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魅力的牧场主菲尔·伯班克(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饰)让他周围的人又敬又怕。当他的兄弟将新婚妻子以及她的儿子带回家时,菲尔百般折磨他们,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对爱也存有一丝渴望。
【以下为总评价,想看细节分析请直接下拉】
【本片符号系统和意象并不复杂,如果是熟悉绝大部分常见电影意象的人完全可以跳过这篇分析按自己的想法打分】
【细节只是我个人认为对人物体现做得好或埋下伏笔的地方】
首先说,这片子无关同性。
我看短评里有无数张口就是“宣传的噱头是叔侄恋自己被骗了”打低分的人,我想他们大概率看不到这篇影评,但我还是要写在这里。本片不会在大陆公映,不需要各位的票房,奈飞也没给大陆的朋友们提供服务,所以这片子根本不会在简中媒体上大肆宣传。所谓看到的“宣传”,是因为主演BC本人的名气导致营销号搬本片的预告,抓住吸睛点“叔侄恋”来吸引热度。
这是营销号行为,与电影毫无关系,请在打分之前搞清楚这一点。
在看《犬之力》这部电影之前,我紧赶慢赶加急看完了被我拖了两个多月的原著,所以对片子大概的情节有所了解。不得不说本片实在是相当忠于原著,但是又在原著的基础上有些微妙的改动。删去了Johnny的部分,也将书中卖手套的印第安人和买动物皮毛的犹太人结合了起来,更是加了几场性张力爆发的戏。
这就将电影领向了一个与书不尽相同的维度。
有看过原著的人觉得,书里Johnny的部分更为精彩;书里的Peter比电影更为残忍冷血;书里Phil的角色更加刻薄而混蛋;书里的Rose更加懦弱。当然书里并没有太过强烈的、扑面而来的荷尔蒙爆棚的性张力,对于Branco Henry的一切,对于Phil对Peter的感情,都仅仅只是点到即止,到底是兄弟还是朋友,抑或是恋人,都不去说破。
但是简导无意把犬之力拍成原著那样的故事。原著的戏剧性本就不强,简导更是进一步弱化了电影的戏剧性——直到结尾。
简导磨刀一个多小时,拔刀的一刻刀光锃亮,一刀下去稳准狠辣,观众都被捅懵了没觉得疼,等觉得疼了早就血流如注了。
简导的剧本里,Peter并没有那么冷血,Phil也没有那么刻薄。从Branco(我看到他的年龄的时候真是一口老血,他跟Phil在一起的时候都四十五六了,Phil才十五六岁)到Phil,从Rose到Peter,再说George,每个人都有错,但每个人都没有犯下大错。Phil刻薄、暴躁但也脆弱易碎又纯情;Rose可怜,但是她同意George求婚的时候不可能毫无目的,何况她还酗酒;Peter爱自己的母亲,但是也极度冷酷无情,利用Phil对他的爱杀了Phil;George与Rose结了婚,但是他懦弱木讷,几乎不曾维护过自己的妻子。没有纯粹的恶和纯粹的善,不是单纯的好或者打定主意的复仇。每个人都仅仅只是人,每个人都在正常的生活,只是他们的生活相互挤压、相互冲突,最后走向不可避免的崩塌的结局。
不要去评判任何一个角色,简导不关心道德。
从Phil的角度来说,Rose是他生活的闯入者,是他为自己牢牢筑起的“男性世界”的不安分因素。他排斥Rose,不光是因为她打破了他这么多年平静的生活,也因为她身上有着他无比排斥的女性气质。Phil畏惧女性气质如同畏惧洪水猛兽,他选择用无休无止的嘲讽表达自己的畏惧,仿佛他在口头上占了上风,这一切就不再对他形成威胁。
因此他打压Rose。因此他嘲笑Peter。他也嘲笑自己的弟弟,称他为fastco。
Phil是个悲剧人物。他强大而刻薄,他脆弱而孤独。他压抑,也有着涌动的欲望。正如原著作者对Phil的评价,Phil hates the world if the world hates him.而扮演者BC对Phil的形容更加确切,he tried to destroy the world before the world destroy him.Phil总是会被摧毁的,没有Peter也可能会在将来有某个Jack,Phil是个已经被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损毁的人,他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救赎。但也不必同情他。他只是个普通人。
从Peter的角度来说,Phil让他的妈妈不开心了。片子开头的旁白就告诉所有人,自从他的父亲死后,Peter的唯一目标就是让他妈妈开心。他选择杀了Phil,一劳永逸地替妈妈解决所有问题。他孝顺,的确,但他也冷血。解剖一只那么可爱的兔子而没有丝毫动容(天可怜见的,看那一幕的时候我正在吃零食…手上的零食突然就不香了),原著中对Peter杀鸡的描写更是传神,只说他穿着白衬衫轻巧的将鸡脖子一拧,鸡就在他手上断了气,过程迅速,他的白衬衫上甚至不会溅上一滴鲜血。Peter残酷而冷血,我甚至不知道他最后对Phil的示好是猎人对猎物的最后的怜悯,是引诱Phil上钩的最后的诱饵,还是他真的有那么一瞬间的动心。简导第五段的镜头太过暧昧让人迷失,抽同一支烟的烟雾缭绕中整个关系的实质并不能被普通观众看清。
这部电影像是真正的“偷窥”,从每个人的生活里截取种种片段呈现给观众,这些片段里他们克制的生活。简导拍的是人,男的,女的,爱过的,没爱过的,贪婪,懦弱,欲望,镜头下每一幕都是静静流淌的小河。生活犬牙交错,如同风过山谷,其实远远看着就好。
镜头和配乐都是一绝。镜头风格很类似于泰伦斯·马立克,我太过爱泰伦斯·马立克,也理所当然的爱这部电影的摄影风格。
Kirsten Dunst的表演非常出色。非常、非常出色。Rose的整个变化(不知道怎么去形容了救命!)在多个维度上展现得淋漓尽致,Rose的逐渐崩溃增大了Phil的存在的压迫感。我看着Kirsten Dunst的表演,尤其是她奔跑过去要求用动物皮毛换手套的那一场戏,我几乎屏住呼吸。那是她最大的反抗,那双手套是真正属于她、而不会被Phil嘲笑的东西,那是她最大的自由。那一场戏仍然静默,但是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残酷的美。
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Rose在聚会上端着托盘,Dunst那一步摇摇欲坠的后退使我神经绷紧,也使我头皮发麻。
她用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书写了一只被狩猎的野兔,从那个一头柔软细腻金发的快乐女人到一只惶恐,尴尬与摇摇欲死的猎物,她使想起错开在山林间的玫瑰。
另外,容我夸一下BC。
Benedict Cumberbatch,这么多年了,他总算交出了我想看到的答卷。他就是Phil Burbank,那个强大又脆弱的西部牛仔。我总是评价他的演技,这次竟然静默无语,因为我无法去评价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只能说,最后看到Phil被装进棺材时的镜头我悚然一惊。Phil死了,他的灵魂走了,我突然意识到躺在那里的是BC。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角色其实是他演的。这次的威尼斯,他在我心中是无冕之王。(当然我还没看《倒影》)
(还没写完!!!!!!等我慢慢写片子的细节!!!!这片子细节也太多了救命!)
