这个角色集合了丹柯、巨鹰、海燕的特点。但是宫崎骏无意进行“浪漫主义”的煽情,他在塑造反战英雄霍尔的同时,也对理想主义进行了反省,他不仅突出霍尔的战斗精神,也强调他的独立自由精神、爱情理想和田园理想,而这些在五十年前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看来,属于“颓废的小资产阶级情调”,是应该受批判的。宫崎骏的风格与高尔基迥然不同,他要的是情境的唯美,他要把强烈的救世情怀上升为忧伤唯美的抒情诗意,这才是他的艺术理念。
有几场戏气氛奇特,有种神秘的美感。一场是霍尔从战场返回,颓然落翅,倒在椅子上,和火魔卡西法说话。房间里光线昏暗,霍尔疲惫不堪,他黯黯说:“这次的战争很惨烈,从南边的大海到北边的国境,全是一片火海。”卡西法叫:“我最讨厌火药的火了!那些家伙的字典里根本没有礼貌两个字!”实际上,卡西法就是霍尔的心火,霍尔对着火炉说话,实质是在跟自己的心灵说话。黑暗的屋子里,孤独疲惫的霍尔对着火焰诉说心事,这一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更奇特的一场戏是一个梦境。霍尔第二次从战场回来,苏菲听到声音,从梦中惊醒。这时她变回了少女的样子。其实她是在做梦,人在睡梦中最放松,所以睡梦中的苏菲忘记了自卑,重新变回少女。她看见地下的羽毛沾着血迹,又惊又痛,手持烛火上楼,来到霍尔的房间。她打开门,看见房间里两条堆满各色奇彩玩具的通道,通向不知名的远方。走过一条玩具通道,她看见尽头处一头大鸟伏地发抖,惊呼:“霍尔,是霍尔吧?很难过吗?你是不是受伤了?”大鸟伏地发抖,低沉地说:“别过来——”苏菲说:“没关系,让我来帮你,让我帮你解开身上的魔咒,好不好?”大鸟遽然抬头,露出一张骷髅脸,说:“你连自己身上的魔咒都解不开,你能帮我吗?”苏菲喊道:“那不一样,因为我爱你啊!”骷髅叹息:“太迟了。”说罢,振翅离去,灰羽纷纷飞落,情状凄凉,苏菲骤然变老,呆然站立。貌似强大的大魔法师霍尔实际只是个躲在玩具丛中固执地做英雄梦的孩子,他长年孤独,伤痛缠身,且自闭胆怯。苏菲虽然早感应到霍尔的孤独与创痛,但她无法摆脱自卑,不敢靠近心上人。她感到焦虑,不知该怎么办。这个梦境充满哥特式的迷离气氛,意境深切悲凉,令人过目不忘。
五、结束语
影片的结尾有点问题。沙里曼夫人看见霍尔等人转危为安,马上决定停战,这真是莫名其妙。为什么她决定停战?影片没有交待原因。估计是为了保证票房,制片方强加了个光明的尾巴。这是影片的瑕疵。
但是,影片整体依然熠熠生辉。这部影片把心灵隐喻嵌入童话般单纯的故事框架;把爱、自由、和平的现代理念融入唯美抒情的诗意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本片具有现代性的美感,是新世纪的艺术,和以往任何电影都不同。我认为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几代先锋的电影人刻意追求形式唯美,其中包括塔尔可夫斯基、伯格曼、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安哲罗普斯基等电影大师,他们的许多作品影像优美,节奏缓慢,情节晦涩,受众面极有限。其实,未必深刻的电影必须晦涩,如《霍尔的移动城堡》就非常有趣,其思想性和唯美程度也不亚于任何一部诗意电影。所以说,形式美学并不是通向艺术殿堂的唯一途径,通俗的题材和简单的情节加上合理的美工,照样可以攀达艺术的高境界。学院派迷恋形式美学,一味鼓吹纯影像论,纯粹是孤高自大、自绝于观众的表现。
那么,成功的诀窍是什么?
第一就是塑造人物。霍尔和苏菲具备丰富的性格特征,而以往的诗意电影,比如《魂断威尼斯》、《镜子》等等,人物只是唯美的长镜头里的一个道具、一个符号。这样的电影通常只能抒情,难以承载深刻的思想。拿宫崎骏过去的作品来说,例如《天空之城》,两个主角一味单纯可爱,性格过于单薄,根本不足以包容深刻的人文内涵。所以,《天空之城》只是一部批判主义作品,远不如《霍尔的移动城堡》丰富深刻。
其次,要把现代理念注入影片,而不是鼓吹旧时代的斗争理念或牺牲精神。上个世纪,四十年的战火和五十年的冷战让全世界创痛巨深,艺术家们奋起创作,试图用宗教般虔诚的心灵为世人寻求救赎。如今,人民生活日益安定,潮流发生了变化,自由、独立、平等、和平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主流观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谁要是倒退回去宣扬旧思想,那就是炒冷饭,那就是拾人牙慧,那就是迂腐保守。
最要紧的是,我们必须明白,虽然时代在变化,一些东西不会改变。比如唐诗宋词,永远不会过时。唯美抒情是不朽的潮流。爱和美的向往永远扎根在每个人心底。宫崎骏苦心积虑塑造唯美的霍尔,精心布置情境,就是为了实践他的美学理念。他认为,动画片也可以实践艺术理想,事实也是如此。动画是绘画艺术和电影艺术的结合,动画比真人电影更能方便地达成视觉唯美。在优美的情境中,音乐忧伤低回,剧情静静地表现一个为世所不容的理想主义者的内心。当稚嫩的心灵终于显露其单纯美好的信念,那是最感人的时刻。那种动人的美丽,完全不同于反映成人内心强烈忧患的悲剧美。看了宫崎骏的动画,我们才知道,世上除了悲剧美,还有一种纯洁美。
我们不妨把宫崎骏和他的同行作比较。好莱坞绝大多数动画片只求娱乐性,画面夸张虚化,没多大意思。即使是宫崎骏的同事高畑勋,其代表作《再见,萤火虫》风格悲惨沉痛,苦大仇深,和纯洁诗意也毫不沾边。但是,在宫崎骏的电影里,诗意的、孩子般单纯的美好愿望几乎贯穿在每一部作品中,包括以中年人为主角的《红猪》。可以说,宫崎骏确立了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师。曾有人说宫崎骏是“日本的金庸”,“动漫界的莎士比亚”,如今看来这些称呼都不合适。宫崎骏就是宫崎骏,他是一个在艺术领域开辟一方新天地的划时代人物。我由衷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继续带给我们惊喜和感动。
希望更多的人会热爱这部影片!!!
罗素曾经说过,人的善良有时候在某种角度上讲其实是一种虚荣的表现。或许这是因为有的人在行善的时候企图得到的是自我满足,这样类型的人,会认为善良是社会规范,是大多数人的同感,人们觉得那个人值得以善相对,他们就施善。而对于那些不被大多数认可的人,他们不一定同样施与善行了。这和《道德经》上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还有一种人真正是称的上是善,他们心中自有自己的准则,既不盲从也不逾矩,在社会认同的准则之下立足于真正的本来就存在的仁德,那种善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特质,让任何需要善滋润的人都能受其感化于无形。
苏菲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善真的是浑然天成,不管是对于偶遇的稻草人,路上巧遇的小狗,被人施咒的小火魔,还是对十恶不赦伤害哈尔但最后落寞的女魔,她同样都能那样始终如一,她的善让人忘却了黑暗,是一种光亮,能穿透深邃的黑暗。她帮助稻草人是无意的,但是稻草人却认准了苏菲,帮苏菲找到栖息地,在磨难时候鼓励她,最后咒语消失的时候他爱上了苏菲。她帮助偶遇的小狗,小狗看准了她,跟随着她,在她绝望的时候让她看到内心的光亮。还有那个伏地女魔,伤害苏菲心爱的哈尔,可是当她丧失法力的时候,苏菲带她回了城堡,并且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她,即使女魔最后差点毁掉了哈尔的心,苏菲还是一如往常善待她,这种善真的让人深深感动,受益匪浅。还有城堡里的那个小男孩,开始出现的时候好跋扈,最后他以为苏菲要离开了,竟抱着苏菲撒娇,看到这里你不得不感动和思索,是什么让苏菲这么让人留恋?最大的原因该是她的善良,那毫不矫揉造作自然流露的善良吧。