--------------------------------------------------------------------------------------------------------------------
又是一次碎嘴的更新。
又看了一遍,这次肯定的觉得Peter有俄狄浦斯情结。换句话来说,恋母。Rose在他眼里是有身为女人的吸引力的,这孩子的恋母情结虽病态但可控。
那么Peter为了Rose而杀掉Phil也就完全可以解释了。
这么看来,Peter应该不曾爱过Phil。
另外,Phil很可能恋父(考虑到Bronco的年龄和他们的关系),他对Peter说不上爱,只能说是有好感,这种好感其实源于他对Bronco的爱。【代餐不健康啊喂!】
--------------------------------------------------------------------------------------------------------------------
我又来更新了。
现在觉得Phil对女性气质的恐惧和讨厌大概率来自于Bronco。Bronco讨厌,所以他也讨厌,他小心翼翼的让自己保持着牛仔的形象,阳刚、男子气概,与娘炮扯不上半点关系。
这既是一种微妙的“传承”,也是Phil对Bronco深刻的爱——他一直有努力让自己是Bronco喜欢的样子。【明明这不是部基片但我还是为Phil和Bronco落下泪来】
-------------------------------------------------------------------------------------------------------------------
我又来了。刚看了个BC的采访,他说Phil残忍正是因为Phil脆弱。
好吧,不愧是诠释这个角色的人,言简意赅。
—————————————————————
PS:我写细节属于想到哪写到哪,等写完了再来仔细理一下顺序
【细节1】Phil对Bronco的感情
我以为这个细节其实挺明显的?没想到貌似的确有人没看出来。
在这条汗巾上绣着两个字母,BH(见上图),BH正是Bronco Henry这个名字的缩写。Bronco Henry这个名字,但凡是认真看了电影的,就会对他有所印象——毕竟Phil开口闭口都是Bronco,跟人聊天说这是Bronco说过的,提及某些经历某些技能说这是Bronco教会我们的,连跟自己手下的牛仔一起喝酒都要说敬Bronco。
截图的这一段戏,性张力几乎要溢出银幕。
从裆部抽出的汗巾、虔诚而静默地擦拭身体,然后将汗巾覆盖在脸上反复嗅闻、让少见的精致布料反复轻柔摩挲胡子拉碴的脸庞......这一串动作已经是男性崇拜的顶峰,也是Phil欲望达到的顶峰。更别说放下丝巾后Phil伸向下半身的右手,那种缓慢而又坚定地肌肉动作,我十二万分地肯定Phil一定是在jerk off。
这段戏是Phil一个人的独角戏,有青草的粗粝、阳光的温暖和森林小溪的美好寂静。Phil在林间放松下来,脱掉衣服。他的孤独,他的脆弱,他的温柔,他压抑的隐秘而涌动的欲望,在这场戏里不加保留的被展现出来。
Jane实在是太懂男人的双面性,和那种男性最原始最野性的性崇拜。两分半钟的戏,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
简导说,Phil是个脆弱易碎的人。而这一幕,可以说是对他的脆弱易碎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同时也可见Phil对Bronco深深的迷恋(此时Bronco已经离世二十年了!),而这一切都为他最后死于Peter手下埋下伏笔。
这场戏也是我认为该片在【偷窥】这个视角上做到极致的一场戏,刻薄而强调男子气概的Phil孤独与温柔的一面被导演的镜头静静地凝视,不加保留的暴露在观众面前。在这场戏之后,Phil强势的一面在观众眼里不复存在。他的暴怒显得色厉内荏,他发现偷窥者的一刻显得惊慌失措甚而有些可笑。Phil在这场戏里暴露出了弱点与感情,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细节2】
这个不能算是细节只能算是给想嗑叔侄的人看的:Bronco,生卒年月1854-1905.Phil,生卒年月1885-1925. Phil自己亲口承认说是在与Peter一样大的年纪遇到Bronco的,那会儿Bronco四十多岁,Phil十五六岁。片子的故事发生在1925年的蒙大拿,Phil将Bronco的马鞍、Bronco的汗巾保留了二十年整。他对Peter好,是因为看到了一点Bronco和自己的影子。换句话来说,Phil是在吃代餐。也是一丁点分析吧。
Peter与Bronco那个矫健的牛仔并不相像,但是他能看到Bronco和Phil所看到的东西,身上也有着Bronco和Phil所有的气质。
【细节3】Phil对Peter态度的转变
很多人觉得突兀,那我就分析一下吧。
Phil对Peter态度的转变,来源于口哨声中的那场戏。
在嘲笑的口哨声中,Peter目不斜视地穿行其中,然后折返。四周的哄笑在他波澜不惊的脚步中渐渐低下去,最后陷于沉寂。所有嘲笑他的牛仔都静默下来看着他在他们之中走动。他那种波澜不惊的脚步和神色震住了这群西部牛仔。Phil一言不发的坐在一旁看着Peter,在口哨四起的时刻并没有出言维护他。但当Peter震住其他人的时候,Phil意识到Peter身上有某种坚定的、与他相通的男子气概。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个男孩儿是个“可造之材”,有着沉默而阴郁的力量,像当年的他也像当年的Bronco。但他喊住Peter的一刻,除了这些想法,也有拉拢Peter使他与他的母亲Rose相疏远的意味。Phil想借此摧毁Rose——那样的话,Rose就真的无人可以依靠了。
【细节4】纸花
Phil被放在桌子上的纸花所吸引。虽然他出言嘲讽、并且用纸花来点烟,但是他终究是敏锐的发现了、并且被吸引了。同去的别的牛仔都对纸花视若无物,只有Phil注意到了。他不修边幅的外表下有着与表面的粗犷并不匹配的细腻,所谓男子气概只不过是对真实自我的伪装。
这一幕里Phil也用食指触碰、揉搓纸花的花蕊。这个动作其实有种不动声色的性暗示,算是对他隐秘欲望的一种捕捉。
【细节5】拉德茨基进行曲
Phil吹的口哨、Rose弹的钢琴,都是同一首拉德茨基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其实流传甚广。即使是不知道这曲子名字的人都听说过它。(片子里Rose开始弹琴的一刻大多数人应该都会觉得耳熟吧?)
这曲子不难,而且雅俗共赏。但即便是这样的一首曲子,Rose也弹不好。
Phil骂她是为了权钱才跟George结婚的,骂她一无是处,对她冷暴力,骂她附庸风雅,都不如这曲子来得打击大。Rose在拉德茨基进行曲上的失败和Phil在这上面的擅长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几乎是坐实了她“一无是处、附庸风雅”的一面。双重打击之下,她几乎崩溃。
而Phil吹口哨的时候有种居高临下的窃喜,猎人对猎物的残忍。而Rose确实是几乎崩溃了,她在俯视的视角下缓慢蹲下,几乎绝望。
一个真正“阳刚”的男人是不会采用这种微妙而残忍的折磨方法的。
他采用的打压Rose的方式虽然残酷但也同时细腻,这样折磨的视角使人以极度不舒适的方式感觉到这个人的残忍里有十分精巧和矛盾的细致鄙薄,与他大而化之不拘小节的男性气质相悖。
【细节6】犬山,以及Peter如何彻底取得Phil的好感和信任
Netflix给本片的官方译名正是《犬山记》,犬山二字正是来源于此。山峰上连绵的阴影的形状,在Bronco和Phil看来都是一条狂吠的狗。而这是仅属于他们二人的秘密。
本片在此前的情节里Phil也曾站在别的牛仔身边眺望远山。那个牛仔问他到底看到了什么,说他总是这么眺望一定看到了什么东西。又问他George有没有看到Phil所看到的。Phil先是笑而不语,然后说看到了就是看到了,没看到就是没看到。山的那边并无什么东西。
能看见狂吠的狗的,只有Bronco和Phil二人。这是个秘密。
但当他问Peter的时候,Peter也看见了那条狂吠的狗。这个秘密为第三人所共享。Phil看向Peter的眼神里是震惊和欣喜,对于“同一种人”的认同。他在Peter身上看见了Bronco的影子,也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他决定像Bronco对他好教他牛仔技能那样去引领Peter走上同样的道路学会同样的技能,他完完全全的交付了自己的信任。
其实,若不是Peter也看见了山的犬影,他想要取得Phil的信任还要费一番周折。毕竟Phil同样敏锐聪慧。
但是Peter看见了犬影。
Dog在圣经中代表着毁灭性的力量。Bronco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看见犬影的Phil确实展现出了那种毁灭性——他对于Rose来说就是毁灭。看见犬影的Peter更是毁灭——对于Phil自己来说。
Phil向往那座山,最终也被那座山所毁灭。是个恰如其分的结局。
【细节7】Peter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是个很posh的说法,说人话就是恋母情结。
Peter带着兔子去喊醒Rose的那一刻,他喊的是Rose而不是Mother。而在他出声喊Rose之前有那么两三秒,他没敢看衣衫不整的Rose。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Rose在他眼里就是Rose,是一个女人,需要他关爱的女人,而不仅仅是需要他关爱的母亲。
Peter有极其严重的恋母情结。他做纸花给Rose,他设想Rose住进大房子的场景(这里我很好奇,是在为了后续Rose嫁给George、Peter反杀Phil他们成为农场的主人做铺垫吗?)、他听Rose的话、他在Rose面前人畜无害。但当他来到农场,发现Rose过得并不好的一刻,他的眼神阴沉得可怕。为了Rose的幸福,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杀掉Phil。
而Peter的残酷也由此可见一斑。他不是不知道他想杀掉Phil就需要与Phil亲近,他也不是不知道他与Phil亲近Rose会崩溃。但为了Rose长久的幸福和自由,他毅然亲近Phil。
在电影里的大部分时刻,Peter的生活重心都只有Rose。连George对他而言,也不过是脸谱化的、可有可无的陌生人。而Peter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可谓是一片混沌,他对善恶的评价标准不过是那人对Rose好不好。Phil对Rose并不好,所以Peter下手的时候毫不犹疑。当Phil对Peter咆哮出Rose酗酒的那一刻,Peter眼里闪过黑暗凶狠而狞恶的眼神。
在Peter的价值观里,Phil是恶人,George是好人。如果某一天George对Rose不好了,我相信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杀掉George。
【细节8】Phil的睡姿
Phil睡觉的镜头出现过很多次,我就用这一次来做分析吧。
他整个人是侧睡并且向内蜷缩的,缩成小小的一团。他整个人的蜷缩已经超过了正常人睡觉时自然而舒适的限度(见上图)。这可不是什么警惕性的姿势(背靠外何谈警惕?)。
熟悉不同睡姿代表的意思的人大概已经看出来了,这是一种非常没有安全感、也是非常孤独脆弱的睡姿。将自己紧紧地团成一小团儿、仿佛要将整个人都藏起来,才能获得能够安稳入睡的安全感。像是流浪街头的小猫。
这也就是说,Phil是个缺乏安全感的、脆弱的、孤独的、缺爱的人。电影从第一部分开始就在讲述Phil缺爱的这一面,如果注意到了这些,也就能够轻易理解当Peter说出I want to be you的一刻Phil激荡的心情——有人陪着他了,有人喜欢他了。
从一开始,Phil Burbank就是Peter陷阱里那只野兔。
【细节9】杂志上的名字
这个地方实在是太不起眼了以至于我前几遍看无字幕版的时候都错过了...我对不起这么一个精巧的细节。
Peter发现的被Phil小心翼翼藏起来的那几本杂志(到底是啥杂志不得而知,我就看到上面全是健壮的裸男),是Bronco Henry的。上面写的是Bronco Henry的名字。
我的第一反应是Phil真是痴情,Bronco的古老杂志他竟然保存了这么久。第二反应是Phil之所以那么厌恶女性气质,很大原因可能是Bronco厌恶女性气质。他继承了这份厌恶,在向Bronco靠拢的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保持Bronco喜欢的样子(什么痴情文学...)