真是难得一见的好片子,愿苏菲的善良能照亮更多的人。
宫崎骏在作品中会弘扬“真善美”。在他的动画里,世界很单纯。对于动画中角色来说,“最重要的”绝非金钱与声誉,往往是某个挚爱的人。在 《哈尔的移动城堡》 里,苏菲爱上了哈尔,被魔法变成80多岁的老太太,她也借此机会进入哈尔的内心,发现他是个孤独的孩子。在影片的后半段,苏菲来到哈尔记忆中的星空下,地上开满白色的小野花儿,流星划过,儿时的哈尔从水边的小房子里奔跑而出——这就是哈尔打开心门,将爱情交付苏菲的一瞬。透过这唯美的画面,观众读到的不是孤独的等待,而是执着、感动人心的爱情。
《哈尔的移动城堡》 延续了宫崎骏以往的风格,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影片以童趣的形式,寄托着人类的梦想和怀旧的情怀。在宫崎骏的电影世界中,尽管时空背景不同,但不变的是勇敢的女孩、广阔的天空、以及画龙点睛的配角,来诠释“人该活在和平与爱之中”及“反战”的故事主题,藉影片来传达这个世界是非常的美好,值得生存并探索下去的。
百度借鉴不妥删
宫老唯一采用的美男主~~千年一见
看过很多次,印象最深居然是里面的好吃的,煎鸡蛋和培根,还有吃鸡蛋壳的恶魔,很好看。
看了这个电影就想要一个家。擦地板,在阳光下面放上铺着干净桌布的餐桌,还有照顾小火苗,就如同守护爱人的心一般。
爱,就是替爱人找回自己的心。
你的头发染上了星光的颜色……爱的颜色……
1,哈尔变身之后的造型就是折了翼的天使。2,王后是女同,看上苏菲了。3,每个宫崎骏都要有老巫婆,善良女,宠物狗,无语怪。还有各种帅男!
比起宫爷爷以前的电影,这电影的主题更轻松.但是依然有一如既往的温暖.另外,哈尔那种小屁孩的性格实在太可爱了!
木村拓哉的声音真是亚萨西啊……
这个……其实我没怎么看明白,14年的宫崎骏粉丝就这么秀逗了。……(后来千和我说她也不懂,少许有点心理安慰……)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拯救的故事,从最初喜欢你超高的颜值、酷炫的技能、王子一般的出场,到最后爱你内心孤独又傲娇、脆弱又勇敢、蠢萌又理想主义的小男孩。爱就是逐渐靠近、了解、懂得,接纳你真实的样子,依然不离不弃。
虽然它确实不如宫崎骏的很多作品,也不是最受欢迎的,但却是我最爱。每次响起俩人初遇时在屋顶跳跃的那段音乐,都觉得莫名的悲伤。也正是因为这种感觉,它才是最爱。
赞这句 "勇敢面对自己的时候是美丽的少女,退缩时就会变成风烛残年的老妇。" 的评论
因为有爱的能力和欲望,我们才年轻。如果太自卑与屈服现实,会像苏菲一样瞬间苍老。
宫崎骏的片子里。老奶奶都很丑。但都是好老奶奶。
腾空徒步的那一段,最浪漫
看了这么多遍我还是不知道在讲什么,感觉有点野心大,又想把战争啊救赎啊什么的都说好结果就是有点没有重心。画面美爆了,也只有宫崎骏能这么有耐心吧
染发剂事件之后,形象崩塌暴露屁孩本质萌到吐血!哈尔一定是宫崎骏作品最帅男主了,配音还是木 村 拓 哉,简直不给活路
人不漂亮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哈哈哈哈太可爱了哈尔...
目前为止觉得哈尔是宫崎骏作品里最帅的男角
爱给了苏菲勇气,哈尔爱苏菲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