他真的很爱Bronco。爱得深入骨髓。Bronco,作为一个已经死去的恋人,理所当然是完美的。他所有的好都被反复提起,他所有的错都可以被原谅。Phil太过爱Bronco,他对Bronco的爱就是他最大的弱点,一击致命。
Peter太过敏锐,仅仅数本杂志便让他窥见了Phil隐藏的秘密,还有那个只存在于Phil口中和回忆里的人究竟于Phil意味着什么。他是真正的猎人,交锋之前便已经将猎物的弱点握在掌心。Phil怎么可能不在Peter面前放下防线呢?Peter窥见了Phil最柔情最脆弱的一面,然后有意接近他,将那一面引出来,逐渐获得信任。其实可以说从这一刻起,Phil就是必死无疑的结局了。
【细节10】西装
电影接近结尾的时候,Phil第一次换上了西装。在此之前他一直坚持只穿牛仔的衣服,即使是总督光临的宴会也不值得他换上西装。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换。为了把绳子送给Peter?因为要去医院?原因扑朔迷离,我也不想妄自揣测。但是穿上西装的Phil在整部电影里头一回显出彻头彻尾的单薄,那个瞬间仿佛所有曾有的男子气概都随着脱下牛仔的衣服而从他身上被剥夺。
那只是他的伪装,说到底,他不曾真的拥有过。
【细节11】泪水
因为我今天高烧所以就不想打开电脑截图了……就是George带着Rose回到大房子的第一晚,他俩进入主卧,然后锁上了门。
门锁咔嗒一声,Phil抱着班卓琴探身去看那个锁孔,面孔在短短半秒内因为愤怒而扭曲。但愤怒很快散去,他呆呆地重新靠回床上,眼眶里盛满泪水。
他哭了。在摆着两张床的卧室。其中一张空荡荡的,它的主人不会再来睡了,因为它的主人已经不再孤独了。
其实Phil和George都很孤独,但他们彼此的陪伴让他们没有那么孤独。可是现在,George有别的人了。留下Phil独自一人在思念和孤独中慢慢腐烂。
【细节12】炭疽
这段分析来自评论里阿兹卡班的猫,我因为目前尚未看过有字幕版(下载了用来截图,但还没有看)所以错过了部分对话没能发现这个细节:
关于Phil的死因是炭疽病是因为Peter解刨的那只得了炭疽病的死,电影中有一幕是Peter问Phil小牛会被狼吃掉吗,Phil回答说一般都是得炭疽病死掉。这里也是铺垫,Peter在那个时候其实也就决定好了要杀死Phil的方法。并且在和Phil聊完以后就回去翻看了医书。
【细节13】马鞍
Phil教Peter骑马用的是Bronco留下的马鞍。此前曾有镜头给到他在木屋里独自一人一遍遍的擦拭这个马鞍,不知为何有种逐渐升腾的性张力。而他让Peter骑上这个马鞍并向Peter发出一起去打猎的邀请,隐约的性意味之外也与曾经的Bronco与他相契合。
简导似乎刻意创造了一个镜像体,让Phil“以为”Peter和他是他和Bronco的镜像,由此给Phil埋下死路。
但是我看到Phil邀请Peter陪他一起出去几天时候语气里的欢快、看Peter愣神时慌忙解释的紧张,还有他眼睛里跳跃着的期待和喜悦,心里哗的一下就空了。
【细节14】
Phil的葬礼上,Rose得到了来自老Burbank夫人的一大堆戒指。她与老Burbank夫人相视一笑。
戒指的传递,是老Burbank夫人对年轻的Burbank夫人的认可。这即是承认Rose在这个家族中年轻女主人的地位。从此以后她就是名正言顺的Rose Burbank,她不用担心去上流社会的时候丢脸,不用借用酗酒来抒发苦闷,也不用担心Phil无处不在的压迫感和口哨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幕对Phil而言太过残忍。这毕竟是他的葬礼。但在他的葬礼上,他的母亲和他生前鄙弃的弟媳完成了一个微型父系社会中女性的权力交接。
或许Phil的死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解脱。他的父母得以摆脱暴躁残酷而迟迟不娶妻无法完成家族传承的长子(原著里他的父母还怀疑过他有点“不对劲”,对他是否是同性恋起了怀疑),他的弟弟George得以摆脱在家里永远压他一头嘲讽他的哥哥(其实葬礼上George并没有多伤心不是吗),他的弟媳Rose得以摆脱一个无时不刻都在嘲笑她、鄙弃她、打压她的Brother Phil。
人活到Phil这个份儿上,也是有点失败。A damaged person。我很喜欢这个对Phil的描述。他早就被整个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所损毁,他的残酷是一种不得已的自保,只要足够残忍就不会有人敢靠近他,也就不会发现他的秘密。他自己推开了所有人,落到这份儿上,咎由自取。
在Jane最终完成的“弑父”里,Phil作为被弑的一方,总是让人觉得有点可怜。他的确该死,但他又似乎不应该以这种方式死去。这种方式对于任何人来说都过于残酷了。
----------------------------------------------------------------------------------------------------------------------------------
写在奥斯卡之后的话:
说过很多次在奥斯卡的BP上我永远team Dog,就算我其实很清楚学院的德性、了解学院的投票机制、清楚学院的American Center和这个奖项这些年越发的无力和平庸。Jane这部电影是大师趋于炉火纯青的平衡功力的作品。
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一部“文艺片”,但其实这仍然是一部crowdpleaser的电影,那种略微带有一丁点门槛的crowdpleaser。Jane其实选择了商业和艺术之间的精妙平衡。换句话说这是一部带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片子一丝神韵的电影,这让我不禁想起某种意义上来说Jane也是那个年代的导演。
这真的是一部无聊的电影吗?
我不觉得。如果是在电影院看,我相信觉得它无聊的人能够减少至少一半。这是一部只属于电影院的电影,虽然它的出品方是网飞。这也恰恰是Film Industry如今的可悲之处,一部中等成本制作的大导作品,本应属于电影院,属于流媒体的原因仅仅只是流媒体愿意提供给导演足够的制作成本和创作自由。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老马丁的《爱尔兰人》,我上次追颁奖季的永恒憾恨。
后来我与我的英国朋友一起看了这部电影(我是重看,她是第一次看)。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算是忘年交,因为她的年龄其实并不比Jane小几岁。看完后她说,amazing。她不学电影,也没有刻意了解过电影,对影视的兴趣是“有兴趣,但并不算很爱”,但是她并没有遇到任何对本片的理解障碍。大家反复提及的、对影片的理解障碍似乎并不存在。她年轻的时候恰恰是英语系电影的黄金年代,那时候平衡商业和艺术的电影广受追捧,大导涌现,电影的表达也百花齐放。那么这部电影,The Power of The Dog,会被人评价为“缓慢、无聊、故作深沉”,是不是因为其实它面向的早已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观众不是同一代人了?而这一代人,已经不再爱这类电影了?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观影taste。这代人的审美让他们选择了CODA,这无可厚非,也无从指责。
但于我,我实在无法拥抱现在这种审美。Jane也无法拥抱这个,所以她十二年前隐退电影界,所以她十二年后在BP上输给了CODA。
但是没有关系。总有人永远爱Jane,永远爱TPOTD,永远迷恋上世纪的反叛、百花齐放与大导野蛮生长的电影的黄金年代。
按普遍的影评论述,“犬之力”是邪恶力量,由一位女导演来拍,这种“邪恶力量”也自然地被阐述成“传统男性压迫”,然后这种男性压迫的犬之力,被“女性化”的、“柔弱”的、且意志坚定的peter消灭,迎来happy end,确实是现在女性主义浪潮叙事下的好剧本了。但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 Phil 之“恶”,是对爱欲对象强烈控制欲的“恶”,这种“强烈控制力之恶”,并不是“男性压迫”专属,这种“犬之力”是不分性别。
再次,Phil 之“怪”,有两个明显的诱导因素,一个是深柜的身份(被压迫),一个是对资本主义“好”生活的反抗(依旧是被压迫下的)。一袭西装的弟弟、虚荣的父母、被资本窥探的土地、看着像是爱慕“虚荣”的弟媳妇、需要打点的政府/大人物的关系等等,Phil 作为耶鲁毕业的高材生,选择用牛仔的姿态/生活来抵抗这一切,才方显得“怪”。但在这两个诱导因素下的这个“怪”,明显不应归为“邪恶”的犬之力。
再来谈Rose,她与Phil的关系,同”婆媳关系“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像母亲对儿子的爱欲控制与儿媳作为闯入者角色的冲突(所以这种“恶”硬说是男性之恶我肯定不认可),如果Rose酒馆经营的生活是平素的水平线,那么嫁入富贵家庭就是上升线,处理不好“婆媳关系”是下降线, 被“虚荣”需求作为工具人而不能胜任(不善于弹钢琴)是下降线,担心儿子被牛仔拐走学坏是下降线。每一次“下降线”都是加强酗酒的要素,但是消灭“犬之力”其实只处理了“婆媳关系”,而对于女性“工具人”需求、儿子成长后的远离都将在后续持续发生,Rose下降线不会止跌反弹,Rose并不是被救赎的那个,不能说是happy end。
所以,“导演是否实现了她的表达?”,对我而言是个问题。“ The Power of the Dog”如果只是想讲peter杀手养成记,就当我白看了吧。
最后谈表演与剧本的看法。“冰山表演”——所谓用20%的表演展现包含水下80%的内容。这部片子的这种“高级”表演,好像把观众当做侦探小说读者一般,用大篇幅展现那20%,让观众通过那20%补完剩下的80%,可能很多人很喜欢吧,但我更偏好剧本在能力范围内,通过影像展现出更多的“内容”而不是“表演”。毕竟,观影过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通过蛛丝马迹猜人物的真实人格与动机,这样的导演,更像一个诡计制造者而不是表达者(当然,作为诡计制造者,这部片子算是相当出彩的)。
本文修改版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第39期(总第1156期)。未经授权,严禁在任何平台以任何形式转载。
威尼斯电影节颁奖日当天下午,有外媒记者在推特上透露,新西兰导演简·坎皮恩回到了丽都。熟悉欧洲电影节的人都明白,这就意味着晚上的闭幕典礼上她有奖可拿。之后坎皮恩出现在闭幕红毯上,更是坐实了这一传闻。大家都以为这个奖会是金狮,毕竟她的第二部长片《天使与我同桌》(1990)就已经在威尼斯拿到了评委会大奖,之后又以《钢琴课》(1993)成为首位(到今年七月前也是唯一一位)获得戛纳金棕榈的女导演。以这样的大师身份和资历,如果给的不是头奖,脾气不好的根本就不会回来领。
《犬之力》如果拿到金狮奖,就是女性电影一个满轮的标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女导演作品开始陆续在柏林和威尼斯登顶,其内容多为女性主题。坎皮恩九十年代初的金棕榈,宣示着女性电影艺术家夺回了对自己生命体验的叙述权,不再屈服于男性凝视之下。世纪之交,加拿大导演玛丽·哈伦以《美国精神病人》(2000)吹响了女性电影下一个阶段的号角:以女性凝视拍摄、剖析男性和男性气质,甚至挑战父权制或是嘲讽资本主义。而《犬之力》作为坎皮恩近十二年来唯一的电影作品,正是对男性气质既有历史性又有现实感的深刻探讨。至此,女导演不仅可以拍女性,也终于获得了点评男性的权利。威尼斯本可以用一尊金狮来凝固这一历史节点,就像二十八年前戛纳颁给同一个人的那片金棕榈。
可惜韩国导演奉俊昊率领的评委会选择了眼前舍弃了远方,选择了回顾历史而非向前看,最终将金狮奖颁给了法国影片《正发生》。这部由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了六十年代法国社会和法律对堕胎的双重歧视,并由此造成了女性的艰辛和血泪。《正发生》是一部好片子,导演技艺精湛,很难看出不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但它属于女性和其他弱势或少数群体艺术创作中汗牛充栋的伤痕叙事、苦难叙事,且在同主题电影中也不算是最出彩的。相对于两个月前金棕榈影片《钛》那种恣意的创造力,那种超越性别的自由和对刻板男性气质的不屑,威尼斯选择这部堕胎血泪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女性电影的一种倒退。也许最近美国得州和波兰的反堕胎法案刺激到了评委,让他们认为有必要做一次针对保守势力的防守反击。但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被动的,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历史会证明,《犬之力》这样的电影才能让女性创作化被动为主动,才是2021年威尼斯金狮最好的选择。
艺术电影中,绝对不能剧透的实际上很少,《犬之力》恰是其中之一。片中的铺陈和反转不但是叙事工具,也是对社会和人性思考的一种呈现。所以剧透不仅会影响观感,更重要的是会阻碍观众思考。然而不分析剧情,又很难说清片中的微言大义。笔者想了很久也找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好在此做个申明:下文内容会透露大量剧情,建议在观看影片后阅读。
《犬之力》改编自美国作家托马斯·萨维奇1967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萨维奇生于爱达荷州,母亲后来改嫁给蒙大拿的一个牧场主,幼年和少年的经历让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西部色彩。从西进运动到牛仔文化,美国西部所孕育的文化想象难免渗透着过剩的雄性荷尔蒙,从而使“西部”这一类型,无论文学还是电影,成为窥探男性气质的尚佳选择。
电影以完美的视听语言讨论了同样的主题。故事发生在距今百年前的蒙大拿,年近不惑的菲尔·伯班克(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与弟弟乔治(杰西·普莱蒙饰)一起经营着家族牧场,他们像小时候一样住在一个房间,各睡一张单人床。一次外出进行牧群交易的旅途中,乔治结识了寡妇罗丝·戈登(克斯汀·邓斯特饰)和她瘦弱阴柔的儿子彼得(柯蒂·斯密特-麦菲饰)。在一番交往后,乔治娶回了罗丝。这让菲尔很不高兴,他想尽办法刁难、羞辱罗丝,致使后者精神崩溃,借酒浇愁而逐渐成瘾。
伯班克兄弟是一个奇妙的矛盾体。哥哥菲尔聪慧过人,毕业于耶鲁大学古典学系,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擅长乐器,外型也比较有魅力。但他却故意不修边幅、行为粗野、言谈粗俗,皮靴与牛仔装是他唯一的衣物,还对精致柔美的事物嗤之以鼻。乔治则完全相反,微胖的他长相极其普通,笨拙敦厚,没有什么才艺。人也不太聪明,大学读不下去就退学了,回到牧场是他当年唯一的选择。可他却总一副绅士打扮,喜欢干净整洁,待人也比较友善。这种非常极端的二元对立在影片前半部分吊足了观众胃口,擅长人物塑造的坎皮恩仿佛在问大家:这两者之间,你喜欢哪种男人?你想做什么样的男人?
粗犷、强壮而有魅力的的菲尔很令牧场牛仔信服,但有时却并不能跟他们打成一片。这个全男性的群体,会在炎夏到河里裸泳消暑,水中嬉笑打闹或躺在岸边休息都很自然随意。菲尔则没有大家放得开,从不参与水中的嬉戏,而是独自到人迹罕至的河岸下水。他对自己的肉体有一种抗拒,拒绝展示它,甚至经常和衣而睡。加上初次见面就欺负彼得,和对罗丝表现出的病态厌女情绪,我们逐渐意识到他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对自己男性气质不足的恐惧。与众不同的欲望倾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总是想当然地被当作娘娘腔,所以他发展出一种病态的过度阳刚化(hypermasculinity),来抵御这种被女性化的恐惧。
李安的《断背山》(2005)是影史上的一个大事件,片名甚至进入了流行词汇,成为对一系列性现象高度抽象的概括,也是人们在难以启齿时所使用的“遮羞词汇”。其原著小说就是受到了萨维奇作品的启发。《断背山》的故事发生在作者安妮·普鲁所熟识的怀俄明,但两位主人公却分别来自于蒙大拿和犹他,应该也不是巧合。2001年,普鲁为《犬之力》的新世纪版撰写了后记,说萨维奇的这部小说是“充满戏剧张力的心理学研究,处理了当时极少有人讨论的话题——在男性化的牧场世界里受到压抑的同性恋,会以恐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另一个与菲尔形成对比的男性人物是彼得。我们一开始见到的彼得是一个敏感内向的孩子,年龄应该是在十几岁的尾巴上。他与母亲十分亲密,会做漂亮的纸花让她高兴。面对菲尔和牛仔们的讥笑,他毫无办法,在牧场上也显得手足无措。坎皮恩再次展现了她在人物塑造和转折上鲜有敌手的精湛手艺,以一系列“意料之外”让我们意识到这个男孩并非看上去那样软弱无力。彼得对自然中的花草鸟兽兴趣极大,立志成为医生,喜欢独自外出观察动物和环境,有点“探险”的意味。一日他从野外抓回只兔子,可爱的小家伙立即得到了家中女眷的喜爱。当女仆拿着胡萝卜到彼得的房间想要喂兔子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这是对男孩天真善良性格的继续刻画。结果镜头一转,女仆一声尖叫——兔子躺在彼得的桌子上,已经被开膛破肚。“要当医生就得练习解剖啊!”他事后向母亲这样解释道。一个对生命有些漠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狠角色慢慢浮现出来。
所以菲尔与彼得表面上一刚一柔的对立是一组流于表面的假对立,在两人迥异的表象下,是对自己、对他人的残忍和对生死的漠然,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必须。他们之间真正的区别在于,菲尔以为他的出路是变本加厉地压抑自我,而彼得选择接受自己,再在时代和环境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菲尔对彼得的感情转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导演对此的铺陈可以说是我所见的同性情感转折中最充分、自然的。菲尔发现彼得虽然阴柔,但并不是个废物。无论骑马还是牧场上的活儿,只要有人教,彼得学得也并不慢。加上双方已经意识到互为同类,男人就把男孩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要把自己的生存之道传授给他。片中反复提及的已故传奇人物野马亨利(Bronco Henry)是菲尔的偶像,当年正是此人教导菲尔成为一名优秀的牧场牛仔,到了影片中后部分,我们也很清楚两人之间的关系要比师徒复杂得多。菲尔被彼得打动后,显然是想如法炮制,要成为彼得的野马亨利,将他们这些人的生存之道继续传承下去。而他对男孩的感情也开始不断发酵。
康伯巴奇在威尼斯记者会上说,他觉得菲尔过度阳刚化的男性气质是一种防御机制,彻底遮盖了真实的自我。按照他的逻辑,我们在影片后半部分中看到,这种以自我情感阉割为基础的防御,其软肋也正是情感。菲尔一旦对彼得动情,就像是“破了功”,而由于长期压抑,他并不知道怎样控制这种汹涌的情感。他没能灭人欲,却为人欲所灭。到了这个层面上,性取向实际上已经无关紧要,情感阉割是腐朽的父权制对男性气质的统一要求,影片只是取了一种极端情况。这种话题落在坎皮恩手里是观众的幸运。正如制片人所说,坎皮恩是把握人类欲望的大师,善于挖掘被掩盖的情感。我们甚至搞不清她调动了什么音画元素,就把一个人物从欲望泯灭的状态过渡到了情感决堤。曾听坎皮恩在一个电影节的大师课上说,欲望跟情感一样,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你不能专门拍几个场景来推动欲望,而是要把它贯穿在每个镜头的每个细节里。想必《犬之力》就是这种大师级导演课的教科书吧。
影片的结局,硬汉死在了柔弱的男孩手里。这时我们才理解了片头那句画外音:“要是连自己的母亲都不帮、不救,我还算是什么男人呢?”观众本以为这是菲尔的声音,讲的是他小时候的事情,但实际上却是彼得。罗丝对自己阴柔的儿子相对比较包容,与伯班克兄弟的父母形成鲜明对比。换句话说,即使在那样一个艰难的时代,彼得也不缺爱,所以他能够很好地控制欲望,不会把自己交付给没认识多久的菲尔。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一种新的男性气质,即接纳自己的欲望并学会管理而非阉割自己的情绪。
菲尔死于炭疽热,感染原因是彼得的设计加上一点巧合。这个畜传人的疫病以不同方式多次复现,是导演在为主人公之死做铺垫。片中动物的出现不但有推动剧情、埋下伏笔的作用,也是一种隐喻。片名原文The Power of the Dog,出自旧约圣经智慧书中的《诗篇》:
耶和华啊,求你不要远离我!我的救主啊,求你快来帮助我! 求你救我的灵魂脱离刀剑,救我的生命脱离犬类, 救我脱离狮子的口;你已经应允我,使我脱离野牛的角。 (和合本圣经《诗篇》22.19–21)
圣经对狗没有什么好感,常常是奸邪的象征。而在这篇祷诗中,各种动物都用来指代危险,与刀剑相提并论。坎皮恩在视听上很好地重现了这个隐喻,片中随处可见可闻的牲畜,其实就是四伏的危机。同一篇祷诗前几行还特别提到了牛:
许多公牛环绕我,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围困我。 它们向我张口,好像猎食吼叫的狮子。 (修订版和合本圣经《诗篇》22.12–13)
把牛比作“猎食吼叫的狮子”实在有些奇怪,但古文献大多如此,有音律和文本传承的因素。但影片主人公的命运恰好与之对应,因为致命的炭疽热正是来自于病牛。所以“犬之力”大约就是邪恶之力的意思,是危险和死亡,祈祷者请求上帝让他远离之。影片开始就交代了菲尔对病死的牲畜十分警惕,提醒牛仔们要当心炭疽热。欲望爆发、情绪失控的他,就像是被上帝抛弃的祈祷者,最终丧命。
《诗篇》22的作者似乎非常自卑,他先被非人化,又受尽他人的欺侮:
但我是虫,不是人,被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 凡看见我的都嗤笑我 [……] (修订版和合本圣经《诗篇》22.6–7)
所以他不断呼唤上帝,希望得到神的庇护。被众人唾弃孤立无援时,最容易将自己的不幸归于超自然力量,也最容易给自己造个神。而所有亚伯拉罕宗教的上帝,同时又都是父权的象征,他在犹太旧约中,就是一个喜怒无常、赏罚无度的暴君。就连基督教新约中的神也会抛弃你,任由你被钉上十字架。
新约《马太福音》27:46中,耶稣受难时对其天父的祷告就引用了《诗篇》22的第一行:
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为什么远离不救我,不听我的呻吟? 我的神啊,我白日呼求,你不应允;夜间呼求,也不得安宁。 (修订版和合本圣经《诗篇》22.1–2)
或许我们造出的神本就不是全知全能的。而菲尔们要受尽磨难,被钉死在父权的十字架上,才能换来彼得们的重生。
借个地方给朋友的播客做个广告:叫个披萨吧,又名神奇废物在哪里,立志做全网最没有用的节目。我会不时作为嘉宾出现唷~
提到LGBT题材的影片,大胆的情欲戏份俨然成为一种“标配”。
猎奇心驱使下,观众难得有机会一窥这类群体的精神世界和感官乐园。
从《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到《阿黛尔的生活》,再到《小姐》,大部分男性导演在表现这类题材时,视角多是热烈而蠢蠢欲动的,似乎LGBT群体的情感总是处于蛰伏或被压抑的状态,以致于情感爆发的那一刻才分外激烈。
但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有人选择给这个题材降降温。
通篇下来,没有刺激而直接的床笫描写,连台词都给得相当隐晦。如不是借助道具和镜头的暗示,你甚至很难将它与同性影片联系到一块。
可即便如此,看完全片你仍旧会感到背脊发凉,因为真相出现的那一刻,观众才发现前面如死水般寂静的叙事节奏,都是在为这一刻的到来打埋伏。
“最佳导演”的名号颁给它,实至名归。
主演之一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这几年的戏路很杂,但大部分是脑力工作者——漫威的奇异博士虽然头顶超级英雄光环,不过别忘了,人家丢掉双手前的本职工作是位医生。
舒适圈呆久了,人就想跳出来做些改变。
影片中的Phil就像为他量身定做:西部牛仔、不爱干净、为人刻薄、傲慢而不羁,典型的美国西部红脖形象。
也许看惯了本尼书生气角色的观众刚开始会感到无所适从,不过大家很快就将被其精湛演技折服。
另一个尝试改变的是本片导演坎皮恩。
一直聚焦女性题材的她,这次难得拍摄一部以男性为主导的电影,二人的合作也算一拍即合。
电影的走向其实在一开场的独白就给了暗示,是这么说的:
“如果我不帮助我的母亲,如果我不救他,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段谜语性质的开场白,指向一个正饱受丈夫亲兄弟PUA的女人,为了帮助母亲,儿子决定展开拯救。
片中最引人注目的关系来自叔叔Phil和“侄子”Peter,它暧昧,微妙,与此同时又充满危险和野性。
直到影片结束,观众才恍然大悟:
原来男性题材的外壳下,依旧隐含着非常深的女性视角。
只不过这一次坎皮恩拍得更隐晦,更讨巧。
别做娘娘腔!
关于Rose的孩子Peter,他一开始的表现的确非常有蛊惑性。
喜欢折纸、言谈文静、多愁善感,与粗糙的西部世界相比,Peter的存在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打小失去父亲的Peter,从来没机会了解男人该是什么模样,从而缺失了传统意义上的“男性气概”。
作为“娘娘腔”的对立面,Phil无疑是“阳刚”的。
无时无刻的毒舌和不拘小节的暴脾气让他看起来剽悍异常。然而讽刺的是,Phil实际上是个深柜。
虽然影片从始至终没有交代已去世好友的详细信息,不过从Phil对好友追忆的细节来看,二人关系显然不止“他救过我一命”的生死之交那么简单。
一段抚摸旧友马鞍的戏,导演用颇具性暗示的的镜头,几乎直接挑明了二人不寻常的关系。
如果说这个镜头还让一些人看得云里雾里,那被Peter翻出来的私藏写真照,则直接暴露了Phil的性癖。
没错,他喜欢男人。
不过在上世纪20年代,承认自己是同性恋需要承担的压力和风险可不小。
Phil巧妙地伪装了起来,却依旧掩盖不了自己性取向方面的弱点。和Peter的接触,加速了弱点的到来。
接触Peter本来是为了树立家庭权威,让和Phil关系紧张的Rose屈就于自己,顺带改改Peter过于柔顺的“娘炮”性格。
但Phil很快注意到,Peter比他想象的要机灵。
远山景色,旁人看来不过一座群山而已,Peter却能一眼看出犬吠之势。
Phil和好友的羁绊,也多少与这座大山有点儿关系。他们为自己能看到旁人所不能看到的景色感到骄傲,这是他们有别于其他人的证明。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Peter的表现让Phil确认他和自己是一路人,从而打开心扉,解除掉此前的不友好行为。
自那以后,Peter在Phil眼中不再是个娘里娘气的、被宠坏的孩子,他开始关注、并主动向后者示好。
影片英文名The Power of the Dog,即是指的改变二人关系的远山凝视。它成为一个分水岭,宛如一道看不见的手,把二人引领到从未到达过的地方。
Phil选择向Peter打开心扉的同时,也意味着他已将自己最柔软的部分交了出去,但换来的,却是对方阴狠的报复。
偏见的代价
作为西部的骑士和男性化特征的象征,Phil排斥一切与之不沾边的言行举止,所以当他第一眼看到Peter时,才会如此刻薄地将对方贬损一番。
不过,Peter的敏锐改变了Phil的成见,为此,他甚至为“侄子”做了缰绳,打算拉近两人原本疏离的关系,但Peter并不领情。
因为不满Rose嫁给自己的弟弟,Phil一直对Rose冷言冷语,甚至用尽各种羞辱手段稀释其在家中的存在感。被排斥的Rose为此陷入抑郁,甚至不得不用酗酒来缓解自己紧绷的神经。
Peter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利用Phil降低的戒备,Peter从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中,挑选了最致命的一部分拿来对付他:一场本不可能发生的炭疽病忽然降临到Phil头上,提前终结了他的性命,而幕后黑手不是他者,正是Peter。
被自己所信赖的人谋杀,这是影片另一个耐人寻味的部分。其实某种角度来说,你也可以将Phil的死归咎于他的偏见。
Phil生前曾和Peter有过一段对话,两人聊到小孩的父亲,Peter说父亲在儿时特别担心自己,因为他曾经表现得“非常强势”。对此,Phil只冷冷报以不屑。
在他的脑海里,娘娘腔和强势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词,但最终,Peter却用实际行动替母亲受到的冷遇复仇成功。
Phil低估了人的无限可能,人性的复杂比它外在的表象更让人不可捉摸,是他的轻率和过早暴露的情感,让自己踏进Peter布好的陷阱。
《犬之力》的结局表达了对偏见的嘲讽,但同时也阐释了这样一个事实:
那些看起来穷凶极恶的人,也许未必就像他们看起来的那般坏;
而那些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人,却极可能是隐藏獠牙的毒蛇。
兽皮的隐喻
片中的兽皮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物件,它背后潜藏着权力的更替。
按照故事设定,Phil有一个怪癖:农场屠宰动物留下的兽皮他并不会第一时间处理,而是选择累计。等累积到一定时候,再将它们付之一炬。
不卖,不加工,不做任何处理,没人知道焚烧背后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直到Rose的到来,才让Phil的执念有了更合理的解释。
一次,在没有得到Phil的允许下,Rose擅自将牧场累积的兽皮卖给了印第安人。
这个行为导致的后果是Phil的暴跳如雷,他不顾一切地对弟弟——同时也是Rose的丈夫咆哮:那是我的!
结合前面Rose被Phil频繁折磨的遭遇,这既可以看作是她身为女性对男性主导游戏规则发起的挑战,也可以视作是男性在两性权力争夺中遭遇的一次挫败。
只不过,和Peter的报复相比,这次对抗不是致命的,但足以令到Phil崩溃失态。
他完全有理由崩溃。
Phil出身耶鲁名门,相反,自己的学渣弟弟如不是好友帮衬,绝不可能成为如今能邀请州长到家中一叙的成功人士。
可造化弄人,弟弟不但违背家人心愿娶了个寡妇进门,事业还如日中天,成为了牧场真正的主人。到头来,自诩天选之人的Phil却不过是牧场的“包工头”。
如此落差,怎叫人不狗急跳墙?
兽皮不过是一个幌子,真正让Phil心态崩盘的地方在于,他原本能掌控的一切,现在通通离自己而去。
无论是听话的弟弟,还是随意丢弃的兽皮,每件事,每个人都不再听命于他,他再度回归了失去知心朋友的孤独之中。
心高气傲的Phil决定利用Peter展开反击,只是他错估了信任的对象,并最终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犬之力》并没有特别多大开大合的场面布置,也没有精细到如《断背山》那样的情感拿捏,甚至找不到一场有温度的情欲描写。
一切都是简练而克制的,正如它改编过来的同名原著那般,平静,又令人绝望。
与其说是坎皮恩重新定义了LGBT的拍法,倒不如说,同性元素本来就只是原作的一个点缀。
背后复杂的人性描绘,与符号隐喻才是它真正值得玩味的部分。待到真相显山露水之际,作品中惊悚的那一面才跃然而出,让人不寒而栗。
采编 |Zed
策划|轻年力量
-End-
作为今年北美颁奖季的大热门之作,本月初刚刚上线流媒体的电影《犬之力》,已然成为奥斯卡头号种子选手。继拿下威尼斯最佳导演后,简·坎皮恩再次成为颁奖季的导演热门;而卷福则有望凭借这个角色冲击奥斯卡影帝。
近日,IndieWire公布的年度25佳影片中,影片《犬之力》更是高居榜首。而位列第二、第三名的分别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导演的《甘草比萨》和滨口龙介导演的《驾驶我的车》。
对很多观众而言,影片《犬之力》无疑是慢节奏的电影,与其说它是剧情片,不如说是“人物肖像片”或“生活片段集锦”。
影片的戏剧性,在原著本就不高的基础上被进一步弱化;宣传中被频频炒作的同性情愫也处在“看破不说破”的阶段。想磕卷福CP、抱着看《断背山》期望的观众恐怕会大失所望。
简·坎皮恩以行云流水的镜头编织了谜一样的故事网络:有关卷福最重要的“爱情故事”并未被拍出,那个“爱人”始终处于缺席(已故)状态。可恰恰是二十多年前的陈年旧事,才让影片所呈现的故事得以成立。
然而,这却让电影显得十分晦涩:不论是云遮雾绕的台词还是角色不经意间的神情。在漫不经心的情节推进中,角色流露出的复杂内心和深刻人性才是影片着力渲染的重点——而这,并不是每个观众在乍看之下都能及时捕捉到的。
因此,观看这部电影需做好两个准备:1.保持极大的耐性,绝非忍受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耐性,而是忍受“全片无高潮”的整整2个小时的耐性。2.对影片中一晃而过的台词和画面保持高度的敏感,虽然散漫的叙事和夹杂其中的壮美风光,又让这点变得颇为困难。
至少,我们要记住影片开场那段关于母亲的内心独白,和下面这个剥牛皮的镜头。否则,可能直到最后,我们连一个“为母复仇”的谋杀故事都没看明白。
为了在不过度剧透的情况下,让大家简单地了解整部影片到底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们不妨来打个比方:你可以把它当成简·坎皮恩先前那部享誉世界的《钢琴课》的“翻版”。
关键还不是两部影片中都有寡妇再嫁和搬运钢琴的情节,而是新作《犬之力》真的把《钢琴课》的故事“翻”了过来:它其实就是一部“性转+结局反转”版的《钢琴课》。
影片《钢琴课》讲述的是一个忠于自我、沉湎于记忆的来自异乡的女人,因为“新爱”的坦诚相待而重获新生的故事;而《犬之力》中那个同样忠于自我、活在记忆中的男人,却因为“新爱”的蓄意谋害而遭致毁灭。
再想到相较于《钢琴课》中得天独厚的Ada,《犬之力》中克斯汀·邓斯特扮演的Rose是不会弹琴的,我们兴许就会由此发现,相较于二十多年前,如今的坎皮恩更加绝望。
她已经不相信“爱”一定是种积极的人生力量,不论对人之爱还是对物之爱。就像Phil不会因为有“爱”就改变死亡的结局,也像Rose无法依靠弹琴来避免自己重蹈前夫的酗酒恶习。
只看出《犬之力》是一个有关同性的复仇故事,是远远不足够的。如果仅此而已,我们便不会明白这个简单的故事何以讲得如此晦涩,以及影片的主旨究竟是什么。
先前讲过,《犬之力》是一部支离破碎的“人物肖像片”——我们在此不妨从影片中角色彼此纠葛的情感入手,看是否能掌握破解影片谜题的钥匙。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共有以下五位:作为老牛仔的Phil和George两兄弟、作为外来者的Rose和Peter母子俩,以及作为全片的麦格芬——始终隐身却又贯穿始终的Branco Henry——他算Phil两兄弟的职业领路人,与Phil亦师亦友亦伴侣。
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人物,是卷福饰演的Phil和90后年轻演员柯蒂·斯密特-麦菲饰演的Peter,只要理解了这两个人物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也就摸到了《犬之力》表达的核心所在。
Phil与Peter:互为镜像的人物关系
如果说,前作《钢琴课》中的Baines与Stewart,是作为男性截然相反的两个面向存在;那么这部《犬之力》中的Phil和Peter,则其实是互为镜像的一体两面。
表面上看,两个角色的外形和性格反差极大。
Phil口无遮拦、易怒暴躁,貌似是个非常典型的西部牛仔,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浓郁的雄性荷尔蒙气息,就像《钢琴课》中的男主角哈维·凯特尔。简·坎皮恩也不吝通过镜头,频频展现卷福健硕性感的身材。
而Peter柔声细语、性情阴柔,看似是个“妈宝”兼“学霸”的设定,那一张人畜无害的漂亮脸蛋加上弱不禁风的身体,似乎与有着旺盛精力的Phil生来就“八字不合”。
但这些都只是表象而已。
在男主角Phil貌似强大而刻薄的形象背后,有着外人难以洞察的脆弱和孤独。他就像是一只深受重伤的孤独野狼,只有在四顾无人之际,才敢静默地舔舐自己经久不愈的伤口。
而那道深深的伤口就是Henry:他是Phil早已消逝的注定永恒的恋人。“Henry”已成一个符号,或者说一种图腾,它象征着Phil拼命固守却已然分崩离析的旧世界。
而在“乖乖仔”Peter对母亲百依百顺的孝心背后,我们也能隐隐地察觉,他与母亲之间关系的不正常:一个有恋母情结的青春少年,波澜不惊的神情下藏匿着杀伐果断的冷酷与决绝。
恰如他既能不动声色地解剖一只兔子,也能处心积虑、瞒天过海地为Phil布下惊天杀局,只因为死去的父亲曾经告诉他:“面对障碍,你得把他们移走。”而Phil,正是那个害母亲的生活深陷惶恐尴尬的“障碍”。
由此可见,这两个人的外表与内心都是有强烈反差的。非但如此,他们在精神上更是有着趋同的一面:极度的敏感与动辄地焦灼不安——体现在让很多影迷觉得“莫名其妙”的戏里。
比如:Peter为讨母亲的欢心而制作了假花,那些身为西部牛仔的“大老粗”们对此完全视而不见,可心思缜密的Phil却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而Peter也能轻易发现,经过遮掩的独属于Phil的秘密花园入口。
再比如:Peter在被Phil羞辱后,通过狂摇呼啦圈来释放心中的压力与恨意;而紧随其后的一个镜头是Phil在劝弟弟George尽快离开饭店时,不停地旋转椅子来掩饰内心的忐忑不安。因为他敏锐地发现:如果弟弟一个人留在Rose开的饭店里,“将会有事发生”。
最能证明两人心有灵犀的一场戏,无疑是呼应本片题眼“犬之力”或“犬山”的场景。这是一个前后呼应的远景镜头:在Phil的牛仔同道们眼里,唯有“见山是山”的不明所以;而火眼金睛的Peter居然一眼就看到了Phil和Henry能看到的东西。恰是Peter的慧眼,让Phil笃定眼前的削瘦少年就是曾经的自己,也是Henry留给自己的“神迹”。
留心到类似以上的意象使用跟镜头设计,我们也就能明白,威尼斯电影节为什么会把“最佳导演”授予这样一部似乎闷得要死的影片。很多匠心独运的镜头语言,乍看之下很难理解。
其实Phil与Peter之间最大的相似之处,还并不是头脑上或者心理上的,而是——信念。他们都是那种始终“活在过去”的极端主义者:自从父亲死后,Peter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让妈妈开心,而Phil的最大目标也是让死去的Henry开心。
为捍卫Henry遗留给自己的只属于男性的阳刚世界,Phil对外来的闯入者Rose一家十分排斥,他甚至痴心妄想地想要Peter疏远Rose。在他看来:缺乏意志力的柔弱女性是旧世界的威胁,而弟弟George与寡妇结婚,简直是对这个世界的背叛。
然而对Peter来说,他所畅想和规划的“新世界”恰恰以母亲为核心:他希望母亲能够住豪宅、有佣人。Phil试图引领自己走向的那个属于西部牛仔的旧世界与他水火不容: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母亲的位置,而自从父亲死后,母亲就是他的唯一。
影片中,Peter纪念父亲的镜头可作为其后出现的Henry纪念碑的“互文”:两个已死之人,各自决定了活人将要经历的一切和故事的最终结局。
相似极端的人物性格,在简·坎皮恩过往的作品中并不难寻到踪迹——影片《钢琴课》中的Ada就是。只不过Ada最终告别过去、走向新生,《犬之力》中的Phil则彻底被过去埋葬。
在洞悉人物的内心秘密后,我们便能体味到本无深仇大恨、实属于“一体两面”的两人之间故事的悲剧性,但这终究还不远远够。影片《犬之力》的片名有着怎样的含义?所谓“犬之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
犬之力到底是个什么“力”?
影片中除了两次提到“犬山”之外,最为直白的譬喻来自电影的片尾,Peter翻阅的殡仪规则上的两句话:
这两句话出自《圣经·旧约》,在圣经当中,犬类向来是不洁的动物,“狗所吐的,它转过头来又吃,就像愚昧的人做愚昧的事,做了又做”。犹太人常用犬类形容外邦人。因此“The Power of the Dog”被视为一种异己的、毁灭性的力量。
由此,我们便知道,“犬之力”意即毁灭。源自圣经的这一典故非常点题。其实,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与其我们将电影片名翻译成《犬之力》,倒不如翻译成《毁灭》更传神。
那么,导致毁灭的原因又何在呢?毁灭,来自于对记忆的沦陷。过于忠于“自我”,就会导致毁灭。其实,这一思考在坎皮恩导演以往的电影中早有端倪。
恰如Ada的自我和对前夫的记忆与她的钢琴绑定在一起,Phil的灵魂——他所谓的那些“男子气概”,完全就是由他的同性师长+恋人Henry一手锻造。
无论是骑马、结绳,还是Henry留下的那一本本体育画册,便构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全部。这里其实有一个悖论:Phil一味的强调男性气质,是从另一个年长他许多、比他更有气概的男性那里承袭而来的。
Henry启发了他、改造了他,并决定了他——他早已忘了自己当初也是个跟Peter一样不会骑马的柔弱少年,他活在满足Henry预期和自我想象的阳刚形象中。那个“阳刚的我”,随着挚爱的去世日渐模糊,而曾经卑微的自己也早已消逝不见。
愈发孤独无依的Phil迷失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有的只是对曾经那个完美的、想象中的自我的一味凭吊,以及给周围人带来的无形压力与伤害。所以,当他的弟弟下定决心娶妻以摆脱他的控制折磨时,一直徜徉在幻梦中的Phil便随即化身为愤怒的毁灭者——对Rose的毁灭。
他大声叫嚣着,这个女人不过是为了家族的财产而来,指责George的忘本和糊涂。他无情地当众嘲讽和羞辱Rose,甚至还先她一步信口吹起她所不能弹奏的曲目。他本来以为单凭口舌之利便能摧毁对方,殊不知复仇的利刃已在唯一剩下的温情幻象中磨刀霍霍。
Peter母子与Phil彼此互为“外邦人”,是对方的毁灭者。只是Phil的毁灭略显徒劳:Rose的确在他的冷嘲热讽下一度抬不起头来,甚至还几近崩溃,但最终依然在夜幕中与George彼此拥吻。或许她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爱情,但他毕竟得到了儿子口中的豪宅和一大堆佣人。
但Phil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冷酷无情的Peter不仅杀人,还要诛心,他给予了Phil一个“我想跟你一样,你不必再孤独”的虚假希望,又狠狠将之碾碎。可怜的Phil至死都蒙在鼓里,还惦念着要将编好的绳子递到Peter的手中。
Phil是一个被困在记忆中的人,他的记忆由特殊的经历和实属难言之隐的性取向铸就,这让他的人生早在20多年前就已然毁灭殆尽。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一种诅咒。
影片中提到了著名的“图坦卡蒙的诅咒”,这一细节无疑十分重要,绝对不可当做“莫名其妙”的戏份就轻易忽略。
诅咒的原文是“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到他的头上。”——Phil想成为Rose母子的“法老”,因为他们打扰了自己和Henry的安眠。
但众所周知的是,图坦卡蒙早在18岁青春年少时就死了;就像Phil在Henry死后便再也没有真正活过。除了流传甚广的谋杀说以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图坦卡蒙死于细菌感染。结合影片剧情,我们更能理解简·坎皮恩援引这个典故的象征意义。
而那个依稀有着少年时Phil的影子、让Phil短暂地重获生机的Peter,他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为外力所摧毁?Phil的自我由Henry定义,Peter的自我又何尝不是由父亲定义?
同样想变得“强大”的他,无法改变父亲酗酒自杀的命运,也同样不能阻止母亲继续饮酒。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冥冥中与Phil如出一辙——藏。似乎藏起酒瓶,母亲的堕落就不复存在;而藏起皮鞭,蓄意的谋杀便从未发生。
这与Phil主动将自己“藏起来”,只敢在没人时独自抚摸Henry的马鞍和汗巾一样,何尝不是对现实的拒绝跟逃避?两个“丧父”之人:自从世上最爱他们的那个人去了之后,他们选择拒绝沟通或是虚假沟通。
沟通,在简·坎皮恩的电影中从来就是个大问题,比如《天使与我同桌》中的女作家,以及《甜妹妹》里的俩姐妹。
无论是Phil对Henry的爱,还是Peter对父母的爱,这样的爱或许看起来很动人,但实质上却是畸形的、病态的。当记忆的枷锁过于沉重,当绵绵不息的执念化作一缕缕疯狂,毁灭的欲望就会从人的心底泛起。
真正“识得犬山真面目”的Phil和Henry,都看见了毁灭并且实施了毁灭。如果靠爱都不能得到救赎,那么救赎究竟何在呢?
沦为凶手的Peter如是说:“当我父亲去世后,我只想要母亲能够得到幸福,如果我不帮助我的母亲,如果我不救她,我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可见:毁灭的背后除了爱,更有焦虑,关于“我到底是个什么人”的焦虑。
毕竟直到最后,我们也不清楚Phil和Peter到底是什么人;或许就连他们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因为,他们的自我是别人定义的,而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作者| 纪扬;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父亲去世后,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母亲能幸福,如果不去帮助我的母亲,如果我不去救她,我还算什么男人?”
跟着这句没头没尾的开场之后出场的是西部牛仔菲尔和他的牛群,令我们疑惑的是这句话的主人是谁,又要把这句送给谁?就跟整部片子的调调一样,看起来人物逻辑成迷,细思却令人后怕得倒吸凉气。
2021-22北美颁奖季最大热门非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的《犬之力》莫属,之前在威尼斯电影节斩获最佳导演奖,随后又几乎横扫各项奥斯卡前哨,来势凶猛。本片改编自托马斯·萨维奇撰写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段发生在1925年野性西部被压抑的情爱故事,本片也是继《断背山》之后,最热门的一部过分细腻描写美国西部同性感情的电影。近年来西部片也大有崛起之势,冒出诸如《希斯特斯兄弟》《第一头牛》等许多优秀的新西部片,它们不约而同抛去牛仔们过分阳刚而不拘小节的一面,深挖埋藏在粗犷外表下的真挚感情,让西部片焕发生机。
片名《The Power of the Dog》,取自圣经旧约第二十二篇中的一句“Save my soul from the sword, my love from the power of the dog.”,圣经第二十二篇前半段讲述受苦者控诉上帝对他抛弃,放任邪恶力量折磨他,但在这句话之后,内容从对上帝失望转变成对上帝的赞美,中间没有过度,而《犬之力》表现了中间可能发生的情况。
故事进行到结尾,观众已经知道开头那句话的意思,当皮特在圣经中找到这句话,与开头拯救之意对应,意喻皮特代替上帝(god)拯救了正在受苦的母亲,在皮特眼中菲尔就是那只趴在山坡上张嘴嘶叫的恶犬(dog),抑或恰好相反,皮特是那只恶犬,菲尔是可怜的被上帝抛弃的受难者。不管如何理解,《犬之力》这部电影就是在表现人性之恶,也在说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当上帝不在眷顾这个地方,再凶恶谨慎的人也会脆弱,再柔弱的人也会行恶,再善良的人也会冷漠。
本片被讨论最广泛的是男性气质这个议题,导演通过塑造的三个男性形象来抨击男权社会,大男子主义的菲尔,毫无存在感的乔治,以及外表阴柔的皮特,在那个强调阳刚的西部时代,他们都过得都不愉快,尤其对于用全能、凶恶的外表来掩饰自己秘密的菲尔来说,做一个世俗意义上的“男人”实在是太沉重的包袱,以至于需要另造一片与世隔绝的天地,释放自己的欲望。菲尔这个形象在表现优质男性的困境,必须以社会标准要求自己,而不能活出自己的真实,只要菲尔不说出那个秘密,他就可以是最出色的农场主,可以依靠能力成为受尊敬的人,但唯独不能向任何人展示真实的自己。
与之相对的是弟弟乔治,他用善良和体面掩盖自己的无能,看起来人模狗样,实际上草囊饭带,所以他需要一个看起来完满的家庭来为自己赢得一丝尊严,尽管这段婚姻不是世俗意义上完美的婚姻,但就这一点正是菲尔无法做到的,乔治此生第一次赢过菲尔,老实、善良在男权社会中代替不了荣誉,所以被忽视,这个品质逐渐变得稀缺。
如果说前两个形象在男权社会中的伪装还算与人无害的话,那表面阴柔看起来难成大器的皮特的伪装则十分凶险,尽管the power of the dog是皮特指出来的,但整篇故事里的恶意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的内心,这也是很多人抱着看狗片的心态最终却被吓到的原因。皮特的做派就是大家俗称的“娘娘腔”,空闲时编纸花,悲伤时转呼啦圈,紧张时抠梳子,这些举动被排除在正常男性的行为之外,且被绝大多数男性所不齿的,但隐藏其下的是皮特对生命冷漠的态度,所谓兔子逼急了也会变恶犬,影片要说的正是这个。男性气质的强弱不代表做成一件事决心的大小。
关于皮特的母亲,是全片唯一塑造的女性形象,笔墨不多,人物逻辑不够完整,结婚、喝酒和卖牛皮都令人费解,但她却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也是推动情节的关键,由女性引起的男性矛盾也最不容易解决。
简·坎皮恩厉害的地方在于可以用非常简单的一场戏点明人物关系,说是简单,实际上是在导演精心设计之下隐藏了诸多无比复杂情绪之后的简单,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隐藏得恰到好处。比如菲尔真正对皮特另眼相待的一场戏,在第五章开头,众目睽睽之下,皮特被喊着小基佬,却不为所动按自己的节奏走到树下看鸟,菲尔此时看到了皮特的决心和勇气,这正是他所羡慕而缺乏的,所有这些情绪都被导演按下不表,转而导演用看起来莫名其妙的情绪180°大转弯的去推进两人关系,包括之后菲尔诧异皮特也看到了山上的犬影,两人关系更近一步,因为之前交代菲尔的义父死后,再没有人看出那个影子,因为男人需要其他男性的崇拜,以他为榜样,学他做事,如果有儿子,就可以很好满足这项男性虚荣心,而没有儿子的男性,则需要其他追随者,菲尔追随了他的养父,也希望把这种关系发展到另外一个孩子身上,甚至还需要带着点不同的感情。两场戏带出了很多信息点。
再比如开篇,菲尔与弟弟的对比,用了浴缸和酒馆两场戏来表现菲尔尽管知道乔治的无能却仍放不下他,总是在问弟弟去哪了,直到乔治带回来妻子,菲尔又表现出焦躁,这一系列问题其实都是在导演明确菲尔性取向之前的铺垫,而且用大量菲尔独守空房的镜头,非常巧妙。所以这个故事很难建立观众与角色之间的共鸣,因为第一遍看很容易被这些情节搞迷糊,不知道电影真正想表达的,但返回来再看就明白导演的厉害之处。
有一个重要的情节点,菲尔向皮特询问其父亲的情况,皮特说他父亲担心他不够善良,菲尔对此嗤之以鼻,菲尔说你太善良了,但以后会好的。20世纪开端,人类幻想一个崭新而美好的世纪,幻想着未来会好的,就像菲尔幻想着皮特未来会顺自己意思成长一样,但真的会好吗?故事发生在1925年,西部开发热潮的末期,美国经济不可一世,谁都预料不到史称大萧条的经济危机将降临于他们,但一切又都是有预见的,就像感染炭疽的牛,不起眼的小病毒不会引起人的注意,却可以撂倒体积数倍于自己的牛,一头接一头,最终染上谨慎的放牧人。随着牛接连生病,以及菲尔的去世,我们可以预见整个农场的覆灭,见证一个充满文明但又不善良的时代诞生。
最柔弱的往往也最锋利,最无声筹谋的克制耐力才能呈现刀不血刃的温柔围猎。如弓弦紧绷的悬疑氛围始终被坎皮恩的调度操纵张驰起伏。半支烟,一道伤,男性世界准入的默契开放是反客为主的请君入瓮。西部荒蛮世界压抑难言的同性成长教育隐晦串起绳结纪事,衬衫残片,他的心之囚,他的战利品。越泅水溺毙于往事,越竖起恶意高墙狺狺狂吠,犬山淡影成为雄性气质的神秘符号,在阳刚与阴柔的往复交锋,参照与摹仿中暴烈的谜域逐渐被拆解归原。窥伺的幼兔面具下是猎人犬牙,野兽失守袒露脆弱肚腹,权力交接一瞬家族秘符就此传递。声效推到满格,画面堆满翕动的暧昧光影形成连绵不绝压迫神经的悚然波纹。拨弄梳齿与琴弦的对照迫力,裁切纸张和晾晒牛皮交映的震颤秩序,雪白芦苇的斑斑血痕…阉割、肢解、焦炙纸花坠入病态污名,那便以血液绽放的死亡花束回之以礼。
年度最强导演调度,简阿姨就像在用十字绣绣人皮,慢工细活中不带丝毫赘笔。能看出山形如犬的男孩和男人其实都是同一类人;也正因为是同类,才会为守护所爱之人而冷血无情。真正印证了那句话:最高级的猎人往往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的。快给卷福一个奥斯卡,快~
Phil=以男子气概自居却否认自我身份的男同,George=普通的“正常”男人,Peter=看似阴柔却杀伐果断极其冷静沉着的男同。Phil这种极度自我压抑的男同性恋,以阉割情感和懦弱作为屏障,像极了某些恃宠而骄的toxic masculinity 和fragile macsulinity。而它们又如此弱不禁风,在真正的男子气概(犬之力)前一溃千里。这也隐喻时代对于男子气概定义的改变和不变,当今社会和20年代的美国西部并无二致,人们依然对男子气概奉若神明。简·坎皮恩试图警示这草木皆兵的危险观念,果然是学人类学的,洞悉人心的狂妄和阴暗。
补评。Phil是里面最美的角色,他能注意到桌子上的纸花,爱弹曲子,会躲开男人群体去自己的秘密花园洗澡,也会永久地痴迷于一段未果的爱情。他的敏感、脆弱、丰富的情感,所有美好的一面都被掩盖在自我否定的toxic masculinity下,只有在那片无人打扰的草坪里才能窥见一眼。这是我第一次在“阳刚男人”身上看到美,这是来自女性导演的审美共鸣。
大部分学院派导演创作末期的共同特点——极其工整沉稳却筋疲力尽的视听调度。
反正我是太喜欢了。隐忍克制隽永的西部片是最偏爱的那一种。文明与野性、母爱与父权、权力与情感的对峙缠绵纠缠,最后都在自身的欲望和偏执中难以厘清。非常喜欢那个转换,男人和第女人驻足看着茫茫荒野,男人说天地之间不是孤身一人的感觉太好了,镜头转到另一个男人于狭小空间独自弹琴的咬牙切齿孤寂。简皮恩其实很决绝,在以为要和解的时候,她选择了一种非常现代性的弑父。
今年威尼斯节最佳导演奖获得者,女导演简.坎皮恩就是28年前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共同分享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人,那时她的作品是《钢琴课》。本片根据美国的小说改编,写早期美国西部牛仔生活,也可谓写了个“男同”的奇情故事。导演厉害处在于其极度含蓄地控制力,以及在细腻的人物刻画中显示的功力。只是平淡地敘说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男主演卷福的表演出色。
A-. 初看觉得缓慢,回想时才发觉,这分明是一场极具仪式感的凌迟处死。在或暴戾或淡漠的假面下,人物若即若离的状态似乎成为某种法则,因为一旦伤口暴露,就已必死无疑。猜测成为接近内心的唯一路径,但也正因此,情感拥有了悬疑般的张力,而本片最powerful的,也正是那些“草木皆兵”的瞬间:丛草的起伏,马背的抽搐,梳子的响声,暧昧的神色。声画调度无比精致,每一帧在大银幕都美不胜收。好一把磨得锃亮,杀人不见血的刀。2021.9.2 Venezia
这个控制力太可怕了,看似永恒静止的山丘下面隐藏的是张开血盆大口的狗。凡是发动了冰山原则大招的,后劲都大得不得了。看完回头想想,权力转换不是从男孩能拿手术刀而是从他能折纸花开始的。这是一场能折纸花的男孩和能烧纸花的男人谁更强势的角逐,会折纸花就会拿手术刀太正常了。刻板印象瞬间土崩瓦解,“反英雄”解构了正统西部片“英雄”,坎皮恩她太会在两性野蛮文明辩证法上做戏了!这里面有条“夺子”——“弑父”——“成人”的神话原型暗线:长年受制于父权阉割的男人,认为长于妇人之手的男孩缺乏阳刚之气,欺压母亲并且妄图夺走和改造男孩。男孩最后不动声色地干掉了“伪父”,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以柔克刚”,从一个看似心慈手软的“伪娘”蜕变成了男人。真正的“犬之力”不是被父权阉割而是会阉割父权的男人。
我有點傷心。可能因為看到一半的時候開始關注前排大哥睡著打呼嚕,和他旁邊另一位大哥小心翼翼想要觸碰卻又收回的手。
总感觉……女导演拍gay片拍出来像耽美,男导演拍les片则是黄片
一直在等色情内容的我,最终欣赏了一段坎大师的feminine depiction of obscure sexual desire.
导演太稳了,全程都是极度克制的叙事,靠各种细节来交代故事和人物关系,随着电影缓缓地进入,细节的力道越来越强,戏剧张力也逐渐拉满,最后在男孩床边转身时的一笑,既耐人寻味,又让人深思。阉割,伤口,皮绳和死亡,处处都是点破不说破的暗涌张力,导演的控制力称得上大师水准!
知道坎皮恩为什么这么低产了,如此细腻且需要极强控制力的作品势必会花费创作者巨大的精力,这要是普通导演早就放大同性和谋杀噱头了,可坎皮恩从头到尾在做减法,她不拍惊涛骇浪,只拍暗潮涌动,以及风暴过后看似平静的海面,而藏在海面下供人想象的冰川是庞大的,这种内敛的情感表达正好契合深柜之人的内心活动,而一些外在的声音设计恰到好处地凸现了不安,整个故事都是处在被压抑的状态下,哥哥对弟弟弟媳的压抑,母亲对儿子的压抑,同性倾向对哥哥的压抑,以及整个男权社会对女性和弱者的压抑,摄影也是一如既往的精彩,单亲母亲加钢琴让人穿回《钢琴课》。
背着上世纪一百年的历史记忆,简·坎平的确显得严肃、深刻,她一出手,那些只会喊口号的女权电影就成了小孩过家家(充其量是关于女性的题材,不足以称为充满力量的女性视角)。电影对男性(情感)有具像、深刻的思考,在2小时里,保持高度克制的完美节奏,拥有这个时代所缺少的“耐心”,非常难能可贵。本尼太适合这个角色了,他饰演的菲尔与男孩皮特组合成一对男性关系的景观,阳刚与阴柔,被凝视、被参观、被暴露。出色的视听,不仅让我个人因无法在银幕观看而深感遗憾,也成功渲染了一种独特的压抑之感,就像在“娘炮即病态”环境里所经历的那种(难堪且让自己不断逃避、抵触面对的)感受,戳中了一些人迷恋男性气质的心事。整个观影过程似乎缺乏趣味,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妙趣横生。
他把他杀了,他被他杀了....可怕一个没看到干啥的肥硕弟弟,一个风韵酒鬼妇人,一个折纸花被戏谑的单薄男孩......一个整天劳苦挣钱的哥哥被杀了.....这一辈子真够苦惨。心痛麻了
有点用力过猛,全程都在努力绷着藏着,通过人物情绪和关系状态(甚至依赖Greenwood的配乐)去推动叙事,原著文本压制住了影像,不过有几场戏单拎出来还是拍得挺厉害。
四星半。需要更多女性电影人加入到那些曾被男性统治的片种里来。
男性气质对男性的规训、压迫、异化,真正的大师杰作!
#venezia78 主竞赛单元。看本片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因为节奏和紧张程度都不符合对这样的导演和卡司阵容的预期,前半部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到底要讲什么,中后段渐渐明朗,燃起希望,到了最后,jaw-dropping。简•坎皮恩,还是那个狠角色,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场温柔的杀戮,试问谁敢像简•坎皮恩这样磨刀磨这么长时间,且不闻霍霍?看完只想哇哇大哭,为什么,为什么啊 那个年代,终究没有自我救赎,只有自我放逐。卷福饰演1920/30S西部牛仔,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因为挥之不去的英国背景,无法人戏合一,但结束后,他戏中迄今为止最有深度的表演与戏外几无瑕疵的口碑合体,一股浓浓的悲凉升起。 Kodi Smit-McPhee,比甜茶小半岁,同样拥有一张秀气俊美的脸,眼神却可凶狠太多。